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诗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汉乐府两首》课件

《汉乐府两首》课件

《汉乐府两首》课件•汉乐府简介•《平陵东》解析•《有所思》解析目录•汉乐府的艺术特色•汉乐府的历史价值•汉乐府的现代意义CHAPTER汉乐府简介0102“相和歌”是一种以歌唱为主的音乐形式,其特点是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汉乐府的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乐府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现代也成为了音乐界的研究对象,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CHAPTER《平陵东》解析时代背景创作缘由文化传统030201诗歌背景主题概述情节梳理意象解析诗歌内容人物形象对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分析,如象征、气氛和情感等。

景物描写情感表达诗歌意象CHAPTER《有所思》解析作者介绍与《有所思》相关的作者生平、创作风格、作品特点等。

时代背景汉代社会状况的反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创作背景作者在创作《有所思》时的社会环境、个人境遇等。

诗歌背景主题思想情节发展人物形象诗歌内容社会观念艺术手法爱情主题诗歌意象CHAPTER汉乐府的艺术特色03感染力强01表达直接02言简意赅直抒胸臆1 2 3故事性强描绘细腻叙事风格独特叙事为主取材广泛汉乐府诗歌的取材十分广泛,既包括帝王将相的事迹,也包括普通百姓的生活。

反映社会现实汉乐府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语言朴素自然汉乐府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CHAPTER汉乐府的历史价值这些诗歌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为我们了解汉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

《汉乐府两首》作为汉代乐府诗的代表,通过描绘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反映社会现实传承文化精髓《汉乐府两首》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8汉乐府两首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8汉乐府两首课件

背景解读
汉代时,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十分严重。乐府民歌里, 妇女的歌唱占有重要地位,但大都笼罩着一层不幸和悲惨的阴 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反应男女爱情的作品,如《上邪》。
汉代从武帝始,连年对外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饮马长城窟行》从另一个角度 反应了战争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破坏,表现了广大人民的痛苦和 灾难。
他称呼还有二鲤鱼、传书、寄鳞、尺素、尺素书、烹鱼、烹
鲤、素书、素鲤、锦鳞书、双鱼、双鲤、鱼传尺素、鱼封、鱼
尺、鱼书、鱼雁、鲤鱼、鳞鸿等。
一、正字音
①上邪.( yé) ②山无陵.( línɡ ) ③雨.雪( yù)
④饮.马( yìn ) ⑤长城窟.( kū )
⑥夙.昔( sù)
⑦展.转.( zhǎn zhuǎn ) ⑧遗.我双鲤鱼( wèi )
【典型例题】 山行 (清)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①扑扑②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注:①舂(chōnɡ)锄:白鹭。②扑扑:鸟扑打翅膀之声。
有人说,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你是否同意这种说 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同意。开头两句用整饬而形象的对仗句式刻画两 种鸟儿的活动,为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第三句紧扣 一“行”字,写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为结尾句通 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做铺垫。最后一句展现的是山乡农民放水 播谷的繁忙景象,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有了呼应,诗人山 行欣喜之情得以抒写。总之,末句卒章显志,是全诗主旨之所 在。
2.诗中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东南飞》中的有何 异同?
【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答案】同:都是对爱情坚贞不渝。 异:《上邪》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和承诺; 《氓》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社会的控诉和对自身的伤感;《孔雀 东南飞》表现出刘兰芝以死殉情的苏醒和刚烈。

