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

仿真过程:

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进入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1、1所示。点击新建一个仿真平台。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找到Simulink与SimPowerSystem s,分不在她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截了当拉到Model平台中。

图1、1

实验一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打开仿真环

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依

照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

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元件名称提取路径

触发脉冲Simulink/Sources/PulseGenerator

电源Sim Power 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DCVol

tage Source

接地端子Simulink/Sinks/Scope

示波器Sim Power Systems/Elements/Ground

信号分解器Simulink/SignalRouting/Demux

电压表Sim PowerSystems/Measurements/Voltage

Measurement

电流表SimPower Systems/Measurements/CurrentMea

surement

负载RLC SimPowerSystems/Elements/SeriesRLC B

ranch

GTO器件Sim Power Systems/PowerElect

ronics/Gto

图1、2

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依照常规的方法能够进行复制跟粘贴,能够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接着按住鼠标与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能够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她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第三步,把元件的位置调整好,准备进行连接线,具体做法是移动鼠标到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会出现一个“十字"形的光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一直到您所要连接另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放开左键,如此线就连好了,假如想要连接分支线,能够要在需要分支的地方按住Ctrl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就能够拉出一根分支线了。

在连接示波器时会发现示波器只有一个接线端子,这时能够参照下面示波器的参数调整的方法进行增加端子、在调整元件位置的时候,有时您会遇到有些元件需要改变方向才更方便于连接线,这时能够选中要改变方向的模块,使用Format菜单下的Flip block 与Rotate block两条命令,前者改变水平方向,后者做90度旋转,也能够用Ctrl+R来做90度旋转。同时双击模块旁的文字能够改变模块名、然后单击菜单栏中的Edit/Signal Properties命令来刷新模型、模块的颜色也能够在激活模块后,点击右键,在background color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

连接好的电路图如图1、3所示、

图1、3

第四步,模块的参数设置、设者模型参数是保证仿真准确与顺利的重要一步,有些参数是由仿真任务规定的,如本例仿真中的电源电压与电阻值等,有些参数是需要通过仿真来确定的、设置模型参数能够双击模块图标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然后按框中提示输入,若有不清楚的地方能够借助帮助来看相关功能。本例中,参数设置如下:

1.脉冲发生器的参数设置。双击脉冲发生器,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改变需要的参数后如

图1、4所示。其中参数行中从第一个开始分不为振幅、周期、脉宽、控制角(延迟时间)

控制角a的设置依照t=aT/360

图1、4

2.打开电源设置对话框,我们这

个地方设置电源为220V,直

截了当在参数行输入数字即

可。

3.参数设置,这个地方我们采纳

默认设计,当需要改变的时候

也能够另外设置、

4.负载参数的设置,我们这个地

方只是用到电阻负载,因此能

够如此设置,电阻R=100,

H=0,

C=inf 设置完如图1、5所示:

图1、5

5.示波器的参数设置:当我们开始连接的时候,示波器只有一个连接端子,这时我们需要

增加示波器的接线端子,具体做法是双击示波器,弹出的对话框如图1、6示:

?图1、6

单击工具栏中第二个小图标,即打印机图标的旁边的图标。弹出第二个对话框图1、7。

图1、7

只要在Number ofaxes 项中把1改成所需要增加的端子数字就能够,这个地方我们用到两个端子,我们把它改成2就能够了。在Time range中设置一个数值,也即显示时间,所设置的时横坐标。就是我们的的仿真时间

6.仿真参数设置:在仿真开始前还必须首先设置仿真参数、在菜单中选择Simulation,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imulation parameters,在弹出的对话款中可设置的项目特不多,

主要有开始时间、终止时间、仿真类型(包括步长与解电路的树枝方法),积极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等、步长、解法与误差的选择对仿真运行的速度影响特不大,步长太长计算容易发散,步长太小运算时间太长,本题使用ode23tb算法。仿真参数设计如图

1、8所示:

?图1、8?

在参数设置完毕后既能够开始仿真。点击运行按钮“”开始仿真。在屏幕下方的状态栏上能够看到仿确实进程。若要中途停止仿真能够点击“■”按钮。在仿真完毕之后既能够通过双击示波器来观察仿确实结果。本例的仿真图形(电阻)如图1、9跟图1、10所示:

图1、9 晶闸管的波形

图1、10负载的波形

假如在一开始观察不到示波器的波形,能够点击工具栏上的望远镜,会自动的给定一个合适的坐标,观察到我们需要的波形。假如我们想改变纵坐标,能够单击邮件,选择弹出快捷菜单中的“Axes properties”命令,出现如图1、11所示示波器的纵坐标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1、11

本题假如要设置电阻电感负载,只需要在RLC参数中给电感量一个数值就能够了、

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把新器件GTO的仿真完成了。依照同样的方法,再从Sim Power Systems/Power Electronics中调用其她需要仿确实新器件,就能够观察到我们所需要的波形

了。

上面做的全控型器件,现在我们做一个半控型器件,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普通晶闸管、我们在电力电子器件里面提取出一个晶闸来,这个地方注意晶闸管有两种类型,Detailed Thyristor的是详细的晶闸管模型,而Thyristor是普通晶闸管,具体选择看您对晶闸管参数的要求多高,详细的晶闸管有特不多参数能够设置。

仿确实电路图如图示

模块的参数的设置跟之前的一样,为了得到更好的波形效果,我们把仿确实开始时间设置为4,结束时间设置为10。同若运行仿真电路,我们能够得到仿真之后的各种波形。

?负载波形晶闸管

波形

实验二单相半

波可控整流电路

仿真过程:

