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排列(二)

合集下载

二年级排列组合教案

二年级排列组合教案

二年级排列组合教案第一章: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1.1 排列的概念: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的过程。

1.2 组合的概念: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但与排列不同的是,组合不考虑元素的顺序。

第二章:排列的计算方法2.1 排列数的计算公式:排列数A(n,m) = n! / (n-m)!,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n-1)×(n-2)×…×2×1。

2.2 举例说明排列数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A(5,3)的值,先计算5的阶乘,再计算5-3的阶乘,用5的阶乘除以(5-3)的阶乘得到A(5,3)的值。

第三章:组合的计算方法3.1 组合数的计算公式:组合数C(n,m) = A(n,m) / m!,其中A(n,m)表示从n 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m!表示m的阶乘。

3.2 举例说明组合数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C(5,3)的值,先计算A(5,3)的值,再计算3的阶乘,用A(5,3)的值除以3的阶乘得到C(5,3)的值。

第四章:排列组合的应用实例4.1 题目:有红、蓝、绿3种颜色的珠子,每种颜色有3个,从中取出2个珠子,求取出的珠子颜色不同的排列数。

4.2 解题过程:计算总的排列数A(9,2),即9个珠子中取出2个的排列数;计算颜色相同的排列数,即两个红色珠子、两个蓝色珠子、两个绿色珠子的排列数;用总的排列数减去颜色相同的排列数得到颜色不同的排列数。

4.3 答案:颜色不同的排列数为288种。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章学习了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5.2 拓展:鼓励学生思考排列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彩票中奖号码的组合、水果店摆放水果的排列等。

第六章:组合的应用实例6.1 题目: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3个香蕉,2个橘子,从中选出2个水果,求选出的水果不同的组合数。

6.2 解题过程:计算总的组合数C(10,2),即从10个水果中选出2个的组合数;计算选出两个苹果、两个香蕉、两个橘子的组合数;用总的组合数减去选出两个相同水果的组合数得到选出不同水果的组合数。

1.2排列及其性质

1.2排列及其性质

线性代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结束
§1.2 排列及其性质
2.不同n级排列的总数: 用1,2, …, n这n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
不同的n级排列? ●●● ●●●
n n-1 n-2 种 种种 放 放放 法 法法
32 1 种种 种 放放 放 法法 法
共有
n (n 1) (n 2) 3 2 1 n!
证明:先证相邻对换的情形
设排列为
a1
al
ab b1
对换 a 与 b
bm
a1
al
ba b1
bm
除a,b 外,其它元素的逆序数不改变.
当a b 时
经对换后 a 的逆序数增加1 , b的逆序数不变;
线性代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结束
§1.2 排列及其性质
当a b时, 经对换后 a 的逆序数不变 ,b的逆序数减少1.
例如
a1 al a bb b1 bm a1 al bb aa b1 bm
a1 ala b1 bm b c1 cn a1 al b b1 bm aa c1 cn
线性代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结束
§1.2 排列及其性质
定理1 一个排列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对换,排列 改变奇偶性.
ex : 217986354 偶排列 t 1 13445
18
ex.已知1s46t5为奇排列,求 s,t.
s2 t3
线性代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结束
§1.2 排列及其性质
二、n 级排列的性质
定义 在排列中,将任意两个元素对调,其余元素 不动,这种作出新排列的手续叫做对换. 将相邻两个元素对调,叫做相邻对换.

1-1.2.1第2课时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1-1.2.1第2课时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栏目导引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从 n 个 不 同 元 素 中 取 出 m(m≤n) 个 元 素 排列数 的 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 ,叫做从 n 个不同 定义 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排列数. 排列数 表示法 乘积 形式 形式 性质 备注
工具
Anm
Anm= n(n-1)(n-2)…(n-m+1) .
排列数 公式
工具
第一章 计算原理
栏目导引
(2)1!+2·2!+3·3!+„+n·n!
=(2!-1)+(3!-2!)+(4!-3!)+„+[(n+1)!-n!]
=(n+1)!-1.
[题后感悟]
(1)连续正整数的乘积可以写成某个排列数,其
中最大的数是排列元素的总个数,这是排列数公式的逆用.
(2)应用排列数公式的两种形式时,一般写出它们的式子后, 再提取公因式,然后计算,这样做往往会减少运算量.
数字的两位数?
(2)从1,2,3,4,5,6中选出三个数字,能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
字的三位数?
(3)从1,2,3,4,5,6中选出四个数字,能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 字的四位数? 观察以上问题,你认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 排成一列,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排列数公式是什么?
工具
第一章 计算原理
工具
第一章 计算原理
栏目导引
2A85+7A84 An-1m 1· n-mn m A 1.计算:(1) ;(2) . - A88-A95 An-1n 1


2A85+7A84 解析: (1) A88-A95 2×8×7×6×5×4+7×8×7×6×5 = =1. 8×7×6×5×4×3×2×1-9×8×7×6×5 An-1m 1· n-mn A (2) - An-1n 1

组合数学课件-第一章:排列与组合

组合数学课件-第一章:排列与组合

积分性质
若G(x)是母函数,则它的不定积分∫G(x)dx (其中C为常数)也是母函数。
线性性质
若G1(x)和G2(x)是两个母函数,则它们的 线性组合k1*G1(x)+k2*G2(x)(k1和k2是 常数)也是母函数。
微分性质
若G(x)是母函数,则它的导数G'(x)也是母 函数。
乘积性质
若G1(x)和G2(x)是两个母函数,则它们的 乘积G1(x)*G2(x)也是母函数。
对称性
C(n,m) = C(n,n-m),即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 素的组合数与从n个元素中取出n-m个元素的组 合数相等。
递推关系
C(n,m) = C(n-1,m-1) + C(n-1,m),即当前组合 数等于前一个元素在组合中和不在组合中的两种 情况之和。
边界条件
C(n,0) = C(n,n) = 1,即从n个元素中取出0个或 n个元素的组合数均为1。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从10个数中任取4个数,求其中最大数为6的组合数。
解析
此问题等价于从6个数(1至6)中取4个数的组合数,即 C(6,4)。
例2
在所有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等于10的三位数有 多少个?
解析
此问题可转化为从9个数字(1至9)中取3个数字的组合 数,即C(9,3),然后考虑三个数字的全排列,即3!,因此 总共有C(9,3) × 3!个符合条件的三位数。
组合与排列的关系
组合数可以看作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 列的种数除以m的阶乘,即C(n,m)=A(n,m)/m!。 因此,在计算组合数时也可以利用排列数和容斥原 理来进行计算。
THANKS
隔板法
将n个相同的元素分成r组的方法数可以用母函数表示为 C(n+r-1,r),其中C表示组合数。

高中数学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2 排列与组合 1.2.2 组合(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

高中数学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2 排列与组合 1.2.2 组合(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

