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镀铜光亮剂配方浅谈
910酸铜光亮剂

910硫酸铜光亮剂
一、特点
·可获得完美的镜面光泽。
·光亮性、整平性能提高。
特别是在低电流的情况下光泽更加完美。
·操作温度范围很广(18~35℃),在高温态状下(40℃)也可以进行电镀。
·填平效果好。
·光亮剂消耗少,经济实惠。
·不会受光亮剂分解的影响。
二、溶液成分
四、添加剂的作用
酸铜910 C开缸剂:开缸剂不足时,镀层高、中电流密度区出现凹凸起伏
的条纹。
含量过多时镀层出现起雾现象。
开缸剂含适量
的910B主光剂和湿润剂。
酸铜910 A主光剂:910 A主光剂含量过低时,整个电流密度区的填平度会
下降;含量多时,镀层出现针孔,低电流密度区没有填
平度,与其他位置的镀层有明显分界,但仍光亮。
酸铜910B主光剂:910B主光剂含量不足时,镀层高电流密度区极容易烧焦;
含量过多时,镀层出现起雾现象且填平能力下降,低电
流密度区光亮度变差。
六、添加剂的消耗:。
实验四--光亮电镀铜

实验四光亮电镀铜一、目的及要求1、熟悉电镀小试的装置和仪器设备。
2、掌握光亮镀铜溶液的配制及预镀工艺。
3、进行赫尔槽试验,分析光亮剂影响。
二、仪器、化学试剂直流电源、电炉、控温仪、赫尔槽及试片、电解铜板;硫酸铜、硫酸、镀铜光亮剂、镀镍溶液、镍阳极。
三、实验步骤1、工艺流程试片准备――酸洗――水洗――除油――水洗――浸蚀――预镀镍――(或铜锡合金)――水洗――酸性亮铜――水洗2、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预镀镍溶液:硫酸镍: 120~140g/L氯化钠: 7~9 g/L硼酸: 0~40 g/L无水硫酸钠: 50~8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 0.01~0.02 g/LpH: 5.0~6.0温度: 30~50℃电流密度: 0.8~1.5A/dm2酸性亮铜溶液:硫酸铜: 200~220 g/L硫酸(1.84): 60~70 g/L四氢噻唑硫酮: 5×10-4~3×10-3 g/L盐酸: 0.02~0.08 g/L十二烷基硫酸钠: 0.05~0.2 g/L温度: 10~30℃(室温)电流密度: 1~4 A/dm2搅拌:阴极移动3、用赫尔槽实验观察光亮剂对同层质量影响,记录试验情况。
五、思考问题及要求1、酸性亮铜电镀前为什么要进行预镀?预镀工艺有哪几种?2、溶液pH对铜层质量有什么影响?4、以论文形式写出光亮剂对镀层质量影响为内容的实验报告。
附录用有机玻璃板自制赫尔槽赫尔槽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
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电镀实验和工厂生产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应用于光亮电镀添加剂的控制,成为电镀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工具,267ml赫尔槽尺寸如图。
材料:有机玻璃;槽深:65;厚:3-5一、目的要求掌握有机玻璃黏结技术,自制267ml赫尔槽二、药品与材料:有机玻璃板3~5mm厚钢锯、细纱布180~270#、脱脂棉。
100ml棕色试剂瓶1个三氯化烷、乙醇三、有机玻璃黏结剂配制:配方:三氯甲烷95ml乙醇1~2 ml有机玻璃碎块或碎屑5克。
全光亮酸性镀铜(

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的故障
• 电镀时电压升高电流下降 出现这种情况时有以下几种。(用排除法)
度会上升注意降温。 5. 硫酸低了,也就是说硫酸少了。 6. 杂质高了也会这样,但如果平时清洁维护好一般都不会。 记住阳极必须是磷铜角,不然会出现一价铜的。出现一价铜
可以用过氧化氢(双氧水)0.03ML/L
镀层粗糙分析
1. 打底铜和焦铜镀层是不是太薄,这里我就给大 伙说一下,如果镀层少于3um时镀层是多疏松 的多孔的,大于8个um时会有所降低,最标准 的是13-15个um这是个我亲自分析实验的。
全光亮酸性镀铜(酸铜池)
• 焦磷酸铜镀完后我们接下来就是酸铜池了, 在进入酸铜池前,必须先要浠硫酸活化, 这个是老规则了。活化完后一样必须亲水 干净,不然酸铜池的硫酸不好控制。
硫酸铜盐镀铜的配方
硫酸铜(CuSo4 . 5H2o)200克每升
硫酸(H2So4)
30-40ml/L
氯离子
80-150mg/L
2. 添加剂失调(A,B,C)没有加好。 3. 电流太小,镀液中的硫酸铜含量太低。间
接的说是阳极是不是太小。 4. 亲水池中是不是有油,这个很致命的,也
是时有发生的。
有毛刺
• 这个可是时有发生的啊,也是最搞笑的。 很多能人都在这上面吃过不少苦头,因为分不清到低是哪出
了问题,我可以告诉你,酸铜支出现毛刺只有两个原因。 • 平时没有过滤,里面的杂质过多。 • 添加剂没按比例添加。 不过做为技术员一般都不会出这个差错。那还有什么原因会
酸性镀铜光亮剂

