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及防治

合集下载

听力损失及防治PPT课件

听力损失及防治PPT课件
“一针 致聋”基因;母系遗传
携带者应终身禁用耳毒性药物,以避免耳聋; 提倡推广进行听力正常人群耳聋基因筛查,及早发现药物 性耳聋敏感人群。
39
耳聋芯片在药物性耳聋预防中的应用
1555突变探针
线粒体A1555G 均质突变 在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照片中的小女孩被检测出药物性耳聋,在专家的建议下,小女孩的 母亲、阿姨、舅舅都进行了耳聋基因检测,都被诊断为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携带者,他们将终身 禁用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
• 耳蜗病变引起的听觉障碍称感音性听力损失 (sensory hearing loss), 蜗后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为神经性听力损 失(neural hearing loss)。
Etiology 素
病因分类
• 遗传性(50-60%)
表型分类 综合征性(30-40%) 非综合征性(60-70%)
遗传方式 单基因遗传
对象: 未通过初筛 住院期间未进行筛查 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时间: 生后30-42天
复筛
项目:耳声发射(OAE)/和或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结果:未通过者,需要转诊到听力诊治机构
诊 断诊断
• 时间: 出生后3个月- 6个月 • 对象:复筛未通过的婴儿 • 地点:儿童听力诊治机构
婴幼儿听力诊断方法
(sensory/cochlear, neural/retrocochlear), mixed hearing loss
耳聋分级(WHO1980)
500、1000、2000Hz平均听阈 • 轻度聋:26~40dB • 中度聋:41 ~55dB • 中重度聋:56 ~70dB • 重度聋:71 ~90dB • 极重度聋:>91dB
• 按发病时间分为: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acquired hearing loss

2024年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三篇)

2024年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三篇)

2024年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个很古老而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在公元一世纪老普林尼就描述了居住在尼罗河瀑布附近居民的听力下降。

为预防其危害,早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意大利南部古城锡巴里斯(Sybarls)就禁止在市区进行金属加工。

自从我国发明火药以来,就有了爆震性耳聋的记载。

13世纪蒙古西征军把火药带到了中东继而传到了欧洲,欧洲就开始有了耳聋的报道。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已成为四大污染之一,是工业环境和军事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

从生理学上来判断,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不希望存在的声音。

它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者危害健康,其中以听觉的损伤为主,长期在超标噪声环境下作业或短时间接触高强度噪声,若无适当的保护措施,必将引起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甚至耳聋。

我国及国外都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疾。

噪声除对听觉的损伤外,还可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与免疫、生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即使未造成健康问题,也可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劳动安全。

据统计,在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

据九省市噪声对听觉系统影响的调查,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65.54%,其中达中、重度者为28.14%;语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4.37%。

军事噪声的危害同样相当严重,据美军的一项报告,服役两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0%-30%,服役xx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

因耳聋退伍的人员可占退伍总人数的20%。

为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一系列降低噪声及个体防护措施。

但由于经济条件及技术上的问题,许多作业环境的噪声还不能降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

许多国家采取完善法规、执行听力保护计划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职业噪声的危害。

我国在军事噪声方面已经制订了《军事作业噪声容许限值》(GJB50—85),《常规兵器发射或爆炸时脉冲噪声和冲击波对人员听觉器官的安全限值》(GJB2A—96),舰艇、飞机、装甲车辆等都颁布了相应的噪声容许限值。

失聪治疗及用药原则

失聪治疗及用药原则

失聪治疗及用药原则1.我耳朵一只突然失聪,该如何治疗?2.神经性耳聋如何治疗,平时需要注意哪些?我耳朵一只突然失聪,该如何治疗?(一)一般治疗患者尽可能住院治疗,卧床休息,限制水、盐摄入。

(二)营养神经类药物应及早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12、谷维素及能量合剂(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药物。

(三)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血管病变引起的突聋。

烟酸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

1~2mg磷酸组胺加于生理盐水250ml 或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注意滴速及病人反应)。

也有用0.1%普鲁卡因250~500ml静脉滴注。

冯照远等报告用**碱60mg溶于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隔3~5日开始第2疗程,一般3疗程。

他治疗28例,24例有效。

因**碱为平滑肌解痉剂,有血管扩张作用。

(四)肝素有人提出突聋常常伴发于血液凝固性过高。

肝素具有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并阻止血小板的凝集和破坏功能;尚有抗血管痉挛、减少血管渗透性等作用;其在体内可和组胺结合,限制组胺对细胞的破坏。

