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汇和词的结构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第四章(1)

现代汉语第四章(1)

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又叫语汇。

2、词汇也指某个人所掌握的全部词和短语的总和。

3、词汇还是某部著作中所有词的和短语的总和。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1、词汇是某种语言中所有词和短语的总和。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汉语词汇发展双音节化的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单音节词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同音词,这样就会给实际交际带来困难,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因而有时语义难以确定。

双音节词就使得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宽广、深入。

第三,双音节词读起来往往带有一种乐感,轻重之间形成一种节奏,悦耳动听。

词语双音节化的途径主要是:1.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份。

后加:月——月亮耳——耳朵前加:唇——嘴唇发——头发2.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份。

后加:竹——竹子石——石头前加:师——老师姨——阿姨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联合道路学习刚才皮肤牙齿经历解释4.三音节的词省略其中一个音节。

落花生——花生照相机——相机山茶花——茶花机关枪——机枪5.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语采用缩略法。

化学工业——化工文学艺术——文艺超级市场——超市彩色电视机——彩电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双音节以及双音节以上的合成词的内部构造,基本上跟普通短语的构造是一致的。

它们主要是用以下五种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单干——单独地干狂欢——疯狂地联欢壁画——墙壁上的画红旗——红色的旗子动宾式:管家——管理家务知己——知道自己结晶——结成晶体隔壁——隔着墙壁联合式:语文——语言和文学珍宝——珍珠和宝石答应——回答和应付广大——广阔和宽大主谓式:地震——大地震动军用——军队使用性急——性子急躁锋利——刀锋锐利补充式:改正——改得正确说服——说得服帖“马车的轱辘转动了。

一、词和词汇(一)词汇定义-1、词汇:语言中所有词和语

一、词和词汇(一)词汇定义-1、词汇:语言中所有词和语

(一)基本词汇及其特点
基本词汇的特点:
A、全民性(常用)
基本词表达的都是与人们日常 生活关系密切的事物 。每天都在使用,不 容易起变化:牛、水、电天、地、人、马 基本词汇在长期发展中也有可能被替换: Fall: Loan: Homely: 被替换的成份往往做为构词语素保留在语言中,尤其是汉语。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学术语)—转换生成(语言学术语)
哪些? 三、文言词与历史词有哪些差异? 四、 方言词包括哪些种?内部分类情况怎样? 五、举例说明外来词的分类。
二、词的词汇意义
1、词义是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以下 两类:
1)词汇意义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应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 主观评价。比如:“书” 表示装订成册的读物;“北京 大学”就指位于北京的一所重点院校。
2)语法意义
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比如: 例1 我教他们汉语—他们教我汉语:“我、 他们”的不同施受关系由语序来反映; 例2 父亲和母亲—父亲的母亲:本结构并列 或修饰关系由虚词来实现; 例3 我来!—我来?:本结构祈使或疑问的 差别由语调来体现。
...
14
2、词汇意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词和词汇 (一)词汇定义 1、词汇:语言中所有词和语(固定短语)
的总汇。
词汇可以有各种分支:行业、科技、方言、 书面
2、词汇学:研究词汇的学科 (普通词汇学;描写词汇学; 历史词汇学)
词汇的构成
1、词的总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的总汇,词汇的核心。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火、雷、电 有关生活、生产资料的:米、面、菜、布、车、船 有关人体各部分:心、头、牙、手、脚、眼睛 有关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 有关动作行为的:走、想、跑、跳、吃、学习、喜欢 有关性质、状态的:大、小、多、少、好、坏、苦、甜 有关指称、代替的:你、我、他、这、那、谁、什么、怎样 有关数量的:十、百、千、万、斤、两、尺、寸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的:就、很、最、都、把、和、跟、因为、所以、 但是、吗、了

语文认识词语和词汇

语文认识词语和词汇

语文认识词语和词汇一、引言作为学生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词语和词汇的认识是非常关键的。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则是词语的总和。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词语和词汇的概念、分类以及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二、词语的概念与分类1. 词语的概念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思的语言符号。

