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招生人数,考研经验,复试经验
北林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解析,出题老师信息,百科知识范围,北林翻硕学费,考研牛人经验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翻硕考研指导一、考研参考书,考研招生人数,报录比, 难度分析笔译 15人,不招收同等学力。
难度在 1:5左右。
育明教育咨询师分析认为, 北林翻译硕士的翻译部分较为简单, 百科知识部分也主要是侧重中国文学、哲学、历史等的考察。
参考书:1-《新英汉翻译教程》王振国李艳琳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陈宏薇李亚丹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教社 3-《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4-《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修订版康贻祥金城出版社5-《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 ,李国正光明日报出版社二、初试注意五大要点:1,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不论在学校还是自己的家里什么的,要尽量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
就这么一次尝试,要珍惜这次机会。
2,心态要宁静。
谈恋爱的,互相鼓励最好,生气闹别扭要不得。
一气好几天都浪费过去了。
和同学老师家长都要和和气气的。
一来考研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对别人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别要求大家都那么担待你。
二来自己也要清楚,考研的事情,心浮气躁无益于事,你急不急,它都在那里,每天都收获知识就行,别把自己所学的都暗暗换算成分数。
3,学习中回顾复习的功课要做到家。
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啦。
我们做过多少笔记, 曾经有接触过多少新的知识, 但是很多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不去时常翻阅被遗忘了。
复习不浪费时间, 是在为我们争取时间。
涉猎众多,最后留下的才是自己的啊。
大家都明白的。
所以克服我们那种奇怪的心理,回头去看看自己以前的笔记吧。
4,在北方,考研学习的最好时间就是初夏啦, 4、 5、 6月,天气不冷不热的,教室里的温度刚刚好,最适合刻苦学习,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段时间。
到了冬天供暖未来之前,天气那么冷,大家去教室学习的一定要穿厚点。
不要怕丑,都要往厚里穿才行。
5,最后再说说初试以前用不用看文学的书。
我的意见是要看的。
以我个人为例, 5、 6、 7、 8月份我基本就是看了看文学和法语。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MIT考研真题,报录比

16年考研详解与指导枚乘----七发---汶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
47、司马相如的大赋----汶赋的顶峰。
48、汶赋力作----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49、张衡----归田赋---开启抒情小赋的先河。
张衡------开创我国天文、地理研究之先河-----代表作《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
50、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书即典章制度。
51、鲁迅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2、汶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53、汶书---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具有散文文学特色的史学巨著。
54、汶代政论文---最杰出作家是贾谊----最著名过秦论55、乐府—最初是主管音乐的机构。
56、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汶乐府民歌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代表作。
57、司马相如---汶赋全盛时成就最大的赋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最著名。
58、班固---咏史---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59、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中杰出的代表。
60、汶乐府---陌上桑女主人公—秦罗敷。
61、汶魏六朝乐府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62、魏晋南北朝诗歌---曹氏父子周围---建安诗人。
63、太康诗人---三张(张载、张协、张元)、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64、西晋末年---产生玄言诗。
65、《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
66、《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的中国古代诗歌总集。
67、南朝的清商曲-----最重要的是"吴声歌曲"和"西曲歌"两类,合称"吴声西曲"。
68、南朝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
69、谢灵运---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
70、陶渊明---开创田园诗。
