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中国高校毕业生胜任力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报告

2.所学专业与即将从事工作的相关程度 ..........................................32 3.最终落实工作的渠道 ......................................................................32 4.落实工作所用时间及录用邀请数 ..................................................33 5.在已落实的单位转正后实际年薪 ..................................................33 (二)用人单位评价.................................................................................. 33 1.职业能力评价 ..................................................................................33 2.职业素养评价 ..................................................................................34 3.专业能力评价 ..................................................................................35 五、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措施.......................................................................... 36 (一)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领导.............................................. 36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36 (三)引导毕业生“践行法治、多元就业”.......................................... 37 (四)构建“三位一体”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37 六、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 40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机遇...................... 40 (二)完善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40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40 (四)求职观念趋向合理,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40 七、就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41 (一)对招生及专业设置的反馈.............................................................. 41 (二)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41 1.加大学校教育改革力度 ..................................................................41 2.加强本科生国际化培养 ..................................................................42 3.完善同步实践教学模式 ..................................................................42 4.搭建校内外直通实践教学平台 ......................................................43 5.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43 6.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 ..............................................................44 7.不断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 ..............................................................44

2015-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48学时)在线考试

2015-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48学时)在线考试

2015-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48学时)在线考试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2、胜任力模型是指组织当中担任特定任务角色所要求的与低绩效相关的一系列胜任特征或胜任特征群。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3、技术系统向提高理想度的方向进化是最重要的一条进化模式,它为创新问题的解决指明了努力方向。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4、把握创新的市场需求,首先要对消费者进行分析,其中最为基本的是对消费者的特征的描述和消费者的满意度分析。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5、创新型人才与创新能力是有生命周期的。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6、从几年的情况看,在某些知识产权领域(如商标),行政执法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7、联想的基本方法是类比法与移植法。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8、技术创新经济学常用一条L曲线描述新技术的生命周期。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9、SWOT分析源自兰德公司,其基本理念是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题得0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10、野中与竹内的知识创造理论是根基于知识的认识论与本体论所发展出来,关切的是个人而非组织知识的创造。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11、ARIZ中的很多概念都集成在TRIZ里面。

()本题得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无显示答案12、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大战略思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完整word版)21项胜任力素质模型

(完整word版)21项胜任力素质模型

21项素质能力模型第一章成就和行动 (4)成就导向 (4)概念: (4)构面: (4)一般行为: (7)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7)重视次序、品质与精确(CO) (8)概念: (8)构面: (8)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9)主动性(INT) (9)概念: (9)构面 (10)一般行为特征: (11)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11)资讯收集(INFO) (12)概念: (12)构面: (12)一般行为特征 (13)与其他相关能力的关联 (13)第二章协助和服务 (14)人际了解(沟通)(IU) (14)概念: (14)构面 (14)一般行为特征: (16)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16)顾客服务导向(CSO) (16)构面: (17)一般行为特征: (19)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19)第三章冲击和影响 (20)影响与影响(IMP) (20)概念: (20)构面: (20)常见行为指标 (22)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23)组织知觉力(OA) (23)概念: (23)构面: (24)典型行为指标 (25)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25)关系建立(RB) (25)概念 (25)构面: (26)典型行为指标 (26)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27)第四章管理 (27)培养他人(DEV) (27)概念: (27)构面: (28)典型行为指标 (30)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30)命令:果断与职位权力的运用(DIR) (31)概念: (31)构面: (31)典型行为指标 (33)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33)团队合作(TW) (33)概念: (33)构面: (34)典型行为指标: (36)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36)第五章认知 (38)分析性思考(AT) (38)概念: (38)构面: (39)概念式思考(CT) (40)概念: (40)构面: (41)典型行为指标 (42)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42)第一章成就和行动本项才能分类的本质偏向于行动,首要的目的是主导任务的完成,其次是影响他人。

院校合作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临床技能

院校合作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临床技能

·103·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9卷第6期院校合作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刘付平1 何俊楠1 储李婧1 胡 超2 潘 敏1【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20)06-0103-03【摘 要】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的作用。

方法:依托某校教学改革项目,院校合作,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临床技能操作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结果: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毕业后参加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时,临床技能考核全部通过。

结论:院校合作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可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关键词】 院校合作 岗位胜任力 临床技能 医学生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最能反映一个医学生的胜任力。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临床诊疗技能。

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因素,医学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临床技能的提高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开展了“院校合作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

