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的中国书经典籍

合集下载

修身养性十大经典书

修身养性十大经典书

修身养性十大经典书
修身养性十大经典书包括:
1.《论语》:是儒家经典,记载了老子、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诲,内容涉及到道德、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收录了孟轲的七篇文章,其中包含了众多有关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念。

3.《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穆天子所著,讲述了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培养正确的观念。

4.《庄子》:庄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门生庄周所著,内容着重于哲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正确的思考问题。

5.《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是老子的著作,讲述了道家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从中获得智慧。

6.《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著作,内容涉及到伦理道德、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社会,培养正确的观念。

7.《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是春秋时期的著作,内容涉及到政治、历史、社会等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历史,培养正确的观念。

8.《易经》:易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是由传说中的周文王及其儿子太甲编写,内容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培养正确的观念。

9.《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是由司马迁所著,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历史,培养正确的观念。

10.《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是传说中的尧、舜编写,内容涉及到文学、音乐、史学、哲学等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文化,培养正确的观念。

大学生必看的国学书籍推荐

大学生必看的国学书籍推荐

大学生必看的国学书籍推荐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

国学使我们的经典文化,大学生要多看看你国学,多学习中国文化。

下面店铺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看的国学书籍,欢迎参阅!大学生看的国学书籍《战国策译注》(精编本)一部全面展现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一》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战国策·秦第一》本书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汉书译注》(精编本)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开创了我国断代史的先河,与首屈一指的通史《史记》齐名,居二十四史前茅。

《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简洁整饬、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

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汉书·扬雄传》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汉书·陈汤传》本书记载了西汉刘邦至新朝王莽统治期间230年的史事,《汉书》在记事上不过激不怪异,不将人或事故意过分压低或过分抬高,材料丰赡众多却不秽繁杂乱,详尽而有体例规矩,使人读来兴趣盎然而不厌烦。

《三国志译注》(精编本)一部三国对峙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演义》的创作源泉。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中国红色经典书籍100部

中国红色经典书籍100部

中国红色经典书籍100部
中国红色经典书籍 100 部是一个涵盖中国文学经典著作的列表,这些书籍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类型,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传记等,许多作品都是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和阅读。

以下是一些中国红色经典书籍的简要介绍:
1. 《红楼梦》 - 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述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衰历程。

2. 《水浒传》 - 明代小说,讲述了一群义贼的故事,以及他们与统治者之间的斗争。

3. 《西游记》 - 元代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4. 《三国演义》 - 明代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东吴和魏国之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

5. 《论语》 - 中国古代的一本思想类书籍,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道德经》 - 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著名哲学著作,主要探讨了道家思想和人生哲学问题。

7. 《资治通鉴》 - 包括从公元前 403 年到公元 959 年的中国历史的编年史,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编年史。

8. 《史记》 - 中国古代史书,分为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五个部分,包括了
从上古时期到西汉末年的历史。

9. 《孙子兵法》 - 古代军事学著作,主要论述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典籍之一。

除了以上书籍,还有许多其他的经典著作,如《兰亭集序》、《正气歌》、《金瓶梅》等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些书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

必读的50本经典好书

必读的50本经典好书

必读的50本经典好书01文学名著1.《红楼梦》曹雪芹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高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而有书君则更愿意将之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可以说,它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更是几千年来世界文学的瑰宝。

2.《活着》余华这本书讲述了在内战、大跃进等社会变革下,主人公徐福贵与他的家人屡遭苦难的故事。

随着父母、儿女、妻子、女婿、外孙相继死去,福贵孤零零一人,最终和一头陪伴他的老牛在阳光下落幕。

有人说,他在与命运抗争,想守护属于自己的爱与温暖,但命运却总是不断撕扯着他残存的温情。

活着,也许就是生命最后的尊严。

3.《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此著通过描写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此体现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通过这部小说,马尔克斯创建了一个浓缩的宇宙,汇聚了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在中国,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天才般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中国文学大河的流向,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4.《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中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经典戏剧。

它不仅是人文主义的悲壮颂歌,更是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

5.《月亮与六便士》毛姆20世纪风靡全球的毛姆代表作。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

他不惜抛却所有现实,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到一幅幅绚烂的画布中。

仿佛每一幅画作都呐喊着理想无价,自由选择的权利无价。

6.《复活》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中国人一生必读的100本古典书籍,你读过几本?

中国人一生必读的100本古典书籍,你读过几本?

