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问答题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养生学起源于哪个国家?A. 印度B. 埃及C. 中国D. 希腊答案:C2. “治未病”是哪位古代医学家提出的养生理念?A. 华佗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阴阳平衡C. 五行相生D. 严格节食答案:D4. 中医养生中“精、气、神”是指什么?A. 三种草药B. 三种情志C. 三种人体基本生命物质D. 三种治疗方法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中医养生常用的方法?A. 针灸B. 食疗C. 拔罐D. 手术答案:D6.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哪个脏腑与情绪调节关系最为密切?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7.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学的哪个观点?A. 顺应四时B. 饮食调养C. 情志调养D. 动静结合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中的“五味”?A. 酸B. 苦C. 甘D. 辣答案:D9. 中医养生学中,哪种体质的人适宜食用辛辣食物?A. 气虚质B. 阳虚质C. 阴虚质D. 痰湿质答案:B10. 中医养生学认为,哪种情志与肝脏的生理功能关系最为密切?A. 喜B. 怒C. 忧D. 恐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整体。

答案:整体12. 《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经典,其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观点。

13. 在中医养生学中,五季分别对应五行,其中“长夏”对应的是________。

答案:土14. 中医养生学中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________。

答案:惊15. 中医养生学认为,过度的情绪波动会伤及人体的________。

答案:脏腑16. 中医养生学中的“食疗”是指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进行调养。

17. 中医养生学提倡的“早睡早起”是为了顺应________的自然规律。

中医养生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医养生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医养生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药物治疗B. 食疗C. 阴阳平衡D. 运动锻炼答案:C解析:中医养生强调的是阴阳平衡,认为人体健康的状态是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治C. 个体差异D. 随机治疗答案:D解析:中医养生遵循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考虑个体差异等原则,而随机治疗并不是中医养生的原则。

3.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脾脏被认为是“后天之本”,主要负责消化吸收,转化水谷精微,为人体提供营养。

二、多选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的常用方法?(多选)A. 针灸B. 拔罐C. 食疗D. 音乐疗法答案:A, B, C, D解析:中医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针灸、拔罐、食疗和音乐疗法等。

5. 中医养生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多选)A. 情绪变化B. 饮食不当C. 过度劳累D. 气候变化答案:A, B, C, D解析:情绪变化、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和气候变化等都可能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健康问题。

三、判断题6. 中医养生认为,老年人应该多食用温补食物,以增强体力。

答案:正确解析:中医养生确实认为老年人可以适当食用温补食物,以增强体力和改善体质。

7. 所有中药都适合长期服用,因为它们是天然的,没有副作用。

答案:错误解析:虽然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植物,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中药都适合长期服用。

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四、简答题8. 简述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手段,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9. 描述中医养生中“顺应四时”的具体做法。

中医养生问答题

中医养生问答题

1、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养生学问答题1、上古的三大奇书是什么?如何认识周易?答:(1)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2)《周易》着眼宇宙天地,立足人类自身,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

2、道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儒家强调精神调摄(“心以体全,亦以体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行则从礼、君子三戒)、注意身体护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倡导饮食卫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

”)4、佛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气功,人体由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人之体温、热量,风为呼吸。

“四大调和”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

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

5、天年和寿命有什么区别?答:(1)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

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养生学是从()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A. 中西医综合B. 西方医学C. 中医D. 药学答案:C2. 中医养生强调养生的基本原则是()。

A.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B. 养生与医疗相结合C. 饮食调理为主D. 运动调摄为主答案:A3.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理论是()。

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六经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4. 中医养生学主张()。

A. 尽量避免疾病B. 尽最大努力治疗疾病C. 保持身心平衡D. 尽量延长寿命答案:C5. 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包括()。

A. 中药疗法B. 针灸疗法C. 食疗疗法D. 水疗疗法E. 气功疗法答案:A、B、C、E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答案: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经学说和脏腑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阴阳失衡引起的,通过平衡阴阳可以达到健康的状态。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生理、病理和养生归纳为五个元素的相互关系,即金、木、水、火、土。

六经学说强调通过调节六个经络的功能来维护人体的整体健康。

脏腑学说将人体的器官归纳为五脏六腑,通过调理脏腑的功能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答案: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食疗疗法、药膳疗法、针灸疗法、气功疗法和按摩疗法等。