词语具有独立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合其他词语形成语句。

2. 词语的分类根据词语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词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 实词: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可以表示人、事、物、属性等,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2) 虚词:虚词是在语法上具有一定功能、但意义不具体的词语,如连词、介词、助词和语气词等。

三、词汇的概念与学习方法1. 词汇的概念词汇是指一个语言系统中所有词语的总和,是一个语言的基础和灵魂。

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2. 词汇的学习方法(1) 积累词汇: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积累大量的词汇。

可以通过背诵、记忆和运用等方式,提高词汇量。

(2) 上下文理解:在学习词汇时,要注意将其运用于具体的上下文中理解。

掌握词汇的用法、搭配和语境,避免词汇的误用和死记硬背。

(3) 多角度学习:要多角度学习词汇,了解其词义、词性、用法等。

通过词义辨析、构词法等方式,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词语和词汇的运用1. 丰富语言表达:通过积累词汇,学生可以在写作、演讲和交流中使用更加丰富的词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2. 拓展阅读能力:掌握词汇的词义和用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表达。

3. 增强语感和写作技巧:熟练掌握词语和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使文章更加地道和流畅,增强写作技巧。

五、课堂实践与作业1. 词语和词汇辨析:通过词义辨析练习,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准确用法和差异。

2. 词汇扩展:组织学生进行词源和构词法的学习,拓宽词汇的范围和运用。

3. 阅读讲解与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读一篇文章,讲解其中的生词和词汇用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写作。

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第一节 词汇(思维导图)

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第一节 词汇(思维导图)

词汇一、词的构成词的概念,词的构成:语素词是语言里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以音节的多少为标准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三音词复音词(一)语素构词的类型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按照音节划分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语素举例:人、书、字双音节语素踌躇、吩咐、霹雳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因特网、巧克力、维也纳按照词语内部语素的数量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2单音节3复音节134合成词构成词根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词缀(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三大类5复合式合成词由词根的相互关系看6联合型(并列式)7偏正型8补充型9动宾型(支配式)10主谓型(陈述式)11附加式合成词根据词根与词缀的位置12词缀+词根13词根+词缀14词根+叠音词缀15重叠式合成词按照语素是否能单用成词语素(单用)人、手、跑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用)们、阿16(二)汉语词汇组成基本词汇17重要意义三个特点历史悠久,具有稳固性;社会普遍使用,具有全民常用性;成为构造新词语的基本,具有能产性。