现报道如下:1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实施背景1.1 开展医学教育改革成为新课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倡导“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征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医院“边上课边见习”,实施床边教学等形式,虽取得显著成绩,但因教学医院缺乏或不具备规范的临床技能实训场所和师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因此,适合新形势发展基于岗位临床技能需求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1.2 开展院校合作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基础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与五家教学医院(安徽医专附属医院、望江县人民医院、宁国市人民医院、舒城县人民医院和皖北煤电总医院)合作开展教学改革已经八余年,目前已形成稳定的“院校深度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2],学生第二学年去教学医院“边上课边见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临床课程均在教学医院进行授课,教学成果显著。

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性胜任力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探索——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性胜任力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探索——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摘要]医学生必须具备几项核心的隐性胜任力。

广西医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医学知识技能的显性胜任力方面表现较好,在创新能力、医患沟通、组织领导、医患沟通、思辨能力等隐性胜任力方面与其他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提出应站在学生职业发展的立场,有意识地通过课外活动设计,提升家庭经济困难的医学生的隐性胜任力。

[关键词]医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性胜任力[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1-0146-02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性胜任力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探索蒋洪涛张瑜(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530021)2016年1月January ,2016University Education [收稿时间]2015-07-09[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课外培养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2013ZZ021)。

[作者简介]蒋洪涛(1986-),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将岗位胜任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中,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建设。

全球卫生和教育系统进行的医药教育改革,及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医学生的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胜任力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如何实现这种胜任力的培养,成为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科院校的育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教育公平,一直是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因此,及时了解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胜任力培养的发展状况,不仅对学生本人有帮助,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医学生相关胜任力的研究现状胜任力(competence)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RobertWhite于1959年提出,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教授发表题为: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一文,标志着胜任力研究的开端。

四川传媒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四川传媒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毕业生性别结构 2015 届毕业生性别结构表
性别


人数
2205
3377
3、毕业生政治面貌
2015 届毕业生政治面貌结构表
政治面貌
分类 党员或预备党员 团员 群众 其他
4、各专业生源地分布
人数(人) 940 4399 243 0
所占百分比 16.84% 78.81% 4.35% 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2015 届毕业生艺术类、非艺术类毕业生人数比例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2015届毕业生艺术类、非艺术类毕业生人数比例 89.47%
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人数
10.53% 非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人数
2015届毕业生艺术类毕业生人数
1654
1963
1377
五、部分就业事例 ................................................................................................................................ 23 六、关于 2015 年就业工作的反思和总结 ..........................................................................................26 七、小结 ................................................................................................................................................ 27

西北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西北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毕业生类别 专科 本科 硕士 博士
表 1-1 各学历层次毕业生规模构成 总毕业人数 2062 3462 1881 157
所占比例 27.27% 45.78% 24.87% 2.08%
硕士 24.87%
博士 2.08%
专科 27.27%
专科
本科 45.78% 本科 硕士
博士
1.2 各院系(培养单位)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分布情况
1
2
西北大学 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3.6 创新思维和改革精神 ............................................................................................ 25 14.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 26 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 27 15.统一思想认识,健全领导体制,科学规划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整体思 路 ......................................................................................................................................... 27 16.落实基本要求,完善保障机制,不断优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基本条 件 ......................................................................................................................................... 29 17.实施系统工程,强化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指导的规模与水平 ............... 30 18.搭建就创平台,狠抓就创服务,努力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工作目标 ................... 32 19.健全反馈体系,定期走访调研,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层次 ....................... 34 20.严格过程管理,注重收效成果,大化革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繁冗旧 务 ......................................................................................................................................... 35 21. 发挥群策群力,深化工作创新,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内涵和水平 ..... 36

大学生个人职业能力评析报告(PDF 23页)

大学生个人职业能力评析报告(PDF 23页)
测试编号:CC 0011281
大学生个人职业能力评析报告
Career Competency Development Report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前言 ................................................................................................................................................2 报告目的.................................................................................................................................2 报告意义.................................................................................................................................3 报告使用原则.........................................................................................................................4
职业偏好是您所偏爱的职业、工作环境,我们在 Holland 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借 鉴大量相关理论及资料,形成职业偏好问卷。通过职业偏好测评,您可以较好的了解自己的 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大大增强职业选择的针对性,避免因择业不当而导致的时间浪费, 同时也可作为您进行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指导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胜任力报告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2016年7月主要发现通过分析2015年北森校园招聘方案下胜任力的作答数据,重点研究了应聘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和金融业四个行业毕业生的测评数据,我们发现:●企业最关注的14项胜任力项中,毕业生整体表现更为出色的胜任力是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在追求卓越、坚韧性和规划安排上的平均分相对较低。

对互联网、金融、制造和房地产四个行业来讲,企业还提出了具备行业特点的“附加胜任力”要求。

●愿投身金融业的毕业生综合胜任力最佳,其次是房地产行业;愿意加入互联网的毕业生特点突出;制造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较小。

