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来主义建筑的产生及其意义
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在马里内蒂的发起和推动之下,未来主义很 快由文学扩展到艺术领域。 于1913年法国著名诗人阿波利奈尔发表了 《未来主义的反传统》, 提出了“立体未 未来主义建筑 来主义”一说。 宣言 未来主义戏剧 未来主义绘画 同年,俄国作家 宣言 宣言 马雅可夫斯基发表 了《给社会趣味一记 耳光》,创立了立体 未来主义宣言 未来主义。
•在宣言中,马里内蒂总结了未来主义的一 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 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马里内 蒂和他的追随者们表达了对速度、技术和暴 力等元素的热爱。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 镇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 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巴拉 塞韦里尼
波丘尼 卡拉 鲁索罗 马里内蒂
城市街道不会再与房子在同一个高度上, 而是会深入地下好几层,以容纳大流量的 交通。并用许多交叉枢纽与金属的步行道 和快速输送带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筑艺术 必须使人类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与他周围 的环境和谐一致,也就是说,使物质世界 成为精神世界的直接反映。
过多的装饰必须加以摒除,未来建筑不是愚昧的遵循维 特鲁威法则,而是得靠天才的发挥与科学技术的经验;
其次,建筑的设计者皮亚诺以内外翻转的手法,使建筑外部 的层次更加的丰富。观赏者不论是由内向外看还是由外向内 看,都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采用鲜 亮的色彩装点着建筑外观。将整个建筑的梁柱构件、各种管 道及设备等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着。电梯和楼梯涂红色,空调 机暖气管道涂蓝色、电缆黄色,水管绿色,排气管和梁柱构 件都是灰色。那样真实而不造作同时还有丰富的色彩。未来 主义建筑宣言里也同样强调: 未来主义建筑是经过计算的、 大胆的、简单的建筑。对比 未来画派及未来建筑宣言等 倡导的理念看出,蓬皮杜文 化艺术中心不论在皮亚诺大 胆的设计上还是建筑形式结 构上与色彩装饰上都受到未 来主义的影响。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建筑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最初的简单栖身之所,到今天的高楼大厦、宏伟的宫殿和复杂的城市规划,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求,也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探讨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并对其意义和影响进行分析。
一、建筑的起源与初期发展人类最早的住所是以自然洞穴为基础的原始居所,这既能提供一定的庇护,也能有效避免野兽的侵袭。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简单的洞穴已经无法满足居住需求。
因此,人类开始尝试利用周围的自然材料,如树木、巨石等,建造更为稳固和宽敞的住所。
在建筑的初期发展中,人们以简单的木质结构为主,例如使用树干、树枝和树皮搭建临时避雨的构筑物。
随着农业的兴起,人类开始定居并建造永久性的建筑物,如竹木房屋和土坯房等,这些建筑能更好地保障人类的安全和生活需求。
二、建筑的意义和发展1. 生存与安全保障:建筑为人类提供了保护免受自然灾害、恶劣气候和其他威胁的安全环境。
它们为人们提供了栖身之所,保护身体免受环境的不利影响。
2. 社会交流与文化展示:建筑不仅是居住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互动和创造的场所。
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能够反映当地人民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成为文化和社会意义的象征。
3. 城市规划与发展:建筑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城市规划相应得到推进,建筑成为城市风貌的重要元素,塑造着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4. 技术与创新的推动:建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技术的进步。
建筑工程所涉及的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改进,推动了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三、建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随着科技和文明的进步,建筑在形式、结构和功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良。
现代建筑充分运用了钢结构、混凝土、玻璃等先进材料,使得建筑不仅可以更高更大,同时也更加安全和耐久。
建筑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方向。
未来主义建筑风格的想象空间

标题:未来主义建筑风格的想象空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未来主义建筑风格无疑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设计理念。
这种风格以未来的视角,展现出超越时代的建筑美学,以及对科技、环保、人性等多元主题的深度探索。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无限想象的空间,领略未来主义建筑风格的魅力。
一、未来主义建筑风格概述未来主义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视觉效果,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股清流。
