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电镀工艺简介教程

合集下载

塑料电镀工艺简介

塑料电镀工艺简介
被氧化,导致铜层附着不良。 6. 冷热冲击试验: 高温85℃/0.5H,低温-40℃/0.5H,温度转换时间在5分钟内完成,
20Cycles(不同客户有不同规格) 大多数都不做这项测试,因为设备比较贵
第14页/共20页
电镀件的其他特点
1. 镀层膜厚:
铬(Cr):一般要求0.15um以上,最少0.10um 镍(Ni):一般在3~8um 铜(Cu):一般5~10um 总膜厚:一般10~20um(有些客户有特殊要求)
2. 硬度:
铅笔硬度计,Mitsubishi铅笔,一般要求2H(六价铬)、1H(三价铬) 影响硬度的主要因素:
---素材本身的硬度 ---镀层的厚度(硫酸铜比较软,焦磷酸铜比较硬,铬层最硬)
3. 耐磨擦:
RCA试验机,175g,300次。如果铬层膜厚达到0.1um以上,耐磨擦几乎 不会有问题。
第13页/共20页
影响附着力的主要因素: ---料温:一般规律,ABS在料温250℃左右的附着力最佳。 ---压力/速度:内应力明显的位置,附着力比较差 ---油污:表面最好不要有油,最好不要用脱模剂 ---电镀粗化:温度偏低或粗化时间过短,粗化时间过长也不行 ---化学镀镍后放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化学镍被氧化,导致铜层附着不良 ---敏化/活化不良:会导致化学镀镍不良
② 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可用电镀前处理的碱性除油液,也有用酸性除油液。 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某些塑料容易变形。常用碱性除油工 艺如下表:
氢氧化钠 50-80g/L
碳酸钠
15-20g/L
磷酸钠
30g/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鸥洗涤剂 3-5ml/L
温度
40-70℃
时间
10-20min

塑料电镀工艺流程

塑料电镀工艺流程

塑料电镀工艺流程塑料电镀工艺流程是在塑料表面通过电镀方法,在其表面镀上金属薄膜,以增加其外观质感和维护塑料件的特性。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见的塑料电镀工艺流程。

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塑料件、电镀槽、金属溶液、电源和相关的工具。

第二步是预处理,即对塑料件进行表面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增强塑料表面与金属薄膜的附着力。

首先,需要将塑料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灰尘、油脂和其他杂质。

然后,可以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增加表面的粗糙度。

最后,可以使用特殊的活化剂处理塑料表面,提高其与金属薄膜的结合力。

第三步是电镀准备,即将处理过的塑料件放入电镀槽中。

在放入之前,需要先将电镀槽中的金属溶液准备好,确保其浓度和温度适合电镀过程。

此外,还需要设置合适的电流和电压,以控制电镀过程的速度和效果。

第四步是电镀过程,即将塑料件放入电镀槽中,进行电镀。

塑料件将作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金属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将在电流作用下还原成金属原子,并在塑料表面析出形成金属薄膜。

电镀时间一般较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步是电镀后处理,即电镀完毕后对塑料件进行一些处理,以保证电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首先,需要将电镀的塑料件从电镀槽中取出,进行冲洗,将多余的金属溶液和其他杂质洗净。

然后,可以进行一些表面处理,如抛光、打磨和清洁等。

最后,需要对电镀层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外观符合要求。

最后一步是质量检验和包装。

对于电镀完成的塑料件,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电镀层的厚度、附着力和外观等指标符合要求。

合格的产品将进行包装,并进行存储或发货。

总的来说,塑料电镀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电镀准备、电镀过程、电镀后处理、质量检验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在塑料表面成功电镀上金属薄膜,提高其外观质感和维护特性。

如今,塑料电镀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车零部件、家电和日用品等。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1. 简介塑胶电镀工艺是一种将金属层镀在塑胶制品表面的技术。

