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填空 名词解释 选择等
当代文学填空题和名词解释

填空题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题型:1.填空(15分)2.名词解释(4/20分)3.简答(3/30分4.赏析(15分)5.论述(1/20分)二:知识点:1.中国当代文学开始的标志---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50年代三大规模文艺批判运动是---《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胜利者的政治抒情诗创作,成了唯一高昂的声音。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政治抒情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新政权及其领袖人物的直接歌颂上,这也是在“五四”新文学传统中所没有的因素,大约先是抗战环境促使一部分诗人对灾难中的祖国的颂扬,进而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间文艺中出现了对地方政权和领袖人物的颂扬;4. 把这种政治抒情诗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胡风创作于1949年底到1951年初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时间开始了》。
5.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这是一篇奇异的手记式的散文。
6.1954年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被看作是新的战争文化规范下当代战争小说的一个重要收获。
7. 茹志娟是50年代少数几个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来描写战争的作家之一。
她对战争的关怀和理解都别具一格,她的独特的视角:不在意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进退胜败,而专注于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
8.旧时代的民间生活浮世绘:《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
9.“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10.《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创作背景:“双百方针”提出后,它虽然具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现实”的外部写真倾向,但它更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达叙述人的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
主人公是林震。
11. 老舍从60年代初开始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正红旗下》属于其最为成熟的作品。
在艺术造诣上几乎超过了他以前任何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
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
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
“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2、《文学改良刍议》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3、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
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4、自叙抒情小说以创造社作家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
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
5、京派文学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并保持民主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填空题:1.周作人不仅是闲适小品创作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其作品文笔舒徐洒脱,情调闲适素雅,境界宁静幽远,形成了冲淡平和的艺术风格。
2. 瞿秋白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创作的《俄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滥觞。
3.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是“新月社”。
4.《天山牧歌》因表现了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人的美好爱情和愉快的劳动生活,而广为人们称道,闻捷的诗也因此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
5.闻一多是早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6.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倡导初期,创作方面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
7.魏连殳这个形象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尤其是《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相通的精神特质,可谓构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系列。
8.张爱玲小说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
9.在体验人生苦难,表现生存痛苦,思索生命意义的诗歌创作中,穆旦的诗歌真正接通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潮流,抵达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的最前沿。
10.《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绝望的反抗的哲学。
11.“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句话出自小说《狂人日记》主人公之口。
12.《一只马蜂》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丁西林的代表作。
13.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早期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14.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部话剧剧本。
剧本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反对封建迷信与传统礼教习俗的斗争。
15.“被规范”了的文学,强调作家深入工农兵的生活,强调作家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强调对外在世界的再现、反映、模仿,反对作家主体性的体现。
高等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的,第一部白话诗集是一的 O2. 1919年周作人提出的概念认为文学应忠实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现实”。
3.方鸿渐是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4.在第一个十年中的文学作品最能反映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5.新月诗派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三美”,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释:1>创造社2、乡土文学3、京派4、文学研究会5.《朝花夕拾》6、社会剖析派小说7、《骆驼祥子》8、《画梦录》9、朦胧诗三、简答: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新诗在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历史轮廓2、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
3、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4、《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几种类型?简要叙述他们的特征。
5、以《超人》为例,说明“爱的哲学”在冰心创作中的得失。
6、简要谈谈《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7、结合作品谈谈革命样板戏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L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2.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狂人日记胡适、尝试集2、平民的文学3、围城4、叶圣陶5、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二、名词解释1、新文学社团。
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认为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崇天才,重神会,受过艺术至上思潮的影响,故被成称为“为艺术派”。
2、20年代中期,一些侨寓城市的农村青年,以他们的见闻与体验写作农村生活的作品。
它上承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下启三四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家作品众多。
