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的故事

合集下载

武汉东湖清河桥的传说概述50字

武汉东湖清河桥的传说概述50字

武汉东湖清河桥的传说概述50字武汉东湖清河桥是湖北省武汉市一个著名的古桥建筑,被誉为“长江明珠”。

这座桥横跨在东湖与清河之间,是连接武汉市武昌区与汉口区的重要桥梁。

传说中,清河桥上曾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让这座桥成为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泰的年轻人和一个叫王秋的姑娘是一对深爱的恋人。

然而,他们所属的两个家族却因为一些矛盾而互不和睦。

双方的长辈都坚决反对他们之间的恋情,为了阻止他们在一起,他们决定把王秋送到远方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并准备在她远行的当天定下一个娃娃亲。

王泰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不再漠不关心,而是要竭尽全力保护他们之间的爱情。

他决定,在王秋离开的前几天,在东湖清河桥上等候她,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她。

然而,传言很快传遍了整个城市,两个家族的人都来到了这座桥前,准备阻止他们见面。

就在王泰和王秋见面的那一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恰好,当时正值悬挂在桥上的皓月当空。

王泰看着王秋,满怀深情地说出了他对她的爱。

他们彼此深情地拥抱,并发誓要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保持对方的爱。

然而,他们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

两个家族的人终究对他们的恋情不满意,他们决定将王泰和王秋分开。

为了逃离这个残酷的现实,王泰和王秋一起跳下了清河桥,选择了永远的离开。

据说,每当有情侣走在东湖清河桥上,他们都能感受到王泰和王秋留下的爱的气息。

桥身上的刻字“王泰与王秋结发双双去,不知火村可那时”更是成为了许多年轻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之一。

如今,东湖清河桥已经成为了武汉市的一个重要景点。

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寻找爱的足迹。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很多情侣们记忆中的一个浪漫故事,象征着真爱与坚持。

总而言之,东湖清河桥的传说故事通过浪漫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坚持追求真爱的美好和伟大。

它的存在不仅为武汉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成为了许多游客向往和纪念的地方。

武汉长江大桥解读

武汉长江大桥解读

武汉长江大桥解读许远;黄李涛【摘要】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它是唐寰澄先生的第一个作品.该文通过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时代背景、设计者和桥梁形式以及和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解读.【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0(028)011【总页数】4页(P166-169)【关键词】武汉长江大桥;唐寰澄;解读【作者】许远;黄李涛【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30074;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6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也是万里长江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的建成,不仅使天堑变通途、让三镇成一体、将中国的南北大动脉一线贯穿,而且实现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焕发了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热情。

1.1 建设概况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龟山和蛇山之间。

系中国跨越长江的第一座大桥。

正桥为公路铁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8m,人行道每侧各宽2.25m;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正桥由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为128m的连续梁组成,共长1155.5m,连同公路引桥总长1670.4m。

钢桁梁采用菱形腹杆,H型载面,安装时间仅用了10个月。

下部结构首次采用新型管桩基础,导管法水下混凝土封底。

管桩基础施工仅历时一年。

这种基础的胜利建成,为特大桥梁的深水基础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新形式。

于1957年建成通车。

如此规模巨大和技术上复杂的桥梁工程,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桥梁工程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特别是以中国国内自产的材料来修建大桥,在中国的桥梁史上还是第一次。

1.2 使用现状2002年8月进行了首次大修,包括防渗、防锈、路灯改造、路面“黑色化”等项目。

2007年,大桥使用50周年,经我国多位桥梁、铁路专家证实:大桥正“年轻”,养护得当,大桥钢梁部分能过百岁,桥墩可用200年。

50年来,大桥经多次检测,结果未改: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

中国近代史趣味故事

中国近代史趣味故事

中国近代史趣味故事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承载着无数英雄事迹和曲折故事的时期,其中既包含了国家的痛楚和困扰,又有众多普通人的努力和奋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些趣味的中国近代史故事,感受那些风雨中的坚韧与勇敢。

故事一:西方的“软脚虾”1871年,法国军队在中国对抗太平天国军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李鸿章的清朝官员。

李鸿章懂得外交和谈判的技巧,他很聪明地与法国人进行了谈判,最终签署了《望厦条约》。

这个条约不仅使中国保住了自己的领土,而且还迫使法国军队从福建撤退。

当时,西方国家都惊讶地发现,他们以前所认为的不可战胜的中国,其实可以通过谈判来获得平等的合约。

故事二:铁路的奇迹20世纪初期,中国内地地势复杂,交通十分困难。

191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修建铁路,以便加强国家的交通和经济发展。

在修建广州至武汉铁路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越过一条深谷。

中国的工程师们无法找到解决方法,于是请来了一个叫做安费尔德的法国工程师。

安费尔德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提出修建一座大桥,将铁路搭设在上面。

这正是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初始设计,它也成为了中国铁路建设的里程碑。

故事三:绝地反击的士兵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由于日军的强大实力,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个叫做郭汝瑰的中国士兵站了出来。