2016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最新参考书、考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英语读写能力)一、大纲综述英语读写能力是英语语言技能考试,是英语类考生报考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的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依据我国英语专业普遍开设的语言技能课程要求进行编制,适用于报考我校“外国语言文学”(方向01-05)硕士研究生的英语类考生(方向06为日语类考生,考试科目和考纲另发)。
非英语专业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应参照英语专业的相关教材进行自学。
二、考试内容考生应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1.阅读能力:熟练掌握1万以上英语单词、短语,英语基本语法,以及阅读技巧,能够阅读并理解相当于英语专业高年级阅读教程难度的文章。
考生平时应注意大量阅读英语原著和英美主要报刊文章。
2.写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描述、叙事、定义、对比、议论、论说等常用体裁的写作特点和手法。
三、考试要求本考试为能力考试,不考查理论知识,但相关语言知识(如语法、词汇、文体)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考生应具备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五、试卷结构题型和分数分配如下:1.阅读:阅读3-5篇选文,回答所提出的问题(选择题或简答题)。
(80分)2.写作:2篇(每篇约200-300词)。
(70分)六、主要参考书考试题目不会选自正式出版的教材,但以下教材可以为考生的学习和复习提供一个参考:1.阅读参考书学生应学完英语专业的主要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和英语阅读课程,比如相当于《现代大学英语》(外研社)、《综合英语教程》(高教社)或《新编英语教程》(外教社)等教材高级阶段难度的教学材料,以及阅读过大量的泛读材料,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相当于The Economist,Newsweek,Times,Businessweek,New Scientist等杂志及当代英文原著(Fiction and non-fiction)难度的阅读材料。
北林翻译硕士考研经验——我们终将踏上自己想去的路

北林翻译硕士考研经验——我们终将踏上自己想去的路一、整体介绍首先从大方面来讲,翻译硕士这个专业俗称MTI就是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北京林业大学是从2011年开始招收英语笔译专业的学生,学制是两年。
硕士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性硕士。
专硕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北京林业大学MTI专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专业设置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教育部每年都会对一些专业进行评估,比如前几年16年还是15年的时候,对全国所有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学校进行了一次评估,北京林业大学是通过了这个考核的,对于专业设置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二、师资队伍北林翻译硕士的师资和导师队伍由本院教师和具有实际翻译和编审经验的专业翻译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翻译能力的翻译人才、跨文化交流人才及翻译与本地化服务公司项目管理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的专业设置,除了本校的就是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老师之外,还会请一些外校的专家教授,以及非常具有笔译和口译经验的老师来给大家代课,除了一些翻译理论,还会给大家做一些翻译实践上的讲解,让大家更多地接触到毕业走上翻译工作岗位之后是到底是什么样子。
三、主要课程英语笔译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应用翻译、传媒翻译、文化与典籍翻译、影视翻译、会议口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等。
开设的面非常广,比如我这几年要做科技翻译或者叫做商务翻译,因为很多学生其实在考研的时候,选一个方向的话也会有些迷茫,那就可以考虑一下北林,因为它不细分方向,很多课都有涉及,你可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方向来学。
还有一点要跟大家提醒一下,就是北京林业大学的翻译硕士,目前只有笔译专业,没有口译专业。
不过会在研一开设有口译课程。
四、优势首先是导师的优势。
每年专硕和学硕的导师,没有差异,大家不用担心会有所偏重。
翻硕的导师比学硕的导师要多,并且有的专硕的导师可能就只带一个学生。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真题汇总整理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专业考研必读信息育明教育全面解析2014北京林业大学MTI专业课真题回忆版今年大纲有所变化,各个题型的分值也相应变化。
【211翻译硕士英语】1.选择题(30’):难度适中,今年有很大一部分是词汇辨析题,形近词等,语法题不多,复习的时候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真题。
2.阅读理解(40’)其中两篇阅读理解是选择题,一篇内容是说宪法问题。
另一篇记不清了。
反正这两篇阅读不难。
.后两篇阅读理解题型是问答题,一篇内容介绍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并相比较,记得有东南亚的国家。
这篇文章介绍了美国教育模式的变化:最初,不同于其他国家只重视学生的分数等,美国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但是,随着世界名校依据分数的排名来定位名校,美国的教育模式也有所转化。
