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解说.ppt
演示文稿1

250 200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 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 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 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 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另有香 烟品牌以此为名。
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 区北岸,面积160万平方 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 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 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 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 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 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班级:***姓名:** Nhomakorabea归元寺
归元寺(Guiyuan Buddhist Temple)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是湖北省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阳城内翠微路。是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归元寺 之名取佛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之语意。占地4.67公顷,有殿舍200 余间。1922年建的新阁是归元寺的一大宝藏,除藏经外,还有佛像、法物、 石雕、木刻、书画碑贴及外国友人赠品。有两件令人惊叹的珍品:一是在长 宽不过6寸的纸面写着由5424个字组成的“佛”字。写着全部《金刚经》和 《心经》原文;二是血书《华严经》和《法华经》。归元寺现任住持是隆印 法师。
木兰山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距武汉港50公里,海拔582.1米,她东 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川、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国土面积78平 方公里,是木兰生态旅游区的龙头。 这里的山、水、花、木、宫、殿、阁,几乎都和千古流芳的木兰 将军息息相关。山上那古朴别致的建筑,千姿百态的石林,姹紫嫣红 的奇花,幽深静谧的别墅,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武汉长江大桥解读

武汉长江大桥解读许远;黄李涛【摘要】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它是唐寰澄先生的第一个作品.该文通过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时代背景、设计者和桥梁形式以及和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解读.【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0(028)011【总页数】4页(P166-169)【关键词】武汉长江大桥;唐寰澄;解读【作者】许远;黄李涛【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30074;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6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也是万里长江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的建成,不仅使天堑变通途、让三镇成一体、将中国的南北大动脉一线贯穿,而且实现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焕发了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热情。
1.1 建设概况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龟山和蛇山之间。
系中国跨越长江的第一座大桥。
正桥为公路铁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8m,人行道每侧各宽2.25m;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正桥由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为128m的连续梁组成,共长1155.5m,连同公路引桥总长1670.4m。
钢桁梁采用菱形腹杆,H型载面,安装时间仅用了10个月。
下部结构首次采用新型管桩基础,导管法水下混凝土封底。
管桩基础施工仅历时一年。
这种基础的胜利建成,为特大桥梁的深水基础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新形式。
于1957年建成通车。
如此规模巨大和技术上复杂的桥梁工程,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桥梁工程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特别是以中国国内自产的材料来修建大桥,在中国的桥梁史上还是第一次。
1.2 使用现状2002年8月进行了首次大修,包括防渗、防锈、路灯改造、路面“黑色化”等项目。
2007年,大桥使用50周年,经我国多位桥梁、铁路专家证实:大桥正“年轻”,养护得当,大桥钢梁部分能过百岁,桥墩可用200年。
50年来,大桥经多次检测,结果未改: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
长江大桥 PPT

公路铁路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正桥长1576米,其 余为引桥。大桥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10孔9个桥墩,其中北岸 第1孔为128米跨度的简支钢桁梁,其余9孔为3联3孔等跨160米的 连续钢桁梁。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 臂拼装法架设。 大桥下层为14米宽、双轨复线的铁路桥,全长6772米,设有单独 的铁路引桥。铁路引桥为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墩为 双柱式框架结构,每孔跨31.7米。南北铁路引桥共长5196.16米, 最大坡度4‰,最小弯道半径1200米。北引桥109孔,落地后通往 京沪铁路林场火车站;南引桥50孔,落地后通往南京火车站。 公路桥 大桥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 ,全长4588米。公路桥的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 形式,北引桥33孔,南引桥48孔,其中南引桥设分岔落地桥(俗 称回龙桥)11孔共316米。[1]双曲拱桥的平面曲线部分采用“曲 桥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线拼装,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线梁 。
九江长江大桥由正桥和南北两岸的公路、铁路引桥组成。正 桥公路在上层,三大拱范围外,行车道宽14m,两侧各设宽2m 的人行道;三大拱部分,行车道11m ,拱外侧各设3.75m的机 动车道及1m宽的人行道。铁路在下层,双线间距4.2m。 荷载:铁路为中-活载(检算预应力箱梁为中-26级);公路 按汽-20设计,挂-100验算;人群为3.5KN/m2。通航净空高度 24.0m,净宽160.0m,按3孔布置。地震按设计烈度7°设防。 正桥钢梁共11孔,所有钢梁均为栓焊结构。正桥全长1806.71 2m,江中10个桥墩,两岸各1个桥台,铁路引桥南岸1428.444 m;北岸4440.934m,铁路部分全长7676.09m。引桥均采用40m 的无碴无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每孔2片箱梁。公路引桥 南岸引桥长1347.02m,北岸引桥长1306.389m,公路部分引桥 长4460.122m,均为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每孔8片。
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桥梁发展概述

