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人文解读答案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教程考试答案

题目答案唐代文人入幕的高峰出现在哪个时期?肃宗至德宗年间下列不属于唐代入幕文士心理特征的是哪项?隐退养性“王杨卢骆”的排行最早出自何人之口?宋之问下列不属于唐代咏史怀古诗热点题材的哪项?桃花意象称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是哪位?王闿运害死王昌龄的凶手是谁?闾丘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谁的诗句?李贺“镀金”一词最早是嘲讽谁的?章孝标最早以“长生殿”为诗歌题材的是哪位?顾况“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陈述对象是谁?李师道下列哪位在《霍小玉传》中以负心郎形象出现?李益下列哪位词人之词善于织梦?晏几道下列未在“旗亭画壁”典故中出现的诗人是哪位?岑参“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原意指什么?戒于贪竞被周济认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词人是哪位?秦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作者是谁?岑参“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作者是谁?钱起有“诗囚”之称的是哪位诗人?孟郊下列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写诗最少的是哪位?高适下列不属于“空间诗学”范畴的是哪项?心灵地理白居易的粉丝是哪位?葛清唐代诗人中最早有意识地评说“李杨故事”的是哪位?杜甫下列哪项不属于白居易自我分类的诗歌内容?欢愉《长恨歌》的情感主线是什么?重色对“王杨卢骆”的排行深为不满的是谁?杨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是谁?卢照邻王勃离别诗的常用主题是什么?以精神的一致克服离别的伤痛下面哪项不是《滕王阁序》的情感内核?壮志已酬、志得意满的踌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谁?刘希夷下列作品没有“天问”意识的是哪篇?《代悲白头翁》下列诗人不属于非正常死亡的是谁?宋之问下列哪项不是陈子昂《感遇诗》的主要内容?说理“李益疾”是指哪一种品质?猜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绘的是哪个节日?元宵。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题与答案集锦(唐宋)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第一,他们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且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第二,在诗歌内容方面,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使诗歌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严肃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第三,在诗歌的感情基调上,他们的诗歌变得更加充实,或在诗歌中渲泄抑郁不平的牢骚,或写追求功名的热望,都具有一种昂扬、壮大、浓烈的情感!第四,初唐四杰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也有贡献。
王、杨擅长五律,五言律诗由他们初步定型。
卢、骆以七言歌行见长,歌行体诗在他们手中获得改善与发展。
杜审言与沈宋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为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1、五律:沈、宋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2、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峤)、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
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主张:1、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有“兴寄”。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3、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意义1、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2、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章节测试答案4

24【多选题】以下哪些王勃作品中的名句出自于《滕王阁序》之中?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穷睇眄于中天,计娱游于暇日。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老当益壮,宁衣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正确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穷睇眄于中天,计娱游于暇日。
