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教案课件.pdf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精讲教案修辞本义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小学语文常用的八大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下面就每一种修辞手法的概念、作用、注意事项等结合例句进行详细讲解,并附练习供教案使用。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例句: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
2、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句: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句: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四)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注意: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概念与分类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掌握比喻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学会使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比喻手法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定义和分类练习法:进行比喻句的写作练习第三章:拟人3.1 教学目标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拟人手法进行写作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拟人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拟人句的写作练习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掌握夸张的定义和效果学会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写作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效果夸张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夸张的定义和效果练习法:进行夸张句的写作练习第五章:反问5.1 教学目标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反问手法进行写作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特点反问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问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反问句的写作练习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理解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排比手法进行写作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特点排比手法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排比句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排比句的写作练习第七章:对偶7.1 教学目标掌握对偶的定义和结构学会运用对偶手法进行写作7.2 教学内容对偶的定义和结构特点对偶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偶的定义和结构特点练习法:进行对偶句的写作练习第八章:对比8.1 教学目标理解对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8.2 教学内容对比的定义和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比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对比句的写作练习第九章:借代9.1 教学目标掌握借代的概念和种类学会运用借代手法进行写作9.2 教学内容借代的定义和种类借代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借代的定义和种类练习法:进行借代句的写作练习第十章:总结与练习10.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知识提高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综合写作练习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和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练习法:进行综合写作练习第十一章:反复11.1 教学目标理解反复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反复手法进行写作11.2 教学内容反复的定义和特点反复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复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反复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二章:设问12.1 教学目标掌握设问的概念和效果学会运用设问手法进行写作12.2 教学内容设问的定义和效果设问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设问的定义和效果练习法:进行设问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三章:引用13.1 教学目标了解引用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引用手法进行写作13.2 教学内容引用的定义和种类引用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引用的定义和种类练习法:进行引用句的写作练习第十四章:比拟14.1 教学目标掌握比拟的概念和分类学会运用比拟手法进行写作14.2 教学内容比拟的定义和分类比拟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拟的定义和分类练习法:进行比拟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五章: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15.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知识提高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进行创意写作练习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练习法:进行创意写作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学的巧妙方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学的巧妙方法修辞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修辞手法的教学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等,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修辞手法。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学的巧妙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实践修辞手法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应用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修辞手法。
例如,在讲解比喻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比喻句的作用和特点,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实践,加深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修辞手法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排比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排比句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排比句的节奏感和气势,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创作排比句,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排比修辞手法的理解。
三、结合课文内容,深入讲解修辞手法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修辞手法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修辞手法教学中应该结合课文内容,深入讲解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和特点。
例如,在讲解拟人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拟人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拟人句能够让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情感色彩。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中的拟人句,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来加深对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
四、加强练习,巩固学生知识掌握修辞手法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修辞手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练习,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课堂小练习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例如,在讲解夸张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夸张的句子,并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修辞学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定义: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和加工的方式。
2. 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
3. 修辞手法的分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等。
教学活动:1. 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修辞手法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二章:比喻教学目标:1. 了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比喻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教学内容: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2. 比喻的作用: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3. 比喻的构成: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4. 比喻的类型:直接比喻、间接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比喻的构成和不同类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比喻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直接比喻、间接比喻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比喻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比喻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三章:拟人教学目标:1. 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拟人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小学语文《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复习研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难点:学会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例子中学会识别和运用修辞手法。
2. 采用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修辞手法:分别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用法。
3. 分析典型案例:出示含有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识别并分析其修辞手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或短文创作,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或短文,进行分析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练习作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句库:收集和整理含有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用于课堂教学分析和练习。
2. 修辞手法简介:整理修辞手法的简要介绍,方便学生查阅和复习。
3. 练习模板:提供仿写和创作的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第2周: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用法。
3. 第3周: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教学修辞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修辞教学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修辞教学的意义修辞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修辞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其次,修辞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修辞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虽然修辞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对修辞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修辞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小部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
其次,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是简单地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缺乏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最后,一些教师对修辞手法的讲解不够深入,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导致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够灵活。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修辞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和案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实例来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修辞手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修辞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
四、注意事项在修辞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修辞手法的本质和内涵,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拟人句》教学设计

C、把其他事物当作人来写
(月亮害羞地躲着半张脸。)
3、示例理解。示例解读含人的神态、含人的言行、含人的心情的拟人句。
找出下面句子的拟人部分:
早晨,大榕树里可热闹了,鸟儿们有的欢畅地唱起了歌儿,有的高兴地跳起了舞,还有的笑眯眯的说着悄悄话。
人的神态:笑眯眯
人的言行:唱歌、跳舞、说悄悄话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辨析拟人句
1、拟人句的特点:拟人句是根据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的句子,通过描写,使物具有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就是用所写人的词来写物。
(注意:拟人句不能出现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2、拟人句的三种形式:
A、把植物当作人来写。
(石榴笑得裂开了嘴。)
B、把动物当作人来写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二年级的学生很难找出有关人的言行、神态、心情等词语,所以很难理解、辨析拟人句。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举例理解,了解拟人句的特点,掌握辨析拟人句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什么是拟人句呢?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写作中运用拟人句,会给文章带来生动、有趣的效果。
举例:公园里的牡丹脸绽开了笑。这句话赋予了牡丹人的神态,这样的句子就是拟人句。
小结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就叫做“人格化”。
人的情感:欢畅、高兴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练习 判断哪些句子是拟人句。
1、小猫今天很开心。(是)
2、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否)
3高粱熟了,慢慢地弯下了腰。 (是)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乐山思文教育修辞一、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成为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两只小虫都沉默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二、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淀》孙犁)三、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2、能熟练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仿写和改写句子。
3、培养提高学生对学修辞知识的迁移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各种修辞的基本特征。
2、能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教学难点:
1、能熟练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2、培养提高学生对学修辞知识的迁移和归纳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互动:
游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小学常见的修辞方式有哪几种?
(设问、反问、排比、夸张、比喻、拟人)
三、每一种修辞有什么特征呢?
A、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既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例:公园里的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
1、下列哪些句子是比喻句请打上“√”,不是比喻句的打上“×”。
B、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
例: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C、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它能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例: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大)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缩小)
例: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超前)
D、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好比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书籍好比一叶扁舟,它能载着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书籍好比一盏明灯,它能指引我们踏上前进的方向。
E、设问和反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2、反问是明知故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愿。
反问:例: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3、设问:例: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他就是欧立希。
四、修辞无处不在
1、积累成语中的修辞:
五、综合练习:
我是判断小能手:
1、判断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要求改写句子:
(1)特务很狡猾。
(改为比喻句)
(2)花儿在风中摇摆。
(改为拟人句)
( 3)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
六、能力展示
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至少三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情景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