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的内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二是指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三是指性格通过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实质上在西方心理学上,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指导着行为,而行为表现着心理特征。与人格有关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粗略行为阶段(Rudimentary Behavion)(10个月―16个月)。婴儿在这时期有企图消除内驱力、紧张度的要求。母亲的果断、敏捷、可靠性、规律性以及对婴儿的态度(如温存、亲密的接触等)为婴儿的行为提供了基本的强化。当孩子需要强化时,密切注意孩子行为的母亲就要给孩子以适当的强化。反过来,孩子借助于母亲的注意,也更加牢固了他学习的行为。这样,孩子的变化就能达到他这个年龄机能发展的水平。在这种双向的强化过程中,孩子和母亲双方都保留了有意义的相互强化,作出与他们各自期望相符合的刺激性的回答。积极地维持儿童与父母之间相互依赖是通过父母给孩子提供满足,特别是由父母提供抚爱、重复控制需要来达到的。这个发展阶段的本质是对食物欲望和对母亲的形象、微笑等的需要,它决定了后来的社会化阶段的发展。母亲不仅带来了食物,也培养了双向关系,增加了孩子对她的依赖性。无视孩子的自然欲望可能形成一种反社会的欲望。对孩子的护理、维持身体卫生等,是为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会欲望。西尔斯认为攻击是由于挫折造成的,这一时期挫折的造成大多是由于生理上的不满足,由于挫折会使婴儿感到不舒服、疼痛,所以,攻击很快就变成早期学习行为的一部分。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放纵将有损于他们孩子行为模式的强化,给孩子人格品质里留下任性的攻击性;相反,过分允许孩子的依赖性,又会导致儿童离不开成人,久而久之,孩子会拒绝从事他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事情,其中也包括影响到儿童对挫折的克服。所以儿童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对孩子的自我控制总是产生于父母对他们的控制。

西尔斯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尤为强调母亲的作用,母亲的人格、母亲的能力、对孩子控制的限制、对性别的态度以及她外表的仪容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母亲能受到较高的教育,那么她对儿童就会更加关心,也就更能理智地控制孩子,并加以正确地培养,而缺乏教育的母亲总是用不合适的方法纵容孩子或严加处罚。

第一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与孩子的生物基础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的,这一阶段的发展会为儿童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二次动机系统、集中于家庭的学习(Secondary Uotivational systems Family-Centrened Leaning)。

这一阶段从一岁半开始延至儿童期。儿童开始了社会的交往。这个时期,儿童最原始的需要继续驱使他活动,但却逐渐地合并到一种强化的学习训练或第二级内驱力之内。这种二级内驱力便是促使他行为的主要动机。例如,儿童的饥饿不再完全是由胃部不适引起,一些象征性的诱因,如母亲打开冰箱或瓶子等这些情境也可能引起孩子的饥饿感。这个阶段早期,母亲仍然是强化的主要因素,她促使行为的变化和更好更成熟的行为方式建立了标准,这时期,母亲必须培养儿童与社会交往的愿望,如果这种培养成功,儿童学习内驱力所引起的社会行为将使他向更为成熟的活动和回答方向发展。孩子的活动变成一种自我活动动机,他倾向于有意义的、能使他的父母感到满意的行为。

惩罚是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反映,惩罚正是表示了一种清楚的对应关系。重要的是惩罚并不是熄灭行为。他能改变行为而只是作为拒绝支持行为的标志而已。这就清楚表明,惩罚是用来表明对那些不合愿望的不指向一般目标行为的阻止。所以在儿童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母亲应清楚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出满意、不满意或阻止。

早期儿童的发展是建立在使母亲满意的基础上,孩子最初的学习也是依赖于这种天性。值得注意的是,过分纵容依赖性并不能促使孩子的发展,因为这样常使孩子保持现状而不图进取。在这一发展时期里,母亲应不定时地减少对孩子的支持,包括关心、爱、温存的减退,即达到照料的缩减。依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的。当然在西尔斯理论中还表明学龄前的女孩在超越依赖性方面比男孩走得更远,保留着更多的坚韧性,所以,一般而言学龄前的女孩独立性大多早于男孩。儿童在依赖性递减中逐渐学会尊重和热爱关心他的人。这说明儿童早期的抚养和依赖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果母亲试作改变抚养习惯,也就打乱了以来的关系,就会引起孩子已建立的动机系统的改变,促使建立新的动机系统(二级动机系统),如孩子断乳、大小便控制等,这些需要在社会交往中来培养他们控制自发性的行为,母亲不仅只是“为”(for )孩子做什么事,而是“使”(to)他做什么。

这一时期攻击性发展也是一种活动的结果。孩子的攻击行为和依赖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他的需要。西尔斯认为过分抑制攻击和过分纵容攻击都会培养儿童的攻击性情感,因为过分地纵容儿童的攻击性会导致儿童正面地肯定攻击性行为,而