一篇阅读有四五道问题,掌握了事件原因、影响、变化就可以了。
问题不难,但是每个小问题,我觉得都应该像写一篇小作文一样,回答要有次序,多用连接词。
例如,to begin with,firstly,secondly,what’s more.作文的加分点这里同样适用。
第二篇跟2010年专八的MINI-LECTURE Paralinguistic features of languages一部分的内容相似Now,let's come to the second category,physical paralinguistic features,which involves the body.In addition to convey meanings with tone of voice,we can also express our intentions through the ways in which we use our bodies. You may ask:what are the ways,then?Let me sight some brief examples.The expression on our face,the gestures we make and even proximity or way we sit,are some of the ways we send powerful messages.About how we feel,or what we mean.Let me explain some of these in more detail.First,facial expression.Facial expression is a powerful conveyer of meaning.We all know smiling is an almost universal signal of pleasure or welcome.But there are other facial expressions that may not be so common.For instance,raising eye-brows-suggest that you are surprised or interested in something.Other facial actions,such as biting your lip,which indicates that you are deep in thinking,or are uncertain about something;compressing the lips,which show that you are making decisions;and a visible clenching of the teeth,to show that you are angry,are all powerful conveyers of meaning,too.The second in this category is gesture.You see,we use gesture to indicate a wide range of meanings.Though I have to emphasize that the actual gestures we use may be specific to particular cultures.That is to say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their own favorite gestures in conveying meaning.Here,a few examples may show you how powerful gestures can be.In British English behavior,shrugging shoulders may indicate an attitude of‘I don't care',or‘I don't know'.Crossing your arms may indicate relaxation.But it can also powerfully show you are bored.Waving can mean welcome and farewell.Whilescratching your head may indicate that you are at a loss.In other cultures,placing your hand upon your heart is to indicate that you are telling the truth.Pointing your finger at your nose means it's a secret.That's why we say that gestures are culture bound.The third is proximity,posture and echoing.Proximity refers to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speakers.This can indicate a number of things and can also be used to consciously send messages about intent.Closeness,for example,indicates intimacy or threat to many speakers.But distance may show formality,or lack of interest.Once again,I'd like to say,proximity is also both a matter of personal style,and is often culture bound.So, what may seem normal to a speaker from one culture may appear unnecessarily close or distant to a speaker from another.And standing close to someone may be quite appropriate in some situations such as an informal party,but completely out of place in other situations,such as a meeting with a superior.Next,posture.Posture means the way in which someone holds his or her body,especially the back,shoulders