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下料计算的步骤以及方法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本文图文解析了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对应:①直钢筋、②弯起钢筋、③箍筋,轻松看懂之后,对现场工作很有帮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但是从钢筋厂家运进施工现场的钢筋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一根根长度相等的直线状态的钢筋捆在一起,比如有9米的,也有12米的,像下面这样:还有曾经比较常见的圆盘条,主要是光圆钢筋,现在已经不常用了。
因此,就要通过钢筋工把进场的直线状态的钢筋加工成我们所需要的样子,也就是配筋图要求的样子。
这时候就必然出现钢筋的弯曲、搭接、焊接、切断。
而这种成型钢筋,到底需要多少进场钢筋才能加工出来,也就是确定成型钢筋在直线状态下需要多少长度,这样才能对进场钢筋进行准确切割。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这个工作就叫做钢筋下料。
而在钢筋下料中,对钢筋长度影响最为复杂的就是钢筋的弯曲。
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变形性能的建筑材料,钢筋弯曲的特点是在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如下图所示),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中心线尺寸,就可以得到钢筋的下料长度。
搞清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准确的进行下料长度计算了。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主要有三个公式,分别对应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下面我们一一介绍一下:一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弯弧内直径D和弯钩平直段长度(钢筋直径为d)。
对于光圆钢筋,末端为混凝土保护层,内径D一般取2.5d,弯钩平直段取3d,如下图所示(180度半圆弯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其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钢筋工程下料的步骤及方法.doc

【免费下载】钢筋工程下料的步骤及方法7 钢筋工程下料的步骤及方法三、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一)施工工艺1、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42 剪力墙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42 剪力墙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在剪力墙的设计与施工中,钢筋是重要的构件之一。
本文将针对剪力墙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1. 引言剪力墙的设计与施工离不开精确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准确计算是确保剪力墙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避免钢筋浪费和施工误差,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2.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原理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根据剪力墙的结构要求和设计参数,结合钢筋的冷弯性能和受力特点,确定钢筋的实际长度。
计算过程包括确定钢筋直径、弯曲长度,以及剪力墙尺寸和结构要求的综合考虑。
具体计算公式和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设计参数确定钢筋的截面积。
步骤二:根据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计算钢筋的受力情况,包括受拉和受压情况。
步骤三: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计算钢筋的受拉和受压长度。
步骤四:根据钢筋的受拉和受压长度,结合钢筋的弯曲长度,计算钢筋的实际长度。
步骤五: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钢筋的预留长度,进行加工和下料。
3.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实例以某剪力墙的设计参数为例,剪力墙尺寸为3米高,1.5米宽,墙体厚度为0.25米。
根据设计要求,钢筋直径为10毫米,每根钢筋的间距为15厘米。
下面为具体的计算步骤:步骤一:钢筋截面积的计算根据钢筋直径为10毫米,可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为:π*(10/2)^2 = 78.54平方毫米。
步骤二:钢筋受力情况的计算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要求和受力特点,可以计算出每根钢筋的受拉和受压情况。
在本例中,钢筋处于受拉状态。
步骤三:钢筋受拉长度的计算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设计要求,可以计算出钢筋的受拉长度为3米。
步骤四:钢筋实际长度的计算根据钢筋的受拉长度和弯曲长度的要求,计算钢筋的实际长度。
在本例中,假设钢筋的弯曲长度为50毫米。
因此,钢筋的实际长度为3+0.05=3.05米。
钢筋下料计算ppt课件

