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2015年陕西统招升本大学语文全真试卷:七

2015年陕西统招升本大学语文全真试卷:七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七注意事项:1.试卷采用分卷形式,分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
全卷共6页。
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2.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1.诸子散文中善于采用寓言说理的是()A.《孟子》B.《荀子》C.《论语》D.《庄子》2.《史记》中记述帝王的部分是()A.列传B.本纪C.表D.书3.《左传》属于()A.纪传体通史B.断代史C.国别体杂史D.编年体史书4.“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散文家是()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5.欧阳修提出()A.“明道”“致用”“事信”“言文”B.文以明道C.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D.独抒性灵,不拘格套6.《废墟》一文的作者是()A.余秋雨B.史铁生C.徐志摩D.郁达夫7.郁达夫曾担任主编的文学刊物是()A.《收获》B.《创造季刊》C.《莽原》D.《现代》8.下列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西方美学史》B.《文艺对话录》C.《拉奥孔》D.《歌德谈话录》9.《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故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的象征意蕴是()A.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B.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C.对新生活的信念的对理想的追求D.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10.“端木遗风”典故的含义是()A.做买卖B.表示离别C.饮酒D.讨论钱币11.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诗体小说是()A.《叶普盖尼·奥涅金》B.《黑桃皇后》C.《驿站长》D.《上尉的女儿》12.下列作家中以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露批判社会现实的小说家是()A.高尔基B.莫泊桑C.契科夫D.欧·亨利1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A.王维、孟浩然B.高适、岑参C.卢纶、李益D.刘长卿、韦应物14.下列作家中属于宋代的是()A.王安石B.马致远C.白居易D.王维15.下列作品属于乐府旧题的是()A.《锦瑟》B.《短歌行》C.《兵车行》D.《饮酒》16.下列作品属于欧·亨利小说的是()A.《羊脂球》B.《带阁楼的房子》C.《万卡》D.《麦琪的礼物》17.下列成语中从孟子作品中引申出来的是()A.望洋兴叹B.分崩离析C.五十步笑百步D.贻笑大方18.《樊南文集》的作者是()A.陆游B.侯方域C.李商隐D.吴文英19.白居易的号是()A.青莲居士B.香山居士C.易安居士D.东坡居士20.在中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屈原B.王维C.李白D.龚自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2006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试卷采用分卷形式,分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
全卷共6页。
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2.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16分)。
1. 《诗经》里属于地方乐歌的是()A.风B.大雅C.小雅D.颂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本思想的倡导者是()A.孟轲B.孔丘C.荀子D.墨子3. 元杂剧中女主角称为()A.旦B.净C.末D.生4. 下列诗人中,属于边塞诗派的是()A.王维B.杜甫C.王勃D.岑参5.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所题的字是()A.业精于勤 B.长宜子孙 C.克己复礼 D.诗礼传家6.下列语句中的“事”字用作动词的是()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
C.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D.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7.下列鲁迅文集中,属于短篇小说集的是()A.《热风》 B.《坟》 C.《朝花夕拾》 D.《呐喊》8.李白的号是()A.易安居士 B.莲蓬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9.《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A.北阀战争时期 B.“九·一八”事变前后C.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 D.解放战争前期10.下列语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有志乎古者希矣。
D.胡皆引兵而去。
11.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12.“以文为词”的作家是()A.辛弃疾 B.柳永 C.苏轼 D.周邦彦13.《断魂枪》里思想没落保守、性格孤傲执着的人物是()A.王三胜 B.沙子龙 C.孙老者 D.二麻子14.在唐代,使山水游记获得独立生命的作家是()A.韩愈 B.柳宗元 C.陈子昂 D.罗隐15.下列语句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 .既来之,则安之。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2年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2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是______A 《论语》B 《庄子》C 《老子》D 《韩非子》2. 秦代著名政治家李斯的代表作是______A 《谏逐客书》B 《过秦论》C 《劝学》D 《论贵粟疏》3. 唐代诗人中善于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是______A 高适B 李商隐C 王维D 李煜4. 《说笑》一文的作者是______A 巴金B 钱钟书C 老舍D 沈从文5.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作家是______A 培根B 契诃夫C 普希金D 莫泊桑6.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______A 《春秋》B 《国语》C 《左传》D 《史记》7. 下列诗作属于长篇叙事诗的是______A 《长恨歌》B 《春江花月夜》C 《燕歌行》D 《关山月》8.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号是______A 香山居士B 放翁C 醉翁D 稼轩9. 《马伶传》中马伶扮演的人物是______A 顾秉谦B 李伶C 曹操D 严嵩10. 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______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欧阳修11. 魏晋时期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诗人是______A 王昌龄B 张若虚C 陶渊明D 曹植12. 下列选项中和情节、环境构成小说三要素的是______A 韵律B 词牌C 唱词D 人物13.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阐述的文艺创作思想是______A 胸有成竹B 辞必己出C 文章合为时而著D 事信言文14. 下列作品集属于柳永的是______A 《漱玉词》B 《花间集》C 《乐章集》D 《东篱乐府》15. 晚唐时期以“无题”诗著名的诗人是______A 杜牧B 李商隐C 李贺D 刘禹锡16. 下列诗人中属于“现代派”的是______A 艾青B 郭沫若C 徐志摩D 戴望舒17. 《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杂剧______A 《窦娥冤》B 《西厢记》C 《桃花扇》D 《牡丹亭》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是______A 姜氏何厌之有B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C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D 晓来谁染霜林醉19. 《祭十二郎文》的作者韩愈和十二郎的关系是______A 朋友B 父子C 兄弟D 叔侄20. 下列作品属于普希金诗歌的是______A 《上尉的女儿》B 《致大海》C 《驿站长》D 《黑桃皇后》二、填空题1. 《氓》:______,不思其反。