and head,when standing,walking or sitting.A few examples.Hunched shoulders and a hanging head give a powerful indication of whether the person is happy or not.A lowered head when speaking to a superior,with or without eye contact can convey the appropriate relationship in some cultures.On the other hand,direct level eye contact,changes the nature of interaction,and can been seen as either open or st,echoing.Now,what is echoing?Let me start with an example.Some of you may have noticed this phenomenon in your experience.When two people are keen to agree each other,they would likely, though unconsciously adopt the same posture,as if an imitation of each other.They sit or stand in the same manor. When used in this way,echoing appears to complement the verbal communication.Of course,when such imitation is carried out consciously,it often indicates that someone is marking at another speaker.3.作文(30’)自然资源、能源的使用问题类Some people think that we should 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放眼全球,立足当地”的原则处理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MTI 翻译基础 模拟试卷1

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入学考试----笔试模拟(卷一)翻译基础姓名------ 准考证号------Ⅰ.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Passage oneThe Dust Bowl, or the dirty thirties, was a period of severe dust storms causing major ec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damage to American and Canadian prairie lands from 1930 to 1936 (in some areas until 1940), caused by severe drought coupled with decades of extensive farming without crop rotation or other techniques to prevent erosion.The Dust Bowl was a manmade disaster caused by deep plowing of the virgin top soil of the Great Plains, which killed the natural grasses. Such grasses normally kept the soil in place and moisture trapped, even during periods of drought and high winds. During the drought of the 1930s, with the grasses destroyed, the soil dried, turned to dust, and blew away eastwards and southwards in large dark clouds. At times the clouds blackened the sky, reaching all the way to East Coast cities such as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D.C. Much of the soil ended up deposited in the Atlantic Ocean. The Dust Bowl affected 100,000,000 acres (400,000 km²), centered on the panhandles of Texas, Oklahoma, New Mexico, Colorado, and Kansas.Passage twoThe world economy is at a critical juncture where a grand scheme in addition to a paradigm shift is required to propel the “leaderless” economy back to its steady growth path. This paper addresses infrastructural financing issue from the angle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s a growth-lifting strategy for global recovery. We proposed a win-win global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 -- a Glob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und (GSTF) -- that could a) increase aggregate demand so as to create space for structural reforms in crisis-hit advanced countries and b) support green growth through investments in bottleneck-releasing