它借鉴了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世界,通过夸张的几何造型、动态的线条、鲜艳的色彩以及独特的照明设计,创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视觉体验。
未来主义建筑不仅关注建筑的美学,更将焦点投向了科技、环保、人性等深层次的主题,旨在为人们描绘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世界。
二、未来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1.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的交织:未来主义建筑在保持简洁的同时,注重细节的处理。
无论是高科技感的材料,还是细节处的点缀,都以精致的设计彰显出未来的韵味。
2.动态线条与立体造型:未来主义建筑常常采用动态的线条和立体的造型,营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效果。
这些线条和造型既可以是弯曲的、扭曲的,也可以是直立的、横向的,通过这种手法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3.科技与环保的结合:未来主义建筑往往运用最新的科技材料和绿色环保理念,展现出建筑的未来可能性。
比如使用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设备、环保材料等,以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
三、未来主义建筑风格的应用场景1.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未来主义建筑风格的高楼大厦将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流线型的外观吸引人们的目光。
这些高楼不仅作为居住或工作场所,更成为城市的信息中心和展示城市精神的舞台。
2.科技园区:未来主义建筑风格将成为科技园区的首选。
这些建筑将高科技元素与环保理念完美结合,为科技人员提供一个既舒适又充满创新氛围的工作环境。
3.绿色公园与生态社区:未来主义建筑风格将在绿色公园和生态社区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些建筑将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设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社区。
浅析未来主义建筑的产生及其意义参考资料

浅析未来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及其影响09级工程硕士城市规划方向:韩蕾前言:2009年,是“未来主义宣言”诞生100周年,以意大利米兰为首的各大城市都相继展开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未来主义为20世纪初的一股艺术思潮,在20年代即开始衰落,如今已基本绝迹。
然而,未来主义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由安东尼奥·圣特利亚(Antonio Sant’Elia)提出的《未来建筑宣言》因其鲜明、独特的观点,成为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欧建筑改革思潮中最激进、最坚决的一部分。
虽然因其英年早逝(28岁即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圣特利亚没有留下任何建成的建筑作品,只留下一系列以“新城市”为题的城市建筑想象画。
但他的艺术观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都有着启示作用。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浅析未来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及其意义。
一、《未来主义建筑宣言》的诞生:未来主义发生在文艺复兴德策源地意大利。
当时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不堪忍受意大利历史的重负,他们目睹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同时又看到意大利政治文化的衰落,从而提出了激进得艺术革命主张。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
他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
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经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应该相应改变......马里内蒂的宣言一经发表,激起来巨大的反响。
文化界各领域都在随后的几年里发表了冠以“未来主义”名称的宣言。
1914年7月,意大利青年建筑师圣特里亚(Antonio Sant’Elia,1888-1916)的以“新城市”为题的城市建筑想象画在“新势力”团体举办的展览会展出,展品目录上有圣特里亚署名的“前言”,这就是著名的《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浅谈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

浅谈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摘要:未来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涉及到了文学、服装、音乐、绘画、建筑、雕塑等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未来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对未来主义的倾向和发展趋势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未来主义;建筑设计;倾向;思考前言当现阶段,未来主义早已渗透到了建筑设计领域,对未来的空间环境设计,图式与智能技术的运用有深刻的影响,它是构成未来主义空间设计的趋势。
未来主义设计的概念未来主义是一种艺术思潮,它涉及文学、服装、音乐、绘画、建筑、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未来的向往,一直是人类的追求。
