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集团案例分析
三鹿奶粉案例分析

三鹿奶粉案例分析三鹿奶粉案件是中国奶粉行业历史上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由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许多婴儿患上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热议,也给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首先,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三鹿集团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测机制。
三鹿集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了不合理的生产工艺,添加了大量的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也是造成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监管机构在政府投资的压力下,存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不严格现象。
其次,这一事件对中国奶粉行业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次事件导致全国各地对奶粉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消费者普遍对奶粉产品持怀疑态度,导致奶粉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在这次事件中,许多厂家出现倒闭潮,导致了奶粉市场的混乱和垄断程度增加。
此外,这也是中国民众食品安全意识觉醒的标志,引起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视和改革。
最后,三鹿奶粉案件给中国政府带来了重大的考验和挑战。
政府作为监管机构,本应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和检测,但在这一事件中监管机构的失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抗议,政府被迫对三鹿负责,追究了三鹿集团及相关政府官员的责任。
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监督力度。
总的来说,三鹿奶粉案件是中国奶粉行业面临的一次严重食品安全事件。
这一事件给中国奶粉行业和中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这次事件的发生使中国政府意识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不足,并加强了监管力度,推动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改革。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风险评估分析——重要环节
内部风险方面 三鹿未对管理层、经营层及关键岗位人员的职业操守进 行分析,以防止因为个人偏好而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的 风险。 外部风险方面
企业面临奶源短缺的风险,三鹿集团在原奶的争夺大战
中,弱化了对原奶的质量控制,加大了经营风险。
控制活动分析——重要手段
事实角度 三鹿集团能够在2007年前“屡次”查出耿某提供的牛奶 不合格,说明企业拥有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并得到切实
Thank you!
执行。
管理者监管角度 如果三鹿集团的管理者能对日常控制活动中发现的一些
不良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异常现象(屡次不合格
的原料提供者后来提供的都是合格原料)寻找合理解释, 以进一步提高控制活动的效率效果,就不会发现不了类 似“耿某”的伎俩了。
信息与沟通分析——重要条件
早在2008年3月三鹿集团就已经接到消费者的投 诉,6月份反应的人越来越多,但直到2008年8 月2日,三鹿集团才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石家庄政 府,这中间已存在信息与沟通不及时、不全面 的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 监管部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 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报告至省(区、市)人 民政府,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和药监局及相关 部门报告。但三鹿的实际情况是,石家庄市政 府直到9月8日才将有关情况的书面报告提交给 河北省政府。这种信息与沟通的延迟在一定程 度上加大了毒奶粉的危害后果
内部监督分析——重要保证
日常监督分析 三鹿集团的驻站员监督检查,未能落实到位,
也缺乏内部控制的专门监督机构对驻站员的工
作进行日常监督,导致在原奶进入三鹿集团的 生产企业之前,缺乏对奶站经营者的有效监督。 专项监督分析 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没有让三鹿集团警 醒,2005年“早产奶”事件,三鹿集团本应开 展全面 20%年薪之外,没能从消除内控隐患的角度去 解决问题。
三鹿案例分析

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事件”震动全国。
该事件暴露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对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的思考。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也给我们设计、执行和评价内部控制带来反思。
1. 内部环境。
资料显示,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显然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三鹿集团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
事实上除了三鹿集团外,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耿氏兄弟等不法分子、告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可通过检测的技术人员、销售给不法分子三聚氰胺化工原料的人员,都存在着只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的问题,而这种环境因素也许才是真正导致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2. 风险评估。
这个要素要求企业及时识别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食品中不能添加的物质远比能添加的多,现有的检测手段不可能对每种有害物质都进行检查。
就奶粉这种需要从分散农户处采购原料的食品而言,每个农户的奶牛喂养过程、原料奶的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等都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这就给原料奶的质量检验带来了挑战。
我们知道,一般的企业内部控制都是针对常规事项进行设计的(如奶粉的营养成分是否达标等),而对例外事项(如添加三聚氰胺)则重视不足。
这对内部控制的设计提出了挑战。
3. 控制活动。
此次奶粉的污染物三聚氰胺尽管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还非常陌生,但在食品行业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2007年4月,中国徐州的一家宠物食品公司在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中添加此种物质冒充蛋白质,导致大批宠物肾衰竭而死亡。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目录
案件回顾
2008年9月,三鹿集团因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掺杂致毒物质三聚氰胺被迅速推向破产的边缘,2009年2月12日,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控制环境
内部监督
信息交流与沟通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五要素
控制环境
