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合集下载

在课堂上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处理办法

在课堂上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处理办法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此时,你会对他或他们怎么样?当老师的人都有这么一个感受:为了上好一节课,课前费尽心思,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可谓胸有成竹。

但事实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意外事件发生,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例如学生的一声叫喊,几声哈气,吃东西,打瞌睡,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看与当堂课无关的书籍等等,都有可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师最佳的教学心态一扫而光。

一旦教师手足无措,控制不了局面,后果便会不堪设想。

因此,教师应具有处理意外事件的应变素质,能清楚地认识意外事件的类型与本质,对症下药,随机应变。

一、英语课堂中意外事件的类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是有待加工的无生命的原料,而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

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程度等各方面均各不相同,再加上有时又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发生一些意外事件是在所难免的。

那么英语课堂中意外事件的类型有哪些呢?根据我的工作实践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别学生开小差型现象几乎任何课堂中都会出现个别学生开小差这类的偶发事件。

分析其成因,有的是在课间做作业,上课铃声一响,被迫停止,还有一道题,甚至半道题目没做完,因此,心里老惦记着,在课堂上便会趁老师不注意时偷偷地拿出来做;有的是还沉浸在课间游戏的情境之中;有的是课间休息时看童话或小说,正好看到高朝的部分,有的是心中确有心事;也有的是因受外界的干扰而走神……2、“爱出风头”型现象一个班中有几十名学生,难免会有几个爱出风头的。

有的会趁老师不注意,故意大声打哈欠,有的故意惹其他同学和他打闹,有的做些反常的动作,以达到引起别人注意到他,有的会在朗读时故意怪腔怪调,吼叫或尖叫,以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从中得到满足,达到其娱乐和出风头的目的。

3、“刁难型”偶发事件在学生中当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调皮、捣蛋,爱捉弄人、刁难人的学生。

有的纯粹是爱捉弄人,故意刁难老师,想让教师下不了台,好显显威风;有的是因受到了教师的批评,心中不满,想乘机报复;有的是抓住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小错误,例如读音不准,吐字不清或发音上的偏差等,便刻意模仿,制造恶作剧,从而达到看老师窘态的目的。

第10章偶发事件处理

第10章偶发事件处理

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感觉到自 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和威信受到损 害。 因而有的教师便采取居高临下、以牙还 牙的方式对待当事人,这样只能使偶发 事件更加恶化,完全是不可取的。
[教例8]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台桌上放着一 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 “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 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 但是有谁怕你呢?” 落款是“为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 生 ”。
教例3
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刚坐 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 “哎哟”、“哎哟”的惊叫声,老 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 反钉了几个大钉子。 是立即查找肇事者 还是照常上课?
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 就开始上课。到了下午,他留下班干部讨 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 自己工作上的缺点,并召开了“板凳上的 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 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位教师不是马上要查处写字的人,反 而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 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 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 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 生布臵了《我们的班主任》一篇作文, 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 学生对老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 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 生关系。
课堂教学机智从实质上讲是指教师对课 堂上学生听课情绪的变化、突然发生的 不良行为或出乎意料的偶发事件,能迅 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使讲 课和听课在思路和感情上始终保持一致 的策略艺术。 它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艺术,是语言、 性格、情境间别开生面的巧妙的有机融 合,是教师情感与才华的结晶。
(一)要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 (二)态度诚恳,承认“粗心”,及时纠正; (三)要深思熟虑,避免一个问题造成两次失误。 (四)要不动声色,对有些失误,力求在不转移 学生的注意力的前提下及时纠正。 (五)要学会自我监听和及时从学生身上获得反 馈信息,发现失误,及时纠正,以避免小错酿成 大错,一错到底。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要有爱心和耐心;要讲究艺术和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要“多用情、用智,少用气”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能说得人跳。

”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处理得当与否,将会带来积极或消极两种不同结果,因此,教师处理的方式、方法,既要体现其科学性,又要体现艺术性,让教学活动走上和谐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沉着冷静以静制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冷静、沉着。