1.2.2 组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组合数的性质,会利用组合数的性质简化组合数的运算;能把一些计数问题抽象为组合问题解决,会利用组合数公式及其性质求解计数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经历把具体事例抽象为组合问题,利用组合数公式求解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组合数的性质、利用组合数公式和性质求解相关计数问题.教学难点:利用组合数公式和性质求解相关计数问题.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提出问题1:判断以下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并回顾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和联系.(1)从A、B、C、D四个景点选出2个进行游览;(2)从甲、乙、丙、丁四个学生中选出2个人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活动设计:教师提问.活动成果:(1)是组合问题,(2)是排列问题.1.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2.组合与排列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排列有顺序,组合无顺序.②相同的组合只需选出的元素相同,相同的排列那么需选出的元素相同,并且选出元素的顺序相同.(2)联系:①都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出m(m≤n)个元素;②排列可以看成先组合再全排列.设计意图:复习组合的概念,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提出问题2:利用上节课所学组合数公式,完成以下两个练习: 练习1:求证:C m n =n m C m -1n -1.(本式也可变形为:mC m n =nC m -1n -1)练习2:计算:①C 310和C 710;②C 37-C 26与C 36;③C 411+C 511. 活动设计:学生板演.活动成果:练习2答案:①120,120 ②20,20 ③792.1.组合数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 mn 表示.2.组合数的公式:C m n=A mn A m m =n(n -1)(n -2)…(n -m +1)m !或C mn =n !m !(n -m)!(n ,m∈N ,且m≤n).设计意图:复习组合数公式,为得到组合数的性质打下基础.探索新知提出问题1:由问题2练习中所求的几个组合数,你有没有发现一些规律,能不能总结并证明一下?活动设计:小组交流后请不同的同学总结补充. 活动成果:1.性质:(1)C mn =C n -mn ;(2)C mn +1=C mn +C m -1n .2.证明:(1)∵C n -mn =n !(n -m)![n -(n -m)]!=n !m !(n -m)!,又C mn =n !m !(n -m)!,∴C m n =C n -mn .(2)C m n +C m -1n =n !m !(n -m)!+n !(m -1)![n -(m -1)]!=n !(n -m +1)+n !m m !(n -m +1)!=(n -m +1+m)n !m !(n -m +1)!=(n +1)!m !(n -m +1)!=C mn +1,∴C mn +1=C mn +C m -1n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组合数的两个性质.运用新知类型一:组合数的性质 1(1)计算:C 37+C 47+C 58+C 69; (2)求证:C nm +2=C nm +2C n -1m +C n -2m .(1)解:原式=C 48+C 58+C 69=C 59+C 69=C 610=C 410=210;(2)证明:右边=(C nm +C n -1m )+(C n -1m +C n -2m )=C nm +1+C n -1m +1=C nm +2=左边. [巩固练习]求证:C 1n +2C 2n +3C 3n +…+nC nn =n2n -1.证明:左边=C 1n +2C 2n +3C 3n +…+nC nn =C 11C 1n +C 12C 2n +C 13C 3n +…+C 1n C nn ,其中C 1i C in 可表示先在n 个元素里选i 个,再从i 个元素里选一个的组合数.设某班有n 个同学,选出假设干人(至少1人)组成兴趣小组,并指定一人为组长.把这种选法按取到的人数i 分类(i =1,2,…,n),那么选法总数即为原式左边.现换一种选法,先选组长,有n 种选法,再决定剩下的n -1人是否参加,每人都有两种可能,所以组员的选法有2n -1种,所以选法总数为n2n -1种.显然,两种选法是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变练演编]求证:C 1n +22C 2n +32C 3n +…+n 2C nn =n(n +1)2n -2.证明:由于i 2C in =C 1i C 1i C in 可表示先在n 个元素里选i 个,再从i 个元素里选两个(可重复)的组合数,所以原式左端可看成在上题中指定一人为组长的基础上,再指定一人为副组长(可兼职)的组合数.对原式右端我们可分为组长和副组长是否是同一个人两种情况.假设组长和副组长是同一个人,那么有n2n -1种选法;假设组长和副组长不是同一个人,那么有n(n-1)2n -2种选法.∴共有n2n -1+n(n -1)2n -2=n(n +1)2n -2种选法.显然,两种选法是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类型二:有约束条件的组合问题2在100件产品中,有98件合格品,2件次品.从这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出3件. (1)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2)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3)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解:(1)所求的不同抽法的种数,就是从100件产品中取出3件的组合数,所以共有 C 3100=100×99×981×2×3=161 700种.(2)从2件次品中抽出1件次品的抽法有C 12种,从98件合格品中抽出2件合格品的抽法有C 298种,因此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C 12×C 298=9 506种.(3)解法1 从100件产品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次品,包括有1件次品和有2件次品两种情况.