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针灸治疗帕金森老者

一个四肢僵硬、生活不能自理的帕金森患者,在一小时内行走自如?这是苏州慈济门诊部的真实故事。
半年病情的突变66岁的王老伯已有十几年的帕金森病史了,这半年以来,已不能自行站立行走和躺下翻身。
他的身子僵硬得仿佛打了石膏,走路驼背,脖子前倾,每走一步,上半身就要往前冲一下,家人的心也会跟着揪一下。
如果要转个弯,老伴得一点点扯他的裤腿,帮助他的腿转换方向,这一过程要好几分钟。
睡觉前,老伴就把他的腿搬到床上,然后搬手臂,才能扶着他躺下,他的肢体如同摆件。
此外,由于牙齿不停地上下打颤,王老伯难以一口气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一次针灸的奇效本着试试看的心态,王老伯在家人的搀扶下来苏州慈济门诊部找吴森医师。
待吴森医师在相应穴位上做了针灸后,王老伯休息了几十分钟,接下来的变化令家人不敢置信!受吴森医师的鼓励,王老伯下地后渐渐放开老伴的手,踏出了一步,然后是第二步、第三步,居然稳稳当当,上半身不再往前冲了。
虽然王老伯本人还是面无表情,但老伴和儿媳激动地喊道:“哎呀!我好久没看到他能自己走这么踏实了!再走走,再转个弯……”于是,王老伯停顿了几秒,虽然慢悠悠,但独自完成了转弯的动作,这下,连周围人也纷纷对王老伯前后的巨大变化惊叹不已。
在做第六次针灸的时候,王老伯明显开朗了许多,主动向吴森医师反馈情况:“我现在基本不需要人扶了,自个儿起床下地,吃早饭,然后出门走路。
原来我还有很严重的便秘,上个厕所经常会憋得满头大汗,有一回用了两瓶开塞露还拉不出,痛苦地流眼泪了。
现在,我每天会有一两次排便,非常舒服!”医师有话说从跌跌冲冲到步伐稳健,患者的进步令吴森医师倍感欣慰,他表示,在患者照常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中医针灸加以辅助,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帕金森是医学上的难题。
”吴森医师还表示,“学海无涯,他将会花更多时间钻研,以造福更多帕金森患者。
”。
程为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

系足少阴肾经和冲脉之交会穴,主治多以补益为主。
《针灸甲乙经》云:“大便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可用。
临床多见配伍横骨、大敦治疗疝气痛。
4 肓门肓:膜也;门:门户。
穴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属足太阳膀胱经,与三焦俞水平,连及内府脂膜。
与肾经之肓俞相应,上有膏肓、下有胞肓、前有肓俞,由脊背透连脐腹,犹上下前后诸肓穴之门户,也是三焦之气通向诸肓之门,故名。
《内经》言:“肓之原,根于背上,生于肝系”,即意本穴内应肓原,犹肓原外达之门,连通广泛也。
本穴可通调肠胃、化滞消痰,主治胃痛、痞块、食积、腹胀、便秘、消化不良、妇人乳肿等。
5 讨论此4穴皆以“肓”字命名,其中定有其意义所在。
观前人的释义,“肓”即“膜”或“心下膈上”之义[15、16]。
高氏[17]通过对于“肓”字义、结构与功能的探讨,得出结论:《内经》所谓的“肓”,并不仅局限于“心下膈上”,而是皮肤、分肉、胸腹、脏腑之间,具有曲折伏藏、隐蔽深入、立体交叉特点的连续性组织间隙。
而“膈肓”、“肉肓”、“肓膜”只因所在部位的不同故名称各异,其本质皆为“膜原”所构成的“肓膜”。
在生理上,“肓”与“膏”协同,完成津液气血对于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输布与联系,尤其突出了“肓”通行卫气的生理功能。
但从此四穴的主治特点来看,此种对应治疗关系似乎不太明显,这也就给我们一个疑惑:到底是我们还未完全明确“肓”的现代解剖部位?还是因为此四穴的命名并非按照功用来命名,而是据解剖或者其它。
以上粗略的罗列了针灸腧穴中的4个“肓”穴的一些基本情况,古人对“肓”的理解总体来看,在于其联系脏腑、通行卫气两方面。
提示我们在治疗相关疾病的时候,也许应该适当予以考虑运用此四穴。
参考文献:[1] 周震,李岩.膏肓俞、四花穴应用贺氏强通法治疗亚健康状态[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0[2] 雒成林,张弘强,刘世琼,等.膏肓灸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14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9):9[3] 王海.“膏育”穴释义及其在推拿临床中的应用[J].按摩与导引,1999,15(5):18[4] 林少英.膏肓穴放血治疗麦粒肿48例[J].中国针灸.1997,17(5):282[5] 吕士琦.膏肓俞点刺拔罐治疗乳痈62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8,14(8):48[6] 刘亚楠.放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J].陕西中医,2007,28(3):330[7] 李戎,闫智勇,李文军,等.艾灸肺俞、膏肓对BLM A5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3):204[8] 李戎,李文军,蔡永宁,等.艾灸肺俞、膏肓对BLM 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354[9] 李戎,周蜜娟,李翠霞,等.艾灸肺俞、膏肓对博莱霉素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Ⅰ/Ⅱ型细胞因子平衡调节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05,30(3):164[10] 李戎,李文军,蔡永宁,等.艾灸“肺俞”“膏肓”影响BLM 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TG F-β1表达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 790-792[11] 齐惠涛,齐惠景.针刺配合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8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11(2):31[12] 桂斯立.脐周四穴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1):24[13] 张学丽.浅析肓俞穴在治疗二便失调中的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0):34[14] 张颖新,彭国富.针刺天枢、肓俞、气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康复,2004,19(1):42[15] 高式国1针灸穴名解[M]1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6] 郑魁山1针灸集锦[M]1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7] 高嘉骏.《内经》“肓”义探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4):237收稿日期:2008-03-18医家针要程为平教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龚誉华1,迟艳茹1,程为平2(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关键词:针灸;帕金森病;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08)09-0054-01作者简介:龚誉华(1983-),男,2002级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七年制专业学生。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属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经络阻滞等因素
引起。
因此,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重点在于调理肝肾、补益气血、舒
经活络。
首先是调理肝肾。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与肝肾不足密切相关,因
此需要通过调节肝肾功能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续断鳖甲、川羌活等,可以起到补肾益肝的作用。
其次是补益气血。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气血不足,需要通过
补益气血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等,可以起到补益
气血的作用。
再次是舒经活络。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于经络阻滞引起的,
需要通过舒经活络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天麻等,可以起到舒
经活络的作用。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治疗帕金森综合征。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的作用来改善病情。
推拿可以通过
按摩和推拿来舒缓肌肉紧张,改善病情。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患
者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肝肾、益气血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
