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落叶·早秋惊落叶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杂诗·落叶惊秋妇翻译赏析

古诗杂诗·落叶惊秋妇翻译赏析

古诗杂诗·落叶惊秋妇翻译赏析《杂诗·落叶惊秋妇》作者为唐朝诗人沈佺期。

其古诗全文如下: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

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

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

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

【前言】《杂诗·落叶惊秋妇》是一首写闺情闺怨的名诗,诗中明显地流露出反战的情绪,这是初唐连年争战的特定历史环境所产生的厌战思想的反映。

不过诗中还希望能有良将出师,早日结束战争,思想内容也有积极的一面。

诗人写的杂诗共有三首,这是其中之一。

三首诗体制一样,思想内容的指向性也很一致,可以视作一束无题组诗。

【赏析】不过诗中还希望能有良将出师,早日结束战争,思想内容也有积极的一面。

诗人写的杂诗共有三首,这是其中之一。

三首诗体制一样,思想内容的指向性也很一致,可以视作一束无题组诗。

诗的首联在主人公未出场之前首先交代背景。

“黄龙戍”,在今辽宁开原县北,唐朝曾戍兵于此。

“频年”,就是连年,说明战事已不止一年。

这两句话既交代了良人从军征戍的历史大背景,也说明了从军的时间之长,地点之远,这就为女主公的思夫作了有力的铺垫,同时也制造了一种氛围,一种厌战情绪溢于言表。

颔联两句直取核心,正面描写思妇对月怀人。

诗人在这里以满腔同情之心写出女主人公深夜难眠,望着天边的一轮明月在痴情地思念自己的丈夫。

可是,她又哪知她在闺房里所瞩望的那个月亮也同时高高地悬挂在丈夫军营的上空呢?也许那个同样痴情的心上人,也在同一时刻望着月亮在思念自己的爱妻吧!“汉家营”,以汉代唐,实指唐朝的军营。

这两句话,通过对照的写法,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少妇和远戍征夫绵邈难逮的思念之情。

笔法活脱,耐人寻味。

颈联是颔联的进一步生发,同样写夫妻异地的怀念之情,而颔联比较含蓄,主要是写月亮,以月为载体,借月抒怀,通过今昔对比流露出深重的思念之情。

此联则更加直露,毫不掩饰地写出了少妇的“今春意”正是良人的“昨夜情”。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这里诗人把“少妇”与“良人”对举,把“意”与“情”对应,写出了夫妻分别之后,岁岁年年,时时刻刻不在思念。

古诗里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古诗里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古诗里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古诗里那些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秋天到啦,树叶会从树上落下来。

古代的诗人们可会用诗句来描写这个景象啦。

比如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写的,意思是好多好多的树叶不停地落下来,长江的水一直不停地流着。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天,诗人杜甫站在高山上,看到眼前一大片一大片的树叶纷纷飘落,就像下了一场树叶雨一样。

他觉得这个景象太壮观啦,就写下了这句诗。

还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可不是在说红色的花哦,这里的“红”也指落叶。

落叶掉在地上,会变成泥土的养分,让明年的花草长得更好。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帮助同学,虽然自己付出了一些努力,但是能让同学更开心,这也是很棒的事情呀。

小朋友们,这些诗句是不是很有趣呢?《古诗里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讲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写的。

他停下车来,是因为太喜欢傍晚的枫树林啦,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呢。

想象一下,杜牧在小路上走着,突然看到一大片红红的枫叶,阳光照在上面,闪闪发光,漂亮极了。

他被这美景吸引住,就写下了这么美的诗句。

还有“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秋天的风凉凉的,月亮很明亮,落叶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又散开,乌鸦在树上休息,被惊得飞起来。

就好像我们在公园里玩耍,风吹过来,树叶飘来飘去,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小朋友们,古诗里的秋天落叶真美呀!《古诗里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院子里有很多落叶,诗人就知道秋天来啦。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早上起来,看到院子里有好多落叶,就知道秋天到了,天气要变凉啦。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早秋的时候看到落叶,就像在外漂泊的人的心情一样。

就像我们离开家去旅行,会有点想念家里的温暖。

落叶离开大树,也会有点孤单呢。

立秋经典古诗

立秋经典古诗

立秋经典古诗立秋经典古诗11、《立秋》唐·杜甫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益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3、《立秋》宋·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4、《早秋客舍》唐·杜牧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5、《落叶》隋·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6、《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7、《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河西送李十七》唐·高适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10、《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立秋经典古诗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立秋》(唐)刘言史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武元衡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孔绍安《落叶》原文翻译古诗赏析