表
箍筋量度方 法
4 ~5
箍筋调整值
箍筋直径/mm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40
50
60
70
量内包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例5.1 某框架建筑构造,抗震等级为4级,共有10根框架梁,其配筋如图5.23所示,混凝 土等级为C30,钢筋锚固长度LαE为30d。柱截面尺寸为500mm x 500mm。试计算该 梁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配料单(参见混凝土构造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l-l构造详 图)。
碳钢丝制造箍筋时,其末端也应做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小于箍筋直径 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一 般构造不小于箍筋直径的3倍,有抗震 要求的构造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弯钩的方式,如设计无要 求时,可按图5.19(a)、(b)所示加工,有抗震要求的构造,应按图5.19(c) 所示 加工。
3)量度差值
第二种情况:单支筋只勾住纵筋
4号箍筋长度= (h-维护层×2 + 1/2d×2) + 1.9d×2 + max ( 1Od ,75 mm)×2
= (h-维护层×2 + d) + 1.9d×2 + max(lOd, 75mm)×2
(2)按外皮计算箍筋的长度公式推导过程 1号箍筋长度=(b-2×维护层+d×2)×2+(h-2×维护层+d×2)×2 + 1. 9 d×2 + max ( 10d ,75 mm)×2 =(b-2×维护层+2d)×2+(h-2×维护层+ 2d)×2 + 1.9d×2 + max( lOd,75mm) ×2 =2b -4×维护层+4d +2h -4×维护层+4d + 1.9d×2 + max(lOd, 75mm)×2 =(b+h)×2-维护层×+d8 +8 1.9d×2+ max(10d,75 mm)×2
施工工地现场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

施工工地现场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哎呀,这可是个技术活啊!今天咱就来聊聊施工工地现场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别看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可是大有学问呢!咱们得了解钢筋的种类和规格。
钢筋有很多种,比如圆钢筋、螺纹钢筋、扁钢等等,而且每种钢筋都有不同的直径、长度和间距。
所以在计算之前,咱们得先确定要用哪种钢筋,以及需要多少根。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计算!计算钢筋下料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懂的方法:按照“数量+长度”的方式来计算。
咱们得知道每根钢筋的数量。
这个数量可不是随便说的,它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比如说,咱们要在墙上搭建一个支撑架,那么就需要用到一定数量的钢筋来支撑这个架子;而如果只是在地面上铺设一层钢筋网,那么数量就会少很多。
然后,咱们还得知道每根钢筋的长度。
这个长度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比如说,如果咱们要搭建一个长方形的支撑架,那么每根钢筋的长度可能就是3米或者4米;而如果只是在地面上铺设一层钢筋网,那么每根钢筋的长度可能就是1米或者2米。
好了,有了这两个数据,咱们就可以开始计算了。
具体方法很简单:把所需钢筋的总数量除以每根钢筋的数量,得到的结果就是所需的钢筋总长度;然后再把所需钢筋的总长度除以每根钢筋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就是所需的钢筋总根数。
这样一来,咱们就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来购买足够的钢筋了。
当然啦,这只是其中一种计算方法而已。
实际上,在施工现场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
比如说,如果地面不平整的话,就需要在计算时考虑到这一点;如果需要弯曲钢筋的话,也需要在计算时考虑到弯曲后的长度等等。
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相信大家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这项任务!。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第二章