同时,应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肝
肾功能和消化系统。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主要依据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
调整肝肾、补益气血、舒经活络等手段来改善病情。
中药、针灸、推拿和
合理饮食都可以作为治疗的手段,但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并长期坚持。
治帕金森综合征方法是什么?

治帕金森综合征方法是什么?
患上了帕金森是需要长期的治疗,帕金森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所以患上了帕金森是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是可以很好的有效的抑制帕金森的发展,而且帕金森带给患者的伤害是特别的大,下面就帕金森这个疾病的治疗方法做个介绍。
1.帕金森可以采取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
针灸能够有效的抑制帕金森的症状发展,针灸的方式可以随着病症的情况进行加减,留针时间可以根据情况确定,但是一般在30-50分钟,针灸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刺激区域,根据症状还可以对其他区域进行控制,比如运动区、感觉区以及其他头部经穴。
2.帕金森症可以采取训练治疗,比如颈部的锻炼,放松与呼吸锻炼等,颈部锻炼可以前后左右的互动颈部,可以改善患者颈部前倾的问题。
放松与呼吸锻炼是指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全身仰卧,放松,然后深呼吸,也可以采取坐着然后做深
呼吸。
3.帕金森病症还需要及时的做好心理治疗,帕金森这个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病人会非常痛苦,所以很多病人会出现消极的情绪,认为这样活着没有价值,甚至在治疗出现瓶颈的时候出现轻生的念头,这个时候,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让患者坚强起来,树立起抗击病魔的决心,做好各方面的治疗锻炼任务,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
总而言之,帕金森积极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帕金森一旦患上了想要治愈就非常的困难,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如果是想要治疗帕金森的话就需要先要做好患者的心里工作,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是可以过得好转的希望。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例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例分析王XX,男,90岁,住院号:448675,初诊日期:2016 年8月4日。
主诉:下颌及舌体震颤2年余。
病史:患者于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颌及舌体不自主震颤,语言流利,四肢活动可,当时神清,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憋气、二便失禁等症,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查多巴胺转运蛋白现象示:双侧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密度减低,诊断为“帕金森氏病”,并予口服美多巴治疗,经治震颤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近2月于我院针剂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病区。
现症:神清,精神可,语言清晰流利,反应迟钝,下颌及舌体不自主震颤,偶右手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口角流涎,饮水偶呛,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偶胸闷憋气,无头晕头痛、胸痛等症,纳可,寐安,小便调,大便干燥,2日一行。
高血压40余年,最高180/8OmmHg左右,平素口服施慧达半片1/日,血压控制在120-130/7OmmHg左右。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T: 36.2o C, P: 60 次/分,R: 18次/分,BP:169∕84mmHg o西医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被动体位,查体欠合作,肌力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4级。
中医查体:面色偏红,语言清晰流利,反应迟钝,下颌及舌体不自主震颤,偶右手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口角流涎,饮水偶呛,纳可,寐安,小便调,大便干燥,2日一行。
舌紫暗,苔黑,脉弦细。
ECG: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
多巴胺转运蛋白现象:双侧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密度减低。
颅脑MR平扫:1、脑白质少许脱髓鞘斑;2、脑萎缩。
西医诊断:帕金森氏病高血压病中医诊断:颤病证型诊断:痰热动风证治疗原则:化痰熄风,滋补肝肾,疏通经络,补益脑髓。
针灸取穴:百会、四神聪、内关(双)、人中、风池(双侧)、完骨(双侧)、天柱(双侧)、太溪(双)、行间(双)、丰隆(双)、头维(双)、曲池(双)、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帕金森病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而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中,中医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深部脑刺激等。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往往伴有副作用,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比之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传统中医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肝风内动,脑络失养”引起的,因此通过针灸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刺激手段,其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 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引起的,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来改善病情。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调节多巴胺受体的表达以及提高多巴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增加多巴胺在体内的含量。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针灸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等途径,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3. 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除了多巴胺系统,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谷氨酸酸、GABA、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功能,从而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针灸在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展了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针灸在治疗神经性疾病中的应用有哪些

针灸在治疗神经性疾病中的应用有哪些神经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神经性疾病。
比如,偏头痛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头痛,其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再如,三叉神经痛,面部的突然剧痛让人难以忍受。
还有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
以及面神经麻痹,也就是常说的面瘫,会导致面部肌肉无力、表情不自然。
此外,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等也是较为常见的神经性疾病。
