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籽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合集下载

内儿科-耳穴埋豆

内儿科-耳穴埋豆

内儿科--------耳穴埋豆一、定义耳穴埋豆是采用如菜籽、王不留行籽等刺激耳穴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二、目的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适应症1.治疗疼痛性疾病如:胃痛、腹痛、牙痛,各种扭挫伤、头痛等神经性疼痛等。

2.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眩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失眠等3.水肿4.便秘四、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的皮肤情况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里状况。

(2)用物准备治疗盘、菜籽、酒精、棉球、镊子、胶布、弯盘等(3)操作流程1.转抄医嘱,双人核对。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体位。

3.核对医嘱,探查耳穴。

①观察法:按疾病的部位,再耳郭的相应部位寻找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处等。

②按压法:一手持住患者耳轮后上方,暴露疾病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另一手用探棒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压痛点,压痛最明显处即为耳埋豆治疗点③电测定法:应用耳穴测定仪测定到的反应点,即为耳穴的部位。

4.核对穴位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5.左手固定耳郭,用菜籽、王不留籽、磁珠等物,用小方块胶布,附在相应的耳穴部位6.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以刺激局部睮穴,每次1-2分钟,每日按压2-3次以加强疗效。

冬季留置7-10天,夏季可留置1-3天。

7.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4)注意事项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疾病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耳穴埋籽法

耳穴埋籽法

耳穴埋籽法一、定义耳穴埋籽法又称耳穴贴压法,是用替代针的药丸、药籽、谷类等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手指按压以达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到达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1、疼痛性病症,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2、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失眠等;4、过敏、变态反响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症;6、消化系统疾病,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7、其他: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三、禁忌症1、耳廊有冻疮、炎症的部位;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病人。

四、考前须知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假设见局部红肿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药,预防软骨炎。

2、告知患者预防揉压。

如出现疼痛不适及时告知,以防皮肤破损感染。

3、保存天数:夏天1-3天,春秋3-5天,冬天5-7天。

如有潮湿,脱落及时更换。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耳穴埋籽或压丸时,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鼓舞患者适当活动患部。

为了强化疗效,可对患部实施X、艾条灸等。

五、相关中医理论知识〔一〕耳廓的外表解析1、耳轮:是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位,其深刻耳腔内的横行突起局部叫“耳轮脚〞。

2、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支分叉,向上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3、三角窝:对耳轮上脚与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4、耳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5、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

6、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7、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8、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9、屏轮切记: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略微凹陷出。

10、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11、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局部。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七 耳穴埋籽法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七 耳穴埋籽法

耳穴埋籽法基本知识
(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 “内分泌”等,这些穴的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理论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到用其功能。 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是应用它的“四抗”作用之一的抗炎症功能;如糖尿病可取 “内分泌”穴。 (5)按临床经验取穴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耳穴对某些疾病具有特异的治疗作用,如 “外生 殖器”穴可治疗腰腿痛,“神门”穴可治疗痛证。 对于耳穴的确定,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和上述五点取穴原则,全面考虑合理组穴,先选定主穴, 然后再定配穴。提倡少而精,一般2〜5个穴位为宜,主穴2〜3个,配穴1〜2个。
• 耳压板的制作和使用:耳压板又称耳穴治疗板(图9-43 )o用透明有机玻 璃制作(厚 0.2〜0.4cm,大小12cmX 14cm,每格0.7cmX0.7cm),采 用漏斗型透孔,布珠,不同型号的 磁珠及王不留行等种籽均可使用。使用 时先将胶布贴在槽口一面(一次贴不平展可揭下重贴), 用刀具沿槽将胶 布划成小方块。再翻转板面,将磁珠或王不留行等种籽贴压物直接投放在 板 面,用手搓压使其黏附于胶布,然后倒去多余部分,即可使用。
注 意 事 项
4.留籽时间视季节气候而定。夏天天气炎热,易出汗,贴压放置时间不宜过 长,宜1〜3 天,春秋季3〜5天,冬季5〜7天。在留置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 有无不适等情况。 5.刺激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及年迈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 刺激法;急性 疼痛性病证宜用强刺激法。 6.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按压埋籽后耳郭充血发热时,宜适当活动患部,并在 患部按摩、艾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穴埋籽法基本知识
(2)耳郭背面
①耳轮:耳轮背部的平坦部分。 ②耳轮尾背面:耳轮尾背部的平坦部分。 ③耳垂背面:耳垂背部的平坦部分。 ④耳舟隆起:耳舟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⑤三角窝隆起:三角窝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⑥耳甲艇隆起:耳甲艇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耳穴埋籽的临床应用

