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肠内与肠外营养

合集下载

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

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

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
肠外和肠内营养学是指关于营养素进入人体的两种方式: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等方式进入人体的营养素,而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的营养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
1. 蛋白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之一,可以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
摄入。

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构成和维护人体的组织结构,如肌肉、骨骼和皮肤等。

2. 脂肪:也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之一,可以通过肠内或肠外途
径摄入。

脂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帮助身体吸收维生素和保护内脏器官。

3. 碳水化合物:这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之一,也可以通过肠内
或肠外途径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健康。

4. 水溶性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和C,只能通过肠
内途径摄入。

水溶性维生素在身体内不能存储,因此每天都需要从摄入食物中得到足够的摄入量。

5. 脂溶性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可以
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摄入。

脂溶性维生素在身体内可以存储,因此每天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

在肠外和肠内营养学中,营养素的摄入需要根据个人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如果身体无法通过口服方式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则需要通过肠外途径摄入。

但是,肠外营养也可能存在一些风险,例如感染、血栓等。

因此,在接受肠外营养之前,需要与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和评估。

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简介

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简介

3
肠外营养制剂

TPN配置举例
当前20页,共42页,星期日。
3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 强适应症:胃肠道梗阻、胃肠道吸收功能障 碍、重症胰腺炎、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 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严重营养不 良
❖ 有效适应症: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肠 外瘘、炎性肠道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 病人、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当前9页,共42页,星期日。
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简介
1
营养学基本概念
2
肠内营养制剂
3
肠外营养制剂
4
TPN配置举例
当前10页,共42页,星期日。
常用制剂分类
营养制剂
器材支持 技术支持
肠内营养制剂
肠外营养制剂
完整型
氨基酸制剂 短肽制剂
整蛋白制剂 膳食纤维制剂
特殊型
免疫增强型
糖尿病专用
肺病专用型 肿瘤专用型
对疾病的生理反应:发热患者 进食的热效应 每天能量需求: 健康成人 25~35 Kcal/kg
当前7页,共42页,星期日。
非蛋白热卡(NPC):
❖ 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称双能源系统)供给机 体后氧化所产生的热卡,即蛋白质以外物质产生 的热卡。它是机体能量需要的主要来源。
❖热氮比 - 能量与氮量的比例
3 d以上者,如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损伤并发 肠瘘。 ❖ 应用机械辅助呼吸者,尤其是肺部疾病病人。 ❖ 胃肠功能减退,食欲差,进食量不足超过1周 ❖ 疼痛、恶心、吞咽方面的问题
当前4页,共42页,星期日。
成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NRS)
FOUR QUESTIONS (1)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度。 (2)近3个月体重的变化。 (3)近一周饮食摄入量的变化。 (4)体质指数(身高、体重)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的护理
前 言
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 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国外应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 养的比例已由8:2转变为1:9。肠内营养与肠外 营养(PN)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况,能 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费用低,使用和监 护简便,并发症较少且易处理。从长远讲,对患 者的胃肠功能的恢复也有肠外营养不可替代的作 用。所以只需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 胃肠功能,就应该选择肠内营养。
日期 @地点
3、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和低血糖:高血糖症常见于接受高热 卡喂养者,或糖尿病、高代谢及类固醇药物治疗 者;应定时测尿糖血糖,一旦发现高血糖,遵医 嘱给予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症多发于长期肠内营 养而突然停止者,所以肠内营养要逐步减量
日期 @地点
电解质失衡:营养液总量不足或过多,钠钾 含量过低或过高,腹泻等均可以导致电解质紊 乱,常见的有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等。 再进食综合征:即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初次进 行肠内营养时,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肌无力、 精神状态改变、弥漫性感觉丧失、心率失常、 心力衰竭等。因此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应给与 少于实际需要的热量、钠和体液,以避免心脏 超负荷及电解质的迅速改变。
日期 @地点
(4) 输注过程中,若病人突然呛咳、呼吸短促或 咳出营养液样物,提示有误吸的可能。 处理:
a、立即停止输注,并尽量吸尽胃内容物; b 、指导并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 c、必要时经气管镜清除误吸物和分泌物; d、遵医嘱治疗肺水肿,并使用抗菌药物; e、密切观察呼吸状态和病情变化。
日期 @地点
(六)心理护理
介绍营养知识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肠内营 养的途径、方法、优点和可能的并发症,监测指 标,费用等。
日期 @地点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9
肠内营养的优点: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 调节。
长期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及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 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防止肠 道细菌易位的发生。
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对循环干扰较小,而肠外营养使内脏血流 和心排出量增加,因而对代谢营养物质所需的能量增加。
15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
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状况确定营养需要量, 高代谢病人应选择高热卡配方,需要限制水分摄入的 病人应选择浓度较高的配方(如能量密度为1.5kcal/m1), 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配方。
16
肠内营养的制剂选择
配方
整蛋白配方
预消化配方
单体配方 免疫营养配
方 匀浆膳
24
要素制剂--要素膳组成
要素膳配方系以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或每日推荐量为依据, 采用已经水解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营养素配制 而成。 氮源:可从酪蛋白、乳清蛋白或卵蛋白、大豆蛋白和鱼蛋白
等水解得到,也可是结晶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为淀粉及其水解物形式的多聚体、低聚体或寡
多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脂肪:来源于植物油和鱼油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各种要素膳配方都含有充足的水溶性和脂
营养代谢耗能低于肠外营养EN/PN=1/1.2 所需技术、设备、使用和管理费用低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的价格效益比高于肠外营养
基本原则: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尽量采用经胃肠营养。
10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1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2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3
肠内营养输注方法比较
优点
缺点

