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幼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经验介绍_张金星

合集下载

张金生教授运用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张金生教授运用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张金生教授运用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张金生教授采用防己茯苓汤加减经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防己茯苓汤加减的治疗方案,由张金生教授发现、摸索和实践积累而成,是将中医药
配方思路与西医药物治疗联系起来的一套新的治疗方法。

防己茯苓汤的基本成分是桃仁、栀子果、茯苓、党参、决明子、当归、淡豆豉、熟地
黄和黄芩,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减药物。

一般来说,桃仁、栀子果及茯苓等祛湿清肝
药苗可清除血中毒素,党参、决明子、当归及淡豆豉等滋阴补肝药苗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熟地黄和黄芩可宣肺解表,有效除湿。

随着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张金生教授根据
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了适量的加减,使患者的症状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同时,张金生教授还重视患者的起居调摄,加强丰富患者的社会活
动量,鼓励患者参加户外活动、生活运动,加强锻炼、心理治疗。

辅以针刺和推拿等治疗,有助于促进神经内脏机能的正常运行。

另外,张金生教授还建议患者多服用果蔬类、鱼虾
干贝等,以及紫苏、黄芩精准灵等中药,有助于补充氨基酸,改善患者的神经活动。

经过张金生教授的治疗,许多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表现出机体功能的明显
改善,将普通医学和中草药治疗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更高效、更科学的治疗方式,为治
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近况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近况
6综合疗法
帕金森病是一种顽固性退行性病变,其病理非常复杂,目前尚无可以根治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临床 上常采取针灸、西药、中药等综合治疗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任晓明将他所治疗过的80例帕金森患者分 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单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美多巴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梅花针、体 针(主要为四肢关节相关穴位)治疗,每天1次,10次l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南柏红用Webster评分法将36例帕金森病患 者分为重度3例,中度19例,轻度14例。以针刺四神聪、外关、风池、百会、三阴交、夹脊穴等穴位为主 要方法,并结合电针、刺络拔罐、中药来治疗,其间禁用左旋多巴制剂及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西医常规治疗
·262·
201 I’四』}f省针灸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75%,Webster评分为(9.4 4-1.8)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 下降(P<0.01)。常学辉,张良芝等将6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药组30例。药物组30例,针药 组结合体针和头针,并加用电针,每13 1次,30天1疗程,与此同时予口服美多巴片。药物组单纯口服 美多巴片。1疗程后,结果显示针药组总改善率为8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60.O%(P<0.05)。文幸等 将60例强直少动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艾灸的方法加 美多巴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美多巴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进步率为90.0%,对照组为83.3% (P>0.05)。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近况
李源指导:朱天民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ll级硕士,四川成都610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临 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主要是由于中脑部位的黑质细胞不明 原因变性坏死,以致多巴胺(DA)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从而致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相对 增高,使锥体外系功能亢进,发生震颤性麻痹。中医上则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以致虚风内动是病变 的基础,而痰浊、瘀血停滞是使病情加重的因素。此病迄今尚无根治的方法,但针灸的介人能够有效改 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帕 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3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针灸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采取美多芭治疗;观察组32例,在美多芭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取穴以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哑门为主,根据辨证类型,确定配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计算进步率,综合评价临床总有效率,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而明显下降,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于缓解病情,促进疾病转归和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结合美多芭治疗,可协同提高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灸;美多芭帕金森病作为常见、严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1]。

众所周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作为帕金森病的最主要病理改变,这为临床采取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而提供重要依据。

鉴于长期使用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可存在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且难以显著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不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的自然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帕金森病已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结合美多芭治疗,可起到强化疗效的作用。