过分地抑制攻击性行为是要求儿童忍受他的挫折和埋藏不满情绪,这样只会更增加儿童的挫折和攻击的欲望。另外,西尔斯认为适度地让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一些攻击性的撒娇反而可减轻孩子在家庭之外的攻击性,而在家中对于孩子管教过于严厉势必增加他在学校中的攻击性行为和其它一些他不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小的惩罚或极大的宽容,或是极大的惩罚或极小的宽容,这两个极端都容易培养儿童的攻击性。所以在儿童人格的培养中适度相当重要。

儿童在三岁时,他的行为开始模仿和父母相似的行为,也就开始了辨别(Identify),即有自居作用(Identifieation)。西尔斯强调,女孩的自居主要是模仿自己母亲的行为模式,男孩的自居与父亲的行为是相关的,孩子成熟得越快,这种自居作用也就越强。如果父亲能具备母亲所尊重的行为模式,男孩对仿效父亲的自居作用就会增强。同样,当父亲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示对母亲的尊重,也就会增加女孩对母亲的自居心理。接近学龄期的孩子,倾向于模仿对他最有影响人物的性格。自居作用对儿童的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

这时期孩子已从父母的控制发展到通过父母的指导而形成部分性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过程是孩子逐渐地适合父母的愿望和标准、发展成良心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父母行为品质的标准被合并到儿童自己的行为积累之中。

在第二个发展阶段,孩子通过父母的抚养和长辈的指导,发展了他们的人格。孩子培养的成功依赖于适中的控制,既不要太多地允许孩子的依赖性,也不要过分地控制儿童;不要使孩子具有过强或过弱的自居作用和良心意识。只有这样一来,才不会阻碍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

第三阶段:次动机系统;家庭外的学习(Seeondany Uotivational syatems)。这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学龄期,他们准备超越家庭的范围进入到更广泛的外部世界接受信息。带着早期童年的模式进入社会,开始逐渐形成社会化行为。他们对家庭成员的依赖渐渐被对伙伴的依赖所代替。伙伴能给儿童的行为提供强化。

学龄期儿童独立自由的愿望需要通过接受控制和自由限制的认识来保持平衡。孩子的自居还带着儿童所期望的模式,如果孩子所期望的模式不能在承认世界中实现,他将寻找在同伴中得到满意的实现。由于孩子越过了家庭的范围,他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良心的指导。新的广阔的环境帮助儿童在理解社会的、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价值的同时也一样帮助儿童理解自身利益的价值。后来一切价值判断的获得都是以和他们父母行为的早期结合以及从父母教育中所学

到的东西为基础的。

以上阐述了西尔斯的发展理论,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尔斯很强调亲子关系与儿童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性。从西尔斯的发展理论中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一)西尔斯认为孩子的人格培养应早进行。当孩子还在襁褓中,父母对他的生理性照顾就会增加其对人和社会的信任和友好,反之会增加他的不信任和怀疑。任何发展都始于发生,婴儿早期发生的交往和认知等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机能,都孕育着品德的胚芽,是品德社会化发展的起点。早期教育,不是要形成具体的道德品质,而是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早期经验,为日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奠定基础。

(二)西尔斯的发展理论强调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环境的重要性。

西尔斯认为人格的发展最好通过活动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来测定。人格也是一种从个体的潜在能力转变为将来行为的一种双维活动的产物。构成儿童行为主要是环境的作用,发展中的儿童是通过掌握自己的行为和与别人进行交往来不断地提高自己活动的准确性、效率和速度的。从出身起,婴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社会刺激之中,形成和发展着人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和个体特征等。家庭作为儿童接受系统影响与教育的环境之一,对儿童人格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的孩子,都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还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有自信心等人格特质,而生活在不和谐、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则容易出现孤僻、冷漠、撒谎等不良性格,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4]。所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文明、受鼓励的环境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相反,一个冷酷的、严厉的以及太多约束或被忽视的环境则对儿童成长不利。

(三)西尔斯的发展理论强调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父母素质的重要性。

西尔斯认为孩子的发展依赖于看护他们的成年人――通常是自己的父母――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是从父母的言行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儿童在三岁左右就开始模仿学习自己的父母,即有自居心理。父母的言行甚至是习惯、爱好等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烙印。父母的思想品德、人格特征、价值取向、知识经验、文化水平等等无一不对孩子的人格、学业行为等发生深刻的影响。所以父母的素质,尤其是母亲的素质是西尔斯发展理论中很强调的一点。他认为母亲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都预先决定了其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自身的素质最重要的是影响其教育方式。儿童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他们的自我状况主要是由家长来界定与塑造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儿童在家庭中就养成了会在其走向社会时导致社会环境不良的隐性角色偏常,那么在孩子未来的发展中不仅智力上会受到不利影响,其整个人格的发展也会向真正角色偏常的方向偏多。所以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孩子终身的良师益友。正如托尔斯

泰所言: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5]

(四)西尔斯发展理论中最可贵之处和最大特点是强调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中教育的适度原则。

西尔斯根据自己的研究强调:儿童的抚养实践不是累积性的直线发展而是一种弧线发展。小孩的抚养依赖于在任何领域内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的适当的平衡。为了逐渐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控制力,在依赖和攻击的情况下,适当地发展如同适当的限制一样。总之,弧线的发展表明:太多的允许和提供方便都会纵容孩子的行为,同时,太多的限制和控制又会抑制儿童的发展[6]。这就告诉父母们在培养孩子人格方面,既不能过分保护、过分溺爱,又不能过分限制、过分严厉。过分保护、溺爱,会养成孩子自私、任性、霸道、内向、胆小等人格特质;过分限制严厉,又易使孩子养成残暴、缺乏同情心、不独立和反社会倾向等人格特质。所以,在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中应强调教育的适度。

