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青岛版五年级上复习

语文青岛版五年级上复习
语文青岛版五年级上复习

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u hu?ài mù gǔ lì wū y án

()()()()

dào qia bào jǐng shuāi lǎo cí xi áng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猴()讯()呻()换()

喉()迅()伸()焕()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空一分,共12分)

()天()地风()雪()()书()画()()大雨毫不()()不容()()三、我会选词填空。(每空一分,共6分)

囫囵吞枣牵肠挂肚与众不同悲欢离合别出心裁如饥似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常常使我()。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

作文构思就(),落笔也()。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尽管……还是……如果……就……

即使……仍然……只有……才……只要……就……

1、()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被打碎了,碎片()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鱼类,()哺乳动物。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和()。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这句话为了突出松鼠的警觉,将松鼠和山鼠()。这种说明方法比较常见,我会照样子补写。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还要尖些。

(2)鲸的嘴巴真大,()。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贪婪地读着。我很(),也很()——这种()的滋味。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和()。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的()和()。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分)

七、我会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9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1分)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画线的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很有用”又是指()。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3分)

4、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八、我来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8分)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4分)

摇动()空闲()忧愁()悄悄()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无法自己:

(2)轻纱薄翼: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1分)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2分)

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5分)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当秋风起时想起“(),()。”(4分)

九、快乐习作(任选一题,30)。

1、根据所给的词语,串编故事:草地大灰狼指南针小白兔考场晕倒

要求:想象合理,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并给故事取一个好听的题目。

2、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手,每个人也都需要对手。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和对手之间发生的事。

答案:

一、

1、诱惑爱慕鼓励屋檐盗窃报警衰老慈祥

2、猴子通讯呻吟换位

喉咙鲁迅伸展焕发

二、惊天动地风霜雪月能书善画倾盆大雨毫不客气不容置疑

三、囫囵吞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四、1、尽管……还是…… 2、如果……就…… 3、只有……才……

4、即使……仍然……

5、不是…而是…

五、1、朋友你的家长生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比较黄鼠狼的叫声比河马的嘴巴还大

六、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夹丝网防弹玻璃);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夹丝玻璃);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

3、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细如愁。

4、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七、1,表面、外表(合理即可得分)

2,:“,,。”

3,外表不好看,就是对别人有好处,指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的内在美。(合理即可得分)

4、4,意思是说“人要做一个好人,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不要做背叛国家,背叛社会,背叛自己的人,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面对别人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学会尊重别人(参考合理即可得分)

八、1摇曳,闲置,忧郁、宁静

2,无法自己: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思乡之情)。轻纱薄翼:纱很轻很薄,像翅膀那么薄,这里指思乡之情就像天空中弥漫的薄薄白云一样在自己的心里久久不能散去

3,故乡

4,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

5,小伙伴、老屋、田野、河堤、桦树林。

6,合理即可得分。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e7141484.html,/shti/wu/144855.htm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 级地震。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8、地幔主要是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9、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 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10、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12、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13、(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5、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6、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是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19、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20、(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21、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2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 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 25、(耳)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26、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 27、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 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 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0、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 共分为(88个)星座. 31、(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是W形), 好像一个美丽的往后坐在宝座上。 3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 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33、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a倍,积也扩大a倍;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a,积也缩小为原来的1/a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10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为原来的1/100。 ★例:6.25 × 37 = 231.25 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 625 × 37 = 23125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例:6.25 × 0.3 = 18.75 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 625 × 3 = 18750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a,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b,积就缩小为原来的1/(a×b)。 ★例:625 × 3 = 1875 缩小为原来的1/100 缩小为原来的1/10 缩小为原来的1/1000 6.25 × 0.3 = 1.875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b…,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 缩小为原来的1/100 扩大10倍因为100>10所以是缩小。100÷10=10。所以缩小为原 来的1/10 6.25 × 30 = 18 7.5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a,积不变。 ★例:扩大100倍 6.25×37=625×0.37 625×0.37=0.0625×3700 缩小为原来的1/100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例:0.48×0.05 0.25×0.12)★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咀嚼和(胃)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在口腔内酒被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质是(淀粉)。 二、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温水、碘酒、滴管、淀粉液。实验步骤: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了唾液淀粉液没有变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 三、问答题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1)不挑食。(2)吃饭定时定量。(3)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5)饭前便后要洗手。(6)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2. 为什么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答: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2.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3.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4.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问答1.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不吸烟。(2)要注意环境卫生。(3)寒冷的冬天要带口罩。(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心脏和血管 一、填空 1.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2. 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3.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填图时和试卷的左右相反) 4、血管是(管状构造),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二、问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3)不吸烟、不喝酒。 4.脑与神经 一、填空 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一、填空 1、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3、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利用的是凸透镜(放大)的作用。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照相机的镜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作用。 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离(纸屏远)时,蜡烛的像(到立的放大的像;) 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远),距离(纸屏近)时,蜡烛的像是(到立的缩小的像;) 6.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2、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 3.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7.保护眼睛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备课全册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单元备课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教材分析 《认识正、负数》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负数的相关知识对学 生来说是数的又一次拓展,也是过去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内容。由于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从学

