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氯化铵的生成焓可以通过热化学实验测定。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实验方法: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热量计(量热器具)
2. 量筒
3. 火花机
4. 刻度瓶
5. 氯化铵(固体)
6. 水(液态)
实验步骤:
1. 将热量计放在防火网上,加热烧杯中的水,使水温升高。

记录初始温度Ti。

2. 在刻度瓶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铵固体,记录其质量m。

3. 将氯化铵固体加入烧杯中的水中,搅拌使其溶解,直至完全溶解,并记录最终温度Tf。

4. 计算水的体积,即量筒示数的差值,记为V1。

5. 记录热量计示数的差值,记为q。

6.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和生成焓的定义(生成焓 = 放出的热量/摩尔数),计算氯化铵的生成焓:
ΔH = -q / (m / M)
其中,ΔH为氯化铵的生成焓(单位为焦耳/摩尔),q为热量计示数的差值,m为氯化铵的质量,M为氯化铵的摩尔质量。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不要让气泡进入热量计,以保证测得的热量准确。

2. 氯化铵溶解时会吸热,因此热量计示数应呈负值。

3.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反应完全,确保无任何氯化铵残留。

这是一种测定氯化铵生成焓的常规实验方法,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氯化铵和硫酸铵生成焓与晶格能测定

氯化铵和硫酸铵生成焓与晶格能测定

Ya n g Ch u n ~,Ch e n g We n y u ,W a n g Qi n g l u n ,Li u Xi a o l i ,W a n g Gu i x i a n g ,Ya n g J i n
( 1 .S c h o o l o f C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H e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Ti a n j i n 3 0 0 1 3 0,Ch i n a ; 2 .De p a r t me n t o f Ch e mi s t r y ,Na n k a i Un i v e r s i t y,Ti a n j i n 3 0 0 0 7 1,Ch i n a )


管№ m

H l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s t a n d a r d e n t h a l p i e s o f f o r ma t i o n a n d l a t t i c e e n e r g i e s o f a mmo n i u m c h l o r i d e a n d a mmo n i u m s u l f a t e
验m 实 e H … p
计 代 替 水 银 温 度 计 以减 小 测 量 的误 差 ; 用 作 图法 对 温 度 一 时 间 曲线 进 行 校 正 , 提 高 了温 度 测 量 的 准 确 度 ; 在 测
定 NH c 1 溶 解 焓 的 实 验 中使 NH C 1的 用 量 减 少 为 原 来 的 4 O , 硫 酸 铵 的设 计 性 实验 可 以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

氯化铵生成焓实验报告

氯化铵生成焓实验报告

氯化铵生成焓实验报告氯化铵生成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氯化铵生成过程的焓变,探究该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

实验原理:氯化铵生成焓实验是一种热化学实验,利用热量计测量反应过程中的热变化。

在该实验中,氯化铵固体与水溶液反应生成氨气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H4Cl(s) + H2O(l) → NH3(g) + HCl(aq)。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过程中的热变化可以表达为:ΔH = q,其中ΔH表示焓变,q表示吸热或放热。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热量计放置在稳定的支架上,保证其与环境隔离。

2. 测量热量计的初始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热量计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加入氯化铵固体: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热量计中,并立即密封热量计。

4. 观察反应过程:观察氯化铵固体与水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氨气和盐酸。

5. 测量热量计的最终温度:在反应过程结束后,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热量计的最终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焓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ΔH等于热量计的温度变化乘以热容量。

ΔH = q = CΔT,其中C为热量计的热容量,ΔT为温度变化。

2. 确定热容量:通过进行空白实验,即将相同质量的水加入热量计中,重复实验步骤3至5,测量热量计的温度变化,计算得到热容量C。

3. 统计实验数据: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焓变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氯化铵生成焓的平均值为ΔH = -176 kJ/mol,标准偏差为±5 kJ/mol。

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铵生成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了大量的热能。

这一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

根据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而实验结果中焓变为负值,说明氯化铵生成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常常伴随着物质的分子间键的形成,释放出的能量促使反应物转变为产物。

2024年焓差实验室基础培训

2024年焓差实验室基础培训

焓差实验室基础培训一、引言焓差实验室作为研究能源转换与利用、热力学性能评估等领域的重要实验平台,在我国能源、环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对焓差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本文将围绕焓差实验室的基础知识、设备操作、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培训。

二、焓差实验室基础知识1.焓差实验原理焓差实验是通过测量系统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能量差,从而计算系统的焓变。

焓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系统在恒压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焓差实验原理为:ΔH=Qp,其中ΔH表示焓变,Qp表示在恒压条件下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焓差实验设备焓差实验室主要设备包括:恒温槽、热量计、压力计、流量计、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焓差实验方法焓差实验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准静态法。