耳穴埋籽的临床应用
贴压或更换耳穴籽时要找准敏感点
压籽局部勿受潮防脱落,嘱 患者洗澡时注意防水
小贴士
脱发 肾、肺、内分
泌、枕
减肥 口、食道、胃、
内分泌
痛经 内生殖器、内 分泌、交感、

汇报完毕 谢谢聆听
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感受
健康教育 :留置期间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侧卧 九 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体位;若出现胶布
松动、脱落,疼痛不能耐受,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耳贴更换时间:夏季每1~3天更换、冬季3~7天更换一 次, 十 胶布松脱及时更换;每次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使用


事项
耳穴局部或附近有冻疮 等皮损时不宜贴压 按压不宜过重,以防损伤造成感染
耳穴埋籽的临床应用
前言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在耳廓相应部位会出现 “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结节等, 这些反应点称为刺激点,又称“耳穴”。耳穴埋 籽就是用药籽等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手指 按压以达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达到行气止 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一种 方法。
1 耳廓的表面解剖 2 常用穴位及作用 3 耳穴埋籽的操作流程
第一部分
耳廓的表面解剖
第二部分
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分类




恶心 呕吐
腹泻 便秘
失眠 多梦
咳嗽 咳痰
恶心 呕吐
便秘 腹泻
胃、神门、交感、肝、脾 大肠、直肠、交感、脾、胃、肾
失眠 多梦
咳嗽 咳痰
神门、心、肾、枕 交感、神门、气管、肺
第三部分
耳穴埋籽操作流程
耳廓有冻疮、 炎症或皮肤不 完整的患者
五 备齐用物:治疗盘、耳穴贴、75%酒精、棉签、 探 棒、必要时备耳穴模型

中医小妙招之耳穴埋籽

中医小妙招之耳穴埋籽

中医小妙招之耳穴埋籽
耳穴埋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耳穴埋籽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是将王不留行籽用0.6厘米左右大小的胶布沾于耳朵的穴位上。

通过按压、揉等刺激,使其产生麻涨痛等反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那么耳穴埋籽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今天就告诉大家,有这些病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
1.高血压:高血压我们选择降压沟、降压点、内分泌、神门、心、肝这些穴位。

如果高血压病史比较长,建议大家要坚持一段时间才会有效果。

2失眠:失眠选择的穴位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肾。

贴上这些穴位后最好每天按压四五次,每次三分钟左右,不过,睡前半小时内就不要再按了哦。

3眩晕:治疗眩晕的穴位有脑、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肝。

隔日换药,一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治疗时每次最好只贴一只耳朵,这样过一两天后我们可以换只耳朵轮流治疗,另外每天坚持按压很重要,否则治疗效果可能就不明显了。

耳穴埋豆常识[指南]

耳穴埋豆常识[指南]

耳穴埋豆相关知识(供工作人员使用)一、什么是耳穴埋豆(耳穴压豆)?耳部存在与人体全部器官对应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通过经络系统与对应的器官相联系。

刺激、按压这些反射区,就可以对相应的器官产生治疗和保健作用。

耳穴压豆疗法就是在耳部的穴位上压贴颗粒状药物,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副作用,安全经济,不损害组织,药子刺激持久,医疗效果稳定。

二、取穴的原则与方法:按病变相应部位找准阳性反应点,这是治疗的关键。

本次项目规范中取穴如下:2型糖尿病耳穴取穴:胰腺点位于胰胆和十二指肠之间。

胰胆位于肝肾两穴之间。

肝位于耳甲艇的后下部。

高血压耳穴取穴:角窝上(降压点)位于三角窝前上方。

交感位于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皮质下位于对耳屏内侧面。

三、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耳穴压豆疗法对于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多种疼痛、炎症、鼻塞等,效果显著。