三鹿集团的大股东享有56%的控股权,第二大股东持有43%的股权,其余1%的零散股份由小股东持有。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控制。
质量效益决定s
04
03
Options
实质而不是形式决定内部控制的效果 All Kinds Contests
品牌经营决定内部控制的竞争优势 English Corner
02
战略思维决定内部控制的高度
01
启示与反思
未来展望
在财政部牵头下,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于2008年6月28日颁布,并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应用指引的征求意见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内部环境的培育问题、内部控制实施的内在动力问题更非短期可见效的活动。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不应是空中楼阁,它应该深植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对于企业而言,如何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更好地结合内部控制规范的贯彻实施来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战略目标,是我们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信息交流与沟通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三鹿集团的企业规模不断膨胀。无法有效地管理企业,成为制约三鹿集团发展的一大问题。按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但三鹿集团“长期隐瞒问题”,既没有积极主动地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关信息,没有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信息。
三鹿奶粉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8年,中国爆发了严重的三鹿奶粉事件,该事件震惊全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疾病,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对社会稳定和乳制品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背景下,三鹿奶粉法律案件应运而生。
二、案件经过1. 事件爆发2008年9月,多家媒体曝光了三鹿奶粉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的消息。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对全国范围内的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查。
2. 事故调查经调查,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存在漏洞。
同时,事件还揭示了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违法添加有害物质。
3. 法律诉讼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家属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也介入调查,对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4. 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决三鹿集团赔偿受害者及家属经济损失,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刑事处罚。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对该事件涉及的乳制品企业进行了严厉整顿,确保食品安全。
三、案件分析1. 侵权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三鹿集团作为生产者,其生产的奶粉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消费者遭受人身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此案中,三鹿集团因生产缺陷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刑事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部分责任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行政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国家有关部门对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2024年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范文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风险防范和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不少企业因内部控制失效而陷入困境,其中三鹿集团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本文将对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三鹿集团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以乳制品为主的综合性企业,曾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失效,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 产品质量控制不严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未能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导致产品中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超标,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 财务管理混乱三鹿集团的财务管理存在混乱现象,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财务报告失真,资金使用不规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 风险控制不足三鹿集团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在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等环境下,企业缺乏应对措施,导致经营风险加剧。
四、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1. 企业文化缺失三鹿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
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2. 管理制度不健全三鹿集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机制。
在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 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三鹿集团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使得企业得以长期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三鹿集团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三鹿集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
三鹿奶粉事件案例分析

三鹿奶粉事件案例分析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也是一起引发全国关注和震惊的事件。
2008年,由于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检出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路结石,甚至有婴儿因此丧命。