3、京派:四十年代以北京高校师生为主力组成的文学流派,其主张与海派相对立,追求乡土气息的审美风尚.4、新文学社团。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
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
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
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
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0现当代文学填空 选择 名词解释

复习说明:梳理文学史,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文学思潮(现象);熟悉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一、填空和选择1.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主编是陈独秀。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的理论主张。
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2.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3.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在全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由左翼作家周扬、郭沫若等提出了“国防文学”口号,胡风、冯雪峰为补救其不足,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的时间是1930年,1936年初自动解散。
5.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次年的公开发表是抗战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发展标志。
6.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后改名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7.鲁迅、郁达夫、巴金、茅盾、冰心、艾青、老舍、曹禺等作家的原名、最常用的笔名和代表作,及他们对中国新文学发展贡献。
12岁进三味书屋改为豫才,1898年以“百年树人”之意取学名周树人。
38 岁时发表《狂人日记》用“鲁迅”为笔名。
代表作:3个短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1本散文诗集:《野草》1本散文集:《朝花夕拾》16本杂文:《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1本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 :《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发展贡献: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进化论思想2、个性主义思想3、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发展贡献: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近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文学导读期末复习一.填空&选择1.梁启超:倡导了三界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发表,《论小说与群众之关系》,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
2.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2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
刘半农、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3.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4.1918年5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5.1918年,《新青年》推出《易卜生专号》,主旨在反传统、反专制,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
6.胡适1919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7.1921年7月创造社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郭沫若、郁达夫、张凤举等。
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艺术至上,浪漫主义。
重视文学美感。
8.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等。
创办《新月》、《诗刊》。
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9.五四文学基本特征:(1)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2)感伤的精神标记。
(3)个性化的追求。
(4)、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10.五四文学革命历史意义:(1)五四让晚清以来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2)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联系。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此后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主体力量。
11.郁达夫:创造社发起人。
1921年10月结集《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郁达夫式主要特征:(1)自我的写真。
(2)感伤的抒情。
(3)结构的散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范围一、填空1.在________年5月2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________正式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2. ________ 未能完成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在仅仅出版第一部时,就被公认为是一部“史诗性”的和“纪念碑”式的作品。
3.“小腿疼”、“吃不饱”都是________的短篇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
4.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________或“山西派”。
5.路翎以志愿军侦察兵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________体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当时的文化规范的艺术追求。
6.沈振新、刘胜、石东根都是________的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
7.高云览的________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中共地下斗争的长篇小说;在以中共地下斗争为题材的小说中,最有影响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罗广斌、杨益言的________。
8.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________是当时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9.《缘缘堂续笔》是作家________在1971年至1973年间,利用被批斗之余的凌晨偷偷写成的。
10.“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这些诗句出自________的诗作________。
11.1979年12月,________在《长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________,作为“文革”后的第一篇荒诞小说,被誉为“开大陆现代派文学之先河”的作品。
12.丙崽是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的主人公。
13.马原的小说《冈底斯的诱惑》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手法的运用。
14.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________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5.在__________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________”的方针,即“双百”方针。
16.1953年,青年作家________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人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17.50年代不合时宜的作品,除了茹志鹃的《百合花》外,主要还有路翎的《初雪》和《洼地上的“战役”》、周立波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赶摆》。
18.梁斌的《红旗谱》原计划写四部,后来又发展为六部,但只完成了它的前三部:《红旗谱》、________、________。
19.《青春之歌》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________以及叛变革命的__________等。
20.________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
21.“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的《北方的河》、________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