肠内肠外营养,什么人用得上

肠内肠外营养,什么人用得上

龙源期刊网
肠内肠外营养,什么人用得上
作者:李姝晴方玉
来源:《大众健康》2019年第01期
肠内营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肠道途径为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营养治疗的一种方式。

肠内营养使用的不是普通食物,而是肠内营养制剂,又叫做特殊医学营养配方食品。

其途径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及肠内营养管饲。

口服营养补充剂大家都很明白,肠内营养管饲是通过鼻腔放置一根肠内营养管到患者的胃或者患者的肠道,或者在内镜引导下在上腹部造一个口,肠内营养管通过造口放置到胃或空肠,又叫做经皮内镜下肠内营养管饲。

肠内营养制剂分多种,可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制剂。

适用于经口无法摄入足够饮食,及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正常进食的普通人群是不需要肠内营养的。

1、途径:肠内营养通过肠道途径,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液。

2、制剂:肠内营养选择肠内营养制剂,不可用于肠外营养治疗;肠外营养选择肠外营养制剂,是药品制剂。

3、优点: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特点,可为肠黏膜细胞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减少肠黏膜屏障的萎缩,避免肠道菌群的移位;肠外营养无需消化吸收功能完好,如果对于一些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也可以用肠外营养。

4、缺点:肠内营养肠道并发症比较轻微,肠外营养的并发症相对严重,比如包括管路的血源性感染、一些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因为有创伤风险。

5、共识:优选肠内营养,无法进行肠内营养可以选择肠外营养作为补充或者全部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主要注意三个度:温度、速度、浓度,还有体位。

护士的营养支持与肠内与肠外喂养

护士的营养支持与肠内与肠外喂养
肠外营养支持
适用于无法进食或存在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物质 。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但需注意防止 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无论是肠内还是肠外营养支持,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 止感染的发生。
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护士的营养支持与肠内与肠外 喂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肠内营养支持 • 肠外营养支持 •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比较与选择 • 护士在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背景介绍
01
营养支持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环 节,特别是在危重病人护理中, 营养支持对于维持生命、促进康 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营养支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02
探索营养支持如何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长期护理与康复中的营养支持
03
关注长期护理和康复机构中的患者营养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
标准和实践指南。
社会影响
提高公众对营养支持的认知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营养支持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患者 主动寻求科学的营养支持。
01
02
03
管饲喂养
通过胃管或鼻胃管将营养 液输送到胃或肠道内。
口服营养补充
在正常饮食基础上,补充 营养制剂。
口服特殊配方
针对特定疾病或营养需求 ,提供特殊配方的营养制 剂。
肠内营养支持的适用人群
胃肠道功能正常但摄 入不足的患者:如吞 咽困难、口腔疾病等 。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26
周围静脉营养举例
营养成分 6-8%复合氨基酸 10-20%脂肪乳剂 10%葡萄糖溶液 复合微量元素 肠外用维生素等 数量 800 ml 400-800ml 1500-2000ml 10ml 约 40ml
27
23
2、感染性并发症: 局部感染、 导管性感染或败血症、 肠源性感染

