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试题

合集下载

专题06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

专题06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

专题05 动物的调节1.(长距离)通过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被动运输;2.在胚芽鞘、幼芽和幼根的薄壁细胞间进行短距离的单方向极性运输(以蛋白质载体为媒介的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如牙尖根尖等植物的终端)下端(如输,科学家用同位素法(14C标记生长素) 证明了上述结论);生长素的含量:与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阶段、分布的器官等密切相关。

1.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素的含量不同。

(生长发育阶段)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素的含量不同。

(分布的器官)3.不同植物同一部位生长素的含量不同。

(植物的种类)第一部分知识提升目录第一部分知识提升01 重难专攻(4大重难点)02 易错辨析(2大易错点)03 技巧点拨(1大解题技巧)第二部分限时检测模拟考场,60分钟专练定义: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应用:1、解除顶端优势:去掉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举例:棉花摘心、烟草打顶、果树整枝、园艺修剪、移栽促进根系发育。

2.维持顶端优势:自然界的植物呈宝塔形,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增产。

(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慢;离顶芽越远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低,生长越快)。

举例:树木成材1.植物激素的协同作用:两种或多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于植物某种生理活动,效果大于其中单独一种激素作用效果的现象。

协同作用举例:(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延缓叶片衰老方面;(2)乙烯促进脱落的效果可因脱落酸而得到增强。

2.植物激素的拮抗作用:植物激素的调节效果还会表现为一种激素的效果被另一种激素所抑制的现象。

拮抗作用举例:(1)赤霉素和脱落酸;(2)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而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根和侧芽的发育,因此生长素造成的植物顶端优势会被细胞分裂素解除。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3•房山区一模)绿色开花植物受精卵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见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1组2组3组4组实验处理授粉未授粉
不涂抹IAA不涂抹IAA在子房上涂抹
IAA 在花柄上涂抹
IAA
果实平均重量(g) 4.10 5.3
A.授粉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B.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C.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D.由此实验结果推测子房壁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2.(2023•东城区一模)6﹣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科研人员以贮藏的青棒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一定浓度的6﹣BA处理对其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青棒豆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对照组与6﹣BA组的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不一致
C.6﹣BA可以应用于青棒豆采摘后的贮藏保鲜
D.贮藏时间越久,6﹣BA抑制呼吸速率效果越强
3.(2023•铜仁市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1页(共43页)。

《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练习题

《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练习题

《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练习题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B.鲍森•詹森的实验中如果把琼脂片改为云母片也能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C.温特把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是来自植物,而是来自人尿2.如图示燕麦幼苗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及两侧细胞形态,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向光弯曲生长与苗尖端应毫无关系B.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细胞的生长C.向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而促进了细胞分裂D.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而促进了细胞的生长3.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下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在重力作用下c点生长素极性运输到d点,使d点浓度变大抑制生长B.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C.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400mg/LD.图甲中a、b、c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4.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失重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下图1所示;下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情况。

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仅暗室中的植物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B.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若植物茎向下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更大C.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同时去掉光源,一段时间后,若植物根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q的范围是2m<q<cD.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5.取一正常生长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

如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 两点可分别表示根远地侧和近地侧的生长B.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茎可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B 点的生长素浓度对茎有促进作用D.根、茎两种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6.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芽既能合成赤霉素也能合成生长素B.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够合成较多的脱落酸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7.火棘为我国传统观果植物,可作为春节的年宵花。

第13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原卷版)

第13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原卷版)

第13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目录0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0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部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它提取出来命名为生长素2.(2024·河南新乡一模)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地在我国长城以南,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实验室中为使冬小麦开花,可对植株进行的处理为()A.用红光照射B.乙烯处理C.低温处理D.置于微重力环境3.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对大麦芽生长的影响,选取长势相同的大麦芽,用不同浓度NAA 溶液和清水分别进行处理。

一段时间后,统计不定根数量和胚轴长度,计算NAA处理组减去清水组的值,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清水处理组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B.由实验结果可知NAA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特点C.大麦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D.可通过提高赤霉素含量来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促进大麦芽细胞伸长4.(2024·广西南宁一模)黄瓜属于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茎部细长、叶片碧绿、花果期长,其生长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色氨酸转变成的生长激素会影响黄瓜苗的向光生长B.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大小会影响花的雌雄分化C.黄瓜植株产生的乙烯利既可促进开花也可促进果实的成熟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用于光合作用5.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

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及详细答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及详细答案

图1 图二一、选择题1.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2A .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C .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D .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分解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B .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C .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 D .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3.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4.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 .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C .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D .相同浓度作用下,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5.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甲 图乙 图丙A .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 —d)mol/LB .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C .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D .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6.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

高考生物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高考生物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高考真题分布】【题型解读】一、个体生命活动调节:动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每年的必考题,其中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考查较多,近年对免疫与健康部分也有较多考查。

除了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外,还对课本涉及的实验过程进行深度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常结合代谢部分进行深度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结合农业生产时的具体应用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动物生命活动与人的生活和人体健康密不可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与动物生命活动相关的情景比比皆是。

动物生命活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通过分析近几年试题,发现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免疫的具体应用及分析、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具体的生活、生产实践以及科研成果等情境在高考试题中得以考查,是本部分内容中的高频考点。

