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合集下载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京政发[2011]2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京政发[2011]2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
通知
正文: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京政发〔2011〕2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77号),以及本市有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市政府同意市文物局、市规划委确定的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现予以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认真履行文物保护义务。

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说明及其图纸,由市文物局、市规划委另行印发。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名单
一、新划定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6项)
1.长城(北京段)
2.陈独秀旧居
3.十字寺遗址
4.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
5.团河行宫遗址
6.岔道城
二、修订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2项)
1.周口店遗址
2.未名湖燕园建筑
——结束——。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图划定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图划定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图划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19.05.24•【字号】黑文旅发〔2019〕70号•【施行日期】2019.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图划定工作的通知黑文旅发〔2019〕70号各市(地)文化(体)广电和旅游局:为加强我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进一步消除文物安全隐患,规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图(以下简称“两线”)划定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工作任务和措施本次“两线”划定工作,采取省级统一负责招标采购专业测绘单位、开展全省培训、进行终期验收工作,市县(区)文物部门负责准备相关文件资料、沟通政府和协调同级部门工作,配合测绘公司现场测验,最终形成标准图纸。

二、相关要求(一)确定“两线”划定工作的范围。

2019年8月1日前,各市(地)文广旅局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划定范围的确认工作。

“两线”划定应报县(市、区)级政府批准,以政府文件的方式予以确认。

由各县(市、区)文广旅局向市(地)文广旅局报送申请和相关附件(附件包括政府文件、划定范围文本以及图纸),同时报送电子版。

由市(地)文广旅局汇总上报省文化和旅游厅。

(划定范围范本见附件)(二)加强组织协调。

划定工作涉及到多个有相关规划职能的同级部门,各市地文物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在工作中要注意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通力协作。

(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划定时要因地制宜,不宜过小,但也不能任意扩大,影响其他民生工程建设,尽可能考虑文物在地方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如确因调整保护规划导致已设立保护标志位置和内容调整的,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5.05•【字号】鄂政办发〔2015〕29号•【施行日期】2015.05.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15〕2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我省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请各地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切实承担文物保护职责,确保文物安全。

2015年5月5日湖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 学堂梁子遗址(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二组,东经110°35′131″北纬32°50′30″,旧石器时代)保护范围:学堂梁子遗址及周围一定范围。

重点保护区四至:以第一次头骨化石出土点为中心,向东外延210米,向西外延330米,向南外延180米,向北外延50米。

一般保护区四至:以重点保护区四至为界,向东至村级公路,向西至村级公路,向南至汉江河边,向北至村级公路。

建设控制地带:以一般保护区四至为界四周向外延伸。

东至曲远河,西至水沟,南至汉江河边,北至白家沟。

2 关庙山遗址(宜昌市枝江市问安镇关庙山村一组,东经111°49′522″北纬30°30′224″,新石器时代)保护范围:关庙山遗址及周围一定范围。

四至:东至问江路,西至老枝当路以西50米,南至废瓦窑,北至关庙山村村委会旧址以北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四周向外延伸100米。

3 门板湾遗址(孝感市应城市城北办事处星光村门板湾,东经113°32′19″北纬30°54′5104″,新石器时代)保护范围:门板湾遗址及周围一定范围。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2、表中所列的皆为基本界划。

3、表中“级”相当于图示中的“类”,即“1级”为“第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4、几个地理概念:(1)平原:地形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形;地区开阔,通视良好,通行方便的平原或草原地区。

(2)丘陵: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20—80米的大小丘陵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20-40%以内。

(3)浅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80—150米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50%以内。

(4)深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60%以内。

文物“保护范围”划定标准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1
2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2、表中所列的皆为基本界划。

3、表中“级”相当于图示中的“类”,即“1级”为“第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4、几个地理概念:(1)平原:地形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形;地区开阔,通视良好,通行方便的平原或草原地区。

(2)丘陵: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20—80米的大小丘陵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20-40%以内。

(3)浅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80—150米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50%以内。