一般词汇18特点包括古语词历史词文言词方言词19概念标准语吸取方言有用成分外来词20音译词21音意兼译词22字母词行业语23隐语熟语24概念25特点包括26成语惯用语27概念28结构29歇后语谚语30概念31结构32特点33例子俗语34概念和谚语有些交叉35比较36例子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基本词汇——构成新词(基础)——扩充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某些词)——(转化)基本词汇二、词形、词音和词义(一)词形371.异形词分类不完全异形词(主流)38仅部分用字不同完全异形词39用字全部不同异形词的语音形式语音形式国家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40选取范围41选取内容42适用范围《现代汉语词典》43首选词主条副条44正条452.同形词(二)词音1.多音词2.同音词46概念47复音词同音词的要求按书写形式分同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a: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各项意义之间存在着联系b:同音词是异词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必然联系影响积极意义混乱,影响信息传递与交流消极谐音双关,生动、风趣、耐人寻味3.异读词48概念49限制产生原因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50异读词与异音同形词的区别规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三)词义51概念分类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实词语法意义(关系意义)实词52虚词531.词义的构成(1)词的理性义54概念55作用(2)词的色彩义①感情色彩义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褒义色彩贬义色彩②语体色彩义(文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口语色彩③形象色彩义56概念57形象感58包括2.单义词和多义词(所表示意义的多少)单义词概念分类常见事物的名称专有名词科学术语多义词59概念各意义间有一定的联系60基本义61派生义62引申义63比喻义具体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义3.同义词64等义词(绝对同义词)对同一事物、现象、关系的不同称谓,其概念意义或逻辑内容相同65近义词(相对同义词)词义大同中有小异,在概念意义方面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66重要作用差别(1)意义的轻重不同(2)词义概括的范围大小不同(3)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不同(4)词义的侧重点不同(5)搭配对象不同(6)感情色彩不同(7)67语体色彩不同4.反义词68相对反义词69就词与词的关系同一范畴音节和结构要求分类70绝对反义词71相对反义词72重要意义三、常见词语使用错误的纠正(一)准确理解词义,注意辨析词义(二)尊重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不生造乱用词语73态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注意词义的范围大小和附加色彩词语备注:1. 从语音形式分析2. 单音节单纯词只有一个音节,如“字”、“看”、“亮”等3. 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不能分开解释各个音节的意义4.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5.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6. 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例如:信息、开放、品味、反正7.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手机、电脑、特区8.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革新、盘活、理顺9.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前一词根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上网、涉外、下海10.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陈述前一词根例如:心疼、民主、自律11. 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12. 例如:第一、初一、老乡、阿姨13. 例如:稿子、花儿、木头14. 例如:胖乎乎、美滋滋、喜洋洋词缀:附加成分,不表示具体词汇意义,起语法作用构成名词的标志:阿、小、子、儿、头构成动词的标志:化15. 例如:爸爸、妈妈、星星、渐渐、恰恰16. 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7.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一般交际中必须,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如天、地、头、心。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词汇”和“词语”是语言学中两个常用的概念,它们存在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一、定义和概念的不同:1. 词汇:指的是某个语言中的所有词语的总和,是对所有可独立使用的语素进行的一种分类和整理。

词汇包括各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虚词(连词、介词、代词、助词、叹词等)。

2. 词语:指的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包括单词、词组、短语等。

词语是对应实际事物或概念的语义单位,用于表达意思。

二、语法和语义的不同:1. 词汇: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研究词汇在句子和篇章中的构成和作用,关注词汇的词类、形态变化等语法特点。

2. 词语: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关注词语的词义、词组搭配等语义特点。

三、层次的不同:1. 词汇:是对语言的整体而言的,是一个语言的基础要素,涵盖了该语言中所有的词语。

2. 词语:是在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的划分,是对词汇进行归类和整理的结果,是在具体语境中实际使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四、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的不同:1. 词汇: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中词汇的分类、形态构词、词义变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和分析,揭示词汇的普遍规律。

2. 词语:是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词语的意义、搭配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词语的意义辨析和用法分析,揭示词语使用的规范性和变异性。

“词汇”和“词语”在概念定义、语法语义、层次和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词汇是对某个语言中所有词语的总称,主要从语法的角度研究词汇在句子中的构成和作用;而词语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两者在语言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应不同的研究领域。

英语语法框架详细总结

英语语法框架详细总结

英语语法框架-详细总结英语语法框架是学习英语语法的基础,它包含了英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汇、句子结构、时态、语态、语气、虚拟语气、从句、倒装句、省略等等。

下面是对英语语法框架的详细总结。

一、词汇1. 词性: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连词、冠词、数词、感叹词等。

2. 词义:词义辨析、词义扩展、词义缩小、词义转化等。

3. 词法:单数形式、复数形式、比较级、最高级、时态、语态等。

二、句子结构1. 主语和谓语:主谓一致、主语从句、主谓语序等。

2. 宾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从句等。

3. 表语和定语:名词性表语、形容词性表语、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等。

4. 状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程度状语、条件状语、目的状语、结果状语等。

5. 同位语: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

6. 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等。

三、时态1. 一般现在时:表示习惯性、经常性、客观真理等。

2. 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3.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4.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

5.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6. 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或结果。

7. 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

8. 将来完成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之前将要完成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五、语气1. 陈述语气:陈述真实的事实或情况。