在第(2)小题中已求得其中1件是次品的抽法有C 12×C 298种,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C 12×C 298+C 22×C 198=9 604种.解法2抽出的3件产品中至少有1件是次品的抽法的种数,也就是从100件中抽出3件的抽法种数减去3件中都是合格品的抽法的种数,即C 3100-C 398=161 700-152 096=9 604种.点评:“至少〞“至多〞的问题,通常用分类法或间接法求解. [巩固练习]1.4名男生和6名女生组成至少有1个男生参加的三人社会实践活动小组,问组成方法共有多少种?解法一:(直接法)小组构成有三种情形:3男,2男1女,1男2女,分别有C 34,C 24×C 16,C 14×C 26种方法,所以,一共有C 34+C 24×C 16+C 14×C 26=100种方法. 解法二:(间接法)C 310-C 36=100.2.按以下条件,从12人中选出5人,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1)甲、乙、丙三人必须当选; (2)甲、乙、丙三人不能当选; (3)甲必须当选,乙、丙不能当选; (4)甲、乙、丙三人只有一人当选; (5)甲、乙、丙三人至多2人当选;(6)甲、乙、丙三人至少1人当选;解:(1)C 33C 29=36;(2)C 03C 59=126;(3)C 11C 49=126;(4)C 13C 49=378; (5)方法一:(直接法)C 03C 59+C 13C 49+C 23C 39=756, 方法二:(间接法)C 512-C 33C 29=756;(6)方法一:(直接法)C 13C 49+C 23C 39+C 33C 29=666, 方法二:(间接法)C 512-C 03C 59=666. [变练演编]有翻译人员11名,其中5名精通英语、4名精通法语,还有2名英、法语皆通.现欲从中选出8名,其中4名译英语,另外4名译法语,一共可列多少X 不同的?解:分三类:第一类:2名英、法语皆通的均不选,有C 45C 44=5种;第二类:2名英、法语皆通的选一名,有C 12C 35C 44+C 12C 45C 34=60种; 第三类:2名英、法语皆通的均选,有A 22C 35C 34+C 25C 44+C 45C 24=120种. 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5+60+120=185种不同的. [达标检测]1.计算:(1)C 399+C 299;(2)2C 38-C 39+C 28.2.从6位同学中选出4位参加一个座谈会,要求X 、王两人中至多有一个人参加,那么有不同的选法种数为________.3.从7人中选出3人参加活动,那么甲、乙两人不都入选的不同选法共有______种. 答案:课堂小结1.知识收获:组合数的性质,用组合数公式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 2.方法收获:化归的思想方法. 3.思维收获:化归的思想方法.补充练习[基础练习]1.求证:(1)C mn +1=C m -1n +C mn -1+C m -1n -1;(2)C m +1n +C m -1n +2C mn =C m +1n +2.2.某城新建的一条道路上有12只路灯,为了节省用电而不影响正常的照明,可以熄灭其中三盏灯,但两端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可以熄灭的方法共有______.3.100件产品中有合格品90件,次品10件,现从中抽取4件检查.(1)都不是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2)至少有1件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3)不都是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4.从编号为1,2,3,…,10,11的共11个球中,取出5个球,使得这5个球的编号之和为奇数,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38=56;3.解:(1)C490=2 555 190;(2)C4100-C490=C110C390+C210C290+C310C190+C410=1 366 035;(3)C4100-C410=C190C310+C290C210+C390C110+C490=3 921 015.4.解:分为三类:1奇4偶有C16C45;3奇2偶有C36C25;5奇有C56,所以一共有C16C45+C36C25+C56=236种不同的取法.[拓展练习]现有8名青年,其中有5名能胜任英语翻译工作;有4名能胜任德语翻译工作(其中有1名青年两项工作都能胜任),现在要从中挑选5名青年承担一项任务,其中3名从事英语翻译工作,2名从事德语翻译工作,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我们可以分为三类:①让两项工作都能担任的青年从事英语翻译工作,有C24C23;②让两项工作都能担任的青年从事德语翻译工作,有C34C13;③让两项工作都能担任的青年不从事任何工作,有C34C23.所以一共有C24C23+C34C13+C34C23=42种方法.设计说明本节课是组合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自主探究组合数的性质,并在老师的带领下,体会组合数公式的应用;另一个是体会把具体计数问题化归为组合问题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教师的问题是主线,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主体,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知识和方法的总结.备课资料相同元素分组分配问题解决方法:档板法.(1)参加联赛的10个名额要分配到高三年级的8个班级中,那么每个班级至少一个名额的分配方法有______种;(2)10个相同的小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2、3的盒子中,那么使每个盒子中球的个数不小于盒子的编号数的方法有______种.解析:利用档板法.(1)相当于在排成一排的10个“1〞所形成的9个空隙中,选出7个插入7块档板的方法,每一种插板方法对应一种名额分配方法,有C79种方法;(2)可以首先在2、3号盒子中先分别放入1、2个球,然后在剩余的7个球排成一排形成的6个空隙中选出2个空隙各插入一块板,有C26种方法.注:档板法的使用比较灵活,且对数学思想方法要求较高,现利用档板法证明一个不定方程的自然数解的组数的结论:方程x1+x2+…+x m=n(m,n∈N,m,n≥2)的自然数解有C m-1n+m-1组.简证:转化为正整数解的组数,利用档板模型有:作代换y i=x i+1(i=1,2,…,m),那么方程x1+x2+…+x m=n的自然数解的组数,即y1+y2+…+y m=n+m的正整数解的组数,相当于把n+m个球分成m份,每份至少1个的方法数,即在n+m-1个球的间隙中放置m-1个档板的方法种数,即C m-1n+m-1.。

