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食品营养知识与健康饮食教学

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食品营养知识与健康饮食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现代快餐和加工食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这些食品含有大量的热量、油脂和调味品,长期摄入不仅会导致肥胖、血压升高等健康问题,还会增加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在初中八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中,我们应该将食品营养知识与健康饮食教学纳入重点,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掌握科学的饮食技能,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课程目标1.了解食物对健康的影响,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探讨健康饮食的必要性,并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和发展的危害;3.学习制定一份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案;4.掌握选择、烹饪和搭配食物的技能;5.了解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和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
二、课程内容1.食物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2)各类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的比较。
2.健康饮食(1)饮食均衡原理,食物搭配的原则;(2)决定饮食习惯的因素及其危害;(3)常见营养不良的症状及其防治;(4)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
3.饮食调整(1)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如老年人、婴幼儿、青少年、孕妇等;(2)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如减肥、恢复康等。
4.烹饪技巧(1)基础烹饪知识及常见烹饪方法;(2)食物的选购和处理方法;(3)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常识。
三、教学建议1.活动形式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讲解、游戏、实验、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和运用受到的知识。
2.精简教材内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需要将教材内容精简到最关键的几点,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
3.健康餐厅设计可以运用课程中的知识来设计健康餐厅,并将其融入到校园生活中。
养生食疗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养生食疗2. 课程代码:XXX3. 学分:XXX4. 适用专业:XXX5. 教学学期:XXX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中医养生食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 熟悉不同体质人群的饮食调养原则。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饮食问题。
- 具备制定个性化养生食疗方案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部分:中医养生食疗基础理论1. 中医养生概述2. 食疗的基本原则3. 食物的四气五性4. 食疗的配伍原则第二部分:常见体质与食疗1. 平和体质的食疗2. 阳虚体质的食疗3. 阴虚体质的食疗4. 气虚体质的食疗5. 血虚体质的食疗第三部分:四季养生与食疗1. 春季养生与食疗2. 夏季养生与食疗3. 秋季养生与食疗4. 冬季养生与食疗第四部分:常见疾病的食疗1. 呼吸系统疾病的食疗2. 消化系统疾病的食疗3. 循环系统疾病的食疗4. 妇科疾病的食疗第五部分:养生食疗实践1. 食疗食材的选择与处理2. 食疗食谱的制定3. 食疗餐点的制作4. 食疗效果的评价与调整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养生食疗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食疗食材的选择、处理、食谱制定和餐点制作等实践活动。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2. 实践操作:占课程总成绩的20%,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平时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 《中医养生食疗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2. 参考书目:- 《食疗宝典》- 《中医食疗学》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进度表)八、教学资源1. 实验室:提供食材处理、烹饪设备等实践操作所需资源。
健康饮食与营养知识幼儿园教案

饮食搭配与营养平衡
讲解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证 营养平衡。
良好的饮食习惯
介绍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 康的重要性,如定时定量、不
挑食、不偏食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04
讲解法
通过教师讲解,让幼儿了解基 本的营养知识和饮食搭配方法
。
示范法
教师示范正确的饮食方法和搭 配,让幼儿模仿学习。
讨论法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自己的饮食对每餐的食品进行留样,以便在出现食品 安全问题时进行追溯和处理。
对幼儿园的厨师和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 和卫生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
05
互动环节与活动设计
互动环节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法
思路
通过互动环节,引导幼儿参与讨 论,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以 及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
在活动过程中,要确保使用的食品样本安全卫生,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安全措施
在活动前,对使用的食品样本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毒无害;在活动过程中, 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06
总结与反思
对本次教学的总结与评价
01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教授幼儿健康饮食与营养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
图片、视频和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健康的
方法
利用图片、绘本、食品样本等道 具,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参 与到关于健康饮食的讨论中来。
活动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安排
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明白 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 习惯。
内容 通过绘本阅读、图片展示、食品样本 品尝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 种类、方法和营养价值。
营养与膳食教学大纲

