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_导游词
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社旗山陕会馆1、会馆总揽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
会馆居于赊旗镇闹市中心,座北朝南,南对当年最繁华的磁器街,北靠五魁场街,东邻永庆街,西伴绿布场街。
主体建筑呈前窄后宽之势,东西最宽62米,南北长156米(现存),总占地面积12885. 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
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
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
两侧相陪建筑有木旗杆、铁旗杆、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楼、东、西长廊、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道坊院等。
其中春秋楼及其附属建筑于咸丰七年为捻军所焚,现存建筑152间。
全貌zl社旗山陕会馆系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商人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山陕庙,是一座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
其建筑之时正处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
加之会馆这一建筑类型本身就是资本萌芽商业繁盛之产物,客居各地的富商大贾聚敛的大量钱财,为会馆建筑艺术之创造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据有关碑文记载,社旗山陕会馆仅兴建春秋楼及附属建筑就花费白银707844两,兴建大拜殿及附属建筑花费白银 88788两。
如此庞大的正是由于以上所述之绝对优势,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现存80 余座同类建筑中,首家于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
2、建筑特色一、琉璃照壁“照壁”亦称“影壁”,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独特样式。
将照壁建得富丽堂皇,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功效,使整组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照壁壁面的艺术构图多姿多彩,大致可归为两种类型:盒子式和海漫式。
而社旗山陕会馆的琉璃照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的社旗山陕会馆(13张)则为海漫式与盒子式和谐结合的独特艺术样式。
其壁面之豪华,构图之巧妙,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有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筑群

这个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有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筑群社旗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
自古有“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之说。
社旗历史文化灿烂辉煌。
县城所在地赊店古镇古称“赊旗店”,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起师反莽”而得名,是“万里茶道”的重要中转站,有“中原第一古镇”之称。
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构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筑群。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气势恢弘,辉煌壮丽,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被有关专家誉为“天下第一会馆”。
曾经的辉煌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早已渗透在现在悠闲的慢生活中,步入其间,似饮一杯醇香老酒。
山陕会馆一座小小的河南古镇,却拥有九座城门;随处走走,便可发现原本应藏于皇宫内院的装饰……社旗,这个东汉刘秀曾赊酒并借店旗起义的地方,清朝时便已发展成全国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虽然这里早已归于平静,但曾经的辉煌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也早已渗透在小镇现在悠闲的慢生活中。
步入其间,似饮一杯醇香老酒。
晨光中的会馆大院古道、古树、古碑、古庙、古井……到处都烙有祖先留下的印记,这也让河南南阳的社旗县给人的第一印象原生态十足。
也难怪,社旗是河南很早的居民居住地之一,小镇恬静悠然的生活稀释着现代的压力,古朴巍峨的建筑夹杂着历史的沧桑。
老城的生活闲趣古朴社旗悠久而特殊的历史,让这份古朴沉淀得尤为凝重。
初来乍到的人难免疑惑,一座小小的镇子,怎么会有九座城门?原来,在东汉建立之前,刘秀在这里赊账并借店家印有“刘记”字样的店旗起义。
刘秀称帝后,想起了社旗,于是便将当时他赊账的兴隆店改名为赊旗店,简称赊店,小镇也改称赊旗,之后慢慢被谐音“社”取代。
传统“背阁”之戏其实在汉朝,社旗就已发展成中原有名的大镇,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经济更是达到鼎盛。
清咸丰年间这里不仅修建了城墙,还模仿皇城的规制设立了九座城门。
社旗山陕会馆山陕会馆游记

社旗山陕会馆山陕会馆
游记
山陕会馆游记
开发区东城小学五年级一班高欣凯
我们大聊城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美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
如: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等,暑假我就去了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古城东南,运河西岸,是山西陕西的商人聚集、贸易的地方,它有270多年的历史。
从外面看山门庄严,古树参天,从这气势就能看出聊城当时经济的繁荣。
来到山陕会馆山门,门上面挂在协天大帝的匾,两边有折壁。
走进山门,中间是戏楼,两边是钟楼和鼓楼。
戏楼和正中间的关帝大殿正对,还有南北看楼。
山陕会馆供奉的是关羽,因为关羽是山西人。
他以义行天下,忠诚、义气。
大殿正中关公威风凛凛,目光炯炯,左边关平,右边周仓,所以山陕商人信奉他能保佑平安发财。
关帝大殿左边是财神殿,右边是火神殿。
关帝大殿后面是春秋阁。
这两个殿檐上的雕刻精妙绝伦,寓意深刻,令人啧啧赞叹。
雕刻的有24孝图,春华秋实等表现了商人的仁孝和盼望生意兴隆的意思。
参观完会馆,我很有感触,山陕会馆是聊城的名片,是聊城的象征,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社旗山陕会馆解说词

社旗山陕会馆解说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社旗山陕会馆呀!这地方,那可真是个宝藏。
你想想看,那精美的建筑就像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摆在那儿。
一走进那大门,哇塞,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特别的世界。
那雕梁画栋,那细致的雕刻,那独特的布局,不就跟咱家里精心布置的房间一样嘛,但可比咱家里的漂亮多了去啦!
