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答案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答案【篇一: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学习重点】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储备;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思考题:1,2,3,4讨论题:1,2,6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概念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一价定律;套补的利率平价;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贸易条件思考题1,2,3,5,8讨论题1,3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概念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数量匹配原则;最优指派原则;融资型政策;供给型政策;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思考题讨论题1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概念影子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棘轮效应;三元悖论;爬行盯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制度;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备用信贷;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货币替代思考题2,4讨论题1,2,3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概念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离岸交易;在岸交易;欧洲债券;外国债券;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思考题2,5,6讨论题2,3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概念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特里芬两难;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区域货币合作思考题2,3,4讨论题2,3,5【篇二:国际金融练习题】=txt>(答案请参照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的各章)第一章一、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贸易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二、简答题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2、简述国际收支各账户之间的关系3、请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性质4、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其中交易包括:()A?交换B?转移C?移居D?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3?国际收支的长期性不平衡包括:()A临时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货币性不平衡D周期性不平衡E.收入性不平衡4?《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将国际收支账户分为:()A?经常账户B?资本与金融账户C?储备账户D?错误和遗漏账户5?下列哪个(些)账户能够较好地衡量国际收支对国际储备造成的压力:()A?贸易收支差额B?经常项目收支差额C?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D?综合账户差额6?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为-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A?增加了100亿美元的储备B?减少了100亿美元的储备C?人为的账面平衡,不说明问题D?无法判断四、计算分析题:(1)该国该年BOP差额是多少?(2)请简要分析一下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国际金融学》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研究国际间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国际收支、汇率、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模型,如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储备管理理论等。
(2)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运作机制和金融工具的特点。
(3)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原因和影响。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对国际金融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2)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解读国际金融数据,并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关注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
(2)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构成(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和分析(3)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机制2、外汇与汇率(1)外汇的概念和种类(2)汇率的标价方法和种类(3)汇率的决定理论和影响因素(4)汇率制度的类型和选择3、国际储备(1)国际储备的概念和构成(2)国际储备的管理原则和策略(3)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和管理4、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构成和特点(2)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种类和功能5、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和特点(2)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影响(3)国际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6、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1)国际金融协调的形式和作用(2)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发展(3)区域货币合作的案例和经验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模型,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国际金融》是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研究的主题涉及国家之间的货币与宏观经济关系。
具体地说,国际金融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汇率决定与汇率波动、国际金融市场与资本流动以及国家之间宏观经济的相互关联等。
该门课程涉及国际金融管理的市场均衡理论、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及外汇风险管理、债券的风险度量与息票“剥离”技术、金融创新与衍生工具交易等,较全面地论述了国际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技术,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业务运作、国际金融的风险度量及风险管理技术,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证券投资、公司理财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掌握:国际金融的均衡模型;国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业务运作;风险度量和风险管理技术。
理解:汇率形成机制和“套利”原理。
了解:衍生工具交易及衍生工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讲授、习题课及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基本知识内容由教师讲授,而一些重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则采用习题课的方式来完成,一些其它知识的补充则通过老师辅导,学生自学来实现。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国际金融涉及金融学、微积分、高等代数的知识,因而,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金融学是其先修课程。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陈信华、殷凤,《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教学参考书: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2、石玉川等,《国际贸易术语惯例与案例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7年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国际金融管理的市场均衡理论教学内容: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费雪效应,市场预期理论。
重点: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费雪效应。
难点:远期汇率与利率、通胀率的关系。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汇率基础理论)【圣才出品】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一、概念题1.货币资产效应答:货币资产效应是一种本币贬值对经济总需求的紧缩性影响效应。
从货币理论和金融资产的角度看,本币贬值使本国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尤其是外币资产的能力下降,它把较多的本国购买力转移到了相同数量的外币资产上,从而也会导致总需求的萎缩,这是“货币资产效应”。
2.债务效应答:债务效应是一种本币贬值对经济总需求的紧缩性影响效应。
本币贬值后,偿还相同数额的外债需要付出更多的本国货币。
当外债还本付息额较大时,贬值必会引起国内总需求下降。
3.贬值税效应答:贬值税效应是一种本币贬值对经济总需求的紧缩性影响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高新技术、设备、能源以及粮食等需求弹性很低的进口商品越来越必要。
本币贬值后我国货币购买力的较大部分将转向这些进口商品,从而导致对本国产品的相对需求下降,这实际上是本币贬值加在社会总需求上的一种赋税,称为“贬值税效应”。
4.金币本位制答:金本位制最初是指金币本位制,即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直接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5.金块本位制答:金币本位制度发展到后期,由于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黄金参与流通、支付的程度下降,其作用逐渐被以其为基础的纸币所取代。
只有当大规模支付需要时,黄金才出马,以金块的形式参与流通和支付。
这种形式的货币制度,我们又称它为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依然是一种金本位制,因为在这种制度下,纸币的价值是以黄金为基础,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
黄金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清算和支付。