科学研究对人体健康的探索从未停止,相关的论文也成为试题体情境,多以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的形式呈现,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三、预测2024年可能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针对某一稳态事例的分析、特异性免疫过程、传染病的预防、激素调节、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结合光合作用的具体实例等方面选择素材命题,这些都可以借助生活、生产实践及科研成果等情景进行考查。

因此,在复习时要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明确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从生活、生产实践入手,以实践强化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综合化。

要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应的资料、文献、数据等创设情景,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及分析推理等。

典例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基本过程1.(2023·海南·高考真题)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

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 作用位点如图。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细胞溶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质与细胞核及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其主要成分是()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蛋白质2.在西瓜培育过程中发现,瓜膨大一侧往往种子发育良好﹐反之种子发育不良,因而长成歪瓜。

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种子发育良好的一侧生长素多B.种子发育不良的一侧赤霉素多C.种子发育良好的一侧生长素少D.种子发育不良的一侧赤霉素3.某同学想提取生长素以进行相关研究,下列适合提取生长素的实验材料是()A.柳树幼嫩的芽B.洋葱根尖成熟区C.黄色的柑橘果皮D.粮仓中储存的稻谷种子4.下列属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促进茎叶脱落D.促进果实成熟5.植物通过春化作用接受低温影响的部位是()A.根尖B.茎尖生长点C.幼叶D.成熟叶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拮抗作用C.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7.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能够双向进行的是①毛细血管壁处水分子的扩散②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③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④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多种环境因素都能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并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B.受到光照射时,被激活的光敏色素直接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表达C.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代谢,从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D.植物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能够感受重力,使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9.如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经典习题带解析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经典习题带解析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经典习题带解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经典题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B.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C.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D.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2.植物学家XXX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B.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C.②与③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D.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3.将某植物的幼苗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下图为该幼苗尖端以下部位的纵切示意图,有关叙说错误的是()A.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发展素B.单侧光来自b侧C.a侧的发展速度小于b侧D.其向光侧相当于茎横放的远地侧4.关于发展素的叙说,正确的是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C.顶端优势使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重力作用有关5.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枝切断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

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

下列叙试卷第1页,总13页述正确的是A.色氨酸一般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获得B.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C.图二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实现的D.图一说明:IAA和GA具有促进植物发展的感化,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明;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明增效感化6.实验证明2,4-D对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试题第Ⅰ卷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2.脂质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①血浆②淋巴③组织液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 D.③②①③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相应抗体以清除抗原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可减少尿的生成,以减少水的排出4.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③5.2012年伦敦奥运会足球比赛中,足球运动员踢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A.静息电位 B.局部电流 C.突触传导 D.反射弧6.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

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内也有神经递质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7.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内容的是()A.体温的相对稳定 B.消化酶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C.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稳定 D.细胞膜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8.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温的调节也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C.发烧时厌食是因体温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D.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能通过调节增加代谢产热,使产热大于散热,从而使体温升高9.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信号的转化10.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11.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12.某同学看到一篇专题报道《女冠军落病不能生孩子还得拔胡子》,主要报道曾是全国举重冠军的×××可能因长期吃药导致一些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A.出现上述生理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服用了雄激素类似物B.人为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C.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可以导致人体发生性逆转D.该事实说明运动员服用激素类药物不仅有违竞赛公平性,也对本人的身体不利13.下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

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A.吞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 B.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C.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D.记忆B细胞和效应T细胞14.将小鼠A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C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C细胞凝集成团。

C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A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C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A细胞和小鼠C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C细胞和家兔C细胞有相同抗原15.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C.一个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16.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了()A.麻醉剂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都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1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效应T淋巴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18.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非条件反射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19.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电信号的形式由a传到cB.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d表示传入神经,e表示传出神经,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可以在d或e上双向传导C.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D.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 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促进作用20.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植物体的作用部位,下面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B.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C.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D.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植物的上端运往下端21.比较图中胚芽鞘尖端下方的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a>b>c B.c>b>d C.b>a>c D.a=b=c22.下列哪项实例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 D.除草剂可以除掉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23.用14C标记的生长素涂抹切除顶芽的枝条切口,发现侧芽被抑制的程度与侧芽中的14C含量成正比,此现象说明()A.顶芽生长快于侧芽 B.侧芽的生长素来自于侧芽C.顶芽的生长素可以运输到侧芽 D.切除顶芽,侧芽就没有生长素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25.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a-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

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用胚芽鞘进行实验。

说法错误的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无关变量是激素的浓度、胚芽鞘的生长条件等B.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胚芽鞘的弯曲程度或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C.胚芽鞘尖端首先要切除,以排除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NA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IAA,所以本实验中的NAA浓度应该小于IAA的浓度2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D.使细胞外毒素失去毒性2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能听懂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区28.张磊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上午第四节课时,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

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肌糖原合成量增加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9.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30.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B.体内细胞只能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种了牛痘的人终生不患天花是因为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D.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的31.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⑤、⑥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D.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会出现低血糖32.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A B C D33.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C.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不能引起免疫反应D.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34.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异体骨髓移植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可遗传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C.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D.青霉素皮试中,部分人的注射部位皮肤红肿是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35.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可发展成为艾滋病。

下列表示HIV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HIV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36.如图正在生长的幼苗水平放置,其中哪个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A.a B.b C.c D.d37.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

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