但是,“未来不明朗”是当今各学术领域中的共同话题,“未来”是不可能百分之百“确定”的,未来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于过去和现在的相对时间概念,未来设计并不是“断定未来之设计”,它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衡量当前的“走向”,放眼时代潮流的趋势,对未来进行思索和探测。
因此,面对未来的设计探索,在很长的时间里存在于设计的长河之中,严格来讲它不是一个设计流派,它是各个时代、各个设计流派都有的思索。
由于是对未来的探索与创新,因此其形式上的超现代性,是一种前瞻性的“未来”风格。
在各个时代都有人在研究着未来的设计走向,并对以后的设计产生影响。
由于“未来”风格的设计师的努力,我们的生活不断地丰富起来,走向完美。
三、未来主义设计对建筑观念的影响未来主义设计强调人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本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材料观点:强调应用现代材料。
建议摒弃诸如大理石或青铜这样一些传统材料,而转向钢铁、玻璃、混凝土等现代的建筑材料。
2、动态建筑观点:动态的观点带给建筑巨大的冲击力,至少观念上是如此。
先锋的探索者们或多或少的都尝试在他们的作品中加入运动的感觉。
动力主义是他们的核心思想。
3、对新城市比例尺度空间的关注:未来主义设计重要性之一就在于从建筑角度表达了对城市的热情,因为城市是那个时代最复杂和最迫切的问题。
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倾向与思考

1、熟练掌握新技术未来主义者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材料,具备较高的 技术素养和专业知识,以便在设计中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建筑之中。
2、提高沟通能力为了更好地推广未来主义设计理念,未来主义者需要具备 优秀的沟通能力,与客户、投资者和公众保持良好的互动,提升社会对未来主义 建筑的接受度。
3、可持续发展未来主义建筑设计应在追求创新与前卫的同时,注重建筑的 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未来主义在建筑设计中的局限性 及风险
பைடு நூலகம்
尽管未来主义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风险。
1、技术门槛高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建造和智能材料等技术的应用需要从业 者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和专业知识。然而,目前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还未能熟练 掌握这些技术,导致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成本压力大引入新技术、新材料的成本较高,可能超出一些客户的预算 范围。此外,数字化建造所需的设备及工艺成本也较高,给建筑项目的实施带来 一定的经济压力。
2、数字化建造数字化建造是利用3D打印、数字模型等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 建筑过程,实现精准建造。这种建造方式具有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等优 点,为建筑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3、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感应外部环境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的材料。 在建筑设计中,智能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的自适应性,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 求。例如,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混凝土和能够调节室内温湿度的建筑材料等。
感谢观看
4、注重实用性未来主义建筑应实际使用需求,强调功能性和舒适性,以满 足人们日益丰富的居住和工作需求。
总结
未来主义在当今建筑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以创新的设计手法和技术应 用,引领着建筑行业的潮流。然而,未来主义也面临着技术门槛高、成本压力大、 耐用性有待提高等局限性和风险。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未来主义者需要不断提高 自身技能,增强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并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只有具 备这些素质和能力,未来主义才能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未来主义建筑【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建筑【未来主义】未来主义发端于意大利,紧接着波及俄国,随后也影响到法国、英国、波兰等欧洲国家。
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利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宣告未来主义诞生。
翌年,马利涅蒂又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进一步提出这一流派的理论主张。
在内容上,未来主义认为:鉴于二十世纪初科学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客观世界的巨大变化以及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需要创造一种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未来的艺术”。
文艺应该由反映停滞不前的、死气沉沉的现象,转而“歌颂进取性的运动”、“机器文明”,歌颂资本主义都市动乱的生活,赞美“速度的美”和“力量”,应该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