这种工艺可以改善塑胶制品的外观、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在塑胶电镀工艺中,首先需要对塑胶制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金属层能够附着在塑胶表面上。

接下来,将塑胶制品放入电化学池中,通过电解使金属离子在塑胶表面沉积形成金属层。

最后,对金属层进行后处理,如清洗、抛光和包装。

2. 工艺流程2.1 塑胶制品预处理塑胶制品预处理是塑胶电镀工艺的关键步骤,目的是为了去除塑胶表面的污染物和提高其附着力。

塑胶制品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洗:将塑胶制品放入清洗槽中,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去除表面的油脂和污垢。

•激活:使用特定的化学品激活塑胶表面,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预处理:将塑胶制品放入预处理槽中,使用化学溶液对其进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污染物和增加表面粗糙度,以提高金属层的附着力。

2.2 电化学沉积在塑胶制品预处理完成后,将塑胶制品放入电化学池中进行电解镀金属层的过程。

电化学沉积的步骤如下:•电解液配置:根据所需的镀层材料(如铬、镍、铜等),配置合适的电解液。

•电解槽设定:将电解槽注满电解液,并设置合适的温度、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

•电解镀层:将经过预处理的塑胶制品悬挂在电解槽中,连接阳极、阴极和电源,通以电流,使金属离子在塑胶表面沉积形成金属层。

2.3 后处理在完成电化学沉积后,金属层需要进行后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外观。

后处理步骤如下:•清洗:将镀有金属层的塑胶制品放入清洗槽中,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去除电解液残留物。

•抛光:使用特定的抛光剂对金属层进行抛光处理,以提高其光洁度和光泽。

•包装:经过后处理的塑胶制品金属层可以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表面免受机械损伤。

3. 工艺特点塑胶电镀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提高外观:塑胶电镀可以使塑胶制品表面覆盖金属层,从而提高其外观质量,使其看起来更加高档和耐用。

•增强耐磨性:金属层不仅可以改善塑胶制品的外观,还可以增强其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塑胶电镀工艺流程是指通过在塑胶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磨性。

这个工艺流程通常分为预处理、电镀、后处理三个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首先需要对塑胶制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清洗方法通常有水洗、碱洗。

然后进行除油处理,一般采用溶剂浸泡和高温烘干的方式,将塑胶制品表面的油脂彻底去除。

除油后,还需要进行酸洗,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酸洗一般使用盐酸和硫酸溶液进行。

接下来是电镀阶段。

将经过预处理的塑胶制品置于电镀槽中,并加入电镀溶液,溶液中含有金属盐和光亮剂。

然后将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流的作用还原到塑胶制品的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其中,阳极连接电源的叫阳极枚举器,负极接地叫阳极尤架。

电流通过阳极尤架,然后从盐酸和硫酸中取金属去镀塑料件相连接出去。

电镀时间一般根据镀层的厚度要求来确定,过长的电镀时间容易导致镀层太厚,不利于均匀性和附着力。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电流密度和电压,以确保金属镀层的质量和合格率。

最后是后处理阶段。

在电镀完成后,需要对镀层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光亮剂残留。

清洗方法通常是采用水洗和酸洗。

然后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镀层的干燥和稳定。

总结一下,塑胶电镀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电镀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塑胶制品进行清洗、除油和酸洗,以为电镀做好准备。

电镀阶段通过电流作用将金属镀层还原到塑胶制品表面,形成金属膜。

后处理阶段主要是清洗和干燥,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控制,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和外观。

塑料电镀工艺

塑料电镀工艺

塑料电镀工艺一、塑料电镀制品的应用塑料电镀工艺在本世纪60-年代已实现工业化,目前工程塑料的电镀技术已日趋完善,而耐热性、耐药品性好,机械强度优异的超工程塑料的电镀工艺正在研制之中。

用品质优良、价格较低的塑料制品代替金属材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也大大降低产品重量。

