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件——检验

合集下载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酿酒、 发酵、制作调味品、乳酸等。香菇、蘑菇、木耳等 大型真菌的菌体也可以作为天然的食品。现代化学 工业常常利用微生物生产有机酸、氨基酸等。微生 物所产生的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于医药业。
– 然而一部分微生物则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造成食 品感官品质、食用价值损害的因素,同时也可能造 成食物中毒等危害人类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
PPT课件
8
一、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基础知识
• 5.2 真菌
• 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在进化水平 上较细菌高,个体也比细菌大。
• 真菌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常见的单细 胞型真菌是酵母菌。多细胞型真菌能够形成菌 丝和孢子,菌丝伸长分支,交叉纠缠成团状, 称之为丝状菌或霉菌。
• 还有一类大型真菌,可以形成体积巨大的子实 体,可以供食用或药用,例如蘑菇、木耳等食 用菌。
– 10.1 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 营养物质:N源、C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水
– 水: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 凝固剂:琼脂、明胶、血清等
– 抑制剂:鉴定细菌、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增加待检菌的检出率
– 指示剂:用于指示鉴别细菌可否利用分解糖 醇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产酸产碱的能力
PPT课件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1
引言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2019年12月 6日召开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十周年 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人们对于食品 安全问题尚缺乏科学、正确和客观的 了解,所以我们需要传播一些基于科 学的认识和一些应该采取的措施。
•“比如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是食品当中存在的化学性污染, 像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环境污染物等,对” 真正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 源性疾病反而比较忽视。”陈院士说,这说明老百姓对 食品安全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优秀课件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优秀课件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一般程序
• 检验前准备 •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样品的送检与检验 • 检验 • 结果报告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的内容
• 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
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
• 霉菌——霉菌与酵母菌总数及产毒霉菌的
鉴别等等
第二节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GB4789.2—2010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
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食品安全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为什么要进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国家经 济(特别是工业、贸易和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是世界关注 的热点问题
• 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突出,细菌性、真菌 性食物中毒占各种食物中毒之首,每年的 发生数量、受害人数、死亡人数和造成的 经济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我国如此,先 进的发达国家同样深受其害
1.感官指标 2.理化指标 3.微生物指标
(1)菌落总数 (2)大肠菌群 (3)霉菌和酵母 (4)致病菌 (5)益生菌(乳酸菌、双歧杆菌) (6)抗生素残留、商业无菌
如膨化食品中微生物学指标
项目
菌落总数/(CFU/g) ≤
大肠菌群/(MPN/100g)≤
致病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指标
四、思考题
• 初发酵(LST)试验后,产气的管怎 么做
• 初发酵(LST)试验后,没有产气的 管能否报告为未检出大肠菌群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件PPT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件PPT
和安全性。
报告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食品 微生物检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等部分。
结果沟通与反馈
及时将检验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 企业,为食品安全监管和企业生产 提供依据和建议。
05
食品微生物检验案例分析
案例一:乳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总结词
乳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案例,涉及乳制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微生物种类与特点
细菌
常见的食品污染菌,如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可导致食品腐败和食物
中毒。
霉菌
部分霉菌可产生霉菌毒 素,影响食品安全和人
体健康。
酵母菌
部分酵母菌可引起食品 发酵和变质。
病毒
如肠道病毒、轮状病毒 等,可通过食品传播,
引发疾病。
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和应用
重要性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 传播。