汉乐府诗青青河畔草精选优质 PPT

汉乐府诗青青河畔草精选优质 PPT
可以先由古诗与乐府诗的异同说起. 辑录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沈约的《宋书·乐志》,而后有南朝陈时徐陵的《玉台新咏》、隋代王僧虔的《伎录》、智匠的《古今
非以意中者。熟吟“入门各自媚”, 乐录》,唐代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宋代郑樵的《通志·乐略》等。
乐府:传统说法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妇形象的作用。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杂言体在当时尚未引起文人们的注意,但自建安后,它的影响已日趋显著. 辑录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沈约的《宋书·乐志》,而后有南朝陈时徐陵的《玉台新咏》、隋代王僧虔的《伎录》、智匠的《古今
4.体会本诗深情而朴素的语言风格。 乐录》,唐代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宋代郑樵的《通志·乐略》等。
2 . “ 青 青 河 畔 草 , 绵 绵 思 远 道 ” 两 句 对 全 例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便都是杂言,至鲍照《行路难》,尤其是李白的《蜀道难》等歌行更是极杂言之奇观,也莫不导源于汉乐
府.
诗的叙事抒情有何作用? 乐府:传统说法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
乐府:传统说法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
巡游时。或叙战争、记祥瑞,或表武功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枯桑”四句,顶上“各异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言独居之苦,惟独居者知之,收上我之思彼,即为下彼之思我引端。
或写男女爱情→“声辞相杂”、“胡汉 相杂”。如《上邪》、《战城南》、 《有所思》。
• 3. 相和歌辞:各地俗乐,以楚声为主,是乐府 民歌的精华。如《江南》、《陌上桑》、《长 歌行》、《东门行》、《妇病行》。
• 4. 杂曲歌辞:乐调失传,无从归类,只好自成 一类。如:
①篇幅较长的《孔雀东南飞》;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PPT语文课件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PPT语文课件

音乐美与韵律感
01 02
押韵平仄
诗歌采用押韵和平仄相间的手法,使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如“青青园中葵”与“朝露待日晞”押韵,“阳春布德泽”与“万物生 光辉”平仄相间等。
音乐美感
诗中运用叠词、反复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如“青青”、 “朝露”、“阳春”等叠词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针对文本内容提问思考
提问
《长歌行》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
《长歌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有哪些,它们分 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问
《长歌行》中的押韵和节奏有何特点,对表达主 题有何帮助?
小组讨论及分享交流
分组讨论
《长歌行》中的主题和意象,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交流。
分组讨论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PPT语 文课件
目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 •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汉乐府及长歌行概述
汉乐府的起源与发展
汉乐府是汉代官方音乐机构,负责采 集、整理民间音乐,并创作歌曲。长 歌行是汉乐府的代表作之一,属于乐 府古题。
现代演绎与创新呈现
影视改编
介绍《长歌行》的影视改编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让学生感 受诗歌在现代艺术中的呈现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歌曲创作
引导学生欣赏以《长歌行》为题材创作的现代歌曲,感受诗歌与 音乐的完美结合。
舞台表演
介绍以《长歌行》为蓝本创作的舞台表演作品,如舞剧、话剧等, 让学生领略诗歌在舞台艺术中的魅力。
诗歌传承与发展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ppt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ppt

3 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艺术成就
⑴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第一次具体而深入地反 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如 《东门行》、《妇病行》等,在后代逐渐形成中 国诗歌的一种显著特色:反映民生疾苦; ⑵ 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具有“缘事而 发” 的特色;写作技巧很成熟,出现了第三人称 叙述,“歌、行”体分类影响了后代叙事诗等。
(三)从元帝至东汉和帝,是西汉文学的中 兴期。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涌现 出杨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汉 书》在此期间问世,成为继《史记》之后又 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由于经学的日益 深入人心,文坛模拟风气日趋严重,王充 《论衡》以“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和当时 陈陈相因的不良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 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 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 辞赋作家。史传文学也发展到高峰,不朽的 传记文学名著《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完毕。 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逐渐定于一 尊。因此,政论散文也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 之义,形成了以史实,经典、灾异、人事为 论证环节的论说模式。经学文风,由此形成。 乐府的强化,使大量民歌被采集、记录下来, 宫廷文人也竞相创作乐府诗。
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汉代主要的文学样式
两汉历史散文。《史记》-纪传体史书的 新样式,传记文学。《汉书》进一步完善。
汉赋,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介 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诗的散文 化,散文的诗化。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 形成新的体制。
五言诗。文人五言诗、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
⑶ 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接受了楚文 化传统的熏陶,又在更广泛的方面和更强 烈的程度上表现出来,即“感于哀乐”的 特色。