### 老当益壮,宁衣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5.【多选题】以下哪些诗人的去世是病逝?A. 孟浩然B. 李白C. 王昌龄D. 陈子昂正确答案:孟浩然###李白26.【多选题】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表达出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哪些方面?A. 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B. 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C.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叹D. 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正确答案: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叹###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27.【多选题】在历史上,以下哪些原因成为死亡主题进入诗歌的原因?A. 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B. 战乱、朝代频繁更替、迁都等人事变迁对士人心灵的影响C. 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士人心灵的影响D. 诗人求仙炼丹,放浪形骸于山林之中正确答案: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战乱、朝代频繁更替、迁都等人事变迁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诗人求仙炼丹,放浪形骸于山林之中对应章节第八章1.【单选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古人离别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它出自于何人何作?A. 屈原《离骚》B. 晏殊《拂霓裳》C. 谢惠连《雪赋》D. 江淹《别赋》正确答案:江淹《别赋》2.【单选题】以下事物与“及时行乐”最为相宜的是?A. 酒B. 棋C. 茶D. 琴正确答案:酒3.【单选题】酒与豁达旷放相联系,最盛于古代的哪个时期?A. 汉代B. 唐代C. 魏晋D. 宋代正确答案:魏晋4.【单选题】杜甫诗中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酒中仙”是指哪位诗人?A. 陶渊明B. 阮籍C. 李白D. 嵇康正确答案:李白5.【单选题】“沧浪亭”之名为何人所取?A. 苏轼B. 苏辙C. 苏舜钦D. 苏洵正确答案:苏舜钦6.【单选题】中国古代“浮生如梦”的人生观源自消解现实与梦幻界限的“蝶梦”,“蝶梦”与古代哪位人物有关?A. 孔子B. 老子C. 庄子39.【多选题】以下哪些内容属于昭君题材诗歌的内涵寄托?A. 感慨人生的穷通变化B. 针砭时弊,揭露官场腐败、钱能通神的黑暗社会C. 批判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D.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正确答案:感慨人生的穷通变化###针砭时弊,揭露官场腐败、钱能通神的黑暗社会###批判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40.【多选题】唐代咏史怀古诗歌题材中的武侯题材之基本主题包含以下哪些情感?A. 体现了唐人淑世情怀的空前高涨B. 表达了唐代文人对自身不被重用的怨愤与不平C. 凸显了唐人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体认D. 折射了道德比权力更强大的价值观正确答案:体现了唐人淑世情怀的空前高涨###凸显了唐人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体认###折射了道德比权力更强大的价值观41.【多选题】“废墟”是个相对性的概念,指古都城、遗址遗迹等意象。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

1.唐诗繁荣的原因:1.经济条件(稳定,繁荣)2.政治条件(清明+帝王的个人爱好形成社会风气)3.科举制度(诗赋取士)4.活跃的社会思想(侠—风骨(人格精神),儒—兴寄(政治方向),释—兴象,道—文辞)5.深厚的文化基础(别裁伪体+转益多师)6.社会条件(庞大的寒士【魏晋南北朝时指出生低微出生庶族阶层的读书人;唐代指地主阶级里处于中下层的文士】群体)2. 唐诗繁荣的表现: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现所保存的唐诗共3200多位诗人,50000多首诗歌)2.唐诗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衡量文学是否繁荣的四个参数:诗体,作家,流派,风格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3.唐诗发展四阶段:初唐(的情怀):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宇宙观,礼赞自然+礼赞生命,消灭人生短暂的感慨),陈子昂(建安风骨,感遇诗三类型:咏史咏怀感世),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盛唐(的气象):大李杜,高适,岑参中唐(的格调):白居易(诗分三类型:讽喻;醒世;感伤,有《长恨歌》,《琵琶行》),元稹,韦应物,韩愈(诗歌以丑为美,《落齿》写的气势磅礴)晚唐(的风韵):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4.词诞生于隋唐之际(理论依据:词是音乐文学,词是配合燕乐而生,燕乐隋唐才有+事实依据:《云谣集》)5.唐宋精神气质不同之处:唐朝是封建时代上升期,宋朝是成熟期。
唐代和宋代好比于牡丹和梅花(外内在);宋代:注重内心精神世界,理学发展大成(朱熹,张载,陆九渊);唐诗>宋诗>宋词【指成就】唐诗注重风神情韵,宋诗重筋骨思理6. 在唐诗中,汉即为唐!7. 词的特点:1. 词是音乐文学,起源隋唐时,雅乐(古代)清乐(魏晋南北朝)燕乐(隋唐),词配合燕乐而生 2.词是城市文学,世俗性,这是词作为新兴文学的本质所在(宋词的“俗”,是世俗的俗,宋代文学的俗,是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为代表的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排斥的民间文化的新兴)2.词是南方文学,作词的人(唐圭璋《两宋词人占籍考》),词中所言之物绝大多数都是南方有的江南景象,有地域性词牌《忆江南》,又叫《梦江南》、《梦江梅》、《望江南》3.词是女性文学,女词人很少,男词人因为“男子作闺音”【出自清代徐嗟凤的《词正》】,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8.有关爱情的诗词和名言举例:9.