那戏楼多气派呀!想象一下,以前的人们在这儿看戏,得多热闹,多有意思。
那声音仿佛能穿越时空传到现在呢!还有那拜殿,庄严又肃穆,站在那儿,你都能感觉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会馆里的那些石碑呀,就像是一个个沉默的见证者,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你去看看那上面的字,虽然咱不一定全认识,但能感觉到那都是有故事的呀。
还有那庭院,走在里面,就仿佛在跟过去的时光对话。
说真的,社旗山陕会馆真的值得你花时间好好去逛逛。
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化。
你在里面转一圈,就好像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咱平时总说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有时候家门口就有值得探索的好地方呀!社旗山陕会馆不就是嘛。
你去了,绝对不会后悔。
你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咱可别小看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这都是咱的财富呀!就像咱家里传下来的宝贝一样,得好好珍惜。
所以呀,有机会一定要去社旗山陕会馆走走看看,去感受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
相信我,你会被深深折服的!。
山陕会馆觅商宗

尔虞我 诈、不指 山卖磨 、不假 冒伪劣 …… . . 而要重 信 誉 一诺 千 金 ,重 质 量货 真价 实 ,讲 义 气互 帮互 助 ,修 善 果荫 及子 孙 。
雕刻是会馆的一绝 。在 “ 无石不刻、无木 不雕” 的宗 旨下 ,西游 、三 国、封神 、白蛇 、八 仙、杜甫 吟诗 、李 白骑 鲸等传说故事 ,遍布地上 、地下 、柱 石 、房 檐 。大 拜殿 前的石 雕 “ 九龙 口” ,九 条 巨龙 相 互交错 、层层迭压 、藏头露 尾 ,既 有 “ 拧成一股 绳 ”的气势 ,又有含蓄委婉温 柔宜人的形态 。雕 刻
蛛 ( 珠) 、丰盈 的蝠 ( 福) 、健 壮的雄 师、栩 栩如生
的 人物 、跌 宕起 伏 的 山水—— 烘托 出 了四 个 溜金 大字 :义贯古今 。它是对春秋楼 内供奉的关 羽的赞
誉 ,是 商人内心的尊 崇 ,更是 山陕会馆这 篇文章的
标题 。它蕴含着商 人的心声 :商人不 见利忘 义 ,不
用 “ 忠”“ 义”做 一 件锦 被 ,盖掉 人世 间的缺憾 。 山陕 会馆 这 座 完美 的 艺 术殿 堂 , 昂然 屹 立在 南 阳盆 地 。它是秦 、晋几代商 人的丰碑 ,也是 一道 丰 盛的 艺 术大 餐 。
山陕 会馆于 乾隆二十一年 ( 1 7 5 6年 )奠基 ,经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到光绪十二年 ( 1 8 9 2 年)
于修 “ 山陕 会馆 ”的 传说 在赊 店 仍脍 炙 人 口。
赊 店 ,地处 中原 ,交通便利 、人 口众 多、民风 朴实 ,为 秦晋 商人提供 了施展才华 的平 台 。当这些 商人生 意兴 隆 、钱 袋 日丰 、精神 追求 日渐 强烈 时 ,
他f f q L , 中便 有个梦 :让 忠义之光 照亮经营之路 ,把 经 营变 成 一 条通 达 理想 的 艺术 。于 是 他们 遍 寻 中
2018-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1页)

2018-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也许您还喜欢:
∙北京故宫英文导游辞
∙哈尔滨导游词 (3000字)
∙琼海导游词
∙小南海导游词
∙上海大剧院导游词
∙独乐寺导游词 (201X字)
∙西安导游词
∙宁夏沙坡头旅游区
∙杭州导游词
∙齐鲁第一古村朱家峪导游词
∙香港公园的导游词
∙乌梁素海生态旅游度假村导游词。
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社旗山陕会馆,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会馆的概况。
社旗山陕会馆位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赊店镇中心,赊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
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山西、陕西两地的商人为在此地有一处“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崇忠义”的场所,遂集巨资兴建了这座富丽堂皇的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经六帝136年,至光绪十八年竣工。
会馆座北朝南,总占地面积13423.60平方米。
建筑布局采用我国特有的中轴对称式的传统风格,集皇宫、庙宇、商馆、园林艺术之大成,既雄伟壮丽、又典秀大方。
在全国同类建筑中,社旗山陕会馆以其建筑时间之长、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商业文化内涵之丰厚而风标独树。
在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三A级旅游风景区。
位于会馆最南面的就是琉璃照壁,又称“九龙壁”。
高10.4米,宽13米,厚1.07米,单檐硬山顶,由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镶嵌而成。
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四个大字,它是指关羽的义气从古到今都是堪称第一的。