1.建立仿真模型

(1)首先我们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文

件。方法跟实验一样。文件名自己

给定。

(2)提取电路元件模块。组成单相半波可控

整流电路的主要元器件有交流电源、晶闸管、RLC负载等。提取路径基本上跟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相同的,只是我们这个地方用到了交流电源(SimPower Systems/Elec trical Sources/AC Voltage Source)。

提取出来的元件的如图2、1所示

图2、1?图2、2

?(3)将

电路元

件模块

按单相

半波可控整流的原理图连接起来组成仿真电路。将元件调整的到合适的位置,有些器件需要多次用到的,能够点击该模块,然后按住鼠标右键直截了当拖到想要放置的地方就能够实现复制了。连接好的电路如图2、2所示、

2、设置模型参数。依照实验一的方法我们能够双击模块图标弹出的对话框来设置参数,本例中所设置的参数如下、

(1)交流电压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初始相位为0度、在电压设置中要输入的是电压峰值,在该栏中键如“220*sqrt(2)"。假如在对话框最后的测量旋

转选中电压“voltage",如此电压的数据能够送入多路测量器(Multime

ter)。这个地方我们不用设置这个,因为我们直截了当用了示波器进行观察波

形、

(2)晶闸管的参数我们采纳了默认的参数,也能够另外设置。

(3)负载RLC,当负载是电阻负载时,R=1, H=0, C=inf(无穷大)

(4)负载RLC为电阻电感负载时,R=1,H=0、01,C=inf,关于负载的参数,这个地方是没有一定的规定的,能够依照需要修改。

3、仿真参数的设置,本例中我们设置仿确实终止时间为0、1S,算法ode23tb、通过仿真,我们给出几个特不角度的波形图、

?电阻负载30度??电阻负载60度?电阻负载90度?

电阻电感30度电阻电感60度电阻电感90度到这个地方,我们基本上能够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的各个波形仿真出来了,观察波形,跟我们在实验室用示波器看到的依然基本上一致的。

实验三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电阻负载:

一、仿真步骤

1、启动MA TLAB,进入SIMULINK后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在这个地方能够任意添加电路元器件模块、然后对比电路系统模型,依次往文档中添加相应的模块、在此实验中,我们按下表添加模块:

方便调试、

图3、1

3、设置模块参数。依次双击各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参数、

1),交流电源参数设置:电压设置为220V,频率设为50Hz,其它默认、

图3、2

2),脉冲触发器设置:振幅(amplitude)设为5。周期(Period)设为0、02秒、脉冲宽度(pulsewidth)设为2、相位延迟角(phase delay),即触发角。它的设置在调试时需要修改,以实现在不同角度触发时,观测电路各变量的波形的变化、因为它是以秒为单位,故需把角度换算成秒。其计算可按以下公式:

t=αT/360。

例如触发角α=45度,周期T=0、02,则t=0、0025,则此空中应填入0、0025。

图3、3

第二个触发器的设置只需触发角比第一个大180度,即加上0、01,其它不变。

3)示波器的设置:双击示波器,弹出示波器面板,在第一排控件栏中单击第二个控件,弹出参数设置窗口,如下所示:

图3、4

把坐标系数目设为7,其它不必修改。Time range是横坐标设置、

4、模型仿真、在模型仿真时要先设置仿真参数,仿真参数的设置与实验一相同。设置好后,即可开始仿真。点击开始控件。仿真完成后就能够通过示波器来观察仿确实结果。

以下是分不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电阻电感负载:

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与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方法基本相同,但须将RLC的串联分支设

置为电阻电感负载。本例中设置的电阻R=1,L=0、01H,电容为inf。

电阻电感负载分不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实验四单相桥式全控整流

电阻负载:

一、仿真步骤

1、启动MATLAB,进入SIMULINK后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并布置好各元器件。如下图所示:

图4、1

2、参数设置。

各模块参数的设置基本与上一实验相同,但要注意触发脉冲的给定。互为对角的两个示波器的控制角设置必须相同,否则就会烧坏晶闸管。

二、模型仿真

设置好后,即可开始仿真。点击开始控件。仿真完成后就能够通过示波器来观察仿确实结果。以下是分不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电阻电感负载:

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与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方法基本相同,但须将RLC的串联分支设置为电阻电感负载。本例中设置的电阻R=1,L=0、01H,电容为inf。

电阻电感负载分不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实验五三相半波整流电路

电阻负载:

一、仿真步骤

1、启动MATLAB,进入SIMULINK后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并布置好各元器件。如下图所示:

图6、1

2、参数设置。

电源参数设置:电压设置为380V,频率设为50Hz。要注意初相角的设置,a相的电压源设为0,b相的电压源设为-120,c相的电压源设为-240、

负载参数设置:电阻设为1,电感为0,电容无穷大inf。

脉冲参数设置:触发信号的参数设置是本例的难点。本例中有三个触发脉冲,由电路原理可知触发角依次相差120度。因为电源电压频率为50Hz,故周期设置为0、02s,脉宽可设为2,振幅设为5、延迟角的设置要特不注意,在三相电路中,触发延时时间并不是直截了当从a换算过来,由于a角的零位定在自然换相角,因此在计算相位延时时间时要增加30度相位。因此当a=0度时,延时时间应设为0、0033。其计算可按以下公式:

t=(α+30)T/360、

触发角a=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167,0、00837,0、01507

触发角a=3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33,0、01,0、0167

触发角a=45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417,0、01087,0、01757

触发角a=6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5,0、0117,0、0184

晶闸管参数设置:

图6、2

二、模型仿真

设置好后,即可开始仿真。选择算法为ode23tb,stop time设为0、1。点击开始控件。仿真完成后就能够通过示波器来观察仿确实结果。

以下是分不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电阻电感负载:

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与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方法基本相同,但须将RLC的串联分支设置为电阻电感负载。本例中设置的电阻R=1,L=0、01H,电容为inf。

电阻电感负载分不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实验六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广泛应用于中等容量的整流装置或要求不可逆的电力拖动中,完整的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由三个晶闸管与三个二极管、三相电源。触发器等组成、依照原理图,我们调用出三个电源,三个晶闸管,三个二极管,为了实现仿真,我们还需要调用出触发脉冲,电流表,电压表,信号分解器跟信号合成器(Mux)跟示波器。各个元器件的模块提取路径跟之前介绍的提取路径一样,提取出来的元件跟布局如图7、1所示

图7、1

依照原理图,我们连接仿真电路、连接好的电路如图7、2所示

?

图7、2

参数设置:

1.电源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电压峰值电压为380V,可表示为“220*sqrt(2)",频率

为50Hz,相位分不为0度,—120度,—240度。

2.负载参数设置:电阻R=10 H=0C=inf电阻电感R=10H=0、01 C

=inf

脉冲参数设置:触发信号的参数设置是本例的难点。本例中有三个触发脉冲,由宽可设为2,振幅设为5。延迟角的设置要特不注意,在三相电路中,触发延时时间并不是直截了当从a换算过来,由于a角的零位定在自然换相角,因此在计算相位延时时间时要增加30度相位、因此当a=0度时,延时时间应设为0、0033。其计算可按以下公式:

t=(α+30)T/360。

触发角a=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167,0、00837,0、01507

触发角a=3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33,0、01,0、0167

触发角a=45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417,0、01087,0、01757

触发角a=60度时,延迟角依次设置为:0、005,0、0117,0、0184

3.晶闸管采纳默认的参数设置

4.仿真参数设置:打开设置窗口,选择ode23tb算法,将相对误差设置Le-3,开始

时间为0,停止时间为0、05。

设置好各个参数后,单击运行按钮,就能够进行仿真了。下面我们给出几个特不角的波形。

?电

载0

度电阻负载30度电阻负载60度电阻电感负载60度

电阻电感负载0度 电阻电感负载30度

本个仿真要注意对脉冲触发时间的设置要准确,而且对示波器的坐标要调整好、 ?实验七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

电阻负载:

一、仿真步骤

1、启动M ATLAB,进入SIMUL IN K后新建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并布置好各元器件、如下图所示:

图8、1

2、参数设置、

电源参数设置:电压设置为380V,频率设为50Hz。要注意初相角的设置,a相的电压源设为0,b相的电压源设为—120,c相的电压源设为-240。

负载参数设置:电阻设为1,电感为0,电容无穷大inf。

通用变换器桥的设置:

(1),模块的功能:通用变换器桥模块是由6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桥式通用三相变换器模块。功率电子元件的类不与变换器的结构可通过对话框进行选择。功率电子元件与变换器的类型有Diode桥、Thyristor桥、MOSFET—Diode桥、IGBT-Diode桥、Idea l Switch桥,桥的结构有单相、两相与三相。

(2),仿真模块的图标、输入与输出。通用变换器桥模块的图标如右图所示。模块的输入与输出取决于所选择的变换器桥的结构、当A、B、C被选择为输入端,则直流DC(+,—)端就是输出端。当A、B、C被选择为输出端,则直流DC(+,—)端就是输入端、除二极管桥外,其它桥的“g(pulse)”输入端可接受来自外部模块的触发信号、

(3),通用变换器桥仿真模块的参数:本例中个参数设置如下图。

图8、2

(4),同步6脉冲触发器的参数设置

该模块有5个输入端,其图标如图所示、

“alpha_deg”是移相控制角信号输入端,单位为度。该输

入端可与“常数”模块相连,也可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输出

端相连,从而对触发脉冲进行移相控制。输入端AB、BC、C

A是同步线电压的输入端,同步线电压就是连到三相交流电压

的线电压、输入端Block为触发器模块的使能端,用与触发

器模块的开通与封锁操作,当施加大于0的信号时,触发脉冲被

封锁、该模块为一个六维脉冲向量,它包罗6个触发脉冲,移相

控制角的起始点为同步电压的零点,pulses为输出触发信号

端。

同步6脉冲触发器参数设置对话框假如所示,能够设置同步电压的频率跟脉冲宽度,假如勾选了“Double pulsing”触发器就能给出间隔60度的双脉冲。

图8、3

(5),常数模块参数设置:常数模块图标如右图所示,该模块只有一个输出端,在本例中只要改变对话框中数值的大小,即可改变触发控制角的大小。其参数对话框如下所示、

图8、4

二、模型仿真

设置好后,即可开始仿真、选择算法为ode23tb,stop time设为0、1、点击开始控件。仿真完成后就能够通过示波器来观察仿确实结果。

以下是分不在0度,30度,45度,60度时的仿真结果。

0度: 30度:

45度: 60度:

电阻电感负载:

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与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方法基本相同,但须将RLC的串联分支设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一、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是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二、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在中,不使凿出的试样丢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试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和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乘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准确至1g。 三、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样品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起质量,准确至1g。