这一事件不仅对受害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和食品安全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鹿奶粉事件揭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薄弱之处。
在这起事件中,三鹿集团通过向奶牛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牛的乳品蛋白含量,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监管部门在对奶粉质量进行检测时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也未能有效地进行监管和制止。
这说明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监测手段、监管力度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也为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留下了隐患。
其次,三鹿奶粉事件对中国乳制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乳制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同时,国内外对中国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中国乳制品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也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最后,三鹿奶粉事件也促使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改革。
在此次事件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测力度,提高了食品安全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了对违法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保障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乳制品行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次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改革。
这次事件的发生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也促使我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食品质量,以此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鹿事件 案例分析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开端,紧接着在短短几个月内,患婴范围遍布了数个大省。
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
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此后政府开始介入,同时三元集团也正式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
08年底开始法院对三鹿集团的一些主要负责人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审判并执行。
通过这次事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道德问题,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
而奶粉是孩子的主要食物摄入,奶粉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了,还有什么可以给人们安全感呢。
卫生部在该次事故情况发布会上表示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为了经济收入而不顾孩子的健康安全,这本来就是为富不仁的一种表现。
并且这次事件更是严重触犯了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刑法等。
原三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更是犯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民以食为天,这次重大的毒奶粉事件对社会是一个警钟,食品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社会又怎么能长治久安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三鹿发展历程
1
一鹿: 一鹿:逐鹿中原
2
二鹿: 二鹿:占领全国
3
三鹿: 三鹿:走向国际及破产
1956-1986年 1956-1986年:逐鹿中原
1956年,18家饲养户 名社员组成“幸福乳业生产合作 年 家饲养户45名社员组成 家饲养户 名社员组成“ 社” 1960年,成为石家庄最大的奶牛养殖场 年
内 部 条 件
优势S 优势S 产品本身具有不可 替代性 企业具有强烈的忧 患意识 行业保持较快的增 长速度
战略事件分析
一、事件背景 二、事件历程 三、事件结果
一、事件背景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 )(化 三聚氰胺(Melamine)(化 )( 学式: ),俗称密胺 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 ),俗称密胺、 白精, 命名为“ 三嗪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 命名为 三嗪 2,4,6-三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 三胺” 三胺 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 溶于水( 常温), 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 常温),可溶于甲 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 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 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 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对身 体有害, 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 添加物。 添加物
4、科技环境 、
技术进步和研发投入在乳业企业规模和市场扩 张中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 张中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三鹿始终把推进科技 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 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在 全国同行业创造了“五个领先” 全国同行业创造了“五个领先”,建立了领先的由 博士、硕士为主力的200多人科技研发队伍,其中 多人科技研发队伍, 博士、硕士为主力的 多人科技研发队伍 中高级人才占比达70%以上。“产、学、研”相结 以上。 中高级人才占比达 以上 与全国16家科研院所合作 聘请国内外食品、 家科研院所合作, 合,与全国 家科研院所合作,聘请国内外食品、 营养、畜牧、机械等28名专家为顾问 名专家为顾问。 营养、畜牧、机械等 名专家为顾问。建立了领先 的科研平台。 的科研平台。2006年,三鹿技术中心、质检中心分 年 三鹿技术中心、 别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 别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为关键 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建立了领先的质量保证体系。先后通过ISO9001质 建立了领先的质量保证体系。先后通过 质 量管理、 环境管理、 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HACCP食品安全管 环境管理 食品安全管 理体系认证和GMP审核,十大基础体系、百项实验 审核, 理体系认证和 审核 十大基础体系、 检验、 道质量控制工序, 检验、1100道质量控制工序,使三鹿产品达到了最 道质量控制工序 高质量标准,拥有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装备。 高质量标准,拥有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装备。