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借助温度计和海拔示意图认识 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熟悉的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 活中的其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课时分配 3课时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 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5、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 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自然界与绘画作品中色彩比例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变化和统一的知识,在配色练习中,逐步掌 握对比色的运用及色彩搭配比例的基本要求。 3、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将色彩搭配比例知 识富有创意地运用在贺卡、招贴画之中。教学重难点:对比色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一)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及色彩对比强烈的优秀绘画作品。(二)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大师的优秀绘画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交流自己的想象,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色彩处理的特点。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欣赏解读和理解优秀绘画作品中色彩对 比运用表现手法。 让学生进行尝试,设计一幅招贴画或贺卡,强调色彩对比运用 多与少的表现手法。 2、发展阶段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想象用色彩的象征性进行描绘,从而形成主题突出、视觉鲜明的效果。指导他们运用色彩多与少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使画面色彩既统一又有对比,表现出富有诗意的或鲜明的画面效果。

(三)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根据贺卡的主体配置相应的色调。但要利用色彩的表现手法使主题鲜明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够运用本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不足之处:未能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反思方向:应该充分备课,把握主要知识点。第二课色彩的和谐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问题详解电子版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一、填空题 1、6300 2、四面八方、地心、物质、反射、折射 3、最外面、岩石、地幔、硅、铁、镁、2900、1000~3000 4、3400、铁、镍、4700 5、7、28、7.8、24.2万、2010、、7.1、财产 6、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石膏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选择题 1B、2C、3A、4C、5 B、6C、7A、8C 四、实践综合题 实验课题:研究火山的成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蕃茄酱。 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岩浆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草图:见课本P6页 五、简单题 1、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答: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 一、填空题 1、能源、金属 2、地壳、地幔、地核 3、地壳、地幔、地核 4、地核 5、巨大压力、变形 6、早、衡、地动仪 7、青藏 8、矿物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 三、选择题 1B、2A、3C、4C、5C、6B、7B、8A C 四、简答题 1、答:地球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各层的结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底部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2900多千米。这一层的温度大约1000℃至3000℃,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地幔下部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半径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组成。这一层密度大、温度高,温度高约4700℃。 2、答: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火山的作用可形成矿藏,火山灰可形成肥力很高的土壤,有的还可制作水泥,许多火山泉水有医疗之效,不少火山区还是旅游胜地,这些都是火山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有:强烈爆发的火山会引起气候异常,火山喷出窒息性和有毒的气体可使人和动、植物死亡,大量的熔浆和火山碎屑物可摧毁城市、村庄和田野,从而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球的核心部分是:地幔。 3、岩石是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5、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朝着四面八方的。 6、噪声与污水、废水、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7、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8、棉花、木材、竹子,属于天然材料。 9、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0、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二、选择 1、下列矿物中属于金属矿产的是(A) A、铁 B、煤 C、石油 D、天燃气 2、保护听力的做法下列错误的是(D) A、尽量避开噪声 B、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C、巨大声响发生时要张口 D、游泳时不需要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A) A、20~20000赫兹 B、20~30000赫兹 C、30~50000赫兹 D、10~20000赫兹 4、(B)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A、仙后座 B、大熊座 C、金牛座 D、猎户座 5、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D) A、仙后座 B、金牛座 C、织女座 D、猎户座 6、下列材料不属于人造材料(C) A、塑料 B、人造革 C、木材 D、人造纤维 7、下列不属于陶瓷的特点的是(D) A、易碎 B、较硬 C、沉于水底 D、导电 8、东汉时期,(A)改进造纸术。 A、蔡伦 B、曹植 C、管仲 D、孔子 9、下列哪种状态不是水的三态变化(D) A、水 B、冰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0、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C) A、沸腾 B、凝结 C、蒸发 D、沸点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五年级第十册青岛版) 1、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多少吨? 2、一个长方体铁皮水箱,长18分米,宽10分米,已知这个水箱最多可装水1620升,这个水箱有多深? 3、一个盛药水的长方体塑料箱,里面长是0.6米,宽0.25米,深0.5米,如果把这一整箱药水装入每瓶可装400毫升的小瓶中,这箱药水最少装多少瓶? 4、一个正方体钢坯棱长6分米,把它锻造成横截面是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钢材,钢材长多少米? 5、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它可装43.2千克油,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油桶的高是多少分米? 6、在一只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玻璃缸中,有一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这时水深15厘米,如果把这块铁块从缸中取出来,缸中的水深多少厘米? 7、一个长方体油箱,底面是一个正方形,从里面量边长是6分米。里面已盛油144升,已知里面油的深度是油箱深度的一半,这个油箱深多少分米? 8、一个房间内共铺设了1200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2厘米的木地板,这个房间共占地多少平方米?铺这个房间共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9、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10、用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分米,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桶内放汽油,每升油重0.82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11、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12、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13、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14、小敏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长5米、宽3米,铺设了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15、一辆运煤车从里面量长2.5米、宽1.8米,装的煤高0.6米,平均每立方米煤重1.5吨,这辆车装的煤有多少吨? 