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坏死与髋关节骨关节炎的鉴别

合集下载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4-12-26T09:36:15.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8月第23期供稿作者:何继勇张艳雄[导读] 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检出率有所提高,早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关节功能保护尤为重要。

何继勇张艳雄(湖北省天门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431700)【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50例确诊的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表现。

结果 29例行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股骨头单侧或双侧不同程度硬化和囊变,股骨头变形碎裂,关节半脱位,X线阳性率54%。

41例CT检查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股骨头内不同程度高密度硬化影,“地图征”,股骨头碎裂、囊变。

关节半脱位,关节囊积液,积液波及髂腰肌,CT阳性率81%。

23例MRI检查均见阳性表现,关节囊不同程度积液,股骨上段骨髓水肿,双线征。

MR检查阳性率100%。

结论 X线平片可作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常规检查,CT对绝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对早期病变及细微结构检查明显优于X线平片。

MRI检查对病变敏感性明显高于CT,其对早期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18-02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一种常见的骨病,对家庭的危害很大,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检出率有所提高,早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关节功能保护尤为重要。

2011~2014年我们收集了在我院治疗的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以便提高该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均经临床确诊,男30例,女20例;年龄19~61岁。

应用激素史25例,有嗜酒史13例,有外伤史7例,不明原因5例。

髋关节常见病变MRI诊断与鉴别

髋关节常见病变MRI诊断与鉴别
髋关节常见病变MRI诊 断与鉴别
髋关节
1 2 3 4
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 MR检查技术 正常髋关节MR表现 髋关节常见病变MR表现
髋关节解剖
杵臼关节 髋臼: 髂骨 坐骨 耻骨
髋关节解剖
股骨颈与股骨干交角为颈干角---120°。
髋关节解剖
股骨颈与股骨头
的骨小梁结构适 应于压力和张力 骨小梁朝负重区 呈放射状排列。
3、关节间隙增宽,可见脂肪充填,部分显示髂腰肌腱内陷,关 节囊折叠。 4、股骨头变扁,偏离正常位置。 5、髋臼软骨失去正常三角形态,团块状增厚,MR显示异常低信 号区。 6、髋臼上缘与髂骨翼交界处变圆钝或凹陷,甚至无明显交界。
股骨头骨骺滑脱
1、定义:股骨头骨骺向后下方移位。(外伤,自发性)
2、好发年龄:12-16岁 3、病因:股骨头血供障碍 4、病理:滑膜炎,滑膜充血,水肿及部分绒毛形成;骨骺 板变厚。
பைடு நூலகம் 13岁,男童
股骨头骨骺滑脱
股骨头韧带被牵拉,下肢外旋,骨膜拉长,如为急性滑 脱,骨膜自股骨颈被撕裂,裸露的股骨颈随后由纤维组织覆 盖,以后骨化。晚期,畸形的股骨头不断得磨损,最后缺血 性坏死和退化性改变。
股髋撞击综合征
Femoro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 1999年瑞士医师 Ganz提出 髋臼的后倾、股骨颈前外侧缘的骨赘增生或股 骨头形状的异常等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之间相对解 剖关系异常,导致髋关节活动时两者之间不正常接 触、碰撞,损伤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 临床表现:髋关节疼痛 ,活动范围减小。 如果不早期干预处理,会最终导致髋关节退行性骨 关节炎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0-20岁,骨骺闭合。
与骨坏死有密切关系 封闭型的骨骺线易发生骨 坏死(股骨头内黄骨髓、 股骨颈红骨髓,股骨头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中医治疗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中医治疗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头内骨组织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创伤、激素使用、饮酒以及其他因素等可导致本病,是一种顽固的致残性疾病。

一、早期诊断非创伤性骨坏死起病缓慢,在确定诊断前常有一较长时间的“静息期”。

当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坏死病变可能已发展至必须进行植骨或做全髋置换术的程度。

由于本病多发生于年轻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并尽可能获得早期诊断。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也是发挥中医临床治疗的重点。

股骨头坏死的病程特点表现为:临床前期,股骨颈骨折、大量长期使用激素、嗜酒等为高危人群;亚临床期,骨髓水肿、局部缺血;临床早期,死骨形成;临床中期,股骨头塌陷,关节软骨碎裂;临床晚期,关节损害,骨性关节炎。

如何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一直是国内外骨科界重点研究的课题。

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有两个途径:一是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包括髋关节创伤、因某种疾病而曾经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以及与本病发病有密切关联疾病的患者;另一个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无症状患者的多髋关节诊查。

早期诊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技术的运用:双髋正蛙位X光平片、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ECT,SPECT)及股骨头动脉的选择性造影数字减影等,其中以MRI和SPECT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灵敏度最高,达90%~100%。

如没有以上设备,清晰X光片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定期随诊亦不失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许多患者可以通过X片的检查获得早期诊断。

(2)时限的掌握:医生不能无限期地让患者随诊。

随诊多长时间方为合适安全,已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观察研究。

根据临床资料的分析,对高危人群在3年内应密切关注。

(3)对不同病因发病率的了解。

创伤、激素等因素导致本病的发病率有所不同。

对不同病因发病率、发病时间以及影像学资料的合理分析与运用,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是有裨益的。