(4)深山区: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60%以内。

文物“保护范围”划定标准
3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

4。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黔江府发〔2017〕27号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黔江府发〔2017〕27号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正文:----------------------------------------------------------------------------------------------------------------------------------------------------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黔江府发〔2017〕2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精神,切实加强我区文物保护管理,完善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四有”建设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有关规定,现将我区5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于后。

全区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有关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报批。

附件: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2017年12月25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表序号名称保护级别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责任单位1文峰塔区级塔所处的整个天然石基础塔所在的整个山顶城东街道办事处2观音岩题刻区级题刻外围线以外20米题刻的东、南、西面延伸至悬崖边,上至悬崖顶城东街道办事处3三元宫革命纪念地区级烈士陵园围墙以外30米东面以公路外侧为界,东南由纪念碑向外延伸30米,其余方向由陵园围墙向外延伸30米城东街道办事处4三台书院区级外围线以外5米前后、左右至居民住宅房屋的外围线范围城东街道办事处5正阳恐龙化石保护区区级以三阳岭为中心,半径3公里的范围以三阳岭为中心,半径为3公里范围正阳街道办事处6石城遗址区级遗址所处的整个台地,前至阿蓬江,后至二台坡山脚,右至段溪河范围内遗址所处的整个台地,前至阿蓬江,后至二台坡山脚,右至段溪河舟白街道办事处7冯家坝遗址区级冯家坝集镇下场口,按319线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东、南至阿蓬江,西至319线,北至台地边缘;西区的东至319线,南至阿蓬江,西至沿溪河,北至台地外缘范围内冯家坝集镇下场口,按319线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东、南至阿蓬江,西至319线,北至台地边缘;西区的东至319线,南至阿蓬江,西至沿溪河,北至台地外缘范围内冯家街道办事处8高家堡崖墓区级墓葬所在的整个崖壁墓葬所在的整个崖壁冯家街道办事处9老屋基洞遗址区级以洞口为中心,半径为20米的范围以洞口为中心,从半径为40米的范围冯家街道办事处10蓬西汉墓区级墓所在台地的中心向东西延展30米,向南北延展100米范围内墓所在的台地中心向东西延展50米,向南北延展120米冯家街道办事处11猫坪遗址区级西、南、北至阿蓬江,东至台地边缘范围内西、南、北至阿蓬江,东至台地边缘范围内冯家街道办事处12百岁碑区级以碑为中心,半径为20米的范围以碑为中心,半径为40米的范围冯家街道办事处13温朝钟墓区级封土外缘线以外10米封土北面延伸10米,东、西、南延伸20米小南海镇政府14庚戌起义会址区级会址外围线以外30米会址外围线向外延伸50米小南海镇政府15桥梁民居区级民居外围线外30米民居外围线外60米小南海镇政府16南海堰区级堰外缘线外30米堰外缘线外60米城东、舟白、正阳街道办事处,小南海镇、中塘乡政府17吕氏民居区级东、北面在外缘线外30米,南、西面至公路线外侧范围内东、北面在外缘线外60米,南、西面至公路线外侧范围内小南海镇政府18高坪梯田区级田外缘线外30米田外缘线外60米邻鄂镇政府19杨李氏墓石刻区级墓外缘线外30米墓外缘线外60米邻鄂镇政府20太平洞题刻区级太平洞及洞口以外30米从洞口向洞内延伸50米,题刻向前和左右延伸50米阿蓬江镇政府21刀背田遗址区级遗址西至阿蓬江,南至陆家沟,东至国道319线,北至张王氏墓遗址西至阿蓬江,南至陆家沟,东至国道319线,北至张王氏墓阿蓬江镇政府22铜钱堆碑区级碑体南至公路,其余为碑外缘线外15米碑体南至公路,其余为碑外缘线外30米阿蓬江镇政府23香山寺区级围墙以外30米的范围内围墙东、北面以河沟为界,西、南面以公路外侧为界的范围内石会镇政府24真武观遗址区级遗址所在的整个山顶遗址所在的整个山顶石会镇政府25两会坝烟房区级房屋外围线外30米房屋南至石会河,北至公路,由外围线向东、西延展60米石会镇政府26天子殿区级殿外围线外30米殿东北至水库,由外围线向其它方向延展60米石会镇政府27斜岩寺区级寺前面至围墙外30米,后面及左右为塔墓群中最外的塔墓向外延展30米寺前面至围墙外60米,后面及左右为塔墓群中最外塔墓向外延展50米石会镇政府28土城墓群区级以保护标志为中心,半径为30米的范围内以保护标志为中心,半径为50米的范围内黑溪镇政府29区级以墓的保护标志为中心,半径为10米的范围以墓的保护标志为中心,半径为20米的范围内黑溪镇政府30黎大乡女子职业学校校址区级校址围墙外30米校址围墙外60米黎水镇政府31洗墨桥区级桥体外围线以外20米桥体外围线向外延伸40米濯水镇政府32灵应寺遗址区级遗址围墙外30米遗址南北西三面为围墙外60米,东至阿蓬江西岸濯水镇政府33石鸡坨陶窑遗址区级以保护标志为中心,半径为20米的范围以保护标志为中心,半径为40米的范围濯水镇政府34区级房屋外围线外1米房屋西至河堤,由外围线向其它方向延展30米濯水镇政府35龚家抱厅区级房屋外围线外1米房屋西至河堤,由外围线向其它方向延展30米濯水镇政府36光顺号区级房屋外围线外1米房屋西至河堤,由外围线向其它方向延展30米濯水镇政府37汪家作坊区级房屋外围线外1米房屋西至河堤,由外围线向其它方向延展30米濯水镇政府38汪本善旧居区级房屋外围线外1米房屋西至河堤,由外围线向其它方向延展30米濯水镇政府39区级房屋外