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13 寒号鸟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 )

13 寒号鸟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  )

13 寒号鸟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寒号鸟》教学设计课题寒号鸟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课时第2课时学校执教对象二年级执教教师目标确立依据课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阅读浅近的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内容分析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

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不能得过且过,要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喜鹊和寒号鸟的住处。

寒号鸟住在现在的石崖缝里,而喜鹊住在树上,它们住得很近,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第2~9自然段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3个关键时间点,分三部分描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

这几部分故事性强,语言浅白,结构相似。

尤其是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反映各自的性格和想法,读起来富有节奏,生动有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对课本的分析上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抓住关键词、表达分析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提高对课文寓意的了解。

学习目标复习本课生字、词语会写“却、将、难”3个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讲述的道理。

学习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讲述的道理。

教学策略1.教的策略: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读书指导法2.学的策略:讨论法合作学习练习法3.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技术应用课件希沃白板评价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画出相关句子。

13寒号鸟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3寒号鸟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3 寒号鸟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教学目标】1.对比季节变化的句子,感受语言表达的变化。

2.对比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行为,感知不同的生活态度。

3.对比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懂得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流程】板块一:对比词语,导入新课1.读词语一棵杨树东寻西找衔回枯枝忙着做窝一堵石崖正好睡觉得过且过重复哀号这两组词语分别写的是谁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寒号鸟住在崖洞里,喜鹊住在杨树上,中间隔着一条小河,它们就这样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简笔画画出这对邻居)【设计意图:两组词语的呈现,对比中喜鹊和寒号鸟给学生留下了不同的印象。

简笔画的直观呈现,理解“邻居”。

】2.读词组。

冬天的夜晚,寒号鸟最爱哭鼻子了。

你们听,它又哭起来了。

出示:“哆啰啰,哆啰啰。

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学生朗读。

课文里还有两个词组写出了寒冷。

出示: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你发现了这两个词组的特点了吗?小结:“得”后面的词,可以是形容词、动词,也可以是比喻等修辞,都是为了突出冷的程度。

这样的词语真有意思,我们也来试一试:夏天到了,热得……大课间,跑得……一天没吃东西,饿得……【设计意图:两组词组的呈现,于对比中发现“得”的用法规律。

紧接着创设熟悉的情境,在生活化的对话中,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获得儿童言语习得的适切路径。

】板块二:对比风,感受变化冬天是一下子就到的吗?打开书本,快速找找相关的句子。

出示:“几阵秋风,树叶落尽。

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归纳: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

)1.这几句写出了季节的变化,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请学生读读描写风的句子,说说句子的变化。

体会到“几阵秋风”,天气还不冷;“寒风呼呼地刮着”中“刮”立刀旁,形容风像刀刮一样刮得疼;“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中用比喻写出风声之大、之猛。

13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3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3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寒号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读“崖、缝、窝"等生字,会书写“晴朗、冻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学会对比分析角色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勤劳和规划的重要性,明白“得过且过"的消极影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生词。

(2)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理解勤劳与懒惰的后果。

三、教学难点分析寒号鸟的行为和性格,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①老师带领全班唱《小燕子》歌曲,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②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会唱歌的鸟,引出“喜鹊"和“寒号鸟”的话题。

(2)观察对比①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喜鹊和寒号鸟的外貌特征,如喜鹊的羽毛颜色、窝的形状等。

②提问:从图片中,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喜鹊在做窝,而寒号鸟没有)(3)引发思考①教师简单介绍喜鹊和寒号鸟,让学生猜测它们的生活习性可能有什么差异。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鹊在做窝,而寒号鸟没有呢?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与理解(1)自主阅读,标记生字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彩色笔标出不熟悉的字词。

②分组比赛,看谁能最快找出课后生字表中的所有生字。

(2)教师领读,纠正发音①教师逐句领读,强调易错字的发音,如“崖"(yá)和“窝”(wō)。

②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语调和节奏,教师适时纠正错误。

(3)角色朗读,感受角色差异①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体会两者不同的语气和态度。

②师示范,用不同的音色和表情朗读,引导学生模仿,增强角色代入感。

(4)简单问答,初步理解内容①教师提问:“喜鹊和寒号鸟分别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信息。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正确答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图文对照,加深印象①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如“石崖上的缝”和“大杨树上的窝"。

13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13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13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寒号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朗”等生字,会写“当作、晴朗”等词语。