对气管炎、咳嗽、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面肌痉挛等也有较好的疗效或一定改善作用。

2.禁忌症:胶布过敏者、耳廓皮肤病、瘫痕、化脓性疾患、雷诺氏症、末梢神经炎等病禁忌使用此法。

孕妇应慎用。

四、注意事项:1.探查耳穴时室内光线要好,于病变相应区挨次探压,要压力平均,以不重复为好。

2极个别患者压豆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现象。

令病人仰卧休息片刻,即可消失。

一般先压利眠穴可减少或防止上述现象。

3.选用王不留行籽儿或其他药豆自制耳贴的要注意光滑面接触皮肤,以防刺破皮肤。

4.一定要提前询问过敏情况,少数对胶布过敏者,要立即拿下耳贴,严重者对症脱敏治疗。

标准耳穴图。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耳穴埋籽耳穴埋籽,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1.核对医嘱。

了解患者既往史、当前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及耳部皮肤情况.2。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怀有身孕。

”3.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信心.二、目标遵医嘱协助治疗,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三、禁忌症耳部有炎症、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四、物品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盆.五、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体位。

2.核对医嘱,探查耳穴,方法有以下三种:(1)观察法:按疾病的部位,在耳廓上相应部位寻找到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处,即是该穴.(2)按压法:一手持住患者耳轮后上方,暴露疾病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另一手用探捧(或棉签柄、火柴梗等)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压痛点,压痛最明显处即为耳针治疗点。

(3)电测定法:应用耳穴探测仪测定到的反应点,就是针刺的治疗点(穴位).3.核对穴位后,要严格消毒,先用碘酒,再用酒精脱碘,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王不留行籽、菜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l-2分钟,每日按2—3次,以加强疗效。

夏季可留置l-3天,冬季留置7—10天。

5.按压时,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宜.6.操作完毕,安排患者舒适体位,整理床位,埋豆者指导按压方法.清理用物。

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并签名。

六、效果评价1.选穴准确度及操作方法熟练度,局部是否严格消毒。

2.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患者的感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豆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严防引起软骨膜炎。

耳穴埋豆操作规范

耳穴埋豆操作规范

耳穴埋豆耳穴埋籽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适应症临床适用于近视、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痛经、闭经、单纯性肥胖等临床常见病症。

(二)禁忌症耳廓有炎症、冻伤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三)准备工作治疗盘、探针、棉签、%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四)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 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 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 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五)注意事项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外耳针能用于针刺麻醉:也可用于产科
方面,如催产、催乳:也能用于预防感冒、 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还可用于戒烟、减肥、戒毒。
❖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
<2>严重慢性疾病伴有高度贫血、血友病者不宜针刺, 可做耳穴贴压。
❖ <3>孕妇怀孕6周至3个月期间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 要治疗者可轻刺激。忌用子宫、腹、卵巢、内代谢性疾病:对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前后综合症等,耳针 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的作用
❖ <6>一部分传染性疾病:对急性细菌性痢
疾、疟疾、青年扁平疣等,耳针能恢复和提 高机体防御功能,以加速疾病的痊愈
❖ <7>各种慢性疾病:对腰腿痛、肩周炎、消
化不良、肢体麻木等,耳针能改善症状、减 轻疼痛。
耳穴埋籽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 <1>各种疼痛性疾病 ❖ <2>各种炎症性病症 ❖ <3>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
❖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 <6>一部分传染性疾病 ❖ <7>各种慢性疾病
❖ <1>各种疼痛性疾病:耳穴疗法的最大特点
是止痛,对外伤性疼痛、手术疼痛、炎症性 疼痛、神经性疼痛、肿瘤性疼痛均有显著的 疗效。
❖ <2>各种炎症性病症:对急性结膜炎、中
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气管炎、肠炎、盆 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有一定消 炎止痛的作用。
❖ <3>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对眩晕、心律
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 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整 作用,能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对过敏性鼻炎、 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疾病能消炎、 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 <4>外耳疾患,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 针刺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