那么,针灸是如何在这些神经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的呢?对于偏头痛,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头部和颈部的气血运行,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
通常会选取头部的穴位如百会、风池,以及手部的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中,针灸能够刺激神经传导,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疼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常用穴位有下关、颊车、四白等。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面,针灸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选取的穴位可能包括足三里、阳陵泉等。
面神经麻痹时,针灸可以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改善面部表情。
常选的穴位有地仓、颊车、翳风等。
对于多发性神经炎,针灸能够疏通经络,改善神经的营养供应,促进炎症的消退。
常针刺的穴位有曲池、外关、足三里等。
而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针灸可以缓解腰部和腿部的肌肉紧张,减轻神经受压,达到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环跳、委中、承山等。
针灸治疗神经性疾病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针灸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调整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恢复神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二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为受损的神经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促进其修复和再生。
三是调节免疫功能。
神经性疾病往往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针灸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针灸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pd患者的症状,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针灸治疗pd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够完善,笔者将其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帕金森;针灸;作用机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残留的神经元胞浆中有lewy小体形成。
[1]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及实验证明针灸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pd患者的症状,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针灸治疗pd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笔者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现综述如下。
1 抗脑组织氧化损伤王顺[2]等人研究表明头部电针透穴疗法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及lpo(过氧化脂质)降低有助于清除儿茶酚胺神经元周围的自由基,对儿茶酚胺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谢潇侠[3]等人通过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表明:头皮针埋线对帕金森病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具有调整作用,对脑组织细胞形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何晓阔[4]等人通过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sod、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针刺苍自球内侧部可以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氧化应激所引起的神经损伤且有保护作用。
袁红[5]等人通过测定sod、gsh-px活性及mda 含量,结果表明:针灸治疗显著提高sod活力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说明针灸可能参与pd氧化应激机制的调节。
张洋[6]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脑黑质gsh含量和gsh-px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治疗pd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黑质内抗氧化能力增强,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帕金森,中医的针灸治疗,也是早负盛名了。
但是,虽然都知道针灸可以治疗帕金森。
但是具体的注意事项,还是不清楚。
针灸对帕金森的治疗,也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那么,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首先了解一下中医治疗帕金森要注意啥呢:
首先,针灸治疗帕金森,要注意什么。
根据帕金森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治疗。
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
共济失调,可选用平衡区。
语言障碍,可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分选语言区。
如果有感觉障碍,可选择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
其次,针灸治疗帕金森注意。
针灸的选穴问题。
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
在实际施治过程中。
可根据,帕金森,的临床表现。
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灵活选用,这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还有,针灸治疗帕金森的话时间的问题。
定时开穴施治。
采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定时。
开穴进行,针灸,将可在,选穴少的情况下。
取得较为突出,的疗效。
针灸治疗,每天1次。
每周治疗6次。
帕金森,身体有其他发热等,不宜针灸,可暂停针灸。
帕金森治疗方法中的针灸治疗法:
主要是根据中医治疗帕金森的原理而来。
帕金森疾病的针灸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采用人体穴位中的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人体主要穴位,可根据帕金森的实际病情增加或是减少穴位。
施针时,一般留针时间为30分钟,不可操作1小时。
一般针灸治疗法的疗程是10-15天。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帕金森患者的实际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施针时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
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以连续波为主,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存在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这跟帕金森疾病的特性有关系。
帕金森属于顽固性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这些特性导致了帕金森疾病的治疗周期。
不仅仅是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周期长,其他方法治疗帕金森也存在周期长的特点。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针灸也不是随便就能使用的。
对于帕金森,涉及到的是我们的大脑。
因此,我们的针灸更是不能马虎。
否则的话,会导致针灸治疗帕金森的效果,变得更差。
原文链接:/ztinfo/5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