总之,西尔斯的发展理论探索了其它的发展理论所没有触及的问题,为了解和指导儿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他的理论对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前途,是由其新一代在创造性和人格方面的素质来决定的,提倡注重亲子关系与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在现时期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当然,西尔斯的发展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如有时把结论建立在难以说明的统计数字上,对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大多强调父母的影响,而对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的研究则较少。但无论怎样,他的发展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将长期存在。

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般认为病态人格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在有害环境的影响下形成(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人格障碍与遗传有关,如卡尔曼研究指出,病态人格者的亲属中,病态人格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病态人格的发生率越高;同卵双生儿同性恋的一致率为100%。而病态人格患者的子女,即使从小寄养在正常的家庭,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仍有较高的病态人格发生率。

(2)环境因素遗传和先天素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但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他以后的人格发展也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这是因为儿童时期,大脑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可塑性很大,外界刺激很容易在儿童身上发生作用,所以说一切不良的社会和家庭因素和不合理的教养方式是造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因素。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特别是父母间关系的不和谐,如经常争吵,甚至分居或离异及过强的精神刺激如母爱剥夺,都会给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造成精

神创伤,虽然在当时的影响不明显,但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它一旦使儿童形成某种不好的行为模式,如不良的应对方式,例如儿童如发现在父母争吵的时候自己无能为力而到别处逃避比较好,以后就可能发展成为遇事不积极进取而宁愿避开的回避型人格。童年时期的经历很容易成为以后发病的祸根,很多人格障碍者提起过去总会想到父母不和是缺少父母之爱,家庭温暖,这与弗洛伊德的理论非常一致,童年的创伤经历常给儿童留下心理阴影,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儿童以后的发展。

不良的社会环境:在西方,病态人格特别多见,据美国某精神病院门诊和住院的一项统计,诊断为病态人格者占20%,这与西方社会的高失业率、高离婚率、高度不安全感等不是没有关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间的竞争加剧,个体的危机感加重,我们应积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否则这些都容易给儿童人格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成为已有不良童年经验的成人,形成人格障碍的触发因素。

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因为儿童的较大的可塑性,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如粗暴凶狠、放纵溺爱和过分苛求等成为儿童病态人格的直接影响因素。如果对儿童过分苛求,凡事必须做好否则就给予惩罚,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儿童可能事事谨慎,时时刻刻谨慎,但同时也可能造就他们做事要求十全十美,事后反复检查,穷思细节并为此而紧张、焦虑和苦恼的特点。如果进一步发展则可能成为强迫性神经症。另一方面若过分放纵溺爱,则可能培养儿童任性、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的特点,长期下去易形成癔病型、边缘型人格障碍。

总之,人格障碍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它是长期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以预防为

主。在一个人生活的早期及早注意这些问题,防患于未然。这是每一个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构成学说的主体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所具有的特性可概括为:无意识,无理性,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libido)的贮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性质。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人格结构完全属于本我。当一个人出现摔瓶子、扔砖头、强奸妇女、破坏公物等冲动行为时,我们便可推测这时他正处在本我的奴役之下。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从本我分化出来的这一部分由于现实的陶冶变得渐识时务,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去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它在同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对外感受现实,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宣泄。自我具有这样的特性: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其主要为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就这样,自我可以说是同时在侍奉3个严厉的主人:超我、本我和现实。

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超我的特性:从自我分化而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它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亦被认为遵循至善原则);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其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在人格的机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最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乱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

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②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③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的英文personality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persona最初指演员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

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

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3.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

格分裂。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民法理论中的人格]

民法中的人格,是主体之能作为独立主体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如自然人的身体、生命、健康、名誉、肖像等。

人格理论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各自观点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先后出现了几十种人格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了探讨,现仅介绍其中的四种人格理论:特质论、多元类型论、心理动力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一)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

代表人物是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和卡特尔(R.B.Carttell,1905~)。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air,16PF)。

(二)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是20世纪30~40年代在德国产生的一种人格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personalitytype)的差异。人格类型理论有三种,即: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以下仅对对立类型理论作一简要介绍,至于多元类型理论,在后面的章节将分别以气质和性格类型学说加以讨论。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A—B型人格是这一理论的代表。福利曼和罗斯曼

(Friedman&Rosenman,1974)描述了A—B人格类型,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易患冠心病。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发现,A型人格的人数是B型人格人数的两倍。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属于安定型人格。

(三)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相互影响,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内部支配作用。其中本我是属于无意识的,自我和超我则一部分属于无意识,一部分属于有意识的。本我代表本能的力量,超我则是社会规范,两者从根本上讲是相互冲突的。自我的作用就是协调本我、现实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在遵循“现实”和“道德”的原则下,满足本我的要求。可见,自我要为三个对象服务,而本我和超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冲突不可避免。健全的本我就是能寻求到某种方式,把这种内心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自我功能减弱、人格的三部分失去平衡彼此就会相互冲突,则容易导致心理疾患的发生。