●互联网行业求职的毕业生“爱思考”,在分析能力上远高于其他行业,而且更注意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较强,欣欣向荣的互联网行业确实吸引了很多“聪明人”。

但在抗压能力上的表现与其他行业差距较大,目标管理能力较弱,这些可能会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发挥,而难以适应目前互联网快速增长的业务要求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房地产业求职的毕业生最具备“领袖气质”,他们抗压能力较强,最渴望成功,并善于在工作中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影响他人,这正符合目前房地产行业对于“未来领导之星”的管培生的重视。

但在分析能力上远低于其他行业,思考问题不够缜密,适应变化能力不足可能会令他们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可能会面临较大挑战,不能有效识别关键因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制造业对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求职的学生整体胜任力水平排名靠后,人才趋于“更平凡”。

该行业的求职者在分析能力和抗压能力上的表现相对达到了全行业平均水平,能够解决一般性的问题,并承受一定的压力将工作完成。

但面临制造业亟需技术创新、走向“中国创造”的大环境,他们在诚实守信和创新能力上的较弱表现,较难承接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上的更高要求。

这样的状况下,企业更需要将精力投入到有效识别和吸引创新能力高、学习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身上,以支撑企业战略转型。

●金融业吸引了众多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几乎在每一项胜任力上都超过了全行业平均水平,“精英”形象凸显。

该行业的毕业生具有最好的准备度去迎接挑战和变化,拥有最出色的快速学习能力以保持竞争力。

如果他们能在追求卓越方面进一步提升,会更加锦上添花。

●各行业都有优秀的人才愿意为之奋斗,通过有效手段识别出他们是企业最需要的能力。

写在前面的话美国人力资源协会SHRM(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发布了未来10年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将要面临的九大挑战,其中最严峻的三大挑战是保留与奖励最佳雇员、发展下一代企业领导者、以及创造吸引最佳雇员的企业文化。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对优秀人才的招募和培养都将是摆在全球HR从业者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在2015年11月发布的《2014-2015中国企业人才管理成熟度调查》显示,2016年位列人才管理工作第一的挑战为“关键岗位人才供给不足、缺乏继任者”。

北森观察到,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关键人才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并在努力尝试解决。

因此,令校园招聘发挥更大的价值就成为解决未来人才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确保“人才从娃娃抓起”。

除常规的校园招聘,针对毕业生的管理培训生、国际管培生、全球实习生计划等项目近一两年在中国企业界风生水起。

除少部分未来计划扩展海外市场的企业会将毕业生的招募拓展到北美、欧洲等地的校园,最大体量的校招人才争夺仍然在国内。

每到秋季和春节校园招聘之际,各大企业便在大学校园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才管理成熟度高的企业对校园招聘的态度已经不仅仅是成本为先或效率至上,如何能找到未来的领导人才是他们关注的议题。

毕业生的求职意愿被看做风向标,它代表了学生及其家长和师长对行业未来走向的判断。

尽管毕业生总数逐年增加,企业似乎在校招季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全面了解毕业生的特点、求职意向、对行业发展前途的判断,能够帮助企业更明确地定位毕业生价值和角色、选择合适的区域招聘,以及在行业内外的人才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突破。

海量简历、人才同质化严重、和时间赛跑、和学生博弈的校招局面,迫使企业对于人才抢的更快、下手更准,于是很多企业选择借助第三方专业工具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实现更明智的人才决策。

除了简历信息筛选、专业考试和智力/能力倾向测验的使用,基于人-岗匹配理念的胜任力测评(competency assessment)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于校园招聘,企业可以定义适合岗位或企业的优秀人才画像,以此为标准去设定筛选漏斗,并快速定位优秀人才,提高招聘效率和招聘准确性。

毕业生是职场上的新新人类,除了从校园环境到职场环境的转变,从学生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换,还必须经历从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转换。

如何立足职场,应对压力和挑战,保持职业发展潜力,不仅是毕业生要面临的功课,而且也是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

研究框架及调研数据说明本报告所用数据来自2015年北森基层胜任力测评校园招聘方案的线上作答数据结果,受测者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地区企业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

本报告使用的样本作答数据总量为239554人,覆盖了全国六大区域的366所高校,男女比例接近1:1,平均年龄为24.4岁,其中本科与研究生学历超过九成。

从总样本中抽取房地产(38017人)、互联网(51308人)、制造业(47669人)及金融业(58172人)四个行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使用的胜任力测评系统为北森自主研发。