24
3、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性昏迷、 低血糖休克、 高脂血症、 氨基酸代谢异常、 电解质紊乱、 肝脏损害
25
(九)临床试用配方
中心静脉营养举例
营养成分 10%复合氨基酸(如天津 18F, 11.2%Novamine) 20%脂肪乳剂 40%葡萄糖溶液 复合微量元素 10%葡萄糖溶液 肠外用维生素等 数量 550 ml 500ml 500ml 10ml 1000ml 约 40ml
高支链、低芳香族复方AA溶液--肝功障碍或肝 昏迷患者; 以EAA为主AA溶液--肾衰
17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水溶性Vit:常规提供
脂溶性Vit、微量元素:体内有一定储备,短 期TPN者不致缺乏,但长期禁食者应提供。
18
(五)输注方法
1.


全营养混合液 (total nutrition admixture,TNA)方式: 将所需营养物质,无菌条件下混合置入由聚合 材料制成的输液袋。 注意事项: 当天配当天用,暂不输注时,可保存于4℃冰箱 内,于输注前0.5~1小时取出待输。 输注时间一般需12--16小时以上。
3
(二)禁忌证:
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严重腹泻、 极度吸收不良等
4
三、肠内营养制剂和选择
1、自然食品制剂: 牛奶、肉类、鱼类、水果和蔬菜等(匀浆 膳) 适合:经口或胃肠道功能完好者。

肠内外营养PPT课件

肠内外营养PPT课件

编辑版ppt
24
与静脉输液的区别: 1.输入的是营养物质; 2.适用的疾病不同。
编辑版ppt
25
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早的应用是1939年,E1ma 首先把水解蛋白用于临床。1940年开始应用结 晶 氨 基 酸 混 合 液 ,1956 年 开 始 研 究 乳 化 脂 肪 。 1966年Dudrick等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法,输入 高渗葡萄糖与水解蛋白液,进行全静脉营养。 经过PN支持,挽救了许多病人生命。
编辑版ppt
12
4.管饲营养方法的分类
按供给次数分类: (1)一次性输入 (2)间歇性输入 (3)持续性输入
按管饲动力分类: (1)推注 (2)重力滴注 (3)经泵输注
编辑版ppt
13
肠内营养1 肠内营养2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5.置管的原则
(1)选择对患者侵入最小、简单安全的方法。 (2)根据预期营养支持所需时间选择:
8~10 8~10 8~10
(二)管饲营养
1.适用证: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能经口进食或消化
吸收功能严重受损者。
2.途径:(1)鼻-胃管、十二指肠或空肠置管;
(2)食管造瘘;
(3)胃造瘘;
(4)空肠造瘘。
3.原则:数量由少到多、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
慢到快。
编辑版ppt
7
胃造瘘术
编辑版ppt
11
空肠造瘘术
第四节 肠外营养
一、肠外营养概念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输 注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 养平衡的营养治疗方法。
当病人被禁食,所有营养物质均经静脉营养提供时,称为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感染并发症•局部感染
容易发现,处理简单
•全身感染
比较严重,应及时处理
代谢并发症
•糖:
高血糖——高糖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氨基酸:
血浆AA谱不平衡 高氨血症
•脂肪:
EFAD 肉毒碱缺乏 脂肪超载
•电解质:低钾、磷、镁血症等 •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缺乏
低血糖
脏器并发症
一类主要以器官系统功能损害为 特征的并发症
重症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更 高
• 43% - 88% 的ICU患者有营养障碍 • 营养不良与预后明显相关
Giner et al, 1996; Barr et al, 2004
肠内耐受差
— 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Early EN in China 72小时内仅30%左右能开始肠内营养
100% 80% 60% 40% 20% 0%
肠外营养支持基本配方
能量 允许性低热卡
电解质
20-30 kcal/kg/d

80-100 mmol
葡萄糖(50%) 2-4 g/kg/d 钾
60-150 mmol
脂肪(50%) 1-1.5 g/kg/d 镁
氮量 氨基酸
0.2-0.25 g/kg/d 钙