6.外汇汇率答:外汇汇率是以另一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学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储备;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思考题:1,2,3,4讨论题:1,2,6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概念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一价定律;套补的利率平价;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贸易条件思考题1,2,3,5,8讨论题1,3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概念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数量匹配原则;最优指派原则;融资型政策;供给型政策;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思考题1,3,4,6讨论题1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概念影子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棘轮效应;三元悖论;爬行盯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制度;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备用信贷;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货币替代思考题2,4讨论题1,2,3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概念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离岸交易;在岸交易;欧洲债券;外国债券;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思考题2,5,6讨论题2,3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概念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特里芬两难;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区域货币合作思考题2,3,4讨论题2,3,5。
国际金融新编选择题

二、是非题,试说明下列判断正确与否(共计10 分)1.国际间接投资就是购买有价证券。
答案:错2. 外汇市场上,银行通常以中间价的形式报价。
答案:错3. 期权交易的损失不可能超过保证金。
答案:错4. 外汇管制就是限制外汇流出。
答案:错5. 资本逃避就是资本流出。
答案:对6. 抵补套利和投机是外汇市场常见的业务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盈利。
答案:对7.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前提为一价定律,它是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基石。
答案:对8.若一国的进出口弹性满足马歇尔—勒讷条件,则货币贬值短期内必能改善贸易收支。
答案:对9.根据MF模型,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本币升值。
答案:错10. 黄金储备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
答案:错三、填空题(共计10 分)1.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外投资收入被归入经常项目。
答案:2._ 汇率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3.根据无抵补利率平价, 当欧元存款比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更高时,美元相对于欧元会立即___________。
答案:贬值4. 在马歇尔—勒讷条件长期成立的前提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称为J 曲线效应5.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固定汇率制度最适用于通过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而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地区。
6.金本位制度下,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形式是。
二战后,由于IMF 推行黄金化政策等原因,它已成为较为次要的储备。
目前的国际储备的主体是。
黄金,非货币,外汇储备7. 1944 年7 月,44 国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州的_____________举行会议,起草并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答案:布雷顿森林8.货币市场是指期限为的资金融通市场。
答案:一年或一年以下9. 金本位制度下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_________于1752 年提出的。
答案:休谟10. 把标准单位的本国货币表示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法,被称为______标价法。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4154005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是院校本科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而且是金融、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
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涉及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都是在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2、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4.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为闭卷考试。
以百分制计分。
二、课程目标1、系统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重点讲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管理原理及实务操作方法,详细阐述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圣才出品】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第五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一、概念题汇率失调答:当汇率长期偏离合理水平时,就被称为汇率失调。
汇率失调可以分为货币高估与货币低估两种情况。
①本国货币被高估时,相同数量的本国产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产品,这对于一国来说是有利的,但是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会受到严重损害,这会引起一国的国际收支困难,并且严重影响其长期的经济发展。
②本国货币被低估时,需要出口更多的本国商品才能换回相同数量的外国产品,这意味着一国在国际资源交换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但是,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高,这又会鼓励本国的出口,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因此,常常会出现某些国家故意低估本国汇率,以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的情况,而当另外的国家进行报复时,就会爆发“汇率战”。
无论是货币高估还是低估,都意味着价格信号的失真,是对汇率合理水平的扭曲,不利于一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二、判断题1.本币贬值会减少国内资本的供给,同时也会降低本国就业和产出水平。
()【答案】×【解析】本币贬值会吸引外国资金投资,增加国内资本供给,并相应的增加本国的就业和产出水平。
2.中期跨度内产出和汇率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长期跨度内的外延经济增长的一种特殊情况。
()【答案】√【解析】外延经济增长是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而扩大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汇率与外延的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为汇率变动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汇率变动劳动供给效应。
中期跨度内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不变即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上的。
也就是说,中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靠要素投入增加来实现的,可以理解为长期跨度内的外延经济增长的一种特殊情况。
3.在可持续条件下的汇率模型中,外延经济增长曲线和内涵经济增长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内部均衡的汇率水平,这同时意味着,为实现可持续增长,外延经济增长与内涵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应当严格相等。
()【答案】×【解析】外延经济增长曲线和内涵经济增长曲线的交点是示意性质的,表示外延经济增长与内涵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适当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
1,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的形成是以经济的开放和货币的使用为前提的。
国际金融学的出发点是整个宏观经济,它是建立在货币经济学和开放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
国际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相互关系。
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角度研究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国际金融学的核心研究变量则是国际收支和汇率。
国际收支和汇率是成为国际金融学的核心研究变量,是由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决定的。
2,内部均衡:内部均衡通常是指一定条件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从短期来讲,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达到其中一个目标,可能会损害另一个目标或妨碍经济增长为代价。
从长期来讲,内部均衡就是指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中国的基本国情:①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具有世界影响②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③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紧张④中国人口众多⑤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外延型增长为主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经济交流
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
记录②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③国际收支是个事后的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Sheet of Payments):将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其特定账户可以分为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
3,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实际资源在国际交换和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Goods),服务(Services),收入(Income)和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4,离岸价(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的交货价,是指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买卖双方费用和风险的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
5,到岸价(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货物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
货价构成因素中除包括货物本身价格外,还包括从转运港至约定目的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
6,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的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和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两大部分。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金融账户包括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7,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8,错误和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为归结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而设立的抵消账户,数目与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之和的余额相等,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