胜任力测评结果呈现的分数是依据原始分数与对照群体进行比较后的标准十分,分数为1-10分,不同的分数代表了在该胜任力项上的水平高低。

北森基层胜任力测评所使用的GCF胜任力库(General Competency Framework)涵盖三大方面36个胜任力项,企业可从中选择对企业或岗位用人要求解释度最高的胜任力条目形成测验模板实施测评,这些胜任力被认为代表了企业最关注的人才素质。

本报告从2015年校园招聘采用了胜任力测验的企业所选择胜任力条目出发,提炼了各行业均使用频次较高的14个胜任力项进行分析,展现了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整体胜任力的特点。

同时抽取四个重点行业共性和特殊关注的胜任力项对行业吸引力等行业特点进行描述。

希望本报告的结论能为广大企业的校园人才甄选工作和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前沿、客观、具价值的参考信息。

高校毕业生整体胜任力描述理想毕业生画像数据显示,对于2015年高校毕业生,各行业企业均关注的胜任力主要集中在14个方面,如图1所示。

其中自我成长7项、人际交往3项、决策执行4项。

一半胜任力来自自我成长类别,这显示企业不仅关注毕业生是否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更期待他们具备良好的成长性,这其中包括工作动机、态度、思维能力、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

当企业界热议VUCA 时代的到来对组织发展产生的影响时,可以看到企业已经在对毕业生的甄选过程中植入了要求。

图1 2015年企业最关注的毕业生胜任力14项条目我们用上述14项能力描绘出企业心中的理想毕业生画像,可以看到:在深层的内驱力上,毕业生们要拥有较强的成就动机,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能在工作中展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思维上,他们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愿意学习新事物,并善于运用所学;对待外部环境时,能够较灵活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压力情境,充满正能量,拒绝玻璃心。

在与人交往方面,他们愿意与人沟通,乐于表达,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赢得他人的认同,与团队合作意识也能在团队利益前做适度的妥协。

在做事方面,他们对待事情认真负责,能够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考虑问题细致周全,并高效地推进和执行。

自我成长追求卓越抗压能力积极主动适应转变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坚韧性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影响说服决策执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规划安排高效执行综合胜任力分析图2描述了总样本毕业生在14个企业最关注的胜任力项上的平均水平以及各项胜任力得分前后10%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图2毕业生整体胜任力状况企业最关注的14项胜任力项中,毕业生整体表现更为出色的胜任力是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在追求卓越、坚韧性和规划安排上的平均分相对较低。

这表明,毕业生整体上能够适应现在越来越快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压力,也能够较好地适应越来越多的与他人分工协作的工作方式。

但同时,部分毕业生存在内部驱力不足,也许一时的压力环境他们能够去调节和面对,但长期困难面前的坚持相对缺乏,并且对事情轻重缓急的规划和安排能力稍显不足。

这也可能是由于在学校面对的是单一学习任务造成的,所以应届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快速职业化非常重要。

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各胜任力项中,毕业生整体在抗压能力、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和坚韧性这四项上的离散度明显较高,前10%和后10%的人得分差异较大。

这意味着毕业生在这些能力素质上个体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毕业生难以承受工作压力和挑战时,却有人可以积极面对困难,敢于承担更大的压力;有的毕业生缺乏学习意愿,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胜任工作时,却有优秀的毕业生主动学习、学以致用,快速积累知识和经验让自己具备职场的竞争力。

从学校毕业时,学生的起点大致相似,但因有了对此,企业需要通过测评工具将优秀者从众多的候选人群体中识别出来。

不同行业吸引毕业生在胜任力上的差异本报告选取了互联网、房地产、制造、金融四个行业作为重点分析行业。

从毕业生在14项企业最为期待的胜任力项的得分分布(图3)可以看到:不同行业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点,吸引的毕业生资源无论从技能水平,还是潜力特征、动机特点方面特征迥异均带有一定的行业特色。

总体来讲,希望投身于金融业的毕业生整体胜任力位于四个行业之首,这也展现了优秀学生对该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房地产行业吸引的学生胜任能力接近平均水平,好于制造业但逊于金融业。

互联网吸引到的人才最有特点,优劣势较为明显。

制造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图3四行业胜任力与全行业胜任力比较携薪资优势以及中国金融机构近些年来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持续增长,金融业不出意料地吸引到众多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相比其他行业,在金融业寻求机会的毕业生在绝大多数素质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例如他们表现出更为出色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出色的分析和学习能力也让他们能够在高风险高竞争的金融界奋斗下去。

然而,毕业生追求更高成就的欲望不强,工作中可能不太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去追求更高标准的工作目标。

互联网作为校园招聘最热门求职行业,因为其颠覆、变化、无限可能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毕业生的目光。

互联网行业的职位相比金融、制造甚至房地产,对于专业的包容性更好,这也让很多追求自由、个性、自我实现的学生蜂拥而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