1938年9月26日,郭汝瑰所在的中国军队在陕西榆林地区遭到了日本军队的围困,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然而,郭汝瑰带领着他的战友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打出了一个个奇迹,重创了日军。

这次战斗也成为了中国抗战历史上一次有力的反击行动。

故事四:农民的力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新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以便使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脱离剥削。

在湖南省一片贫困的农村地区,有一个叫杨善洲的农民碰到了一个问题,他所分到的土地非常瘠薄,几乎无法种植作物。

然而,杨善洲并没有放弃,他动员周围的农民一起努力,进行水利建设、改良土地。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多少千米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多少千米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多少千米
中国长江上有许多桥。

建桥的初衷是为了让长江两岸的交通更加便捷,尤其是武汉长江大桥。

那么武汉长江大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呢?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

1957年10月15日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航道上,属于武汉市境内,连接武汉市汉阳区和武汉市武昌区。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被人们誉为长江第一桥,是武汉最重要的历史标准建筑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

它自西向东跨越长江水道,起于秦楚立交,东至中山路。

主桥长1155.5米。

大桥上层设置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下层设置双线轨道,总投资1.38亿人民币。

火车过桥历史故事简介

火车过桥历史故事简介

火车过桥历史故事简介车轮碾过铁轨,火车载着无数人和故事,驶向未知的远方。

而桥梁作为火车行驶的关键地点,也承载着一段段令人感慨的历史故事。

本文将带您回到过去,探寻一些火车过桥的历史故事简介。

1. 哈特芬鲁伊桥:工程壮丽的背后在19世纪,建设铁路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而当时英国人文斯顿威廉·哈特和乔治·斯蒂芬森设计了被誉为“哈特芬鲁伊桥”的桥梁,该桥横跨塞文河谷,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铁制成的铁路桥。

这座桥因其创新的设计与壮丽的工程而备受瞩目,为后来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2. 加尔各答桥惨案:华丽桥梁背后的伤痛在印度加尔各答市,有一座美丽的桥梁,名为希多里岛桥。

然而,这座桥梁的背后却发生着一个悲剧故事。

在1993年,哈沃拉电车从这座桥梁上行驶,桥上却突然起火,导致数十人丧生。

这起事件使人们意识到桥梁建设的重要性,对桥梁安全性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监管。

3.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开拓西部的桥梁19世纪末,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开启了连接东西部、开拓西部地区的新篇章。

这条铁路穿越加拿大各个省份,跨越了无数大江大河和险峻山脉。

其中,著名的弗雷泽河大桥成为了太平洋铁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连接了不同地区,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4. 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悬索桥:历史与文化的交汇新奥尔良悬索桥,也被称为海湾大桥,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大桥横跨密西西比河,连接了新奥尔良市和杰斐逊县。

该桥的建设为纽约布鲁克林大桥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并体现了美国19世纪工程建设的辉煌成果。

如今,这座大桥也成为了当地居民与游客欣赏风景、文化交流的地标。

5. 武汉长江大桥:改变历史的桥梁1960年代初,中国人民迈出了修建长江大桥的伟大步伐。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交通运输格局,还象征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这座大桥既象征着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勇气,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象征。

6. 裂谷之心大桥: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裂谷之心大桥是一座宏伟的钢结构悬索桥,横跨科罗拉多河峡谷。

初一600字作文游武汉长江大桥作文800字

初一600字作文游武汉长江大桥作文800字

初一600字作文:游武汉长江大桥作文800字初一600字作文:游武汉长江大桥初中生活充满了各种新奇的体验,比如游览著名的景点就是其中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是去武汉游览长江大桥。

那一天,我们一早就起床,整装出发。

从家里出发后,我们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武汉市。

一进入武汉市,我便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闹和繁华。

我们不久就到达了长江大桥。

站在桥头,我感到自己好小,长江好宽,桥好高。

站在桥面上,我翘首远眺,只见两岸景色秀美,美轮美奂。

长江上游的山水与下游的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在桥上,我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拍了许多美丽的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长江大桥的历史悠久,建造过程也十分艰辛。

它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大型公铁两用桥,被誉为“钢铁巨龙”。

桥上还有一座长江大桥纪念馆,里面展示了长江大桥的历史和建造过程,非常有意思。

此外,我们还去了长江大桥下的码头参观,看到了河中的大型船只和码头工人们的辛勤劳动。

还有一些特色小吃,许多游客在那里留连忘返。

这次游长江大桥让我收获颇丰,不仅领略到了长江的壮丽,还了解了一些长江大桥的历史和建造过程。

我认为,旅游是一种学习和享受的过程,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故事和文化,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初一800字作文:游武汉长江大桥在我国,长江是最长的河流,它流经中国的11个省份,贯穿整个中国。

