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教科版必修1(3)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优秀教学案例: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EXCEL图表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4.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实际生活中的表格,例如班级学生成绩统计表,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张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更好地进行本章节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以“学校成绩统计分析”为主题的教学案例。首先,学生需要收集班级学生的成绩数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接着,利用EXCEL软件对成绩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利用EXCEL图表进行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最后,学生结合图表对成绩进行分析,探讨成绩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本案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通过案例的实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包括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化等。
2.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3.互动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教学设计: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EXCEL图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图表类型的选取、图表的美化和优化等。
2.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PPT演示,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图表、修改图表数据等。
(2)教师示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进行讲解。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Excel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如何对图表进行美化和优化。
2.重点:让学生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和用途,掌握其基本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和信息素养。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关键信息,运用图表进行有效表达。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Excel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进行课堂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Excel图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3)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完成课后拓展任务:探索Excel图表的其他功能和应用,如条件格式、图表联动等。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操作练习。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需附上图表制作的过程截图,以证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分析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体现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有一定了解,但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能力尚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及图表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教学设计: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EXCEL排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生活实例,如成绩排名、商品销售排行榜等,让学生了解排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EXCEL排序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1)基础任务:让学生对已有数据进行简单排序操作,熟悉排序功能。
3.引导学生掌握自定义排序的方法,如按照特定的条件或顺序进行排序。
4.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排序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排序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b.排序的原理和方法;
c.如何运用自定义排序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排序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强调排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3.提醒学生注意排序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EXCEL的其他功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2)总结性评价:评估学生对排序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效果。
6.课后反思,不断提升
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排序的概念,如购物网站上的商品销量排名、学校运动会成绩排名等,让学生认识到排序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针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辅导,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和进阶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排序技能。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表格数据的处理完整版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想一想
学校要对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输入和排序,应该如何 快速完成这项工作呢?
概念
表格数据处理是指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排序、 筛选、计算、分类汇总等处理,揭示客观事物随时 间、地点及其他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以帮助 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01 数据的排序
2数据的筛选
第一步:选中要进行筛选的列
第二步:在开始菜单中点击筛选
2数据的筛选
现在就可以对每个班的成绩按照班名进行查看了
试一试:根据刚才所学知识对筛选出来的数据进行排序
03
数据的计算
3.1利用公式计算
想一想:这么多数据,我们应该如何快速计算总分?
3.1利用公式计算
我们只需要在需要计算总分的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例如“=C2+D2+E2”,即刻计算这三个单元格的总和
第在二弹步 出:的在对开话始框第菜中单选一中择步点“班击:级筛”分选先类选字 中所有数据,然后按班级名排列好,如图所示
小组讨论:如果很多班的成绩混在一起,我们想对每个 若要清楚地了解不同班级总分平均分,这时可以对数据进行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班级”分类字 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如果使用公式或函数就显得比较麻烦, 这时可以使用“自动计算”功能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关键 现在我们想对期末成绩数据根据关键字“语文”进行升序和降序的排 AVERAGE(求平均值)、MAX(求最大值)等等
3.2利用函数计算
另外,我们还可以输入函数进行计算
这代表计算C2到E2的总和,常用的函数还有 AVERAGE(求平均值)、MAX(求最大值)等等
3.3自动计算
有时可能只需要快速查看一下某些数据的统计值,如某个范 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如果使用公式或函数就显得比较麻烦, 这时可以使用“自动计算”功能来解决这一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表格数据的处理-省赛一等奖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的处理,是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常用方法。
主要学习数据的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汇总等操作。
这些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通过表格对信息的加工来实现信息的再开发,再挖掘,从而达到信息的再利用、增值的目的。
难点在于如何更好的将课本知识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有效深度融合。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操作的欲望强烈,表格数据处理这部分内容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因此教学设计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表格数据计算、筛选、排序和汇总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学习生活任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课学习,完成学校段考总结所需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归纳利用表格处理数据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在学习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处理态度。
2.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感受此软件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利用函数计算。
(二)难点数据的排序、筛选和汇总。
五、教学方法(一)教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个别指导法。
(二)学法自主探讨、小组交流、协作学习。