数学高二-选修2-3知识导航 第一章2排列

数学高二-选修2-3知识导航 第一章2排列

§2 排列自主整理1.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______________排成一列,叫作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我们把有关求_____________问题叫作排列问题.2.我们把_____________,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_____________.3.排列数A mn 式的展开式为:A mn=_____________,规定A0n=_____________.当n=m时,A nn=_____________.4.n的阶乘的展开式为:n!= _____________,规定0!=_____________,利用阶乘表示排列数A mn 的展开式为:A mn=_____________.高手笔记排列数公式A mn=n(n-1)…(n-m+1)的特点是:从自然数n开始,后一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小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m个因数相乘.当m=n时,排列数公式为A nn=n!. 名师解惑1.如何理解排列的定义?剖析:排列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因此,当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时,它们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个排列.定义中规定给出的n个元素各不相同,并且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也各不相同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元素已被取出,则这个元素就不能再取了,否则就变成了取出两个相同元素.定义中的“一定顺序”是与位置有关的问题,对有些具体情况,如取出数字1,2,3组成三位数,就与位置有关,因123和132是不同的三位数;但如取出数字1,2,3,考虑它们的和,则与位置无关.2.正确区分排列与排列数两个定义剖析:“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定义.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的一种具体排法,它是具体的形式,而不是数;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即排列共有多少种形式,它是一个数,如从a,b,c中任取两个元素的排列有以下6种:ab,ac,ba,bc,ca,cb,每一种都是一个排列,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3.在解答有关排列问题的应用题时应注意什么?剖析:(1)注意排列的有序性,分清全排列与选排列,防止重复与遗漏;(2)对受条件限制的位置与元素应首先排列,并适当选用直接法或排除法(间接法);(3)同一个问题,有时从位置出发较为方便,有时从元素出发较为方便,应注意灵活运用;(4)从位置出发的“填空法”及对不相邻问题采用的“插空法”,是解答排列应用题中常用的有效方法,应注意培养运用这些方法的意识,同时要注意方法的积累;(5)要通过解答排列应用题,深化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认识,培养“全局分类”和“局部分步”的意识,并在具体操作中确保:①分类要使得各类的并集等于全集,任意两类的交集等于空集,这样才能“不重不漏”;②分步要使得各步具有连续性和独立性,保证“不重不漏”.4.排列问题的常见类型和解题策略是什么?剖析:排列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类问题是“排数”问题和“排队”问题,大部分排列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这两类问题.对有约束条件的排列问题,应注意以下类型: ①某些元素不能排在或必须排在某一位置; ②某些元素要求连排(即必须相邻); ③某些元素要求分离(即不能相邻).其基本解法是: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通常先排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称为优先处理元素(位置)法(即优先法...);某些元素要求必须相邻时,可以先将这些元素看作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排列后,再考虑相邻元素的内部排序,称这种方法为“捆绑法...”;某些元素不相邻排列时,可选排其他元素,再将这些不相邻元素插入空档,称这种方法为“插空法...”.对于较复杂的排列问题常常通过试验、简化等手段使问题直观化,从而寻求解题途径.常用思维形式有直接和间接、逆向思维等. 讲练互动【例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59694858A A A A -+; (2)A .24112nn n n A +-+分析:利用排列数A m n 的展开式A mn =)!(!m n n -求解.解:(1)59694858A A A A -+=275!9!94!8!84!4!9!3!9!4!8!3!8=-•+•=-+. (2)由⎪⎩⎪⎨⎧∈+≤<≤-<+,4202110N n n n nn ,解之得311≤n≤4,n ∈N +,∴n=4.∴原式=A 78+A 88=2×8!=80 640.绿色通道:使用排列数公式A mn 时,注意m,n ∈N +,m≤n 等限制条件. 变式训练 1.证明:A kn k n kn A kA 11+-=+证明:左式=)!(!k n n -+k·)!1(!+-k n n =)!1()!1()!1(]1[!+-+=+-++-k n n k n k k n n =右边.∴等式成立.【例2】7名班委中有A 、B 、C 三人,有7种不同的职务,现对7名班委进行职务具体分工.(1)若正、副班长两职只能由这三人中选两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2)若正、副班长两职至少要选这三人中的1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分析:显然这是一道排列应用题,问题(1)可分两步进行,优先安排受限制的正、副班长,然后再排其余5名班委职务.问题(2)的反面情形比较简单,可采用排除法求解.解:(1)先安排正、副班长有A 23种方法,再安排其余职务有A 55种方法,依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 23A 55=720种分工方案.(3)7人的任意分工方案有A 77种,A 、B 、C 三人中无一人任正、副班长的分工方案有A 24A 55种,因此A 、B 、C 三人中至少有1人任正、副班长的方案有A 77-A 24A 55=3 600种. 绿色通道:排列问题的实质是每一个元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并非一定要排成“一行”.“间接法”实际上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变式应用,在处理“至多”或“至少”等问题时非常有效.当然问题(2)亦可以逐一分类,算式为13A A 14A 55+13A A 14A 55+23A A 55=3 600种. 变式训练2.用2,3,4,5排成四位数:(1)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多少个? (2)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有多少个?(3)2在3的左边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多少个? (4)2在千位上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多少个?(5)5不在十位、个位上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多少个? 解:(1)A 44=24个.(2)个位上只能是2或4,有2A 33=12个.(3)所有的四位数中,2在3的左边的数与2在3的右边的数各占一半,共有21A 44=12个. (4)2在千位上,3,4,5只能在另外的三个位置排列,有A 33=6个. (5)法一:5不在十位、个位上,所以5只能在千位或百位上,有 2A 33=12个.法二:从A 44中减去不符合要求的(5在十位、个位上),有A 44-2A 33=12个.【例3】7名师生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其中老师1人,男生4人,女生2人,在下列情况下各有不同站法多少种?(1)两名女生必须相邻而站; (2)4名男生互不相邻;(3)教师不站中间,女生不站两端.分析:这是一个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可以运用“捆绑法”“插空法”等排队技巧.解:(1)2名女生站在一起有站法A 22种,视为一个元素与其余5人全排,有A 66种排法, ∴有不同站法A 22·A 66=1 440种.(2)先站老师和女生,有站法A 33种,再在老师和女生站位的间隔(含两端)处插入男生,每空一人,有插入方法A 44种, ∴共有不同站法A 33·A 44=144种.(3)中间和两侧是特殊位置,可如下分类求解:(1)老师站两侧之一,另一侧由男生站,有12A ·A 14·A 55种站法,(2)两侧全由男生站,老师站除两侧和正中外的另外4个位置之一 ,有A 24·A 14·A 44种站法.∴共有不同站法12A ·A 14·A 55+A 24·A 14·A 44=2 112种.绿色通道:(1)为要求某些元素相邻,可用“捆绑法”;(2)为要求某些元素不相邻,用“插入法. 变式训练3.五个人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分别有多少种排法? (1)其中甲不站排头;(2)其中甲不站排头,乙不站排尾; (3)其中甲、乙两人必须相邻; (4)其中甲、乙两人必须不相邻; (5)其中甲、乙中间有且只有一人; (6)其中甲必须排在乙的右边.解:(1)如先排甲,有4种排法,然后排其余4人,有A 44种排法,故有4×A 44=96种;如先排排头,有4种排法,然后其余4个位置有A 44种排法,故有4A 44=96种;如先不考虑排头,则5个人排成一排有A 55种排法,其中甲在排头有A 44种排法,所以甲不站排头有A 55-A 44=96种.(2)如甲在排尾,其余四人有A 44种排法,如甲排在中间三个位置中一个,而乙不在排尾,则有A 13×A 13×A 33=54种,共有A 44+54=78种;如先不考虑排头、排尾,则五个人排一排有A 55种排法,其中甲在排头有A 44种,乙在排尾有A 44种,甲在排头且乙在排尾共有A 33种.故共有A 55-2A 44+A 33=78种.(3)将甲、乙两人捆在一起作为一个元素,与其他3个元素作全排列有A 44种,然后甲乙再作全排列有A 22种,故有A 44A 22=48种.(4)五个人排成一排有A 55种排法,除去甲、乙两人相邻的排法48种,故共有A 55-48=72种.如先排甲、乙以外的三个,则有A 33种排法;这三个之间及两端留出4个空位去排甲、乙两人有A 24种排法,故共有A 33A 24=72种.(5)甲、乙两人有A 22种排法,从剩下的三人中选一人插入甲、乙中间,有A 13种,然后再将三人看作一个元素,和其他两个元素作全排列,有A 33种,故共有A 22·A 13·A 33=36种. (6)五个人全排列有A 55种,甲在乙的左边的排法种数与甲在乙的右边的排法种数各占一半,故共有21A 55=60种. 【例4】5人围桌而坐,共有多少种坐法?分析:对于环状排列我们可以想象成这5人是手拉手的排列,因此,可采用剪断直排列法求解.由于5个人有5个连接点,故有5种剪断直排列的方法,而对于同一环状排列,这5种剪断方法会形成5种不同的直排列. 解:5人围桌而坐,共有51A 55=24种不同的坐法. 绿色通道:一般地,当n 个不同元素作圆形排列时,共有(n-1)!种排法.如果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作圆形排列共有m1A mn 种排法. 变式训练4.4名学生和2名老师围圆桌入座. (1)有多少种不同的入座方法?(2)如果老师必须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入座方法?解:(1)6人全排列有A 66种方法,由于6种剪断直排列对应同一种圆排,故共有61A 66=120种不同的入座方法.(2)由于老师必须相邻,要将2名老师看作1人,故只有5种剪断法,但老师又可以相互交换位置,故共有5!52 =48种不同的入座方法.。