小剂量肝素的应用已作为治疗突聋的常规用药。

可作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剂量因人而异。

一般深部肌内注射每次100mg,8h一次。

静注每次50mg,每4~6h一次。

严重者可用100~200mg加入5%葡萄糖10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24h总量不超过300mg,以延长并维持凝血时间于30min(Lee-White试管法)为准而调整剂量。

但对有出血倾向、严重高血压及肝病患者慎用或忌用。

双香豆素、双香豆素醋酸乙酯及丙酮苄羟双香豆素也有类似效果。

(五)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凝集,改善毛细血管循环。

可用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以后每隔6h滴注500ml,共滴注3天。

(六)激素类药物早期应用效果较佳,包括ACTH、强的松、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等。

皮质激素对神经损害及病毒引起的蜗后聋有效。

保护听力的措施

保护听力的措施

保护听力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是导致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量避免或减少在噪音环境中的时间,可以有效保护听力。

2. 使用防护用具:如果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应该使用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等。

3. 控制音量:在使用耳机、电视、音响等设备时,应尽量将音量控制在适中的范围,避免音量过大。

4. 定期检查听力:定期检查听力,可以及时发现听力下降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5. 避免使用尖锐的物品清洁耳朵:避免使用尖锐的物品清洁耳朵,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

6. 避免过度清洁耳朵:过度清洁耳朵可能会导致耳道干燥,影响听力。

7. 避免接触污水:避免让污水进入耳朵,以免引起中耳炎等疾病。

8.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都有利于保护听力。

以上措施都有助于保护听力,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耳聋及其防治PPT课件

耳聋及其防治PPT课件

治疗手段
1 2
药物治疗
对于由感染、炎症等引起的耳聋,可以使用药物 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由结构异常、肿瘤等引起的耳聋,可能需要 手术治疗。
3
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植入
对于听力损失严重者,可以考虑使用助听器或人 工耳蜗植入来改善听力。
康复训练
听力训练
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帮助患者 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残余听力。
后天性耳聋
疾病因素
如中耳炎、内耳炎等感染 性疾病,以及脑膜炎、脑 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均可 导致听力下降。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链 霉素等抗生素,以及一些 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听 力障碍。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噪音、过度疲劳、 精神压力大等也会影响听 力,导致听力下降。
耳聋的遗传因素
单基因遗传
染色体异常
这些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 治疗。
04
耳聋的防治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如戴耳塞、远离嘈杂场所等。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长期接触噪音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听力问题。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疾病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应积极 控制。
由单一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耳聋, 如GJB2基因突变等。
如唐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染 色体异常疾病,也可能伴有听力障碍。
多基因遗传
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导致的遗传性耳聋,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03
耳聋的症状与影响
听力下降
01
听力下降是耳聋的主要症状之一 ,表现为对声音的敏感度降低, 难以听到微弱的声音或辨别不同 声音的来源。

防治耳聋的健康教学PPT课件

防治耳聋的健康教学PPT课件

保护听力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听力 健康有害,避免吸烟和过量饮 酒。
早期发现和治 疗耳聋
早期发现和治疗耳聋
定期听力检查:定期就诊听力专科医生 ,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耳聋 问题。
及时治疗耳部感染:耳部感染可能导致 耳聋,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耳聋
使用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对于 严重听力损失的患者,助听器 和人工耳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佩戴耳 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预防耳聋
注意用耳机的使用:避免高音 量和长时间使用耳机,注意选 择合适的耳机类型。
保护听力健康 的生活方式
保护听力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有助 于保护听力健康。 增加锻炼: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 步、跑步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维 持耳朵组织的健康。
防治耳聋的健康教学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预防耳聋 保护听力健康的生活方式 早期发现和治疗耳聋 结论
引言
引言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力损失问 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本 课程将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耳 聋的健康方法,帮助用户保护洁与卫生:定期清洁外耳 道,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刺激耳朵。
结论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耳聋及其防治

耳聋及其防治
耳聋及其防治
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义
人体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或分析综合部位的任何结 构或功能障碍,都可表现为听力不同程度减退,人们习 惯把轻者称为重听,把重者称为聋(deafness)
耳聋发病率
➢ WHO(2002年) 估计,世界范围内约有2.5亿听力残疾 人,2/3居住在发展中国家
➢ 2007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调查结果显示,听力残疾人 口达2004万,并以每年5万~6万人速度递增聋病
感音神经性聋
由于螺旋器毛细胞、 听神经、听觉传导径 路或各级神经元受损 害,致声音的感受与 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以 及皮层功能缺如者
➢ 先天性:遗传性,妊娠期病毒感染(风疹、腮腺炎 、流感)、服用耳毒性药物,分娩时受伤等;
➢ 后天性:老年性聋、传染病源性聋、药物中毒性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外伤性聋、特发性突聋 、自身免疫性聋、噪声性聋、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 的耳聋(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其他如糖尿病、 肾衰、甲状腺功能低下、血液病)等
耳聋分级(WHO)
Grade of impairment
Corresponding audiometric ISO
value
Performance
Recommendations
0-No impairment
25 dB or better (better ear)
No or very slight hearing problems. Able
2 - Moderate impairment
41-60 dB (better ear)
Able to hear and repeat words spoken in
raised voice at 1 metre.