有些教师一遇到突发事件就赌气发火、大动干戈、批评训斥,甚至停下课来就事论事地处理,这种针锋相对或直接改变突发事件结果的做法并不明智,不利于教学机制的发挥和教学艺术的运用。

有经验的教师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心平气和,泰然处之,以静制动,态度严肃而柔和,心胸平静而理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缓解学生的对立情绪。

这样,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放弃原则来姑息迁就学生的问题行为,更有利于教学艺术的运用。

二、时效统一及时高效处理突发事件,要讲求时效,不要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问,偏离教学目的,中断教学进程。

为此,教师要力求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尽量缩短处理时间,把突发事件消灭在始发状态,不使其蔓延。

二是要尽力限制、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不影响全班,不影响教学,并迅速地搞好组织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继续进行。

三是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切忌随意发挥,无休止的纠缠。

四是要尽力运用教学机智,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把处理突发事件作为教育学生的一个契机,既能处理好突发事件,又能教育学生,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化弊为利长善救失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突发事件表面上看干扰了课堂教学,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进程,打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其中也往往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和挖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处理突发事件变成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情趣、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以及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

教育学偶发性事件

教育学偶发性事件

中小学课堂偶发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在遵循处理中小学课堂偶发性事件的原则的基础上,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策略来处理,其主要包括(1)言语或眼神提醒。

当课堂上出现突然有学生怪叫或大笑,吵架或打闹等情况时,若事件不是太严重,可以采用言语或眼神提醒的方式告诉学生停止下来。

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不受大的影响,又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暂时忽视,课后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同样较适合于课堂中突然发出声音和发生课堂矛盾冲突型的较轻微的偶发性事件。

这种方式最大的益处在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其实,有时课堂的偶发事件是出于学生的故意引起教师的注意,若暂时忽视它,可以打消这类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的意图。

(3)当即制止,课后处理。

当课堂上发生的偶发事件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时,如:学生之间激烈的争吵甚至打架,此时应当及时予以制止但最好待课后处理,稍后将重点重新转移到课堂教学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当场处理法。

当对偶发事件多次制止无效,或者发生学生突然晕倒、生病等紧急情况时,这时应果断的采取当场处理的方式。

(5)幽默化解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一旦教师出现教学失误或学生发问及回答出乎意料时,教师可以转换话题,把学生的思维转移开去。

在新的情景下,采用幽默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不仅可以化解尴尬与窘境,亦可调节课堂气氛[10]。

此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化解课堂中的一些矛盾冲突和故意发出声音扰乱课堂的现象。

(6)因“事”利导,机智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都可能因偶发事件而使课堂教学计划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如果教师对这些偶发事件把握得好,就可能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结论,使大家认识更深刻,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谈谈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的原则和艺术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在课堂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必然会发生。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如 果 有 出 乎 意 料 的 回答 或 行 为 ,就 会 心
在具体的应变 又让 自己摆脱 窘迫处境 ,还为学 生创造 不可能包罗万象 。事实上 , 了自我教育的机会 。 4 嫁接法 。有 些偶发事件 的出现引 .
中有底 。 临场不乱 。 借鉴 :
绝 在处理偶发事件 时 .以下方法值得 起 了学生注意 .教师想 要让学生集 中于 准确把握有 关对 策 。 不能将其孤立化 、
既顺应 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保证 了课堂
教学秩序 , 还扩充了课堂教学信 息。
5 宽容 法。宽容意味着教 师对 学生 . 的一种理解 和信任 , 不是软弱 , 它 不是 无
更 3 幽默法。针对学生 的“ 难性 ” . 责 问 奈 和迁就 , 不是 纵容与包庇 。宽容能使
题 、攻击性 ” “ 问题 、挑衅性” “ 问题 , 师要 学生在灵魂 深处反省 .使学生体会 到教 教
定 了学 生 的情绪 又维 护 了课 堂教 学秩 序 。
至跃跃 欲试想 帮着追赶 。这种情况下 , 教 会 儿这个场面 .然后 随机应变地要求学
生 以这 件 事 为 素 材 写 篇 观 察 日记 。 这 样
麓 誊翅 黔 蟊 更正错误 .这样 做既调动学 生学 习积极 师 学 生 的 发 难 方 式 , 默 地 、 智 地 给 师的f厚与 良苦用心 。 幽 机 促使学生 自我教育 。
刚刚推 开 课堂教学 中 . 由于各种原 因 , 难免会 予解决 。如一位 教师走 向教室 , 虚 掩 着 的 教 室 门 ,忽 然 一 把 扫 帚 掉 了 下 出现一些偶发事件 。如何 面对 这些 突如
28 河 教育 职 教 ) o2 南 ( 成 版 2 7 o.
成 功 的前 提 。偶 发 事 件 的处 理 也 要 以“ 爱 的 问题 不少 .连不会说话 的扫 帚也走上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技巧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技巧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技巧摘要:偶发事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突然意‎外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

