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肱骨干骨折康复训练
肱骨干骨折康复方案

肱骨干骨折康复方案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中段或近中段骨折,常见于肘部受伤或直接外力作用引起的骨折。
以下是肱骨干骨折康复方案的一般步骤:
1. 手术后的第一周,主要以维持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保护手部为主。
患者应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活动,包括腕部和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
2. 术后第2-3周,患者可开始进行肘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和旋转运动。
这些运动旨在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并逐渐加强手臂的功能。
3. 术后第4-6周,患者可以进行逐渐增加的负重训练,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常规的康复锻炼包括重力抗阻训练、弹力带练习和肱骨旋前肌和旋后肌的加强运动。
4. 术后第6-8周,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功能性训练,如握力和手臂的协调性训练。
这些训练旨在恢复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手指灵活性和手臂力量。
5. 术后8-12周,患者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负荷,以促进肱骨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这包括高强度的肱骨肌肉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和功能性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并避免超负荷训练或不当运动引起的再伤害。
此外,康复过程中可能需要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
每个个体的康复进程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康复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肱骨干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案

肱骨干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案一、康复宣教:保护好受伤部位,防止骨折移位,造成进一步畸形二、康复评定(一)一般情况评定1.外伤史、手法整复、外固定或钢板内固定,髓内针固定手术病史,伤后X线片,术后X线片或近期X线片查看骨折愈合情况。
2.观察外形:皮肤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窦道畸形、肿胀、肌肉萎缩、肌围度。
若骨折累及桡神经损伤,伤后出现“捶丸、垂指”征。
(二)功能性评定1.疼痛:选用VAS疼痛评定表2.肌力:选用MMT徒手肌力评定表,检查损伤侧三角肌、背阔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力。
3.关节活动度:用量角器测量肩关节(前屈180°、后伸70°、外展180°、内收45°、内旋90°、外旋90°)和肘关节(屈曲150°、伸展0°)的活动度。
4.肌电图:可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5.感觉(1)浅感觉:用针刺、棉棒、触压检查针刺觉、触觉、压痛觉。
若累及桡神经损伤侧手背桡侧半皮肤感觉异常或消失。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音叉)(3)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等6.心理功能评定7.ADL评定:若损伤侧为优势手(常使用的),对日常刷牙、洗脸、梳头的影响。
三、康复目标(一)短期目标:减轻疼痛、消除肿胀、使骨折部位达到愈合,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度和肘关节活动度趋于正常),保持正常肌肉力量(肩部肌群肌力达到4级),日常生活能力完全自理。
(二)长期目标: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恢复正常的功能,回归家庭,回到工作岗位,回归社会。
四、康复治疗(一)第一阶段(术后第一周)目的:改善患上肢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血肿、炎性渗出物的吸收,缓解疼痛,预防粘连,维持一定肌力,防治失用性肌萎缩,维持一定关节活动度,防治关节挛缩,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积极训练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法:1.休息、制动:用三角巾悬吊保护,有利于组织修复。
肱骨干骨折康复指导