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3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针灸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男患20例、女患11例;年龄范围42~68岁,平均(64.8±3.7)岁;病程最短5.7个月,最长6.3年;病情严重程度:II级12例、III级15例、IV级4例;观察组32例,男患21例、女患11例;年龄范围41~69岁,平均(65.2±3.3)岁;病程最短5.2个月,最长6.7年;病情严重程度:II级13例、III级14例、IV级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的分析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的分析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9), 2579-258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9386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的分析胡 琳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7月31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5日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帕金森病已经从少见病变成并不少见的疾病,依靠药物治疗,在渡过药物治疗蜜月期后,出现药效减退和症状波动及异动等,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祖国医学如何治帕金森,广大学者发现针灸可以缓解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灸,文献综述Analysis of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rkinson’s DiseaseLin Hu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Orthopedics,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Jul. 31st , 2023; accepted: Sep. 5th , 2023; published: Sep. 15th , 2023AbstractWith the changes of moder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modern life style, Parkinson’s disease has changed from a rare disease to a not uncommon disease. Depending on drug treatment, after the honeymoon period of drug treatment, the drug effect declines and symptoms fluctuate and change, etc. The limitations of drug treatment mak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ow to treat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a. Most scholars have found tha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re-lieve motor symptoms and non-moto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patients.胡琳KeywordsParkinson’s Disea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Literature Review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帕金森病作为近些年才引起广泛重视的临床疾病,其实祖国医学在很久以前就有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被归纳为“颤证”。

程为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

程为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

程为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
龚誉华;迟艳茹;程为平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8(024)009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病理改变是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脱失,伴有Lewy小体的出现。

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强直、动作缓慢及姿势平衡障碍为主症。

导师程为平教授经过30余年临床实践探索,运用针灸疗法,减少了左旋多巴的使用剂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PD的症状,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为左旋多巴能长期发挥疗效奠定了基础。

现将程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说明如下。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龚誉华;迟艳茹;程为平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胡幼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经验介绍 [J], 张金星;邢琳;徐贞杰;冯丽娟
2.程为平教授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焦虑症临床经验 [J], 候静;于飞
3.程为平教授循经取对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 [J], 魏科祥;程为平;谭宁
4.程为平教授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经验 [J], 卿鹏;班维固;程为平
5.程为平教授用天元冲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体会 [J], 池艳茹;程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分享

针灸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分享

针灸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分享
[治验举例]
患者,男,68岁,工人。

患者自2014 年9月以来,出现因的右手指震颤,遂去某市级医院神经科,诊断为原发性震颤麻痹服左旋多巴、安坦等药物治疗后无效反而加重,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有畏惧心理而寻求针灸治疗。

患者慌张步态,双上肢震颜,四肢肌肉强直,上肢无摆动,皮脂分泌旺盛,说话含糊不清,生活需要子女照顾,舌淡苔少,脉弦细弱。

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震颤麻痹(重度20分),中医诊断为颤证(肝肾两虚)。

采用体针与头针结合治疗,体针取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合谷、曲池,头针取舞蹈震颤控制区。

治疗10次为1疗程,每日1次,每疗程14天。

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步态平稳,上肢震颤偶尔出现,面部有表情反应,症状、体征评定总得分减少到6分(减少 70%),达显著标准。

[临床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震颤麻痹的病理实质在于肝肾阴虚,也涉及心脾两脏,表现为颤震、僵直、行动徐缓等,其原因是由于本虚的基础上形成了内风、痰、火、瘀等病理改变,内风、痰、火、瘀是相互影响的病理因素,相互影响的病理产物,导致经脉、筋脉失养的最终病理结局。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2.帕金森怎么治疗?3.帕金森怎么治疗最有效?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患者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等症状,其一般会对运动系统、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引发脑部病变。

因此在临床上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辅助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帕金森的治疗:1、治疗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方面: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

常用药物有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盐酸普拉克索、恩他卡朋。

3、而手术治疗方面则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神经核毁损术常用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

患者的饮食注意:1、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2、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数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

4、晚期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5、在饮食上患者要平衡进食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食物,不偏食、细嚼漫咽,食物品种多样化,防止便秘。

帕金森怎么治疗?一、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千年中医精髓和国外先进理论、设备为基础,结合国内诸多中医药研究院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离子靶式经络疏通治疗体系。

可以达到标本兼治、预防复发、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

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还有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针灸,同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