底层女子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是有《敦煌曲子词》的《菩萨蛮》和《乐府》的《上邪》,韦庄的《思帝乡》等视频中所举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例子: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李隆基和杨玉环10.白居易对李杨爱情有那么深的感悟是因为他自己也有段扯入心扉的爱情(湘灵姑娘)11.爱情的三角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12.爱情四境界:李商隐娶王茂元女儿有私心,属于功利境界;李清照与赵明诚属第三境界;泰坦尼克号,梁祝,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第四境界。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章节测试答案5

14.【单选题】以下哪一句话体现出儒家的隐逸观念?A. 不事君侯,高尚其事B.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C. 不为今身而修来世D.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正确答案: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15.【单选题】当晏几道在现实中遭遇了不幸和逆境时,通常会通过哪种方式逃避这种境遇?A. 寻梦B. 饮酒C. 执着D. 耕种正确答案:寻梦16.【单选题】“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其中“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句话渊源于?A. 古诗十九首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汉乐府民歌D. 白居易《种桃杏》正确答案:白居易《种桃杏》17.【多选题】古代文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自我价值?A. 浪迹B. 出仕C. 归隐D. 讲学正确答案:出仕###归隐18.【多选题】以下意象哪些可以算作隐逸意象?A. 孤松B. 秋菊C. 白云D. 归鸟正确答案:孤松###秋菊###白云###归鸟19.【多选题】怎样的人才能够符合隐士的真正定义?A. 有学问B. 有一技之长C. 有治国之才D. 不慕名利正确答案:有学问###有治国之才### 不慕名利20.【多选题】以下哪些称谓是隐士的别称或隐射出隐士的身份?A. 逸民B. 征君C. 匠人D. 狂士正确答案:逸民###征君###狂士21.【多选题】中国的隐逸文化具有怎样的历史影响?A. 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B. 为艺术样式的丰富和发展补充了养分C. 培养人自身的独立性D. 激发了士大夫文人为官的政治热情正确答案: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 为艺术样式的丰富和发展补充了养分22.【多选题】文人隐逸倾向的支持条件有哪些条件?A. 古代士大夫对于技艺享乐的必然结果B. 古代中国是一个发达的农业社会C. 传统的逃避哲学思想深入文人阶层D. 历代主流舆论对文人归隐的推崇正确答案:古代中国是一个发达的农业社会###传统的逃避哲学思想深入文人阶层###历代主流舆论对文人归隐的推崇23.【多选题】隐士们多数有孤高特立、独来独往、不食人间烟火的性格,不过他们并不寂寞,因为隐士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在他们的周围也有着志同道合者围绕相随。
好大学唐诗宋词人文解读2

第四周人生在世不称意1以科举时“凡八叉手而入韵成”闻名,却屡次帮助周围考生答题而屡第不中的唐代文人是?A、温庭筠;B、韦庄;C、李商隐;D、杜牧;2 “贬谪”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仕途上的一个现象,贬谪与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关系的起源至晚来自于?A、司马相如;B、屈原;C、宋玉;D、司马迁;3韩愈于元和14年(公元819年)被贬至潮州,他的贬谪缘由何事而起?A、卷入政治党派斗争;B、反对迎送佛骨触怒皇帝;C、在任官位时贪污受贿;D、提出变法触及利益方权利;4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人是?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韩愈;5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对唐代一诗人作如下评价:“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该诗人因用典颇深而使宋代初期蔚然形成“西昆体”诗风。
请问该唐代诗人是?A、李商隐;B、杜牧;C、李贺;D、温庭筠;6目前现存最早的宫怨诗是?A、班婕妤《怨歌行》;B、王昌龄《长信秋词》;C、谢朓《玉阶怨》;D、刘长卿《长门怨》;7晚唐诗人罗隐“十上不第”,屡次参加科举而失败,其原因是?A、才学有限,考不上科举;B、长相丑陋,性格狂妄而得罪考官;C、体弱多病,不堪长途跋涉进京;D、在科举考场上营私舞弊;8白居易在《思旧》一诗中写道:“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徽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从这几句描写中可以看出,韩愈(字退之)和元稹(字微之)的死因是由于?A、服用仙丹;B、服毒自杀;C、伤风感染;D、消化不良;9唐代的南方文学与屈原骚辞文学中的怨愤精神一脉相承。
在屈原的作品中,常通过一些意象表达作者感情。