塑料制品电镀不仅可提高其装饰效果而且也能更好发挥塑料本来的特性,因此在要求电性能好的电子电器领域,塑料电镀制品越来越受欢迎。

最初塑料电镀制品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如做车轮护罩,汽车门把手等,目前已大量用在办公设备及通信设备上,如做个人电脑机壳的电磁屏蔽罩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塑料电镀制品的应用将会日益广泛。

二、塑料电镀工艺原理塑料湿法电镀工艺基本流程为:除油一(预处理)一浸蚀(粗化)一中和一(表面清洗)一添加催化剂(敏化)一活化一非电解电镀一电镀。

各个步骤的作用和原理如下。

(1)除油由于塑料制品表面常沾有指纹、油污等有机物,以及靠静电作用而附着的灰尘等无机物,这些污垢都应加以去除。

常用于除油的碱性试剂有硅酸盐和磷酸盐两类+其中硅酸盐会在表面形成硅酸盐薄膜,对后续浸蚀处理有影响,所以通常使用磷酸盐除油剂。

(2)预浸蚀由于工程塑料及超工程塑料耐化学药品性能好,一般难以被化学药品浸蚀,因此在浸蚀之前要进行预浸蚀。

预浸蚀常使用有机溶剂,利用有机溶剂使塑料表面产生膨润。

经过预浸蚀处理可提高浸蚀加工效果。

有的塑料较易被化学药品浸蚀,则可省略预浸蚀步骤。

(3)浸蚀浸蚀是采用强氧化剂或强酸、强碱对塑料进行化学处理,使塑料表面有选择性的溶解,产生凹凸不平的固定点—,结果使电镀产生良好的外观并保证镀层附着性好。

如ABS塑料(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采用铬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做浸蚀剂,在强氧化性的铬酸作用下,塑料中的丁二烯氧化形成羰基等极性基并在塑料表面产生固定点。

这些固定点是发生电镀的有利位置i又如工程塑料和超工程塑料经预浸蚀处理后,再在铬酸作用下,膨润的表面层就会局部产生氧化的固定点。

塑料电镀流程

塑料电镀流程

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镀的塑料有ABS、PC+ABS和PA,下面主要谈谈塑料电镀的工艺流程。

塑料电镀就是采用一定的加工方法,先在塑料表面获得导电膜,然后用电镀的方法加厚的过程。

因此塑料电镀工艺也可以简单地分成两大步,第一步为塑料电镀的前处理:除油一粗化一中和—催化一解胶一化学镍;第二步为塑料电镀:预镀镍一光亮铜一半光亮镍一光亮镍一镍封一光亮铬。

1工艺流程的阐述1塑料电镀的前处理工艺流程阐述除油:清洁塑料零件表面,除去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汗渍等物质。

除油不仅关系到电镀层和塑料基体之间的附着力,还关系到镀层的外观以及镀层的各种性能。

粗化:在塑料表面形成直径为0.2μm到1μm的凹陷,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增加电镀面与注塑件的接触面积。

粗化提高了塑料表面亲水性和形成适当的粗糙度,可以保证镀层与塑料表面有良好的结合力。

目前常采用的是化学粗化,化学粗化法是利用粗化液的强酸性,在零件表面形成凹陷。

化学粗化后的表面微观图见图1和图2粗化的温度、时间和化学浓度决定活性点的化学特性, 粗化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镀层的附着力。

中和: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留的铬酸还原去除,这些藏留铬酸对后面的工序均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中和干净。

催化:由于化学镍的沉积需要催化,因此应在塑料表面沉积催化剂。

溶液中的催化物质被均匀吸附在零件表面燕尾状的小孔中,为后面化学镍反应的发生提供了催化中心。

下列金属可作为化学镍沉积的催化剂:钯、铂、钌、钴、镍,综合考虑功效和成本,钯最为合适。

胶体钯在氯化亚锡鳌合下吸附到塑胶表面,提供了催化中心。

解胶:塑料零件表面在催化液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因为其周围被价锡离子( sn2+)所包裹着,需要通过解胶工序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