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资料课件

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资料课件
Βιβλιοθήκη 历史地位与影响历史地位
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丰富 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影响
汉代乐府民歌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诗歌领域,还涉及到音乐、 舞蹈等多个艺术领域。同时,汉代乐府民歌也为后世提供了 重要的历史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 的生活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张衡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 和隐喻手法,使诗歌内涵丰富, 寓意深远。
总结词:张衡的《四愁诗》是一 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诗歌,其 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是汉代文 人诗歌中的重要作品。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展现了张衡高超的艺术造诣。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01
02
总结词:蔡邕的《饮马 长城窟行》是一首描绘 边疆景象、抒发豪情壮 志的诗歌,其语言雄浑 有力,意境开阔,是汉 代文人诗歌中的杰出之 作。
文人诗歌语言更富文采
文人诗歌在语言上更加注重文采和修辞的运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现出 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乐府民歌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语言相对较为简单。
04
汉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赏析
《陌上桑》赏析
1. 秦罗敷的美貌和机智
诗歌通过夸张和对比手法,描绘了秦罗敷的美貌和机智,使她成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文人诗歌在主题上更加深刻,往往涉及到社会现实、人生哲理等方面,
表现出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而乐府民歌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主题相对较为简单。
风格比较
风格多样
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诗歌在风格上都非常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婉约细腻的风 格。
民歌更富有生活气息
乐府民歌通常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风格。而 文人诗歌则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炼和修辞的运用,风格更加典雅。

两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两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 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无论贤愚贵贱, 在死神催促下,都将葬身荒野,魂归黄泉,聚集 于另一世界,谁能摆脱死神的安排久留于人世间? 写死亡之不可避免,基调是凄惨的。 据崔豹《古今注》,《薤露》、《蒿里》为汉代流 行的丧歌,一般在送葬时让挽柩者歌之,亦谓之 《挽歌》。
《病妇行》


诗题已先引人入悲,诗则更让人有悲恸欲绝之感,集 中于三哭的场景:病妇的“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 一何翩翩”之泣,丈夫的“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对交啼泣,泪不可止”之泣,孤儿的“啼索其母抱” 之泣,从始至终贯穿篇中,沉痛凄楚,清人顾茂伦称 其“言迄有呜咽声”(《乐府英华》卷五)。 朱乾《乐府正义》:读《饮马长城窟行》,则夫妻不 能相保矣;读《妇病行》,则父子不能相保矣;读 《上留田行》、《孤儿行》,则兄弟不能相保矣。亡 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两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第一章 两汉乐府
一、汉乐府诗歌的保存与分类



现存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涵盖了从帝王到平民各阶层, 有的作于庙堂,有的采自民间,像司马相如这样的文 人也曾参与创作。 《汉书•艺文志》 著录西汉歌诗28家,314篇,基本都 是乐府诗。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汉乐府诗,有《大风 歌》、《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章、《铙 歌》18首,以及另外为数不多的几首民歌,其他乐府 诗都作于东汉。 后代的保存及其分类:一是南朝梁沈约编纂的《宋书• 乐志》。在先前的收录乐府古辞的总集佚失的情况下, 沈约此史志便弥足珍贵,它无疑是现存较早较多保存
《有所思》《白头吟》
三.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示。 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部分作品偏重于人生问题 的思考,其中或慨叹生命短促,或吟咏及时行 乐,或幻想求仙长生,或总结人生经验,从各 个角度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生死存亡问题的关注 与重视。《薤露》和《蒿里》(“相和歌辞”) 抒写了对人生无常的悲哀。《薤露》:“薤上 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 归!”