2015语文专转本真题

江苏2015年专转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 15 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请将答题卡上代表试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言简意赅暮霭一愁莫展慰藉B. 良莠不齐休憩出类拔萃渎职C. 舐犊情深皱褶既往不纠厄运. 融汇贯通狙击墨守成规泻气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互联网+”时代,汉语词汇变化之快,是词典的修订改版_____,这反映出一个社会的_____。
( )A.望尘莫及欣欣向荣B. 应接不暇纷繁芜杂C.力不能支日新月异D. 措手不及瞬息万变3. 下列古籍中,保存古代神话传说最多的是( )A. 《淮南子》B. 《庄子》C. 《山海经》D. 《楚辞》4. 下列名句出自《孟子》一书的是( )A.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5.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 )A.《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6. 下列唐诗名句与作者顺序相匹配的一组是(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阳夏木啭黄鹂。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A. 王维高适李贺杜甫B. 王维李贺杜甫高适C. 高适王维杜甫李贺D. 高适李贺王维杜甫7. 下列作品中,属于晚清谴责小说的是( )A.《儿女英雄传》B.《歧路灯》C.《儒林外史》D.《孽海花》8. 近代提出“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是( )A.龚自珍B.黄遵宪C.康有为D. 梁启超9. 下列不属于端午节传统习俗的一项是( )A. 挂香包B. 插艾蒿C.登高D.喝雄黄酒10.2015 年是农历乙未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
那么,战争胜利当年应是农历( )。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A.《凤凰涅槃》B.《天狗》C.《炉中煤》D.《地球,我的母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
《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A.张勋复辟B.九斤老太的唠叨C.七斤的苦闷D.辫子事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A.张爱玲B.冰心C.萧红D.丁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
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
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

专项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A.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B.治国以礼,为政以德C.无乃尔是过与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的是()A.论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3.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4.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左传》C.《国语》D.《道德经》5.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是()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6.证明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和推理的方式是()A.论点B.论据 C.论证 D.比喻法7.分析许多个别事物,归纳出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C.比较法 D.比喻法8.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个别情况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9.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10.《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 )A.刘向B.左丘明C.郭茂倩D.刘歆11.《战国策》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12.《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谋动干戈于邦内”一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比拟 D.借代13.下列文章主要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的是()A.《赵威后问齐使》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谏逐客书》14.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A. 《赵威后问齐使》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五代史伶官传序》15.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A.赵威后B.孟子C.孔子D.左丘明16.《寡人之于国也》选自()A.《论语》B.《孟子》C.《左传》D.《荀子》17.先秦诸子中,文章气势充沛,以雄辩著称的是()A.孟子B.孔子C.庄子D.李斯18.下列成语出自《论语》的是()A.祸起萧墙B.贻笑大方C. 五十步笑百步D.望洋兴叹19.《寡人之于国也》阐明的孟子的治国思想是()A.施仁政,行王道B.无为而治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20.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的是()A.尽心焉耳矣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焉足以知是且非邪?D.则焉用彼相矣?21.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22.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是()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23.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既来之,则安之B.后世必为子孙忧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4.下列文章中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的是()A.《秋水》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D.《论学问》25. 《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外篇”有()A.15篇B.11篇C.9篇D.7篇26.庄子《秋水》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7.《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的比喻义是()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28.《秋水》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赞美河水的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的气势D.陪衬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29.《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河伯B.北海若C.伯夷D.河伯和海30.下列句子中,“之”字作代词用的是()A.斯天下之民至焉 B.大军不知广所之C.