解胶-般是在35 ~40℃下,于80~120mL/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3min化学镍:前面所有工序都是在为此工序的顺利进行作准备,经过化学反应后,零件表面被覆盖了一层能够导电的镍磷合金层(约0.2μm),使原先并不导电的塑料变成了导体,使其在后面一- 系列的电镀(铜、镍、铬)过程都成为了现实。

塑胶电镀工艺(3篇)

塑胶电镀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塑胶制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塑胶电镀作为一种表面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塑胶制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等性能,使其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塑胶电镀工艺的技术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

二、塑胶电镀工艺技术原理1. 塑胶电镀基本原理塑胶电镀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塑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塑胶制品作为阳极,金属离子作为电解质,通过电解作用,使金属离子在塑胶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2. 塑胶电镀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塑胶制品进行清洗、脱脂、活化等预处理,以提高镀层附着力。

(2)电镀:将预处理后的塑胶制品放入电镀液中,通过电流使金属离子在塑胶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3)后处理:对电镀后的塑胶制品进行封孔、钝化、烘干等后处理,以提高镀层性能。

三、塑胶电镀工艺应用1. 电子行业塑胶电镀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

通过电镀技术,可以提高塑胶制品的导电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2. 汽车行业在汽车行业,塑胶电镀技术主要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装饰性等。

如汽车保险杠、仪表盘、座椅等。

3. 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极高,塑胶电镀技术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能,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安全可靠。

4. 建筑材料行业在建筑材料行业,塑胶电镀技术可以提高塑料制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等性能,如排水管、电线电缆护套等。

四、塑胶电镀工艺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成为塑胶电镀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环保型电镀液、环保型电镀工艺以及环保型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

