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降噪的应用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摘要】高速船舶的噪声问题一直是一个影响船舶航行环境和船员健康的重要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主动减振技术、消声器和隔声材料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传统减振降噪技术的局限性及新型技术的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重点讨论了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对环境和船员健康的积极影响。
减振降噪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升航行舒适度,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船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速船舶、减振降噪技术、主动减振技术、消声器、隔声材料、传统减振降噪技术、新型减振降噪技术、环境、船员健康、未来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高速船舶的噪声问题高速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由于高速船舶通常搭载强大的动力系统,如大功率发动机和螺旋桨,导致船舶在运行时会发出大量噪音。
这些噪音不仅会影响船员的工作和休息,还会对周围海洋生物造成干扰和伤害。
高速船舶的噪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噪音会导致船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他们的工作压力和疲劳感,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噪音也会对船舶本身的结构造成损坏,加速船体的疲劳破坏,缩短船舶的使用寿命。
船舶噪音还会扰乱周围海域的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解决高速船舶噪声问题,保障船员健康和安全,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技术来降低船舶噪音的强度和频率。
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综合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高速船舶噪音问题,实现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1.2 减振降噪技术的重要性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和船员健康问题。
随着高速船舶的发展和普及,船舶噪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船舶噪声不仅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干扰和危害,还会影响船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船舶噪声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高速船舶的噪声和振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们不仅会影响船员的健康和舒适度,也会对船舶和设备的寿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减振技术主要通过改变结构或添加附加装置来减少振动,而降噪技术则主要通过隔离和吸收声音来减少噪声。
下面将分别介绍已经应用在高速船舶上的几种减振降噪技术。
1、积木式减振系统积木式减振系统是一种在结构内部放置“积木”来减少结构振动的方法。
这些“积木”通常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当结构振动时,“积木”会主动吸收和转化振动能量,从而减少振动。
2、主动减振系统主动减振系统通过在结构内部安装振动传感器和控制器,实时检测结构振动并控制附加质量来减少振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较大振动幅度时。
3、液压减振器液压减振器可以通过传递油压来减少结构振动。
当结构振动时,油压会随之变化,从而改变阻尼特性,减少振幅。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较高的减振效果和持久性的情况。
4、隔振垫隔振垫是一种用于降低噪声和振动的隔离材料。
它们通常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并通过在机器和结构之间减少直接接触来降低噪声和振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降低机器噪声和振动的情况。
5、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降低噪声级别的装置。
它们通常由内部的吸音材料和外部的隔音材料组成,通过反射和吸收声波来减少噪声。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降低排气系统和空气处理设备的噪声级别的情况。
总之,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可以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危害,保护船员的健康和船舶和设备的寿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同的减振降噪技术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减振降噪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设备减振降噪的几个措施

设备减振降噪的几个措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噪音,不仅对设备本身有损害,还会给周围环境和人员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采取一些减振降噪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设备减振降噪的措施。
1. 设备减振措施设备减振是指通过改变设备本身结构或增加减振装置等方式来减少设备振动的措施。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设备减振措施:1.1 增加减振装置对于振动较大的设备,可以在设备的底部或其他适当位置安装减振装置,如橡胶减振垫或弹簧减振垫。
这些减振装置可以吸收设备振动的能量,从而减少振动传递。
1.2 设备结构改进在设备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设备的结构来减少振动。
例如,增加设备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少共振频率的发生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采用阻尼材料或结构来降低设备的振动。
1.3 减少不平衡质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振动往往是比较明显的。
因此,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不平衡质量的限度,如使用高精度加工设备和精确的装配工艺等,以减少不平衡质量对设备振动的影响。
2. 设备降噪措施除了减少设备振动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设备产生的噪音。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设备降噪措施:2.1 声音隔离采取措施将设备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以减少噪音的传播与扩散。