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冲击性、紧迫性的显‎著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由于事出偶‎然,没有事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往往都是‎一些棘手的‎事件。

教师正确、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对于协调、控制学生个‎体和群体进‎行有效教育‎,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时代新人‎,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特点处理技巧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在教育过‎程中突然意‎外发生的一‎种特殊教育‎现象。

它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

它是由教育‎领域内部偶‎然因素或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对教育进程‎的发展有加‎速或延缓作‎用。

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件‎复杂的自由‎度较大的创‎造性活动,然而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寻找筛选确‎定一种最佳‎的教育方法‎,这确实是一‎件难度较大‎的教育活动‎。

偶发冲突的‎处理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这样说,倒不是认为‎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不可琢‎磨、无章可循的‎,诚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偶发事件的‎处理有一定‎的方法,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加‎以运用。

一、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特点偶发事件表‎现形式多样‎,从性质上讲‎,有的是积极‎性的,有的是消极‎性的,有的是纪律‎性的,有的是伤害‎性的;从动机上讲‎,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无意‎的;偶发事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总的看‎来,偶发事件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一)突发性。

尽管偶发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大都有‎一定得先兆‎,但因偶发事‎件的发生常‎和社会自然‎地重大事件‎,师生家庭的‎重大变化及‎本人的意外‎遭遇联系在‎一起,由此,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如何妥当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

处理得当,会让你的课堂更加地出彩,也许还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一、课堂突发事件的种类(一)“自然灾害”——来自大自然的干扰(二)“人为疏忽”——由于教师本身的疏忽(三)“不速之客”——来自学生的各种因素二、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一)沉着冷静、果断处理偶发事件常令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感到头痛棘手,其中有些事件纯属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甚至无理取闹,意气用事。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切忌急燥、冲动、感情用事,千万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

教师应当做到态度要沉着,头脑要冷静,感情要克制,必须处惊不变,迅速作出判断,果断决定处置方法。

该“热处理的”须趁热打铁,要“冷处理的”则暂时冷冻。

(二)掌握分寸、谨慎行事教师处理偶发事件时掌握分寸很重要,稍有偏颇,就可能把成功变为失败。

把学生推向反面。

面对学生发生的问题,需要因时制宜,有进有退。

任何教育措施和手段,都适用于一定范围,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和达到一定的度都不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都可能产生和预期的完全相反的结果。

因此,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有分寸感。

掌握分寸感是一种直觉性很强的技巧,不过也不是不可掌握的。

只要我们对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工作实践中勤于思考,不断摸索,积累经验,一定会逐渐具备“分寸感”(三)以人为本,区别对待处理偶发事件时,既要从教育者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出发,以人为本,以高度的负责精神,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又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当事人、肇事者的个性,学生的年龄特征等采取不同的妥善处理方法,决不能马虎从事千篇一律。

对性格内向、情绪低落而又犯了非原则性的错误的学生,教师要本着正面疏导为主的原则,更多地进行个别谈话,有时还适当地对班级做些“隐瞒工作”;对脾气暴躁,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要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推心置腹,防止出现顶牛局面和抵触情绪;对涉及学生道路品质问题或违法行为,一方面要切实把问题弄清楚,决不能冤枉学生,另一方面则要严格教育,促其猛醒。