2. 高性能化为满足不同行业对塑胶制品性能的要求,高性能化将成为塑胶电镀工艺的重要发展趋势。

如高导电性、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等。

塑料制品的电镀工艺介绍

塑料制品的电镀工艺介绍

塑料制品的电镀工艺介绍1前言塑料制品装饰性电镀工艺通常是脱脂和粗化以后进行中和,预浸和催化处理,然后化学镀和电镀。

其中的催化处理是采用含有钯化合物和锡化合物的胶体溶液。

化学镀是采用三聚甲醛等具有强还原能力的化学镀铜液。

化学镀初期,首先在钯/锡胶体膜内的具有强催化作用的钯上析出铜,然后在具有强还原能力的还原剂作用下继续发生铜的还原析出。

不仅在钯上而且在横方向上成长化学镀铜层,本来没有催化能力的锡上也析出镀层,结果产生所谓的桥接(bridge)析出,容易产生海绵状(sponge)镀层。

如果在具有桥接析出的化学镀铜层表面上进行电镀,就容易产生镀层不均或者微细星点状凹痕的群体镀层。

为了防止这些外观不良的镀层发生,化学镀以后采用抛刷处理,然后进行电镀,工艺较为繁杂。

此外化学镀铜液中含有的三聚甲醛是一种潜在的致癌性毒性物质,还由于使用了络合能力很强的EDTA等络合剂络合铜离子,使得废水处理相当困难。

鉴于上述状况,本文就处理简便,可以获得镀层外观和物理性质优良的塑料制品电镀工艺加以叙述。

2 工艺概述塑料制品电镀工艺程序为:脱脂→粗化→催化→化学镀→电镀。

2.1 脱脂和粗化塑料表面上往往存在指纹、油脂等有机物沾污以及由于静电作用产生的尘埃等附着物,必须采用碱性脱脂剂进行脱脂清洁处理。

然后采用CrO3和H2SO4混合溶液进行粗化处理,选择性溶解树脂表面,以产生旨在提高镀层附着性等性能的锚固作用。

例如以ABS 树脂为镀件基体时,通过粗化时CrO3的氧化作用溶解出丁二烯,在树脂表面上形成 1~2μm的锚坑。

吸塑塑料制品条码打印机丁二烯的氧化分解,赋予树脂表面以羧基等极性基,有利于以后吸附胶体催化液。

此外,如果以通用工程塑料或者超级工程塑料为镀件基体时,因为难以粗化处理,须在粗化以前进行预蚀处理。

采用有机溶剂可膨润树脂表面的表皮层或者结晶取向层,例如采用二甲亚砜等强极性溶剂进行膨润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粗化处理效果。