16、一种无盖的长方体形铁皮水桶,底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高1米。做一只这样的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这只水桶能装水多少升?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1、(1)地球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部的情况进行探索。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总是发生在地壳这一层,有时还伴随着火山喷发发生。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2、(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红色热水会溢出来。(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了出来。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省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3. (1)在模拟地震成因的过程中,竹片和毛巾相当于岩层。 (2)地下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4. (1)位于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2)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失去棱角形成卵石。(3)通过卵石形成的模拟实验发现,卵石的形成主要与水有关。 5、(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常见的矿产有石英、石墨、滑石、金刚石等。 (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3)煤既可用作燃料,也可用于制药、制杀虫剂、制消毒剂。 (4)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我们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 6.(1)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越来越大。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是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3)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和人类活动。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7.(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喜鹊的叫声,风声,汽车的喇叭声、雷声等构成了奇妙的世界。(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8、(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就像石子投入水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新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 1、我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个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 2、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国科学家()最早观察到的。 4、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 5、草履虫的细胞由()构成。 6、我知道的动物细胞有()、()、(),植物细胞有()、()、()等。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成(),在妈妈的()里发育成(),9个月后,胎儿九瓜瓜落地了。 8、人是()生的。胎儿在母体中是()的。 9、(、、和)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0、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 11、生物将自身的()和()传给后代的现象教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 12、()和()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3、我们知道的生物繁殖新技术有()和()两种。

14、()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国际上被誉为()。15、1996年7月5日,克隆羊“()”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新技术的来临。 16、国际上把袁隆平的()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其为()。 17、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给人类造成灾难,也会带来()。 18、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行。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 19、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 20、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适应、石膏等属于()。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的开采。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岩石有一种或多种()组成。 21、()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 2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地表变化的因素有()、()、()等。 23、()、()、()等对岩石的(),叫做()。 24、摆在摆动时,摆出去,摆回来,叫()。中百摆动的快慢与()有关系,与()没有关系。摆线(),摆动的快。 25、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钻木取火是根据()的原理产生的。钻木取火的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 26、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知识。 (共17题;共100分) 1. (1分)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妨碍处理(chǔ)教诲(huì)川流不息 B . 急燥给予(ɡeǐ)负荷(hè)哀声叹气 C . 竞赛立即(jì)通缉(jí)莫名奇妙 D . 王候尽管(jǐn)爱好(hǎo)礼上往来 2. (1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抗日工司台湾郊外 B . 年轻港口情影敬意 C . 强烈民族统治宽敞 3. (1分)下列句中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到秋天,人们都络绎不绝地来到此地观赏枫叶。 B . 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C .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D . 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呕心沥血地刻苦努力。 4. (1分)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A . 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 . 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 . 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D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5. (2分)下面童话中,不是《格林童话》故事的是:() A . 《灰姑娘》 B . 《小红帽》 C . 《白雪公主》 D . 《丑小鸭》 6. (2分)选择题。 (1)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长喙(yuán)粉黛(dài) B . 嗜好(shì)眸子(méi) C . 眼睑(jiǎn)榨油(zhà) D . 享受(xiáng)垂蔓(mà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嫌弃增加口哨 B . 一亩浇水爱幕 C . 缠着尤其兰花 D . 播种忘却完整 (3)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 . 依旧——依然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 学 科 学 五 年 级 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 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10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6000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 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 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 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 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 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 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 17、⑴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 ⑵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与视网膜连接的 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⑶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 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语文(9月)月考试题