高中数学 第一章1.2 排列与组合 1.2.2 第1课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 (2)

高中数学 第一章1.2 排列与组合 1.2.2 第1课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 (2)

第1课时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学习目标 1.理解组合的定义,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排列数与组合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3.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知识点一组合的定义思考①从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除;②从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乘.以上两个问题中哪个是排列?①与②有何不同特点?答案①是排列,①中选取的两个数是有序的,②中选取的两个数无需排列.梳理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知识点二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组合数及组合数公式组合数定义及表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 m n表示.组合数公式乘积形式C m n=n(n-1)(n-2)…(n-m+1)m!阶乘形式C m n=n!m!(n-m)!性质C m n=C n-mnC m n+1=C m n+C m-1n备注规定C0n=11.从a1,a2,a3三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组成一个组合是C23.( ×) 2.从1,3,5,7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得C24个积.( √)3.C 35=5×4×3=60.( × ) 4.C 2 0162 017=C 12 017=2 017.( √ )类型一 组合概念的理解 例1 给出下列问题:(1)a ,b ,c ,d 四支足球队之间进行单循环比赛,共需比赛多少场? (2)a ,b ,c ,d 四支足球队争夺冠、亚军,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3)从全班40人中选出3人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三个职务,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4)从全班40人中选出3人参加某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在上述问题中,哪些是组合问题,哪些是排列问题? 考点 组合的概念 题点 组合的判断解 (1)单循环比赛要求两支球队之间只打一场比赛,没有顺序,是组合问题. (2)冠、亚军是有顺序的,是排列问题.(3)3人分别担任三个不同职务,有顺序,是排列问题. (4)3人参加某项相同活动,没有顺序,是组合问题.反思与感悟 区分排列与组合的办法是首先弄清楚事件是什么,区分的标志是有无顺序,而区分有无顺序的方法是:把问题的一个选择结果写出来,然后交换这个结果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看是否产生新的变化,若有新变化,即说明有顺序,是排列问题;若无新变化,即说明无顺序,是组合问题.跟踪训练1 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并求出相应的结果. (1)集合{0,1,2,3,4}的含三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是多少?(2)某小组有9位同学,从中选出正、副班长各一个,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若从中选出2名代表参加一个会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考点 组合的概念 题点 组合的判断解 (1)由于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讲次序的,一个含三个元素的集合就是一个从0,1,2,3,4中取出3个数组成的集合.这是一个组合问题,组合的个数是C 35=10.(2)选正、副班长时要考虑次序,所以是排列问题,排列数是A 29=9×8=72,所以选正、副班长共有72种选法;选代表参加会议是不用考虑次序的,所以是组合问题,所以不同的选法有C 29=36(种).类型二 组合数公式及性质的应用 命题角度1 有关组合数的计算与证明 例2 (1)计算C 410-C 37·A 33; 考点 组合数公式题点 利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1)解 原式=C 410-A 37=10×9×8×74×3×2×1-7×6×5=210-210=0.(2)求证:C mn =m +1n +1C m +1n +1. 考点 组合数公式 题点 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2)证明 因为右边=m +1n +1C m +1n +1=m +1n +1·(n +1)!(m +1)!(n -m )!=n !m !(n -m )!=C mn , 左边=C mn ,所以左边=右边,所以原式成立.反思与感悟 (1)涉及具体数字的可以直接用公式C m n=A mn A m m =n (n -1)(n -2)…(n -m +1)m !计算.(2)涉及字母的可以用阶乘式C mn =n !m !(n -m )!计算.(3)计算时应注意利用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①C m n =C n -m n ;②C m n +1=C m n +C m -1n .跟踪训练2 (1)计算C 34+C 35+C 36+…+C 32 017的值为( ) A .C 42 017 B .C 52 017 C .C 42 018-1D .C 52 017-1(2)计算C 98100+C 199200=________. 考点 组合数性质 题点 的性质计算与证明 答案 (1)C (2)5 150 解析 (1)C 34+C 35+C 36+…+C 32 017 =C 44+C 34+C 35+C 36+…+C 32 017-C 44 =C 45+C 35+…+C 32 017-1=… =C 42 017+C 32 017-1=C 42 018-1. (2)C 98100+C 199200=C 2100+C 1200=100×992+200=5 150.命题角度2 含组合数的方程或不等式 例3 (1)已知1C m 5-1C m 6=710C m 7,求C m 8+C 5-m8;(2)解不等式C 4n >C 6n . 考点 组合数性质题点 含有组合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 解 (1)∵1C m 5-1C m 6=710C m 7,∴m !(5-m )!5!-m !(6-m )!6!=7×(7-m )!m !10×7!,即m !(5-m )!5!-m !(6-m )(5-m )!6×5!=7×m !(7-m )(6-m )(5-m )!10×7×6×5!.∴1-6-m 6=(7-m )(6-m )60,即m 2-23m +42=0,解得m =2或21. ∵0≤m ≤5,∴m =2, ∴C m8+C 5-m8=C 28+C 38=C 39=84.(2)由C 4n >C 6n ,得⎩⎪⎨⎪⎧n !4!(n -4)!>n !6!(n -6)!,n ≥6即⎩⎪⎨⎪⎧n 2-9n -10<0,n ≥6,解得⎩⎪⎨⎪⎧-1<n <10,n ≥6,又n ∈N *,∴该不等式的解集为{6,7,8,9}.反思与感悟 (1)解题过程中应避免忽略根的检验而产生增根的错误,注意不要忽略n ∈N *. (2)与排列组合有关的方程或不等式问题要用到排列数、组合数公式,以及组合数的性质,求解时,要注意由C m n 中的m ∈N *,n ∈N *,且n ≥m 确定m ,n 的范围,因此求解后要验证所得结果是否适合题意.跟踪训练3 解方程3C x -7x -3=5A 2x -4. 考点 组合数性质题点 含有组合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 解 原式可变形为3C 4x -3=5A 2x -4, 即3(x -3)(x -4)(x -5)(x -6)4×3×2×1=5(x -4)(x -5),所以(x-3)(x-6)=5×4×2=8×5.所以x=11或x=-2(舍去).经检验符合题意,所以方程的解为x=11.类型三简单的组合问题例4 有10名教师,其中6名男教师,4名女教师.(1)现要从中选2名去参加会议,有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2)选出2名男教师或2名女教师参加会议,有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3)现要从中选出男、女教师各2名去参加会议,有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考点组合的应用题点无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答案(1)45 (2)21 (3)90解析(1)从10名教师中选2名去参加会议的选法种数,就是从10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即C210=10×92×1=45(种).(2)可把问题分两类情况:第1类,选出的2名是男教师有C26种方法;第2类,选出的2名是女教师有C24种方法.根据分类加法计算原理,共有C26+C24=15+6=21(种)不同选法.(3)从6名男教师中选2名的选法有C26种,从4名女教师中选2名的选法有C24种,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不同的选法C26×C24=6×52×1×4×32×1=90(种).反思与感悟(1)解简单的组合应用题时,首先要判断它是不是组合问题,组合问题与排列问题的根本区别在于排列问题与取出元素之间的顺序有关,而组合问题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无关.(2)要注意两个基本原理的运用,即分类与分步的灵活运用.在分类和分步时,一定注意有无重复或遗漏.跟踪训练4 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7个白球和1个黑球.(1)从口袋内取出的3个小球,共有多少种取法?(2)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含有1个黑球,有多少种取法?(3)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不含黑球,有多少种取法?考点组合的应用题点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解(1)从口袋内的8个球中取出3个球,取法种数是C38=8×7×63×2×1=56.(2)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有1个是黑球,于是还要从7个白球中再取出2个,取法种数是C27=7×62×1=21.(3)由于所取出的3个球中不含黑球,也就是要从7个白球中取出3个球,取法种数是C37=7×6×53×2×1=35.1.给出下列问题:①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分别去参加2个乡镇的社会调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②有4张电影票,要在7人中选出4人去观看,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③某人射击8枪,击中4枪,且命中的4枪均为2枪连中,则不同的结果有多少种?其中组合问题的个数是( )A.3 B.2 C.1 D.0考点组合的概念题点组合的判断答案 B解析①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②③均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故选B.2.