食疗疗法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如养心安神、养肝明目等。

药膳疗法是指通过采用中草药搭配食材,制作具有特定功效的食物来调养身体。

针灸疗法是运用针刺经络、穴位等手段调理身体的方式,以促进体内气血的畅通。

气功疗法是一种通过呼吸调节和身体动作来调整身心机能的方法,包括太极拳、气功吐纳等。

按摩疗法是指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身体健康。

三、论述题请用500字阐述中医养生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答案:中医养生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养生知识试题及答案中医

养生知识试题及答案中医

养生知识试题及答案中医一、单选题1.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药物治疗B. 预防为主C. 手术治疗D. 疾病诊断答案:B2.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3. 中医养生中提倡的“饮食有节”指的是什么?A. 只吃素食B. 饮食多样化C. 定时定量D. 随意饮食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中的“四气”?A. 寒B. 热C. 湿D. 风答案:C5. 中医养生中“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 酸、苦、甘、辛、咸B. 酸、甜、苦、辣、咸C. 酸、苦、甘、辣、涩D. 酸、苦、甘、辛、涩答案:A二、多选题6.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健康?A. 情绪B. 饮食C. 气候D. 遗传答案:A, B, C7.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些属于养生的基本原则?A. 顺应自然B. 形神兼养C. 过度劳累D. 动静结合答案:A, B, D8.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是适宜的运动方式?A. 太极拳B. 慢跑C. 久坐不动D. 瑜伽答案:A, B, D三、判断题9. 中医养生认为,晚上11点至1点是肝脏排毒的最佳时间,因此应该在这个时间段保持充足的睡眠。

答案:正确10. 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味着春季和夏季应该注重补充体内的阳气,而秋季和冬季则应该注重补充体内的阴气。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养,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调整情绪、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

12. 描述中医养生中“情志调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答案:情志调养在中医养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情绪波动过大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气机紊乱,进而影响健康。

情志调养的方法包括: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以陶冶情操;适当参与社交活动,以调节情绪;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以缓解压力。

中医养生学的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的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C. 脏腑协调D. 气血流通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调畅D. 过度劳累答案:D3.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什么?A. 主运化B. 主藏精C. 主疏泄D. 主呼吸答案:B4.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情绪“怒”关系最密切?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5. 中医养生中提倡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什么?A.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B.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C.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情绪D.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居住环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养生学中,以下哪些属于调整饮食的方法?A. 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物B. 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食物C. 根据气候变化选择食物D. 根据情绪变化选择食物答案:A, B, C7. 在中医养生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A. 情绪波动B. 饮食不当C. 睡眠不足D. 过度运动答案:A, B, C, D8.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学中的情志调养?A. 保持心态平和B. 避免过度忧虑C. 适当参与社交活动D. 经常进行自我反省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中医养生学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但过度运动会损伤气血。

答案:正确10. 根据中医养生学,老年人应该多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以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答案:错误(中医养生学认为老年人多阳气不足,应避免过多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养生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医养生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调整情志、改善生活习惯等手段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人们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12. 描述中医养生学中“顺应四时”的具体做法。

中医养生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中医养生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中医养生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 什么是中医养生?答:中医养生是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六腑的功能平衡,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健康保健方法。

2. 中医认为人的脸部可以反映身体五脏的情况,以下哪个五官反映肾脏状况?A. 眼睛B. 嘴唇C. 鼻子D. 耳朵答:D. 耳朵3. 中医有一个著名的养生术语“四季养生”。

下列哪组食物适合春季食用?A. 夏桑菊花茶、火腿B. 桑葚、芹菜C. 烤鸭、花生D. 青菜、豆腐答:B. 桑葚、芹菜4. 中医药材艾叶和苍术分别属于下列哪个脏腑?A. 肺B. 脾C. 心D. 肝答:B. 脾5. 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详细论述了感冒发热等症状的治疗方法。

以下哪个中药不是在此书中被提到的?A. 柴胡B. 人参C. 甘草D. 防风答:B. 人参6. 中医推崇的五行理论也是养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哪个季节对应金属性?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D. 冬季7. 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中医调理身体脏腑的经典方法?A. 针灸B. 推拿C. 拔罐D. 吸氧答:D. 吸氧8. 中医养生中有一个治疗手法被称为“气功”,以下哪个不属于气功的种类?A. 五禽戏B. 太极拳C. 魔术D. 八段锦答:C. 魔术9. 中医养生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以下哪个季节应该多吃一些温性食物?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D. 冬季10. 中医膳食养生是一项重要的养生方法,以下哪种配餐方式是不正确的?A. 吃辣椒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但不宜过量。