详细描述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容易在乳制品中滋生。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法和现代的免 疫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应关注乳制品的采集、运输、储存和实验室处理等环节,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案例二:蔬菜中大肠杆菌的检测
总结词
蔬菜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又一重要案例,强调食品安全和蔬菜加工过程的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环境要求
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确保 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备校准
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规范
遵循标准的实验操作流程,确保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食品微生物检测PPT课件

食品微生物检测PPT课件
第58页/共151页
四、 有机酸盐和铵盐的利用试验
2、试验方法
(1)奥梅拉(O’Meara)法 (2)贝立脱(Barritt)氏法 (3)快速法
第15页/共151页
(1)奥梅拉法:
将试验菌接种于磷酸盐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于36±1 ℃培养48h, 每1ml培养液加奥梅拉 O’Meara试剂0.1ml,摇动试管1~2min,静置于 37℃恒温箱4h ,或在48~50 ℃水浴放置2h后判定 结果。
3、结果观察与记录
呈现玫瑰红色,为阳性反应,记+ 无红色者,为阴性反应,记-
第37页/共151页
(二) 硫化氢(H2S)试验
1、原理: 某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
或含硫化合物,产生硫化氢,硫化氢遇铅 盐或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PbS或FeS, 以此鉴别细菌。
第38页/共151页
2、试验方法:
1、待检菌应是新鲜培养物。培养18~24h。 2、待检菌应是纯种培养物。 3、遵守观察反应的时间。观察结果的时间,多为24或48小时。 4、应做必要的对照试验。 5、提高阳性检出率,至少挑取2~3待检的疑似菌落分别进行试验。
第4页/共151页
二、糖醇类代谢试验
(一)糖醇类发酵试验 (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 (三)V-P试验 (四)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MR (五)七叶苷水解试验 (六)甘油品红试验
3、结果观察与记录
培养基变呈粉红色,为阳性,记 + 培养基颜色不变,为阴性,记 -
第44页/共151页
(四)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1、原理: 某些细菌能产生氨基酸脱羧酶, 可使赖
氨酸、鸟氨酸生产脱羧作用, 生成胺 类物质和CO2。胺类物质使培养基呈 碱性变紫色,为阳性, 如呈黄色为阴 性,以此鉴别细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食品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四、食品检测所涉及的类群
微生物
非细胞生物
细胞生物
病毒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菌
酵母菌、霉菌
类群 病毒 细菌 真菌
类群 病毒 细菌 真菌
中国微生物已知物种数与世界已知物种数的比较
中国的物种数 400 500 8000
世界的物种数 5000 4760 72000
中国/世界(%) 8.0 10.5 11.6
工具与容器 …
四、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
➢ (1)生产环境的检验:车间用水、空气、地面、墙壁等。 ➢ (2)原辅料检验:包括食用动物、谷物、添加剂等一切原辅材
料。 ➢ (3)食品加工、储藏、销售诸环节的检验:包括食品从业人员
的卫生状况检验、加工工具、运输车辆、包装材料的检验等。 ➢ (4)食品的检验:重要的是对出厂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
• 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严峻,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 欧洲“二噁英”、“疯牛病”(20世纪90年代) • 日本大肠杆菌O157:H7中毒(1996) • 中国SARS(2003) 、东南亚国家禽流感(2004) • 美国菠菜大肠杆菌O157:H7污染事件(2006)
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是正确评价和保证食品安全性的先 决条件,也是国际贸易上公平交易的有力科学依据。
E.coli
体积小、
大小以um计,但比 表面积(表面积/ 体积)大,必然有 一个巨大的营养吸 收,代谢废物排泄 和环境信息接受面。
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 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微小生物包括: 有细胞结构:
原核结构的细菌(Bacteria)、古生菌(Archeae) 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食品微生物检测简介实用课件.最全PPT

食品微生物检测简介实用课件.最全PPT
➢ 为了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必须使用两种或以上 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微生物检测
BS琼脂
选择性分离
XLD琼脂
鼠伤寒沙门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弗氏志贺氏菌
微生物检测
选择性分离
HE琼脂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鼠伤寒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微生物检测
生化鉴定
微生物检测
血清学鉴定
食品微生物检测 简述
目录
01 微生物介绍 02 微生物检测 03 菌种保藏
微生物介绍
疱肉培养基培养(保藏厌氧菌)
什么是微生物? (选择性培养基通常2种)
样品稀释液有时会带有细碎的食物颗粒(如奶粉、坚果),为避免这些颗粒与菌落发生混淆,可将样品稀释液与PCA混合,单做培养,置于4℃冰箱放置同样时间,以便在计数时作 为对照。
(肉毒杆菌、炭疽杆菌)
烈性微生物,无法治愈 (鼠疫耶尔森氏菌)
P3
P4
◆◆
◆◆
◆◆ ◆
微生物介绍
微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
• 操作台内的灭菌设备 1、酒精灯; 2、红外线灭菌器; 3、电子火焰灭菌器;
• 培养箱 1、一般恒温培养箱; 2、厌氧培养箱(厌氧培养罐)
微生物检测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 数;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 菌检验; GB 4789.30-201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
而破坏密封,或罐壁腐蚀而穿孔致使微生物侵 入的现象.
