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帕金森氏病针灸治疗方法_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方法

帕金森氏病针灸治疗方法_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方法

帕金森氏病针灸治疗方法_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方法帕金森氏病又叫帕金森氏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帕金森氏病的针灸治疗方法,供大家阅读!帕金森氏病的针灸治疗方法:电针取穴:前顶、百会、承灵、悬颅。

操作:选好穴位,作常规消毒,将28~30号不锈钢针沿头皮斜向捻转进针,达到该穴规定深度后,接上电针仪的输出接头,通电20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50次左右,通电量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每天针刺1垛,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53例,显效11例,好转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4%。

帕金森氏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头针取穴:主穴: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感觉区。

配穴:晕听区、语言区、足运感区。

操作:以主穴为主,根据临床症状选择配穴。

均取对侧刺激区。

常规消毒后将26~28号毫针沿头皮45度角进针,针体进入三分之二,留三分之一在外,部位在头皮部肌肉之下,帽状筋腱之上。

进针后,以每分钟200~240次的速度捻转针体,另一手将进入头皮的针体相对固定,不提插。

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一般三个疗程见效。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30例,显效1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帕金森氏病的针灸治疗方法:体针取穴:主穴: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

配穴:口干舌尖红,脉细数加复溜;腰背酸痛强直加命门、肾俞;便秘苔黄加足三里;言语不利加聚泉、上廉泉。

操作:用32号不锈钢毫针,作捻转补泻法。

太溪、复溜、命门、肾俞用补法,余穴用泻法;聚泉、上廉泉不留针,其他穴位留针30分钟,留针时隔10分钟作一次捻转补泻手法。

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7天再作第二个疗程。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30例,治愈5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

帕金森氏病的针灸治疗方法:电针加穴住注射取穴:主穴:足三里、命门、关元。

配穴:上肢颤动为主取通里、曲泽、三阴交、肝俞、后溪、合谷;全身症状严重者取风池、太溪、肝俞、阴陵泉、百会。

中医治帕金森的方法

中医治帕金森的方法

中医治帕金森的方法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特点是运动障碍和锥体束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主要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补气养血的黄芪、当归、参、熟地黄等,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川芎等,通络止痛的川乌、乳香、没药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医师会进行个体化的中药配方,以提高疗效。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内关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手法的刺激作用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改善患者的病情。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不适感,提高血液循环,缓解病情。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搓摩、揉捏、推拿等。

4. 中医饮食疗法: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也可以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杂粮、绿叶蔬菜、豆类等。

同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的食物摄入。

5. 气功练习:气功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通过调理呼吸和内气的流动,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精神状态。

常用的气功包括八段锦、五禽戏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气功练习。

6.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的是整体的调理,患者可以通过养生方式来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的针灸方法

帕金森病的针灸方法

帕金森病针灸治疗的穴位
体针:百会、太冲、神庭、曲池、外关、四神聪、风池、合谷、阳陵泉、绝谷等。

头针:取头部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动区向前移1.5cm的平行线处,强刺激。

根据病证虚实采用对应的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

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间隔5天行下1疗程。

灸法
选穴期门、大包、神阙、足三里等。

常用灸法为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min,对于改善僵直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针对具体病人的体质,对于阳气虚损,痰瘀内阻的病人可温和灸神阙、足三里。

帕金森综合症针灸取穴
收藏|投诉
男22岁来自陕西
健康咨询描述:
爷爷都80岁了,之前一直身体很好,3月前一次感冒很厉害,感冒好了以后我们就发现爷爷变了个人一样,整天没精神,行动缓慢,看起来有些发呆的样子,医生说是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听说中医治疗效果不错,请问针灸怎么取穴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本病的针刺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用穴位为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可随证加减穴位,留针时间约30~50分钟,疗程以10~15天为佳[4]。

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4-5],根据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

本病的疗程较长,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

因本病较为顽固,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6,7],以连续波为主[8,9],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针灸能否治疗帕金森病

针灸能否治疗帕金森病

针灸能否治疗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平衡和协调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寻求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中,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针灸究竟能否治疗帕金森病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目前,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存在着经络系统,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帕金森病,针灸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改善神经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例如,针刺某些穴位可能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或者调节其他与运动控制相关的神经递质。