transformativ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both advanc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traditional Keynesian stimulus directs spending toward the domestic economy where the rate of return is low, while our proposal recommends a globally coordinated investment initiative directing global savings to where the developmental impact in terms of employment generation and rates of returns are higher. We propose to go beyond Keynesianism, go beyond infrastructure, and go beyond the Marshall plan.Ⅱ.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s into English.Passage one中国已有5 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没有中断的文化。
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

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英语笔译”专业招生入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英语笔译”专业的入学考试大纲是在2010年教育部专业学位命题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情况制订的,如果教育部在2011年有新的方案将随时另行通知。
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英汉双语综合能力及双语翻译能力,本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政治理论》的成绩总分(满分共计500分),参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来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英语笔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除全国统考分值100分的第一单元《政治理论》之外,专业考试分为三门,分别是第二单元外国语考试《翻译硕士英语》,第三单元基础课考试《英语翻译基础》以及第四单元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翻译硕士英语》重点考察考生的英语水平,总分100分。
《英语翻译基础》重点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专业技能和潜质,总分150分。
《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现代汉语写作水平和百科知识,总分150分。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掌握6,000个以上的英语积极词汇。
2. 具有较好的双语表达和转换能力及潜质。
3. 具备一定的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对作为母语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试题在各项试题中的分布见各门“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和参考书目见后面分别表述。
参考书仅供考试复习时学习和参考。
六、样题参见《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南》,外研社2009年11月出版七、复试笔试科目笔译:英汉互译,翻译基础知识参考书同《英语翻译基础》考试(翻译知识部分将以这两本书为主要范围)。
《翻译硕士英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翻译硕士英语》作为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英语笔译学习所要求的英语水平。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百科考研真题,复试真题

2016年翻译硕士考研信息下列何种物品能够去除羊肉异味:萝卜雪期在外宿营地最好选择朝哪个方向:东邮政编号的最后两位数表示什么:投递局鸡蛋哪种吃法最能保持维生素B2:白煮不宜钓鱼的天气是:太阳逼射,水面光线很强正常情况下,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千卡的热量:2000下列哪个不属于肿瘤病人的忌食范围:腐乳一般家居意外中,烧伤灼伤后:用大量冷水不停冲大约十分钟左右。
下列哪个不是呼吸衰竭的症状:牙龈出血侵占或擅自改变绿地用途应处几倍罚款:1倍按摩哪个穴位不能减轻晕车的痛苦:四百穴一般金婚是纪念结婚50周年符号“&”的中文意思是:和哪种饮食方法是不正确的:宜多药酒是在哪个朝代之后出现的:唐代1.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B)A银杏B银杉2.古筝和古琴哪一个的弦更多。