酸性镀铜光亮剂酸性镀铜光亮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最早采用的光亮剂是硫脲和硫脲的衍生物。
当时被称为初级光亮剂(prima — ry brightener)。
并同时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湿剂(wet — ring agent)。
最初采用的整平剂是有机染料。
有机染料被称为第二级添加剂(secondary addition agents)。
有机多硫化物(organic poly sulfide compound)的研究和利用大大提升了酸性镀铜工艺的性能。
近廿多年来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有机多硫化物、染料等成分的筛选和组合,获得了高光亮和整平的镀层。
酸性光亮镀铜工艺已基本完善。
(一)有机染料的研究状况有机染料是酸性镀铜工艺中最早采用的整平剂和第二级添加剂。
采用的有机染料品种较多。
有吩嗪染料、嚼嗪染料、三苯甲烷染料、二苯甲烷染料、噻嗪染料、酞菁染料、酚红染料等。
Udy — lite 公司、Payton 公司、Lea-Ronal 公司、M&T 公司、oxy 公司、 Bell 实验室等都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类染料的结构、代表物质和使用浓度。
1.酸铜光亮剂常用的染料(1)吩嗪染料(phenazine dyes) 吩嗪染料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C6 H4:Nz :C6 H4吩嗪基团的染料。
通式其中 R 1、R 2——H 、甲基、乙基;X ——Cl 一、Br 一、l 一、F 一、SO 42一,NO 3—等;Z ——苯、萘及其衍生物。
代表物如下。
①二乙基藏红偶氮二甲基苯胺,商品名:健那绿②二乙基藏红偶氮二甲基酚,商品名:健那黑③藏红偶氮苯酚,商品名:健那蓝上述有机染料的使用浓度为0.0015~0.05g /L ,最佳用量为0.015g /L 。
这几种染料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共用量之和仍然为0.0015~0.05g /L 。
吩嗪染料的作用在于极大地改善光亮剂的整平能力并且扩大光亮范围。
铜抛光剂配方配比

铜抛光剂配方配比铜抛光剂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剂,用于去除铜制品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渍,使其恢复光亮。
铜抛光剂的配方配比对于剂效的稳定性、抛光效果、使用寿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铜抛光剂的配方配比及其影响因素。
一、铜抛光剂的配方配比铜抛光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配方配比的比例取决于所需的抛光效果和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铜抛光剂的配方配比分为以下几种:1.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1:2:2,硫酸铜的质量比为0.8%。
2.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1:2:2,硫酸铜的质量比为1%。
3.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1:2:2,硫酸铜的质量比为1.5%。
以上三种配方配比的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的体积比均为1:2:2,差别在于硫酸铜的质量比例不同。
一般来说,硫酸铜的质量比例越高,铜抛光剂的抛光效果越好,但使用寿命会相应缩短。
二、铜抛光剂的影响因素1.硝酸的浓度硝酸的浓度对铜抛光剂的抛光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硝酸的浓度越高,抛光效果越好,但使用寿命会相应缩短。
因此,在制备铜抛光剂时,应根据所需的抛光效果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硝酸浓度。
2.硫酸的浓度硫酸的浓度对铜抛光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硫酸的浓度越高,铜抛光剂的稳定性越好,但使用寿命会相应缩短。
因此,在制备铜抛光剂时,应根据所需的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硫酸浓度。
3.氢氧化钠的浓度氢氧化钠的浓度对铜抛光剂的抛光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氢氧化钠的浓度越高,抛光效果越好,但使用寿命会相应缩短。
因此,在制备铜抛光剂时,应根据所需的抛光效果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氢氧化钠浓度。
4.硫酸铜的质量比硫酸铜的质量比对铜抛光剂的抛光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硫酸铜的质量比越高,铜抛光剂的抛光效果越好,但使用寿命会相应缩短。
因此,在制备铜抛光剂时,应根据所需的抛光效果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硫酸铜质量比。
铜光亮剂配方

