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籽法操作规程
耳穴压豆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时间:年月日。
耳穴埋籽法

耳穴埋籽法一、定义耳穴埋籽法又称耳穴贴压法,是用替代针的药丸、药籽、谷类等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手指按压以达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到达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1、疼痛性病症,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2、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失眠等;4、过敏、变态反响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症;6、消化系统疾病,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7、其他: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三、禁忌症1、耳廊有冻疮、炎症的部位;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病人。
四、考前须知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假设见局部红肿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药,预防软骨炎。
2、告知患者预防揉压。
如出现疼痛不适及时告知,以防皮肤破损感染。
3、保存天数:夏天1-3天,春秋3-5天,冬天5-7天。
如有潮湿,脱落及时更换。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耳穴埋籽或压丸时,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鼓舞患者适当活动患部。
为了强化疗效,可对患部实施X、艾条灸等。
五、相关中医理论知识〔一〕耳廓的外表解析1、耳轮:是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位,其深刻耳腔内的横行突起局部叫“耳轮脚〞。
2、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支分叉,向上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3、三角窝:对耳轮上脚与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4、耳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5、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
6、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7、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8、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9、屏轮切记: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略微凹陷出。
10、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11、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局部。
耳穴压豆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01

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年月日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 ↓→。
护师 耳穴埋豆 10月

时间:2014年10月
地点:护办室
培训人:杨颖
参加人:
培训内容:耳穴埋豆
【目的】
耳穴埋籽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痛证、失眠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 埋籽:将王不留行籽粘于7 mm × 7 mm胶布中间,贴于所选穴位上,并用食指指腹按压。
5. 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根据需要留籽2~3天。
7. 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耳廓有炎症、冻伤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2. 动作轻巧,按压力度适中,使病人有“得气”的感觉即可。
3. 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耳穴埋豆法操作流程图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一)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
(完整版)耳针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耳针法〔耳穴埋豆〕标准及操作流程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响点,通过经络传导,到达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一、评估1、当前主要病症、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2、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病症.通过其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到达防病治病的目的.三、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四、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五、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2、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3、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4、为使局部到达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 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增强疗效.5、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6、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六、护理及考前须知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升疗效.七、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效劳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标准、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一、目的
采用药物或其他物品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节内在脏腑与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75%酒精、棉签、弯盘、蚊钳、探棒、王不留行籽、治疗本、手消。
三、操作步骤
评估
—— ↓ ——准备
↓
—确定定位 ↓ 消毒皮肤
↓
行豆——
↓ ——观察
↓ 出豆
↓
整理
↓
记录
——
五、注意事项
1.耳部有炎症、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2.选择穴位要准确。
耳穴埋豆的禁忌症和适应症
一、适应症:
1、各种痛性疾病,外伤性疾病、手术后疼痛、神经性疼痛,各类晚期癌肿所致的疼痛。
2、各种炎性疾病
3、功能紊乱性疾病。
4、过敏性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6、传染性疾病。
7、其它:耳穴埋豆尚有催产、催乳功能,也可治疗食物中毒,输液反应,还可预防输血反应。
二、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
2、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贫血者。
3、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
4、妇女怀孕期间,月经期
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核人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考核时间。
耳穴埋豆操作规范

耳穴埋豆耳穴埋籽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适应症临床适用于近视、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痛经、闭经、单纯性肥胖等临床常见病症。
(二)禁忌症耳廓有炎症、冻伤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三)准备工作治疗盘、探针、棉签、%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四)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 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 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 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五)注意事项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耳针示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络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麻醉后的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合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如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经绝期综合征等,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兔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
7.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
耳针除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针刺麻醉中(耳针麻醉)。
也可用于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
也能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还可用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
【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及配合要点。
4.环境光线是否适宜。
操作流程
准 备
▪ 护士:衣帽整洁,态度和蔼,流水六部洗手法洗手。
▪ 物品:治疗盘、治疗碗、棉签、消毒液、王不留行籽( 药丸)或绿豆等、镊子、探棒、胶布、剪刀、副治疗卡 、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少1件扣1分,6分扣完为 止)
▪ 患者:了解操作目的,做好准备,体位舒适。
LOGO
耳穴埋籽法操作规程
目
录
1 2 3 4
定 义 适应症和禁忌症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定
义
耳穴埋籽法又称耳穴贴压法,是用代替针的药 丸、药籽、谷类等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 手指按压以达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达到 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防治疾 病的一种方法。
耳穴分布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 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前 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若见局部红肿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
药,防止软骨炎;
2、告知患者避免揉压。如出现疼痛不适及时告知,以防皮肤破 损感染。 3、保留天数夏天1~3天,春秋3~5天,冬天5~7天。如有潮湿 ,脱落及时更换。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耳针或压丸时,待耳廓充
血发热时,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为了加强疗效。可对 患部实施按摩、艾条灸等。
▪ 环境:整洁舒适、光线适宜。
用物
操作流程
流 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再次核对解释,取得配合。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清洁耳廓皮肤。 3.定穴:一手持耳廓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定范围内用均匀力
量探压寻找敏感点及肉眼观察到的阳性反应点,如找不到就按穴位治疗(
注:选穴方法不正确扣2分,至少选三个穴位,少一个穴位扣2分,一个穴 位不准确扣2分)。 4.用酒精棉签按照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顺序消毒整个耳廓皮肤两遍,待干 。
操作流程
流 程
5.埋籽:用镊子取带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敷于所选穴位,用拇、食指指腹
一边按压一边询问患者的感受,以患者有疼痛或胀痛能忍受为度(注:一 个穴位按压不准确扣4分,按压方法不正确扣2分,未观察并询问感受扣1
分)。
6.做好相关健康教育:根据病情需要和季节留籽2-7天,教会患者正确按压方 法。 7.观察:留籽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胶布有无脱落以及不 适症状缓解情况。
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
部朝下,腹部和下肢朝
上,胸部和躯干在中间
。
耳穴与人体对应规律
耳垂——相当于头面部 对耳屏——相当于头脑部和神经系统 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
耳屏——相当于咽喉、内鼻和鼻咽部
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 对耳屏——相当于躯干、运动系统 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坐骨神经 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
等;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 神经衰弱、失眠等; 4、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 肠炎等;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症;
6、消化系统病症: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7、其他: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Fra bibliotek禁忌症
耳穴与人体对应规律
耳舟——相当于上肢 三角窝——相当于盆腔、内生殖器 耳轮脚——相当于膈肌 耳轮脚周围——相当于消化道 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系统
适应症
1、疼痛性病证,如各种扭挫伤、头疼、神经性疼痛等;
2、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
1、耳廓有冻疮、炎症的部位;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操作流程
评 估
1.核对医嘱及患者,评估简要病情、主要症状、体质、既往史、
发病起因及相关因素。育龄女性评估是否怀孕,有无流产史 。 2.评估患者耳廓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冻疮、炎症)。 3.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告知操作
LOGO
操作流程
流 程
8.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9.整理用物,按消毒隔离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10.洗手、记录(护理记录单、中医护理技能登记本)。
操作流程
评 价
1.患者及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配合良好。 2.操作程序熟练,患者舒适,有“得气”感,达到操作目的 。 3.患者和家属能演示留籽按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