B. 烹调时要用高温烹调方式,这样可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C. 食物的色、香、味应该搭配得当,这样可以增加人的食欲。

D. 早餐要吃得丰富,可以吃得比午餐还多,晚餐应该少量、清淡。

答:B. 烹调时要用高温烹调方式,这样可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中医养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哪五种自然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土、水、火、风、空D. 木、水、火、土、气答案:A2.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B3. 在中医理论中,“肾藏精”指的是什么?A. 肾脏储存水分B. 肾脏储存精气C. 肾脏储存血液D. 肾脏储存营养物质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顺应自然B. 形神共养C. 饮食有节D. 过度劳累答案:D5. 中医中“气血”的概念中,“气”主要指的是什么?A. 呼吸的空气B. 生命活力C. 血液中的红细胞D. 人体的热量答案:B6. “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以下哪项不是维持阴阳平衡的方法?A. 调节饮食B. 适量运动C. 保持情绪稳定D. 长期熬夜答案:D7. 中医认为,哪个脏腑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8. “五味入五脏”是中医食疗的理论之一,其中“酸”味入哪个脏腑?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9.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种情绪与“肝”相对应?A. 喜B. 怒C. 忧D. 恐答案:B10. 中医养生中提倡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什么?A. 春夏季节应多运动,秋冬季节应多休息B. 春夏季节应多吃寒凉食物,秋冬季节应多吃温热食物C. 春夏季节应注重阳气的培养,秋冬季节应注重阴气的保养D. 春夏季节应多晒太阳,秋冬季节应多穿衣服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A. 外邪侵袭B. 饮食不当C. 情绪波动D. 过度劳累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中的“精神养生”?A. 保持心态平和B.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C. 适当参与社交活动D. 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答案:A, B, C, D13.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阴虚”的表现?A. 五心烦热B. 口干舌燥C. 大便干燥D. 怕冷喜热答案:A, B, C14.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食物具有养阴润燥的作用?A. 梨B. 香蕉C. 蜂蜜D. 辣椒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养阳”?A. 早晨进行户外运动B. 夏季适当晒太阳C. 冬季多穿衣服保暖D. 晚上熬夜工作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养生学问答题1、上古的三大奇书是什么?如何认识周易?答:(1)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2)《周易》着眼宇宙天地,立足人类自身,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

2、道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儒家强调精神调摄(“心以体全,亦以体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行则从礼、君子三戒)、注意身体护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倡导饮食卫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

”)4、佛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气功,人体由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人之体温、热量,风为呼吸。

“四大调和”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

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

5、天年和寿命有什么区别?答:(1)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

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6、养生的基本观念有什么?答: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协调平衡、正气为本。

7、养生的基本原则有什么?答:畅通经络、协调脏腑、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养气、综合调养、持之以恒。

8、环境如何进行分类?答:(1)按环境的形成划分: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人类的环境按其影响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四类。

9、如何挑选居住环境?答:(1)住宅选址:依山傍水的地势建筑住宅。

(2)住宅朝向:建房的最佳座向是座北朝南,有利于室温调节,有利于室温调节。

(3)居室结构:居民的住宅和平面配置要适当。

每户住宅应有自己独立的成套房间,包括主室、辅室。

主室应与其他房间充分隔开,卧室应配置在最好的朝向。

10、室内环境主要包括那些方面?答:居室结构、居室面积、室内微小气候、室内采光、居室通风。

11、如何进行居室环境的美化?答:色彩:五色入五脏。

香味:清洁辟秽、杀虫解毒,还可清心怡,驱除霉腐气味、净化空气,清心开窍、活跃思维、振奋精神。

12、如何作到起居有常?答:(1)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

(2)提高人体适应力。

人们的起卧休息只有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益于健康。

13、如何作到劳逸适度?答: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

(1)调节气血运行。

活动筋骨,通畅气血,强健体魄,增强体质,能锻炼意志,增强毅力,从而保持了生命活动的能力。

(2)益智防衰。

科学用脑,就是用脑的劳逸适度问题,它要求人们勤于用脑,注重训练脑力的功能和开发其潜能,又要注重对脑的保养,防止疲劳作业。

(3)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劳倦与内伤密切相关。

贪逸无度,气机郁滞。

过劳伤人,过度安逸同样可以致病。

14、为什么要春捂秋冻?答: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各有一定的特点,所以脱着衣服时必须不失四时之节。

