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卫情况调研报告
环卫调研走访情况汇报

环卫调研走访情况汇报环卫工作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市环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各个环卫点进行了走访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走访了城市主要街道的环卫点,发现环卫工人在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由于环卫设施的不完善,一些环卫点存在垃圾堆积问题,给环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此外,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条件相对较差,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我们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进行了观察和了解。
我们发现大部分环卫工人都十分勤奋,他们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认真清理垃圾,保持街道的整洁。
然而,也有少数环卫工人存在工作不认真、态度消极的情况,这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些环卫工人缺乏相关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加大对环卫设施的投入,完善环卫设施,提高环卫工作效率,改善环卫工作条件。
其次,加强对环卫工人的关爱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加强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使他们更好地履行环卫工作职责。
同时,加强对环卫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激励环卫工人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
总的来说,环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工作,关系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我们需要重视环卫工作,加大对环卫工作的投入和管理,为环卫工人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市民的生活环境,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环卫工作的改善和提升。
环卫调研报告范文

环卫调研报告范文环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环卫工作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城市的整体环境卫生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解环卫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环卫工作的具体情况,为改进城市的环境卫生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先后参观了城市的垃圾收集、垃圾处理和街道清扫等环节。
通过与环卫工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针对市民对环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环卫工作的评价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城市环卫设施不足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城市的环卫设施并不完善。
垃圾桶数量不足,尤其是在人流密集区域,经常看到垃圾溢出桶外,给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2. 环卫工作力量不足环卫工作是一种劳累而又重要的工作,但我们发现环卫工人数量相对较少,工作强度大。
很多环卫工人要承担大片区域的清扫工作,导致他们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同时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
3. 环卫工人待遇低环卫工人的工资普遍比较低,部分地区甚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环卫工人的工资低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工作质量下降。
4. 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人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都存在差异。
一些垃圾桶里混有不同种类的垃圾,给后续的垃圾处理环节带来了困难。
四、改进建议1. 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政府可以增加投入,在人流密集区域增加垃圾桶的数量,有效减少垃圾溢出桶外的情况。
同时,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也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垃圾处理效果。
2. 增加环卫工人数量政府可以通过招聘和引进的方式增加环卫工人的数量,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环卫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 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政府应该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确保他们的收入能够与劳动成果相匹配。
环卫 现场调研报告

环卫现场调研报告环卫现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卫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了解当前环卫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单位对某城市的环卫工作进行了现场调研。
本报告旨在系统地总结我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改进环卫工作的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研目的是了解城市环卫工作的开展情况,深入探讨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研究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分析城市环境卫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覆盖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工作待遇、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给环卫工人进行调查。
此外,我们还亲自参观了一些环卫设施,观察了城市环境卫生的状况。
三.调研结果总结1. 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普遍艰苦,工作强度大。
调查显示,许多环卫工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包括周末和节假日。
他们的工作场所环境不好,缺乏防护设施,容易受伤或感染。
2. 环卫工人的工作待遇普遍较低。
根据调查问卷,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较低,福利待遇也不完善。
他们的社会保险缴纳不完全,对工资的支付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 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存在一定不足。
我们参观了几个垃圾处理站和公共厕所,发现有的设施不够完善,有的设施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
一些公共区域也存在垃圾乱倒、不卫生的现象。
4. 城市环境卫生存在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城市有关部门做了一些工作,但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依然突出。
有的地方容易积水滋生蚊虫,有的地方存在明显的垃圾堆放和乱倒现象。
四.改进建议1. 加强环卫工人的工作保护。
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提供适当的工作防护设施,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2. 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该调整环卫工人的工资体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同时,完善其福利待遇,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 加强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市容环卫调研报告