(四)人本主义理论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论者提出了更为积极的人格理论。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的机体,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人本主义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包括自我观念、积极关注、自我和谐和自我实现四个要点。

自我观念(selfconcept)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每一经验的评估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作用于环境事物,产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评价性)经验相一致,就会顺利形成自我观念。否则,自我观念的形成就会遇到困难。

积极关注(Positiveregard)就是个体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如果获得外界的积极关注越多,他的自我观念将会越来越明确,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自我和谐(selfcongruence)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时的心理现象。反之,自我不和谐包括:直接经验与评价性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改变自我不和谐的方法在于向当事人提供一个和谐环境,对他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促进对自我的积极探索,形成健康和谐的自我观念,发挥其实现自我的潜能。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个体趋向完美、趋向实现、趋向自我的保持与提高的倾向。它是激发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个体要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要具备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客观正确的自我估价、无条件关注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五个心理素质特征。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

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四)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2、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人格的分类]

人格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中国古代阴阳25人分类、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宗教6型。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

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分类

①特质理论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认为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

②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受到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他们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③现象学人格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如C.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

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一个人身上的三个“我”

“自我”既是个人特征的集合,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个人生活历程的写照,包含了三个侧面:

其一,生理自我,也就是你对自身这样一个生物个体的基本认识。譬如:独立个体的意识(“我”不同于他人、他物)、性别、年龄、发育状况、生理特征等;

其二,社会自我,指对自身社会性要素的认识。人的本质即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社会自我”包含了你的各种社会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相应的各种社会角色、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定位;

其三,心理自我,就是对自身心理状况的了解,包括对自己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兴趣、爱好、价值观、理想)及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的全面认识。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的内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二是指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三是指性格通过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实质上在西方心理学上,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指导着行为,而行为表现着心理特征。与人格有关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粗略行为阶段(Rudimentary Behavion)(10个月一16个月)。婴儿在这时期有企图消除内驱力、紧张度的要求。母亲的果断、敏捷、可靠性、规律性以及对婴儿的态度(如温存、亲密的接触等)为婴儿的行为提供了基本的强化。当孩子需要强化时,密切注意孩子行为的母亲就要给孩子以适当的强化。反 过来,孩子借助于母亲的注意,也更加牢固了他学习的行为。这样,孩子的变化就能达到他这个年龄机能发展的水平。在这种双向的强化过程中,孩子和母亲双方都保留了有意义的相互强化,作出与他们各自期望相符合的刺激性的回答。积极地维持儿童与父母之间相互依赖是通过父母给孩子提供满足,特别是由父母提 供抚爱、重复控制需要来达到的。这个发展阶段的本质是对食物欲望和对母亲的形象、微笑等的需要,它决定了后来的社会化阶段的发展。母亲不仅带来了食物,也培养了双向关系,增加了孩子对她的依赖性。无视孩子的自然欲望可能形成一种反社会的欲望。对孩子的护理、维持身体卫生等,是为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会欲望。西尔斯认为攻击是由于挫折造成的,这一时期挫折的造成大多是由于生理上的不满足,由于挫折会使婴儿感到不舒服、疼痛,所以,攻击很快就变成早期学习行为的一部分。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放纵将有损于他们孩子行为模式的强化,给孩子人格品质里留下任性的攻击性;相反,过分允许孩子的依赖性,又会导致儿童离不开成人,久而久之,孩子会拒绝从事他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事情,其中也包括影响到儿童对挫折的克服。所以儿童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对孩子的自我控制总是产生于父母对他们的控制。 西尔斯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尤为强调母亲的作用,母亲的人格、母亲的能力、对孩子控制的限制、对性别的态度以及她外表的仪容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母亲能受到较高的教育,那么她对儿童就会更加关心,也就更能理智地控制孩子,并加以正确地培养,而缺乏教育的母亲总是用不合适的方法纵容孩子或严加处罚。 第一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与孩子的生物基础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的,这一阶段的发展会为儿童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人格发展关键阶段

人格发展关键阶段 1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前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 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第一阶段:口唇期(0-1 岁)。 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 第二阶段:肛门期(1-3 岁)。 肛门区域成为性感区。在这一阶段,儿童会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纪律或权威,因此代表了伊底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一般地,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 第三阶段:性器期(3-6 岁)。 生殖器成为快感的中心。这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欲的对象,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称为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对父亲产生爱恋,仇恨母亲,称为恋父情结或克勒厄屈

拉情结。 儿童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在压抑自己的性欲,停止对父亲的敌视,逐渐接近、接纳、认同父亲,并逐渐发展起同性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否则,儿童就可能演变成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 5 岁左右。 第四阶段:潜伏期(6 岁-青春期)。 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 第五阶段:生殖期(青春期-成年)。 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个体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年人的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的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人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一是固着,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里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二是倒退,即个体在人格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