三、反射疗法也属于帕金森治疗方法。

为了减轻帕金森病震颤,可以用拇指按摩膈膜和太阳经相应区域,按摩脑和脊髓区有助稳定神经系统,这也是帕金森的治疗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帕金森病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而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中,中医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深部脑刺激等。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往往伴有副作用,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比之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传统中医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肝风内动,脑络失养”引起的,因此通过针灸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刺激手段,其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 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引起的,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来改善病情。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调节多巴胺受体的表达以及提高多巴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增加多巴胺在体内的含量。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针灸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等途径,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3. 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除了多巴胺系统,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谷氨酸酸、GABA、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功能,从而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针灸在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展了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7月第30卷第7期 ·495·文章编号:1005-0957(2011)07-0495-02 ·文献研究· 胡幼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经验介绍
张金星,邢琳,徐贞杰,冯丽娟,指导 胡幼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关键词】 针灸疗法;帕金森病;电针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B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1.07.495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椎体外系疾病,以震颤、强直、运动障碍等异常表现为主要体征。

该病是由于黑质、纹状体变性引起多巴胺减少所致。

导师胡幼平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探索,运用针灸疗法,减少了左旋多巴的使用剂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PD的症状,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现将胡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说明如下。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颤证的发生与肝、肾、脑关系最密切。

《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其充在筋。

”说明人肢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肝的藏血充足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

”肝脏功能正常,则关节俯仰自如,屈伸有度。

肝的阴血不足,筋失所养,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说明颤证的病位在肝。

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精灵之处,若髓海不足或邪阻脑络,元神不能自主,则上不能制下而成震颤之患,故颤证与脑髓关系密切。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机体生、长、老、已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肾主骨生髓,髓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这三者均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

可见,肾中精气之盛衰也影响着脑的发育及其功能。

颤证主要发生于老年人是因为人到老年,脏腑功能开始衰减,肾气渐衰,肝精不足,则精亏血少,上不能荣于脑,脑髓失养,神失所荣,身体失于主持;外不能灌溉四肢百骸,经络失用,筋脉失濡则肢体颤振不已,肌肉挛急而强直失灵,动作不利。

肾气不足影响骨骼、脑髓的功能,进而影响肢体的功能,出现肢体振颤、强直、活动不自如。

因此,肝肾不足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血瘀阻络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环节。

《灵枢·本脏》:“经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和则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素问·上古天真论》:“足受血而能步,拳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说明气血的顺畅与肢体功能的正常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颤证的主症是风动之象(颤、震、摇、痉),中医学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

提示风证与血行不畅有关。

临床观察显示本病患者多有固定式震颤、固定不移的疼痛或麻木、面色黑、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细涩。

病至后期多表现为肢体硬,动作迟缓乏力。

这完全符合血瘀证的特征,因此瘀血阻络是颤证病程中不容忽视而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

痰饮之邪亦为本病的病理因素。

肝肾阴亏之人由于阴阳互根,肝肾阴亏日久累及阳气不足,尤以脾肾阳气虚衰多见。

脾肾阳衰,气血化生不足,四肢肌肉失去濡养而致四肢无主,蠕瞤振摇而失用。

而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湿聚痰生,痰饮内伏,痰动风生,则发震颤。

肾为水脏,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水气浸于木,木失所养,虚风内动,水邪入侵经脉则病振振身摇。

综上所述,肝肾亏虚是颤证发生的基本病机,血瘀、痰饮阻络是促使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病理环节。

因而治疗本病应以培补肝肾、祛瘀通经、除痰通络为基本法。

2 选穴用方及方义
头部取神庭透上星、囟会透前顶、百会透后神聪、天柱透玉枕、风池透脑空。

震颤严重加运动区穴位。

太阳经穴取曲差透五处、承光透通天、通天透络却。

少阳经穴取头临泣透目窗、目窗透正营、正营透承灵。

体针取肩髃、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丰隆、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解溪、太冲等穴。

患者取卧位,头针以针身与头皮呈30°刺入帽状腱膜下层,进针深度40 mm,快速小幅度捻转,每次运针1 min,然后接通电针仪,采用密波强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30 min。

体针中合谷、太冲用泻法,足三里用补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

督脉“入属于脑”,为诸阳之会,百病皆主,有调和脏腑阴阳,化生气血津液的作用,选用头部督脉穴则取其养脑髓而定震颤之功;三焦与胆,主一身之枢机,所谓枢机,即活动力也,取少阳经穴正是以利其枢机,使
·496· Shanghai J Acu-mox, July 2011, V ol 30, No 7 血脉流行正常,则一切活动不利之现象自可消除。