5. 低酸性罐头食品 除酒精饮料以外,凡 杀菌后平衡PH值大于4.6,水活性值大于0.85的 罐头食品.
6. 酸性罐头食品 杀菌后平衡PH值等于 或小于4.6的罐头食品.
精品课件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 一.保温(膨胀)试验 保温过程应每天检查,如有胖听或泄漏等
➢ 稀释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在稀释过程中受到外 界的污染.
精品课件
菌落总数测定
测定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和规定
(三) 平板接种和培养
➢ 将稀释液加入灭菌平皿内时,应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在作10倍递 增稀释的同时,吸取1ml加入平皿内.
➢ 营养琼脂应预先加热融化,保温于45℃左右的恒温水浴中待用. ➢ 检液加入平皿后,应在20分钟内倾入营养琼脂,并立即混合均匀. ➢ 琼脂凝固后,应在数分钟内翻转培养,这样可以避免菌落蔓延生长. ➢ 为了控制污染,在检验的同时,于工作台上打开一块琼脂平板,其暴
精品课件
大肠菌群测定
检验方法 ➢ 证实实验. 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挑取1~2个
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 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凡乳糖 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 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 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 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样品中大肠菌群的 最可能数.
精品课件
大肠菌群测定
检验注意事项
培养基 EMB平板
黑紫色
粉红色
粉色
有金属光泽 无金属光泽
30/30(100) 133/153(86.9) 53/95(55.8) 37/69(53.6)
➢ 挑选菌落.菌落的色泽和形态等方面与大肠菌群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件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件
详细描述
在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定期进行 微生物检验,以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 生长和变化,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卫生与安全评价的微生物检验
总结词
评估食品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
详细描述
通过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价,为消费者提供可 靠的食品安全信息,保障公众健康。
提高食品安全预警能力。
智能化与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发
智能化检测设备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食品中微生物的自动识别 、分类和计数,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自动化检测设备
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 操作和误差,提高检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线监测系统
研发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状况,及 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02
食品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细菌
01
02
03
常见种类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 贺氏菌等。
特性
细菌通常为单细胞微生物 ,形态多样,可在食品中 广泛分布,部分细菌可引 起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检测方法
通过培养、分离、鉴定等 步骤进行细菌检测,常用 生化试验和免疫学方法进 行鉴定。
霉菌
常见种类
黄曲霉、毛霉、根霉等。
03
利用磁珠与微生物的结合,实现微生物的分离和富集。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通过扩增微生物的DNA片段,实现快速、灵敏的 检测。
基因测序
对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鉴定其属性和类型 。
3
生物芯片技术
将微生物的基因标记在芯片上,通过扫描仪进行 检测和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样品
混匀后,用1ml无菌吸管直接吸取样品1ml,按上述方 法进行10倍递增稀释,根据样品不同的污染程度,选 择2-3个稀释度,注入到12-15m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然后同上培养后计数。
粪便污染指示菌
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 大肠杆菌(E. coli) 粪链球菌(fecal Strptococcus, Fs) 产气荚膜梭菌(Clostirdia)
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是适合于微生物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可供 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培养基本身必须无菌。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 验常用的培养基有以下四类(培养基部分)。