基于这样的思想倾向,未来主义者也认为,战争、暴力、恐怖是摧毁旧传统、建造新未来所必需的,因而鼓吹歌颂所有的战争,甚至声称战争是“伟大的交响乐”,是“世界上唯一洁身之道”。
在形式上,未来主义认为客观世界的运动是脱离人类社会的、抽象的因素,视“速度”、“力量”为美的准绳,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
他们提倡以“自由不羁的字句”为基础的诗,以便随心所欲的表达运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速度以及他们的组合,主张用一系列的“类比”、“感应”、“断断续续的想象”,表现作者朦胧的、奥秘的感受。
一些未来主义者甚至要求取消语言的规范,消灭形容词、副词、标点符号,仅仅借助词的字体变化、各种图案的组合、剪贴,模拟自然界的声音,甚至使用数学符号、乐谱,来赋予字句以他们想表达的涵义。
未来主义从文学开始,很快席卷绘画、音乐、戏剧、电影、雕塑、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
例如,1910年2月11日,画家博菊尼、巴拉等发表《未来主义画家宣言》,主张绘画不再表现“静态”,而是描绘“运动感”;1915年,马利涅蒂、塞蒂梅里、柯拉等发表《未来主义戏剧宣言》,断言既往的戏剧都是迂腐、冗长、静止的心理分析剧,业已失去生命力,应该代之以在极端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情节里,表现“从潜意识、捉摸不定的力量、纯抽象和纯想象中发掘出来的一切”。
未来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趋势

未来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趋势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未来建筑设计所应遵循的理念以及相关的趋势。
一、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个核心理念。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师们将更加注重建筑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材料的选择将更加倾向于可再生资源和可回收材料,建筑的能源消耗也将被进一步降低。
此外,建筑师还会考虑采集、利用和储存可再生能源,以提供建筑的自给自足能源支持。
二、智能化与数字化未来建筑设计中,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通过物联网和传感技术,建筑物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实时交互和数据传输。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来控制建筑的各种功能,如照明、温度、安全系统等。
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建筑变得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整建筑的功能和服务。
三、人性化设计在未来建筑的设计中,人性化将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建筑师将更加注重建筑对居民的舒适性和健康的影响。
例如,室内空气质量将得到更多关注,建筑将采用更先进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
此外,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人们的需求和体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四、自适应和可变化建筑未来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建筑的自适应性和可变化性。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化,建筑需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功能。
建筑师将设计更多可调整和可重组的建筑元件,以便根据需求进行快速改变。
此外,建筑师还将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使建筑可以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保持其价值和功能。
五、城市规划与社区发展未来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建筑师将更加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建筑物将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社区活动的促进,建筑将成为人们社交和互动的场所。
此外,建筑师还将注重建筑的可访问性,确保建筑物对所有人群开放,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未来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及其影响
09级工程硕士城市规划方向:韩蕾
前言:2009年,是“未来主义宣言”诞生100周年,以意大利米兰为首的各大城市都相继展开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未来主义为20世纪初的一股艺术思潮,在20年代即开始衰落,如今已基本绝迹。
然而,未来主义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由安东尼奥·圣特利亚(Antonio Sant’Elia)提出的《未来建筑宣言》因其鲜明、独特的观点,成为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欧建筑改革思潮中最激进、最坚决的一部分。
虽然因其英年早逝(28岁即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圣特利亚没有留下任何建成的建筑作品,只留下一系列以“新城市”为题的城市建筑想象画。
但他的艺术观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都有着启示作用。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浅析未来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及其意义。