22.赵振开的《________》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最成功的小说,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是杨讯和________。
23.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________》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________年,共发表“随想”________篇。
24.杨绛在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________》、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________的写作姿态。
25.《哦,香雪》写一个名叫________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
26.________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历程和风貌。
27.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________的《在新的崛起面前》、________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________的《崛起的诗群》。
28.1982年,周涛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9.在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________是马原之后叙事革命的代表,________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而________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
30.在五六十年代,描写北伐战争的主要有陈立德的《________》,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________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
31.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________”,于________年7月在北京召开。
32.“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________》、《________》、《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______》、《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________》。
33.“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的《枫》、________的《在小河那边》等。
34.方之的《________》是对历史进行整体性反思的代表性作品。
35.张贤亮在50年代因诗歌《________》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西北荒地。
36.《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________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37.《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了菱花和两个女儿______、________的生活悲剧。
38.80年代“市井小说”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________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
39.1982~1983年间,王蒙发表的系列小说《________》,对新疆各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
40.1986年,________的《红高粱》和________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
二、单项选择1.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镇压是哪一时期的文艺运动?()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2.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尝试描写高级将领彭德怀形象的小说是:()A.《红日》B.《林海雪原》C.《保卫延安》D.《烈火金刚》3.周炳是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A.《红旗谱》B.《青春之歌》C.《野火春风斗古城》D.《三家巷》4.《阿诗玛》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长篇民间叙事诗?()A.彝族B.蒙古族C.苗族D.傣族5.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的作者是:()A.姚雪垠B.陈翔鹤C.黄秋耘D.田汉6.《光的赞歌》是哪一位诗人抒情长诗的代表作?()A.田间B.艾青C.贺敬之D.牛汉7.曹荆华、柳泉、梁倩都是张洁哪一部小说中的人物?()A.《爱,是不能忘记的》B.《沉重的翅膀》C.《方舟》D.《七巧板》8.话剧《绝对信号》、《车站》、《野人》是哪位戏剧家的作品?()A.高行健B.沙叶新C.罗剑川D.魏明伦9.“寻根文学”是哪个时期出现的文学现象?()A.六十年代中期B.七十年代中期C.八十年代中期D.九十年代中期10.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搞“曲线调动”的连指导员是()A.梁三喜B.赵蒙生C.靳开来D.薛凯华11、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中共地下斗争和知识分子革命经历的长篇小说是()。
A、杨沫的《青春之歌》B、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C、高云览的《小城春秋》D、罗广斌的《红岩》。
12、在《关汉卿》中,关汉卿始终处于矛盾的冲突之中,与他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的人物是()。
A、朱帘秀B、叶和甫C、赛帘秀D、王和卿13、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则是()。
A、马原、B、格非C、余华D、孙甘露14、“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作者是诗人()A、舒婷B、芒克C、顾城D、北岛15、《人啊,人》是“文革”后第一次公开打出人道主义旗帜的长篇文学作品,其作者是()。
A、张弦B、张贤亮C 王蒙 D、戴厚英16、在小说领域,寻根意识开始于()。
A、韩少功的《爸爸爸》B、王蒙的《在伊犁》C、汪曾祺的《大淖记事》D、阿城的《棋王》17、方之在小说《内奸》中选择的独特视角是()。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的主体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40多年的历史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D、以一个死者的眼光去观察生存景观的冷漠与残酷18、在五六十年代的现代战争小说中,较早表现出“全景式”特点的作品是()。
A、《保卫延安》B、《红日》C、《林海雪原》D、《初雪》19、90年代以后,孙犁的散文风格变得()。
A、婉约隽秀B、孤独愤懑C、情绪振奋D、清新明丽20、50年代以后,贺敬之的诗歌数量不多,但都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
这些作品按其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民歌体短诗”和“政治抒情长诗”两大类型。
其中,政治抒情长诗的代表是()。
A、《雷锋之歌》B、《放声歌唱》C、《东风万里》D、《中国的十月》21、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
A.《李双双》 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 D.《山那边人家》22、在《高山下的花环》众多的英雄形象中,因两发臭弹而牺牲的英雄是()。
A梁三喜 B.赵蒙生C.靳开来 D.薛凯华23、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24、在邓友梅表现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小说中,以乌世保为主人公的作品是()。
A.《话说陶然亭》C.《寻访“画儿韩”》B.《那五》 D.《烟壶》25、《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
A.曹荆华 B.梁倩C.钟雨 D.柳泉三、名词解释1.“山药蛋派”2.反思文学3.新写实小说四、简答题1.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小说有哪些特点?2.冰心晚年的散文创作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3.“寻根文学”的“文化寻根”意识包括哪些方面?4.以“涟水战役”为例,说明《红日》在战争观念上有什么突破。
5.在《天山牧歌》中,闻捷是怎样将爱情、劳动与民族风情融合在一起的?6.“陈奂生系列”作品是如何描写农民命运变化的?7.在《关汉卿》中,“戏中戏”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8.简要说明陆文婷形象的悲剧意义。
9.《死》在艺术上的个人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10.简述邢老汉形象的悲剧故事五、论述题1.试析九十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
2.结合作品分析小说《白鹿原》的历史厚重感。
3.《黑骏马》的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4.在《风景》中,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5.《青春之歌》是怎样通过“出走”、“觉醒”和“成长”这三个阶段,完成林道静形象塑造的?6.以《井》为例,分析陆文夫小说“糖醋现实主义”的艺术特点。
柳永具有"三创"之功:一是创体。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从而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艺术形式与文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