市容环卫调研报告市容环卫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市容环卫是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为了解我市市容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报告依托市民意见调查和现场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容环卫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研结果1. 市容环境评价根据市民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市民对我市的市容环境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但也有少数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和城市道路的清洁度等问题表达了不满意。
其中,道路清洁度(50%),垃圾分类(30%),公共厕所条件(20%)等问题是市民最为关注的。
2. 市容环境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以下市容环境问题:(1)垃圾分类意识不足: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效果不佳。
(2)道路清洁问题:城市道路上存在较多的垃圾、烟蒂和其他杂物,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也降低了城市整体形象。
(3)公共厕所条件不理想:部分公共厕所的卫生条件较差,供应不足,不便利市民的就近使用。
三、原因分析1. 垃圾分类意识不足的原因(1)缺乏宣传教育: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有限。
(2)分拣设施不足:部分小区或单位没有设置垃圾分类容器,导致市民无法进行分类投放。
2. 道路清洁问题的原因(1)养护不力:市容环卫部门在道路清扫和垃圾回收方面安排不合理或不及时,导致垃圾聚集。
(2)缺乏市民参与:部分市民对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缺乏认识,导致乱扔垃圾和乱晒衣物等不文明行为。
3. 公共厕所问题的原因(1)投入不足: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维护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厕所的数量和设施无法满足市民需求。
(2)管理不善:部分公共厕所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没有及时清洁和维护。
四、改进措施1. 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 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在小区和单位设置垃圾分类容器,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
市市区环境卫生调研报告

市市区环境卫生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市区环境卫生状况,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市区居民,重点了解居民对环境卫生状况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对环境卫生改善的期望和建议;实地走访则主要针对市区主要街道、公园、市场等公共场所,考察场所卫生情况、垃圾分类情况、绿化覆盖率等。
调研结果市区居民对环境卫生的认知和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区居民对环境卫生的认知和评价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居民认为市区环境卫生整体状况较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居民觉得市区环境卫生状况一般或较差。
其中,约有四成居民认为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不够规范,约三成居民认为公共场所缺乏卫生设施和维护。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状况本次调研的实地走访显示,市区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参差不齐。
在街道、公园等地,绿化和卫生设施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维护,但在一些市场和人流密集的商业区,垃圾收集和分类不够规范,卫生设施不完善,局部环境非常脏乱。
垃圾分类执行不到位调研显示,市区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区和商业区垃圾分类桶的设置不合理,标识不清晰,垃圾投放混乱。
市区部分社区也存在无人使用分类桶的情况,垃圾分类执行不够到位。
绿化覆盖率偏低调研结果显示,市区的绿化覆盖率较低。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居民认为市区缺乏足够的绿化空间,绿化无法完全覆盖城市。
实地调研也发现,市区街道绿化带和公园设施虽然较好,但绿地数量较少,覆盖空间不够大。
调研建议及改进措施完善公共场所卫生和垃圾分类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居民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设置明确的投放和分类标识,完善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和维护机制,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规范化操作。
提高绿化覆盖率应加大绿化治理力度,完善绿地建设和增绿工作,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市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市民对城市品质的感知。
环卫调研情况报告

环卫调研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对环卫调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将结果整理成报告。
以下是对环卫调研情况的回答。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了解当前环卫工作的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二、调研结果1. 环卫工作条件不理想:在实地观察中发现,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普遍较差。
他们通常没有合适的防护设备,暴露在垃圾和污水中,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
2. 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不高:调查发现,大部分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不高,他们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
3. 环卫工作对健康的影响:环卫工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呼吸系统疾病等。
4. 环卫设施不完善:调查发现,环卫设施不完善是环卫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
例如,垃圾桶位置布置不合理,导致垃圾乱扔等现象较为普遍。
5. 环卫工人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调查显示,环卫工人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缺乏职业晋升机会和培训机会。
三、问题分析1. 经济问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不高,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这可能是环卫工人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低的原因之一。
2. 健康问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这需要加强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
3. 设施问题:环卫设施不完善是导致环卫工作效率低下和垃圾乱扔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解决方案1. 改善工资待遇: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确保他们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
2. 加强职业培训:为环卫工人提供职业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
3. 健康管理与保障:加强环卫工人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4. 完善环卫设施:合理布置垃圾桶位置,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提高环卫设施的使用率和效果。
五、结语通过对环卫调研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了环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领导部门能够重视并采纳这些建议,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作条件,提升环卫工人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为城市的美化和环境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卫生状况调研报告(精选10篇)

