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治帕金森的方法

中医治帕金森的方法

中医治帕金森的方法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特点是运动障碍和锥体束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主要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补气养血的黄芪、当归、参、熟地黄等,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川芎等,通络止痛的川乌、乳香、没药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医师会进行个体化的中药配方,以提高疗效。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内关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手法的刺激作用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改善患者的病情。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不适感,提高血液循环,缓解病情。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搓摩、揉捏、推拿等。

4. 中医饮食疗法: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也可以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杂粮、绿叶蔬菜、豆类等。

同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的食物摄入。

5. 气功练习:气功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通过调理呼吸和内气的流动,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精神状态。

常用的气功包括八段锦、五禽戏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气功练习。

6.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的是整体的调理,患者可以通过养生方式来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的针灸方法

帕金森病的针灸方法

帕金森病针灸治疗的穴位
体针:百会、太冲、神庭、曲池、外关、四神聪、风池、合谷、阳陵泉、绝谷等。

头针:取头部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动区向前移1.5cm的平行线处,强刺激。

根据病证虚实采用对应的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

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间隔5天行下1疗程。

灸法
选穴期门、大包、神阙、足三里等。

常用灸法为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min,对于改善僵直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针对具体病人的体质,对于阳气虚损,痰瘀内阻的病人可温和灸神阙、足三里。

帕金森综合症针灸取穴
收藏|投诉
男22岁来自陕西
健康咨询描述:
爷爷都80岁了,之前一直身体很好,3月前一次感冒很厉害,感冒好了以后我们就发现爷爷变了个人一样,整天没精神,行动缓慢,看起来有些发呆的样子,医生说是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听说中医治疗效果不错,请问针灸怎么取穴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本病的针刺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用穴位为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可随证加减穴位,留针时间约30~50分钟,疗程以10~15天为佳[4]。

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4-5],根据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

本病的疗程较长,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

因本病较为顽固,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6,7],以连续波为主[8,9],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属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经络阻滞等因素
引起。

因此,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重点在于调理肝肾、补益气血、舒
经活络。

首先是调理肝肾。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与肝肾不足密切相关,因
此需要通过调节肝肾功能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续断鳖甲、川羌活等,可以起到补肾益肝的作用。

其次是补益气血。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气血不足,需要通过
补益气血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等,可以起到补益
气血的作用。

再次是舒经活络。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于经络阻滞引起的,
需要通过舒经活络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天麻等,可以起到舒
经活络的作用。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治疗帕金森综合征。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的作用来改善病情。

推拿可以通过
按摩和推拿来舒缓肌肉紧张,改善病情。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患
者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肝肾、益气血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

同时,应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肝
肾功能和消化系统。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主要依据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
调整肝肾、补益气血、舒经活络等手段来改善病情。

中药、针灸、推拿和
合理饮食都可以作为治疗的手段,但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并长期坚持。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问帮手给我写信RSS订阅邮件订阅314人关注网站承诺:阿邦网坚持写作客观独立的立场,永远不受金钱影响。

秉承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宗旨,与您分享特邀帮手的经验和知识,帮您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系阿邦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违者必究。

震颤麻痹的针灸治疗方法来源:吴学峰[点击放大]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以四肢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要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

本病多见于50 -60岁的男性。

病因目前尚未弄清,一般认为可能是锥体外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过低,以致苍白球和黑质变性所致。

当发生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梅毒、脑炎、一氧化碳中毒、锥体系统肿瘤时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此时称震颤麻痹征群或帕金森征群。

帕金森病在中医学称为风颤,认为主要是由于肝风窜犯四肢所致。

凡年过半百,肝肾不足,水不涵木或平素多郁易怒,肝阳偏亢之人,均可使阴阳失调,肝风撑窜四肢,扰乱脉络,以致震颤,不能自已。

辨证起病缓慢,逐步加重,往往先见一侧上肢震颤,以后发展到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对侧下肢。

