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资料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复习重点

一、中国古代史

1、历代赋税制特征、演变原因及作用

2、水利建设及作用

3、历代休养生息政策对国家兴盛、民众生活的关系

4、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15---16世纪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差异

5、清康乾盛世的原因、本质及与西方发展的差异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间的相互取长补短

二、中国近代现代史

1、近代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逐渐变化,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代前期(1919年前)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两次机遇、成就及经验教训。(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和好”时期,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时期)

3、19世纪中日现代化道路二阶段、背景、措施、结果比较。

4、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影响

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巨变中,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运动或措施的背景、内容、意义。

6、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经济、外交建设的客观分析、评价。(经济建设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8、新中国外交的不断成熟,(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现在是独立自主、灵活务实的和平外交。

9、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南朝鲜)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0、城市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1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

12、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创新;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宽容、尊重、合理吸收

13、用三个代表的眼光审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

1、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影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调整,阶级、阶层、上层建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重心转移,国家地位变化,国际关系格局调整,世界体系构建,东方从属西方;促进城市化,生活方式变化,思想观念变化;同时,也带来人口膨胀,治安混乱,道德沦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南北差距扩大等问题)

2、19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原因

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独立前,必须先反殖反帝,取得民族独立,解决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有成就,土耳其较典型,但各国各地很不均衡,都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国内的专制统治,经济基础差,国民素质低,经济政策、结构不合理等,国际有不平等的经济政治秩序等。)

4、对近现代三大国际关系体系、对国联、联合国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

5、20世纪20-30年代,代表现代化三种模式的美、苏俄、土耳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同成就(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耳其改革)

6、经济全球化问题

7、从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价值观理性化、城市化)的角度看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段的历史进程;现代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影响(注意有利有弊)

注:对后阶段各地市模拟题的大题要多分析、思考

第二部分参考试题

一、中国古代史

1、我国古代的哪些重大水利工程连通或改造了重要河流水系?说明这些水利工程的历史作用

答:战国时期:都江堰,为成都附近岷江流段的大型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既防于岷江水灾,又灌溉田地,造福成都平原农田,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可举郑国渠为例)秦朝: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灵渠的修建,加强了内地和岭南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岭南的开发(可举西汉的六辅渠和白渠为例)

隋朝:兴修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等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和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元朝: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连接原有运河,重新沟通了南北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2、赋役税收,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赖以生存的支柱之一。据此,请回答:

(1)概括指出主要封建王朝对赋税征收进行调整,改革的几种基本情况,并举例说明。

(2)分析上述赋税调整、改革引起的社会后果和影响。

答:调整:(1)新王朝建立初期,经济凋敝,或统治期间遇到荒歉之年,减免人丁纳税租额。如:西汉初,汉高祖把赋税由秦朝收获物的三分之二降为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景帝时又减为三十税一。

封建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政府授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规定授田者按规定交纳人丁租税。如北魏的户调制和唐朝的租庸调制等。

(3)当封建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减少,人丁税收影响政府收入时,封建政府改革征收赋税制度的办法,由人丁税征收为主逐步到确定以土地税征收为主:如,唐后期的两税法规定除丁税照收之外,另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纳税,使土地多者多纳税;明后期的“一条鞭法”,确定丁税并入田赋,简化征收手续,一律按田赋征银;清朝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完全确立了以田赋为凭据的征税制度。

(4)封建政府为掠夺更多财富或挽救统治危机,加派赋税,如明末加派“辽饷”等。

后果和影响:(1)前两种情况,均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缓解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王朝的统治。

(2)第三种情况表明唐以后的封建税收日趋合理,既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又多少减轻了农民的纳税负担,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但地主阶级设法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

(3)第四种情况,封建政府对农民剥削过渡,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使封建王朝出现危机。

3、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历史上所说的这种“康乾盛世”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根据18世纪国际国内历史发展的趋势说明在这种盛世景象的背后所潜在的危机及其所导致的后果。

答:民末农民战争打击了地主阶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使社会财富增加。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采取宽舒的统治政策,使一些农民得到土地,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起到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作用,清政府平定边疆叛乱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斗争维护了国内政治秩序的安定。

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力图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加紧对外扩张。而中国处于封建制度没落时期,危机四伏。

清专制统治的加强使政治更加黑暗,官场腐败,军备废弛。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贫困,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人民的思想闭塞落后,沉湎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其后果是中国在殖民主义侵略面前无力抵抗,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7、18世纪西方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康乾盛世”的辉煌时期。简述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巨变情况。面对世界巨变,康乾明君是如何加强封建统治的?结果如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警示?