浅谈耳聋的诊断及防治

浅谈耳聋的诊断及防治
耳聋是耳科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多变,主要分为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及混合性耳聋。传音性耳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由中耳或外耳疾病引起,常见疾病包括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渗出性中耳炎等。感音性耳聋则由耳蜗以上的听径路病变所致,数量最多。对于传音性耳聋的防治,需要积极及时而恰当的治疗急性中耳炎,控制慢性中耳炎的炎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并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对于渗出性中耳炎,治疗方法较多,如耳咽管吹涨、药物治疗等。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行手术治疗。感音性耳聋的防治则需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对于已经发生的耳聋,应根据听力损失情况采取相应的助听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听力重建手术以及同种移植等新技术为耳聋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获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力障碍流行病学

听力障碍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感觉缺陷。 全世界约有2.5亿人存在听力障碍。10% 65岁以上者
因此影响正常交往, 新生儿先天性重度听力损失的发
病率约为1‰。

1987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听语残疾者2770 万,占各类残疾之首位(40%)。 听力障碍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耳聋分级(WHO1980)


500、1000、2000Hz平均听阈 轻度聋:26~40dB 中度聋:41 ~55dB 中重度聋:56 ~70dB 重度聋:71 ~90dB 极重度聋:>91dB
听力残疾-WHO


Disabling hearing impairment in adults should be defined as a permanent unaided hearing threshold level for the better ear of 41 dB or greater; Disabling hearing impairment in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5 years should be defined as a permanent unaided hearing threshold level for the better ear of 31 dB or greater. The “hearing threshold level” is to be taken as the better ear average hearing threshold level for the four frequencies 0.5, 1, 2 and 4 kHz.
听力损失及其防治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earing impairment
概 述 Introduction
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人耳分成4个主要部分: • 内耳(或 耳蜗)由 感觉细胞 大脑 组成,它 的独特功 内耳 能使其能 够获取声 听觉神 音的声调 经 • 听觉神经将声音 和响度信 信息从内耳传送 息。 到大脑的更高层 中耳 次的处理中心。 • 声音振动鼓膜并传 导至中耳。中耳由 三个听小骨组成, 槌骨,砧骨和镫骨,
43
PDS基因突变患者生活指导
44
二、胎儿期因素
1. 妊娠早期宫内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弓形体等; 2. 妊娠期疾病:梅毒、肾炎、糖尿病、耳毒性药
物中毒、母子Rh因子不合等。
损害胎儿听觉器官,造成先天性听力损失。
三、出生因素 产程过长、难产、产伤、新生儿窒息、 核黄疸、低体重儿(<1500 g)等。

Etiology

病因分类

遗传性(50-60%)
表型分类 综合征性(30-40%) 非综合征性(60-70%) 遗传方式 单基因遗传
AR(70-80%) AD(10-20%) 性连锁(1-2%) 线粒体遗传 (0-20%)

非 遗 传 性 ( 40-50% )
宫内感染 (CMV,风疹病毒等) 产时因素
5、抗疟药:氯喹耳毒性与AmAn相似,奎宁常
导致一过性耳鸣,永久性听力下降少见。
五、传染病
流脑、腮腺炎、猩红热、伤寒、风疹、带状疱 疹、梅毒等。 注: 1. 脑膜炎多导致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难以恢 复。病后不久出现耳蜗骨化。 2. 腮腺炎常导致永久性单耳重度或极重度聋
六、全身慢性疾病
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甲状 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白血病、红细胞增多 症、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导致内耳血液循环障
四、药物性耳中毒(ototoxicity):
我国主要致聋原因之一,多与滥用药物及药 物易感性有关。 药物全身或局部应用后,经血液循环、脑脊 液、迷路窗膜进入内耳,孕妇可由胎盘影响胎 儿。通过抑制内耳各种酶的活性,扰乱其生理 功能并导致形态学改变。
1、耳毒性抗生素