下料长度 L =L1+
L2 – 90°量度差值
加工尺寸
L1= Ln边/4 + hc –柱筋保护层厚 –
(30+d)
L2=梁高h – 梁筋保护层厚–
(30+d)
下料长度 L =L1+ L2 – 90°量度差值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二、当屋面梁上部纵筋向框架柱中弯锚时
1.通长筋加工尺寸、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抗震L1=Ln+ 左 max{LaE,0.5hc+5d}+ 右 max{LaE,0.5hc+5d}
非抗震L1=Ln +2 La
2.下料长度公式
L =L1+L2-90°量度差值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二、计算实例 例一:在附图中,以某学院办公楼结施08三层结构梁配筋图⑥轴的KL3-7为例 ,查得底筋为3Ф20,C25,抗震等级为四级,柱截面尺寸:A轴850mm×400mm,B 轴550mm×550mm, lnAB=5450 ㎜。
非抗震:
L1=梁全长-左端柱hc-右端柱hc+2La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二、梁上部通长筋加工尺寸及下料长度计算实例 例1:以附图中某学院办公楼结施08三层结构梁配筋图⑥轴/A~D轴间
KL3-7实例,C25混凝土,抗震等级为四级, 查得LaE=34d,查得量度 差值为2.931d。 左端柱hc=右端柱hc=850㎜
解:1.加工尺寸
可直锚L1=Ln+ 2 max{LaE,0.5hc+5d}
=5450+max{34×20,0.5×850+5×20}+ max{34×20,0.5×550+5×20}
=6810㎜ 2.下料长度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一、常用符号说明:
l:钢筋长度(单位:m)
Φ:钢筋直径(单位:mm)
N:钢筋数量(根)
A: 钢筋截面积(单位:mm²)
g: 钢筋比重(单位:g/cm³)
V: 钢筋体积(单位:cm³)
二、计算公式和步骤:
1.计算钢筋截面积(A):
2.确定钢筋长度(l):
钢筋长度根据构件的尺寸和构造要求来确定,一般根据图纸上给出的数据或实际测量来确定钢筋的长度。
3.计算钢筋体积(V):
钢筋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A*l计算得出。
4.计算钢筋数量(N):
钢筋数量可以通过公式N = V / (g * 1000)计算得出,其中g为钢筋的比重,单位为g/cm³。
在进行具体的钢筋下料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钢筋规格和构件要求进行选择和计算。
举例说明:
假设需要计算一根直径为12mm、长度为6m的钢筋的下料数量。
已知钢筋的比重为7.85g/cm³。
1.计算钢筋截面积(A):
2.确定钢筋长度(l):
钢筋长度为6m。
3.计算钢筋体积(V):
4.计算钢筋数量(N):
所以,直径为12mm、长度为6m的钢筋的下料数量为86根。
钢筋的下料知识点总结

钢筋的下料知识点总结一、钢筋下料的基本概念1. 钢筋下料是指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钢筋接头的要求,将标准长度的钢筋材料按照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以便于在建筑结构中正确布置和连接;2. 钢筋下料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布局,确保钢筋的使用量和长度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3. 钢筋下料工作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1. 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一般可以分为手工计算和计算软件两种方式;2. 手工计算主要包括根据设计图纸和构配筋要求,计算钢筋长度和数量,然后进行布局和下料;3. 计算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自动生成钢筋下料方案和步骤,大大提高了计算和下料的效率和精度。
三、钢筋下料的主要步骤1. 阅读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结构的布局和构配筋要求;2.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进行钢筋的布局和计算,确定需要下料的钢筋种类、数量和长度;3. 根据下料计算结果,使用切割机或其他切割设备,对钢筋进行切割和加工,得到需要的长度和形状;4. 对切割好的钢筋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长度和数量符合要求;5.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将下料好的钢筋进行合理布置和连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钢筋下料的注意事项1. 钢筋下料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构配筋要求进行,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2. 下料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切割设备和工具,确保切割的准确度和平直度;3. 下料好的钢筋需要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长度和数量满足工程需要;4. 下料的钢筋需要进行标记和归类,方便施工现场的组织和使用;5. 下料后的钢筋需要妥善存放,防止受到损坏和污染,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五、钢筋下料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下料长度计算错误:造成下料钢筋过长或过短,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解决方法:仔细核对设计图纸和计算结果,确保下料长度准确无误;2. 下料切割不准确:造成下料的钢筋长度或平直度不达标;解决方法:使用标准的切割设备和工具,确保切割的准确度和精度;3. 钢筋下料标记不清晰:造成施工现场混乱或使用错误;解决方法:对下料好的钢筋进行标记和归类,确保施工使用的清晰明了;4. 下料好的钢筋存放不当:造成钢筋受到损坏或污染;解决方法:妥善存放下料好的钢筋,防止受到损坏和污染,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下料计算的步骤以及方法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 1、(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2、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3、(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