2. 祈使语气: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等。

3. 疑问语气:表示疑问或询问。

4. 虚拟语气:表示与事实相反、不可能实现、假设等。

六、虚拟语气1. 条件虚拟: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条件。

2. 假设虚拟: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情况。

3. 建议虚拟:表示建议、要求、命令等。

4. 愿望虚拟:表示对现在或将来的愿望。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语文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包括了词汇、句子结构、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

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的概述:1.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概念;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说明事物的特征;副词则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达程度、时间、地点等。

2. 句子结构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主语是句子的主体,通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是句子的谓语部分,通常由动词构成;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可以是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

3.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和句子结构的符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更加清晰、准确。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比喻是通过类比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拟人是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的事物;排比是通过并列相似的句子结构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对偶则是将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或平衡;夸张则是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突出其特点。

5.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语言使用的规范,包括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

词法规则涉及词的构成、变化和使用;句法规则则涉及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的排列。

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6. 句式变化句式变化是指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或强调。

常见的句式变化有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简单句与复合句等。

灵活运用句式变化,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7. 语境理解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包括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场合等。

理解语境对于准确把握语言的含义至关重要。

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词的基本结构

词的基本结构

词的基本结构一、引言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交流的媒介之一。

它通过一定的结构组织和表达特定的意义,是人们传递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

词的基本结构是指由音节组成的词形结构和由词义组成的词义结构。

二、词形结构1.音节音节是词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汉语中的音节通常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例如,“大”、“明”、“好”等都是单音节词。

2.构词法构词法是指词汇中词的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汉语中的构词法主要包括前缀、后缀、中缀、复合和转化等形式。

例如,“快乐”由“快”和“乐”两个词合并而成,“走过”由动词“走”和介词“过”组成。

三、词义结构1.词义词义是词的基本语义单位,是词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的意义。

词义可以分为直义和引义两种。

直义是词的本义或基本含义,引义是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引申或引用意义。

2.词义关系词义关系是指词与词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

常见的词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关联关系等。

例如,“美丽”与“漂亮”、“丑陋”是同义关系,“父亲”与“儿子”是上下位关系。

四、词的分类1.词性词性是词在句子中所担任的语法角色。

汉语中的常见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和拟声词等。

2.词汇义类词汇义类是指词在概念上的分类。

汉语中的常见词汇义类有人类、动物、植物、物体、抽象事物、动作、状态、性质、关系、时间、空间等。

五、词的使用1.词的搭配词的搭配是指词与词之间在使用上的固定搭配关系。

不同的词在搭配上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掌握词的搭配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词的用法词的用法是指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含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运用。

六、总结词的基本结构包括词形结构和词义结构。

词形结构由音节组成,词义结构由词义和词义关系组成。

词的分类包括词性和词汇义类。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词的搭配和用法,以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略语
缩略语
P164-165
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而成的词语。
简称
数词缩略语
四书 五谷 三好学生
缩略语

缩略语简缩要注意的问题:
1、简缩后的词语不能和汉语现有的词语同形, 否则容易引起误解; 2、简缩后的词语尽量不能和现有的词语谐音, 否则容易引起误解; 3、要避免简缩后的词语会引起不好的谐音联 想甚至和人们生活中禁忌的词语同音同形。
多音节语素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语素 莫斯科 白兰地 凡士林 迪斯科 尼古丁 奥林匹克 喜马拉雅 珠穆朗玛 法兰克福 乌鲁木齐 噼里啪啦 唏里哗啦 布尔什维克 英特纳雄耐尔

单个音节不能单独表示意义,多个音节合在
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
语素的分类
2.按构词能力分 能独立成词:跑 问 好
多少(联合) 海啸(主谓) 点播(连动) 凌晨(动宾)
幼儿(偏正) 召见(兼语)
练习
请分析下列语句中各有几个语素:
1. 2. 3. 4.
5.
我妹妹不喜欢吃巧克力。 你的肩膀上有一只蝴蝶。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召开。 参差班驳的树影 冻得瑟瑟发抖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1.
2. 3.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附加式:前加式(前缀+词根)