直接法是通过测量系统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压力、体积和温度,计算焓变;间接法是通过测量系统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热量和温度,计算焓变;准静态法是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系统状态变化缓慢,使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计算焓变。

三、焓差实验室设备操作1.恒温槽操作(1)检查恒温槽内冷却水是否畅通,设定恒温槽温度。

(2)将待测样品放入恒温槽,确保样品与恒温槽内冷却水充分接触。

(3)开启恒温槽,调整恒温槽温度,使样品温度达到设定值。

2.热量计操作(1)检查热量计是否完好,连接热量计与数据采集器。

(2)将待测样品放入热量计,确保样品与热量计充分接触。

(3)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加热或冷却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3.压力计、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操作(1)检查压力计、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是否完好,连接设备与数据采集器。

(2)按照实验要求,调整压力、流量和温度,记录实验数据。

四、焓差实验数据处理1.数据采集(1)实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压力、体积、温度、热量等数据。

(2)数据采集频率应根据实验需求确定,保证数据充分反映实验过程。

焓差实验室基础培训

焓差实验室基础培训

焓差实验室基础培训标题:焓差实验室基础培训一、引言焓差实验室作为能源、环境、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实验平台,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对焓差实验室的认识,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围绕焓差实验室的基础知识、设备组成、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培训。

二、焓差实验室基础知识1. 焓差实验室的定义焓差实验室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焓变(即热效应)的实验设施,通过对实验物在特定条件下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焓变值。

2. 焓差实验室的原理焓差实验室的核心设备是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其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对实验物进行加热或冷却,通过测定实验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计算得到焓变值。

3. 焓差实验室的应用焓差实验室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化工、材料等领域,如燃料燃烧、催化剂活性、材料相变等方面的研究。

三、焓差实验室设备组成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是焓差实验室的核心设备,主要由样品池、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冷却器等组成。

2. 恒温水浴恒温水浴用于为差示扫描量热仪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一般分为高温水浴和低温水浴。

3.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的温度、热量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

4. 计算机及软件计算机及软件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常见的软件有Topas、Origin等。

四、焓差实验室实验操作1. 实验前的准备(1)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准备实验样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称量、研磨等处理。

(3)将实验样品放入样品池,注意样品的均匀性。

2. 设定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温度范围、升温速率等参数。

3. 进行实验启动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温度、热量等参数的变化,确保实验安全。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束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焓变值等参数。

5.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等。

实验三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精)

实验三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精)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0
2
4
6
8 10 12 14
a×103∕(mol · dm-3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
4
6
8 10 12 14
a×103∕(mol · dm-3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8
17
16
TT((0C℃))

15
∆T

14

13
12
11 30 60 90 120混合15时0 刻180 210 240 270 300
tt((ss)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T-t 曲线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T(℃)
A
T1
∆T
T2
B
t(s)
反应点
氯化铵溶解T-t 曲线
理论值:
Δf
H
θ m
[
NH4Cl(
s)]

-314.43KJ
mol -1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Δr
H
θ m
(中和或
溶解)
C:热容(体系升高1℃所需热量)
n:被测物质物质的量 ∆T:体系温度改变值
C

n
Δr
H
θ m
ΔT
三、实验器材
57.3KJ mol 1
量热杯、温度计、秒表、量筒、小烧杯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四、实验步骤
1、测定热容C
量热杯+ 5500mLL11.0.50m0mmoolLl蒸LL1馏N1HN水3aOHH2O,盖好
每30s读一次温度(5组)
快速加入等量同浓度1N.H5、m4同Coll(温s )L度?g1 HCl ,盖好,摇动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精)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精)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用热量计测定物质生成焓的简单方法。

2、加深对有关热化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原理本实验用热量计分别测定NH4Cl(s)的溶解热和NH3(aq)与HCl(aq)反应的中和热,再利用NH3(aq)和HCl(aq)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数据,通过Hess定律计算NH4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NH3(aq)+HCl(aq)NH4Cl(aq)Δr H mө中和= Δf H mө(NH4Cl,aq)-Δf H mө(HCl,aq)-Δf H mө(NH3,aq)NH4Cl(s)NH4Cl(aq)Δr H mө溶解= Δf H mө(NH4Cl,aq)-Δf H mө(NH4Cl,s)Δf H mө(NH4Cl,aq)=Δr H mө中和+Δf H mө(HCl,aq)+Δf H mө(NH3,aq)=Δr H mө溶解+Δf H mө(NH4Cl,s)Δf H mө(NH4Cl,s)=Δr H mө中和+Δf H mө(HCl,aq)+Δf H mө(NH3,aq)-Δr H mө溶解热量计是用来测定反应热的装置。