围线外1米房屋西至河堤,由外围线向其它方向延展30米濯水镇政府40芭蕉洞剿匪遗址区级芭蕉洞及洞口以外30米从洞口前面延伸至石家河河面,背面及左右各延伸50米的范围石家镇政府41关口题刻区级题刻外围线以外10米左右为题刻所在的石壁边缘线、前面延伸20米的范围石家镇政府42五福桥区级桥外缘线外30米桥外缘线外60米鹅池镇政府43石坟坝惜字库塔区级塔外缘线外30米塔东南至梅子垭公路外,其余为外缘线外60米鹅池镇政府44黄丁山烈士墓区级墓封土外缘线以外20米墓封土外缘线以外30米的范围中塘乡政府45官渡河岩棺葬区级以棺葬处的阿蓬江与深溪河交汇处为中心,半径为200米的范围以棺葬处的阿蓬江与深溪河交汇处为中心,向下延伸至河面,向上延伸至石壁顶,东、西各延伸300米的范围蓬东乡政府46水寨遗址区级遗址所处的整个山顶遗址所处的整个山顶蓬东乡政府47龚学文墓区级墓南至国道319线,东、西、北为墓外缘线外9米墓南至国道319线,东、西、北为墓外缘线外30米沙坝乡政府48侯氏家族合葬墓区级以墓碑为中心,前后向外延展10米,左右向外延展20米以墓碑为中心,前后向外延展20米,左右向外延展30米沙坝乡政府柏荫桥区级桥体西南至题刻外缘线外10米,其余为桥外缘线外30米桥体西南至题刻外缘线外30米,其余为桥外缘线外60米白石乡政府50法隆寺遗址区级遗址外缘线外30米遗址东南至断崖,由外缘线向其它方向延展60米白石乡政府51罗氏民宅区级民宅外围线外30米民宅外围线外60米白石乡政府52水车坪红军纪念地区级古树树冠垂直投影线以外20米由石围台地外缘线向外延伸40米的范围水市乡政府53白家塝碉楼区级碉楼外围线外30米碉楼外围线外60米白土乡政府干塝子拱桥区级桥四周30米范围内桥四周60米范围内白土乡政府55刘氏贞节牌坊区级牌坊外缘线外30米牌坊东至太河西岸,西至黔石公路,南北为外缘线外60米太极乡政府——结束——。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6.30
•【字号】冀政字〔2022〕34号
•【施行日期】2022.06.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
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冀政字〔2022〕34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规范我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更好的将文物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省政府批准《河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和《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现予以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文物保护意识,落实责任,加强协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对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作出标志说明,完善记录档案,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管控要求,持续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河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和《河北省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省文物局另行印发。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22年6月30日。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同郊野平原地区。
同郊野平原地区。
7
独立的建构筑物
完全丧失历史环境的情况下,自保护范围向外延展110米作为1级建设控制地带;保存部分历史环境的,将全部环境划入1级建设控制地带。1级控制地带以外,根据环境特征划分5级建设控制地带。
8
其它文物保护单位
1、城镇环境中形成群组的独立构筑物和造像(已脱离原存环境的文物)自保护范围延展110米划为1级建控地带。
注: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
同城镇环境
同城镇环境
同城镇环境
6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优秀建筑
1级:由保护范围向外扩展300米。
2-5级:1级建设控制地带向外展延500米,结合地理界线,划为2至5级建设控制地带。
同城镇环境。另:处于上坡的建筑群,1级建设控制地带外上坡方向至山脊线划为5级建设控制地带;下坡方向,1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1000米范围,划为2级建设控制地带。
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
4
石窟寺及石刻
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米范围内。
2级: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向外延展500米范围。3-5级:以周围高处的山脊线,低标高方向的坡脚线的连线,划定为5级建控范围。
1级: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长度1000米以内。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序号
文物类型
城陵地带
郊野山地深山区
1
古文化遗址
1-5级:自保护范围向外不小于400米的连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意见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文物本体和环境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应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性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时,要考虑其整体性,在经过详细勘探和研究之后,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其四至边界。