二是缓解肌肉紧张。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出现肌肉僵直和痉挛,这给他们的运动带来很大困难。

针灸可以放松肌肉,减轻肌肉的紧张度,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舒适度。

三是调节免疫功能。

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

针灸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然而,虽然有一些研究显示针灸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目前关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大多数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法和质量参差不齐。

这使得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还缺乏足够有力的证据支持。

其次,针灸治疗的效果个体差异较大。

不同的患者对针灸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效果显著,而有些患者则可能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帕金森,中医的针灸治疗,也是早负盛名了。

但是,虽然都知道针灸可以治疗帕金森。

但是具体的注意事项,还是不清楚。

针灸对帕金森的治疗,也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那么,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首先了解一下中医治疗帕金森要注意啥呢:首先,针灸治疗帕金森,要注意什么。

根据帕金森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治疗。

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

共济失调,可选用平衡区。

语言障碍,可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分选语言区。

如果有感觉障碍,可选择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

其次,针灸治疗帕金森注意。

针灸的选穴问题。

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

在实际施治过程中。

可根据,帕金森,的临床表现。

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灵活选用,这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还有,针灸治疗帕金森的话时间的问题。

定时开穴施治。

采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定时。

开穴进行,针灸,将可在,选穴少的情况下。

取得较为突出,的疗效。

针灸治疗,每天1次。

每周治疗6次。

帕金森,身体有其他发热等,不宜针灸,可暂停针灸。

帕金森治疗方法中的针灸治疗法:主要是根据中医治疗帕金森的原理而来。

帕金森疾病的针灸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采用人体穴位中的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人体主要穴位,可根据帕金森的实际病情增加或是减少穴位。

施针时,一般留针时间为30分钟,不可操作1小时。

一般针灸治疗法的疗程是10-15天。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帕金森患者的实际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施针时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

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以连续波为主,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存在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这跟帕金森疾病的特性有关系。

帕金森属于顽固性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这些特性导致了帕金森疾病的治疗周期。

不仅仅是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周期长,其他方法治疗帕金森也存在周期长的特点。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2.帕金森怎么治疗?3.帕金森怎么治疗最有效?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患者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等症状,其一般会对运动系统、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引发脑部病变。

因此在临床上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辅助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帕金森的治疗:1、治疗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方面: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

常用药物有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盐酸普拉克索、恩他卡朋。

3、而手术治疗方面则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神经核毁损术常用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

患者的饮食注意:1、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2、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数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

4、晚期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5、在饮食上患者要平衡进食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食物,不偏食、细嚼漫咽,食物品种多样化,防止便秘。

帕金森怎么治疗?一、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千年中医精髓和国外先进理论、设备为基础,结合国内诸多中医药研究院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离子靶式经络疏通治疗体系。

可以达到标本兼治、预防复发、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

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还有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针灸,同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

三、反射疗法也属于帕金森治疗方法。

为了减轻帕金森病震颤,可以用拇指按摩膈膜和太阳经相应区域,按摩脑和脊髓区有助稳定神经系统,这也是帕金森的治疗方法。

帕金森针灸的原理

帕金森针灸的原理

帕金森针灸的原理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退行性损失所致。

导致帕金森病的症状包括肢体僵硬、震颤、运动减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医学中,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中。

帕金森针灸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下面详细介绍。

1. 神经调节作用:针灸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

针灸能够刺激机体的神经末梢,传递刺激信号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受损,导致多巴胺的产生和释放减少,从而导致运动障碍。

而针灸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增加多巴胺的浓度,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2. 炎症调节作用: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帕金森病的炎症损伤。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中存在慢性低度的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发炎因子的释放,进一步损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

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炎症反应的水平,减轻炎症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3. 激活神经生长因子:针灸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有助于增加神经元的生存和再生。

实验证实,针灸刺激可以促进多巴胺神经元的增殖和分化,并增加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

多巴胺是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关键物质,增加多巴胺的含量有助于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4. 肌肉松弛作用: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表现之一就是肢体僵硬,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肌肉张力,缓解肢体的僵硬症状。

