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介绍
武汉长江大桥游览世界知名的长江大桥欣赏大江之美

武汉长江大桥游览世界知名的长江大桥欣赏大江之美武汉长江大桥游览世界知名的长江大桥,欣赏大江之美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公路与铁路双层桥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连接了汉阳和汉口两个城区。
长江大桥作为世界上第一座跨越全国最长河流的公铁两用桥梁,不仅是中国的交通枢纽,也是一座世界级的建筑奇迹。
它以其壮观的构造和优美的设计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欣赏长江之美。
如今,长江大桥已经成为了武汉的地标之一。
它于1955年开始动工,历时4年建成,全长1670米,桥面宽22米,建筑风格独特。
大桥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的悬索桥和木拱桥,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桥梁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大桥主桥由两座主塔和中央悬索索面组成,整体呈现出雄伟壮观的景象。
当游客来到长江大桥时,首先会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
站在大桥上,可以感受到长江的浩渺与壮阔。
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而长江大桥恰好横跨于这条伟大的河流之上,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长江之美。
除了远眺长江,游客还可以在大桥上感受到桥梁的雄伟。
大桥建筑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得人们在桥下行驶或步行时能够感受到悬索桥的独特魅力。
桥面的细节设计十分精致,大桥两旁还设有安全护栏和观景台,游客可以欣赏到桥的全景,并拍摄下长江大桥的美丽照片。
许多游客对长江大桥赞叹不已,并纷纷留下了他们对这座世界级建筑的印象。
有人说,长江大桥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工程的奇迹,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而另一些人则将长江大桥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联系在一起,表示这座桥梁象征着中国发展的成果。
总之,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品。
它的独特设计和壮观景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武汉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无论是远观长江大桥的壮丽,还是近距离感受桥梁的力量,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武汉,不妨来欣赏一下这座世界知名的长江大桥,感受大江之美。
介绍武汉长江大桥作文400字

介绍武汉长江大桥作文400字英文回答:The 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a double-deck road-rail bridge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in Wuhan, China. The bridge is 1,650 meters long and has two levels: the upper level carries a four-lane expressway, while the lower level carries a double-track railway. The bridge was built between 1955 and 1957 and was the first major bridge to be built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The 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a significant landmark in Wuhan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idges in China. The bridge is a key part of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the city and also serves as a tourist attraction. In 2019, the bridge was listed as a national key protected cultural relic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中文回答: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武汉市长江的双层公路铁路桥。
大桥全长1650米,共分两层,上层为四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双线铁路。
大桥始建于1955年,历时两年建成,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型桥梁。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 作者:
———————————————————————————————— 日期: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由于当时的平汉铁路黄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为求节省经费、提早通车,因此建筑质量较差,仅作为临时桥梁使用。1921年,北洋政府拟建黄河大桥新桥并施行公开招标,交通部又聘请美国桥梁专家约翰·华德尔(John A.L. Waddell)为顾问,除筹建黄河大桥新桥外,并请其设计武汉长江大桥。华德尔选择的桥址与1912年北京大学所拟位置大致相同;设计方面采用简单桁梁、锚臂粱、悬臂粱混合布置,并主张使用合金钢建桥以减轻重量,预算建筑费用为970万银元,华德尔并建议向美商贷款。华德尔的方案曾引起政府关注,拟定桥址也做过实地钻探,惟由于建设费用庞大,计划也不了了之。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规划
大桥日落时分1919年2月,孙中山写就了《实业计划》,阐述了开发中国实业的途径、原则和计划,提出中国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在其论述中即提到关于武汉修建长江大桥或隧道的选址问题。为连通武汉三镇,孙中山当时提出“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络两岸。更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市。至将来城市用地发展扩大,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或穿隧道”。1923年,由辛亥革命时的参谋长孙武组织,依据孙中山的规划思想,编制了《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计划书》明确提出,“以汉阳之大别山麓(龟山),武昌之黄鹄山麓(蛇山)为基,架设武汉大铁桥,可收平汉、粤汉、川汉三大铁路,连贯一气之完美”。
游览武汉长江大桥感受大江大河的壮丽景色