以下哪一种植物常为屈原所引用以表达淑世爱国的情怀?A、兰花;B、莲花;C、菊花;D、牡丹;10从罗隐《嘲钟陵妓云英》一诗流传下来的成语典故是?A、白头如新;B、云英未嫁;C、咄咄怪事;D、长袖善舞;11李商隐一直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而在李商隐考上科举后不久,令狐楚因病去世,因此李商隐失去了凭依,于是他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并娶了他的女儿。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以下哪位诗人不在“初唐四杰”之列?选项: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答案: 【陈子昂】2、选择题:社会思想的活跃为唐诗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侠、儒、释、道是贯穿唐朝的四种主流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属于以上四种思想的哪一种?选项:A:侠B:儒C:释D:道答案: 【儒】3、选择题:以下哪位初唐诗人仅留下一首代表作却获得“孤篇横绝”的美誉?选项:B:张若虚C:陈子昂D:杨炯答案: 【张若虚】4、选择题: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发出“天问”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选项:A:屈原B:宋玉C:张若虚D:贾谊答案: 【屈原】5、选择题:“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形容的是以下哪位诗人选项:A:崔珏B:李白C:李商隐D:王勃答案: 【李商隐】6、选择题: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他与以下哪位诗人共同倡导古文运动?选项:B:欧阳修C:苏轼D:苏洵答案: 【柳宗元】7、选择题:清代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注著》提到“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反映了北宋的何种文化现象?选项:A:文人写词以言志B:文人写词以载道C:文人填词供歌女弹唱D:文人填词以自唱答案: 【文人填词供歌女弹唱】8、选择题:唐代诗歌繁荣的表现之一就是体裁的完备,包括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多种体裁,其中至唐才渐趋成熟的是?选项:A:律诗B:绝句C:五言诗D:七言诗答案: 【律诗,绝句】9、选择题:清明的政治环境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兵车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未已”就批判了执政者的穷兵黩武,该篇出自以下哪位诗人?选项:A:杜甫B:李白C:李贺D:刘禹锡答案: 【杜甫】10、选择题:关于唐朝诗歌“初、盛、中、晚”的划分始自以下哪部著作?选项:A:《沧浪诗话》B:《人间词话》C:《唐才子传》D:《旧唐书》答案: 【《沧浪诗话》】11、选择题:作为盛行于宋朝的文学形式,词起源于何时?选项:A:隋唐之际B:中唐C:晚唐D:宋初答案: 【隋唐之际】12、选择题:为什么说词是一种女性文学?选项:A:词的作者以女性居多B:“男作闺音”,多数词人常以女性口吻写词C:词描写的对象以女性居多D:词更多地表达女性的情感答案: 【“男作闺音”,多数词人常以女性口吻写词】13、选择题:唐诗的繁荣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累,但仅继承传统却无法解释诗在唐代的鼎盛,更重要的是如何继承传统。
唐宋诗词研究真题答案解析

唐宋诗词研究真题答案解析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而唐宋时期则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
唐宋诗词为后世传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融汇了文人雅士的才情与智慧。
对于研究和欣赏唐宋诗词的人来说,掌握一些真题答案的解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唐宋诗词研究的一些真题答案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段辉煌的文化遗产。
一、《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名篇,以下哪个选项是该诗的中心思想?A. 唐代社会繁荣昌盛B. 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C. 对长安城的美好赞美D. 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表现正确答案:D. 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表现解析:《登鹳雀楼》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并眺望远方的景象,抒发诗人对于志向远大、理想境界的追求之情。
所以,本题的中心思想是诗人追求理想境界。
二、以下哪个选项是杜牧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名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描绘的意境?A. 寂静幽深的夜晚B. 灯火通明的城市C. 色彩斑斓的秋天D. 安宁平和的村庄正确答案:A. 寂静幽深的夜晚解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描绘安闲而寂静的夜晚,表达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象的感慨。
所以,本题的意境是寂静幽深的夜晚。
三、以下哪个选项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名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中心思想?A. 对于士人遭遇困境的痛惜B. 对于逝去岁月的怀恋C. 对于祖国富饶的赞美D. 对于人生自然规律的思考正确答案:B. 对于逝去岁月的怀恋解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描绘了诗人在安宁夜晚的思绪之下,对于逝去岁月的怀恋之情。
诗中抒发了对于青春逝去、光阴易逝的深深感慨与思考。
所以,本题的中心思想是对于逝去岁月的怀恋。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唐宋诗词研究的真题答案解析是需要我们对于诗词作品本身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