孔绍安《落叶》原文翻译古诗赏析

孔绍安《落叶》原文|翻译|古诗赏析《落叶》是隋朝诗人孔绍安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主要是借用了秋天独有的景色——落叶,把自己比喻为落叶在空中漂浮不定,表明了作者身处他乡的无奈,凄凉。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落叶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落叶》原文唐代: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落叶》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注释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犹言:好像在说。

惜:舍不得。

《落叶》赏析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

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

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

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

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

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落叶》出处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其父孔奂为陈吏部尚书)。

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他作为前朝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受到损害。

孔绍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他曾对表兄虞世南说过:“本朝沦陷,分从湮灭。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因此他发出“飘零似客心的哀叹是很自然的。

陈亡时,孔绍安才13岁。

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不久“徙居京兆鄂县(今陕西户县)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庭院落叶诗句

庭院落叶诗句

以下是一些描绘庭院落叶的诗句:
1.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唐·孔绍安《落叶》
2.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唐·修睦《落叶》
3.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秋天到了,地下满是飘落的红叶,树上的树叶所剩无几。

庭院中才开始打扫,零散落叶环绕着大树。

——唐·王建《落叶》
4. 秋风吹落庭前叶,独倚空楼思寂寥。

——佚名
5. 小院幽深落叶黄,大树参差立斜阳。

——佚名
6. 落叶随秋风,飘零满小院。

——佚名
7. 大树参天立,小院知秋意。

——佚名
8. 庭院深深深几许,落叶堆积秋风里。

——佚名
这些诗句都以庭院和落叶为元素,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希望这些诗句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落叶

落叶

落叶【鉴赏】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

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

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

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

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

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

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

是为实写。

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颈联继续回到写落叶: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一个“乱”字耐人寻味秋风中“乱”舞于空中的落叶,岂能不让人心情也“乱”?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时和“落叶”何异!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诗歌写物图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翻思”、“肯信”及“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

许浑《早秋》鉴赏唐诗《早秋》全文译文

许浑《早秋》鉴赏唐诗《早秋》全文译文

许浑《早秋》鉴赏唐诗《早秋》全文译文《早秋》这首诗是由许浑所创作,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

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

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早秋》作者: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早秋》注解遥夜:长夜。

泛:指弹奏。

瑟:一种弦乐器。

西风:秋风。

翠萝:青萝。

萤:萤火虫。

金河:即银河。

金:一作“银”。

晓:破晓。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一叶: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唐人诗据此引申为“一叶落知天下秋”。

洞庭波:《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此句一作“自觉老烟波。

”《早秋》翻译长夜里流荡着凄清的瑟音,西风轻轻吹拂着地面的藤萝。

栖身于白露间的残萤泛着微光,早飞的大雁掠过秋夜的银河。

高高的树木在晨雾中显得密集,阳光明朗时,远处的青山也看得十分清晰。

《淮南子》里说一叶落下便知岁暮,我见到落叶也觉察到洞庭湖已涌起秋波。

《早秋》韵译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早秋》评析原题三首,此为第一首。

诗写早秋景色,创作年代不详。

题为“早秋”,诗则句句扣紧早秋景色着笔。

首联写早秋萧瑟凄清气氛。

中二联则从上下远近各个不同角度描绘早秋之景,俯察仰观,近看远眺,昼夜早晚,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全是秋声秋色。

末联用典浑成,亦是点早秋,且叶下、波涌又与首联西风相照应。

针线细密,疏朗有致,写景逼真,宛然一幅早秋立体图画。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落叶的美好诗句

落叶的美好诗句

落叶的美好诗句
以下是描绘落叶美好的一些诗句:
1.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孔绍安《落叶》
2.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木兰花》
3.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秋风词》
4.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5.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7.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己秋。

”——陶渊明《酬刘柴桑》
8.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王建《落叶》
9.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屈大均《落叶》
10.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王周《落叶》
这些诗句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落叶的美丽和秋天的氛围。

从飘零的落叶,到落叶的聚散,再到落叶的色彩和形态,诗人们用细腻而富有感情的笔触,展现了落叶在秋天中的独特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落叶·早秋惊落叶翻译赏析
《落叶·早秋惊落叶》作者为隋朝诗人孔绍安。

其古诗全文如下: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不肯下,犹言惜故林。

【前言】《落叶》是隋朝诗人孔绍安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主要是借用了秋天独有的景色——落叶,把自己比喻为落叶在空中漂浮不定,表明了作者身处他乡的无奈,凄凉。

【注释】(1)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2)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3)犹言:好像在说。

惜:舍不得。

【翻译】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鉴赏】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

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

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

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

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

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