卫阳足则能抵御外邪,选择太阳经穴可激发表阳之气,增强老年人抵御病邪的能力。

此外,针刺头部穴位可以经一定途径及中间神经的传递,作用于脑或影响脑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尤其可能作用于黑质-纹状体系统,促进了多巴胺等递质的分泌,从而产生即刻效应。

体穴方面,取肩髃、手三里、曲池活上肢气血而止颤,太冲、合谷镇肝息风,足三里补中益气,丰隆、阴陵泉祛痰除湿,三阴交、太溪补益肝肾,阳陵泉舒筋活络。

3 病例介绍
患者,女,76岁,四川成都人。

四肢震颤7年余,震颤初发于左侧下肢,逐渐呈“N”字型进展波及至右侧上肢,面部表情未见明显呆板,书写较缓慢,出现“小字症”,行走步幅小,轮替动作中度减慢,动作时有停顿,日常活动较慢,有时需要帮助,汗出量多,舌红苔黄腻,脉数。

7年前曾在华西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建议其服用“美多巴”治疗,但患者自己不愿服用,后震颤症状明显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而就诊于本门诊。

经仔细询问查体,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中医诊断为颤证,病机为湿热内蕴,上扰脑神,四肢失用。

治疗按上述方法取穴,隔天针刺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每次留针30 min,头部穴位接3组电针运用疏密波。

经过5次治疗后,患者自汗症状明显好转,汗出减少。

经过1个疗程后,各症状与初诊时相比稍有减轻。

又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症状基本稳定,震颤症状较初诊时明显减轻,患者自觉病情好转,遂继续巩固治疗3个疗程,至结束治疗时,症状已明显减轻,且仍未服用其他药物。

4 讨论
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精亏乏,脑髓不充,脑神失司是为病之本;风、火、痰、瘀、郁乃为病之标。

“脑为元神之府”,脑神主五脏六腑之神,能司诸百节,人体各部之生理功能皆为其所主,对肢体运动有调节作用。

《云笈七签·元气论》:“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行全,行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消于外。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人之脑髓空者,……甚或猝然昏厥,知觉运动俱废,因脑髓之质,原为神经之本源也。

”《医学原始》:“脑颅居百体之首,为五官四司所赖,以摄百肢,为运动知觉之德。

”说明人体各部生理功能包括肢体之运动、皮肤之感知等等,皆赖五脏之神所运作,并受人身脑神之统领和支配[1]。

同时“脑为髓海”,五脏六腑所化生之精气藏于肾,肾又“主骨生髓”,“精”和“髓”上充注于脑,精足髓充,髓充则脑满,脑满以养神,才能协调肢体运动而止震颤强直[2]。

针灸治疗本病选穴多以头部穴位、督脉经穴、肝肾经穴为主,补虚泻实,重在调整人体之阴阳平衡,充养脑髓,以荣脑神,而主四肢百骸,以定颤抖僵直。

总之,针灸对PD 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是值得推崇的疗法。

参考文献
[1] 王进.论心“主藏神”与脑为“元神之府”相关性[J].中医药医药
信息,2005,22(5):3-4.
[2] 王勇.“脑神”与“心神”辨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
(5):333-334.
收稿日期2011-01-20
·书 讯·
《医林诗词合解》简介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李鼎教授编著的《医林诗词合解》,是一本当代中医界诗词写作的选集和解说。

中医界素来对古典诗词有特殊的爱好并有所创作,上海地区,名家辈出,如程门雪、秦伯未、张赞臣、裘沛然诸先生的诗词,一时都成为南北医家的翘楚。

李鼎教授传扬诗词学业,享誉医坛,写诗填词,南北方遥相唱和;重兴医界诗风,大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张目。

本书共列127题,集合各家诗词282首,加以评介,诗、图、文对照,既有对医林各家的赏析性、评介性解说,又有对自己诗词的补白性解说,还有对诗词格律和写法的导读性解说,当代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为其题名“杏苑诗葩”。

书中多名家手笔、历史留影,翰墨珠玑,医家陶情、养性、旅游、生活的诸多旨趣反映其中,是医学和人学的交会,实乃“医家文脉,秀出于林,诗词翰墨,当代之珍”。

欲购者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本书售价40元(包括挂号邮寄费)。

地址:上海市市南区宛平南路650
号 邮编:200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