然而,诗词的魅力在于它们的含义有时并不那么明确,而是需要读者去领悟和体会。
在学习与欣赏唐宋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去解读其中的艺术之美和哲理之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你觉得唐朝和宋朝有在精神气度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在文学上有什么表现?回答:唐朝国家富强而且思想外向,愿意开拓疆土,唐朝还是中国历代灭亡少数民族和国家最多,而宋朝,思想守旧不思进取,重文轻武,文人地位低下。
在文学上,唐朝的诗歌比较豪放大气,唐人是入世的,比如李白的诗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展现了这种气质;而宋朝诗歌有城市化、江南化、女性化的特点,比较婉约阴柔,但是也有豁达的风格。
看东坡被贬黄州所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回答: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5分)引“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如果说汉魏诗的特色是以‘风骨’为好,那么盛唐诗的特色则是以’兴象‘为主。
什么是兴象?就是结合了内心想法的大自然的景象。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先来逐字逐句看这首诗。
靠岸停泊在充满雾气的沙洲,夕阳西下,一股乡愁慢慢津上了旅客(孟浩然自己)的心头。
有一些诗呢,写景是为了写心情,这种手法被称为”比“,也就是我是为了写我的心情而写的景色。
而盛唐诗的特色是”兴“,就是景色触发了我的一些想法,景在先,情在后。
这首诗里孟浩然有景生情,称为”兴“。
这种情十分的真挚,是真的心有所感,并不是所说的硬生生的套上去的”俗情“。
看后面两句话,虽是写景,又何尝不是在写情。
旷野茫茫,天空低低的在头顶,江水清清,月亮在天空中在江水中。
独自一人看这旷野,看着明月,孤独思乡。
三、一、你觉得唐朝和宋朝有在精神气度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在文学上有什么表现?回答:唐朝国家富强而且思想外向,愿意开拓疆土,唐朝还是中国历代灭亡少数民族和国家最多,而宋朝,思想守旧不思进取,重文轻武,文人地位低下。
在文学上,唐朝的诗歌比较豪放大气,唐人是入世的,比如李白的诗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展现了这种气质;而宋朝诗歌有城市化、江南化、女性化的特点,比较婉约阴柔,但是也有豁达的风格。
看东坡被贬黄州所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2 二、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回答: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5分)引“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如果说汉魏诗的特色是以‘风骨’为好,那么盛唐诗的特色则是以’兴象‘为主。
什么是兴象?就是结合了内心想法的大自然的景象。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先来逐字逐句看这首诗。
靠岸停泊在充满雾气的沙洲,夕阳西下,一股乡愁慢慢津上了旅客(孟浩然自己)的心头。
有一些诗呢,写景是为了写心情,这种手法被称为”比“,也就是我是为了写我的心情而写的景色。
而盛唐诗的特色是”兴“,就是景色触发了我的一些想法,景在先,情在后。
这首诗里孟浩然有景生情,称为”兴“。
这种情十分的真挚,是真的心有所感,并不是所说的硬生生的套上去的”俗情“。
看后面两句话,虽是写景,又何尝不是在写情。
旷野茫茫,天空低低的在头顶,江水清清,月亮在天空中在江水中。
独自一人看这旷野,看着明月,孤独思乡。
3 三、宋词有所谓城市化、江南化、女性化的三大特点,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点谈谈你的体会,可以举一首词或者一位词人来进行具体分析,也可以说说你赞同或者反对这一点的原因。
回答:我认为宋词的女性化比较明显,下面以李清照为例。
李清照的现代女性意识更多的是在思想上表现出。
比如词《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小词,描写少女好奇而羞涩的情怀,感情质朴真挚,易安用“溜”、“走”、“回首”、“嗅”四个动作,把一个芳华少女这种情怀活灵活现地描画出来。
在封建闭塞的古代,女子一般只能藏于闺阁中,要随时表现得大方得体,她们思想保守,没有主观思想。
纵使心中有所想,也绝不会让人嗅得半分,更不用说像易安一样如此直接明白得表现少女情怀了。
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
这种批评也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饱满真实的情感是李清照词作的生命。
无论是写少女对理想爱情的渴望,还是写少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以及被良辰美景引发的难抑的爱欲,都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是源于生命欲求而发出的呼声,表现的是生命的自然本真与丰富饱满。
这种情感生活是个人化的,也是众多女性共同向往和追求的,是李清照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艺术表现,也是女性集体意识的自然流演与表现。
四、一、宋朝的词人晏几道可谓是一个沉湎在睡梦中的词人,其《小山词》中“梦”字出现了达六十次之多,试结合晏几道的生平经历、词人性格等方面,谈谈晏几道多写春梦词作如此之多的原因。
回答: 1.梦境一词中包含了作者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深刻人生感悟,甚至也囊括了晏几道梦幻般的人生。
他出身名门,幼年受到万般宠爱,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与那些才华横溢的寒士不同,晏几道有着高度的文化修养却缺少经历风雨的人生历练。
2.晏几道少年曾春风得意,词名早播。
由恩荫入官,随着晏殊的去世,家道中落,晏几道沉浮于生活激流之中,后来竟因郑侠反对新法被拘,牵连入狱。