答:巨变情况:英美法等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推动了民主政体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先后开展,工厂大机器生产,使生产大幅度增长,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海外扩张步伐加快,殖民掠夺更加猖狂;与此同时,科学革命席卷欧洲,冲击中世纪封建神学桎梏的思想启蒙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康乾明君对世界巨变却茫然无知,政治上,设军机处,进一步加强腐朽的皇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海外贸易;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科学文化渐失活力。

结果:严重制约中国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使天朝大国急剧的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警示: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正确把握时代要求,要以博大胸怀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要善于观察世界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潮流,不能故步自封,作茧自缚。)

二、中国近现代史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爆发前),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据此回答:

(1)举出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进行抗争和探索的重大事件。

(2)与以前的斗争相比,这一时期的斗争具有哪些新的特点?

(3)分析产生这些新特点的原因。

答:(1)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或指导思想更加成熟,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斗争取得部分成功,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发展,并成为政治舞台的新兴政治力量;西方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6、清朝统治者对待西方文化,在不同时期态度是不同的,据此请回答。

(1)清朝前期封建统治对西方文化什么态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2)晚清统治者和民族资产阶级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试各举两例说明。

答:清朝前期,统治者对西方文化基本持否定态度;产生的影响:统治者更加保守、愚昧,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堵塞了中外文化交往的渠道,延缓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

晚清统治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不愿接受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如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光绪帝“百日维新”时,虽颁布了一些新法,但新法内容不包括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机构;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时,统治者虽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但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民族资产阶级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资

本主义政治制度。如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共和政体;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其实质是要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7、近代的不同时期,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存在不同的观点。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物(文化)制度迥异于外洋猎猎(野蛮)之俗,所以郅治(太平盛世)保国邦,固丕基(巩固宏大的基业)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盖康氏自幼深受孔学熏陶,先入为主,......其后旁览西书,虽多掇采,不过资以补充印证其所建造之孔学系统。非果舍己从人,欲逃儒以归西学。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四:孔氏(孔子)主尊卑贵贱之阶级(等级,下同)制度,由天尊地卑演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官尊民卑,尊卑即严,贵贱遂别......故二千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守孔教之义,固专制之威愈演愈烈,苟非五洲大通(全球联系加强,西学的进入)恐再进二千余年,吾人尚不克(能)享受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吴虞《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

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以上材料分析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于“中学”和“西学”的认识及其实质。(2)分析以上观点反映的中国近代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所持态度的变化趋势,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答;(1)洋务派认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远远比西方的优越,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实际上是排斥西方文化制度,维护封建统治。(或回答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认为中国的纲常礼教与西方无异,力图将中国的文化制度与西方的文化制度揉合起来,其实质是将西方文化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社会改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完全否定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认为只有西方的文化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其实质是用西方文化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造。

(2)以上观点表明近代历史上西方的文化制度对中国影响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由排斥逐渐转向接受。上述的几种观点都不是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并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2、秦朝: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3、两汉: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4、魏晋南北朝:马钧改进翻车;水碓、水磨加工谷物;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5、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6、总结生产技术的作品:北朝的《齐民要术》;明朝的《农政全书》。

二、重农抑商——政府采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隋朝:沿用均田制和租调制,部分推行以庸代役。

4、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5、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6、明朝:推行“一条鞭法”,引进玉米和甘薯,推广植棉。

7、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推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修建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邗沟和芍坡。

2、战国:秦国:都江堰、郑国渠;魏国:西门豹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5.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

6.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

Ⅱ.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商周: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2、春秋战国: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3、秦汉:经济重心在关中一带,但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经济有所发展。

4、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5、隋唐: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南宋: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表现:江南出现了资本生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Ⅲ.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封建社会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确立,1952年底废除)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屯田制、均田制)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1)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结束: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中国近代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

2.辛亥革命: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国家土地所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农民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双交双减的土地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

三、中国现代: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集体所有制。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国家土地所有制)。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土地所有制)。

Ⅳ.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一、发展演变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征收土地税)。

2.秦朝:按亩纳税。

3、汉朝:编户齐民制度。

4、隋朝:租调制,部分推行以庸代役。

5、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7、明朝后期:一条鞭法(1581年)。

8、清朝: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二.以税种来分类

1、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2、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推丁入亩。

3、以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人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驰。

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3、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开始征收茶税。

二、明清: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

三、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丝、茶等大量出口,使农业生产日益殖民地化和商品化。

四、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Ⅵ.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一、英国的圈地运动:建立起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

1、实质: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

2、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在农村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但是,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

二、法国:小农经济大量长期存在。

1、实质:小农土地所有制。

2、评价: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但造成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