手部震颤为搓丸状,静止时尤为明显,入眠即止,醒则复作,晚期头部、舌部也可震颤。

四肢肌张力逐步增高,以致逐步强硬,活动不便,严重者呈铅管状、齿轮样、折刀样强直。

由于颈肌、躯干肌强直致头部前倾,患者表情呆板,眼裂增宽,呈面具脸,步态紧张,动作迟钝,写字越写越小,精神不宁,烦躁易怒。

因全身代谢增高,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增多,常油光满脸。

晚期吞咽肌出现强直,致吞咽困难,口水自流,全身强直,状如木板,翻身不能,故称震颤麻痹。

治则本病治宜镇肝熄风,平补肝肾。

针灸:百会、风府、风池、印堂、合谷、太冲、太溪、三阴交。

注意事项1.帕金森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针刺治疗能改善症状及延缓病情进展。

2.患者应在生活起居、饮食情志方面多加注意,配合药物治疗则疗效可能较好。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帕金森,中医的针灸治疗,也是早负盛名了。

但是,虽然都知道针灸可以治疗帕金森。

但是具体的注意事项,还是不清楚。

针灸对帕金森的治疗,也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那么,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首先了解一下中医治疗帕金森要注意啥呢:首先,针灸治疗帕金森,要注意什么。

根据帕金森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治疗。

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

共济失调,可选用平衡区。

语言障碍,可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分选语言区。

如果有感觉障碍,可选择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

其次,针灸治疗帕金森注意。

针灸的选穴问题。

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

在实际施治过程中。

可根据,帕金森,的临床表现。

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灵活选用,这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还有,针灸治疗帕金森的话时间的问题。

定时开穴施治。

采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定时。

开穴进行,针灸,将可在,选穴少的情况下。

取得较为突出,的疗效。

针灸治疗,每天1次。

每周治疗6次。

帕金森,身体有其他发热等,不宜针灸,可暂停针灸。

帕金森治疗方法中的针灸治疗法:主要是根据中医治疗帕金森的原理而来。

帕金森疾病的针灸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采用人体穴位中的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人体主要穴位,可根据帕金森的实际病情增加或是减少穴位。

施针时,一般留针时间为30分钟,不可操作1小时。

一般针灸治疗法的疗程是10-15天。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帕金森患者的实际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施针时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

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以连续波为主,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存在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这跟帕金森疾病的特性有关系。

帕金森属于顽固性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这些特性导致了帕金森疾病的治疗周期。

不仅仅是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周期长,其他方法治疗帕金森也存在周期长的特点。

针灸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分享

针灸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分享

针灸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经验分享
[治验举例]
患者,男,68岁,工人。

患者自2014 年9月以来,出现因的右手指震颤,遂去某市级医院神经科,诊断为原发性震颤麻痹服左旋多巴、安坦等药物治疗后无效反而加重,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有畏惧心理而寻求针灸治疗。

患者慌张步态,双上肢震颜,四肢肌肉强直,上肢无摆动,皮脂分泌旺盛,说话含糊不清,生活需要子女照顾,舌淡苔少,脉弦细弱。

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震颤麻痹(重度20分),中医诊断为颤证(肝肾两虚)。

采用体针与头针结合治疗,体针取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合谷、曲池,头针取舞蹈震颤控制区。

治疗10次为1疗程,每日1次,每疗程14天。

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步态平稳,上肢震颤偶尔出现,面部有表情反应,症状、体征评定总得分减少到6分(减少 70%),达显著标准。

[临床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震颤麻痹的病理实质在于肝肾阴虚,也涉及心脾两脏,表现为颤震、僵直、行动徐缓等,其原因是由于本虚的基础上形成了内风、痰、火、瘀等病理改变,内风、痰、火、瘀是相互影响的病理因素,相互影响的病理产物,导致经脉、筋脉失养的最终病理结局。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2.帕金森怎么治疗?3.帕金森怎么治疗最有效?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患者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等症状,其一般会对运动系统、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引发脑部病变。

因此在临床上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辅助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帕金森的治疗:1、治疗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方面: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