入狱、出狱,对一个贵公子来说,不论身、心,均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这样一位阅世不深的词人怎能承受这样的身世巨变。
性格疏狂,纯真简单的晏几道是没办法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他成了不肯向现实低头的“痴人”。
3.词人与社会现实的一种疏离感逼迫着词人寻找另一种方式得到解脱。
词人开始封闭在自己的一个狭小空间里,执着追求一种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审美天地,于是梦幻般的情感世界,成了词人的栖身之所。
4.梦境本身的‘现实世界’通向‘理想世界’的‘桥梁’的特点,也使他一决梦中不可自拔。
题目解析:1)能够结合晏几道前盛后衰的家境变化,和词人相对偏于懦弱的性格方面来谈的,得基本分3分。
在结合诗人生平、性格特点的同时能够联系具体词作分析的,得4分。
能例举晏几道父亲晏殊去世、好友郑侠入狱、监颖昌许田镇、任开封府推官等几件对晏几道生平影响比较重要的事情,并分析其对晏几道的性格特点的影响,如变得颓唐自任、懦弱自卑、流于及时行乐等,归结到对其词作影响,得5分。
层次条理清晰,语言文字优美,得6分满分。
五、二、唐宋文人喜欢写与歌妓的交往,来极尽他们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姜夔《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但是歌儿舞女有时在文人心目中却并没有那么重要,文人兴之所至,往往可以将心爱的歌妓转赠给他人,或者与他人分享。
请结合唐宋时代背景以及相关史实,关于文人与歌妓之间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爱情,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我认为文人与歌妓之间有真正的爱情。
歌伎的文学创作活动,几乎与歌伎制度的发展成同步演进的态势。
歌伎地位低下却才华横溢,她们与唐宋文人士大夫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们是较早的觉醒者,有强烈的悲愁和自主意识,她们也留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词,用真情和聪慧,展现了一副别样图景。
唐人尚文好狎”,文人与艺妓的交往酬答在唐宋之际尤为密切。
狎妓、蓄妓、携妓等已成为文人风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并不认为这类事不道德,反而当作风流高雅的表现和某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这些妓女不仅容姿照人,更是“诗词书墨,谈谐歌舞,弄筝拨阮,品竹分茶”无所不能。
妓女的这种素质,尽管都是迎合社会时尚的牟利手段,但却与文人浪漫理想中的异性伴侣标准相吻合,这些地位卑微的女人,成了最具“女人味”的一群。
例如。
李白同王昌龄、高适、王涣之等人和歌妓们的交往一方面是作为失意时精神的慰藉,一方面也是由于艺术情趣的相投走到了一起。
而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使爱情萌芽。
~以下哪位诗人因为避讳而不能参与科举考试?李贺~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哪个朝代开始实行?隋朝~唐代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我们称这种风尚为_________。
行卷~著名的省试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谁的作品?钱起~①服务方镇②科举及第③入朝为官,这是多数唐代文人入幕所经历的三道程度,这三者的一般顺序为②①③~以下哪位唐代诗人不是“旗亭画壁”这一故事的主人公?岑参~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五十年仕途畅通,被誉为“太平宰相”是哪位宋代文人?晏殊六、殊~“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唐代著名的行卷诗,该诗是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呈现给何人的?张籍~杜牧的著名诗歌“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中的“三十三”指的是进士及第的人数~在唐代,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还有哪种方式是文人获得升迁的途径入幕~唐代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我们称之为方镇~“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唐代哪位诗人之手张籍~王维的诗歌“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与初唐的哪位诗人的“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虞世南“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古人离别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它出自江淹《别赋》辛弃疾“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写出了人生离别的悲苦、无奈,感情相当浓烈,它巧妙地化用屈原“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出自谁的作品苏轼以下哪两个感觉是从时间的维度入手的①人生如萍②人生如梦③人生如寄④人生如舟②③“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是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笔下?王维《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是及时行乐以下事物与“及时行乐”最为相宜的是酒酒与豁达旷放相联系,最盛于古代的哪个时期魏晋杜甫诗中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指的是哪位诗人李白“人生江海一萍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