顷之,家居数岁 D.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31. 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却宾客以业诸侯 B.五亩之宅C.顷之,家居数岁 D.秋水时至32. 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是()A.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B.一夫夜呼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客何负于秦哉33.《谏逐客书》进谏的对象是()A、秦二世B、秦穆公C、秦王赢政D、秦惠王34.《谏逐客书》选自()A.《史记》B.《汉书》C.《新五代史》D.《古文苑》35.《谏逐客书》中的“书”是指()A.文书B.书信C.上书D.书法36.《谏逐客书》最主要的说理手法是()A.从小到大层层递进B.从大到小加以说明C.采用比喻和寓言手法D.采用正反对比手法37.秦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的是()A.吕不韦B.司马迁C.李斯D.贾谊38.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39.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的史实,然后得出“客何负于秦哉”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 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40.《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向事物之间的比较41. 作者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论证“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 C.对比法D.类比法42.唐宋八大家中,首倡创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的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43.散文具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独特风格的是()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柳宗元44.《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专升本考试语文历年真题

专升本考试语文历年真题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信誓旦旦”一语出自 ( )A.《行路难》B.《氓》C.《国殇》D.《短歌行》2.陶渊明生活的朝代是 ( )A.东晋B.六朝C.汉末D.西晋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A.《秋水》B.《季氏将伐颛臾》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象征B.夸张C.对比D.比喻5.柳永是 ( )A.南宋婉约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C.北宋婉约派词人D.北宋豪放派词人6.《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 )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叠字B.比喻C.拟人D.夸张8.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史论B.辞赋C.小说D.奏疏9.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是 ( )A.欧阳修B.李清照C.辛弃疾D.苏轼10.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A.契诃夫B.巴尔扎克C.莫泊桑D.屠格涅夫11.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 )A.杜甫B.辛弃疾D.李清照12.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A.《五代史伶官传序》B.《答李翊书》C.《陈情表》D.《答司马谏议书》13.《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4.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A.清风、明月、芦荻B.江水、明月、清风C.清风、黄花、梧桐D.明月、江水、秋花15.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A.欧阳修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6.七斤、八一嫂、赵七爷是鲁迅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A.《阿Q正传》B.《灯下漫笔》C.《风波》D.《药》17.《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 )A.记事散文B.寓言故事D.传记散文18.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A.《长河》B.《湘西》C.《边城》D.《萧萧》1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 )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史记》20.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 )A.王安石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21.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 )A.《关山月》B.《国殇》C.《氓》D.《短歌行》2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A.曹禺B.巴金C.鲁迅D.茅盾23.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 ( )A.李煜B.苏轼C.柳永D.辛弃疾24.“易安居士”是指 ( )A.苏东坡B.李清照C.王安石D.辛弃疾25.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A.契诃夫B.泰戈尔C.屠格涅夫D.伏尔泰26.“夙兴夜寐”一语出自()A.《短歌行》B.《诗经?卫风?氓》C.《国殇》D.《蜀相》 27.《氓》中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体现的方法是()A.类比B.对比C.象征D.侧写28.在《诗经》中最具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是()A.国风 B.大雅 C.周颂 D.商颂29.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是()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30.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31.“三苏”是()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32.词人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A.南唐B.北宋C.南宋D.北宋南宋交替之间3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34.李清照的词集是()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35.“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所用修辞手法是()A.排比和比喻 B.比喻和拟人 C.拟人和比拟 D.比拟和排比36.词题“登建康赏心亭”的建康是今天的()A.南京 B.洛阳 C.开封 D.西安37.“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A.刘备 B.刘邦 C.刘桢 D.刘禹锡38.《谏逐客疏》一文中“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的“说”的含义是().A.讲述B.通“税”,止息C.通“悦”,喜爱D.通“脱”,脱下39.《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统摄各种物像的枢纽是().A.春B.江C.月D.夜40.《前赤壁赋》一文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友”在用法上是().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名词用作状语D.倒叙句式41.