针灸刺激会引起肌肉的放松,增加肌肉的弹性,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僵硬症状。

总的来说,帕金森针灸的原理主要涉及神经调节、炎症调节、神经生长因子的激活以及肌肉松弛等多个方面。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加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元的再生,缓解肌肉的僵硬等症状,从而起到改善帕金森病的作用。

但需要强调的是,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帕金森病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而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中,中医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深部脑刺激等。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往往伴有副作用,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比之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传统中医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肝风内动,脑络失养”引起的,因此通过针灸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刺激手段,其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 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引起的,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来改善病情。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调节多巴胺受体的表达以及提高多巴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增加多巴胺在体内的含量。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针灸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等途径,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3. 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除了多巴胺系统,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谷氨酸酸、GABA、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功能,从而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针灸在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展了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早在1933年,周伯勤就提出了治疗手震颤的基本针灸处方:曲泽针且灸之,少海、阴市针之。

自后有较多的针灸疗法开始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开始的体针治疗与个案、经验报道阶段;70年代以来的头针治疗阶段;现在的头针、体针及其他方法结合的综合治疗阶段。

1.体针
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
随证加减:肝肾阴虚:三阴交、太溪、复溜、肝腧、肾腧等;气血不足:足三里、气海、脾腧、心腧;瘀血风动:血海、膈腧、曲池;痰热风动:丰隆、中脘;体质虚弱:加背腧穴、夹脊穴。

对症加减:颤抖较重:大椎、少海、后溪;僵直较重:大包、期门温和灸;汗多选肺腧、脾腧;皮脂溢出:内庭、曲池;脘腹胀满:中脘、气海、梁门;便秘:天枢、气海;口干舌麻:承浆、廉泉、复溜。

针刺方法:原则上根据患者体质、证侯虚实,采用补虚泻实的方法。

由于患者年龄偏大,体质偏弱,病程较长,本虚比较突出,因此手法应轻柔平和为主,使病人感觉舒适为度,也利于长期治疗。

若刺激过强,容易使患者紧张,兴奋度高,容易加重震颤、僵直症状。

留针时间可稍长,30-50
分钟,可配合电针,加强作用,隔日一次,便于接受。

2.头针
取头穴可发挥局部调节作用,有补益元神,镇静止颤作用. 20世纪70年代,焦顺发发现,位于大脑中央前部的舞蹈震颤控制区可治疗对侧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和震颤。

方法是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快速平稳捻针,每日一次,治疗数例帕金森病患者,多数可以改善肢体症状。

之后,头针开始较多的应用于本病治疗。

主穴: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足运感区
针法:1-1.5寸毫针,针身与头皮成30o角进针,帽状腱膜下将针身进入2/3后,快速平稳捻针,达每分钟150次左右,局部有热、麻、重感,每5-10分钟行针一次,或用电针,留针30分钟。

3.灸法
灸法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帕金森病患者多年高体弱,且病程迁延,体质多虚,应用灸法可温通经脉,补益气血,恢复元阳。

即使对风阳之证,王冰也有“热症可灸”的论述,只要掌握恰当,会有意想不到疗效。

如李延《医学入门》云:“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有药物和针刺不可代替作用。

可对上述辨证取穴应用灸法配合针刺治疗,多用温和灸法。

施灸部位:1)于头顶部中心附近取3-4穴,按压这些穴位,
按照压痛强弱顺序施灸,主穴为百会。

2)大椎至第7、8胸椎棘突间整个部位.3)肩背部取深部肌肉酸痛的4-8处。

4)檀中、中脘、天枢,男性加足三里,女性加三阴交。

4.刺络放血
中医对疑难顽症,多从瘀论治,帕金森病有瘀血风动证型,且久病多瘀。

另外中医有“祛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的论述,祛除瘀血,可使气血周流通畅,有助熄风止颤。

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刺血部位有曲泽、委中、大椎、太阳等。

在上述穴位所在部位找到瘀血脉络,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并加拔火罐,放尽瘀血。

在针刺治疗中,可每两周放血一次。

5.穴位注射
维生素B1穴位注射:取膈腧、心腧、风俯,配合头针舞蹈控制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