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为就业服务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职业技能教育,以促进其就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变革,中职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然而,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将英语教学与学生实际职业需求相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研究将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研究,以期为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提供参考,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in today's soci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workforce, the job marke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As such, it is essential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adopt ajob-oriented approach to better prepare students for the demands of the professional world.1.3 研究目的1.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2.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employment-oriented teaching mode.3. Explore practical case studies of implementing employment-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English classes.4.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5.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mployment-oriented teaching mode through case studies and data analysis.2. 正文2.1 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概述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其英语教学模式在以往更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忽视了与就业需求的对接。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教育文档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导向的中职教育特色在于培养实用性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 实施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则, 英语教学如何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中职教育?笔者认为,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中职英语教学。
1.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中职英语教材。
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对象应为中职英语专业或相关商贸、旅游类对英语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学生。
商贸专业作为服务性行业,毕业生要到商务机构与有关行政部门工作,听力和口语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可将礼仪接待、不同场地服务等纳入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运用场景模拟教学,把语言融入实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旅游专业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实际, 主要包括前台服务英语、餐饮英语、客房服务英语、景点英语等,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从而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本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应以"实用、够用"为度, 分专业编写教材。
计算机专业的英语教材,可将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互联网等都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取了十分丰富而又实用的知识;数控专业的教材应突出其专业特色, 图文并茂, 紧密联系实际, 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到一些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第一线,需要运用掌握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见的专业词汇, 如: (电阻)(电压)(电流),(控制器), (磁鼓)等。
对于其它专业,如汽修等专业,就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行业的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先进技术的原始资料等都可以用来作为突出本专业特色的英语教材内容。
同时,在教材内容得编排上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话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工作环境,体现实用功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以就业
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为了
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改革策略。
中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实用性。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但更重要的
是学会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讨论和实际任务来提供机会
供学生实践。
中职英语课堂应与行业实践相结合。
通过与相关专业教师的合作,可以将教授英语与
实际工作相结合。
在旅游专业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导游讲解的模拟演练;在餐饮专业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扮演。
这样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信心。
中职英语教学应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调整。
教师和企业合作,了解各个行业对英语能力
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某些行业对口语能力要求较高,可以
增加口语训练的时间和机会;某些行业对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可以加强写作训练。
第四,中职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的职场要求学习能
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自主进行英语学习等方
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英语教学应关注职业素养的培养。
除了语言能力之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
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团队合
作能力。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中职英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师资队伍不足、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实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需求。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促进中职英语教育的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职英语教育的改革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实际就业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1.2 问题提出中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的地位并不突出,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
中职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多地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如何更好地将英语教育与职业准备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前中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
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推动中职英语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当前中职英语教育现状Currently,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is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One major issue is the outdated and insufficien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Many vocational schools still use traditional textbooks that do not focus on practical skills needed in the workplace. This results in students lacking the necessary English proficiency to succeed in their future careers.2.2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实际职业需求,帮助学生掌握实用英语技能。
以就业为导向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英语教学改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c04ffd7c1cfad6195fa731.png)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入调查,详细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就业导向英语教学现状对策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经过大量的调研和一年多的实验,研究了人才市场及不同专业岗位对学生掌握英语的需求,确切了解了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底数,找出了部分中职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探求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点,并结合学生的岗位需求,归纳出中职学生应掌握的必要英语知识和技能,提出了相应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测评评估方式。
2010年9月开始,分别在五个不同的教学系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测试,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安排了四个不同专业的教学班进行教改对比实验研究。
一、学生英语水平测试测试对象:工建10-1、工建10-2班,机电10-1、机电10-3班。
测试时间:2010年9月。
测试内容:英语水平测试。
测试目的:通过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测试,掌握四个班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情况。
测试方法:英语水平测试卷。
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对重点知识覆盖率较高,没有偏题怪题,能够考查出考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测试成绩: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四个班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不及格率(30分以下)33.3%~64%,优秀率(45分以上)都是0%,良好率(40分以上)0%~40%。
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45分以上的学生没有,不及格的学生数比重很大,最低分13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业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
二、学生问卷调查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142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
校外毕业生发放问卷93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
以下是主要问题及答案摘要:1.在校生调查问题1:你对英语感兴趣吗?回答:18.3%感兴趣,72%有一定兴趣,9.7%没有兴趣。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讨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就业导向一直是中职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就业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保障,是当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注重语法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往往是从基础语法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但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就业所需的实际语言技能。
而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要求更加贴合实际应用的语言技能的实训教学。