而武汉长江大桥则是连接长江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更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我有幸游览了这座著名的大桥,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那天早晨,我们一大早便出发了,一路上兴奋不已。

终于,我们到达了武汉长江大桥。

站在桥头,我仰望着铁塔,感觉自己好渺小。

桥面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我和同学们拍了许多照片,纪念这难忘的时刻。

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和铁路两用的桥梁,横跨长江,全长1670米,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公铁两用桥。

建造过程也十分困难,历时6年才完成。

长江大桥的建造,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让我们感到自豪。

武汉相关的故事

武汉相关的故事

武汉相关的故事
武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黄鹤楼的传说。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相传在很久以前,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上住着一位名叫吕洞宾的仙人。

他喜欢在这座山上饮酒作诗,欣赏美景。

有一天,吕洞宾喝得有些醉意,便骑着一只黄鹤飞到了天上。

这时,一位名叫崔颢的诗人正在楼上吟诗,看到吕洞宾骑着黄鹤飞过,便感叹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此,黄鹤楼的美名传遍了天下。

除了黄鹤楼的传说,武汉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故事。

例如,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曾发生过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当时,为了建设这座桥梁,数万名工人日夜奋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建成了长江大桥。

这座桥梁不仅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武汉人民的骄傲。

武汉还有许多美食和民俗文化值得一提。

武汉的热干面、豆皮、鸭脖等美食享誉全国,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此外,武汉的汉剧、楚剧等传统戏曲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武汉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故事的城市。

无论是历史传说、建筑工程还是美食文化,都展现了武汉的独特魅力。

武汉长江大桥上亭子的作文

武汉长江大桥上亭子的作文

武汉长江大桥上亭子的作文武汉长江大桥,那可是咱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宏伟壮观自不必说。

但今天咱不说大桥本身,单来说说大桥上那些别致的亭子。

我第一次走上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就被那些亭子给吸引住了。

那时候正好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心情畅快,决定好好逛逛这座闻名遐迩的大桥。

刚上桥不久,我就看到了第一个亭子。

它静静地立在那里,像是一位优雅的守护者。

亭子的顶是那种传统的飞檐设计,高高翘起的檐角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走近一看,亭子的柱子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细微的纹路,就像是时间留下的指纹。

这些纹路可不是随便的划痕,而是经过了无数个风吹雨打的日子,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有的地方颜色深一些,有的地方浅一些,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我走进亭子里,找了个地方坐下。

这一坐,我才发现亭子里面别有洞天。

亭子的地面是用大块大块的青石铺成的,石头表面并不平整,有一些小小的坑洼和凸起。

我用手摸了摸,凉凉的,还有点粗糙的质感。

抬头向上看,亭子的顶部有一些精美的木雕,虽然因为年代久远,颜色已经有些暗淡,但依然能看出当初工匠们的用心和精湛技艺。

那些木雕的图案,有的是花鸟鱼虫,有的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坐在亭子里,我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

风里带着江水的湿气和城市的喧嚣,却又有一种别样的宁静。

我睁开眼睛,看向亭子外面,远处是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发出“呜呜”的汽笛声。

再往远处看,是城市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地矗立在那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时,突然听到一阵欢声笑语。

原来是一群游客走进了亭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的口音,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

其中有一个小朋友特别可爱,他蹦蹦跳跳地跑到柱子旁边,好奇地摸着那些纹路,嘴里还不停地问着:“爸爸,这是什么呀?”他的爸爸耐心地给他解释着,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看着这一幕,我不禁笑了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因地理位置特殊,被长江和汉水分成了武汉三镇。

现在的长江和汉水上各架起了7座大桥,其中最老的一位便是长江大桥了。

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首座跨越“天堑”长江的桥梁,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长江大桥北起汉阳蛇山,止于武昌龟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修建的首座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双向铁路桥。

它于1955年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

大桥的建设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大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指导。

后来,因某种原因,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政府把专家们统统撤走了,图纸也带走了!最后的建设工作是在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的主持下完工的。

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下的《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描写长江大桥对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提升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水平。

同时,对全国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建设新中国的高潮是一个很大鼓舞。

周末,老爸带我去桥上参观,登上桥头堡,里头是用大
理石贴的墙面,它有双层的屋檐,四角上翘,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琼楼玉宇”吧。

走到大桥中央,环顾四周,武汉三镇融为一体,尽收眼底,青色的汉江和泥色的长江在不远处交汇,客轮、货轮、渔船在桥下穿梭,汽笛声此起彼伏,好一番繁忙的景象。

我和老爸从武昌桥头沿石梯下到了观景平台,放眼望去,巨大的钢梁,雄壮的桥墩,动车组从我身边呼啸而过。

老爸拿出相机在快门声中留下了我和大桥的合影。

指着照片,他激动地说:“30年前,我的老爸也在这儿给我拍下了同样的照片,那时桥上走的还是蒸汽机车。


原来,这座桥不仅给了我们交通的便利,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