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创作构图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幼儿科学教育重点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2.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4.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
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5.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6、.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文学专题 试卷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 页 共 4 页1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专业: 年级: 考试科目: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类别: A (A/B/C) 考试形式___(开、闭卷)一、填空:下面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将所选的字母标号涂黑。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 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2.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 的《三家巷》等。
3.王蒙90年代的系列长篇小说《 》、《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和《狂欢的季节》集中体现了作家晚年的怀旧情结和对革命的深入思考。
4.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 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孙芋的《妇女代表》等优秀作品。
5.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 的《胆剑篇》等。
6. 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7.20世纪60年代,蔡其矫曾立志要有系统地写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地理风情,并先从自己的故乡福建做起,出版了《 》。
8.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 》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9. 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10.王安忆的长篇小说《 》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 家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11. 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化、非情节化 和淡化人物典型性格的叙事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专业:考试科目:古代文学专题(一)年级: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 》,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山师美术校考真题答案解析

山师美术校考真题答案解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参加美术类院校的考试感兴趣。
其中,山师美术校是中国著名的美术学院之一,以其严格的考试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而闻名。
本文将针对山师美术校考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山师美术校考试的题型。
一般而言,山师美术校考试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艺术史及相关理论,一般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实践考试则主要考察学生的创作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绘画作品。
在理论考试中,常见的选择题包括对名家作品的识别、艺术史知识的理解以及绘画技法的运用。
比如,一道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辨认一幅名家画作的作者,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图片和选项进行选择。
此时,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观摩名家作品,熟悉各大名家的风格和特点。
另外,艺术史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代表作品以及相关理论,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
在主观题部分,山师美术校考试常常考察学生的美术批评能力和创作思维。
一般而言,主观题会要求学生对一幅作品进行解读或批评,并且需要学生自己提供观点和论据。
此时,学生需要熟悉各种美术批评方法和理论,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构图和表现手法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并思考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哲思。
而在实践考试中,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绘画作品。
一般而言,山师美术校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幅题材明确、内容丰富、构图合理的作品。
此时,学生需要注意自己创作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力求突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
同时,在考试中要注重创作的技巧和细节处理,力求呈现出优秀的创作水平。
尽管山师美术校考试难度较大,但准备得当且有备而来,考生完全可以顺利应对。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刷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及时总结反思,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
同时,考生还可以参加相关的美术培训班或找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辅导,受益匪浅。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搜题方法:输入题目题干部分文字,按键盘快捷键Ctrl+F查找题目答案。
一.多选题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A.世界B.作品C.作家D.作者参考答案:A,B,C,D,2.文学作品的类型包括()A.现实型文学B.理想型文学C.审美型文学D.象征型文学参考答案:A,B,D,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A.无功利与功利B.形象与理性C.情感与认识D.净化与提升参考答案:A,B,C,4.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以下可称作文学客体的是()A.自然B.审美C.情感D.原始意象参考答案:A,C,D,5.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包括()A.诗B.小说C.剧本D.散文与报告文学参考答案:A,B,C,D,6.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领悟B.共鸣C.延留D.净化参考答案:A,B,C,D,7.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其特性包括()A.独创性B.稳定性C.情感性D.多样性参考答案:A,B,D,8.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包括()A.哲理性B.象征性C.荒诞性D.抽象性参考答案:A,B,C,D,9.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包括()A.文体期待B.形象期待C.意蕴期待D.内容期待参考答案:A,B,C,10.以下是文学意境特征的有()A.动静皆宜B.情景交融C.虚实相生D.韵味无穷参考答案:B,C,D,二.判断题11.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参考答案:正确12.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参考答案:正确13.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更充分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本文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参考答案:错误14.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参考答案:正确15.神魔小说写得是神魔,与现实生活无关,它的创作源泉是故事()参考答案:正确16.时代风格包含着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全部特征()参考答案:错误17.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故有密切联系()参考答案:正确18.荣格提出“个人无意识”,弗洛伊德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参考答案:错误。