铜光亮剂配方一、引言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铜制品容易出现氧化和暗淡的现象,影响了其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铜光亮剂来恢复铜制品的亮度和光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铜光亮剂配方,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制作和使用铜光亮剂。
二、铜光亮剂配方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铜光亮剂配方:1. 主要成分:- 醋酸:200毫升- 氨水:200毫升- 盐酸:10毫升- 柠檬酸:10克- 硼酸:5克2. 配制方法:- 将醋酸、氨水、盐酸、柠檬酸和硼酸按照配方比例加入一个容器中。
- 用搅拌棒将混合物搅拌均匀,直到所有成分充分溶解。
三、使用方法使用铜光亮剂的步骤如下:1. 清洁铜制品:- 首先,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洁剂清洁铜制品的表面,去除尘土和污垢。
- 使用软布轻轻擦拭铜制品,确保表面干燥。
2. 涂抹铜光亮剂:- 使用软布或海绵蘸取适量的铜光亮剂,并均匀涂抹在铜制品的表面。
- 注意避免铜光亮剂进入眼睛或口腔,避免接触皮肤过久。
3. 擦拭铜制品:- 使用软布或纤维布轻轻擦拭铜制品的表面,直到恢复亮度和光泽。
- 如有需要,可重复涂抹铜光亮剂和擦拭的步骤,直到满意的效果。
4. 冲洗和干燥:- 使用清水冲洗铜制品,确保没有残留的铜光亮剂。
- 使用干净的软布将铜制品擦干,以防止水渍和污渍的形成。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铜光亮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铜光亮剂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使用时需戴上手套和护目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 通风环境:- 在使用铜光亮剂时,最好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吸入过多的化学气味。
3. 不宜过度使用:- 铜光亮剂虽然可以恢复铜制品的亮度和光泽,但过度使用可能会损害铜制品的表面,导致氧化和腐蚀。
4. 存放安全:- 将铜光亮剂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五、结论铜光亮剂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用于恢复铜制品的亮度和光泽。
镀液成份性质

镀液成份性质、作用和控制1:硫酸铜(一袋25kg)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分子式是:CuSO4 ,能溶于水,溶液为蓝色。
水合硫酸铜,蓝色晶体,分子式是:CuSO4.5H2O 含量:98.5%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CuSO4·5H2O,蓝色晶体。
俗称蓝矾或胆矾。
硫酸铜晶体受热易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粉末CuSO4硫酸铜在镀液中完全离解成为Cu2+和SO42-,作用:提供铜离子。
以使在工件表面上还原成镀铜层。
根据生产条件和不同的要求,硫酸铜含量可采用150g/L~220g/L范围内。
影响:铜离子含量低,允许工作电流密度低,阴极电流效率低。
容易在高电流密度区造成烧焦现象及出光慢。
硫酸铜含量的提高受到其溶解度的限制,并且镀液中随硫酸含量的增高而硫酸铜的溶解度相应的降低。
所以硫酸铜含量必须低于其溶解度才能防止硫酸铜析出(即铜离子过高时,硫酸铜有可能结晶析出,引致阳极氧化。
)。
添加硫酸铜后需过滤镀液。
2、硫酸(一箱4瓶,一瓶2500ml(约4600g),保质期:三个月)分子式:H2SO4 相对密度:20°C 1.84g/ml 相对分子量:98.08技术要求:含量(H2SO4)95-98% 色度(黑曾单位)≦10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计):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0.001 硝酸盐(NO3)=0.00005 氯化物(Cl)≦0.00003铁(Fe)≦0.00005 铜(Cu)≦0.00001 砷(As)≦0.000003铅(Pb)≦0.00001 铵(NH4)≦0.0002 还原高锰酸钾(以SO4计)≦0.0005性状:为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或乙醇相混合,同时放出大量热,暴露在空气中则迅速吸水。
作用:硫酸在镀液中能显著降低镀液电阻,增强镀液的导电性,能防止硫酸铜水解沉淀,又有助于提高阳极的溶解能力。
配制和补充镀液必须用化学纯硫酸,因为工业硫酸中含铁、砷、铅等杂质较多。
影响:硫酸含量不足时,深镀能力下降,镀层粗糙,槽电压会升高,镀层易烧焦;增加硫酸含量,能提高深镀能力,但有些光亮剂易于分解。
酸性光亮镀铜工艺及配方