营养与膳食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营养与膳食是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生理学、营养学和食品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营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合理膳食的技能,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课程目标1、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需要量。
2、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合理搭配来达到均衡营养。
3、了解营养与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营养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4、掌握膳食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技巧,包括个体和群体的膳食需求评估、食谱编制和调整等。
5、理解营养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营养咨询和指导。
三、课程内容1、营养学基础知识:包括营养素的分类、生理功能和需要量,以及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介绍各类食物(如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和油脂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特点,以及如何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
3、合理膳食的原则:讲解如何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其膳食需求,并介绍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如均衡、多样、适量和新鲜等。
4、膳食计划制定:介绍如何评估个体或群体的膳食需求,如何编制食谱,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食谱进行调整。
5、营养教育与指导:介绍营养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包括如何进行基本的营养咨询和指导,如何帮助他人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6、营养与慢性疾病:探讨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并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预防和控制。
7、食品安全与卫生: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食品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障食品安全。
8、营养调查与评估:介绍如何进行个体的营养调查和评估,以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9、健康生活方式: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运动、睡眠、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等,并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营养与健康选修课教学大纲

营养与健康选修课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营养与健康选修课教学大纲,该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营养和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维持健康的生活。
课程名称: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 了解基本的营养学原理和健康概念。
- 帮助学生认识到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 提供实用的饮食建议和健康习惯。
- 培养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
教学大纲:模块1:基本营养学- 1.1 营养的定义和分类- 1.2 主要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1.3 营养需求和推荐摄入量- 1.4 饮食金字塔和均衡饮食模块2:健康与饮食- 2.1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2 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例如,心脏病、糖尿病、肥胖)- 2.3 饮食与免疫系统和抵抗力模块3:饮食习惯和饮食选择- 3.1 饮食习惯的影响- 3.2 健康饮食的原则- 3.3 饮食选择的伦理和可持续性模块4: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4.1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求- 4.2 成年人的营养需求- 4.3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4.4 运动员的营养需求模块5:健康促进和生活方式- 5.1 身体活动与健康- 5.2 心理健康与情感食物- 5.3 睡眠与健康- 5.4 健康促进与自我管理模块6:实际操作和实践- 6.1 营养餐计划和菜单规划- 6.2 食材的选择与购物技巧- 6.3 烹饪和食品安全模块7:评估与课程总结- 7.1 营养与健康的自我评估- 7.2 课程总结与回顾- 7.3 营养与健康的未来趋势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阅读分析- 实践性任务- 客座讲师和实地考察- 学生报告和展示评估方式:- 期中考试- 课堂作业和小组项目- 个人或小组展示- 期末论文或研究项目这个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关于营养与健康的知识,同时强调实际应用和健康促进。
通过这门选修课,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维护健康的生活。
营养与膳食教学大纲