《雨巷》在表述诗人对美的追求和飘渺感情时,通过的是().A.丁香姑娘B.梦C.油纸伞D.雨巷42.鲁迅《风波》中刻画九斤老太的典型细节是().A.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B.遇事一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C.知道什么地方的闺女生了个夜叉之类D.夏天吃饭不点灯43.《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它的体例是()A.语录体B.纪传体C.评述体D.编年体4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先、后”是()A.使动词 B.意动词C.为动词D外动词45.在李斯《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几代秦君广招贤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借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归纳法46.《史记》中所用的几种文体是()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B. 序、志、书、世家、列传C. 本纪、表、书、铭、策D. 本纪、世家、列传、志、书47.被誉为“田园诗之祖”的东晋大诗人是()A. 谢灵运B王维 C. 陶渊明 D.谢朓48.《登高》中连结全诗景与情的关键词语是()A.登高B.苦恨C.悲秋D.孤独4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A.《锦瑟》B.《无题》C.《春雨》D.《隋宫》50.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张九龄B.李白C.王维D.岑参51.李煜《虞美人》中,寓意良辰美景的事物是()A.春花秋月B.小楼东风C.雕栏玉砌D.一江春水52.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的诗人是()A.杜牧B.刘禹锡C.张继D.王维53.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是()A.屈原B.曹操C.王安石D.韩愈54.李清照前期词作风是()A.豪放悲壮B.清丽婉转C.委婉曲折D.低沉伤感55.张养浩《山坡洋·潼关怀古》中,体现全曲主旨的语句是()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B.伤心秦汉经行处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6.《风波》中九斤老太反复唠叨“一代不如一代”说明了()A.张勋复辟只是一场闹剧B.农民麻木,无动于衷C.当时中国的黑暗D.心中的恐慌57.《雨巷》的作者是()A.郭沫若B.戴望舒C.闻一多D.徐志摩58.《风波》出自鲁迅的()A.《呐喊》B.《野草》C.《而已集》D.《三闲集》59.(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
2021年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含答案)

2021年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B.《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C.《诗》《书》《礼》《易》《乐》合称“五经”D.《诗经》不具备反复吟唱、重章叠句的特点【答案】B【应试指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在表现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常有重章叠句,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故选 B。
2.下列选项中,有关《齐桓公伐楚》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地处南海,齐国地处北海,在利益上有冲突B.齐国因楚国承认了错误,才列开兵阵与楚国结盟C.齐国没有战胜的把握,所以选择与楚国订立盟约D.面对齐国的威势,楚国使者唯唯诺诺,难以应对【答案】C【应试指导】A 项,齐国地处北方,楚国地处南方,它们“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B 项,楚国以武力为后盾,齐楚双方先后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
D 项,面对齐国的威势,楚国使者针锋相对、不卑不亢。
故选 C。
3.下列选项中,有关文体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五言诗都不是近体诗B.近体诗一般用平声韵C.古体诗不能句句押韵D.七言诗一定是近体诗【答案】B【应试指导】中国的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可以用平声韵或仄声韵,一般都是隔句押韵,单数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一首诗限用一个韵,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除首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偶数用韵。
故正确答案为 B。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下列论据不是用以反驳论点的有______A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B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 《战国策》一书突出体现的思想为______A 儒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纵横家思想D 墨家思想3.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______A 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 孔孟之道微不足道C 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_____A 对比B 类比C 象征D 烘托5. 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
______A 对比与例证B 类比与对比C 演绎与类比D 例证与演绎6.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______A 铺垫反托B 对比反托C 侧面烘托D 象征暗示7. 倡导古文运动,并主张文以明道的是______A 韩愈B 刘禹锡C 柳宗元D 苏轼8. 苏轼在赠给文与可的诗中说:“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这里所暗示和照应前文的一个文艺思想是______A 胸有成竹B 心手相应C 庖丁解牛D 尺幅万里9. 《马伶传》的最主要旨意是______A 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竞争的激烈B 记述著名演员马伶一生的经历C 赞扬马伶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D 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是像严嵩一样的奸臣10. 《拣麦穗》中说“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美丽的梦”从全文主旨看应指______A 朴素纯正的感情B 热烈的爱情C 幸福的追求D 童年的生活11. 《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______A 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B 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C 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D 反喻自己的愁思无穷无尽12. 下列选项中,体现《长恨歌》题旨的诗句是______A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B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C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D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13. 《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构思线索是______A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B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C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D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14. 《八声甘州》下片的心理活动特点是______A 先想自己,再想对方B 先想对方,再想自己C 由己及彼,由彼及己D 话分两头,双管齐下15.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______A 王实甫B 马致远C 关汉卿D 白朴16. 下列作品属于清代的是______A 《金瓶梅》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红楼梦》17. 陆游的号是______A 放翁B 莲蓬居士C 玉谿生D 香山居士18. 下列作家属于创造社的是______A 冰心B 郁达夫C 巴金D 蔡元培19. 下列作家属于当代朦胧诗派的是______A 舒婷B 戴望舒C 郭沫若D 张洁20.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______A 契诃夫B 普希金C 海明威D 莫泊桑二、填空题1. 《氓》:______,不思其反。
2. 曹操《短歌行》(其一):契阔谈宴,______。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4.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______。