《老老恒言·燕居》“春冰未泮,下体宁过于暧,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衣服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切不可急穿急脱,忽冷忽热。

出汗之后,穿脱衣服尤宜注意如下二者。

一者,大汗之时忌当风脱衣,二者,汗湿之衣勿得久穿。

15、如何保证大便的通畅?答:“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排便要顺其自然。

(3)要注意肛门卫生和便后调理。

《老老恒言》说:“饱后即大便,进汤以和其气”,还可做提肛动作3~5次,以补固正气。

(4)运动按摩通便。

调摄精神,保持情绪安定;饮食调理,饮食多样化,多素少荤,粗细结合;对有便秘者,辅以药物对症治疗等。

16、如何保证小便的通利?答:排尿要顺其自然,强忍不尿,努力强排,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17、睡眠的禁忌有哪些?答:我国古人把睡眠经验总结为“睡眠十忌”。

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灯光;七忌睡时张口;八忌夜卧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睡前禁忌:睡前不宜饱食、饥饿又或大量饮水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睡前还忌七情过极,读书思虑。

睡中禁忌睡中禁忌:寝卧忌当风,对炉火、对灯光。

寝卧忌当风,对炉火、对灯光。

其次卧忌言语哼唱,忌蒙头张口醒后禁忌:古人云:“早起者多高寿”,故醒后忌恋床不起18、食物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1)强身、防病: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

(2)益寿、防衰饮食调摄是长寿之道的重要环节,利用饮食营养达到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目的。

19、饮食调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2)要“有节制”,即不可过饱,亦不可过饥,食量适中,方能收到养生的效果;(3)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4)要因时因人而宜,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配膳营养。

20、何为“四性五味”?答:“四性”:寒、凉、温、热。

寒、凉性食物多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等作用;温、热性食物有温经、散寒、助阳、活血、通络等作用。

“五味”:酸(涩)、苦、甘(淡)、辛、咸。

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咸软。

21、选择一种食物,谈谈它的“四性五味”。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和木瓜的干燥成熟果实。

前者习称“皱皮木瓜”,后者习称“光皮木瓜”。

【性味归经】酸,温。

归肝、脾经。

【功能】平肝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主治】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成分】含皂甙、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丙种维生素和鞣质等。

【药理】1、祛湿、舒筋2、抗利尿作用。

22、精神调养的原则有哪些?答: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清静养神、立志养德、开朗乐观、心理平衡。

23、精神调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节制法、疏泄法、转移法、情志制约法。

24、因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易·系辞》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

人们如果能顺从天气的变化,就能保全“生气”,延年益寿。

(2)春捂秋冻:“春捂”“秋冻”的道理,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一脉相承的。

(3)慎避虚邪:们在因时养护正气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对外邪的审识避忌。

25、春天应该如何养生?答:“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着眼于一个“生”字。

(1)精神养生:“生而勿杀,于而勿夺,赏而不罚(2)起居调养: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3)饮食调养: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4)运动调养:因而入春后,应加强锻炼。

(5)访病保健26、冬天应该如何养生?答:冬季养生之道,应眼于一个“藏”字。

(1)精神养生:首先要求精神安静(2)起居调养: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3)饮食调养: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4)运动调养: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

(5)访病保健:一是食补,一是药补,两者相较,“药补不如食补”。

27、什么是体质?答: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性往往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28、体质的形成原因包括什么?答:(1)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和胎儿在母体里的发育营养状况。

(2)性别因素:男子性多刚悍,女子性多柔弱,男子以气为重,女子以血为先(3)年龄因素:“老壮不同气”。

(4)精神因素:人的精神状态,由于能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所以也可以改变体质。

(5)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不同,则气候、物产、饮食、生活习惯等等,亦多有不同,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多发病和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时候,对体质形成的重大影响。

29、阴虚体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养生保健?答:体质特点: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

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允应遵循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此外,节制性生活也很重要。

(2)环境调摄:阴虚者,故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常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

(3)饮食调养:饮食调理的原则是保阴潜阳,宜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鱼类等清淡食物,(4)体育锻炼: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功能,太极拳、八段锦、内养操等较为适合。

(5)药物养生:可选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加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玄参、枸杞子、桑椹、龟板诸药,均有滋阴清热之作用,可依证情选用。

30、阳虚体质的体质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养生保健?答: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平素怕寒喜暖、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

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

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2)环境调摄:此种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

因此,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

(3)体育锻炼: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

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