三、美国:集约化经营的大农庄。

1、原因: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2、评价:使北方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局,为北方战胜南方提供了基础;

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日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明治维新)。

五、俄国、苏俄和苏联

1、农奴制改革: 废除农奴制,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

2、十月革命: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3、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

4、农业集体化: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专题二商业城市与交通-----加快城镇化建设

主干知识构建

Ⅰ.我国古今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发展

1、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中原市场繁荣。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魏晋南北朝: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4、隋唐

(1)隋铸五铢钱,唐通用开元通宝,成为历代货币的范式。

(2)城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内有邸店、柜坊。

(3)城市里有夜市,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4)商人足迹遍全国,胡商也遍布各大都会。

5、明清

(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4)对外推行闭关政策,仅留广州对外通商。

二、近代:在列强的炮舰下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日益殖民地化和商品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现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1、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实行计划经济。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对外开放。

3、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Ⅱ.中国古今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

1、商周时:商、周都城都是全国的政治、交通中心。

2、春秋战国: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3、隋唐

(1)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大都会。

(2)扬州与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中心,有“扬一益二”之说。

(3)广州为南方商业大都会,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4、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二、近代

重点了解上海、南京和武汉。

三、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1、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和工矿就业,开始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大炼钢铁的进行,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快发展。

3、“文革”十年,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受阻。

4、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得到解放,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经济开放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政府及时实施城镇化战略。

Ⅲ.中国古今交通的发展

1、秦朝:统一车轨,修驰道,东达燕齐,南抵吴越。

2、汉朝: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影响)。

3、隋朝

(1)开通大运河。

(2)修筑驰道:榆林→涿郡,太原→洛阳。

4、唐朝

(1)陆路

长安;向东→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2)海路

登州(向东)→韩国;扬州(向东)→日本;广州(经海上丝绸之路)→波斯湾。

5、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6、近代:列强在中国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控制中国铁路大动脉,将其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7、现代

(1)一五计划期间修成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完成兰新、包兰铁路,加快了西部的开发。

(3)文革时期完成了成昆、湘黔铁路,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成大秦、京九铁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西欧鹿特丹,连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联系。

Ⅳ.世界史上交通和城市的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发现美洲,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开始把世界连为一体。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开始城市化进程。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造出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同时,飞机、远洋轮船、电车得到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专题三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发展

Ⅰ.西部大开发

一、西南地区

1.古代:开发与管理

(1)秦朝:征服越族,设置象郡、桂林郡。

(2)汉朝:汉武帝时在西南夷地区设郡。

(3)三国:诸葛亮治蜀。

(4)唐朝:唐玄宗封南诏皮罗阁为云南王。

(5)元朝:设云南行省,并始土司制度。

(6)明朝:开始局部“改土归流”;并设置贵州布政使司。

(7)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大规模“改土归流”。

2.近代:革命的西南

(1)反袁复辟的起点:护国运动开始于云南。

(2)抗战时期的大后方,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3.现代:迅速的发展

(1)宝成铁路、成昆铁路和三线建设。

(2)其它时期的建设成就

二、西藏地区

1.古代:成为中国领土

(1)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长庆会盟。

(2)元朝:招降吐蕃,设宣政院管辖。

(3)明朝: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4)清朝:确立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2、近代:遭到列强侵略

3、现代:走向文明开放

(1)西藏获得和平解放。(2)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改善与各地的交通。(4)建立了西藏自治区。

(5)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三、西北地区(涉及北方地区)

1、西汉: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2、东汉:重新设置西域都护。

3、唐朝:在突厥故地先后建立都督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元朝:设立岭北行省。

5、与蒙古

初期:相对安定,中期:关系紧张,后期:和平友好。

6、清朝:先后平定准葛尔贵族叛乱、回部的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四、战略意义

1.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有利于东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3.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

4.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

Ⅱ.中部迅速崛起

两湖地区

1.在列强侵略下被迫开放:汉口开放为商埠。

2.在洋务运动推动下开始近代化:汉阳铁厂。

3.武昌首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

4.大革命时期:收回汉口英租界;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湘鄂赣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5.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6.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

7.建国后在两湖地区取得的建设成就

Ⅲ.东部优先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2.近代:近代化的龙头。

(1)工业化的基地: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创办。

(2)民主革命的中心: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的后期中心;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八一三事变”与国民政府的自卫宣言;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上海。

3.现代:新中国的“经济首都”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对外开放与经济腾飞。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

1.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1)秦朝设南海郡,修驰道,开灵渠。

(2)汉武帝设南海等九郡。

(3)隋唐时,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

(4)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5)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6)清政府留广州一处与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2、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变迁