儿童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 儿童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是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理论提出的,这些阶段描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社会发展。以下是这五个阶段的简要介绍: 1. 信任与不信任阶段(0-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建立与主要照顾者的信任关系。如果他们得到了适当的照顾和满足基本需求的关爱,他们将发展出基本的信任感。否则,他们可能会形成不信任感。 2. 自主与怀疑阶段(1-3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探索环境、学习新技能,并逐渐建立起自我意识。如果他们得到鼓励和支持,他们将培养出自信心。否则,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3. 玩耍与劳动阶段(3-6岁):在这个阶段,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游戏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开始表现出积极参与和社交合作的能力。如果他们得到充分的鼓励和认可,他们将培养出一种积极的劳动态度。否则,他们可能会出现自卑感。 4. 勤劳与自卑阶段(6-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学龄期,他们开始面临学习和社交方面的更多挑战。如果他们在学校和社交活动中取得成功,他们将发展出一种勤劳和自信的态度。否则,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和无能感。 - 1 -

5. 身份与角色混乱阶段(12-18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并面临更多的个人和社会压力。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如果他们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身份认同,他们将发展出自信和明确的自我概念。否则,他们可能会经历身份危机和角色混乱。 这些阶段代表了儿童从早期到青春期的人格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对后续阶段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 2 -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五个阶段特点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五个阶段特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叫作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此区域被称为性感区。据此,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并且他认为,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五个阶段年龄及特点 1.口唇期(0-1岁) 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诸如吸吮、咬、吞咽等,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嘴巴几乎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没有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 2.肛门期(1-3岁) 儿童因排泄解除压力而产生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过程,使它们的功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接受在厕所中大小便的训练。大小便排泄对成人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不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不讲卫生、浪费、凶暴和无秩序;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严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爱清洁、忍耐、吝啬和强迫性。 3.性器期(3-5岁)

这一时期力比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此时儿童以异性父母为“性恋"的对象。男孩要占有他父亲的位置,有与自己父亲争夺母亲的表现;女孩要占有她母亲的位置,有与自己母争夺父亲的表现。男孩爱母亲,妒嫉父亲;女孩爱父亲,妒嫉母亲。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异性爱的倾向,一般由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所促成。这种幼年的性欲由于受到压抑在男孩心理上就成了恋母情结,在女孩心理上就成了恋父情结。如果这两种情结获得正当的解决,儿童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念,导致超我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就会形成与年龄、性别相适应的许多人格特征。 以上三个心理性欲阶段可称为前生殖阶段,它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实际上是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形成。 4.潜伏期(5-12岁) 这一时期力比多处于沉寂状态。儿童将上一阶段以父或母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在这个阶段,儿童表现为对异性漠不关心,游戏时大多寻找同性伙伴。这种现象持续到青春期才有改变。 5.生殖期(12-20岁) 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减少同父母、家庭的联系,逐渐发展出成人的异性恋,人格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力比多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有固着和倒退。在某个阶段,力比多过

弗洛伊德人格划分5个阶段

弗洛伊德人格划分5个阶段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1、口唇期(oral stage)(0-1岁):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3、性器期(phallia stage)(3-6岁):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x,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结)。 4、潜伏期(latency stage)(6-11岁):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5、生殖期(genital stage)(11岁或13岁开始):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 与之相对应的有三个情结阶段: 1、口欲期与口欲期固结 口欲期,是指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惟一认识手段。” 在一岁多,儿童就逐步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时儿童行动能力出现、也是儿童学习自我控制的时期,儿童自我意志和个性第一次张扬,儿童常会反抗父母,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顺利度过口欲期,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肛欲期,如果这时父母对儿童的自主行为压抑过多,则儿童会退回到“口欲期”,因为害怕受批评,他们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这个影响会延续到他的一生,精神分析学称此现象为“口欲期固结”。 口欲期固结渴望关注和爱,这样的人执着于寻求别人的关注,只要是关注就行,不管这种关注是好还是坏。因此口欲期固结的人一般都会比较贪婪。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爱,口欲期固结的孩子长大之后难能有爱别人的能力。为了近乎掠夺性地取得储备,他们对待他人的基本方式是敌对、抗拒,而这种敌对,由于他们内心未能完成的成长过程,不是以成熟个体的方式体现出来,而是“咬”(如口出恶言)和“哭”(如自怨自艾),还包括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他们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记恨,内心却又依赖别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 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在我们的教师资格和教师招聘考试中,都会复习到这样一个知识点一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理论一般在考试中呢不全是大题考察的,多为细碎的小知识点的选择题考察。那么如何能够更容易地记住这方面的理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吧! (一)、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婴儿根本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饿了或者难受的时候就会哭闹,这种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这一品质,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声音啊、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觉到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么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出现,孩子发出的希望信号无人理会,那么这个环境就无法信任了,所以冲突没有解决好获得的是不信任的话以后一旦去了陌生环境中就会充满焦虑。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

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幼儿主动行为结束后却受到了负面的反馈(如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在这里,咱们来区分下上面的儿童早期和学龄初期。学龄早期是孩子做了这件事后获得的反馈,而,儿童早期呢是说,我还没做,家长就干预或者包办,所以我们用下面这个截图帮大家区分。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白卑(如孩子在学习经常无法顺利完成任务是老师多次批评)。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否则