例如,在设备周围加装声音隔离罩或使用隔音材料包覆设备,以阻挡噪音的扩散。
2.2 声波吸收通过在设备周围设置吸音材料,如吸音海绵或吸音板等,来吸收噪音的能量。
这样可以降低噪音的强度和传播距离。
2.3 声波消除采用声波消除技术,对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反向干扰,以达到消除噪音的效果。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噪音频率较单一的设备。
2.4 噪音控制技术借助噪音控制技术,对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主动控制。
例如,通过调节设备的工作参数、改变运行状态或改进工艺等手段来降低噪音的产生。
结语设备减振降噪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几个常见的设备减振降噪的措施,包括增加减振装置、设备结构改进、减少不平衡质量等减振措施,以及声音隔离、声波吸收、声波消除和噪音控制技术等降噪措施。
路面减振降噪技术及应用

路面减振降噪技术及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和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路面减振降噪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路面减振降噪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振动和噪音问题,路面减振降噪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道路上应用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以吸收、分散和隔离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下面将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路面减振降噪技术及其应用。
1. 空气减振降噪技术空气减振降噪技术是一种主动控制技术,通过在路面下方放置气囊或减振器,利用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来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这种技术适用于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重要交通干线,能够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并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2. 弹性材料减振降噪技术弹性材料减振降噪技术是一种 passiv控制技术,通过在道路表面或下方使用弹性材料,如橡胶、聚氨酯等,来吸收和分散车辆行驶时的振动能量。
这种技术不仅能减少振动和噪音的传播,还能提供较好的驾驶舒适性。
目前,弹性材料减振降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等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 路面结构调整技术路面结构调整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降噪方法,通过调整和优化路面的结构布局,来达到减少振动和噪音的目的。
这种技术包括改善路面材料、增加隔音屏障、设立噪音限制区等措施。
此外,路面的平整度和排水能力也是降低噪音的重要因素。
路面结构调整技术适用于城市道路、小区内部道路等地方,对改善周边环境噪音的影响具有显著作用。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路面减振降噪技术外,还有许多新技术逐渐被引入并应用于城市交通系统。
例如,光伏-声波混合减振降噪技术利用光伏板和声波传感器相结合,通过吸收太阳能并根据车辆行驶时的振动产生相应音波,实现减振降噪的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能降低噪音污染,还能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路面减振降噪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其带来的噪音和振动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课题。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列车、轨道、结构、环境等。
在列车方面,采用隔振悬挂、轮轮鉴定和轨道直线度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
在轨道方面,采用高弹性复合轨道垫、减震板、轨下垫层、地铁隧道衬砌等减振降噪措施,可以减少轨道的噪声和振动。
在结构方面,采用抗震减振技术、结构隔振技术等措施,可以减少建筑物结构传递的噪音和振动影响。
在环境方面,采用隔音屏障、绿化带、水池等景观治理措施,可以有效隔离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目前,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国内某些轨道交通线路已经开始采用轨下垫层、减震板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降噪效果。
同时,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创新的减振降噪技术,如新型减振垫、空气弹簧隔振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减振降噪效果,还可以减少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干扰,提高运行效率。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耐心的实践,这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投入和合作力度。
其次,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和运营环境也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减振降噪方案。
此外,有效的减振降噪技术也需要通过标准化和认证,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后,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技术,以实现更加环保、舒适、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二)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绿色、高效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然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与应用势在必行。
二、工作原理1.减振技术:通过研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产生机制,开发出具有优异阻尼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的减振材料。
利用这些材料对轨道进行改造,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2.降噪技术: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源,通过声学原理,设计出具有优异隔音效果的降噪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隔音板、隔音墙等,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产生机制、影响范围和程度。
2.技术研究:开展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室测试,确定技术方案。