(1)列强侵略开端。

(2)出现民族工业,著名的有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3)新思想发源早,如西学东渐、新思想的萌发,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4)革命运动不断,特别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基地

(1)1980年确立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

(2)1984年,珠江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重大建设项目有京九铁路、大亚湾核电站等。

三.环渤海经济带(略)

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古代:管辖与开发

(1)隋唐:设置黑水都督府;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2)两宋:契丹族建立辽政权,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女真族建立金政权,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3)元朝:在东北设立辽阳行省。

(4)明朝:设奴尔干都司;建州女真建立后金政权,实行八旗制度,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5)清朝: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2、近代:屈辱与抗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侵入辽东半岛,并占领旅顺、大连;日本割占我国辽东半岛,后因俄、德、法干涉而被清政府赎回。

(3)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展到我国东北。

(4)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发展组成抗日联军。1945年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军精锐部队关东军。

(5)1948年9~11月的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解放,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

3、现代:重工业基地与振兴

(1)“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工业中心。

(2)曲折探索时期,东北地区建起大庆油田。

(3)中共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振兴东北经济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Ⅴ.美国:西进运动(略)

专题四台湾问题——国家统一

主干知识构建

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历程

秦汉时期:形成与发展→隋唐时期:繁荣→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二、民族渊源

1、从古至今存在的民族,如汉、维、彝、白、藏、蒙、满、羌等族。

2、历史上有而后来消失了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鲜卑、竭、氐等族。

3、古代没有而后来逐渐形成的民族,如回族等。

4、现在少数民族的祖先

(1)唐朝居住在西南的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原来居住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纥,后来改名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3)靺鞨族原居东北,唐朝时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后来被称为女真,建立金国;明朝时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建立后金,后女真改名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4)青藏高原的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5)元朝时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人形成新的回族。

三、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大高潮

1、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2、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3、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四、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改革;民族“和亲”;、战争;国家统一;物质文化的交流等。

五、中国历代疆域

1、秦朝疆域图: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注意:灵渠、长城起止点、南方四郡)。

2、唐朝疆域图: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注意:主要邻国、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外交通路线等)。

3、元朝疆域图: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注意: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4、清朝(前期)疆域图: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Ⅱ. “一国两制”与港、澳、台问题

一、“一国两制”与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九十九年。

2、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澳门。

2、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1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港澳回归祖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二、“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效管理

(1)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

(2)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5)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

2、法律依据

(1)《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2)《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3)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

(5)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央政府的努力

1、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蒋介石在内战结束后,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2、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美国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陈水扁上台以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4、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其宗旨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反华基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支持台湾与中国对抗,甚至直接对该地区武力介入,阻止中国武力解放台湾。

2、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

4、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台湾问题与国共关系

1、历程: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握手”的曲折发展历程。

2、影响两党关系的主要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五)台湾问题的解决与阻碍

1、有利条件: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大增;中央政府提出“一两国制”的方针,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政党对话增多;港澳问题顺利解决,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近年来,“台独”活动日益嚣张,这是最大障碍;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Ⅲ.其他国家统一与分裂

一、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

二、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90年)

1、由来:分区占领,东、西德成立,造成德国分裂。

2、完成:1990年,东德并入联邦德国。

三、意大利的统一

击败奥地利,远征西西里,赶走奥、法势力。

四、美国内战

1、初期:北方节节失利。

2、转折:葛底斯堡战役

3、结束:北方取得胜利

专题五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专制走向民主

主干知识构建

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包括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中央集权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二、形成原因

1.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2.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3.阶级基础:地主阶级壮大。

4.社会基础:时局混乱、王权软弱。

三、演变

1.战国初步形成

(1)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

(2)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朝正式建立

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上的郡县制;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3.两汉得到巩固

(1)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

4.隋唐完善发展

(1)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2)实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5.宋元得到加强

(1)北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发展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6.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

(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制定《大明律》;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强化君权。

(2)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雍正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四、矛盾与趋势

伴随两组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体现三个趋势: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五、评价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发展。

(2)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2.消极影响

(1)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现象,阻碍了历史发展。

(2)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经济上,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3.在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一、西周分封制(形成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前期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受封者权力太大,造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割据。

二、秦朝郡县制(秦统一后,开始在地方推行)

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后来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西汉郡国并行制

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四、两汉编户制度

既是户籍管理制度,也是赋税制度,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五、北宋保甲制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减少了军费开支。

六、元朝行省制度

巩固了元朝广阔的疆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夏启开创,溥仪退位结束)

二、按功授爵

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按功受爵。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三、察举制

早期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后来,门第望族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产生世家地主,助长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四、科举制