前缀:
老:老虎 老鼠 老鹰 老乡 老师 老板 老婆
阿: 阿姨 阿婆 阿强
小:小说 小吃 小丑 小贩 小工 小区


第:第一 第十
可: 可爱 可靠 可信
附加式:后加式(词根+后缀)






后缀: 子:瓶子 儿:活儿 头:石头 巴:嘴巴 化:美化 乎:断乎 然:安然
联绵词
1. 2. 3.
双声:琉璃 惆怅 琵琶 慷慨 坎坷 拮据 唐突 叠韵:蜻蜓 迷离 窈窕 汹涌 伶仃 郎当 妖娆 其他:牡丹 珊瑚 峥嵘 疙瘩 鹧鸪 妯娌 蟋蟀
叠音词
1.
情状类:依依 切切 脉脉 堂堂 孜孜 翩翩 岌岌 冉冉 姗姗 汹汹 济济 津津
2.
指称类:饽饽 姥姥 惺惺 猩猩 奶奶 蝈蝈
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外在的语音形式 内在的语义内容







蝴蝶
巧克力 马克思
语素的分类
1.
2.
按音节多少分
按构词能力分
3.
4.
按义项多少分
按意义虚实分
语素的分类
1.根据音节多少分
单音节语素:民 险 言 美 吧 和 的 语素 双音节语素:休克 参差 蝴蝶
多音节语素:巧克力 奥林匹克
凌晨 幼儿 召见 勇于 来头 老外
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口吃(主谓) 奖状(偏正) 勇于(后加) 提议(动宾) 伤心(动宾) 揭露(动补) 胆怯(主谓) 卷尺(偏正) 遣返(兼语) 良心(偏正) 轻视(偏正) 弱小(联合) 证实(述补) 心酸(主谓) 好歹(联合) 纺织(联合) 来头(后加) 告别(连动) 得意(动宾) 雷动(偏正) 耳鸣(主谓) 公路(偏正) 朋友(联合) 老外(前加)
三、词的结构
单纯词
合成词
单纯词
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
山 看 在 而 蝴蝶
人 红 吗 与 灿烂
单纯词

单音词:天




联绵词:蜘蛛 参差 彷徨 逍遥 荒唐 蝴蝶 芙蓉

叠音词:蛐蛐
蝈蝈
猩猩 潺潺
娓娓


音译词:胡同 幽默
巧克力 奥林匹克
拟声词:哐啷 呼噜 滴答 咔嚓 哗啦 轰隆
单音节语素
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
风 胖
光 伟
语 子
言 吧
美 和
好 的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
双音节语素
双声:流连 忐忑 参差 辗转 联绵字 叠韵:玫瑰 唠叨 苗条 逍遥
双音节语素 音译 非双声叠韵:芙蓉 牡丹 疙瘩 吉他 纳粹 拉萨 菩萨 坦克 咖啡 沙发 葡萄
词语有明显的双音节化趋势。 合成词的构造原则与短语具有一致性。
课后作业
P
170 二、练习题
1. 2.
说明 书本
缩小 纸张
减弱 枪支
促进 车辆
改善 米粒 量补式
主谓式
后一语素陈述前一语素
月亮
眼红
民主
海啸
心疼
重叠式
相同的单音节语素重叠而成
词根
哥哥 偏偏
类型:
口吃 奖状 提议 伤心 揭露 海啸
胆怯 卷尺 遣返 良心 轻视 弱小
证实 心酸 好歹 纺织 告别 多少 得意 雷动 耳鸣 公路 朋友 点播
成词语素
也可与其他语素结合构词:
语素
跑道 问候 美好
不定位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不成词语素 只和其他语素 结合构成词。 健谈、稳健 定位语素 阿爸、桌子
练习

下列汉字中哪些是成词语素,哪些是不成 词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民 子 住 椅 羊 山 讨 素 跑 贺 直 在 孩 然 你 美 蝴 婀 剖 的 摘 呢 外 束
法意义,帮助实词构成短
语或句子。
词——最小的可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单位
并非最小的运用单位 好山 好山好水好景色