化学课堂教学中发生偶发事件其随机调控

化学课堂教学中发生偶发事件其随机调控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偶发事件及其随机调控主要内容: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具备其它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怎样教学机智能力与实现结合说明。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随机性偶然实验失败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教师在具备其它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纯化”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以变应变法。

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于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同学们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

2.借题发挥法。

把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大做“文章”。

一位政治特级教师也碰到过麻雀飞进教室的情况,他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现,给大家讲了一个“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

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

”之后,他又以此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加以分析。

同学们反应热烈,兴趣十足。

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看问题应抓住本质和主流;有的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的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样,这位教师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现,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3.将“错”就“措”法。

一次笔者在高二化学油脂的教学中,误把“油脂”写成“油酯”,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是绝对要不得的。

但如果我们能够“借”错生智,来个将“错”就“措”,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

当我发现自己出现了笔误,而学生却没有发现时,我立即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写的对吗?能不能把‘油脂’写成‘油酯’呢?‘脂’和‘酯’有何联系?”学生听后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发现了错误,进行了辨析,他们对“脂”和“酯”有了更深的理解。

4.实话实说法。

承认自己的失误,实话实说。

有一位化学教师课堂实验出现失误,燃烧着的金属钠在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当同学们一脸愕然时,这位化学教师随机应变:“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

”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得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你说得对!”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实验事故。

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

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实验结果证明了大家的预言。

当化学教师宣布:“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是化学教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5.因势利导法。

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

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

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

但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
转化成了积极因素。

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

”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

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

”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尅,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非常难得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惊喜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

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

就是对教室中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

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也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在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

这位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好,我们开始上课。

”随着教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场“龙虎斗”平息了下来。

这种方法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教学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7.爱心感化法。

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学困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谅解。

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的要求”与“尽可能多的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8.巧给台阶法。

课堂上,对于那些好出风头或恶作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避免把矛盾扩大。

对偶尔犯错误的同学更应如此。

有一位小学教师上课时刚出现在门口,正在舌战中的同学立即七嘴八舌地向他告状,说小王把沙子撒进了小丽的眼睛。

小王矢口否认,小丽则边擦眼泪边嚎啕大哭,整个教室一片混乱。

这位教师通过观察,很快做出判断:小王欺负小丽,但小丽的眼里并没有沙子。

她大哭只是想借老师的嘴批评小王为自己出气。

怎么办?如果当堂查问,势必影响上课。

如果不问,小丽则会泣个不停。

老师先叫同学们静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帮小丽擦眼泪:“不要哭,让老师帮你把沙子弄出来。

”说着,一本正经地检查小丽的眼睛,并且帮她吹了几下,边吹边问:“还有沙子吗?还痛吗?”“不痛了。

”小丽巴不得趁机下台阶。

这位教师进一步给她台阶:“不痛就不要哭了。

哭鼻子不是坚强的孩子!—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下课再说。

现在上课。

”小丽真的不哭了,教
室立即静下来。

课进行得很顺利。

9.巧妙暗示法、个别提醒法、重点提问法、幽默调侃法。

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身上。

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可视情况用语言、眼神、手势等作暗示。

如果暗示不起作用,教师可换用个别提醒法,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或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轻轻地敲敲他的书本和课桌。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见效,还可以尝试重点提问法,通过个别提问,强迫学生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课堂上适度地进行幽默调侃,也是唤起学生注意,避免学生分心的有效方法。

如发现有学生打瞌睡,教师随即说了句:“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

”同学们一笑,那位同学睡意全无;再如对于个别开小差的学生,可提醒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唯有一心不可二用,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


10.停顿休整法。

当学生精神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时,教师可暂时停下来,让学生闭目养神休息几分钟,或做做小游戏,或唱上一支歌,或讲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待学生精力恢复,注意力集中时,再讲课,效率会大大提高。

在课堂上,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就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类偶发事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