近年来国际骨坏死学术界对本病早期处理的有效性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对于青年患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至少可以推迟全髋置换的时间与避免多次换髋的弊端;同时还正在积极地寻求早期的内科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属于病理演变的过程,经常会因为股骨头长期负重而导致坏死骨小梁,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修复与治疗,很容易引起股骨头整体的结构变形,甚至引发关节炎以及功能障碍等问题,必须要加强对股骨头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只有提高鉴别的效果,才能够保证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治。
4.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处理
在股骨头坏死以及髋关节进行预后处理时是应该判断是否引起功能性障碍,并且判断病理的结果,如果能够消除股骨头坏死病变,并且停止进展,则可以进行逆转,通常情况下股骨头没有塌陷变形或者变形轻微的情况,能够保证病变得到快速修复,而且股骨头坏死还可以治愈,保持整个髋关节的功能,如果长久反复的疼痛或者负重行走时,则必须要利用人工髋关节进行置换。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能够明确,要想及时有效的预防股骨头坏死疾病,最主要的就是避免过度饮酒,同时要尽可能的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在股骨头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必须要进行解剖复位。
1.股骨头坏死产生的主要病因
股骨头坏死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因为在股骨颈部位,骨折之后没有得到充足的愈合,导致股骨头的负重骨小梁自身的承受能力受到影响。如果患者长时间负重行走,很容易导致骨折愈合处坏死。而另一种则是因为骨组织自身发生病变,例如通过长期酗酒,或者是使用糖皮质,很容易导致骨坏死,而且也无法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少年儿童也会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引发股骨头坏死,又被称之为扁平髋。股骨头坏死尽管是属于一种组织病变,但是在早期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还能够进行治愈,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问题,依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患者在患有股骨头坏死的疾病时使内心不能够感到恐慌,必须要积极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10种类似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

10种类似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
10种类似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
图3 男,35岁,髋臼股骨撞击症,左股骨头颈交界处滑膜疝凹。(a)T2WI抑脂像示圆形高 信号;(b)CT扫描示左髋头颈交界区囊形变。
2.骨岛。为松质骨内的致密骨,MRI各序列均呈低信号,X线片及CT扫描显示为高密度影, 容易鉴别。
3.圆韧带中心化(fovea centralis)。髋关节矢状位MRI扫描常显示股骨头关节面的较大缺 损区,呈圆形,此为圆韧带附着区,部分中心化的圆韧带附着,类似股骨头坏死塌陷,但在冠状 位及轴位的MRI却无此改变,容易鉴别。
者,经7年随访,至今仍未发现一例过度诊断,也未发现一例漏诊,证明此图像对ONFH诊断的特 殊价值。MRI显示股骨头信号非同质改变,只要无带状低信号,就不应诊断为股骨头坏死。
3.CT扫描对Ⅰ期ONFH的诊断作用有限,MRI出现阳性改变到CT扫描清楚显示病灶的间隔 多数患者为6月~1年。CT可清楚显示Ⅱ期ONFH病灶,典型的改变为硬化带包绕坏死灶,部分 ONFH的坏死灶内显示斑点状或片状骨化(图2)。Ⅲ期ONFH的CT扫描可显示股骨头病灶皮质 骨断裂(冠状位、矢状位、或轴位重建)。因此,CT扫描对清楚显示病灶范围、部位、修复情况 及鉴别Ⅱ、Ⅲ期有重要作用。
三、 类似股骨头坏死MRI图像改变的髋部疾病。 髋关节有多种疾病的临床及MRI图像与ONFH类似,结合临床及其它影像检查,可作出鉴 别。 1.暂时性骨质疏松症(idiopathic transient osteoporosis of the hip,ITOH)。此病多 见于中青年,男、女均可发病,多见单髋受累。典型的临床特点为无明显诱因的突发性髋关节疼 痛和跛行,关节活动轻度受限。MRI的T1WI为弥散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范围累及整个股骨 头、颈,甚至扩展至大转子(图4)。与ONFH不同的是ITOH无低信号带和双线征。X线片显示转 子部骨量减少,因此鉴别不难。ITOH为自限性疾病,经非手术治疗4月~1年可完全恢复,包括 MRI图像。

女性髋骨疼痛是什么原因

女性髋骨疼痛是什么原因

女性髋骨疼痛是什么原因髋关节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而导致女性出现髋关节的疼痛的原因也比较多,除了和骨关节炎有关以外,也不能忽视股骨头缺血性的坏死的情况,另外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都容易导致这样的症状表现,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然后正规治疗。

★1、髋关节骨关节炎:由髋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和损伤所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原发性病因是年龄衰老,继发性病因有长期不合理姿势和运动、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创伤及药物等。

病程日久会由于髋关节反复活动,导致股骨头和髋臼出现骨质退变和增生,髋关节间隙变窄造成关节软骨发生摩擦,导致软骨不同程度损伤。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难治类疾病,由于股骨头血供损伤或中断,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继发骨头塌陷、髋关节疼痛并功能障碍。