集合M={x|x=C n4,n≥0且n∈N},集合Q={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M∪Q={0,1,2,3,4} B.Q⊆MC.M⊆Q D.M∩Q={1,4}考点组合数公式题点利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答案 D解析由C n4知n=0,1,2,3,4,因为C04=1,C14=4,C24=4×32=6,C34=C14=4,C44=1,所以M={1,4,6}.故M∩Q={1,4}.3.若C n12=C2n-312,则n等于( )A.3 B.5 C.3或5 D.15考点组合数性质题点含有组合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答案 C解析由组合数的性质得n=2n-3或n+2n-3=12,解得n=3或n=5,故选C.4.某校开设A类选修课3门,B类选修课5门,一位同学要从中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至少各选1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 .15种B .30种C .45种D .90种 考点 组合的应用题点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 答案 C解析 分两类,A 类选修课选1门,B 类选修课选2门,或者A 类选修课选2门,B 类选修课选1门,因此,共有C 13·C 25+C 23·C 15=45(种)选法.5.五个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则这五个点可以连成________条线段;如果是有向线段,共有________条. 考点 组合的概念 题点 组合的判断 答案 10 20解析 从五个点中任取两个点恰好连成一条线段,这两个点没有顺序,所以是组合问题,连成的线段共有C 25=10(条) .再考虑有向线段的问题,这时两个点的先后排列次序不同则对应不同的有向线段,所以是排列问题,排列数是A 25=20.所以有向线段共有20条.1.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二者都是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m (m ≤n )个元素. (2)区别:排列问题中元素有序,组合问题中元素无序. 2.关于组合数的计算(1)涉及具体数字的可以直接用公式C m n=A mn A m m =n (n -1)(n -2)…(n -m +1)m !计算;(2)涉及字母的可以用阶乘式C mn =n !m !(n -m )!计算.(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性质1:C mn =C n -mn ; 性质2:C mn +1=C mn +C m -1n .一、选择题1.以下四个问题,属于组合问题的是( ) A .从3个不同的小球中,取出2个排成一列 B .老师在排座次时将甲、乙两位同学安排为同桌C .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从100位幸运观众中选出2名幸运之星D .从13位司机中任选出两位开同一辆车往返甲、乙两地考点 组合的概念 题点 组合的判断 答案 C解析 只有从100位幸运观众中选出2名幸运之星,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 2.A 3101C 2100+C 97100等于( ) A.16 B .101 C.1107D .6考点 组合数公式题点 利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答案 D解析 A 3101C 2100+C 97100=A 3101C 2100+C 3100=A 3101C 3101=A 33=6.3.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C mn =n !m !(n -m )!B .C m n =C n -mn C .C m n +1=C mn +C m -1n D .C mn =C m +1n +1考点 组合数公式 题点 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答案 D解析 A 是组合数公式;B ,C 是组合数性质;C mn =n !m !(n -m )!,C m +1n +1=(n +1)!(m +1)!(n -m )!,两者不相等,故D 错误.4.若A 3n =6C 4n ,则n 的值为( ) A .6 B .7 C .8 D .9 考点 组合数性质题点 含有组合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n (n -1)(n -2)=6·n (n -1)(n -2)(n -3)4×3×2×1,化简得n -34=1,所以n =7.5.把三张游园票分给10个人中的3人,则分法有( ) A .A 310种B .C 310种C.C310A310种D.30种考点组合的应用题点无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答案 B解析三张票没区别,从10人中选3人即可,即C310.6.将2名女教师,4名男教师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所学校轮岗支教,每个小组由1名女教师和2名男教师组成,则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24种B.10种C.12种D.9种考点组合的应用题点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答案 C解析第一步,为甲地选1名女教师,有C12=2(种)选法;第二步,为甲地选2名男教师,有C24=6(种)选法;第三步,剩下的3名教师到乙地,故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2×6×1=12(种),故选C.7.现有6个白球,4个黑球,任取4个,则至少有两个黑球的取法种数是( )A.115 B.90 C.210 D.385考点组合的应用题点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答案 A解析依题意根据取法可分为三类:两个黑球,有C24C26=90(种);三个黑球,有C34C16=24(种);四个黑球,有C44=1(种).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至少有两个黑球的取法种数是90+24+1=115,故选A.8.对于所有满足1≤m≤n≤5的自然数m,n,方程x2+C m n y2=1所表示的不同椭圆的个数为( )A.15 B.7 C.6 D.0考点组合数性质题点利用组合数的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答案 C解析因为1≤m≤n≤5,且方程表示椭圆,所以C m n可能为C12,C13,C23,C14,C24,C34,C15,C25, C35,C45,其中C13=C23,C14=C34,C15=C45,C25=C35,所以x2+C m n y2=1能表示的不同椭圆有6个.二、填空题9.从2,3,5,7四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相乘,有m个不同的积;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相除,有n个不同的商,则m∶n=________.考点 组合的概念题点 组合的判断答案 1∶2解析 ∵m =C 24,n =A 24,∴m ∶n =1∶2.10.从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中决出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则可能的决赛结果共有________种.考点 组合的应用题点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答案 60解析 根据题意,所有可能的决赛结果有C 16C 25C 33=6×5×42×1=60(种). 11.不等式C 2n -n <5的解集为________.考点 组合数性质题点 含有组合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答案 {2,3,4}解析 由C 2n -n <5,得n (n -1)2-n <5,即n 2-3n -10<0,解得-2<n <5.由题意知n ≥2,且n ∈N *,则n =2,3,4,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3,4}.三、解答题12.已知C 4n ,C 5n ,C 6n 成等差数列,求C 12n 的值.考点 组合数公式题点 组合数公式的应用解 由已知得2C 5n =C 4n +C 6n , 所以2×n !5!(n -5)!=n !4!(n -4)!+n !6!(n -6)!, 整理得n 2-21n +98=0,解得n =7或n =14,要求C 12n 的值,故n ≥12,所以n =14,于是C 1214=C 214=14×132×1=91. 13.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学校有12人通过了初试,学校要从中选出5人参加市级培训.在下列条件下,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1)任意选5人;(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考点 组合的应用题点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解 (1)从中任取5人是组合问题,共有C 512=792(种)不同的选法.(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则只需要从另外9人中选2人,是组合问题,共有C 29=36(种)不同的选法.(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则只需从另外的9人中选5人,共有C 59=126(种)不同的选法.四、探究与拓展14.以下三个式子:①C mn =A m n m !;②A m n =n A m -1n -1;③C m n ÷C m +1n =m +1n -m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 考点 组合数公式题点 组合数公式的应用答案 3解析 ①式显然成立;②式中A m n =n (n -1)(n -2)…(n -m +1),A m -1n -1=(n -1)(n -2)…(n -m +1),所以A m n =n A m -1n -1,故②式成立;对于③式C mn ÷C m +1n =C m n C m +1n =A mn ·(m +1)!m !·A m +1n =m +1n -m ,故③式成立. 15.某届世界杯举办期间,共32支球队参加比赛,它们先分成8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决出16强(每队均与本组其他队赛1场,各组第一、二名晋级16强),这16支球队按确定的程序进行淘汰赛,即八分之一淘汰赛,四分之一淘汰赛,半决赛,决赛,最后决出冠、亚军,此外还要决出第三、四名,问这届世界杯总共将进行多少场比赛?考点 组合的应用题点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解 可分为如下几类比赛:(1)小组循环赛,每组有C 24=6(场),8个小组共有48场;(2)八分之一淘汰赛,8个小组的第一、二名组成16强,根据赛制规则,每2支球队一组,每组比赛1场,可以决出8强,共有8场;(3)四分之一淘汰赛,根据赛制规则,8强中每2支球队一组,每组比赛1场,可以决出4强,共有4场;(4)半决赛,根据赛制规则,4强每2支球队一组,每组比赛1场,可以决出2强,共有2场;(5)决赛,2强比赛1场确定冠、亚军,4强中的另2支球队比赛1场决出第三、四名,共有2场.综上,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总共将进行48+8+4+2+2=64(场)比赛.。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排列组合习题课》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排列组合习题课》