儿童早期教育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

儿童早期教育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儿童早期教育的概述 在现代社会,儿童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这是基于对下一代发展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社会推行的任务。从幼儿园到小学,早 期教育在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期教育是指为了儿童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涉及各个方面的教育,如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等,它是从孩子出生第一天开始的,经过多年的教育过程,最终使得儿童成长为自立、自我管理能力 强的成年人。 二、早期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早期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塑造 儿童在早期接受教育时,个性特点较为突出,如性格、兴趣、 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的 重要因素。在早期教育中,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儿童发 展积极向上的个性特点,逐渐培养健康自信、独立自主等素质, 从而帮助儿童在未来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各方面环境。 2.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早期教育中,在儿童创新 思维、立体思考、分析、判断、整合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儿童的思维水平,也更有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 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意志品质 正确认识、引导和锻炼儿童意志品质,可以提升儿童的纪律性,帮助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成为更自主、更有责任、更 有自信的人。在早期教育中,养成好习惯、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塑造儿童的意志品质。 4.社交性格 发展良好的社交性格对人格发展至关重要。在早期教育中,通 过互动、团队活动、游戏和与人接触等方式,可以帮助儿童更好 地适应社会环境,并积极与人交往,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 为人格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早期教育中应 充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鼓励其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人格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早期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人格发展儿童时期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人格发展儿童时期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人格是指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 等方面。而人格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儿童时期的经历和 环境对人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儿童时期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儿童时期是个体的成长发展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 阶段,儿童从无知无觉到慢慢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人格特质也 逐渐显现出来。以下是儿童时期对人格形成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1. 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 对儿童人格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 家庭氛围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人格形成。温暖、支持和关爱的家庭环 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尊、自信和合作精神。 2. 学校教育:儿童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学习知识、技能和道德 规范。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正直、诚实和责任感等人格品质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传输给学生,促进 其良好的人格形成。 3. 同伴关系:儿童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学习与人相处、合作和分享。同伴之间的友情、互助和合作可以促使儿童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如友善、乐观和包容。 4.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社会 的习俗、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会对儿童的行为习惯产生一定影响。比

如,中国文化注重孝道,儿童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培养了尊重和责 任感等人格特质。 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儿童时期的人格 发展,帮助其形成积极正面的人格特质: 1. 创造温暖、稳定和富有爱心的家庭环境。父母应以身作则,注重 与孩子间的积极互动和沟通,给予合理的关注和支持。 2. 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鼓励儿童参与家务和学习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 注重儿童的情商和社交技巧培养。教导儿童如何与他人相处、表 达情感,并解决冲突和问题。 4. 倡导正面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活动、文化熏陶和道德 训练,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儿童应该有机会参与体育、艺术、音乐等活动,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和技能。 总之,儿童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同伴和 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儿 童时期的人格培养工作,通过创造积极健康的发展环境,帮助儿童形 成积极正面的人格特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对于人格 的塑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儿童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存在 着一些关键的阶段,这些阶段对于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 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并探讨这些阶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一、婴幼儿阶段 婴幼儿阶段是从出生到2岁左右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基 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与父母和其他抚养者的互动来 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他们依赖父母提供的安全感和温暖来满足基本 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果在这个阶段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婴幼 儿可能会出现安全感缺失和依恋障碍等问题,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 负面影响。 二、幼儿阶段 幼儿阶段是从2岁到6岁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逐渐独立,对外部世界有着更多的探索和认知。他们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同时,幼儿 在这个阶段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开始学会 与他人进行社交活动。 在这个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可以提供给幼儿安全感和情感支持,有助于他们建

立自信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丰富经验和正面激励则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社交能力和探索精神,更好地适应外部世界。 三、童年阶段 童年阶段是从6岁到12岁的阶段,也被认为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龄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和社交挑战。他们需要逐渐独立地处理自己的问题,学会自我管理和应对压力。 在童年阶段,儿童需要逐渐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信心,同时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和接受不同意见。他们需要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能力。此外,童年阶段也是培养儿童团队合作意识和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时期。 四、青春期阶段 青春期是从12岁到18岁的阶段,也是人格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着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巨大变化。他们开始形成独立的个性和价值观念,面临着自我认同和自我探索的挑战。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自我怀疑和自我发现的阶段,青少年需要面对各种身份的选择和社会的期望。他们需要通过适当的管理情绪和应对挫折的方式来克服困难,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念。 总结起来,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包括婴幼儿阶段、幼儿阶段、童年阶段和青春期阶段。每个阶段都对个体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有

小学生人格发展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内容概要: ㈠人格发展的概念 ㈡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 ㈢小学生的人格发展阶段 ㈣小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 ㈤总结 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格 ㈠人格发展的概念 与认知发展同样重要的是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人格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性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独特的人际过程。它包含两个基本内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心理特征表现。广义上的人格与认知相对应,指个体认知加工那个之外的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的行为和心理品质。因此,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就是除了认知之外的其他综合性的心理品质,是每一个个体逐渐具有自己独立特性的表现。 ㈡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①早期儿童与父母的关系;②父母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和受教育水平等;③儿童的出生顺序;④家庭的物质环境;⑤家庭的情绪氛围;⑥父母的教养方式;⑦家庭结构。 学校教育因素主要包括:①课堂教育,包括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及课堂环境等;②集体活动;③教育者的人格特征;④同伴关系。 ㈢小学生的人格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O~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培养责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l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㈣小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主要包括需要与动机、情绪与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1.需要与动机的发展 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的种类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对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追求友谊和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3.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4. 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5.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动机的作用 动机在人类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方