本实验采用保温杯式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化学反应在热量计中进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会引起热量计和反应物质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Δr H mө中和=-(cmΔ T+C pΔ T)/nΔr H mө溶解=-(cmΔ T+C pΔ T)/n式中:Δr H mө中和——中和热,J/molΔr H mө溶解——溶解热, J/molm——物质的质量,g;c——物质的比热容,J•g-1•K-1;Δ T——反应终了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K;C p——热量计的热容,J•K-1;n ——反应物质的摩尔数,mol。

由于反应后的温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升到最高值,而实验所用简易热量计不是严格的绝热系统,在这段时间,热量计不可避免地会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

为了校正由此带来的温度偏差,需用图解法确定系统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即以测得的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图,按虚线外推到开始混合的时间(t=0),求出温度变化最大值(Δ T),这个外推的Δ T值能较客观地反映出由反应热所引起的真实温度变化。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测定氯化铵生成焓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用于测定物质的结构及特
性的变化特点。

一般用于研究不同条件下氯化铵的变化特性及其行为
方式,从而推测出其组合成分和稳定性、溶解性及活性等性能参数。

该实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用氯化铵溶液测定白色固体物质
的量,其次浸出白色固体物质,然后将样品添加剩余量和其他溶剂一
起加热,测定蒸发量来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铵的含量。

实验中采用帘式
气体椅,进行加热实验。

当样品有含氯化铵时,可以推测出它的结构,经过加热能使氯化铵放出氯气,而氯气携带能量,由量热仪读取所需
氯气会携带的焓值,进行相应的估计。

此外,这种测定方法具有优点:首先,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氯化
铵含量;其次,它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高效地测定氯化铵含量;最后,它可以测定低毒性物质,而不必担心有毒物质的释放。

总之,测定氯化铵生成焓,可以更好地实现物质的测定、研究,
使得物质性质更加综合,加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T1
∆T
T2
B
t(s)
反应点
氯化铵溶解T-t 曲线
理论值: ΔfHm θ[N4 H C(sl)]-314.4 m3-o1Kl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HC(laq) N4 H C(a l )q
ΔrHmθ (中和)
-80.29
-167.16
? ? Δ fH m θ[N4 C H (s)l ]Δ fH m θ[N3(a H )q ]Δ fH m θ[H(a C )q ] Δ rH m θ(中 )-Δ 和 rH m θ(溶 ) 解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Δf Hm θ[NH4C(ls)]
1311 2 N 2 (g ) 2 H 2 (g ) 2 H 2 (g ) 2 C 2 (g )l N 4 C ( H s )l
Δf Hm θ[NH 3(aq)]
-
Δr
H
θ m
ΔfHm θ[HC(alq)] ( 溶解 )
NH3(aq) + 由Hess定律: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五、实验数据处理
坐标轴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t曲线外推法
轴旁注明变量名称、量纲、分度值等 坐标比例选择
Ⅰ 图上读出有效数字与实验测量有效数字一致 Ⅱ 分度值应便于迅速读数、计算
Ⅲ 图大小与布局要合理
坐标点
同一曲线各坐标点用同一符号(圆点、圆圈等)
画曲线
光滑而连贯的直线或曲线(通过较多的点)
2
2
4
6
8 10 12 14
a×103∕(mol · dm-3 )
0
5 10 15
a×103∕(mol · dm-3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b×106∕(mol·m-2 )
0
2
4
6
8 10 12 14
a×103∕(mol · dm-3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b×106∕(mol·m-2 )
2
实验三 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量热计法测定氯化铵的
Δ
f
H
θ m

2、加深对
Δ
f
H
θ m
概念及Hess定律的理解。
3、掌握应用外推法校正∆T。标准态下由最稳
二、实验原理 标准摩尔生成焓?
定单质生成1mol 化合物时的焓变
ΔfHm θ[NH 4C(ls)]指哪个反应的反应热?
2 1N 2(g 2)2 H (g ) 2 1C 2 (g l) N4 C H (s)l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b×106∕(mol·m-2 )
2
4
6
8 10 12 14
a×103∕(mol · dm-3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b×106∕(mol·m-2 )
2
4
6
8 10 12 14
a×103∕(mol · dm-3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b×106∕(mol·m-2 )
6
4
? QCΔT n
=
ΔrHmθ (中 和 或 溶) 解
C:热容(体系升高1℃所需热量)
n:被测物质物质的量
∆T:体系温度改变值
C nΔr Hm θ ΔT
57.3m KJo1l
三、实验器材
量热杯、温度计、秒表、量筒、小烧杯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说明 两人一组,一平摇并读数,一记录。 混合前两溶液温度尽量一致。 混合、盖塞要快,读数要快而准。 溶解热测定完毕,杯内壁不应沾有氯化铵。 注意保护温度计。
4
6
8 10 12 14
a×103∕(mol · dm-3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8
17
16
TT((0C℃))

15
∆T

14

13
12
11 30 60 90 120混合15时0 刻180 210 240 270 300
tt((ss))
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T-t 曲线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