营养与膳食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营养与膳食是研究食物与人体健康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主要介绍人类所需的营养素、不同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对是无语营养的要求,以及我国的营养政策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掌握相应的营养学知识与技能,开展疾病的营养治疗、营养咨询、社区宣传教育和营养干预。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
2.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3.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要求。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2.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
3.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充分认识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
2.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具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3.具有吃苦耐劳、用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绪论(一)理解营养与膳食的基本概念(二)了解营养与膳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了解我国营养与膳食的发展现状(四)理解如何学好营养与膳食二、营养素与能量(一)蛋白质1.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了解氮平衡3.理解必需氨基酸4.了解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5.理解食物来源与供给量6.了解生理与病理情况下的蛋白质供给(二)脂类1.掌握脂类的生理功能2.理解必须脂肪酸3.了解胆固醇与磷脂4.了解碳水化物与健康(四)能量1.了解能量单位与能量系数2.理解决定能量需要的主要因素3.了解能量的供给4.理解能量与健康(五)维生素1.掌握维生素A2.掌握维生素D3.了解维生素E4.理解维生素B15理解维生素B26.了解维生素pp7.掌握叶酸8.了解维生素C9.了解类维生素(六)无机盐及微量元素1.掌握钙2.掌握铁3.理解锌4.了解硒(七)各类营养素之间的关系1.理解三大产热营养素之间的关系2.理解维生素与产热营养素之间的关系3.理解维生素之间的关系4.理解无机盐之间和其他营养素的关系三、各类视频的营养(一)谷类1.了解谷类的结构与组成2.理解谷类的营养特点3.理解加工与烹调对营养的影响4.了解谷类食物的缺点与不足(二)豆类1.了解豆类的分类2.了解豆类得营养价值3.理解豆制品的营养价值4.了解豆制品在我国膳食中地位(三)动物性食物1.理解畜类、禽类、鱼类、蛋类2.掌握奶类(四)蔬菜水果1.理解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2.了解加工对营养的影响3.掌握蔬菜水果与健康的关系(五)理解食物的合理搭配(六)食物中的抗氧化作用了解概述及食物中的抗氧化作用(七)了解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八)了解保健食品、强化食品、转基因食品四、不同生理人群的营养与膳食(一)孕妇与乳母的营养了解孕妇与乳母的营养与膳食(二)婴幼儿营养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膳食、营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三)儿童青少年营养1.了解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的营养要求、合理膳食2.理解儿童青少年营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四)中老年人营养1.了解中老年人营养2.理解中老年人营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五、营养调查及评价(一)掌握膳食调查(二)了解生化检查、体格检查六、合理营养(一)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二)我国营养素需求标准1.掌握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供给量2.掌握我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三)我国人民膳食指南与营养政策1.了解膳食结构2.了解我国营养发展纲要3.掌握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宝塔(四)了解我国饮食习惯的特点(五)了解社区营养教育与干预七、理解营养与疾病八、掌握疾病营养1.掌握医院营养膳食、营养支持、肾脏疾病的营养、糖尿病的营养2.理解胃肠道疾病的营养3.了解心血管、肝胆胰、肿瘤病人的营养四、学时安排。
饮食与营养教案初中生物

饮食与营养教案初中生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能够描述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3. 能够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教学内容:
1.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2. 营养物质的分类和作用;
3. 日常饮食的建议。
教学重点:
1. 营养物质的作用;
2. 日常饮食的建议。
教学难点:
1. 如何健康饮食;
2. 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教学准备:
1. 讲义、幻灯片等教学资料;
2. 图表、图片等辅助教学工具;
3. 各种食物的示范样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讲解(15分钟)
1.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2. 营养物质的分类和作用;
3. 日常饮食的建议。
三、示范(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食物的示范样本,让学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来源和作用。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并向全班呈现。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健康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制定个人的健康饮食计划,并写下理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饮食与营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在未来的生活中,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
健康的生活方式。
营养学(营养师)教学大纲