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对学生就业的直接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对零工经济、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系统性了解,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就业岗位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就业导向的中职英语教育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适应就业市场和产业需求需求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注重培养学生与零工经济有关的实际技能技能,开设更加贴近实际的中职英语课程。
具体措施如下:1.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口语表达不仅是就业岗位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学生在零工经济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必备技能之一,因此应该在中职英语教育中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流畅度和语言组织能力。
2.关注职场相关英语语言技能。
学生实际就业所需的英语语言技能与传统中职英语教育课程大相径庭,需要更加注重职场相关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如写简历、面试、会议、商务电话等。
3.培养学生实际语言技能。
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所需的英语语言技能主要是应用性的,而这种应用性语言技能只有在实际语境中才能得到锻炼,因此应注重实际语境下的教学。
三、教学手段工具的改革中职英语教育应注重实践性和职业性的教学,需要采用更加贴合实际的教学手段。
如何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和在线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是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践性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才需求的变化日益凸显。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用技能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脱离实际工作需求、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
本文将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用英语技能。
一、就业导向的教学目标中职英语教学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
教学目标应当具体化、可操作化,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职业发展规划。
二、实践教学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中职英语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英语交流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用技能。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升就业能力。
三、融入职业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中职英语教学应当融入职业技能培训。
教师应该了解不同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结合职业导向的教学目标,将英语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在特定行业的就业竞争力。
四、强化实用技能培养除了英语能力,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中职英语教学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实用技能培养,如英语听说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强化就业指导与辅导除了英语教学,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辅导。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学校可以开设特色课程,如职业素养培养、求职技巧指导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讨就业导向是中职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中职英语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
在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旨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性强、实用性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英语技能。
具体来说,中职英语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置方面在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实际应用展开,重点培养学生在职场中所需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未来职业方向,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计划。
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需的职业英语技能,提升其实际应用水平。
二、教学方法方面在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注重实用性和交互性。
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口语,提高交际能力。
同时,教师应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引导学生掌握职场英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三、实践教育方面在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的实践教育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职场实习、实际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职场的氛围,提升其实践能力。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在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教师应于企业紧密相连,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刻认识到自身所教授的内容与未来职业市场紧密相连,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定期参加教师培训和职业学习,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总之,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的改革方案多种多样,但以上所提到的方面都应受到重视。
在这个时代,职业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英语的应用能力也成为了职场中的重要一环。
中职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为就业服务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2-10-29T14:02:31.0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8月总第93期供稿作者:吴美娟[导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吴美娟山东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62500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实用性人才中职英语教学改革
为适应经济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的需要,中职英语教学应朝着素质教育方向改革,即“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在其职业范畴内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向。
国家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强调了中职英语教学的基础性、适用性和自主性,要求克服聋子哑巴英语,突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立足的课程模块
要确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中专英语课程性质和教材选择。
传统中职中专英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文化、重输入轻输出、重书面轻口语、重教授轻交际和重结果轻过程等倾向,有碍于教学效果,不利于人才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兼顾语言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明确中职英语课程性质,选择适应教材,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能娴熟、善于交流合作、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1.构建职业综合性课程。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中等教育的核心因素。
我们应从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出发,为其精确定位,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强调应用性。
中职英语教学应融学习于使用之中,面向市场,将“基础型”英语教学转向“应用型”英语教学。
2.按专业选择教材。
中职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用性和职业性,体现在中职英语这门课上就是要求毕业生就业时拥有该岗位所需的英语能力。
中职学校因不同专业培养的人才技术、能力要求不同,而各自设置了不同的教学要求。
中职英语教师要根据社会对所教专业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使用英语教材,侧重发展与专业相关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
3.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
中职生英语应用能力是就业导向要求的重点,是具有职业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中职英语专业必须把职业资格考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走产学结合之道,实现学校——就业岗位的“零过渡”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中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
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学生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职业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不能只在模拟状态下完成。
实际工作岗位真实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经历和体验,即真正“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实现。
中职英语教学应和其他专业教学一样,从教学课时中分配出一部分实训的时间,把课堂教学和就业所需的实训教学结合起来。
语言实训能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主动体验未来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今后就业时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有利于毕业生快速地就业。
三、实现多元化就业能力考核办法
1.英语应用能力的考评。
改革中职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适应性,不仅体现在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社会对中职毕业生应用能力的认可程度上。
因此,对中职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强调笔头功夫和嘴上功夫“齐抓共管”,听、说、读、写、译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模式。
2.就业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就业为目的的中职教育应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会做事,更好地就业,而且要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素质,学会做人。
知识和素质能力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才称得上是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中职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生就业素质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将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学生素质考核与评价方案,加强素质教育过程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的需要,中职英语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英语专业的改革,在完善以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教学领域,改革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校企合作,通过更好的方式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就业需要的英语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职中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中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2.薛永著《“中职中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及特点》.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四期。
3.肖宜宁张梅著《浅析具有中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及其改革》.《新视角》,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