致病原因可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主要是因为髋关节骨折、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非创伤性在我国主要原因是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及长期酗酒。

临床表现为髋关节及臀后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自由做髋关节外展外旋动作等。

早期X线片无明显改变,核磁共振检查常常会帮助确诊早期病变,晚期患者影像学检查会出现股骨头明显塌陷、髋关节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

有些患者既无髋关节创伤史,也无酗酒和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史,为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强直性脊柱炎:其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下腰、臀及髋部疼痛和关节僵硬,疼痛往往在休息和不活动时加重,伴有晨起时髋关节和骶髂关节僵硬感,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同时发病,X线片检查股骨头保持圆形无塌陷,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

此外,对于此病诊断还有一实验室特异性检查即HLA-B27 阳性,因此容易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髋关节疼痛,表现为髋部疼痛和僵硬,往往在晨起下地负重时疼痛明显和长时间僵硬感(10 分钟以上),临床常见女性患者,X线片检查可见股骨头保持圆形,但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严重患者股骨头关节面及髋臼侵蚀,实验室检查风湿指标及血沉均出现异常改变。

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学分析

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学分析

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学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型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分期。

方法:通过部分典型病例的分析总结该病的影像学诊断。

结果: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主要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大多数有糖皮质激素药物史,X 线、CT 及MRI 基本可以确诊。

结论: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该病,MRI 对于早期诊断该病非常重要,X 线及CT 对于该病的分期,指导临床治疗举足轻重。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13-01一.临床资料:我院所接诊成人型股骨头坏死病例中,其中5 例为检查中意外发现患有该病;39 例病人为有症状患者,因疼痛或屈髋障碍、活动受限及“4”字试验阳性就诊;其中2 例患者为无症状患者。

35 岁以上者32 例,35 岁以下者14 例;以上患者均证实为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坏死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足见该病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非常严重。

二.讨论: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近年来日趋增多,而且年龄逐步低龄化。

其发病原因大致如下:股骨头的主要血供来源于股深动脉发出的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两者在股骨颈基底部形成动脉环,所以,该部位的骨折会损伤血管导致股骨头血供减少,从而导致股骨头的坏死。

外伤所致该病为数不少。

激素治疗、外伤、酗酒及血液病,特发性亦不少见。

临床上主要表现疼痛、跛行。

晚期患者,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并逐渐加重,同时,还可出现肢体缩短、肌肉萎缩、屈曲内收畸形等功能障碍。

结合我院所接诊并随访病例46 例,现将该病影像学分析如下所述。

正常股骨头外形光滑完整,股骨头中央骨小梁稍粗,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骨小梁由粗逐渐变细,延伸至股骨头表面,此征象称为“星芒征”。

部分骨小梁可呈丛状增粗,中央可出现轻度融合。

1.早期:早期病例发现比较少,股骨头关节面下可见较小囊性透亮改变,此时,X 线片表现不明显,CT 表现:股骨头皮质断裂、错位呈“台阶状”改变,以股骨头前上方多见,囊性改变可以增大,周围可以出现轻度增生及硬化。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诊断标准一、主要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二、次要标准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3、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

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各诊断方法要点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一、临床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质类固醇、饮酒或贫血史等。

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系等。

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

早期由于髋关节疼痛、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髋关节脱位、Allis征及单腿独立试验征可呈阳性。

其他体征还有外展、外旋受限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

伴有髋关节脱位者还可有Nelaton线上移,Bryant三角底边小于5cm,Shenton线不连续。

二、X线摄片X线片对早期(0、I期)ONFH诊断困难,对II期以上的病变则可显示阳性改变,如硬化带、透X线的囊性变、斑点状硬化、软骨下骨折及股骨头塌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因为股骨头内血运破坏、中断,股骨头出现囊性变等,发展到晚期出现股骨头塌陷,累及髋关节面软骨,而髋关节骨关节炎是股骨头关节面软骨先发生病变,而后累及股骨头内部,引起股骨头出现囊性变等改变。

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骨关节炎晚期治疗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但是这两种疾病的诊断需要我们的鉴别,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鉴别:
首先,从病史方面来看,股骨头坏死多见于青壮年,多有激素使用史、大量饮酒时或者外伤史,而髋关节骨关节炎多见于老年患者。

其次,从X线片方面来看,股骨头坏死早期表现为股骨头出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骨密度不均匀,股骨头囊肿、硬化,此期关节间隙是正常的,后期股骨头可变扁平、塌陷等情况,关节间隙可以变窄;髋关节骨关节炎早期关节间隙变窄,髋臼与股骨头关节面同时出现欠平滑或出现波浪状等异常现象,与间隙狭窄相对应的骨面,常有不规则的骨质硬化,股骨头呈蘑菇状,髋臼边缘的骨质增生形成致密的三角形骨块或弧形长条,覆盖于向外扩大的股骨头上方,在股骨头承重区骨面下和髋臼外上方可见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略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囊性变,可有硬化的骨壁。

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骨关节炎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缺血坏死,从内往外发展,骨性关节炎多是退行性的,从外向内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