《设计构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设计构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近似:2、重复:3、对称:4、均衡:二、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B、造型美C、形式美D、创新美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A、生动活泼B、富于变化C、有动的感觉D、ABC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的理念。
A、和平B、活泼C、生动D、美丽4、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A、卢浮宫B、国立包豪斯学院C、红楔子攻打白军雕像D、唐仕女5、以下不属于硬线材构成方法的是()A、积垒构成法B、线织面构成法C、框架构成法D、变形创新构成法6、除了五种柏拉图式多面体外,还有一种多面体被称为()A、雨果式多面体B、阿基米德式多面体C、变异多面体D、几米式多面体7、在单位面材上进行结构的穿插、衔接,把多个单个实体互相插接。
称为()插接A、平面B、变化C、立体D、多层8、伟大的艺术大师三宅一生所设计的服装极具创造力等特点。
三宅一生是()人。
A、日本B、法国C、意大利D、德国9、在色彩构成中,明度统调调和,在混入()时,色彩之间的不和谐会被削弱。
A、灰色和白色B、黑色和白色C、灰色和黑色D、白色和红色10、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称为()A、光源色B、收缩色C、物体色D、固有色三、简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基本形的组合主要体现的几种方式。
2、简述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的关系:设计构成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2、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3、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4、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写作》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搜题方法:输入题目题干部分文字,按键盘快捷键Ctrl+F查找题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在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部分是( )A.导语B.主体C.背景D.结尾参考答案:C2.所谓写作中的用事实说话,就是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即变( )为无形意见。
A.主观意见B.理论内涵C.国家政策D.事实真相参考答案:A3.导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必须()A.交代新闻五要素B.对全篇提纲挈领C.交代事件的真相D.占用一两个段落参考答案:B4.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
A.专业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多变性参考答案:B5.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
A.地方记者B.专业记者C.特派记者D.机动记者参考答案:B6.导语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就其基本形式而言,分别属于哪两大类( )A.直接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B.叙述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C.叙述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D.叙述式导语和评述式导语参考答案:A7.西方新闻界把对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称为( )A.软新闻B.纯新闻C.事件新闻D.硬新闻参考答案:D8.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
A.实事求是B.去伪求真C.不偏不倚D.独立思考参考答案:A9.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
A.反映内部情况B.揭示新闻真相C.及时采写新闻D.反映群众呼声参考答案:C10.直接性导语除了叙述式导语、总结式导语,还有( )A.对比式导语B.引用式导语C.评述式导语D.描写式导语参考答案:C11.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
A.新闻政策B.公众需要C.传播规律D.采访经验参考答案:A12.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表述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记者直接发表评论;二是()A.由编辑直接发表评论B.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C.由第三人直接发表评论D.让新闻背后的人物来议论参考答案:B13.新闻的发现开始于()。
空间构成与模型制作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

空间构成与模型制作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空间就是实体。
()答案:错2.形是影响空间感知最重要的要素。
()答案:对3.“夫借者,林园之最要者也。
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这句话出自哪里?()答案:《园冶》4.北京天坛公园的祈谷坛建筑群在空间设计中成功地运用了()手法,从祈年门望祈年殿,祈年殿恰好在由建筑门洞所形成的景框之中。
答案:框景5.波特兰市政府服务大楼的创作者是()答案:迈克·格里夫斯第二章测试1.在空间构成设计中,点在形状上是没有限制的,点的理想形状是圆形,但是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星形,或其他任何不规则形,只要与对照物相比显得很小,都可以称为点。
()答案:对2.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是利用线的()营造出的视觉效果。
答案:聚散性3.重叠式嵌合构成:是指以基本形前后、左右、上下连接,按照同一种规律和方式立体地展开,形成一个大的体块。
()答案:对4.过多削减边棱和角部会使原形转化为其它形体。
()答案:对5.增加的要素的数量和相对规模决定了原来的形式特性是否被保留下来。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运用基面不能进行空间限定。
()答案:错2.升起的基面可以在大空间范围内创造一个比仅有基面限制更强的空间领域。
()答案:对3.多个垂直线要素可以排成限定空间体积的虚空间。
()答案:对4.“口”形组合的垂直面所限定的空间是完全封闭的,限定感最强。
()答案:对5.北京四合院的院落空间是由()围合而成的空间。
答案:“口”形组合的垂直面第四章测试1.一个大的空间单元完全包含另一个小的空间单元,该空间组合形式属于()答案:包含关系2.穿插关系是指两个空间单元中的一部分区域相互穿插,咬合重叠的区域成为原有空间的一部分或新的空间形式。
()答案:对3.连接关系指两个互为分离的空间单元,可以由第三个中介空间来连接,中介空间在形状和尺寸上必须与它连接的两个空间单元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一个扁六面体的中间切挖出一个扁圆柱体,使之变成一个砚台的形状。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考试科目:创作构图
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画家米罗有下列什么关系?-------------------( )
A、印象主义画派
B、超现实主义
C、立体主义
D、后印象主义
2、《大碗岛的星期天》是哪一位画家作品?--------------( )
A、修拉
B、梵高
C、莫奈
D、雷诺阿
3、节奏指的是什么?( )
A、画面所呈现出的韵律感
B、画中的色彩表现
C、画中主题的含意
D、作品的质量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李公麟
B、马远
C、范宽
D、张择端
5、《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
A、蒋兆和
B、林风眠
C、罗工柳
D、董希文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5分,共20分)
1、构成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三间色指绿、橙、紫
三种颜色。
2、素描中分三大面五调子,其中五调子是指亮调,过渡灰调、明暗交界线和。
3、中国画以题材分通常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国画中传统四君子是指
,,,。
4、中国画中的用墨,历来的画家都很讲究,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唐张彦远《历代
名画记》曰:墨分五色,即,,,,,五种,这就是中国画用墨的
奇妙处。
5、清代扬州八怪之首(姓名),写下《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中……”的名篇佳句。
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4分,共20分)
1、美术的基本特征是指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和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
( )
2、三度空间指由广度、高度、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
( )
3、皮影戏起源很早,大约始于宋代,明清时十分兴盛。
( )
4、《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接受西班牙的委托,为次年(1937年)春季马黎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
作的装饰画。
( )
5、素描:用单色来作画,以线造形,通过明暗关系的五调子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立
体感)( )
四、在下面空白处作画,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40分)
1、在圆柱体上切挖法画成一个水杯(可添画杯柄)或煤饼炉(添画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