一、《未来主义建筑宣言》的诞生:
未来主义发生在文艺复兴德策源地意大利。
当时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不堪忍受意大利历史的重负,他们目睹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同时又看到意大利政治文化的衰落,从而提出了激进得艺术革命主张。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
他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
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经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应该相应改变......马里内蒂的宣言一经发表,激起来巨大的反响。
文化界各领域都在随后的几年里发表了冠以“未来主义”名称的宣言。
1914年7月,意大利青年建筑师圣特里亚(Antonio Sant’Elia,1888-1916)的以“新城市”为题的城市建筑想象画在“新势力”团体举办的展览会展出,展品目录上有圣特里亚署名的“前言”,这就是著名的《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圣特里亚的建筑想象画同他在“宣言”中提出的观念形象地表现了未来主义的建筑理想。
二《未来主义建筑宣言》的内容:
未来主义建筑的问题不在于直线的安排上,而是找寻新的外型(轮廓)、新的门窗,取代传统的柱子、托肩、怪兽出水口;问题不在于正面到底是清水砖、油漆或覆以石材;也不是使新、旧建筑之间能在形式上有所区分。
未来主义考量的问题是创造属于未来的住宅,根据健全的绘图工具,以各种科学与技术的资源去建造,满足生活与
心理的需求,拒绝所有与我们格格不入的怪异样式(传统、样式、美学、整体比例关系)以建立新的造型、新的线条、新的轮廓与体量。
建筑存在的道理是特殊的现代生活条件,建筑的美学价值应该与我们的感觉相契合,建筑不应该屈从于任何历史延续的法则,建筑必须像心灵一样新。
建筑应该从传统中解放出来,建筑必须重新开始。
透过对材料强度的计算,混凝土的运用,建筑已不再是古典的与传统的意义。
现代建筑材料与科学理念绝对不应该让历史样式所借用而造成怪异的建筑物(流行的建筑物),使得轻巧的混凝土去模仿沉重的大理石斗拱的质感。
由于从前并没有现代的材料,因此我们现在应该有新的美学观念。
我们已经失去了对纪念性、厚重的、静态的感觉而日益增加了对轻巧的、实用的、瞬息万变与急速的感觉。
我们不再是坐在教堂、宫殿、集会堂里的人。
而是大规模的旅馆、火车站、大马路、大港口、覆盖式市场、明亮的廊道、高速道路、拆建与重建的规划者。
我们必须创造与重建未来的城市:应该是庞大的、生气蓬勃的、高尚的工作、生活区域,每个局部都是动态的感觉;未来的住宅应该像一部庞大的机械,升降梯不应该像孤单的虫一样藏在楼梯间里。
升降梯应该像一条钢和玻璃的蛇一样爬上建筑物;混凝土、玻璃、钢的建筑物没有油漆、没有雕刻,完全由其本身的线条与投影表现出内在美;街道将不再像是踏脚垫一样与房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而是会深入地下好基层,以容纳大都会的交通,并利用金属步道与快速的电动扶梯联系。
过多的装饰必须加以摒除,未来建筑不是靠剽窃中国、波斯或日本的相片或是愚昧的遵循维特鲁威法则,而是得靠天才的发挥与科学技术的经验。
我们必须开发屋顶、利用地下室、减少立面的重要性,将耗费在剖面、柱头、与入口大门的琐碎心思转移到建筑体量的组合与市政规划上。
我反对且藐视:
1、所有虚假的奥地利、匈牙利、德国与美国的前卫建筑。
2、所有古典的、庄严的、僧侣的、装饰的、纪念地、浮夸的、
取悦的建筑。
3、将纪念性建筑与古代宫殿原封不动地保存、整建与重建。
4、垂直与水平线条、立方体与角锥体的造型(表现出稳定的、
沉重的感觉),与我们格格不入并扼杀了我们的新感受。
我宣称:
1、未来主义建筑是经过计算的、大胆的、简单的建筑。
混凝
土、铁、玻璃、石膏板、纺织、纤维的建筑,将取代木材、
石材与砖,达到最轻巧和弹性的效果。
2、实用与便利并不会使建筑成为枯燥的组合,而仍能维持为
艺术——综合与表现的艺术。
3、斜线与曲线具有动态的性质,比垂直水平线条具有无比的
情感力量,因此动态性的整体建筑不能没有斜线与曲线。
4、将装饰强加在建筑上是荒唐的,未来主义建筑的装饰价值
在于将未经处理的、或赤裸的,颜色强烈的材料原原本本
的加以运用与组合。
5、正如古代由自然元素中汲取艺术灵感,今后我们不论是物
质的或是精神的人造事物必须在我们所创造的新的机械世界中找寻灵感,使建筑成为最精致的表现。
6、用规定的法则安排建筑物造型的建筑艺术已经结束。
7、建筑需要以自由与极大的勇敢去让环境与人取得和谐的关
系,也就是说使事物的世界成为心灵的直接投射。
8、建筑不能产生任何的三度或直线的习惯,因为未来主义建
筑的基本特征将是退化与无常。
“房子比我们的寿命短,每天都必须建造自己的城市”。
不断的更新建筑环境将有利于未来主义的胜利。
三、圣特利亚的建筑想象画
在米兰工作期间,圣伊利亚与“未来主义”者来往,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于1912年-1914年间画了一系列以“新城市”
为题的城市建筑想象图,大约有数百幅之多,其中一些于1914年5月在名为“新趋势”的团体举办的展览会上展出。
圣特利亚的建筑想象画同他在“宣言”中提出的观念形象地表现了未来主义的建筑理想。
四、未来主义建筑思想的对后世建筑设计的影响
未来主义的建筑观点虽然带有一些片面性和极端性质,但它的确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止,西欧建筑改革思潮中最激进、最坚决的一部分,其观点也最肯定、最鲜明,最少含糊和妥协。
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改革者的零散思想的集大成和深化的产物。
不仅如此,直到20世纪后期,在世界上一些著名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那样的未来主义建筑的思想火花,如巴黎蓬比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和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等。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法国蓬比杜艺术中心
圣特利亚这位才华横溢却未留下任何实际建筑作品的建筑师,也因为他具有先见性的、创新的建筑观点成为了未来主义建筑思想的先驱以及无数建筑师的精神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