AmAn 用量过大,药物在内耳蓄积
42
新生儿筛查
王× 父亲 29岁
及早发现迟发聋
听力正常 IVS7-2A>G杂合突变
宋×
王×
母亲
女儿
29岁
5岁
听力正常
IVS7-2A>G杂合突变
双侧感音神经性聋 IVS7-2A>G纯合突变
IVS7-2A>G杂合
IVS7-2A>G杂合
IVS7-2A>G纯合
因说话不清,5岁才被发现。 父母均为PDS基因同一个位点杂合突变,女儿为这一位点的 纯合突变。如果新生儿期进行基因检测,就可以早期发现 和预防听力下降。如果母亲孕期进行基因检测,可以获得

听觉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有赖于适 宜刺激(声音)的存在。 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 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早期干预→充分发挥听觉

系统的可塑性→发展言语能力。
什么新生儿是新新生儿生新 生儿新生儿听力筛查
对所有出生后的新生儿,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
快速的检测方法,将可能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
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
出生后感染(如脑膜炎、中耳炎)
耳毒性药物 声损伤或颅脑外伤 内耳疾病 全身疾病,等
多基因遗传 染色体异常
一、遗传聋: 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 Hereditary sensorineural HL, genetic HL AR: autosomal dominant 70% AD: autosomal recessive 10-20% X-linkage 1-2% Mitochondral 0-20%
dBHL
Prevention

针对常见病因开展预防。 各种急、慢性中耳炎症是导致传导性听力 损失最常见的原因。 预防重点为:积极防治上感、妥善处理急 性中耳炎、鼻腔鼻窦疾病、腺样体肥大、 扁桃体炎等。

Treatment

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不能或不愿手术者,可用助听器。

主观听力检查(BOA、VRA、PA、PTA):
需要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测试;

其他辅助检查影像学(CT、MRI):
需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
干预与康复

确诊听力损失的患儿,越早接受听力干预越好;
确诊为听力损失,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坚持干预;
除佩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等方法外,长期的 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减弱所引起
的听力障碍
成为传导性 听力损失。
Etiology

外中耳畸形: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 外伤引起的外中耳畸形。


外伤:外伤性鼓膜穿孔、听骨断裂、颞骨骨折等。
炎症:各种急、慢性中耳炎。 肿瘤:外耳道乳头状瘤、耵聍腺瘤、中耳癌等。 其它: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耳硬化症等。
Clinical manifestation
外耳 • 外耳捕获外 界声音,并 将其沿着外 耳道传导至 鼓膜。
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外耳和中耳
中耳听小骨
耳鼓
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耳蜗
大脑 耳蜗
听觉神经
听力图
正常听力
轻度听力损失
中度听力损失
中重度听力损失 重度听力损失
极重度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和聋

Hearing loss, Hearing impairment:听觉传导 路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 害 Hard of hearing: mild hearing loss Deafness: severe to profound hearing loss
复 筛
项目:耳声发射(OAE)/和或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结果:未通过者,需要转诊到听力诊治机构


断诊断
时间: 出生后3个月- 6个月 对象:复筛未通过的婴儿 地点:儿童听力诊治机构


婴幼儿听力诊断方法

客观听力检查(ABR、ASSR或40Hz、OAE、声阻抗):
需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测试;
耳蜗毒性: 新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前庭毒性: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个体易感性 (mt DNA 12S rRNA A1555G)

其他抗生素
氯霉素、红霉素、洁霉素等,多为一过性损害。
2、利尿剂
利尿酸、速尿等袢利尿剂,与AmAn有协同作用
3、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长春新碱等 4、水杨酸类:多为一过性损害
新生儿听力筛查三阶段
第一阶段
听力筛查阶段(产科/新生儿科/儿保)
初筛:2-7天
复筛:30-42天
第二阶段 听力诊断阶段(听力诊治机构) 3-6个月 第三阶段 干预与康复阶段(诊治/康复机构) 3-36个月
初初筛 初筛
对象:所有正常出生的新生儿
时间:出生后2-7天 方法:耳声发射(OAE)
复筛
对象: 未通过初筛 住院期间未进行筛查 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时间: 生后30-42天

听力损失不会太重,多为轻、中度; 部分患者有自听过显和韦氏误听现象 (paracusis Willisi); 如有耳鸣,多为低音调性; 纯音测听骨导正常,气导下降,气骨导差20 dB或以上,气导损失<60 dB。 大多可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典型传导性听力损失听阈曲线
25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听力损失分类

按发病时间分为: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acquired hearing loss 按病变性质分为: Functional hearing loss, organic hearing loss 按病变部位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