保护范围是为了确保文物本体的安全,在其范围之内,不得进行建设项目,严禁乱挖乱建破坏文物遗迹的行为。

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文物本体的环境风貌,有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和环境风貌相存共生的,没有了环境风貌,文物本体的许多信息就丢失了,有许多问题就解释不清。

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基本原则:(1)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

在考虑保护范围的大小、深度、高低时,必须以不影响文物的安全为出发点。

凡可能从不同方面(空气污染、震害、水害、火灾、空间、地下等) 给文物造成危害与威胁的,均应尽可能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在划定保护范围时,要留出消防道路。

(2)要有利于科学研究与观瞻。

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文物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在划定保护范围时,一定要尽可能的考虑到科学研究和人们观瞻的需要。

这就要有一定的地面空间范围。

(3)要因地制宜。

划保护范围,要根据各地、各类文物本身及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定,不能千篇一律。

如城乡之别,大小高矮之别等,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4)实事求是的原则。

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应当有发展的眼光,要留有余地,但也不能任意扩大,以免影响其它建设。

所以一定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

(5)统盘考虑、合情合理。

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时,既要看到现在,又应想到未来,应当有发展的眼光,因此,不能划的太小,也不能划的过大,影响其它基本建设。

要全面考虑,实事求是。

(6)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建设规划部门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

文物部门在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时,要积极与建设规划部门联系与合作,得到互相支持。

省政府批准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当纳入城乡规划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 7 )依靠当地人民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

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仅靠文化、文物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当地人民政府,多方协商、上下结合,通过合作才能完成。

一、关于划定古遗址古墓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意见古代遗留下来的城址、村落、陵墓和各类作坊遗址,地表以上多数己被毁掉,埋在地下的基础和墓室给我们保存了可供进行研究的重要遗存。

在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之前,必须经过详细勘探、试掘和研究,可结合文献记载,掌握地下遗迹的详尽情况,在此基础上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四至边界,可参照当地永久性的道路或河岸、沟壑或断崖的自然地形来确定。