1968年,引进人才,技术创新,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 年 引进人才,技术创新,
1973年,更名为“石家庄牛奶厂” 年 更名为“石家庄牛奶厂”
1980年,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被全国关注 年 产品畅销全国 多个省市 多个省市,
1986年,三鹿开创的“奶牛+农户”的饲养管理模式 年 三鹿开创的“奶牛 农户 农户”
1986年 2002年 1986年-2002年:占领全国
1993年,三鹿奶粉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 年 1995年,三鹿在同行中率先组建企业集团 年
1996年,石家庄三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年
1999年,专职生产液体奶的公司成立 年
2002年,“挺进中原,辐射全国”拥有30多家企 年 挺进中原,辐射全国”拥有 多家企 业
3、社会文化环境 、
我国乳品消费的早期增长主要集中在 以北京、上海、 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高收入型城 以及以石家庄为代表的基地型城市。 市, 以及以石家庄为代表的基地型城市。 目前, 目前 这些城市乳制品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人均35~40 kg。在未来几年, 市场增长的 人均 。在未来几年 重点将由大中城市转向城镇市场和部分地 区的农村市场。 区的农村市场。 城市化加快了生活和 工作的节奏, 促进了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工作的节奏 促进了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进一步刺激了乳制品的消费。据预测,每增 进一步刺激了乳制品的消费。据预测 每增 加1 个城市人口将会增加5 kg 的牛奶消费。 个城市人口将会增加 的牛奶消费。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较快及水平较高的地区 因此 在城市化进程较快及水平较高的地区 对乳制品的市场需求相对旺盛, 对乳制品的市场需求相对旺盛 乳品企业 趋向布局于这些地区。 趋向布局于这些地区。
一、PEST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
政治 法律
科技
PEST
经济
社会 文化
1、政治法律环境 、
由于乳制品对提高人口身体素质作用明 因此政府对奶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显, 因此政府对奶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这将 必然推动乳品行业的不断发展。 必然推动乳品行业的不断发展。2000 年教 育部联合另外6个部委共同发起 个部委共同发起“ 育部联合另外 个部委共同发起“学生奶饮 用计划” 目前, 该计划就覆盖了28 用计划”。目前 该计划就覆盖了 个省 市的4468家中小学校 饮奶人数占全国城市 家中小学校, 市的 家中小学校 中小学生的5. 年消费量超过100 万t 。 中小学生的 8%,年消费量超过 年消费量超过 目前政府正在考虑通过增加“ 目前政府正在考虑通过增加“饮奶有益健 的小学课文, 加强学生奶计划的推广。 康”的小学课文 加强学生奶计划的推广。 由于乳制品的消费刚性, 由于乳制品的消费刚性 而学生作为一个滚 动的整体将不断创造新的消费群, 动的整体将不断创造新的消费群 “学生奶 饮用计划”将长期推动奶制品的消费。 饮用计划”将长期推动奶制品的消费。
2002年 2009年 2002年-2009年:走向国际及破产
1 2 3 4
2005年,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入股三鹿集团 年
2006年,合资公司正式运营 年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鹿集团陷入困境 年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
2009年,三鹿集团破产 年
战略环境
一、PEST环境分析 二、SWOT环境分析
二、事件历程
事件爆发前夕
早在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公布的不合 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早在 年的 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中,三鹿奶粉亦在列, 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中,三鹿奶粉亦在列,但随后证实 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把三鹿撤出“黑名单” 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把三鹿撤出“黑名单”, 多个国家机关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多个国家机关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2007年9月2日,河北省产质量量监督检验院对蛋白质、亚 年 月 日 河北省产质量量监督检验院对蛋白质、 硝酸盐,以及抗生素残留等营养指标、 硝酸盐,以及抗生素残留等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及安全指 标等进行检测,结果全都合格。 标等进行检测,结果全都合格。该检验结果并由中国中央 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专访播出。 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专访播出。不过 据新浪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 据新浪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 年 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 月以来, 月以来 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 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 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 后在法院审判中, 后在法院审判中,公司管理人员证实公司最早接收投诉是 年底。 在2007年底。 年底
3、外部机会分析 、
O
O
机会
a
b
c
国家政策支持
潜在需求巨大
科技迅速发展
4、外部威胁分析 、
T
T
威胁
a
b
c
管理体制落后
有效需求不足
行业标准缺乏
SWOT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
外 部 环 境
机会O 机会O 国家政策支持 潜在需求巨大 科技迅速发展
威胁T 威胁T 管理体制落后 有效需求不足 行业标准缺乏 劣势W 劣势W 奶源基地建设相对 缓慢 产品结构不合理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二、SWOT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
优势S 优势S
机会O 机会O
SWOT环 SWOT环 境
劣势W 劣势W
威胁T 威胁T
1、内部优势分析 、
S
S
优势
a
b
c
产品具有不可 替代性
企业具有强烈 的忧患意识
行业保持较快 的增长速度
2、内部劣势分析 、
W
W
劣势
a
b
c
奶源基地建设 相对缓慢
产品结构不合 言, 人均G 一般而言 人均 D P 在1 000~3 000 美元区间消费能力增长最强。 美元区间消费能力增长最强。2003 年,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均 D P 已经达 美元左右, 而北京、上海人均G 到2 000 美元左右 而北京、上海人均 D P已经率先突破 000 美元 人均乳制 已经率先突破3 美元, 已经率先突破 品消费已经达到40 品消费已经达到 kg, 接近韩日等国的 水平, 增长率开始下降。 水平 增长率开始下降。还有大约一半的 省市人均G 接近1 美元, 省市人均 D P 接近 000 美元 这些省 市即将成为新的消费快速增长地区。 市即将成为新的消费快速增长地区。
三鹿集团案例分析
三鹿之死! 三鹿之死! 三鹿之思? 三鹿之思?
小组: 工本 工本311 小组:09工本 主讲人: 主讲人:杨林
目
录
战略背景 战略环境 战略分析 战略思考 成员介绍
战略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