基础培养基 常见的有肉浸液、牛肉消化汤、普通营养琼脂、蛋白胨水等。 选择性培养基 如培养肠道致病菌的SS培养基,含有胆酸盐,能抑制革兰氏 阳性菌,柠檬酸钠和煌绿能抑制大肠杆菌,这样就可使致病菌—沙门氏菌和 志贺氏菌容易生长出来。培养基中加进某些抗生素,也可起到选择作用。 签别培养基 如在无糖的基础培养基(蛋白胨水)中加入乳糖和指示剂,接种 后培养,如微生物能发酵乳糖产酸,则指示剂变色。不发酵乳糖则颜色不变。 常用的糖发酵管、硫化氢培养基等都是鉴别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也是鉴别培养基,因为穿刺培养,可发现该微生物是否运动从 而判定它有无鞭毛。 特殊培养基 很多微生物在一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往往是它们 的营养要求特殊。如在基础培养基加入一些其他的营养物质如血液、血清、 酵母浸膏,生长因子等,则可供营养要求较高或有特殊营养要求的微生物在 其中生长。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需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始能良好生 长,结核杆菌的培养基中得加鸡蛋、甘油等。
噬菌体分型
根据其与宿主菌的关系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 和噬菌体。
细菌素分型(bacteriocin)
某些细菌产生的蛋白质类抗菌物质。 根据产生菌种的名称对其命名,如铜绿假单胞菌产 生的称为绿脓菌素(pyocin),大肠杆菌产生的称为 大肠菌素(colicin),葡萄球菌产生的称为葡萄球 菌素(staphylococcin),蜡样芽胞杆菌产生的称为 蜡样芽胞杆菌素(cerecin)等。 对某细菌素敏感的细菌,具有该细菌素的受体,两 者结合后,敏感菌被杀死,这种作用有一定的特异 性,使通过观察是否形成抑菌斑,对实验菌进一步 分型鉴定奠定了基础。
样品处理
均匀
电动、手动混合;震荡;研磨
浓缩
沉淀 过滤 吸附
损伤菌修复
Why:环境压力 What:非致死的损伤 Where: Who:指示微生物 When: How:非选择压力下
选择性增菌与分离
目的:是目标菌富集。 方法:
物理: 化学:加富、选择、鉴定
定量计数方法
稀释倾注平板法 表面涂布计数法 最大可能数统计法 其他方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必浊计数法 微菌落快速计数法
血清学分型
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与从样本中分 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血清学试验,以确定 致病菌的种类或型别的技术。 常用方法是玻片凝集试验。玻片凝集试验是以已知 抗血清直接与待检细菌悬液混合,在电解质参与下, 若抗血清与细菌是相应的,则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 集块,以此鉴定细菌,该试验简单快速,特异性强。
培养结果观察
各种微生物经过培养,常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这在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是鉴别微生物种类的重 要依据。
固体培养基上菌落性状的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每种细 菌都有它一定的菌落形态和特点,如大小、表面性状、 色素产生,边缘形态,溶血环,硫化斑等。 液体培养基内培养性状的观察:混浊度;沉淀;菌膜形 成;培养液的颜色以及是否产气等。 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特性观察 主要观察其需氧与运动 情况,看它在上部或下部深层生长,视其沿穿刺线生长 或是树根样生长。
由于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人或温血动 物的粪便,来自粪便以外的极为罕见
Total coliform & Fecal coliform
Total coliform:37℃和44℃均可生长的大 肠菌群。 Fecal coliform:37 ℃可以生长,而44℃ 不能够生长的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24hr能够发酵乳糖, 并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的G-的无芽 孢杆菌。
其中包括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和一些中间类型的细 菌,这群细菌能在含有胆盐的培养基上生长。 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 伯氏菌属等,而大肠菌群中以埃希氏菌属为主,称 为典型大肠杆菌,其它三属称为非典型大肠杆菌。
糖发酵试验
不同的微生物可对各种糖类,醇类、糖苷类等进行 分解,但其分解能力和分解产物均因不同的微生物 而不同。
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而沙门氏菌只能分解葡 萄糖,不能分解乳糖。 大肠杆菌有甲酸解氢酶,能将分解糖所生成的甲酸进一 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故产酸有产气,而沙门氏菌 无甲酸解氢酶,分解葡萄糖仅产酸不产气。 在进行大肠菌群测定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而采用乳糖 发酵试验。当大肠菌群分解乳糖而产酸时,可使培养基 内的溴甲酚紫指示剂由蓝紫色变成黄色,产生的气体可 在倒置的小管内观察。
十二章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一、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1、国标检测方法的意义和要点 2、微生物的其他常用检测方法
复习题
国标检测指标的意义? 国标检测指标的概念。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主要设备及用途?