凡是重要的遗迹都应划入保护范围,其余的划为建设控制地带。

由于遗迹的性质和规模各不相同,必须分类区别不同情况来划定。

具体分类划法:(1) 古代城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历史悠久,从原始形态到发展成熟,城市的规模和形制,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它一般由城墙、护城河、城内道路格局、建筑基址、城内或城外的手工业作坊、墓葬区等组成。

商代以后的城,不仅规模扩大,同时又出现并列城或内城外廓的多层城墙。

同墓葬区与城的距离不仅远,而且面积大,又分散。

手工业作坊也大致如此。

面积之大,范围之广,不可能划为一个大保护区来把这些遗址全包括其中,这就需要将集中的衙署、居址、作坊、护城河、城门和重要的城墙、古墓群等重要遗迹,包括周边适当空间在内,划入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以外20 ~50 米,或两遗迹较近的相关连的空间地带,划为建设控制地带。

(2) 古代村落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古代村落遗址,多指商周以前的遗存。

其面积大小不等,其内容,则有房基区、文化堆积区、兼有制石、制骨和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

在遗址周围又有壕沟、氏族公共墓地、祭祀台、祭祀场等,在勘探中应当注意。

对这类遗址,应将上述重要部分划定为保护范围,并将保护范围以外的10 ~20 米的地带,划为建设控制地带。

(3) 古代瓷窑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保护这类遗迹,必须考虑生产工艺的系统性,就是要考虑原材料贮存和加工、坯料的制作、涂釉、烧造、废料的堆积、生活区、墓葬区等。

不仅在勘探过程中要注意弄清各项工序的遗存,同时在划定保护范围时,也要注意保护生产工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以上重要遗存都划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以外10 ~30 米地带划为建设控制地带,具体视遗址间联系情况而定。

(4) 古代冶炼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古代冶炼遗址,就其工艺程序而言,有冶炼、铸造、热冷加工遗存。

就其地域而言,冶炼多设在矿区附近,或距矿产地较近的城市附近;铸造和热冷加工作坊多设在城市内外,也有冶铸和加工三者合为一体的联合作坊。

冶铸和加工各作坊中,又由不少工序组成,如冶炼作坊中,有矿石贮存和炉料的制备、炼炉废料堆积、供水等。

再如铸造作坊中,有原料的加工、燃料堆积、熔炉、铸模和铸范的材料制备、浇注场地等。

上述每个组成部分都应划入保护范围。

边沿地带向外30米的范围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地带,应划为建设控制地带。

(5) 古代陵园和陵墓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古代的陵园和陵墓,因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不同,它的规模大小和内容多少也不相同。

陵园是指整个家族墓地而言,由许多个墓葬组成,如巩义宋陵即由七帝八陵和皇后以及许多大臣陪葬墓组成,总面积达150 平方公里,不可能全划为保护范围。

此类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是以每个墓为单位,陵园围墙向外10 米的范围为保护范围。

每座陵园周围30~50 米的环境带及各陵间距较近地带,则划为建设控制地带。

如果在陵周围探出陪葬坑,凡是陪葬坑分布的面积均应划入保护范围。

陵墓是指一座单体的墓葬,其中也包括陪葬墓。

这类单体墓葬,较大型墓的地上也有阙门、石刻、陵园围墙、四门、享殿等组成,在其周围又探出若干陪葬坑,均应划为保护范围。

在其周围的20 ~50 米的范围,作为建设控制地带。

如果经勘探后而主墓虽大,四周附属物的地基无存的话,其保护范围的划定,应以墓道末端及封土边沿以外10 ~20米划为保护范围,其外的10 ~20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位于古村落周围、古城周围附属的其它遗迹和古墓葬,以墓冢的边沿外10米为界限,在其范围内划为保护范围,其边沿以外的20 米划为建设控制地带。

重要的名人墓葬,为了保护它的环境和气氛,建设控制地带要扩宽到50 ~100 米。

二、划定近现代重要史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意见具体分类划法:(1) 单体文物。