(A)A古筝B古琴3.《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C)A藏族B满族C蒙古族D回族4.下面哪座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A)A峨嵋山B华山C泰山D嵩山5.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B)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哈纳斯湖6.哪个国家是钻石的最大产出国:(A)A扎伊尔B刚果C南非7.<<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B)A《英雄儿女》B《风云儿女》C《平原游击队》D〈〈永不消逝的电波〉〉8.下列哪个作家不是法国人:(D)A雨果B莫泊桑C巴尔扎克D海涅9.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为谁所杀:(C)A吕布B董卓C曹操D孙权10.经常食用以下哪种食物容易引起铅中毒:(B)A油条B松花蛋C豆腐D粉条11."皇帝"作为国家元首的正式称号,始于(A)A秦始皇B夏姬C商纣D周武12.给折枝山茶花保鲜应该用什么:(A)A淡盐水B自来水C浓盐水13.在远古跳远是为了:(C)A锻炼身体B捕捉猎物C逃避猛兽14.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1863年建于:(C)A巴黎B伦敦C华盛顿15.春秋时的齐国和鲁国,在现在的哪个省:(B)A山西B山东C河北16.“花儿”是属于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歌:(C)A蒙古族B高山族C回族D侗族17.一听可口可乐的净含量是:(C)A555ml B500ml C355ml育明教育孙老师解读:翻译硕士报考院校选择遵循原则随着现阶段的专业硕士越来越受欢迎,以及就业趋势的引导,翻译专业硕士愈加受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经验谈一、招生人数,考试科目011外语学院6233773215055201英语笔译(专业学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二、复试分数线76011外语学院055101英语笔译(专业学位)55(83)375187三、考研经验考试结束了,趁着还有记忆把回忆版的写写吧,感谢前人给我们的帮助,也希望对后来的人有所帮助。
翻译硕士英语:单选:30个,都是大概六级的水平吧。
像学长所说的,若果你是英语专业的那么不成问题。
里面考的什么都有,有语法,还有词汇,难度不是太大。
建议复习备考时用专业4级的单选去训练。
我当时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在百度文库上下了一套4级的专项练习,共有13套吧记得。
每套有50个单选题做的时候基本上每套错的控制在5个以内。
我们都过了八级了,如果对于4级的水平还没有提高的话那么我们的水平真是有问题了。
单选很简单,但是复习时不要掉以轻心。
我备考的时候不知道难易程度,也是为了有备无患吧,用平板背的GRE的软件词汇,背了20个单元,每篇都是达到“超神”的才敢放心。
楼主是二战了,所以不敢对自己有放松吧。
阅读理解2个客观题,10个题,20分。
2个主观题,回答问题,也是20分,分值很重。
作文让写”energy shortage,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大概大家都会写的。
英语翻译基础:这一门由于几年换题型了,删去了缩略词翻译。
楼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吧一直到10月份才知道,之前辛苦准备的缩略词全都用不上了,感觉做了好多无用功,但是但凡学到的东西都会有用的这样安慰自己。
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走我的老路,信息畅通以及资料搜集很重要。
这也要感谢之前的apple学姐跟我们下的学校主页的信息。
几年共有5本参考书,我只看了3本,碰巧考了上面的东西。
试卷上共有两个大题。
第一个是英翻汉①②③,3篇文章,①是孙致礼那本上的,美国人的空间和中国人的场所概念。
②是讲美国想增加多中国的葡萄酒出口,姚明开了一个葡萄酒公司之类的。
③是机器智能的。
总体来说难度不是太大。
汉翻英,①是书上的一小段,讲回信的痛苦娱乐那段,碰巧我看的时候着重看了,但是也没记住多少,考的时候都是临场发挥了,也劝后来的人不要死记硬背猜题押题吧②讲发展的。
与政治有关。
原话是“发展仍是解决我们现在所有问题的关键。
”这段话估计大家都见过,可以去搜一下③讲什么康熙年间地图测绘,皇舆全图,投影,地图比例之类的,比较生僻,做的不好。
汉语百科:15个名词解释。
有:话本,陈桥驿兵变,三言二拍,汉学,宋江方腊起义,章回小说,阴阳五行,就记起来这么多了其他的等想起来再补上吧。
然后是应用文,写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讲,属于演讲稿类的吧。
没有准备到,临场发挥的。
最后是大作文:题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明确要求不让用文学体裁和古汉语,不知道是为什么。
感觉作文偏向政治性。
写的不好。
林大的题还是比较规律性的,侧重书本,但也考察综合能力。
希望后来人加油吧。
考完了一段路程结束了,不知道结果怎样,把自己的感触分享给大家吧希望对来者有所帮助。
政治【学科概述】不用因为政治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而担心政治会不过线,只要肯下功夫,60分是很容易达到的。
但对于想考名校的朋友,如果期望考到75分左右的高分,你们就需要仔细做选择题,认真地理解重点了。
政治在2010年,大纲作了大幅修订,有了如今大纲的基本结构。
总体上来说,考研政治降低了专业难度,给没怎么学习过政治专业知识的同学越来越多的机会。
政治总分100分,50分客观选择,50分主观简答。
先说主观题,一共5道大题,分别对应政治的五个部分,考点很难预料,但是实际能得到分数不少。
感觉上,只要你能紧贴题目的意思写上两百来字言之成理的话,25分应当毫无悬念。
这里需要说明,考北京区的朋友(北京是最大的旱区,所以主观答题都会被压分),你们政治的主观题大部分都在30上下,33分以上属于个别现象。
在一些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地区,主观题的分数会高得多。
所以主观题不但出题点难以控制,可操作性也不强。
相对而言,客观选择题可控性很强,是我们在政治科目的主要精力所在。
【辅导材料选择】目前,考研政治的辅导书最好还是选择肖秀荣老师的一系列书。
我曾对比过几本市面上的不同类别的政治辅导材料,无论是从内容与考研的契合度还是从认真负责的态度来讲,肖老师的都是我见到的书中最好的。
肖老师每年都会在网上提供免费的访谈资料,介绍他对考生的复习建议。
肖老师的微博也每天都为广大考研学子开放,我就在上面问过问题,得到了肖老师的回复。
不过到10月之后,老师会很忙,所以有问题要早问。
政治这门课,大纲极其复杂,内容信息量极大,而考试常考的内容大约只占大纲内容的3成。
所以政治辅导书是很必要的,可以为你找到重点、理清脉络、节省时间。
A:一本纲领性的大纲解析政治学习没有课本(大学里的五本政治书,切不可作为复习纲要),所以主要的复习就靠大纲解析。
推荐1:《考试大纲解析》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考试前都会编写该书(这几年都是9月中旬上市),一般为红色,故又称红宝书,这是最正宗的大纲解析,是政治科目命题的直接蓝本。