3.材料与设备研发: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的结果,研发出适合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减振和降噪材料及设备。
4.现场试验:选择典型站点进行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现场试验,验证技术的实际效果。
5.全面推广:根据试验结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减振和降噪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轨道、桥梁、隧道等结构。
同时,也可应用于其他交通领域,如高速公路、机场等。
五、创新要点1.材料创新: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减振和降噪材料,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技术集成:将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全面治理。
3.智能化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减振和降噪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了应用效果和维护效率。
六、预期效果1.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减振和降噪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列车运行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了生活质量。
2.提升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有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随着高速船舶的发展,减振降噪技术在船舶设计和船舶运行中的应用日益重要。
高速船舶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噪声和振动,在船舱内部会对乘客和船员的舒适性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减振降噪技术旨在减少船舶运行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振动主要由船舶主机、推进器和船体运动产生,噪声主要由发动机、排气系统、船体与水面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
下面将详细介绍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
对于船舶主机的振动和噪声控制,可以采用减振器和隔振装置来降低振动传递和噪声辐射。
减振器主要是通过消耗和转换振动能量来减少振动的传递。
常用的减振器有弹性支座和阻尼器等。
而隔振装置则是通过隔离振动源和振动接收体之间的直接传递路径,减少振动的传递。
采用悬浮结构和弹性支承,可以有效降低船舶主机的振动和噪声。
对于船体的振动和噪声控制,可以采用结构阻尼和减震材料来降低振动和噪声辐射。
结构阻尼可以通过在船舶结构上安装阻尼器和阻尼材料,改变结构的共振频率,降低振动和噪声辐射。
减震材料则是通过吸收和散射振动能量来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常用的减震材料有橡胶、泡沫塑料等。
针对船舶运行中产生的排气噪声,可以采用降噪器和消声器来降低噪声辐射。
降噪器主要是通过增加噪声传播路径长度和消音量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消声器则是通过吸收和散射噪声能量来降低噪声的辐射。
常用的消声器有消音波纹管和消声壳等。
除了上述技术,还可以通过优化船舶的结构设计和航行参数来降低振动和噪声。
在船舶设计中采用流线型船体和减阻设计,可以减少水动力噪声的产生。
在船舶运行中,通过优化船舶的航行速度和航向角度等参数,可以减少水动力和机械振动的产生。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包括减振器和隔振装置的应用、结构阻尼和减震材料的应用、降噪器和消声器的应用,以及优化船舶的结构设计和航行参数。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高速船舶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乘客和船员的舒适性和健康。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之而来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也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各国纷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本文将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主要来源于列车的运行运转以及轨道和车辆之间的摩擦,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影响,也会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振动和噪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环境噪音污染: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运行和刹车,轨道的摩擦噪音等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
2. 土壤和建筑的振动影响: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而这种振动会传导到土壤和建筑物中,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影响,甚至损坏。
3. 乘客舒适度: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力的影响,产生颠簸和振动,对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造成影响。
二、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针对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各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
具体的减振降噪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轨道技术改进:通过改进轨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减少轨道与车辆之间的摩擦和振动,降低列车运行时的噪音。
2. 车辆技术改进:改进列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其运行的平稳性和稳定性,减少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3. 噪音屏障和隔离设施:在轨道交通系统周围建设噪音屏障和隔离设施,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 振动吸收与消除技术:利用减振器、缓冲器等技术手段,减少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降低振动传导到土壤和建筑物中的影响。
5. 环境监测与管理:通过对轨道交通系统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振动和噪音进行监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振动和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振与降噪的应用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列车行驶速度得到很到提高,当前在高速铁路线上,列车运营速达到300Km/h。