具有无机物或者玻璃纤维等填料的树脂基体也必须进行粗化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工艺流程说明
2. 粗化:
粗化的目的是使塑料表面微观粗糙,使镀层与基体接触面积 上升,还可使塑料表面由憎水变为亲水,以提高塑料表面与镀层 间的结合力。 化学粗化液主要成分是铬酐 (CrO3) 和硫酸,是一种强氧化性 溶液。它成分简单,维护方便,粗化速度快,效果好。目前,塑 料电镀基本上都采用化学粗化。
# 1 2 3 4 5 6 7 8
电镀工艺流程说明
② 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可用电镀前处理的碱性除油液,也有用酸性除油液。 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某些塑料容易变形。常用碱性除油工 艺如下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磷酸钠 海鸥洗涤剂 温度 时间
50-80g/L 15-20g/L 30g/L 3-5ml/L 40-70℃ 10-20min
如塑料表面油污较多,可先用有机溶剂除油,然后化学除油。 若油污较少,则仅用化学除油即可。 ① 有机除油:下表为常用塑料适用的有机溶剂
常用塑料适用的有机溶剂 塑料 溶剂 ABS 乙醇 聚氯乙稀 甲醇,乙醇,三氯乙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酮 聚苯乙烯 甲醇,乙醇,三氯乙烯 酚醛塑料 甲醇,丙酮 环氧树脂 甲醇,酮 聚酰胺 汽油,三氯,乙烯 氟塑料 丙酮 聚酯 丙酮
生微孔 素材 粗化后 化学镀后 电镀后
电镀工艺流程框图
原材料 IQC 分类上挂具 脱脂 粗化 中和
★六价铬管制重点
镀铜
IPQC
化学镍
还原
活化
敏化
★一般包括焦磷酸 铜和硫酸铜两道
镀镍
镀铬
烘干
全检
包装
出货
★根据产品表面效果, ★分为三价铬和六价铬 有多种镀镍工艺 ★六价铬管制重点
电镀工艺流程说明
1. 脱脂(也称除油):
电镀工艺流程说明
5. 活化:
将敏化处理时生成的一层物质氧化,在塑料表面产生有催化性 的贵金属薄层,作为化学镀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能起催化作 用的贵金属有金、银、铂、钯等。常用的活化液有两种类型: ① 离子型活化液: 应用最多的是含 Ag+ 和 Pd2+ 的活化液。当经过敏化后的塑料件 浸入含有银离子或钯离子的溶液中时,贵金属离子立即被二价锡还 原,生成贵金属微粒粘附在塑料表面。这些沉淀就成为化学镀的催 化结晶中心。 AgNO3 活 化 液 稳 定 性 不 够 好 , 使 用 寿 命 短 , 但 比 较 经 济 , PdCl2(AuCl2)价格较贵,但稳定性好,寿命长。PdCl2最常用。 ② 胶体钯活化液: 用胶体钯活化液进行活化亦称为直接活化法,它是将敏化和活 化合并为一步进行。胶体钯活化液稳定性相当好,使用维护方便, 且比离子型活化液所得镀层结合力高。
塑料电镀简介
注:仅介绍“水电镀”
塑料电镀原理
ABS 是丙烯腈 (Acrylonitrile) 、丁二烯 (Butadiene) 、苯 乙烯(Stylrene)的聚合物,它具有一定的表面硬度、韧性、耐 冲击性、表面光泽,并具有抗化学腐蚀性、易加工等特性。 简单地说,ABS电镀就是将ABS中的B(丁二烯)以化学方 式腐蚀掉,使产品表面呈现一些疏松的细孔,再附着一层导 体(比如铜)使其能够导电,随后再参照金属电镀的方式进行电 镀,在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所以, ABS 电镀是化学镀 与电镀的混合。 铬(Cr) 示意图如下: 镍(Ni) 铜(Cu) (气泡代表B) 表面产 化学镍 化学镍
3. 中和:
粗化液中含有较多的 Cr6+,虽然经过多道水洗,仍可能有少 量残留。中和的目的,就是把产品表面残留的 Cr6+处理掉,保证 镀层中不含有Cr6+。
电镀工艺流程说明
4. 敏化:
敏化的作用是使工件表面吸附一层容易氧化的物质,以便在活化 处理 ( 把催化金属还原出来 ) 时被氧化,在表面形成活化层或催化膜, 可以缩短化学镀的诱导期,并保证化学镀的顺利进行。敏化的质量 对于塑料电镀的效果是关键因素。常用的敏化剂是二价锡盐和三价 钛盐(如:SnCl2,SnSO4,TiCl3等)。
对需要化学镀铜的塑料件: 可在 10% 的甲醛溶液中浸渍,然后直接放入碱性化学镀铜槽中 进行化学镀铜。
电镀工艺流程说明
7. 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是以次磷酸盐为还原剂,经自催化电化学反应而沉积出镍磷 合金镀层的新技术。镀镍过程由于是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条件下进行的,又 称无电解镀镍(Electroless Nickelplating)简称EN技术。 它具有深镀能力强、均镀能力好、镀层致密、孔隙率低等技术特点, 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目前是全球最优秀的表面处理之 一。 化学镀镍的特点: 1、镀层是化学介的结合,不脱落,不龟裂,结合力400Mpa,远远高 于电镀镍。 2 、 具 有 高 硬 度 和 高 耐 磨 性 。 在 沉 积 状 态 下 , 镀 层 硬 度 为 HV500550(HRC49-55),400℃热处理为HV900-1000(HRC69-72)。 3、镀层系非晶态,孔隙小,表面光洁,在许多地方可替代不锈钢。 4 、镀层厚度十分均匀,±误差在 2um左右,有很好的“仿型性”, 镀后不需要再进行磨削加工。 5、在肓孔、管件、深孔及缝隙的内表面可得到均匀镀层。 6、镀层的厚度可控,一般为10-15um/h。
电镀工艺流程说明
6. 解胶或还原
① 用胶体钯活化的塑料件,其表面吸附一层胶体钯微粒为核 心的胶团。为使钯能起催化作用,必须进行解胶处理,把附着在钯 外面的SnO32-、Sn2+、Cl-等离子去掉。 ② 用硝酸银或氯化钯活化的塑料件经清洗后,还须进行还原 处理,其目的能使下一工序——化学镀加速或防止化学镀溶液污染。 对需要化学镀镍的塑料件: 可在 3% 的次磷酸钠溶液中,于室温下处理 0.5 ~ 10 分钟,不经 清洗,直接放入化学镀镍槽中。
将塑料制件浸到上述敏化液中处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塑料表面生 成一层易氧化的、微溶于水的凝胶物质 Sn2(OH)3Cl,但是该物质并 不是在敏化液中生成的,而是在水洗时产生的 ( 由于水的 PH 值远大 于敏化液,清洗时立即发生二价Sn的水解作用)
所以,从敏化液中取出塑料件应注意: ① 既要清洗干净,以免污染活化液; ② 又不能用过大的流速和过长的时间冲洗,否则将不利于凝胶物 质的形成和表面附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