因为会馆供奉关羽。
所以会馆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称关公祠。
在下方是一神兽,它的名字叫“白泽”,有明是非,辩善恶的功能。
照壁上最显眼的为这三幅大型砖雕图案,从东至西依次为“四狮斗宝、二龙戏珠和鲤鱼跳龙门、狮麒争斗”三幅砖雕图案夹两幅竖幅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庥光常荫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
”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的仰慕追念之情。
另有姿态各异的龙和福、禄、寿等图案布满照壁。
整个照壁设计巧妙,色泽绚丽,构成了古代建筑不拘一格的独特风彩。
在这两侧为东、西辕门。
因为会馆敬奉关羽,所以有辕门两座。
辕门为会馆正门,上下两层,砖木结构。
社旗山陕会馆的雕塑艺术

社旗山陕会馆的雕塑艺术社旗山陕会馆位于河南南阳市社旗县城,史称赊店,因东汉时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
历史上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为全国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这里曾经是河泊交汇、商船繁忙的南北经商水汉码头,如今,随着交通运输进步和河水的减退,昔日商务繁华的景象已不存在,但是当年山、陕二省商贾所建的山陕会馆依然展现曾经的辉煌与富丽,特别是其造型奇特的木雕、石雕和陶瓷雕造型艺术,集中外建筑雕刻之精华,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芒。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21年(公元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
自南向北呈现中轴线式分布,主体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悬鉴楼、大拜殿、春秋楼四部分组成。
布局严整,庄严肃穆。
除“春秋楼”被毁外,其余保存尚好,是清代古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建筑群。
地处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中心要地,其建筑雕刻融合南北文化之长,合璧北方古建筑雕刻艺术的雄浑壮观之气势和南方古建筑柔美典雅之风格于一体,在我国古建筑中独树一帜。
其主要雕刻作品有:石雕,木雕,陶瓷雕塑。
会馆的前部是巨大而又华丽的“二龙戏珠”陶瓷琉璃浮雕照壁,仿北京“九龙壁”建造,用彩釉陶瓷大方砖砌成,透花雕龙,图案精巧,构图艺术,金碧辉煌。
悬鉴楼为会馆中间的戏楼,重1/ 6檐歇山式建筑,上下三层,环楼上下,均有木、石雕刻,戗脊上饰以人物走兽,雕工精细,玲珑奇观。
大拜殿为会馆的中心,殿前所筑平台,周围有栏杆,两边为石门,中立一石雕牌坊,精雕细镂“金龙缠玉柱”、“文武狮子”、“八爱图”;牌坊下为“九龙口”,斜铺云龙石雕。
殿前两侧,各有大石雕壁画,采用浅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雕法,右壁石刻浮雕壁画“渔樵耕读”,山水亭台、人物、鸟兽,雕琢精细,布局严谨;左壁石刻浮雕壁画“十八学士登瀛洲”,雕造工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前殿为宴会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殿檐下木刻浮雕“西游记”、“封神榜”等图案,雕工精巧,形象逼真。
后殿供有关羽牌位。
会馆的建筑结构和雕刻艺术,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社旗山陕会馆雕刻艺术兼容三教九流口味,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于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导语:河南是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一游。
以下是橙子为你介绍的河南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社旗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在南阳东北45公里处。
它东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宛城区毗连,北和方城县交界,南与唐河县为邻。
1965年建立社旗县,社旗镇为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
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
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仅各省商人建的同乡会馆就有: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十余个。
全镇人口13万,镇内有72道街,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余条。
1989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又名山陕庙、关公祠,曾称鼎元社,是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
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1/ 4