一、基础题
• 本部分题目限时回答,到时间 之前由答题员将本组答案写在 题板上,到时间不答的不得分, 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每题 10分。小组讨论后不再讲授。
1、 8名同学争夺3项冠军,获得冠 军的可能性有多少种?
• 8名同学争夺3项冠军,获得冠 军的可能性有多少种?
【解析】:重复排列求幂法(住店法) 。
同室4人各写一张贺卡,先集中起来,然后 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年卡,则4 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有多少种?
标号排位树状图
6、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 丙各需一人承担,从10人中选出4人承担 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多少种?
• 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 各需一人承担,从10人中选出4人承担这 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多少种?
• 马路上有编号为1,2,3…,9的九只路灯,现 要关掉其中的三盏,但不能关掉相邻的二盏或 三盏,也不能关掉两端的两盏,求满足条件的 关灯方案有多少种?
• 相离问题插空法 (屁股上绑着的凳子!)
• 把此问题当作一个排队模型,在6盏亮灯的5个
空隙中插入3盏不亮的灯共有 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案有10种.
C53
课程名称:排列组合习题课 学 科: 数学 年 级:高二 上/下册: 选修2-3第一章第2节 版 本:人教A版
排列组合智力快车
学习目标
• 1、加深对排列组合技巧的理解,会选择 合适的方法应用在题目中。
• 2、激发兴趣,领会知识来自于平时的积 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Βιβλιοθήκη 3、培养全体同学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种方法,所以
4、停车场划出一排10个停车位置,今 有6辆车需要停放.要求空车位置连在 一起,不同的停车方法有多少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排列(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排列概念的理解.2.掌握几种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处理方法,能应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链接]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解题思路有哪些?答所谓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是指某些元素或位置有特殊要求.解决此类问题常从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入手进行解决,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又有分步法和分类法两种.(1)直接法①分步法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优先安排,再安排一般元素(位置)依次分步解决,特别地:(ⅰ)当某些特殊元素要求必须相邻时可以先将这些元素看作一个整体,与其他元素排列后,再考虑相邻元素的内部排序,这种分步法称为“捆绑法”,即“相邻元素捆绑法”.(ⅱ)当某些特殊元素要求不相邻时,可以先安排其他元素,再将这些不相邻元素插入空档,这种方法称为“插空法”,即“不相邻元素插空法”.②分类法直接按特殊元素当选情况或特殊位置安排进行分类解决,即直接分类法.特别地当某些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时可用“等机率法”,即n个不同元素参加排列,其中m个元素的顺序是确定的,这类问题的解法采用分类法:n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有A n n种排法,m个元素的全排列有A m m种排法,因此A n n种排法中关于m个元素的不同分法有A m m类,而且每一分类的排法数是一样的,当这m个元素顺序确定时,共有A n nA m m种排法.(2)间接法符合条件数等于无限制条件数与不符合条件数的差.故求符合条件的种数时,可先求与其对应的不符合条件的种数,进而求解,即“间接法”.[预习导引]1.排列数公式A m n=n(n-1)(n-2)…(n-m+1)(n,m∈N*,m≤n)=n!(n-m)!.A n n=n(n-1)(n-2)…2·1=n!(叫作n的阶乘).另外,我们规定0!=1.2.应用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求解实际问题中的计数问题的基本步骤:要点一数字排列的问题例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1)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2)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允许重复的三位数?(3)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允许重复的三位奇数?(4)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小于1 000的自然数?(5)可以组成多少个大于3 000,小于5 421的不重复的四位数?解(1)分三步:①先选百位数字,由于0不能作百位数字,因此有5种选法;②十位数字有5种选法;③个位数字有4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所求三位数共有5×5×4=100(个).(2)分三步:①百位数字有5种选法;②十位数字有6种选法;③个位数字有6种选法.故所求三位数共有5×6×6=180(个).(3)分三步:①先选个位数字,有3种选法;②再选百位数字,有4种选法;③选十位数字也有4种选法,所以所求三位奇数共有3×4×4=48(个).(4)分三类:①一位数共有6个;②两位数共有5×5=25(个);③三位数共有5×5×4=100(个).因此,比1 000小的自然数共有6+25+100=131(个).(5)分四类:①千位数字为3,4之一时,共有2×5×4×3=120(个);②千位数字为5,百位数字为0,1,2,3之一时,共有4×4×3=48(个);③千位数字为5,百位数字为4,十位数字为0,1之一时,共有2×3=6(个);④还有5 420也是满足条件的1个.故所求四位数共120+48+6+1=175(个).规律方法排列问题的本质是“元素”占“位子”问题,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限制条件主要表现在某元素不排在某个位子上,或某个位子上不排某个元素.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主要按“优先”原则,即优先排特殊元素或优先考虑特殊位子,若一个位子安排的元素影响另一个位子的元素个数时,应分类讨论.跟踪演练1用0,1,2,…,9十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满足以下条件的且没有重复数字的数:(1)五位奇数;(2)大于30 000的五位偶数.解(1)要得到五位奇数,末位应从1,3,5,7,9五个数字中取,有5种取法;取定末位数字后,首位就有除这个数字和0之外的8种不同取法;首末两位取定后,十个数字还有八个数字可供中间的十位、百位与千位三个数位选取,共有A38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因此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5×8×A38=13 440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奇数.(2)要得偶数,末位应从0,2,4,6,8中选取,而要得比30 000大的五位偶数,可分两类:①末位数字从0,2中选取,则首位可取3,4,5,6,7,8,9中任一个,共有7种选取方法,其余三个数位可从除首末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外的八个数字中选取,共A38种取法.所以共有2×7×A38种不同情况.②末位数字从4,6,8中选取,则首位应从3,4,5,6,7,8,9中除去末位数字的六个数字中选取,其余三个数位仍有A38种选法,所以共有3×6×A38种不同情况.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比30 000大的无重复数字的五位偶数共有2×7×A38+3×6×A38=10 752(个).要点二排队问题例23名男生,4名女生,按照不同的要求排队,求不同的排队方案的方法种数:(1)选5名同学排成一行;(2)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只能在中间或两端;(3)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在两端;(4)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不在最左端,乙不在最右端;(5)全体站成一排,男、女各站在一起;(6)全体站成一排,男生必须排在一起;(7)全体站成一排,男生不能排在一起;(8)全体站成一排,男、女生各不相邻;(9)全体站成一排,甲、乙中间必须有2人;(10)全体站成一排,甲必须在乙的右边;(11)全体站成一排,甲、乙、丙三人自左向右顺序不变;(1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解(1)无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只要从7名同学中任选5名排列,即可得共有N=A57=7×6×5×4×3=2 520(种).(2)(直接分步法)先考虑甲有A13种方案,再考虑其余6人全排A66,故N=A13A66=2 160(种).(3)(直接分步法)先安排甲、乙有A22种方案,再安排其余5人全排A55,故N=A22·A55=240(种).(4)法一(直接分类法)按甲是否在最右端分两类:第一类:甲在最右端有N1=A66(种);第二类:甲不在最右端时,甲有A15个位置可选,而乙也有A15个位置,而其余全排A55,N2=A15A15A55.故N=N1+N2=A66+A15A15A55=3 720(种).法二(间接法)无限制条件的排列数共有A77,而甲或乙在左端(右端)的排法有A66,且甲在左端且乙在右端的排法有A55,故N=A77-2A66+A55=3 720(种).法三(直接分步法)按最左端优先安排分步对于左端除甲外有A16种排法,余下六个位置全排有A66,但减去乙在最右端的排法A15A55种,故N=A16A66-A15A55=3 720(种).(5)相邻问题(捆绑法)男生必须站在一起,是男生的全排列,有A33种排法,女生必须站在一起,是女生的全排列,有A44种排法,全体男生、女生各视为一个元素,有A22种排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有A33·A44·A22=288(种).(6)(捆绑法)即把所有男生视为一个元素,与4名女生组成5个元素全排,故N=A33·A55=720(种).(7)即不相邻问题(插空法):先排女生共A44种排法,男生在4个女生隔成的5个空中安排有A35种排法,故N=A44·A35=1 440(种).(8)对比(7)让女生插空:N=A33·A44=144(种).(9)(捆绑法)任取2人与甲、乙组成一个整体,与余下3个元素全排,故N=(A25·A22)·A44=960(种).(10)甲与乙之间的左右关系各占一半,故N=A77A22=2 520(种).(11)甲、乙、丙自左向右顺序保持不变,即为所有甲、乙、丙排列的1A33,∴N=A77A33=840(种).(12)直接分步完成共有A37·A44=5 040(种).规律方法排队问题的解题策略排队问题除涉及特殊元素、特殊位置外,还往往涉及相邻、不相邻、定序等问题.(1)对于相邻问题,可采用“捆绑法”解决.即将相邻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排列.(2)对于不相邻问题,可采用“插空法”解决.即先排其余的元素,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空中.(3)对于定序问题,可采用“除阶乘法”解决.