酸性光亮镀铜工艺及配方一、酸性镀铜光亮剂特点:1、快速出光,特好的填平度,即使低电流密度区也可得到极高的填平度。
2、广泛的电流密度范围均可得到镜面亮度。
3、工作温度范围宽,18—<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40℃都可得到镜面亮度。
4、镀层内应力低,延展性好,电阻率低,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基体材料电镀。
铁件、锌合金件、塑胶件等同样适用。
5、光亮剂对杂质容忍度高,性能稳定,易于控制。
一般在使用一段长时间(约800-1000安培小时/升)后,才需用活性碳粉处理。
6、沉积速度快。
在4.5安培/平方分米的电流密度下,每分钟可镀1微米的铜层,电镀时间因而缩短。
(酸性镀铜溶液是一种强酸性的简单盐电镀溶液,镀液中没有使用络合剂。
)二、电镀工艺条件:原料范围标准硫酸铜200-240g/L220 g/L硫酸55-75g/L65 g/L氯离子15-70mg/L20-40mg/LBFJ-210Mμ5-12ml/L8 ml/LBFJ-210A0.5-1.0ml/L0.6 ml/LBFJ-210B0.5-1.0ml/L0.6 ml/L温度18-40℃24-28℃阴极电流密度0.5-10A/dm2阳极电流密度 1.5-8A/dm2搅拌空气搅拌空气搅拌三、镀液的配制:1、先在镀槽中(待用缸或备用缸)加入1/2体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加热至40-50°。
(所用水的氯离子含量应低于70mg/L(ppm))。
2、加入计算量的硫酸铜,搅拌至完全溶解。
3、加入活性炭2g/L,搅拌1小时后静止8小时用过滤泵,把溶液滤入清洁的电镀槽内。
加去离子水至规定体积。
4、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计算量的化学纯硫酸,(注意:此时会产生大量热能,故需强力搅拌,慢慢添加,以使温度不超过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性镀铜光亮剂配方浅谈
广东科斯琳酸性镀铜光亮剂配方:
此工艺用作装饰性酸性镀铜,适用广泛,不仅可用于钢铁件、锌合金工件上电镀,得到极佳的光亮度、整平性。
在塑料等工件上使用也能达到同样优良的效果。
特点
1.在广阔的电流密度范围内,可获得快速镜面光亮及特高整平性。
并且不容
易产生针孔及麻点。
2.镀层延展性能良好,内应力低,对镍层的结合力好,是理想的电镀层。
3.温度较高时,在低电流区不会明显降低光亮度,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光亮镀层。
4.工作温度范围广,18-38℃都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5.操作简便,光剂消耗量少。
6.光亮剂稳定性较高。
光亮剂加入染料,研究者对十几种染料进行了筛选,最终确认甲基紫和藏花红对扩展低DK区光亮性有效,但同时指出,加入染料后使用一些时间后,镀层易起麻点。
下述是酸铜M N型的配方
配方1:(替代M N) H1 0.2mg/l~1mg/l; SP 10mg/l~20mg/l
P 5mg/l~50mg/l; GISS 10mg/l~20mg/l
PN 20~40mg/l.
配方2:(替代M SP) TFS 30~60mg/l; N 0.3~0.6mg/l;
P 50~80mg/l; GISS 10~20mg/l PN 20~40mg/l
配方3:(替代M SP) H1 0.2~1mg/l; BSP 10~30mg/l; P 50~100mg/l
GISS 10~20mg/l; PN 20~40mg/l;
H1(四氢噻唑硫铜)GISS(聚乙烯亚胺烷基化合物)
PN(聚乙烯亚胺烷基盐)BSP(苯基聚二硫丙烷磺酸钠)
氯离子
过多过少的氯离子都会影响镀层的光泽和整平性。
最佳浓度范围为60-90毫克/升。
请先分析当地水质中的氯离子含量,再调整到最佳范围内。
必要时要用纯水配制。
当氯离子过少会出现树枝状条纹,过多时影响低电流区光亮度及整平性。
本人从事研究电镀添加剂配方,寻有市场者合作,转让酸铜市场成熟配方
酸铜添加剂配方只供参考更多资料登"广东科斯琳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