四、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至要求质量),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试坑内。在此期间,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五﹑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 3.1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3.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3.3JC473-2001、JC474-1999、JC475-1992、JC476-2001、JC477-1992、J(混凝土外 加剂) 3.4GB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3.5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3.6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7GB/J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3.8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9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4作业项目概述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5.1.1一般工作条件下,要求应配备试验人员3~4人,有专人负责,均必须持证上岗。 5.1.2负责人员必须持有中级证以上的资格证书。 5.2仪器、设备: 强制式搅拌机、2000kN压力试验机 坍落度筒、台秤 50kg 、感量50g 电子天平: 500g、感量0.01g ;1000g、感量1g 砼贯入阻力仪、砼含气量测定仪 容量筒:内径18.5cm、高20cm,容积为5L。 带塞量筒、水泥净浆搅拌机、玻璃板:直径350~400mm 载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4mm,高度60mm。

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2013) 2

实验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CL-18, MCL-33组件。 2.熟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接线及工作原理。 3.了解集成触发器的调整方法及各点波形。 二.实验内容 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2.观察整流下或模拟电路故障现象时的波形。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实验线路下图所示。主电路由三相全控变流电路桥给直流电机供电。可实现直流电动机的调压调速。触发电路为数字集成电路,可输出经高频调制后的双窄脉冲链。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 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 4.二踪示波器 5.万用表 五.实验方法 1.按图接线,未上主电源之前,检查晶闸管的脉冲是否正常。 (1)打开MCL-18电源开关,给定电压有电压显示。 (2)用示波器观察MCL-33的双脉冲观察孔,应有间隔均匀,相互间隔60o的幅度相同的双脉冲。 (3)检查相序,用示波器观察“1”,“2”单脉冲观察孔,“1”脉冲超前“2”脉冲600,则相序正确,否则,应调整输入电源。 (4)用示波器观察同步变压器电压和触发脉冲波形,观察移相控制过程并记录波形。其中一个探头接脉冲信号另一个接同步电压信号,两探头共15V地线。 U 注:将I组桥式触发脉冲的六个开关均拨到“接通”。GT和AP1已内部连线无需接线。将 blf 接地。 (5)将给定器输出Ug接至MCL-33面板的Uct端,调节偏移电压Ub,在Uct=0时,使 =150o。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实验 (1)按上图接线,UVW电源线按实验板指定颜色接入保存相序正确,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送电。送电前注意将给定电位器逆时针转到底,保证给定为0V或负给定。 (2)送电顺序合上电源总开关后先送控制电源,再按启动按扭送主回路电源。停机时前将给定电压降至零,按先停主电源后停控制电源顺序停电。 (3)调节Uct,移相控制整流电压,缓慢升速,用示波器观察记录转速为400、800、1200转/分时,整流电压u d=f(t),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f(t)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Ud和交流输入电压U2数值,计算相应的移相控制角数值。

品控部品质管控指导书

品控管理作业指导书

前言 为规范、指导、保证工厂有效的开展质量品控工作,提高质量管控能力,并能提供准确有效的质量管控信息,切实有效的控制操作的规范性,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贯彻落实“客户至上品质为本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方针,重点提高规范生产过程的微生物管控与异物管控能力。实现“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的目标,全面维护提升产品品牌形象。 品控是一种专业操作技能的提升,确定控制对象,规定控制标准,应达到质量的要求,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设备、工艺技术、实践操作等。 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品控不仅控制生产制造过程的结果,而且应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尤其要控制关键因素,明确控制方法,把经验型向标准化转变. 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质量控制系统,研究质量控制的方法、程序、作业技术活动及资源需求等。 注重于过程及参数的控制,积累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中的经验数据,并将其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予以执行,形成标准化。 分析产品质量问题原因,研究制订纠正措施。贯彻质量控制方面的政策及要求。现场管理、6S运行,各种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不断改进提升品控能

力。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糕点生产工厂的产品质量过程控制。 本管理方案主要包括质量管控机制、品控管理职责、品控管理监控计划、品控管理关键控制点、品控管理信息传递流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六部分内容;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该规范指导实际生产。 本作业指导书中内容将在贯彻执行中根据实际需要将不断的修订,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目录 第一章质量管控机制 5 第二章第二章质量管控职责 5 第三章第三章品控管理的监控计划9 第四章第四章品控管理控制点11 第五章第五章品控管理信息传递流程15 第六章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16 1、危害分析判断树16 2、因果分析法17 第七章附件18 附件一:常见质量问题及食品卫生的管控19 1. 常见产品质量问题的管控19 2. 主要食品卫生监控点20附件二:清洗、消毒液的配制规范22 附件三:重要监控点23 1.关键工艺、设备监控点23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

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表1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要求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完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过渡。光伏并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光伏发电系统将主要用于调峰电站和屋顶光伏系统。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是核心部分。目前并网型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DC-DC和DC-AC 两级能量变换的结构。DC-DC变换环节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使其跟踪最大功率点;DC-AC逆变环节主要使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同时获得单位功率因数。其中DC-AC是系统的关键设计。 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两级式设计,前级为升压斩波器,后级为全桥式逆变器。前级用于最大功率追踪,后级实现对并网电流的控制。控制都是由DSP芯片TMS320F2812协调完成。 图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 逆变器的设计 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单相交流电,并送入电网。同时实现对中间电压的稳定,便于前级升压斩波器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且具有完善的并网保护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图2是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图。