即用不限制的排列数除以顺序一定元素的全排列数.跟踪演练2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1)6名学生排3排,前排1人,中排2人,后排3人;(2)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不在排头也不在排尾;(3)6人排成一排,甲、乙不相邻.解(1)分排与直排一一对应,故排法种数为A66=720.(2)甲不能排头尾,让受特殊限制的甲先选位置,有A14种选法,然后其他5人排,有A55种排法,故排法种数为A14A55=480.(3)甲、乙不相邻,第一步除甲、乙外的其余4人先排好;第二步,甲、乙在已排好的4人的左、右及之间的空位中排,共有A44A25=480(种)排法.要点三排列的综合应用例3从数字0,1,3,5,7中取出不同的三个数作系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有实根的方程有多少个?解先考虑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首先确定a,只能从1,3,5,7中选一个,有A14种,然后从余下的4个数中任选两个作b,c,有A24种.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组成一元二次方程A14·A24=48(个)方程要有实根,必须满足Δ=b2-4ac≥0.分类讨论如下:当c=0时,a,b可以从1,3,5,7中任取两个,有A24种;当c≠0时,分析判别式知b只能取5,7中的一个.当b取5时,a,c只能取1,3这两个数,有A22种;当b取7时,a,c可取1,3或1,5这两组数,有2A22种.此时共有(A22+2A22)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有实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共有:A24+A22+2A22=18(个).规律方法该例的限制条件较隐蔽,需仔细分析,一元二次方程中a≠0需要考虑到,而对有实根的一元二次方程需有Δ≥0.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a不能为0;二是要保证b2-4ac≥0,所以需先对c能否取0进行分类讨论.实际问题中,既要能观察出是排列问题,又要能搞清哪些是特殊元素,还要根据问题进行合理分类、分步,选择合适的解法.因此需做一定量的排列应用题,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跟踪演练3从集合{1,2,3,…,20}中任选出3个不同的数,使这3个数成等差数列,这样的等差数列可以有多少个?解设a,b,c∈N*,且a,b,c成等差数列,则a+c=2b,即a+c应是偶数.因此从1到20这20个数字中任选出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第一个数与第三个数必同为偶数或同为奇数,而1到20这20个数字中有10个偶数和10个奇数.当第一个和第三个数选定后,中间数被唯一确定.因此,选法只有两类.(1)第一、三个数都是偶数,有A210种;(2)第一、三个数都是奇数,有A210种.于是,选出3个数成等差数列的个数为A210+A210=180(个).1.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共有()A.30个B.36个C.40个D.60个答案 B解析分2步完成:个位必为奇数,有A13种选法;从余下的4个数中任选2个排在三位数的百位、十位上,有A24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13×A24=36(个)无重复数字的三位奇数.2.6人站成一排,甲、乙、丙3个人不能都站在一起的排法种数为() A.720 B.144 C.576 D.684答案 C解析(间接法)甲、乙、丙三人在一起的排法种数为A44×A33;不考虑任何限制,6人的全排列有A66.∴符合题意的排法种数为A66-A44×A33=576.3.(2013·北京理)将序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参观券全部分给4人,每人至少1张,如果分给同一人的2张参观券连号,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________.答案96解析5张参观券全部分给4人,分给同一人的2张参观券连号,方法数为:1和2,2和3,3和4,4和5,四种连号,其他号码各为一组,分给4人,共有4×A44=96种.4.将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小球,放入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小口袋中,若不允许有空袋,且红口袋中不能装入红球,则有________种不同的放法.答案96解析∵红口袋不能装入红球,∴红球只能放在黄、蓝、白、黑4种颜色的口袋中,∴红球有A14种放法,其余的四个球在四个位置全排列有A44种放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到共有A14·A44=96(种).1.对有特殊限制的排列问题,优先安排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2.对从正面分类繁杂的排列问题,可考虑使用间接法.3.对要求某些元素相邻或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使用“捆绑法”或“插空法”.一、基础达标1.把4个不同的黑球,4个不同的红球排成一排,要求黑球、红球分别在一起,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A.A88B.A44A44C.A44A44A22D.以上都不对答案 C2.6个停车位置,有3辆汽车需要停放,若要使3个空位连在一起,则停放的方法总数为() A.A33B.A36C.A46D.A44答案 D解析3个空位连在一起作为1个元素与3辆汽车看成4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故有A44种停放方法.3.某省有关部门从6人中选4人分别到A,B,C,D四个地区调研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形势,要求每个地区只有1人,每人只去一个地区,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A地区,则不同的安排方案有() A.300种B.240种C.144种D.96种答案 B解析A地区有A14种方法,其余地区有A35种方法,共有A14A35=240(种).4.8名学生和2位老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A.A88A29B.A88A210C.A88A27D.A88A26答案 A解析运用插空法,8名学生间共有9个空隙(包括边上空隙),先把老师排在9个空隙中,有A29种排法,再把8名学生排列,有A88种排法,共有A88A29种排法.5.从0,1,2,3这四个数中选三个不同的数作为函数f(x)=ax2+bx+c中的参数a,b,c,可组成不同的二次函数共有________个.答案18解析若得到二次函数,则a≠0,a有A13种选择,故二次函数有A13A23=3×3×2=18(个).6.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________种.答案186解析没有女生的选法有A34种,一共有A37种选法,则至少有1名女生的选派方案共有A37-A34=186(种).7.(1)某信号兵用红、黄、蓝3面旗从上到下挂在竖直的旗杆上表示信号,每次可以任意挂1面、2面或3面,并且不同的顺序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2)将4位司机、4位售票员分配到四辆不同班次的公共汽车上,每一辆汽车分别有一位司机和一位售票员,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解(1)分3类:第一类用1面旗表示的信号有A13种;第二类用2面旗表示的信号有A23种;第三类用3面旗表示的信号有A33种.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所求的信号种数是A13+A23+A33=3+3×2+3×2×1=15,即一共可以表示15种不同的信号.(2)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配方案种数共有N=A44·A44=576.即共有576种不同的分配方案.二、能力提升8.五名男生与两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如果男生甲必须站在中间,两名女生必须相邻,符合条件的排法共有() A.48种B.192种C.240种D.288种答案 B解析(间接法)将两名女生看作1人,与四名男生一起排队,有A55种排法,而女生可互换位置,所以共有A55×A22种排法,男生甲插入中间位置,只有一种插法;而4男2女排列中2名女生恰在中间的排法共有A22×A44(种),这时男生甲若插入中间位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排列总数为A55×A22-A44×A22=192.9.5名大人要带两个小孩排队上山,小孩不排在一起也不排在头、尾,则共有________种排法(用数字作答).答案 1 440解析先让5名大人全排列有A55种排法,两个小孩再依条件插空有A24种方法,故共有A55A24=1 440(种)排法.10.(2013·浙江卷)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 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答案480解析按C的位置分类,在左1,左2,左3,或者在右1,右2,右3,因为左右是对称的,所以只看左的情况最后乘以2即可.当C在左边第1个位置时,有A55,当C在左边第2个位置时A24·A34,当C在左边第3个位置时,有A23·A33+A22·A33.这三种情况的和为240种,乘以2得480.则不同的排法共有480种.11.某天课程表要排入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共6门课程,如果第一节不排体育,最后一节不排数学,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不考虑任何条件限制共有A66种排法,其中包括不符合条件的有:(1)数学排在最后一节,有A55种;(2)体育排在第一节,有A55种.但这两种情况都包含着数学排在最后一节,且体育排在第一节的情况有A44种(即重复),故共有A66-2A55+A44=504种.12.7名班委中有A,B,C三人,有7种不同的职务,现对7名班委进行职务具体分工.(1)若正、副班长两职务只能从A,B,C三人中选两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2)若正、副班长两职务至少要选A,B,C三人中的一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解(1)先排正、副班长有A23种方法,再安排其余职务有A55种方法,依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有A23A55=720(种)分工方案.(2)7人中任意分工方案有A77种,A,B,C三人中无一人任正、副班长的分工方案有A24A55种,因此A,B,C三人中至少有一人任正、副班长的方案有A77-A24A55=3 600(种).三、探究与创新13.三个女生和五个男生排成一排.(1)如果女生必须全排在一起,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如果女生必须全分开,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如果两端都不能排女生,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1)由于女生排在一起,可把她们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同五个男生合在一起有六个元素,排成一排有A66种排法,而其中每一种排法中,三个女生间又有A33种排法,因此共有A66·A33=4 320(种)不同排法.(2)先排5个男生,有A55种排法,这5个男生之间和两端有6个位置,从中选取3个位置排女生,有A36种排法,因此共有A55·A36=14 400(种)不同排法.(3)因为两端不排女生,只能从5个男生中选2人排列,有A25种排法,剩余的位置没有特殊要求,有A66种排法,因此共有A25·A66=14 400(种)不同排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