游览武汉长江大桥感受大江大河的壮丽景色武汉长江大桥,以其宏伟壮丽的姿态屹立于长江之上,是连接武汉市汉口和武昌两个主要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作为中国最早的公铁两用桥梁之一,长江大桥见证了中国交通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我有幸带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游览了长江大桥,并感受到了大江大河的壮丽景色。
长江大桥蜿蜒跨越长江,桥身高悬,气势磅礴。
当我踏上桥面时,立刻被大江大河的气势所折服。
长江水面波涛汹涌,奔腾向前,冲刷着两岸。
站在桥上,感受到大江的宽广和浩渺,仿佛身临其境。
长江大桥给我带来一种无限的开阔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美丽。
轮船穿行于长江之上,留下一道道洗练而优雅的航迹。
在桥上,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行驶的船只,它们载着货物和人们往来于两岸,连接起沿江各个城市的经济纽带。
长江大桥以其独特的位置和视野,让我近距离观察到了长江水运的繁忙景象。
这一幕让我深刻感受到长江的伟力和中国水陆交通的发达。
不仅交通繁忙,长江大桥周边的自然景色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两岸的青山绿水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人们在河边散步、嬉戏,给这里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而长江大桥则如一道灵气般的彩虹连接着这一切,使得整个景色更加完美和壮观。
长江大桥的建设,也代表了中国工程技术的飞速进步。
它的设计科技感十足,构造合理稳固,凭借着巨大的桥墩支撑,能够安稳地承担起沉重的车辆和行人负载。
同时,大桥上还设置了美丽的景观灯光,夜晚时分,桥身灯光璀璨,美轮美奂。
长江大桥的建设不仅仅是一座交通桥梁,更是一项展示中国工程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的伟大工程。
游览武汉长江大桥,让我感受到了大江大河的壮丽景色,也领略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杰出成就。
长江大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观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
站在桥上,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中国的交通发展。
长江大桥,是流动的连接线,也是我感受大江大河壮丽景色的见证。
【2018最新】武汉长江大桥简介-范文word版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武汉长江大桥简介篇一:武汉长江大桥简介武汉长江大桥详情来源:作者:石头最后更新时间:201X-11-27武汉长江大桥连结汉阳和武昌的龟蛇二山,横跨万里长江之上。
是我国长江上第一座公铁路两用桥。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并通车,它是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
大桥分两层,上层公路,面宽18米,4车道;下层铁路,全长1670米。
其中正桥长1156米,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武昌岸引桥长211米,正桥有2座桥台,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建成通车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比计划将近提前了两年时间。
设计总投资1.38亿元,由于采用管柱钻孔法先进技术,以及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节约投资近40%。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武汉长江大桥在大桥建设中曾得到了前苏联技术专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首创了新型的管柱基础结构施工技术,使水下的桥墩修建工作全部改在水面进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施工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工程造价。
武汉长江大桥,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建筑特征。
武昌、汉阳两均建有离地面35米高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
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个大桥异常雄伟瑰丽。
堡亭高出公路桥面8米,两层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
在桥头堡内的地面大厅里,有大型雕塑。
桥面两侧,齐胸的铸铁镂空栏杆上,铸有各种飞禽走兽,栩栩如生。
大桥两侧各有143块花板对称排列,花板内容取材于我国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引人入胜。
站在大桥桥面,可俯视滔滔江水东流去,一艘艘轮船来来往往;湖北广播电视塔耸立于汉阳边的龟山之巅,而“江南第一楼”-黄鹤楼则屹立在武昌侧蛇山上,林立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使人不禁感叹武汉这座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武汉长江大桥》课件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对于连接南 北交通、促进地区经济交流和国 防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
设计与规划
1955年,中国政府组织专家进行武汉长江大桥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历经多次研 究和论证。
施工与建设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两年多的艰苦施工,于1957年10 月建成通车。
成就,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02
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与结构
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理念
现代化设计
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理念是现代 化,旨在打造一座具有国际水准 的桥梁,展现中国的现代化形象
。
功能性设计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桥梁的交通功能 ,确保桥梁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交 通需求,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安全性设计
设计过程中注重桥梁的安全性,采 取了多项安全措施,确保桥梁在极 端天气和复杂环境下仍能安全运行 。
社会经济影响
扩建武汉长江大桥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交通状况。
武汉长江大桥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武汉长江 大桥在未来有望采用更先进的技 术和材料,提高结构性能和使用 寿命。
旅游价值
作为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武汉 长江大桥的未来也将在旅游方面 发挥更大的价值,吸引更多游客 前来参观和游览。
武汉长江大桥的创新之处
新型材料应用
美学设计
武汉长江大桥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新 型材料,如高强度钢材和防腐涂层, 提高了桥梁的性能和寿命。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武汉 长江大桥还注重美学设计,展现了桥 梁的独特魅力。
智能化监控系统
创新性地引入了智能化监控系统,能 够对桥梁的运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 记录,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武汉的八座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在当时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
大桥建成后举世瞩目,先后接待了156个国家的党和领导人道大桥参观、视察。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武汉长江二桥又称武汉长江公路桥,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大桥全长3227.4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为180米+400米+180米,宽26.5米,设6车道,H型主塔高153.6米,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
该桥于1994年底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二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大桥北起汉口黄浦路三层立交桥,跨越长江至武昌徐东路,日通车能力5万辆。
该桥于1991年开始兴建,1995年6月通车。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是武汉的第三座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8.6公里处,全长3586.38米,于1997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9月8日正式通车,工程总投资11亿元。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栓焊结构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的斜拉桥,最大跨度为618米,为世界第三大桥,它是武汉88公里中环线上的重要跨江工程。
白沙洲大桥的建成,使107、316、318等国道由"瓶颈"变通途,大桥重大意义——打通武汉三环的两座桥梁之一。
军山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西南郊,是京珠、沪蓉两条国道主干线跨越长江的共用特大桥梁。
桥址位于武汉市西南郊,武汉关上游28公里处,是武汉第4座长江大桥,同时也是188公里的武汉外环高速公路的其中一座长江大桥。
全长4881.178米,主桥为半漂浮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长964米。
桥面净宽33.5米,引道宽35米,双向六车道。
项目概算投资13.005亿元。
大桥于1998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2001年12月15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

简介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
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上层为公路桥。
宽约20米,为4车道。
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
每孔跨度为12 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
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
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且连通了京广线,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大桥特色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1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但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政府就全部撤走了专家,最后的建桥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
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
毛泽东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气势和重要作用。
大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源
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 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 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 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 全桥总长1670米。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 身为三联连续桥梁, 由3联(3孔为一联)9孔、 跨度为128米的连续梁组 成,共八墩九孔。碳素钢 桁梁采用菱形腹杆,H型 载面。正桥的的两端建有 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桥头 堡,从底层大厅到顶亭有 7层,内有电梯供人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