图2 逆变器原理框图 控制系统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为核心,可以实现反馈信号的处理和A/D转换、DC/DC变换器和PWM逆变器控制脉冲的产生、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故障保护和存储、485通讯等功能。实际电路中的中间电压VDC、网压、并网电流和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信号采样后送至F2812控制板。控制板主要包括:CPU及其外围电路,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其中信号检测及调理单元主要完成强弱电隔离、电平转换和信号放大及滤波等功能,以满足DSP控制系统对各路信号电平范围和信号质量的要求。驱动电路起到提高脉冲的驱动能力和隔离的作用。保护逻辑电路则保证发生故障时,系统能从硬件上直接封锁输出脉冲信号。 在实现同频的条件下可用矢量进行计算,从图3可以看出逆变器输出端存在如图3a所示的矢量关系,对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有下列基本矢量关系式: Vac=Vs+jωL·IN+RS·IN (1) 式中Vac—电网基波电压幅值,Vs—逆变器输出端基波幅值。 图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 图3 控制矢量图 在网压Vac(t)为一定的情况下,IN(t)幅值和相位仅由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端的脉冲电压中的基波分量Vs(t)的幅值,及其与网压Vac(t)的相位差来决定。改变Vs(t)的幅值和相位就可以控制输入电流IN(t)和Vac(t)同相位。PWM整流器输入侧存在一个矢量三角形关系,在实际系统中RS 值的影响一般比较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得到如图3b所示的简化矢量三角形关系,即下式: (2)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对上式进行周期平均并假设输入电流能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跟踪电流指令即可推导出下式: (3)式中K= L/TC,TC为载波周期。 从该模型即可以得到本系统所采用的图4所示的控制框图。此方法称为基于改进周期平均模型的固定频率电流追踪法。

毕业设计-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原理及电路实现

第一章绪论 1.1 光伏发电背景与意义 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近年来,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e,PV)发电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光伏并网发电已经成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国,年产量已达到100万千瓦。但我国光伏市场发展依然缓慢,截至2007年底,光伏系统累计安装100MWp,约占世界累计安装量的1%,产业和市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为了推动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和法规明确了太阳能发电发展的重点目标领域。《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明确规定了大型电力公司和电网公司必须投资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光伏发电无疑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下,我国地方和企业正积极共建兆瓦级以上光伏并网电站,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共11个(2008年5月前估计),典型的如甘肃敦煌10MW 并网光伏特许权示范项目,青海柴达木盆地的1000MW大型荒漠太阳能并网电站示范工程,云南石林166MW并网光伏实验示范电站。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光伏并网发电市场将会为我国摆脱目前的金融危机提供强大的动力,光伏产业依然会持续以往的高增长率,光伏市场的前景仍然令人期待。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利用电力电子设备和装置,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从而既向负载供电,又向电网馈电的有源逆变系统。按照系统功能的不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带有蓄电池的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种是不带蓄电池的不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典型的不可调度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如图1-1所示。

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规范

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并网逆变器电性能测试规范 (此文档只适用于金太阳标准) 拟制:彭庆飞/丁川日期:2012.11.19 审核:石绍辉日期:2012.12.01 复审:石绍辉日期:2012.12.07 批准:石绍辉日期:2012.12.07 文件编号:20111219 生效日期:2013.1.1版本号:VA.1

文件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6) 2适用范围 (6) 3定义 (6) 4引用/参考标准 (6) 5测试基本原则及判定准则 (6) 5.1测试基本原则 (6) 5.2 测试问题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6) 5.4 质量判定准则 (6) 6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 (7) 6.1 测试仪器 (7) 6.2 测试工具 (7) 6.3 测试环境 (7) 7测试项目、测试说明、测试方法、判定标准 (7) 7.1基本性能测试 (7) 7.1.1 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和过欠压测试 (7) 7.1.2 电网电压响应测试 (8) 7.1.3 电网频率响应测试 (9) 7.1.4 并网电流直流分量 (10) 7.1.5 并网电压的不平衡度测试 (10) 7.1.6 功率因数测试 (10) 7.1.7 效率测试 (11) 7.1.8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测试 (11) 7.1.9 并网电流谐波测试 (13) 7.1.10 噪声测试 (13) 7.1.11 检测和显示精度测试 (14) 7.1.12 母线软启动及浪涌电流测试 (15) 7.1.13 自动开关机测试 (15) 7.1.14 逆变软启动测试 (16) 7.1.16 PV输入限流测试 (16) 7.1.18 输出隔离变压测试 (16) 7.1.19 恢复并网保护测试 (17) 7.1.20 输出过流保护测试 (17) 7.1.21 防反放电保护测试 (18) 7.1.22 极性反接保护测试 (18) 7.1.23 输入过载保护测试 (19) 7.1.24 孤岛保护测试 (19) 7.1.25 逆向功率保护测试 (21) 7.1.26 EPO紧急关机测试 (22) 7.1.29 EPO关机驱动电压测试 (22) 7.1.30 电容放电时间测试 (23) 7.1.31 死区时间测试 (23) 7.1.33 母线电容纹波电流测试 (23) 7.1.34 逆变滤波电容纹波电流测试 (24) 7.1.35 逆变电感纹波电流测试 (24) 7.2 故障模拟测试 (24) 7.2.1 母线软启动失败测试 (24) 7.2.3 输出变压器和电抗器过温模拟测试 (25) 7.2.5 逆变晶闸管/接触器开路故障模拟测试 (25) 7.2.7 风扇故障模拟测试 (26) 7.2.8 输出相序接反保护测试 (26)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室外试验: 压实度试验检测2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⑵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 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主要尺寸见表

T 092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⑵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⑶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⑷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⑸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⑹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0.1g、1.0g。 ⑺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一文看懂光伏逆变器工作原理!