•缺点 自重要比钢桥大,施工工艺有时比钢桥复杂,工期较长,但这些缺点属次要问题,且仍在不断地克服,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些新型桥梁中,它的适用范围最广,其发展方兴未艾, 结构体系:实腹梁桥、T形刚构桥、桁架梁桥
圬工拱桥 文革时代
以砖,石,混凝土,圬工材 料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 取材方便且价格低廉,因文 革期间钢材稀缺,所以较为 流行
50年代迅速发展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又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桥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建造的桥梁,这种桥梁,利用钢筋或钢丝 索 预力的返利,可使混凝土在受载前预先受压,在运营阶段不出现拉应力 称全预应力混凝土 , 或有拉应力而未出现裂缝或控制裂缝在容许宽度内 称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 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 为公路桥,长4589米,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 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 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 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 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 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 5000吨级海轮,1960年1月18日始建,1968年 9月铁路通车,12月公路通车
1 节省钢材,降低桥梁的材料费用;
2 由于采用预施应力工艺,能使混凝土结构的工地接头安全可靠,因而以往只适应于钢桥架设 的各种不要支架的施工方法,也能用于这种混凝土桥,从而使其造价明显降低;
3 同钢桥相比,其养护费用较省,行车噪声小;
4 同钢筋混凝土桥相比,其自重和建筑高度较小,其耐久性则因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及消除了活 载所致裂纹而大为改进,
南京长江大桥
选址: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 桥型:公路铁路两用桥 最大跨度:160m 建桥用料: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使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 6.65万吨钢材, 存废争议:无法通过万吨级巨轮,阻碍了长江黄金水道的畅通,但大桥地处要道, 停运后极短期能对整个江苏交通产生影响,所以存废一直存在争议 技术创新:低合金桥梁钢和深水基础工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2长江(共45张PPT)

你知道三峡工程具有哪些方面的作用吗?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 三峡工程首要目标是:
防洪
本课总结
我国第一大河
长度最长
1、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最大
年径流量
流量最大
2、流经地形区、省区
3、上中下游划分及各河段特征
长江
4、主要支流和湖泊
黄金水道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水运网庞大, 能够江海联运,航运价值巨大。
12、2010年7月,由于三峡工程发挥作用,面临多次特大洪峰,长江流域均未发
生洪水灾害,可见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蓄水 B.防洪 C.发电 D.减淤
13、右图著名峡谷位于( )
A.长江上游 B.长江中游 C.黄河上游 D.黄河中游
读图题:
14、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之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
三、开发与治理
长江的流量和落差很大,水能资源非常丰 富,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约占 全国总量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占全国 总量的1/2。目前,我国已相继在长江干支流 上修建了多座水电站,强大的电能资源源源不 断地输往各地。
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哪一河段呢?
长江干流纵剖面图
读图回答:1、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约多少米?
6600米
2、长江从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
3500千米
6300米
小结
长江干流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其中源头至宜宾,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 的河段。
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 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 西陵峡),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急湍, 水能资源也极其丰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8上】-17中国石拱桥(共30张PPT)-课件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 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 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 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 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 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 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 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 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 行吗?)
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 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 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 桥从没出过事……” 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 分坚固。
说明语言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 一词,去行吗?)
字词积累
jiā 嘉 dǒu pō 陡坡
hú xíng 弧形
yún chèn 匀称
gǒngqiáo 拱桥 hé xié
和谐
zhāng zhuó 张鷟
wéi miào wéi xiào 惟妙惟肖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 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 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 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 塘 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 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 识的书籍和文章,如《中国古桥与新 桥》,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 文章。
《中国石拱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某某实验小学
语文精品课件 二年级下册 3.4
授课老师:某某
授课时间:20XX
02 字词揭秘
烧茄 烤鸭 肉 鸡蛋 炒饭
02 字词揭秘
shāo
结构: 左右 部首: 火 组词: 烧饼 烧火 造句: 我最爱吃妈妈醉的烧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斜钩舒展有力,
“兀”横宜短。
02 字词揭秘
qié
结构:上下 部首:艹 组词:茄子 番茄 造句:我最喜欢吃红烧茄子了。 书写指导:“艹”横长,“加”左大右小。
jiǎo
zh饺ōu
zhà jiàng
炸酱粥
02 字词揭秘
我会认
zhà(爆炸) 炸弹在撞击时立即爆炸。
炸
zhá(油炸) 年糕裹上面粉后油炸,就成为美味可口
的点心。
02 字词揭秘
我会认
加一加
艹+加=茄
弓+米+弓=粥
换一换
校-木+饣=饺 剪-刀+灬=煎
02 字词揭秘
我会认
归类识字
带“灬”的字: 煎 煮 蒸 带“火”的字: 烤 爆 炖 炸 带“艹”的字: 菠 茄 蘑 菇 蒸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中国石拱桥》
主讲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豪感。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4.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 公路铁路两用桥;还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第一座 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他积极倡导科 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 量的科普文章。
【2018最新】武汉长江大桥简介-范文word版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武汉长江大桥简介篇一:武汉长江大桥简介武汉长江大桥详情来源:作者:石头最后更新时间:201X-11-27武汉长江大桥连结汉阳和武昌的龟蛇二山,横跨万里长江之上。
是我国长江上第一座公铁路两用桥。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并通车,它是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
大桥分两层,上层公路,面宽18米,4车道;下层铁路,全长1670米。
其中正桥长1156米,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武昌岸引桥长211米,正桥有2座桥台,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建成通车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比计划将近提前了两年时间。
设计总投资1.38亿元,由于采用管柱钻孔法先进技术,以及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节约投资近40%。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武汉长江大桥在大桥建设中曾得到了前苏联技术专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首创了新型的管柱基础结构施工技术,使水下的桥墩修建工作全部改在水面进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施工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工程造价。
武汉长江大桥,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建筑特征。
武昌、汉阳两均建有离地面35米高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
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个大桥异常雄伟瑰丽。
堡亭高出公路桥面8米,两层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
在桥头堡内的地面大厅里,有大型雕塑。
桥面两侧,齐胸的铸铁镂空栏杆上,铸有各种飞禽走兽,栩栩如生。
大桥两侧各有143块花板对称排列,花板内容取材于我国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引人入胜。
站在大桥桥面,可俯视滔滔江水东流去,一艘艘轮船来来往往;湖北广播电视塔耸立于汉阳边的龟山之巅,而“江南第一楼”-黄鹤楼则屹立在武昌侧蛇山上,林立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使人不禁感叹武汉这座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