肱骨干骨折
康复指导
1 复位固定后开始练习指、掌、腕关节活动,并做上臂肌肉主动舒缩练习,以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
2 2~3周后开始练习肩、肘关节活动:
1)伸屈肩、肘关节;健侧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屈肘后伸上臂;
2)旋转肩关节:身体向前倾斜,屈肘90º,使上臂与地面垂直,以健手握患侧腕部,做划圈圈动作;
3)双臂上举:两手置于胸前,十指相扣,屈肘45º,用健肢带动患肢,先使肘屈曲120º,逐渐双上臂同时上举,再慢慢放回原处。
3 解除外固定后的功能锻炼: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划圈圈(肩关节环转);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顺时针在水平面划圈圈活动上肢;将患侧手置于背后,然后用健侧手托扶患侧手去触摸健侧肩胛骨(肩内旋);举臂摸头后部(肩外展外旋);反臂摸腰,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肩外展、内旋、后伸);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健侧耳朵(肩内收、外旋);划船动作(肩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上举)
4 早、中期严禁做上臂旋转活动,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帮助病人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肱骨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是恢复肱骨功能和加强上肢力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为您介绍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恢复受伤手臂的功能和力量。
1. 初始康复阶段(手术后1-3周):手术后的第一周是肱骨骨折的初始康复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肿胀,并促进伤口愈合。
以下是初始康复阶段的一些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被动活动:由物理治疗师帮助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以防止肩关节僵硬。
- 进行冰敷:每天多次使用冰袋敷在手术区域,减轻疼痛和肿胀。
- 进行疼痛管理:使用适当的疼痛管理方法,例如使用止痛药和物理治疗。
2. 被动运动阶段(手术后3-6周):手术后的第3至6周是被动运动阶段,此时伤口已经开始愈合,可以逐渐开始进行被动运动,以恢复手臂的关节活动度。
以下是一些被动运动阶段的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被动关节运动:使用手动或设备辅助下,进行手臂关节的被动运动,以恢复肩关节、肘关节和手腕的活动度。
- 进行手臂支撑活动:通过进行支撑活动,帮助恢复肌肉力量,促进手臂功能的恢复。
- 进行手臂位置调整:通过手动调整手臂的位置,以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避免产生过多的紧张和压力。
3. 积极主动阶段(手术后6-12周):手术后的第6至12周是积极主动阶段,此时手术区的骨折部分开始愈合,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主动运动,以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手臂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积极主动阶段的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主动关节活动:进行手臂的主动关节活动,例如屈曲、伸展、旋转等,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灵活性。
- 进行抗阻力锻炼:逐渐增加抗阻力的训练,通过使用弹力带或负重训练器材,加强手臂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臂功能。
- 进行平衡训练:通过进行平衡训练,加强手臂和身体的协调性,预防摔倒和受伤。
4. 功能恢复阶段(手术后12周后):手术后12周后是功能恢复阶段,此时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可以开始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性训练,以提高手臂的日常使用能力。
肱骨干骨折的功能锻炼标准版文档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
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 (shàngzh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 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 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 钙。
第一页,共7页。
Company Logo
肱骨(gōnggǔ)干骨折
2功能(gōngnéng)锻炼的方法:
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关节,同时上臂后
2功能(gōngnéng)锻炼的方法: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shàngzh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Company Logo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shàngzh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肱骨(gōnggǔ)干骨折 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肱骨(gōnggǔ)干骨折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zìjǐ)的头后部(图13)。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Company Logo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 ,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 、图3)。
第二页,共7页。
ggǔ)干骨折
肩、肘关节的活动(huó dòng): 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
肘关节活动(huó dòng),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 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 后伸,然后屈曲肘 关节,同时上臂后 伸(图11)。
图14
第六页,共7页。
Company Logo
肱骨(gōnggǔ)干骨折
3注意事项:
肱骨骨折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后康复训练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肱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哈。
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肱骨骨折了。
那可把他给疼坏了,在医院住了好一阵子呢。
等出院的时候,医生就嘱咐他一定要好好做康复训练。
一开始,他还觉得挺轻松的,不就是康复训练嘛,能有多难。
可是等真正开始做的时候,他就傻眼了。
那疼啊,简直让人受不了。
比如说做那个手臂伸展的动作吧。
他得慢慢地把手臂伸直,然后再弯回来。
一开始,他的手臂根本就伸不直,稍微一动就疼得他直咧嘴。
但是没办法呀,为了能快点好起来,他只能咬着牙坚持。
我去看他的时候,他正满头大汗地做着这个动作呢。
我就说:“你这也太受罪了吧。
”他苦着脸说:“没办法呀,谁让我不小心摔了呢。
”还有那个旋转手臂的动作。
这个动作也很难,他得慢慢地转动手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用力。
有一次,他转得有点快了,结果疼得他差点哭出来。
他就说:“哎呀,我这啥时候才能好呀。
”我就安慰他:“别着急,慢慢来吧,肯定会好起来的。
”除了这些动作,他还得做一些力量训练。
比如说,拿着一个小哑铃,慢慢地举起来。
这个动作对他来说也不容易,因为他的手臂还没有完全恢复,力气也很小。
但是他还是坚持着做,每次做几个,然后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他的手臂慢慢地好了起来。
他也越来越有信心了,每天都认真地做着训练。
我再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能做很多动作了,而且也不那么疼了。
他高兴地说:“我觉得我马上就能恢复正常了。
”我也为他感到高兴。
总之啊,肱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虽然很辛苦,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咱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可不能怕疼,一定要好好做康复训练哦。
嘿嘿,就这么着吧。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需要进行恢复训练,以便使手臂复原。
在康复过程中,医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康复计划,并与患者合作。
康复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康复前期、康复中期和康复后期。
在康复前期,主要任务是减轻疼痛并保持肩关节和肘关节的移动度。
在康复中期,患者应该开始进行强度训练,逐渐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在康复后期,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其中,康复前期的训练重点包括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
患者需要进行一些被动活动和主动拉伸,以缓解疼痛。
在康复中期,患者应该开始进行力量训练,这可以通过以渐进方式进行重量练习来实现。
推荐使用慢性活动(eccentric)练习来提高肌肉力量。
此外,在康复中期的最后阶段,应该注意恢复正常关节稳定性。
康复后期的训练将确保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适当的营养和休息,以促进恢复。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康复训练需要比较长时间,通常需要长达数月的时间。
患者需要耐心和毅力来完成整个康复过程。
综上所述,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手臂的恢复非常重
要。
对于患者而言,需要与医师密切合作,选择合适的康复计划并遵循治疗建议。
在适当的营养和休息的条件下,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并渐进地提高力量和稳定性,最终达到恢复正常活动水平的目标。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人们普遍认为,肱骨骨折术后的恢复复原对于恢复患者肩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骨折骨折的功能,缩短骨折复原的时间,并减少疼
痛的发生。
肱骨骨折术后恢复训练,可以分成局部功能训练和全身性功能训练两个部分。
1、局部功能训练:一般在肱骨骨折手术后第一阶段,主要是恢复患者上肢动作范围,缓解骨折处疼痛,增强上肢肌肉力量,以及提高上肢关节肌肉平衡性,发展关节活动度。
例如:用有气压平衡泵及阻力带结合手持物体,做支点活动、伸肌练习和肩关节活动,可
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的伸展性。
2、全身性功能训练:在肱骨骨折后,要在适宜的时期开始考虑针对全身性功能训练,包括腹肌肌肉力量训练,佩戴不同重量的训练哑铃或集中训练夹,练习劣质负重活动,以
及胸肌训练等,以提高肱骨骨折处及躯干的肌肉力量,恢复患者体能,减少后遗症发生。
在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情况起居及有氧运动训练来进行
康复。
康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患者减少肩部疼痛,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善其肩部功能。
运动康复,尤其是有效的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程序,必须精心设计,指导有系统性,以便帮
助患者尽快恢复肩部功能,重返正常生活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俩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3、功能锻炼的方法:(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
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
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
11)。
3)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 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 12)。
4)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
后部(图 13)。
(5)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 14)。
如此循环往复。
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
以上锻炼方法每次 15 分钟,每天 3-4 次。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