一文看懂光伏逆变器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作原理: 逆变装置的核心,是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为逆变电路。该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来完成逆变的功能。 特点: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 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光伏电站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的蓄电池,其端电压可能在 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 光伏逆变器分类 有关逆变器分类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逆变器使用的半导体器件类型不同,又可分为晶体管逆变器、晶闸管逆变器及可关断晶闸管逆变器等。根据逆变器线路原

理的不同,还可分为自激振荡型逆变器、阶梯波叠加型逆变器和脉宽调制型逆变器等。根据应用在并网系统还是离网系统中又可以分为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为了便于光电用户选用逆变器,这里仅以逆变器适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 1、集中型逆变器 集中逆变技术是若干个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T功率模块,功率较小的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同时使用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所产出电能的质量,使它非常接近于正弦波电流,一般用于大型光伏发电站(>10kW)的系统中。最大特点是系统的功率高,成本低,但由于不同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电流往往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光伏组串因多云、树荫、污渍等原因被部分遮挡时),采用集中逆变的方式会导致逆变过程的效率降低和电户能的下降。同时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受某一光伏单元组工作状态不良的影响。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运用空间矢量的调制控制以及开发新的逆变器的拓扑连接,以获得部分负载情况下的高效率。 2、组串型逆变器 组串逆变器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1-5kw)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已成为现在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 许多大型光伏电厂使用组串逆变器。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技术上的这些优势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组串间引人"主-从"的概念,使得系统在单串电能不能使单个逆变器工作的情况下,将几组光伏组串联系在一起,让其中一个或几个工作,从而产出更多的电能。 最新的概念为几个逆变器相互组成一个"团队"来代替"主-从"的概念,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又进了一步。目前,无变压器式组串逆变器已占了主导地位。

并网逆变器实验指导书

并网逆变器实训系统 指导书 2014年9月 北京海瑞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实验一并网逆变系统基本认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网逆变系统基本知识。 2、了解并网逆变器的基本结构。 3、了解并网逆变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光伏并网逆变实验箱一台。 三、实验原理 1.1 光伏并网逆变实训系统组成 光伏逆变器是一种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主要用于把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主要由升压回路和全桥逆变回路组成。 1、升压回路:升压回路包括BOOST升压电路、推挽升压电路以及桥式整流电路。光伏组件输出电压(低压)经过BOOST升压电路和推挽升压电路之后变为高频高压交流电压,再经过桥式整流电路变为高压直流电压,为后级桥式逆变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2、全桥逆变回路:高压直流电压经过全桥逆变电路后变为工频的交流电压输出给电网。 1.2 并网逆变器原理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若直流电压较低,则通过交流变压器升压,即得到标准交流电压和频率。对大容量的逆变器,由于直

流母线电压较高,交流输出一般不需要变压器升压即能达到220V,在中、小容量的逆变器中,由于直流电压较低,如12V、24V,就必须设计升压电路。 中、小容量逆变器一般有推挽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和高频升压逆变电路三种。推挽电路将升压变压器的中性插头接于正电源,两只功率管交替工作,输出得到交流电力,由于功光伏并网逆变器率晶体管共地边接,驱动及控制电路简单,另外由于变压器具有一定的漏感,可限制短路电流,因而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其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低,带动感性负载的能力较差。 全桥逆变电路克服了推挽电路的缺点,功率晶体管调节输出脉冲宽度,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即随之改变。由于该电路具有续流回路,即使对感性负载,输出电压波形也不会畸变。该电路的缺点是上、下桥臂的功率晶体管不共地,因此必须采用专门驱动电路或采用隔离电源。另外,为防止上、下桥臂发生共同导通,必须设计先关断后导通电路,即必须设置死区时间,其电路结构较复杂。

施工作业指导书、工作流程

目录 、施工作业指导书 (1)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2) 测量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 (25) 冲击式压路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37) 路基排水防护工程砌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41) 路基封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47)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作业指导书 (58) 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67)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05) 砂砾垫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17) 路面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2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145) 水泥砼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170) 房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82) 绿化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95) 交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202) 机电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218) 、工作流程图 (234) 质量管理机构运作程序图 (235) 质量控制程序图 (236) 质量检查程序图 (237) 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图 (238) 工程质量审批程序图 (239) 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图 (240)

施工管理流程图 (241) 检测试验程序图 (242) 标准试验工作程序图 (243) 工艺试验工作程序图 (244) 验证试验工作程序图 (245) 抽样试验、验收试验工作程序图 (246)

,、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为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规范路基施工作业程序,提高施工质量标准,提升管理,保证工程工期与施工进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加公路讷河至嫩江段公路建设项目。 1.3解释权限:解释权归国道G111线工程建设指挥部。 2. 工期目标: 2.1 基底下处理:2007年完成100%,回填结束。 2.2 路基填筑: 2.2.1 2007年完成总量30%以上,即每个标段8万m3以上。(不含下处理) 2.2.2 2008 年5月31 日前完成总量60%以上,6月30日前完成总量90%以上,7 月31 日前完成总量100%。 2.2.3 路基成型的时间:2007年全线填筑两层以上。2008年5月31日前路基成型段完成总里程20%,6月30前成型路基成型段完成总里程50%。 2.2.4 挖方的完成时间:2007年完成总量100% 3. 质量目标:

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 3.1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4 材料 4.1`水泥: 采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水泥。 4.2砂: 采用细度模数为2.6~2.9的砂,含泥量小于1%。符合GB/T14684中II区要求的中砂。 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 4.4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 4.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 5配合比 5.1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按普通砼JGJ/T55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相同。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A)水泥用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60kg/m3。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30kg/m3。 B)砂率: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均为43%~ 47%。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或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的砂率低1%~~3%。C)外加剂掺量:按生产厂家推荐掺量 D)用水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与仿真设计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与仿真设计 为了达到提高光伏逆变器的容量和性能目的,采用并联型注入变换技术。根据逆变器结构以及光伏发电阵电流源输出的特点,选用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结构,并在仿真软件PSCAD中搭建光伏电池和逆变器模型,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近年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变换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形成研究热点。并网变换器在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太阳能、风能发电的重要应用模式是并网发电,并网逆变技术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关键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所用到的逆变器主要基于以下技术特点:具有宽的直流输入范围;具有最大功率跟踪(MPPT)功能;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相位、频率与电网电压同步,波形畸变小,满足电网质量要求;具有孤岛检测保护功能;逆变效率高达92%以上,可并机运行。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直接决定其整体性能。因此,开发出简洁、高效、高性价比的电路拓扑至关重要。 ?1 逆变器原理 ?该设计为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据文献所述,一般选用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结构,如图1所示。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由逆变器逆变为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升压和隔离后并入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是逆变器,而电力电子器件是逆变器的基础,虽然电力电子器件的工艺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要生产能够满足尽量高频、高压和低EMI的大功率逆变器时仍有很大困难。所以对大容量逆变器拓扑进行研究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作为太阳能光伏阵列和交流电网系统之间的能量变换器,其安全性,可靠性,逆变效率,制造成本等因素对于光伏逆变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

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T0924-95) 3.4.1目的和适用范围 压实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压实度是指按规定方法采取的混合料试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本方法适用于检验从压实的沥青路面上钻取的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密度,以评定沥青面层的施工压实度。 3.4.2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路面取芯钻机。 (2)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3)溢流水槽。 (4)吊篮 (5)石蜡。 (6)其它:卡尺、毛刷、小勺、取样袋(容器)、电风扇。 3.4.3方法与步骤 1 钻取芯样 按本规程T0901“路面钻孔及切割取样方法”钻取路面芯样,芯样直径不宜小于∮100mm。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 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开分层进行测定。 2 测定试件密度 (1)将钻取的试件在水中用毛刷轻轻刷粘附的粉尘。如试件边

角有浮松颗粒,应仔细清除。 (2)将试件晾干或用电风扇吹干不少于24h,直至恒重。 (3)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测定试件的视密度或 毛体积密度ρs。当试件的吸水率小于2%时,采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测定;当吸水率大于2%时,用蜡封法测定;对空 隙率很大的透水性混合料及开级配混合料用体积法测定。 根据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规定,确定计算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3.4.4 计算 1 当计算压实度的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采用马歇尔击实试件成型密度或试验路段钻孔取样密度时,沥青面层的压 实度按式(6.4.4-1)计算: K=ρs/ρ0×100 (6.4.4-1) 式中:K--沥青面层的压实度(%) ρs--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视密度或体积密度(g/cm3) ρ0--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cm3)。 2 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计算压实度时,应按式(6.4.4-2)进行空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再按式(6.4.4-1)计算 压实度: ρ0=ρt×((100-∨∨)/100) (6.4.4-2) 式中:ρt--沥青混合料的实测最大密度(g/cm3)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仪器预热5分钟以上,按下启动按钮,关闭回油阀,缓慢打开送油阀,使活塞浮起。 2.输入试样组号P0000(试验编号),设定试件的截面代号S (100×100mm设定1,150×150mm设定2,200×*200mm设定3)。 3.加荷在试件即将接触上压板时按至零,消除系统零误差,继续加荷,直至试件破裂,仪器显示最大力值,依次做完本组试验,自动打印该组数据。 4.按“取消”键,可以结束本组试验,已测数据被存在仪器内。 5.关闭送油阀,同时打开回油阀,切断电源。 6.加载过程中,根据GB/T500812002的规范,对不同时间应控制的加荷率范围如下: 100mm*100mm立方体试块 强度≦C30时,为3.16—5.26KN/s 强度≧C30并为

强度≦C30时,为6.75—11.25KN/s 强度≧C30并为

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案讲解

1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 设计方案 目录 1. 百千瓦级光伏并网特点 (2) 2 光伏并网逆变器原理 (3) 3 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 (3) 3.1主电路 (6) 3.2 主电路参数 (7) 3.2.1 变压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电抗器设计 (7) 3.3 硬件框图 (10) 3.3.1 DSP控制单元 (11) 3.3.2 光纤驱动单元 (11) 3.3.2键盘及液晶显示单元 (13) 3 光伏并网逆变器软件 (13)

1. 百千瓦级光伏并网特点 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0MWp(我国将达到400MWp),2010年以后还将呈进一步加速发展趋势。百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并网用逆变控制功率调节设备,成本低,效率高,容量大,被国内外光伏界公认为是适合大功率光伏发电并网用的最具技术含量、最有发展前景的新一代主流产品,直接影响到未来光伏发电的走向。 百千瓦级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电源其应用对象主要为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从原理上讲,其并网控制技术与中小功率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技术基本相同,但由于装置容量较大,在技术指标的实现达标和功能设计方面却有较大区别。 在技术指标上,主要会影响: 1.并网电流畸变率 在系统的额定容量达到一定数量级时,一些存在的技术问题将会逐步暴露并影响到系统的性能指标,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并网电流波形畸变率的控制和电流滤波方式。该系统中的主变压器一般选择为三相Δ/Y型式,且容量较大,此时变压器的非线性和励磁电流对并网电流波形的影响不容忽视,否则会引起并网电流波形的明显畸变和三相电流不平衡。 2.电磁噪声 由于是三相桥式逆变结构,受IGBT功率模块的开关频率限制及考虑系统的效率指标,系统的电流脉动要远高于中小功率系统,对电流的滤波和噪声控制需要特别注意,此时对系统的滤波电路设计和并网电流PWM控制方式的研究至关重要。由于系统的dv/dt、di/dt和电流幅值较大,其EMI和EMC的指标实现可能存在技术难度,由于系统的噪声可能影响其电流、功率的检测和计算精度,在最大功率跟踪和孤岛效应识别等方面的影响还难以预计。 在技术指标上,主要考虑: 1)主电路工艺结构设计 2)散热工艺结构设计 3)驱动方式设计