权威的书,也有其自身缺点,由于其纲领性太强,故通篇没有任何重点标示,翻开书是通篇一样的文字,初学者读来是极其累的。
所以,如果对政治完全懵懂,这本书可以不买。
推荐2:《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类似于大纲解析,上面重点比较明确。
缺点是由于每年3月份左右就出了,书上没有明年考试的最新的大纲变动。
不过关于这一点,每年肖老师都会在他的博客、微博、视频平台上和我们一起分析,并会在最新大纲出来后发出补遗文档。
对于很多不熟悉政治的工科、理科生,这本书可以代替《大纲解析》,实在不放心,可以等大纲上市后再买一本翻翻看看,有了基础就不会一团浆糊了。
推荐3:《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一本这几年大行其道的政治辅导书,于每年大纲出来之后上市,相当于大纲的缩写,同时会以多种颜色标示,并标注各个知识点在什么时候考过。
感觉这本书适用于一些较晚开始,大纲出来还对知识点没有任何感觉的学生。
B:一本按章节编写的习题集习题集,主要就做选择题(有主观题的话看看就好)。
其主要价值在我们复习完一节内容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掌握状况,再对没发觉、没记住的知识点加以注意。
也方便来日复习时看看错题。
推荐:《命题人1000题》习题书的目的是确保政治选择题高分。
如果你愿意每天都在政治上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你值得去买一本。
C:真题书有些人说政治真题没有用,真是错得离谱。
真题怎么可能没有用呢,自己感受历年命题,一些趋势和方向你自己就可以把握,即便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感受自己要考的试卷的样子也是至关重要的,再说,政治选择会考陈题,还有一些永恒的重点,所以,虽然政治真题的价值在所有四门课中相比较可能地位不高,但也是很重要的。
推荐:《命题人讲真题》这本书一半是历年考试知识点列表,一半是真题,知识点和真题答案部分都有肖老师的批注。
这本真题书对把握重点和方向有好处。
D:一本时政书每年时政内容会有2道单选,2道多选,共6分,不过时政的意义不止于此,每年主观题和选择题都和时政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多了解时政在分数上的意义很可能是6分的好几倍。
推荐:《命题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还是肖老师的书,13年时对十八大的解读十分准确。
我没用过别的时政书,倒是见过一些同学辅导班的补充材料。
感觉有些材料过于细致,考研政治,把握住大方向就好。
E:预测卷原本不想加入预测这一条,怕大家过于投机。
不过同学们的投机意识原本就好强——看到大家都买好多,又鉴于肖老师连续两年命中主观题,所以还是写一下。
其实,在政治考试前,也的确需要这样的试卷去感受政治氛围。
而且相比于那些什么20天20题之类厚厚的小本子,我觉得预测卷的功能更大些。
推荐:《命题人冲刺8套卷》+《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肖老师进过命题组,编过红宝书,有把握命题的方向的能力,编写的这两套卷子也有针对性。
不过我还是需要强调这些卷子的作用是熟悉政治命题,押中题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再说即使押中,你也未必能背到,考试终究还是靠你自己的能力。
以上类别已足够,各类书择其一即可,你若觉得某一类不必要,自己随意。
另外,肖老师时不时会出一些免费视频,帮助大家理解梳理,大家复习空隙可以去看看。
【给对政治没感觉朋友的建议】考研政治是不需要多少基础的,但是如同有朋友完全不会数学一样,有些人对政治完全没感觉,看到密密麻麻的书就烦,也懒得去做习题集。
如果这样的朋友却需求一定的政治分数,那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你们肯定不会提前看红宝书,如果有心看却看不下去,可以去找考研机构的配套视频看。
嫌麻烦的,直接等《风中劲草核心考点》(10月左右)或者是肖秀荣的《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11月左右),择其一看看。
最晚11月,你也得开始了解这些知识点了,这要求你前期把别的科目复习好。
等12月之后,到网上了解一下时政,然后买肖秀荣的《八套卷》来做,最后背他的《四套卷》。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简洁的路,能到什么程度还是看悟性。
【复习方法及大体安排】建议政治复习的开始时间宜早不宜晚,尤其对那些不通文史的朋友来说,最好开始在8月左右。
对于有些基础的朋友,最好也在9月大纲出来之后开始着手复习。
早准备早规划,这样可以将11月、12月大量的时间让位给数学、专业课这样的硬骨头。
三轮复习(给出的时间只是参考)一轮(9月、10月)学一章知识,做一章习题。
学的时候拿着笔,圈圈点点,学完后做习题。
做完习题,从题目中发现考点,看看自己学的时候遗漏了什么,回过头重新去书上弥补。
这个过程每天一小时左右,学的时间和做题时间还可以分开。
过程最好在保持在两个月之内。
第一轮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前四部分。
这一轮结束时,如果时间还早,可暂时放下政治,隔几天看个半小时回顾一下即可。
P.S.对很多刚接触政治的朋友,翻开书,看到哲学部分的二三四三章内容,肯定一个脑袋两个大,看着厚厚的书干着急。
其实,整本政治书最难就这三章内容,勉强加上考察分值在2-3分的第四章。
其他都是一些偏重记忆的内容,不用着急,后面会越看越轻松。
二轮(11月)此时已经过完一遍,你已经有了一些基础,通过做题也大致知道了哪些章节比较重要。
这时候可以通过看一些真题,再来把握一下重点内容。
然后,还是要回到大纲解析的知识点上来,这时候要浏览,在一段时间内浏览一些内容(比如先规定自己半小时浏览完三章),浏览时自己去尝试串联这些知识点,虽然有些政治内容没有太明显的逻辑,但还是有很多相关内容可以串联到一起。
一开始半小时串一两章,慢慢地,你越来越关注重点,速度会越来越快。
要明确串联的重点核心在前两大部分——马原和毛概,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其实主次很分明。
第三部分——近代史次之,第四部分再次,第五部分还是不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