五年级语文九月质量检测 (卷面:5分总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jìng mìqīng miahōng kǎo qín miǎn m?ng l?ng suìdào ( ) ( ) ( ) ( ) ( ) ( ) shēn jiàn zhēn zhìbiān yuán sùxiàng ch?n m? kān ca ( ) ( ) ( ) ( ) ( ) ( ) 二、辨析组词(5分) 浆()庞()俏()坚()廷() 桨()宠()峭()艰()延() 三、词语积累(8分) ()高望()()()攘攘望而()()意味()()()()玉立可见()()()崖()壁()()开放四、给下列加点的字加拼音(10分) 要挟 ..(.).藐.视()气氛.()晕.船()蹒跚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17分) (1)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对于美好的大自然,不少诗人也深有感触,写下了不少赞美大自然的诗句,龚自珍这样写道:,;李白这样写道:,;刘方平这样写道:,。 (2)《四时之风》也对一年四季的景色进行了生动描写,我最喜欢四季中的季,我会默写《四时之风》中与之相关的句子:,。 ,。 (3)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的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心中回荡。我佩服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正是他主持建造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师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铁路;另外,写的《怀念母亲》,也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样的爱国名言: (4)我会默写《山中访友》一文中优美的句段: (不少于50字)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4分) 厚脸皮 听到“厚脸皮”这个名字,你们也许挺奇怪吧!什么是“厚脸皮”呢? “厚脸皮”是一种植物,在医药书中又叫”豆瓣三七”,叶子长得很厚,大约有一厘米。它叶面上有一层薄薄 ..(báo b?)的皮,剥.(bōbāo)开这层薄皮,便可看见嫩(nan lan)绿的叶肉,只要轻轻一挤,就会挤出许多绿色的汁水。厚脸皮光长叶子,这一片叶子组合起来就像一朵朵绿色的花,好看极了。 厚脸皮的生命力很强。有一天,奶奶从别人家里要了一片厚脸皮的叶子,叫我把它插在花盆里。我好 (hào hǎo)奇地问:“叶子上面没有根,插在土里能活吗?”奶奶笑着说:“能活,能活。它能自己长根。”我半信半疑。过了好几天,它果然活了,还长出了新的叶子。新长出来的厚脸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绿光,好象在说:“现在你相信了吧!”有一次,快要考试了。我忙着复习功课,忘了给厚脸皮浇水。过了好几天,我才记得厚脸皮来,心想,它一定枯死了。可我走到凉台一看,惊呆了,厚脸皮不但没枯萎,反而长得更茂盛了。 厚脸皮的叶子能治烧伤。把它的外皮剥掉,将叶肉贴在烧伤的地方,就会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有一次,妈妈单位的一位老伯伯被开水烫伤了,妈妈给他摘几片厚脸皮的叶子。过了几天,老伯伯的伤好了。他说:“这厚脸皮真见效。还有一片叶子我舍不得用,把它栽到花盆里,以后万一需要,就万便了。”它默默地为患病者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1、“厚脸皮”有哪些特点? ( )(可多选)(3分) A、叶子长得很厚 B、它的花很好看 C、生命力很顽强 D、叶子能治烧伤 2、给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高尚—— ( ) 敬佩—— ( ) 4、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3分) 第4自然段是围绕“厚脸皮”的 ( )来写的。(3分) 5、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大自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你身边肯定有不少有趣的植物,请把你所发现的植物趣闻写下来。(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