5. 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______。
6. 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______。
7. 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______。
8.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独自怎生得黑!9. 李白《行路难》(其一):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10.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
11. 陆游《关山月》:______,厩马肥死弓断弦。
12. 辛弃疾《摸鱼儿》:______,何况落红无数。
三、词语解释题1. 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使使: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3.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之:4. 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5.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操:6. 耶娘妻子走相送。
妻子:7.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8.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9. 援玉枹兮击鸣鼓。
援:10.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11. 夫子哂之。
哂:12. 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具:四、判断题1.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正确错误2.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出自王安石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正确错误3. “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的提出者是培根。
正确错误4.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
正确错误5.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正确错误6. 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唐太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正确错误7. 柳永是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
正确错误8.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正确错误9. 史铁生《我与地坛》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是一种象征性的类比。
正确错误10. 钱钟书《说笑》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提倡幽默。
正确错误五、简析题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回答:1. 孟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 分析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 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并说明其比喻意义。
4.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阅读张洁《拣麦穗》中的一段文字: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
请回答:5.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6. 这段描写穿插在“我”听到卖灶糖老汉死的消息时,这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7. 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8. 小火柿子“红得透亮”有何寓意?9. 小火柿子“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有何寓意?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
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
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
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六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请回答:10. 本段的深刻寓意是什么?11. 九斤老太的“康健”有何象征意义?12. 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七斤相当的尊敬说明了什么?13. 六斤的新近裹脚说明了什么?14. “十六个铜钉的饭碗”有何寓意?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得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钗……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
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
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
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请回答:15. 这一部分文字在塑造人物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16. 从这里可以概括出薛宝钗形象有怎样的特征?17. 结合全文,分析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六、作文1.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一位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
”对方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
”成功和失败本是同一片旷野,它是会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为你解渴的甘泉。
谁能一开始便明察秋毫,寻觅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径?必得经历失败,把所有不可能的假货、貌似合理的幻想一一排除,剩下的才会是唯一的正确结果。
当我们在生活中一次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的时候,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以它恒久不变的指针指向错误的方向,并提示我们:转过向去,对面便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