1.演变

(1)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朝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3)北宋科举考试分乡试、省试、会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成为主要科目;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

(4)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5)1898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6)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2.评价

(1)积极作用:有利于笼络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中央政府掌握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有利于加强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2)消极影响: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前期积极作用明显,后期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Ⅳ.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朝: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两汉:由刺史到州牧

3.北宋:设立通判,牵制知州。

4.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

(1)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行为。

Ⅴ.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重要政治制度

一、契丹族:蕃汉分治制

1.原因:契丹建国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2.评价:设立南面官,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二、女真族;猛安谋克制(完颜阿骨打)

1.性质:将军事与地方行政组织一体化的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

2.作用: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满洲(建州女真):八旗制度(努尔哈赤)

1.评价: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2.演变:明朝后期建立,人关后继续实行,清末瓦解。

Ⅵ.中国近代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努力

1.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但在变法中未能实施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宣传民主科学,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4.中国共产党

(1)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

(2)抗战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抗战胜利后,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努力争取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Ⅶ.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制定《共同纲领》,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

二、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三、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四、民主改革

建国初期,在工矿企业中实行民主改革,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五、提出“一国两制”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六、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专题六盛世局面-----构建和谐社会

主干知识构建

Ⅰ.人与人的和谐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借民力,不要过度剥削压迫人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4、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二、世界近代的和谐思想

1.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2.启蒙运动时,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Ⅱ.人与自然的和谐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2、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造成环境破坏。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破坏的状况有所缓解。原因: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

4、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5、明清时期随着人□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加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

6、新中国前30年没有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以大跃进为代表的失误对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的高耗低效。

7、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

8、罗斯福新政中的部分措施。

9、印度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

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Ⅲ.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中国历史盛世

(一)贞观之治: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二)周武之治(武则天的统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三)开元盛世: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四)康乾盛世: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

二、其它国家的措施

1、罗斯福新政中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等,缓和社会矛盾。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Ⅴ。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

1、政治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等,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经济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向小康社会迈进。

3、文化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专题七中外重大改革----强国之路

主干知识构建

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一、春秋: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为称霸创造了条件。

二、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的转型。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明朝:张居正改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五、中国近代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戊戌变法(1895--1898年):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六、中国现代:经济体制改革

(一)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四)改革的成就

Ⅱ.国外的重要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但是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新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巴乔夫改革。

2、东欧

(1)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2)波兰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

(3)匈牙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

(4)捷克斯洛伐克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专题八对外开放-----融入世界

主干知识构建

Ⅰ.中国历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1、路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3、与安息的交往

4、与大秦的交往

二、隋唐时期

1、隋唐对外交通

2、对外交往概况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2、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

3、戚继光抗倭

4、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

5、郑成功收复台湾

6、康熙帝进行两次雅克萨自卫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五、中国近代:被迫开放

1、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扩大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2、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六、中国现代:主动开放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1、50年代初,“一边倒”。

2、50年代中期:“一大片”。

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4、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从1980年~现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三)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

1、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APEC。

2.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年成员国。

Ⅱ.中外关系

一. 中美关系

1、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侵略中国。

(1)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签订《望厦条约》。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俄以“调停”为名,侵略中国。

2、19世纪末,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一战。

4、蒋介石上台后,美国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

5、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6、抗日战争结束后:扶蒋反共。

7、新中国成立后

(1)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华奉行全面遏制政策。对新中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2)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并发动越南战争,中国援越抗美,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

8、20世纪70年代: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9、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国摩擦不断,时好时坏。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二、中日关系

1、第一阶段:汉、唐、宋元、明清(前期):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

(1)两汉时期: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通过朝鲜半岛来汉朝;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赐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2)隋唐时期: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十多次;中日经贸往来较多:日本出土了唐朝的“开元通宝”,中国出土了日本银币;日本大化改新以唐朝制度为蓝本;日本都城建造仿长安城的样式;日本学校教授儒学。

(3)明清时期:戚继光抗倭,台州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取得胜利。

2、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日本武力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

(1)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九一八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3)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关系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赶走日本侵略者。

3、第三阶段:建国后:由敌对到和平交往,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

(1)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

(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三.中俄关系

1、明末清初:俄国强占了我国东北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

组织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大败俄军;签定《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2、近代前期

(1)19片战争世纪50~80年代,侵吞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甲午中日战争后,参与三国干涉还辽。

(3)19世纪末,参与瓜分中国狂潮。

(4)1900年,伙同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

3、近代后期

(1)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2)抗日战争时期,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发动对日本的反攻, 但在雅尔塔会议上侵犯了中国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