六、教学准备微课、数据源和计算机网络电脑室,相关教学软件等。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微课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搭建生活的舞台,演唱信息的好戏”----《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盐城市伍佑中学翟亚兵【教学课题】表格数据的处理(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课题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设计思想】生活中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把生活和课堂紧密联系起来;知识、能力与情感并重;充分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的信息素养。
【教材分析】1、《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表格化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现代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寻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
表格数据的处理,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了,但是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决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
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与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表格数据的处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平均数公式、最大值max、最小值min。
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
(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D、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如对学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来进行排序,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呢?学生完成一般排序和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E、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也就是说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汇总)。
F、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
她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指定区域内的数据,还具备查询应用的功能等。
要求学生尝试对杀毒软件销售情况数据表的透视表的操作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课本的实例介绍,一边讲解以上概念,一边演示操作过程。
任务: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
总结与归纳: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制作步骤和使用场合。
实践:在Excel里,利用公式计算、排序、筛选、汇总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1、下面是某班的部分同学成绩表,根据下面要求完成。
XX班学习成绩表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总分平均分名次001罗昌辉899067898790 56002 王丽青989067596080 90003 林道威808988857967 90004曾燕华748998765643 65005 韩龙938789808278 74006 何雪瑜878790856580007 高美玲657673839190 56008 张智飞877657795064 87009 韩静7475828284 93010 冯刚876984838270 87011 邢小玉806798569887 68012 陈松健6165696069 69013 黄健786089435987 72014 唐东阳755665676978 90015林道彬65857896638574总分最高分最低分要求: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掌握Excel 表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2.掌握基本图表的建立;
3.能够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学会基本数据分析。
(二)学科素养:
1.通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意识的目的;
2.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加深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Excel 基本图表的制作及数据分析。
2.难点: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授课对象高一新疆班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几乎从未接触过Excel,因此教学难度非常大。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要求,前一节,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基本界面及基本操作要领指导,但情况仍然不够理想,所以本节课设计了操作较为简单,但主线明确、层进式的探究任务,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
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环境及准备;
多媒体投影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青岛教育云平台、微视频、PPT 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教科版
必修1(3)
表格数据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XX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
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
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
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
要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
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一、概念: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
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
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
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
min(summber1:summber2)。
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
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
D、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如对学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来进行排序,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呢?学生完成一般排序和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E、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F、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
她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指定区域内的数
据,还具备查询应用的功能等。
要求学生尝试对杀毒软件销售情况数据表的透视表的操作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课本的实例介绍,一边讲解以上概念,一边演示操作过程。
任务: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
总结与归纳: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制作步骤和使用场合。
实践:
在Excel里,利用公式计算、排序、筛选、汇总题 1、下面是某班的部分同学成绩表,根据下面要求完成。
X X 班学习成绩表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
学生物信息技术总分平均分名次 001 罗昌辉89 90 67 002 王丽青 98 90 67 003 林道威80 89 88 004 曾燕华 74 89 98 005 韩龙 93 87 89 89 59 85 76 80 83 79 85 83 56 69 43 67 96 87 90 60 80 79 67 56 43 82 78 65 78 91 90 50 64 82 84 82 70 98 87 60 69 59 87 69 78 63 85 56 90 90 65 74 80 56 87 93 87 68 69 72 90 74 006 何雪瑜 87 87 90 85 007 高美玲 65 76 73 008 张智飞 87 76 57 009 010 韩静 74 75 82 冯刚 87 69 84 011 邢小玉 80 67 98 012 陈松健 61 63 65 013 黄健 78 60 89 014 唐东阳 75 56 65 015 林道彬 65 85 78 总分最高分最低分要求: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
2)、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
3)、按总分从高分至低分进排序。
2、下面是某总公司的各分公司,各分公司在几周内销售各种产品如下表
XX总公司的各分公司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公司名称周次公司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四公司五公司六 1 1 2 3 4 2 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品牌 TCL 联想 TCL PH
七喜 PH 数量单价总价 200 158 160 85 128 96 385 419 385 435 365 435 公司七公司八公司九公司十公司十一公司十二公司十三公司十四公司十五 1 3 2 4 2 1 4 3 2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 TCL 联想清华同方清华同方联想七喜清华同方 PH 联想 87 198 250 204 180 169 150 80 90 385 419 448 448 419 365 448 435 419 要求:
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个公司的总价
2、按照总价为关键字,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3、分别按照周次、品牌进行汇总。
教学反思:于学生以前接触过EXCEL,而且在我反复演示后,模仿能力比较强,大多数同学能基本完成我所布置的六个任务。
但可能有的同学只是“依葫芦画瓢”,如果要其独立完成的话可能还是存在某些困难,所以我在讲解时尽量结合例子,讲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最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