1.2-1.5 g/kg/d 磷
8-12 mmol 5-10 mmol
TEN
PN+EN
TPN
None
24小时内
TEN
PN+EN
TPN
None
48小时内
TEN
PN+EN
TPN
None
72小时内
TEN PN+EN TPN 无
单纯肠内营养提供热卡无法达到目标量 (3天内30-90%,3-7天 60-90%)
ICU days
热卡的不足导致感染的增加
Villet. Clinical Nutrition (2005) 24, 502–509
•淤胆和肝胆功能异常 •肠萎缩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源性 细菌易位) •代谢性骨病 •免疫系统功能抑制
代谢性骨病
偶见于3个月以上TPN病 人,表现为骨软化,肌病, 骨病,严重者可致病理性骨 折
再灌食综合症
(Refeeding Syndrom)
指在TPN或TEN时发生的 严重的体液和电解质移动, 特别是与磷的移动有关的并 发症,可出现一系列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原因
•低磷血症 •水钠储留 •钾镁等其他电解质缺乏 •缺乏维生素,特别是硫胺素 •与糖及高容量TPN有关:高渗脱水、高钠 血症、肾前性氮质血症 •“管饲综合症”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现状
地球人都知道的……..
If the gut function, use the gut ! If enteral nutrition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can be saved.
推荐意见: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 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 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PN,PN+EN)。
肠内营养制剂与自配营养剂比较:
配方固定,成分配比均衡、完全,不需添加物。 低渗透压,可不含乳糖。(国人60%乳糖不耐受) 粘稠度低,不易堵管。 调制简单,不易污染。 避免调制上出现差错 减少护理者的操作时间
肠内营养管饲途径:
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
肠内营养途径


误吸危险
46.8%
43%
42%
37.9% 37.8%
40
Nutritional risk Malnutrition
30%
30 27%
29.2%
21%
20
15%
11%
12%
10
0
GI
Nephro Resp. Neuro. General Thracic
Sug.
Sug.
ZM Jiang et 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6;14(4):263
鼻空肠管或 鼻十二指肠管
时间长于6周
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 (PEJ)
鼻胃管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
肠外营养
•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中心静脉、外周) • 肠外营养配方 • 肠外营养并发症
营养物质的需要与分类
1. 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 蛋白质:构成身体主要成份, 生命的基础; 3. 各种元素: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
优选肠内与肠外营养
内容提要
• 基本概念 •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现状 • 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抉择 • 未来发展趋势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营养支持目的
• 减少应激状态下机体的自身消耗;
• 预防或纠正营养不良; • 保证机体代谢正常运转(细胞、组织、器官) 。 •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
80-100 mmol 10-30 mmol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创伤、感染及ARDS病 人,应适当增加抗氧化维生素及硒的补充量。
肠外营养(TPN)并发症分类
•置管并发症 •感染并发症 •代谢并发症 •脏器并发症 •其他
与置管有关的并发症
•空气栓塞 •导管栓子形成 •导管头端异位 •大血管心脏穿透 •静脉炎,血栓形成和栓塞 •气胸,血胸,血气胸,纵隔血肿 •穿刺部位的副损伤 •心律失常
如果肠道功能,使用肠道!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肠 内营养,危重病人将可以得救。
两难的处境:We are here!
肠内营养被忽视,单纯肠外营养 不能解决重危病人营养不良。
肠外营养应用的局限 ----完全肠内营养的困难
我国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
中国 11个大城市医院 5303住院患者 的营养状况调查
50
临床营养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制剂
* 蛋白质分类:整蛋白型(适合有消化功能者)、 肽类、氨基酸。
* 糖类的组成:单糖、双糖、多糖(糊精和淀粉, 适合DM者)。
* 脂肪的组成:LCT、MCT、单酰甘油或二酰甘油, 来源于玉米油、大豆油、葵花子油、椰子油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高于RDA标准。
热卡的不足导致死亡的增加
累积能量不足与并发症的发生
Villet et al, Clin Nutr 24:502 (2005)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现状
• 重症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 • 肠内营养耐受性差 • 早期肠内营养开始晚,热卡不足 • 累积能量供给不足,并发症多
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指南及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