由此带来了严重的铁路环境噪声污染,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不仅影响铁路自身的设备、旅客和工作人员,而且影响周围的环境和居民。
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列车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铁路交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高速铁路车轮的振动辐射噪声在轮轨滚动辐射噪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在1500Hz 以上的频段占主导,对列车车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车轮的形状,可以达到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本文对高速铁路车轮优化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评论,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1 车轮辐射噪声分析
铁路噪声是由各种类型的列车通过轨道这样一个复杂的的噪声源系统而产生的,主要分为牵引噪声、轮轨噪声、空气动力学噪声和其他方面的噪声[1]。
我国目前大量采用无缝线路,致使轮轨滚动噪声成为铁路的主要噪声。
图1 为典型的轮轨噪声频谱分析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轮轨滚动噪声中,由轨枕产生的集中在500Hz 以下,由钢轨产生的集中在500~1500Hz 之间,由车轮产生的集中在1500Hz 以上。
文献[3]研究也表明:在轮轨滚动噪声中,车轮的主要辐射噪声频段在1500Hz 以上。
现在普遍认为,轮轨滚动噪声由车轮结构振动
和轨道结构振动产生[4,5],车轮和轨道结构辐射噪声的分量对比,欧洲的学者倾向于认为以车轮辐射为主,美日学者倾向于认为以钢轨为主[3]。
因此研究车轮的声辐射特性及减振降噪是非常有意义的。
降低车轮噪声措施
根据轮轨噪声理论,降低车轮噪声的措施主要有[1]:(1)利用附加的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和辅助质量块通过联结在主振系统上所产生的动力作用来减小主振系统振动。
(2)在车轮轮毂与轮辐之间添加橡胶材料隔离层形成弹性车轮。
(3)在不影响其他(如强度)方面要求的情况下对车轮形状进行优化,以此降低车轮结构的振动速度,从而降低车轮噪声。
(4)降低车轮的声辐射效率。
阻尼车轮和弹性车轮不仅构造复杂,而且增加制造成本,在车轮上穿孔影响车轮的整体
性,而且孔洞大小和孔空洞间距受限制,只对低频有
效。
合理设计车轮形状,技术上可行,风险小,成本低。
2 车轮优化方法概述及分析
轮轨滚动噪声在铁路声辐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车轮辐射噪声在轮轨滚动噪声中特别是高频围占主导,其主要影响围在
1500~6000Hz,甚至更高。
对车轮进行优化设计,降低车轮的辐射噪声,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Persson 等[6]将遗传算法引入到踏面优化,并
做了大量关于车轮踏面和轨头形状优化方面的研究。
Efthimeros 等[7]基于遗传算法,以车轮辐射噪声最小为目标,对铁路车轮的几何形状进行优化设计。
并对优化前后的车轮进行了声辐射分析,优化后的车轮发射噪声的声功率级比初始车轮发射噪声的声功率级降低了3dB,证明利用遗传算法对铁路车轮进行优化设计是可行的。
THOMPSON[8]应用二维边界元法计算了车轮直径、辐板和轮毂厚度对车轮声辐射效率和方向性的影响。
德国的科研机构在对车轮形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车轮的辐板形式、车轮滚动圆直径、辐板与轮辋及轮毂之间的过渡圆弧曲率以及辐板的厚度对车轮的辐射噪声都有影响,并根据试验的结果设计出了改进型的低噪声车轮。
SATO等[9]学者基于试验测试的方法,对服役在日本窄轨线路上的波浪形辐板车轮和直辐板车轮的声振特性进行了研究。
进一步地,他们运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车轮的不同部位(踏面、轮辋、轮缘以及辐板等)的声辐射特性以及它们在整个车轮声辐射中各自所占的
比重[10]。
NIELSEN 等[11]运用多目标优化的试验设计方法,对车轮的直径、辐板厚度、轮缘与轮毂间的横向偏移量以及轮缘与辐板间的过渡圆弧和辐板与轮毂间的过渡圆弧等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减轻车轮重量,降低簧下质量,降低轮轨滚动噪声的目的。
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在车轮结构优化方面起步比较晚。
柳拥军等在切比雪夫多项式逼近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次曲线磨耗型踏面的设计方法[12]。
王开云等[13]关于轮轨耦合动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磨耗型踏面有利于车辆动态曲线通过。
钢等[14]基于接触角曲线反推法,研制了采用Matlab 语言的计算机软件DesProf 实现踏面外形计算机程序化设计,达到快速逼近直接目标,并且可以根据任意形状的轨头外形来设计与之匹配
的踏面外形。
方锐[15]利用有限元-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实体三维车轮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辐板类型的车轮受激励的声功率级情况,三种不同形式的辐板分别为S 型、直型、波浪型,得出直辐板型的车轮在降低车轮辐射噪声方面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林芽等[16]对不同直径及辐板厚度的车轮振动辐射噪声做了研究,分析表明适当减小车轮半径,增加车轮辐板厚度和车轮踏面质量有助于降低轮轨噪声。
国外学者大多数均从减少轮轨磨耗延长车
轮使用寿命出发,对车轮的踏面进行优化设计,在车轮声辐射优化方面研究较少,Efthimeros、
SATO 和方锐等虽然对车轮的振动声辐射进行了分析,但在激励力输入方面,没有与线路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致使车轮优化后减振降
噪效果的可信度降低。
3 总结
轮轨滚动噪声在轨道交通噪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1500Hz 以上的一个很宽的频段,车轮辐射噪声在轮轨滚动噪声中占主导,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列车车轮进行优化,如改变车轮的踏面外形,改变车轮辐板类型与半径,采用不同的辐板厚度,改变轮毂和轮辋与辐板连接的曲线半径等,均可降低车轮辐射噪声。
对列车车轮进行优化,可以保持车轮的整体性,一旦试验获得成功,不会额外增加制造成本。
许多学者在对车轮进行优化过程中,均只对车轮某一个或几个参数进行优化,而在车轮全局优化上缺少研究,这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结束语:
通过这一学期对《噪声振动与控制》这门课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我明白了噪声和振动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理论,懂得了一些阻尼减振,吸声降噪,隔声技术,消声器原理,了解到了一些吸声材料和隔声,隔振材料的知识和运用。
并能运用一些原理和理论计算出有关噪声振动的减振和减噪的具体设计和计算。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平时司空见惯却不明白的现象和事物,如音乐厅,会议室的墙壁为什么会凹凸不平或有小孔,以及为什么小孔会排列有致,间隙均匀。
还有一些如汽车上的弹簧减振器,减振杆,钢板弹簧的不同效果等等。
每一门学问都有它独特和有用的一方面,只要我们细心认真研究都会有很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