如:郑州市的二七纪念塔、等的保护范围,自建筑物最外沿向四方延伸,尺度为此建筑物本身平面或立面最大尺度的2~3倍。

建设控制地带,应为保护范围四面尺度的1~2倍。

(2) 集中的文物群。

如:洛阳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安阳市袁世凯墓等。

一般以院子的外围墙作基线,向外划50 ~100 米为保护范围,在其外面再划50 ~1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在给这类文物划保护范围时,对仅存遗址的文物点,要视其价值划入保护范围内。

(3) 分散的文物建筑。

有的文物景点之间距离很近、很集中,而有的文物景点之间相距甚远、比较分散。

象这样的情况,划保护范围时,可区别对待。

文物景点集中的地方,可按集中的文物群划法来划。

比较分散的文物景点,则可按单体文物的划法,一处一处的划。

如果分散的文物点之间的距离不是太远则可连成一体,以便于树立标志和日常保护,也利于环境规划与观瞻。

(4) 临山的文物保护单位。

如:新县陈店乡的红军兵工厂旧址。

保护范围可适当扩大,以防炸山取石和山洪对文物本体构成威胁。

一般说来,保护范围可掌握在距文物1~2公里远,建设控制地带可再向四面延伸1 倍。

(5) 碑碣及石刻。

保护范围以文物边沿向外延伸50 米。

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的2~5倍。

(6) 矿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除地面与空间之外,还要划定地面以下的可控范围,形成立体保护区。

以防地下工程给文物造成毁灭性灾难。

其划法是以地面上的建设控制地带边沿为上平线,可按120 ~135 度角向地下作延长线,垂直深度约与当地采矿深度相同即可。

使文物稳固在覆斗状的墩台上面。

(7) 城镇闹市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其保护范围不宜过大,建设控制地带则必须保证与文物环境气氛相协调。

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筑高层建筑物,要注意维护文物四周的历史原貌和景观。

(8) 地道、山洞一类文物保护单位。

按坑道走向划出其垂直地面上的保护范围。

一般说来,保护范围可保持在50~100 米开外,建设控制地带可再向四面延伸l倍。

三、划定古建筑石窟寺石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意见具体分类划法:(1) 古代建筑群。

一般以院子的外围墙作基线,向外划若干米为保护范围,其外再划若干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如登封观星台的保护范围,东自围墙外皮至110 米处的公路外沿。

西自围墙外皮至50 米处的坎地;南自大门外照壁南面向外100 米:北自围墙外皮向北100 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沿再向四面延伸100 米。

在划建筑群保护范围时,对已经塌毁保留建筑基址,要视其价值划入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内。

(2) 分散的相关联的古代建筑。

如少林寺,它包括常住院、塔林、附近的古塔等。

划保护范围时,仍以各文物点为主,一处一处的划,相距不远的则可连在一起为建设控制地带,如分散点中间的范围不是太大,则可连成一体,以便于树立标志和日常保护,也有利于环境规划与观瞻。

具体划法,每一单体建筑或小型建筑,从外围墙(或四至最边沿处)向四周扩展20 ~100米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可在保护范围外另加50 ~100米,如文物所在地为风景区,则应协同城建、环保、园林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保护范围。

要严格保护文物所在地周边地区的原貌,范围可适当的大一些。

在这些区域,要严格控制新建筑,必须建的,要控制形制、体量、色调与高度,严防各类污染。

(3) 单体古代建筑,指唯存一殿或一塔者。

保护范围,自建筑的最外沿,向四方延伸,尺度为此建筑物本身平面或立面最大尺度的2~3倍。

建设控制地带,又为保护范围四面尺度的一倍。

古塔可分大、中、小三类(大塔高40 米左右、中塔高10-30米),保护范围,大、中型塔为塔高的1.5~2.5 倍;小型塔为塔高的5~10倍。

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各方向长度的一倍。

塔林,则按建筑群划定。

实例: 北魏嵩岳寺塔,以院墙为基线,向东58米,西224米(包含寺院旧址),南52米(台地),北50米(村落)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向西42米至山脚下,向东26米至沟壑,南北各100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