营养学(营养师)教学大纲
营养学(营养师)教学大纲
1.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成为合格营养师的能力和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人体基本营养需求、饮食推荐、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2. 课程目标
- 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及其来源
- 掌握营养评估和饮食调整的方法
- 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培养学生的营养咨询和教育能力
3. 课程大纲
3.1 模块一:基本营养学概述
- 人体营养需求及营养素分类
- 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 营养评估方法和标准
3.2 模块二:膳食与健康
- 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推荐-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
- 饮食与肥胖症的关系
3.3 模块三:营养与疾病防治- 营养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营养与贫血的关系
- 营养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营养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
3.4 模块四:营养咨询与教育- 营养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营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 营养咨询案例分析与实践4. 评估方式
- 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
-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5. 参考教材
- 《营养学基础》(王德纬、何军编著)
- 《饮食与健康》(刘宗泽、张龙彪编著)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
学时数: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饮食营养与健康》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课程主要介绍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特殊功效、人群营养学基础、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等相关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各类人群的合理膳食与营养平衡,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课程及课时分配
分配序号课程名称总课时讲授
要需一章人体所第实验 6 1 6 的能量与营养素
各类食物的第二章 4 2 4 营养
营养与健第三章 6 6 3 康的关系
合理营养与第四章 2
4
2
平衡膳食
16
16 计合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掌握营养学的相关概念,了解食1点:要
品营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的饮食营养状况,熟悉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问题。
通过对营养学相关知识的探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素
第一节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要点:掌握人体的能量需要及能量平衡,掌握人体的能量消耗及能量来源,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
要点:掌握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熟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及性质。
第三节蛋白质
要点:掌握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熟悉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及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熟悉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了解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
第四节脂肪
要点:掌握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熟悉脂肪的分类及食物来源,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功能。
第五节矿物质
要点:掌握矿物质的概念、分类及生理意义;掌握钙、铁、锌等无机盐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缺乏与过量的危害;熟悉各种矿物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第六节维生素
要点:掌握VA、VD、VE、VB1 、VB2 、VB6及VC 的主要功能及与其它营养素关系、供给量、食物来源;理解VC、VA 、VB1等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视黄醇当量(μ g-RE )的表示及营养意义;了解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第七节水
要点:熟悉水的生理功能及人体对水的需要量与来源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要点: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生理特点,熟悉各消化器官的功能,掌握各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过程,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四章各类食物的营养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一节.
要点:掌握谷类及豆类的营养成分及特点,熟悉几种常见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熟悉各种谷物及薯类的营养特点,了解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以及加工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熟悉蔬菜、水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特点,掌握各种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熟悉菌藻类食物的营养成分特点,了解烹调加工对蔬菜水果营养价值的影响
第二节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要点:掌握畜禽肉和蛋类的营养成分及特点,熟悉一些常见肉品和鲜蛋的营养价值及特殊功效,了解畜禽肉及蛋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掌握乳类及动物性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及特殊功效,熟悉几种常见乳制品的营养价值,了解某些动物性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及牛乳的母乳化,了解烹调加工
对牛乳营养成分的影响
第三节调味品及其他食品
要点:掌握几种主要调味品的营养价值,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及要求,了解各保健食品的功能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第五章人群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
要点:了解孕妇、乳母的特殊生理特点,掌握孕妇乳母的营养需求及膳食参考摄入量,熟悉孕期的膳食特点及膳食构成,了解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及母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第二节婴幼儿营养与膳食
要点:熟悉婴幼儿的体格及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掌握婴幼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掌握婴幼儿平衡膳食的原则,熟悉婴幼儿的食物选择及膳食安排
第三节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营养与膳食
要点:掌握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与青少年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及参考摄入量,掌握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平衡膳食的原则,熟悉学龄前儿童与学龄儿童的食物选择及膳食安排,掌握青少年膳食指南。
第四节老年人营养与膳食
要点:熟悉老年人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及参考摄入量,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代谢改变,熟悉老年人膳食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第六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第一节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
要点:了解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及制订依据,掌握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熟悉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特点、了解膳食结构的概念及特点,的应用,
题,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
第二节营养与疾病
要点:了解一些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的发病原因,掌握几种常见营养缺乏病的发病表现,熟悉预防各种常见营养缺乏病的措施,了解营养与各种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种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表现,掌握各种常见慢性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除采用多媒体手段讲授《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外,教师尤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采用实例的分析、探究性学习、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特别注意因特网、投影、录像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主要包括:
1、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及各营养素的生理作用、营养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有一个比较深刻认识和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
为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针对学科目前发展动态和敏感问题要求学生思考,选取营养性相关疾病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按小组分别查找有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进行交流,以期培养创新能力。
3、多媒体教学手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以达到立体、直观、信息量大的效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幻灯片、录像带、VCD、实物图片投影、CAI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网络式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和计算机通讯技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最新的知识信息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以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考核主要采用考勤、作业、课堂讨论、技能测试等形式。
期末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或开卷考查形式。
本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按70%记入课程的总成绩。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1] 《现代营养学》陈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5
[2] 《食物营养学》蔡威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9
[3] 《公共营养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7年9月第一版
2、参考书目
[1]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凌强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1
[2]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葛可佑主编,2005年9月第一版
[3] 《烹饪营养学》冯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4] 《人类营养学》何志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5]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凌强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1
[6] 《食品营养与卫生》王尔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8
七、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计划编写。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