短语

可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短语、句子……

把短语或句子等切分到最小一级单位——词
固定短语
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结构。
专名(专有名词) 成语 惯用语 歇后语
谚语 俗语
复合式
联合式 偏正式 动宾式 补充式 主谓式
联合式
两个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
语素并列组合而成。
同义:休息 周全 类义:人民 骨肉 反义:动静 始终 偏义:忘记 国家

计算 制造 声音 完整 喜欢 根本 江山 眉目 岁月 领袖 心肠 细软 粗略 分寸 诽谤 血汗 来往 早晚 开关 教学 横竖 买卖 是非 师傅 窗户 睡觉 质量 糟粕 人马
语素的分类
3.按义项多少分
单义语素:镭:金属元素。盗:偷。 语素 多义语素:贷
责无旁贷:推卸
贷款:借入或借出
严惩不贷:饶恕
语素的分类
4.按意义虚实分
实语素(词汇意义):春、师
语素
虚语素(语法意义):的、初、吗
如何区别语素和词?
1、意义是否确定:
语素义:不确定、不固定 词语义:较确定、稳定 2、能否独立运用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词:可以独立运用。
确定语素的方法
同形替代法
看能不能用其他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来
替换其中的一个成分,如果替换以后 仍然有意义,那么被替换的单位就是 一个语素,否则就不是一个语素。
练习
请分析下列语句中各有几个语素:
1. 2. 3. 4.
5.
我妹妹不喜欢吃巧克力。 你的肩膀上有一只蝴蝶。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召开。 参差班驳的树影 冻得瑟瑟发抖

词——都有一定的意义
只有语音形式而无意义——不是词
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糊 用黏性物把物件粘起来。 蝴 瑚

词——可以独立运用。
实词:通过和别的词组合
起来,构成短语或句子。
虚词:可以表示一定的语
•打篮球 •说清楚 •我打球。 •晚上去。
•我和你 •学校的书 •去吗? •走吧!
偏正式
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定后一个语素
黑板 重视
香烟 轻信
倩影 热爱
噩梦 小看
飞快 速记
青睐 胡闹
漫谈 暂停
笔直
冰凉
火热
墨绿
火红
橘黄
席卷
粉碎
瓦解
囊括
龟缩
鱼贯
动宾式
前一个表示动作行为的语素关涉、
支配后一语素。 管家 革命 留神 立春 司令 理发 夺目 就业 问鼎 挂职
补充式
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
刀子 盖儿 甜头 尾巴 绿化 几乎 井然
绳子 兜儿 想头 泥巴 恶化 近乎 昂然
胖子 劲儿 斧头 盐巴 丑化 悬乎 悍然
矮子 火儿
面子
合乎
在乎
附加式 :叠加式
词根+叠音词缀 叠音词缀+词根
雄赳赳
乱哄哄
蒙蒙亮
香喷喷
滑溜溜 喜洋洋
泪汪汪
眼巴巴 凉飕飕
巴巴紧
思考和讨论
1.
2.
3.
“烟头、户头、苦头、插头、工头”中 的“头”有何不同? “信儿、孤儿、健儿、画儿”中的“儿” 是否相同? “可敬”和“可口”中的“可”是否相 同?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
义结合体。

具有一定意义

具有固定语音形式
可以独立运用
最小单位
词——都有一定的意义。
山: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短:两端之间的距离小。 走: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和:表示联合或相关的关系。 具体的词汇意义 的:起结构上的辅助作用。 语法意义 吗:表示疑问的语气。
词汇部分
第一节
词汇和词汇的结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zzruigz@ 郑卓睿
本节重点
词、词汇、语素
语素的分类 词的结构
一、词汇
词汇
一种语言里所有词和固定短语 的总汇。 也称语汇。

词汇和词的关系:

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二、词汇单位
语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