指示微生物选择
原则——粪便污染的细菌
数量大、易于检出; 检验方法简单、经济、方便 有代表性(数量变化反映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
测定方法(活菌数)
标准平板计数法(standard plate-counting method) 表面涂布法(surface spreading method)
!
?
标准平板计数法
(standard plate-counting method)
表面涂布法
(surface spreading method)
耐药谱分型
耐药质粒的传递、基因突变和抗菌药物的筛选作用, 耐药菌株不断增长,导致出现新的感染症,增加医 院内感染,给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 细菌的耐药性差异,也可用于鉴定细菌,进行流行 病学研究,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对细菌耐药性的分析,是通过进行细菌的药物敏感 试验来实现的。
镜检
个?CFU/mL? Bacterial? Mold? Yeast?
菌落总数的卫生学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作为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许多 实验结果表明,食品中的细菌总数能够反映出食品 的新鲜程度,是否变质以及生产过程的一般卫生状 况等。一般来讲,食品中细菌总数越多,则表明该 食品污染程度越重,腐败变质的可能性越大。 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预测食品可能存放的期限程 度,如,实验表明,菌数为105/cm2的鱼,在0℃下 可保持6天,而菌数为103/cm2时,保存期可达12天。
病毒
理想的病毒指示微生物:
方法简单 操作安全 多消毒剂抵抗力稍强于肠道病毒 存在于被粪肠道病毒污染的环境中
大肠杆菌噬菌体;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疫苗 株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方法
样品处理 损伤菌修复 选择性增菌与分离 定量计数方法 分型鉴定方法 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Clostirdia)
生物学特点 意义 使用标准
其他指示菌
致病菌
沙门与志贺: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可致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可以产生肠毒素---中毒型食物中毒。 溶血性链球菌:常存在于人的鼻咽部,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指标菌 ---判定空气污染的程度和住宅的卫生状况;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 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 铜绿假单胞菌: 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创伤感染,泌尿道感染、慢 性耳炎、角膜溃疡等。是外科创伤用药、眼科用药、化妆品中的 特定菌(specied microorganisms),即限制检出的微生物(包括非 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以及致病菌),也被作为游泳池水的卫生指 示菌。 破伤风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而致病。以 根茎类植物为原料的药品(如中药生药原粉)常可被该菌污染,
生化试验
各种微生物均含有各自独特的酶系统,用于进行 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分解产 物及合成产物也有各自的特点,可借以区别和鉴定 微生物的种类。利用这种特点来鉴别微生物的方法 称为生化试验或生化反应。 在进行生化试验时。必须用纯培养,严禁其他 种类微生物的污染,否则即可出现错误的结果。生 化试验的项目很多,应根据检验目的需要适当选择。 现将一些常用的方法介绍一下。
标准——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
温血动物肠道正常优势菌群 与肠道致病菌相比:体外生存时间相似或稍长;体外 环境不繁殖;对常用消毒剂的抵抗力相似或略强 该菌只有在被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才会检出 易于定量计数
菌落总数
(arrobic bacterial count ; standard plant count for bacteria)
受样量低 1/10-1/5 ——含菌量少不使用该法
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
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9ml无菌生 理盐水的试管内,振荡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稀 释液,再依次逐级稀释。根据样品的污染情况,选择 2-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倒2-3个LB平板,待凝固后, 倒置于37℃恒温恒湿条件下培养,24hr计数,将结果 经过换算,可得每g样品中所含的菌落总数。
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为了能够发 现微生物,并观察其形态、排列及某些构造, 必须借助于显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