并网实验1

实验一并网逆变实验箱整体认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箱各个模块; 2、了解并网逆变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1、并网逆变器实验箱; 2、示波器; 3、万用表。 三、实验准备 以下几点是每次实验前所要注意的。 1、先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电压,电压为DC11V-13V。电压低时需要对蓄电 池充电; 2、实验箱上两个开关处于关关状态; 3、接上负载灯泡,连接实验箱外部电源,实验箱上4只电表开始显示,灯 泡亮起,负载风扇也开始工作。启动开关和并网开关关断时只有直流电 流表显示当前电池电压,其余3个显示0; 4、打开启动开关,并网指示灯开始闪烁,未检测到市电,功率状态灯常亮, 逆变器不输出;打开并网开关,并网指示灯继续闪烁,10秒内检测到已 连接市电并跟踪,并网指示灯常亮。直流电流表显示蓄电池工作电流, 交流电压表显示逆变电压,交流电流表显示输出电流。 四、实验内容 1、前级升压驱动小板。如图1所示,小板共9个引脚,从下到上分别为1、 2……9脚,主要产生前级MOS管的升压PWM驱动和检测蓄电池输出电流 等。 图1 前级升压驱动小板

2、频率检测与相位跟踪小板。如图2所示,小板共有10个引脚,从上到下 分别为1、2……10脚,主要检测有无市电接入、调节逆变器输出、时刻跟踪市电相位。 图2 频率检测与相位跟踪小板 3、后级输出驱动板。如图3所示,小板共有12个引脚,从左到右分别为1、 2……12脚,主要驱动和保护后级功率输出MOS管。 4、前级驱动MOS管。如图4所示,共有4个MOS管,主要以大电流驱动变 压器。 图4 前级驱动MOS管 5、后级输出MOS管。如图5所示,共有4个MOS管,主要输出产生正弦逆 变电源。 图5 后级输出MOS管 6、变压器次级输出电路。如图6所示,次级输出共有6个元器件组成,2 个肖特基整流二极管,1个谐振电容、1个谐振电感和2个整流功率二极管,此电路电压最高。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作业指导书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作业指导书 一、依据 本指导书依据《土工试验标准》(GBJ123-88)编制。 二、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在施工现场用环刀法测定坝基的密度及压实度,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且宜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试验。 三、仪器与材料 (1)人工取土器:环刀、环盖、定向筒、击实锤系统; (2)环刀内径:6-8cm,高5cm,壁厚1.5-2mm; (3)天平:感量0.1g; (4)其它: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绳、凡士林、木板、测定含水量设备。 四、方法与步骤 1、按有关试验方法对检测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Pc)及最佳含水量。 2、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密度的步骤: (1)擦干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准确到0.1g; (2)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X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部分,达一定 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取土要求的取土深度, 但不得将下层挠动。

(3)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4)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入压实层中,至环刀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5)取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 (6)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 (7)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至0.1g; (8)自环刀取出试样,取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W%); (9)本试验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值不得大于0.3g /cm3,求其算术平均值。 五、计算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湿密度及干密度: P=4X(M1-M2)/πd2h Pd=P/(1+0.01W)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概要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太阳能必须完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过渡。光伏并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光伏发电系统将主要用于调峰电站和屋顶光伏系统。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是核心部分。目前并网型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DC-DC和DC-AC两级能量变换的结构。DC-DC变换环节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使其跟踪最大功率点;DC-AC逆变环节主要使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同时获得单位功率因数。其中DC-AC是系统的关键设计。 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两级式设计,前级为升压斩波器,后级为全桥式逆变器。前级用于最大功率追踪,后级实现对并网电流的控制。控制都是由DSP芯片TMS320F2812协调完成。 图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

逆变器的设计 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单相交流电,并送入电网。同时实现对中间电压的稳定,便于前级升压斩波器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且具有完善的并网保护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图2是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图。 图2 逆变器原理框图

控制系统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为核心,可以实现反馈信号的处理和A/D转换、DC/DC变换器和PWM逆变器控制脉冲的产生、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故障保护和存储、485通讯等功能。实际电路中的中间电压VDC、网压、并网电流和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信号采样后送至F2812控制板。控制板主要包括:CPU及其外围电路,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其中信号检测及调理单元主要完成强弱电隔离、电平转换和信号放大及滤波等功能,以满足DSP控制系统对各路信号电平范围和信号质量的要求。驱动电路起到提高脉冲的驱动能力和隔离的作用。保护逻辑电路则保证发生故障时,系统能从硬件上直接封锁输出脉冲信号。 在实现同频的条件下可用矢量进行计算,从图3可以看出逆变器输出端存在如图3a所示的矢量关系,对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有下列基本矢量关系式: Vac=Vs+jωL·IN+RS·IN (1) 式中Vac—电网基波电压幅值,Vs—逆变器输出端基波幅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