儿童在出生后第一年最重要的人格发展任务是

儿童在出生后第一年最重要的人格发展任务是 儿童在出生后第一年最重要的人格发展任务具体如下: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一周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婴儿从生理需的满足中,休验到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一个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周围环境产生了不信任感,即怀疑感。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但又不止是弗洛伊德的门唇期。在具体的解释上有很大的扩展。他强调,不只口唇区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与世界交互作用着的方式—一种被动的然而却是急切的接受方式。婴幼儿之所以喜欢把东西放进门中,是因为他想把周围的 东四与自己合并,使之成为白己的一部分,埃里克森把这种方式称为口腔合并,具体地说,埃里克森认为这种阶段的信任感发展的实质核是相依性,这种相依性不是停留在口唇的周围,更是体现在婴儿受母亲照料时,把母亲的爱和她的品质加以内化,同时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这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带有互相调节的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如果一个人在人生最初阶段建立了信任感,将来在社会中就会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反之,他将成为不信任别人和贪得无厌的人。 2、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1岁到3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时幼儿除厂养成适宜的

大便习惯外,而且他已不满足仅仅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且渴望着探索新的世界。这一阶段术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但从内容上同样有很大的发展。儿童一方面在信任感和初步的成熟(独立行走和自己进食)的基础上产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一种自主感;另为一而又本能地觉得依赖过多而感到疑虑。这时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相互调节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态度要注意掌握分寸,一方面要利用儿童对于白己的信任,在某些方面给子有节度的控制,同时也要在某些方面给予适度的自由。这样有利于儿童形成宽容和自尊的性格,否则会造成儿童对行为的困惑,引起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险。 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做好准备。

儿童早期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儿童早期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人格是个体在不同环境下展现的特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而这个发展过程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是指从孩子出生到6岁的这段时间内所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的早期教育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重要的影响。 首先,儿童早期教育对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接触到的各种教育方式和环境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例如,如果在这个时期给予儿童积极、鼓励和关爱的教育,他们有可能会形成自信、勇敢和开放的人格特质。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缺乏温暖和支持,他们可能会变得胆怯、内向和自卑。因此,丰富多样、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能够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儿童早期教育对人际关系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儿童要学会与他人相互交往、合作和分享,而这些都是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早期教育,儿童可以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中接触到不同性格和文化背景的人,从小就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建立至关重要。 此外,早期教育还对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在思维和学习能力上的进步。早期教育通过游戏、探索和启发式教学等方式,促进儿童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积极和创造性的人格特质。情绪发展是指儿童学会了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早期教育可以提供安全、亲密和支持的环境,帮助儿童学会管理情绪、表达情感和解决冲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是儿童早期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父母的关爱、支持和正面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自信、有责任感和良好的价值观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父母的

儿童早期教育与人格发展

儿童早期教育与人格发展 儿童早期教育是指从儿童出生到6岁期间,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对儿童进行的全面培养和教育。在这个关键时期,儿童的大脑和身体正在快速发育,他们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和经验都非常敏感,因此早期的教育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 人格发展指的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性特征、品格和价值观念。早期教育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早期教育可以塑造儿童的基本品质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儿童接触到的信息和环境对其形成的品德、人品以及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诚实、守纪律、尊重他人的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良好的人格发展。 第二,早期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接触到其他儿童和成年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和分享,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与此同时,早期教育也为儿童提供了锻炼沟通、表达和解决冲突技能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情商和人际关系能力。 第三,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对于语言、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发展十分关键。早期教育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他们的智力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早期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早期教育,可以教育儿童学会适应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心理抗压能力。同时,早期教育还可以通过游戏和亲子活动,增强儿童与家人的情感联系,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理心。 综上所述,儿童早期教育与人格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可以塑造儿童的品质和价值观,培养其社交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以及提升他们的情

儿童发展中的人格特质与个性形成

儿童发展中的人格特质与个性形成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过程,其中人格特质和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格特质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构造,而个性则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展示出来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本文将探讨儿童发展中的人格特质与个性形成的关系,并分析家庭、教育和社交环境在塑造这些特质和形成个性方面的作用。 一、人格特质的形成 人格特质的形成在儿童早期起始,而后在长期的发展和经验积累中逐渐稳定下来。儿童的人格特质有着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影响。先天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和生物性格差异,而后天的因素则主要来源于环境刺激和个体的互动。 1. 遗传基因 遗传基因对儿童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部分人格特质如外向性、神经质等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因有关。例如,一些儿童天生活泼好动,可能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其他儿童则更内向和安静。 2. 生物性格差异 生物性格差异是指儿童在遗传和发展过程中所展示出的特定行为和反应方式。例如,有些儿童更容易感到焦虑、恐惧或容易兴奋,这些特质可能与其个体的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有关。