环境卫生状况调研报告(精选10篇)环境卫生状况篇1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环境卫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进一步促进荣成市环境卫生质量上档升级,近期,荣成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对北京市西城区和密云区、济南市历下区、烟台市莱山区等地道路清扫保洁运行模式、考核机制、人员配备、经费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荣成当地的做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外地环卫基本情况(一)基本概况1、北京市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下设16个环卫所,负责西城区827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清扫工人达2200多人,其中负责街巷清扫保洁的人员为1108人。
2、密云区环卫处密云区环卫处负责城区212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拥有清扫工人554人。
3、济南市历下区城市管理局历下区城管局现有环卫工人1600多人,负责辖区96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综合所有类型道路的清扫保洁费用,平均每平方米达到6元以上。
4、烟台市莱山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莱山区环卫处负责326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保洁任务,每年的清扫保洁费用达1238万元,每平方米的清扫保洁费用根据不同路段3.8--6.8元。
其中中心城区150万平方米的道路实行12-16小时全天候保洁,巡检保洁的交通工具为电动三轮车。
(二)清扫保洁模式1、北京市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机械化作业率为100%,人工保洁从7点开始至晚上10点,实行两班倒,保洁时骑电动车快速保洁,不用大扫帚清扫,主要巡回捡拾路面上行人随地乱扔的垃圾。
道路清扫保洁的特点是“吸、冲、洗、拖”:“吸”就是机械化清扫吸尘,“冲”就是夜间高压清洗车冲洗,白天喷雾降尘,“洗”就是洗地车洗地作业,将路面缝隙中的细小泥沙清理干净,还路面本色,“拖”就是重点部位如果存水就用拖地车将水拖干净。
清扫保洁实行“飞行式”保洁,达到“三快一净”标准,即快速清扫、快速保洁、快速收运,路面净,达到席地而坐的标准。
2、密云区环卫处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美化市容”的工作要求,积极推广“吸、扫、冲、收”的道路清扫保洁工艺,拥有大型清扫车11辆,小型清扫车5辆,机扫率达88%;将23.5万平方米的城区边缘道路清扫保洁工作面向社会实施委托服务,按建设部劳动定额对外招标。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十篇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十篇环境卫生调研报告十篇环境卫生调研报告篇1一、市容环卫现状1、环卫管理体制目前我省城市的市容环卫管理部门除广州市为政府行政部门外,地级市的多为政府行政部门属下的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21个地级市中只有广州、深圳、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梅州、汕头、茂名、阳江和清远有全市的环卫专职管理部门,其余的由城市管理局(或市政局、建设局等)内设机构的一个部门负责(或兼管)。
其它市(区)、县的环卫管理部门基本为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多数管干一手抓。
2、环卫运作模式我省环卫现有的运作模式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种是管干分离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求政府要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市环卫服务,同时管理部门有较强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这种模式以中山市为代表。
一种是一把扫扫到底(包括内街)的模式,它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求管理部门有较强的内部管理统筹能力,这种模式以清远市为代表。
还有一种就是分级管理模式,市(区)、县环卫管理部门负责道路、公厕清扫保洁以及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街道(镇)办事处负责街巷、居住区内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这种模式要求各级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环卫主管部门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但目前许多地方仍未能解决交界接壤区域相互扯皮、协调难的问题。
这种模式在省内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
3、环卫行业服务现状我省环卫行业服务现状可分为两部份:其中环卫设施建设、设备制造、物业清洁服务基本已企业化、市场化;但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维护仍以事业单位为主,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是以事业单位(或企业化管理)运作,比以企业方式运作费用相对要低些。
二、市容环卫经费我省城市环卫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部份,一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包括地方政府的日常投入和上级政府的补助;二是居民、单位交纳的清洁服务费、垃圾处理费等专项费用。
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也引入了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并运营大型的垃圾处理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环卫情况调研报告
市环卫情况调研报告
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为掌握我市环境卫生状况,相识我市对环境卫生的治理所取患上的成效和一些现存问题。
因此,本人在假期时间对我市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深切的调查,详细环境如次:
一、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O。
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 大市场、大市场、大市场、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
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
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
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
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
8%。
空壳市场1家,占3。
8%。
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
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
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
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
如市场、市场、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
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
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市场、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
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
如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
还有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场、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
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办证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
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
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建议有关部门对南贸西街马路市场坚决予于取缔,彻底清除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同时就近规划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以方便这一带的居民生活。
(七)、建议市政府从每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使我市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真正有一个彻底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