古典文学泛指各民族的古代文学作品,是文学的一部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基础,它是承上启下的,是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

所谓的古典文学,也专指优秀的、有一定价值的古代文学作品。

“古典”在拉丁文中是“第一流的、典范的”意思。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理论家以古希腊、罗马的优秀作品为典范,称为古典文学。

在中国,把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直到五四以前大量的有一定价值的文学作品,叫古典文学。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广大网友朋友们挑选出来了100本古典书籍,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宝典,希望更多的人传承下去!《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孟子》《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中庸》《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国学经典著作名录

国学经典著作名录

国学经典著作经部——儒学经典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不可不知的300部国学名著内容简介文化是人的精神脊梁,它能使人读懂世界,读懂生活,读懂自己,并且能更好地诠释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和精神面貌,这对于开拓人生的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本书介绍了从先秦两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不同时期最具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共300部,对其精要内容进行了讲述,便于读者一册在手,对众多中国经典名著了然于胸。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的先祖是宋人。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石城学区23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著27红岩罗广斌, 杨益言著28皖南事变黎汝清著29骆驼祥子老舍著30家 老舍著31《茶馆》老舍32《舒婷的诗》舒婷33 青春之歌杨沫著34王朔文集:1978-1992王朔著35 京华烟云林语堂著36《金锁记》张爱玲37 平凡的世界路遥著38《许三观卖血记》余华39《务虚笔记》史铁生40《长恨歌》王安忆41《创业史》柳青42《笑傲江湖》金庸43《活着》余华11《小逻辑》(德)黑格尔著1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案例教材主编尹书范,纪克勤13《物种起源》达尔文14青年困惑的哲学畅想许惠英,冯同庆著15建国以来哲学问题讨论综述艾众,李唤编16《哲学史讲演录》(德)黑格尔17生活与哲学邵华泽[著]18 谁能追得上乌龟?戴宏森著19雷锋人生哲学漫谈李秀康, 钱建军主编20孟子与百姓生活田玉川著21荀子:进取人生彭万荣22道德经译释老子著;徐浩注释23老子智慧心解戴建业著24庄子智慧心解扬帆著25墨子选译(战国)墨 翟著;刘继华译注26孙子孙武著;曹操等注27韩非子战国)韩非著;梁海明译注28鬼谷子原著 [战国] 鬼谷子;琮琼译注29吕氏春秋原著吕不韦;译注任明, 昌明30论衡选译(东汉)王 充著;黄中业,陈恩林译注31诸葛亮文选译(三国)诸葛亮著;袁钟仁译注32史记选译 (西汉)司马迁著;李国祥等译注33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胡毅, 李化东编著34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有效交流的30个技巧纪康保编译35职场竞争心理咨询手册金鸣编著36社交心理学刘洋,刘影编著16《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美)F•J戴森著17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宿春礼编著18*十万个为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当今世界之谜集解王建成, 曾祥一著20智慧背囊王玉强21阅读改变人生巴丹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099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哈尔滨出版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89人民文学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南海出版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广州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商务印书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商务印书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成都:巴蜀书社,19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成都:巴蜀书社,1990成都:巴蜀书社,1990成都:巴蜀书社,1990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三联书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0南方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读的中国书经典籍
人生读的中国书经典籍 1.《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2.《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

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

《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3.《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
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4.《家范》
《家范》为历代推崇为家教的范本,全书共十九篇,系统地阐述了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

书中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对我们颇有启发还收集了大量历代治家有方的实例和典范,为后人树立楷模。

据史志记载,唐代狄仁杰曾著《家范》十卷,但书已不传。

司马光乃取前人旧名,撰成此书,以为家教课本,后学准绳。

首载《周易·家人》卦辞以及节录《大学》、《孝经》、《尚书·尧典》、《诗经思齐》诸篇语录,作为全书之序。

正文凡自《治家》至《乳母》共十九篇,杂采史事中可认为后代法则者,其间亦夹有作者自论。

作者认为,治家“莫如礼”,齐家的规范应是:为人祖者,要“以义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为人父者,要“爱子教之以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为人子者,则应以孝为天经地义,为行动之准则。

作者这种节录诸经治家之语为纲领。

以搜集史事为例证,阐发封建大家庭的伦理关系、道德规范以及如何治家的方法,深受封建社会士大夫的推崇,被目为家庭必备之教育课本。

全书节目备具,简明扼要,切于实用,并且其大旨归于义理,以敏德为行动之本,是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修身治家的规范。

为研究古代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方式、方
法提供了原始材料。

清康熙年间,朱轼曾评点此书,可供研究者一并参酌。

主要版本有明万历间刻本,清《四库全书》本,《留余草堂丛书》本;朱氏评点本,见载于《朱文端公藏书》及《洪氏唐石经馆丛书》中。

中国经典书籍 1.《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

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2.《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儒家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

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人生看的中国书籍 1.《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2012年8月14日,新“24孝”行动标准出炉。

2.《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

这本书是作者王永彬“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一经堂完成的。

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