《短歌行》PPT课件

《短歌行》PPT课件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
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 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 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 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 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 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知人—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 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人,著 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罗贯中说 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 内兴文学”。
知人—曹操
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作 品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 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 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同时亦擅长书法,被唐朝张怀瓘《书断》 评为“妙品”。
比兴
【知识链接】赋比 兴是《诗经》 的主 要三种表现手法。 赋:平铺直叙,铺 陈、排比。 比: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词。
虚写
以古比今, 以古证今, 借古抒怀。
想象贤才从 四面八方来 投奔自己的 景象
作业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
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周公吐哺
•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恐失天下人 才,故“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即 为周公急着接待贤才清洗头发时多次将头发束起, 吃饭的过程中多次将嘴里未来得及咀嚼下咽的食物 吐出,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公对待贤才是怎样的态 度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展露的是一种胸怀,一 种大气一种包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浅层意思是 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希望天下贤才皆入我帐中的渴 求,深层含义则是描画了一副让贤才怦然心动的蓝 图—天下一统,万民归心,繁荣可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的疾苦,反映富贵之家的奢华
(一)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 《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
(二)反映富贵之家的奢华 《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
.
5
二、对男女婚恋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在汉乐府民歌中我们很少读到象《诗经》的“国 风”所常见的那种轻松愉快的男女相悦之词,只有《 江南》是个例外: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等,用玉绍 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 以往,勿复相思,想思与君绝!
两汉乐府诗中还有弃妇和怨女的悲诉与抗议。《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 门入,故人从合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 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
13
二、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感情强烈
汉乐府诗表现的感情激烈而直露,如《战城南》 这样来描述战争的惨烈: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 “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声 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上邪》是热恋中的情人对于爱情的誓言,这首诗 写得很简单,却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
两汉乐府诗
.
1
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
一、乐府的涵义
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机 关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 魏晋以后人们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 的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 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 “系乐府”。
.
12
(五)寓言诗的创作
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假 托动植物之口进行自述,鼓吹曲辞《雉子班》, 相和歌辞《乌生》、《豫章行》,杂曲歌辞《蜨 蝶行》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另一类寓言则是植物和人对话,诗中出现两 个角色。宋子侯的《董娇娆》虚拟桃李树和洛阳 女子的对话,诉说枝折花落的不平,责备人为的 力量使青春早夭。
(一)选取富有诗意的生活镜头入诗
酒店 ;京都 ;对于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 尚奇倾向
(二)以典型生活片断或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叙事
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片断来表现,使矛盾集中 在一个焦点上,既避免过多的交代与铺陈,又能 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如《东门行》、《十五从 军征》
.
10
(三)叙事详略得当
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十五从军征》
《薤露》、《蒿里》是汉代流行的丧歌 ;
铙歌《战城南》表现的是对阵亡将士的哀悼;
生命短促的悲伤,《长歌行》强调了努力奋发。有 一些游仙诗,也是以一种幻想的方式,来反抗生命短促 的事实,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 上。如郊祀歌《日出入》。
.
9
第三节 两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一、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悲歌》和《古歌》抒发乡愁,把那种浓厚沉重无 法排遣的乡悉表现得哀婉深沉。
.
14
三、生动活泼的想象,浪漫主义的色彩
《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与,相教慎出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 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两汉乐府诗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
大胆泼辣,毫不掩饰。《上邪》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 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6
两汉乐府诗中的女子对于自己的意中人爱得 真挚、 热烈,一旦发现对方移情别恋,就会变爱为恨,果断 地与他分手,铙歌《有所思》: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陌上桑》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妇病行 》、《孤儿行》
.
11
(四)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形象各 具特色
有的采用独白形式,往往用第一人称让人物直接 向读者倾诉,如《孤儿行》、《白头吟》、《上邪》 等。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如《陌上桑》中罗敷和使 君的对话,《东门行》中那个妻子和丈夫的对话,都 能表现出人物机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 汉乐府并能注意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划,如《艳歌行 》用“斜柯西北眄”写那个“夫婿”的猜疑;《妇病 行》用“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写那个将死的病妇的母 爱;《陌上桑》用“捋髭须”、“著绡头”来写老年 和少年见罗敷时的不同神态;《孤儿行》则更是用一 连串的生活细节如“头多虮虱”、“拔断蒺藜”、 “瓜车翻覆”等来突出孤儿所受的痛苦。
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
2
二、两汉乐府机关的兴废
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 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 ,武帝时,乐府机构的 规模和职能都被大大扩大了,其具体任务包括制 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及制作歌辞等。
至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 享宴群臣提供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 作 用,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 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
7
《孔雀东南飞》所写的是另一种类型的爱与恨。 诗的男女主角焦仲卿和刘兰 芝是一对恩爱夫妻,他 们之间只有爱,没有恨。
《陌上桑》和《羽林郎》。在这两篇作品中, 男女双方根本没有任何感情基础,是素不相识 的陌生人,男方企图依靠权势将自己的意愿强 加于女方。
.
8
三、表现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和乐生恶死愿 望
.
3
三、两汉乐府诗的作者 现存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涵盖了从帝王到平民各阶 层,有的作于庙堂,有的采 自民间,像司马相如这样 著名的文人也曾参与乐府歌诗的创作。 四、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 集在一起,共分为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 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 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 辞。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 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郊庙”一类中都是由文人制作的朝廷典礼乐章; “鼓吹曲”是武帝时吸收北方民族音乐而形成的军乐; 相和是美妙的民间音乐; “杂曲”是原来音乐归类已 经失传的作品,它包括历代无法分类的乐歌,其中也 保存了汉代的民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