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改称山陕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137年。
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
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沿中轴线有琉璃照壁、悬镒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左右陪衬建筑相互对称,自南至北有: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二楼、东西廊房和大拜殿两侧的药王、马王两座陪殿。
建筑布局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合理,殿堂楼阁疏密有间,北高南低,鳞次栉比,气势雄浑,相映生辉。
各类建筑物共152间,室内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铺砌,建筑物采用石雕、木刻、火铸或陶瓷塑精美图案作装饰。
据碑文记载:“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
耗白银数百万两。
总之,会馆的总体设计追求诗情画意,陈设装饰极尽富贵华丽。
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起的,高10.4米,宽13米,厚1.70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
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
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
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
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
仰慕追念之情。
字迹采用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严肃穆生辉。
2/ 4
照壁陪衬建筑有相互对称的东辕门、西辕门、东马厩、西马厩环
抱成会馆前院。
我们现在进前院参观。
院中立有白玉雕狮一对。
狮前立铁旗杆,铁旗杆高15米,重5万余斤,青石须弥座,束腰部雕天马、麒麟、狮子、异兽图,须弥座上立铁狮,旗杆穿狮而过。
旗杆上有大、中、小三个云斗,每个云斗上有四个风铎,云斗间行龙缠绕,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日战争时期,东边的一只鸟被日本飞机炸掉。
铁旗杆铸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20xx年),据传为分节拥土铸造而成。
辕门东西相对,筑于高大砖券拱门上,为单檐歇山顶。
下有砖护栏围绕,高12.37米,正中分别嵌石刻“升自阶”、“阅其履”匾额。
这是悬镒楼,又名“八卦楼”,是会馆的戏楼,兴建于嘉庆元年(1786年),竣工于道光元年(1820xx年),历时20xx年。
楼高18.36米,长20米,宽18米,分上中下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
正脊两侧装饰有行龙、牡丹图案,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楼门两边对联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远求到南海”。
楼内竖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层柱础,上层多为鼓形,下层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
楼北面为戏台,上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悬镒楼”匾额。
“悬镒”两字系山西明末书法家傅青主所写(是从山西托来的)。
“楼”字系叶县清末举人许靖所写。
两侧石柱上分别刻“还将[日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
无差”对联。
舞台屏上悬挂“既和县平”匾额。
戏台上下布满木、石3/ 4
雕刻图案,其内容多以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这分别是钟楼和鼓楼,相对称坐落于悬镒楼两侧,钟楼内悬大钟一口,钟高5尺,重2千余斤,人称聚将钟,亦称“金钟报晓”,鼓楼在西侧,内悬挂更鼓一面。
现在我们穿过戏楼进入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大院。
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两边系条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须弥座方校,柱的两侧附以抱鼓石,中柱两侧鼓面刻:“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八爱图。
中坊上雕福、禄、寿三星。
匾书“孟氏难言这浩然”,相传是社旗拨贡张玉炎撰写。
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诗”,右上雕“李白骑鲸”,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图”,匾书:“履中蹈和优入圣城”。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