3. 环境刺激 儿童所处的环境对于人格特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家庭 环境的和谐与否、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等因素都 会对儿童人格特质产生影响。正面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积极 特质,如自信、乐观和独立性。 二、个性的形成 个性是儿童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方式和自我展示。个 性的形成是一个适应过程,受到基因、环境以及个体内部互动的影响。 1.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以 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都会对儿童的个性产生影响。对儿童来说,父母和家庭成员是他们最早接触和模仿的对象,他们会从中学习和吸 收到一些行为方式和态度。 2. 教育因素 儿童的教育环境对于个性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和教师在塑造 儿童个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规的教育环境可以培养儿童的学习 兴趣、自我控制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3. 社交因素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人格发展与个体差异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人格发展与个体差异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人格发展与个体差异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 是儿童的人格发展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生活和发展中形 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它对儿童的认知、情感、行 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儿童人格的形成机制和个体差 异的原因探讨儿童心理学基础中的这一重要议题。 一、儿童人格的形成机制 儿童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塑造。首先,遗传因素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起着重 要作用。个体的遗传背景决定了他们的基本情绪反应、注意力控制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在儿童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显 现出来。 其次,环境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家庭环境是儿童成 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儿童往往通过与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互动,学习和模仿他们的行为和情绪表达方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特点。此外,学校、社交圈子和文化背景等外部环境也会对儿童人格的形成 产生重要影响。 二、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阶段 儿童人格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 点和任务。下面将介绍儿童人格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 幼儿期(0-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的人格发展主要表现为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幼儿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需求。 2. 儿童期(6-12岁):这个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 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模式,并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此时,对儿童来说,自尊心的发展和社交关系的 建立变得尤为重要。 3. 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经历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对自我身份 的探索和建立变得尤为重要。同时,儿童与同伴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对 人格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儿童人格的个体差异 儿童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个体差异可 能来自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互动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遗 传因素对个体差异的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的遗传背景决定了儿童的基 本特质和行为倾向,如外向性格、内向性格、情绪稳定性等。 其次,家庭环境也是个体差异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质量以及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家庭环境可以提供儿童成长发展所需的支持和指导;另 一方面,不良的家庭环境也可能导致儿童产生行为问题和心理困扰。

1到三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到三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早期的1到三岁阶段被认为是塑造其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和个性正在迅速发展,他们所接受的刺激和经验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1到三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包括其重要性以及所受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相关研究和理论的综合分析,我们将探讨儿童在这一关键阶段所形成的人格品质对其日后的行为、情绪和社交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对儿童形成人格品质的启示。 通过了解1到三岁儿童形成人格品质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关注他们的成长。同时,了解形成人格品质的因素也能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接下来,本文将先介绍形成人格品质的重要性,然后深入探讨1到三岁儿童所面临的因素对其人格品质的影响。最后,我们将总结并提出对儿童形成人格品质的启示,以便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各界能更好地支持和引

导孩子们的成长。 文章结构部分是指来描述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为引言,将概述本文所涉及的主题和问题,并解释其重要性。同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期望。 第二部分是正文。在正文中,首先会探讨形成人格品质的重要性,这将凸显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1到三岁儿童阶段的人格发展。随后,将详细讨论1到三岁儿童形成人格品质的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交互动、基因遗传等。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人格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 第三部分是结论。首先通过总结前文的研究结果和讨论,对1到三岁儿童形成人格品质的重要性进行再强调。然后,结合之前的探讨,提出对儿童形成人格品质的启示和建议,以期为教育和家庭环境提供合理的指导。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本文将系统性地阐述1到三岁儿童形成人格品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如果顺利渡过危机; 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机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 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一口腔—感觉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时间约从出生到1岁..此阶段婴儿愉快的感觉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动是吮乳..母亲是满足婴儿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婴儿的快乐、健康和满足均来自母亲;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赖母亲..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母亲的育儿态度是受社会影响的;如果社会贬低育儿者的地位;则母亲可能抱怨自己承担的角色;对孩子采取消极的态度..如果社会赞赏母亲的地位;其结果则恰 好相反;导致对孩子积极的态度..因此;在发展的第一阶段里;同母亲的互动产生的经验;实际 上就是社会经验.. 在艾里克森看来;若母亲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则婴儿会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的表现是;当母亲从婴儿的视线中消失时;婴儿并没 有过度的焦虑;即显得平静;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因为婴儿有一种内部信念;相信母亲会返回来照顾和哺育他..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内部信念的获得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同一性的基础;它培养了婴儿对他人的信任感;使婴儿感受他人是可靠的..这种人际关系的经验 给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若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是消极的、拒绝的;则婴儿可能产生基本不信任感;使婴儿体验到挫折和烦恼、恐惧和怀疑;每当母亲离开时;他就会烦躁不安;深怕被剥夺受哺育的权力;这种恐惧和怀疑将持续存在;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过程.. 艾里克森认为最优的危机解决方式应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其中积极的方式所占比例高于消极的方式;在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如此;婴儿既应形成信任感也应形成不信任感..而信 任感应大于不信任感..因为在社会交往中;信任他人是交往的必要基础;但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