常用药物有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盐酸普拉克索、恩他卡朋。

3、而手术治疗方面则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神经核毁损术常用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

患者的饮食注意:1、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2、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数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

4、晚期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5、在饮食上患者要平衡进食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食物,不偏食、细嚼漫咽,食物品种多样化,防止便秘。

帕金森怎么治疗?一、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千年中医精髓和国外先进理论、设备为基础,结合国内诸多中医药研究院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离子靶式经络疏通治疗体系。

可以达到标本兼治、预防复发、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

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还有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针灸,同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

三、反射疗法也属于帕金森治疗方法。

为了减轻帕金森病震颤,可以用拇指按摩膈膜和太阳经相应区域,按摩脑和脊髓区有助稳定神经系统,这也是帕金森的治疗方法。

针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有哪些

针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有哪些

针灸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有哪些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特征性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

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

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一、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缺乏会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震颤通常是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肌强直表现为肌肉僵硬,活动时感到费力、沉重。

运动迟缓则表现为动作缓慢、笨拙,如书写困难、系纽扣和鞋带等精细动作困难。

姿势平衡障碍表现为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容易失去平衡,甚至摔倒。

二、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帕金森病属于“颤证”范畴,其发病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痰瘀阻等有关。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则是经络上的特定部位。

针灸刺激穴位可以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脏腑功能。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加多巴胺的分泌,减轻神经炎症,从而改善症状。

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穴位1、头部穴位百会、风池、四神聪等穴位常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心,刺激该穴位可以醒脑开窍、升阳举陷;风池位于枕骨下,刺激风池可以祛风通络、清利头目;四神聪位于头顶百会前后左右各 1寸处,刺激四神聪可以安神益智、醒脑开窍。

2、上肢穴位合谷、曲池、外关等穴位是常用的上肢穴位。

合谷位于手背,第 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刺激合谷可以疏风解表、行气活血;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刺激曲池可以清热解表、疏经通络;外关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 2 寸,刺激外关可以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问帮手给我写信RSS订阅邮件订阅
314人关注
网站承诺:阿邦网坚持写作客观独立的立场,永远不受金钱影响。

秉承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宗旨,与您分享特邀帮手的经验和知识,帮您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系阿邦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违者必究。

震颤麻痹的针灸治疗方法来源:吴学峰
[点击放大]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以四肢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要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

本病多见于50 -60岁的男性。

病因目前尚未弄清,一般认为可能是锥体外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过低,以致苍白球和黑质变性所致。

当发生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梅毒、脑炎、一氧化碳中毒、锥体系统肿瘤时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此时称震颤麻痹征群或帕金森征群。

帕金森病在中医学称为风颤,认为主要是由于肝风窜犯四肢所致。

凡年过半百,肝肾不足,水不涵木或平素多郁易怒,肝阳偏亢之人,均可使阴阳失调,肝风撑窜四肢,扰乱脉络,以致震颤,不能自已。

辨证
起病缓慢,逐步加重,往往先见一侧上肢震颤,以后发展到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对侧下肢。

手部震颤为搓丸状,静止时尤为明显,入眠即止,醒则复作,晚期头部、舌部也可震颤。

四肢肌张力逐步增高,以致逐步强硬,活动不便,严重者呈铅管状、齿轮样、折刀样强直。

由于颈肌、躯干肌强直致头部前倾,患者表情呆板,眼裂增宽,呈面具脸,步态紧张,动作迟钝,写字越写越小,精神不宁,烦躁易怒。

因全身代谢增高,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增多,常油光满脸。

晚期吞咽
肌出现强直,致吞咽困难,口水自流,全身强直,状如木板,翻身不能,故称震颤麻痹。

治则
本病治宜镇肝熄风,平补肝肾。

针灸:百会、风府、风池、印堂、合谷、太冲、太溪、三阴交。

注意事项
1.帕金森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针刺治疗能改善症状及延缓病情进展。

2.患者应在生活起居、饮食情志方面多加注意,配合药物治疗则疗效可能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