2、能给带“得”字的短语补充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教学难点能给带“得”字的短语补充句子。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民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寒冷的冬天,从山脚下走过的话,会听到崖缝里传来凄惨的苦叫声,哆啰啰,哆啰啰 .................................................. 你们看(寒号鸟图片),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谁来叫叫它的名字2、多音字“号”教学:第二个多音字读的真准确,我们在场景歌中学过“一把铜号”,今天它读号,代表大声地哭,大声地叫,如果非常哀伤的哭叫就是(出示哀号)哀号,跟读词语“哀号”。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寒号鸟》,齐读课题:13、寒号鸟。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识课文1、简介寒号鸟(出示资料图)叫它“寒号鸟”,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鸟,而是复齿鼠吾鼠,是一种哺乳类动物。

体型像松鼠,眼睛圆又大。

它很怕冷,尤其在冬天的夜晚会发出哆啰啰的叫声,所以叫寒号鸟(出示寒号鸟资料)。

2、喜鹊寒号鸟还有一位邻居,看看它是谁?(出示图)它是“喜鹊”,喜鹊是真正的鸟,它的偏旁是(预设:鸟字边)我们再一起叫叫它。

3、住所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我们都认识了,那么你知道它们住在哪儿吗?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板画(预设: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石崖健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出示短语:“一堵石崖,一道缝”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上,请你读。

再具体一些是石崖上的一道缝,你来读“堵”和“道”在这里都作量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公开课教案第【1】篇〗《寒号鸟》教案《寒号鸟》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寒号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号鸟》教案1第一课时一、预习。

要求:自学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预习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内进行。

)二、出示课题,介绍寒号鸟。

寒号鸟,也叫寒号虫,哺乳类动物,形状跟蝙蝠相似,体长一尺多,有冬眠的习性,睡时倒悬在树枝上。

三、检查预习情况,抽读生字词卡。

四、阅读第一节。

1.指名读。

(1)谁能把这一节课文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出来。

(指名两人分别画在小黑板上。

)全体同学默读,想想第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介绍什么。

等一会儿看图是否画得对。

(设计把第一小节课文画一画这样的环节,不仅为了使小朋友进一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还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沟通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形象的生活画面之间的联系,以求在学习本课的全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2)谁能看着图把第一节课文说一说。

指图看“崖”和“缝”。

(3)为什么说寒号鸟是把缝“当作”窝2.小结:这一节主要讲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

由于它们是邻居,所以能经常见面、对话,才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五、阅读课文第二节至课文结束。

1.默读这部分课文。

读后问:(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2)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学(用表演的方法。

)(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把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师“以学定教”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表演的方式,不仅是为了强化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的兴趣,更是为了以表演的要求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准备表演,阅读课文。

(1)指导读对话。

要表演就要把对话读熟。

找出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多读两遍,努力记住。

统编版小学语文《寒号鸟》教案设计 (2)

统编版小学语文《寒号鸟》教案设计 (2)

统编版小学语文《寒号鸟》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会写“面、阵”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山脚、当作”等15个词语。

-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死。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

-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的性格特点。

- 例如,在课文中“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通过对寒号鸟语言的描写,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寒号鸟的懒惰和得过且过,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之处,也是教学重点之一。

2.2 教学难点- 理解寒号鸟被冻死的根本原因,从中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 例如,寒号鸟被冻死不仅仅是因为它没有做窝,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的懒惰、拖延和没有长远打算的思想。

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比较困难,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寒号鸟的行为和心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3. 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 在课堂上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寒冷的冬天的画面,播放寒风呼啸的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寒号鸟和喜鹊所处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 问题引导法- 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解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时,问学生“寒号鸟为什么总是说‘明天就做窝’,却一直没有做呢?”“喜鹊和寒号鸟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3 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分别扮演寒号鸟和喜鹊,通过对话和表演,体会两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态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

(D想想喜鹊会怎么说。 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 换用句式: “今天,。" “从小,J (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的劝告?它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它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 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板书: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 (板书:寒号鸟夜里哀号冻死了) 课件出示: 只看,不看; 只顾,不顾。 (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目光短浅。读寒号鸟的话时要把它的懒惰表现
出来。
.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小组分角色读,其他同学评议。
三、拓展想象,总结回顾
.寒号鸟的死因究竟是什么?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悟。(板书: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
.故事新编。寒号鸟怎么做不会冻死?编一个让寒号鸟没有被冻死的故事。
.补充《明日歌》。
.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 时)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
13.寒号鸟教案设计(两课时)
课题13寒号鸟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共2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而识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学习独 立识字”,重点在“知”“懂”“会”上。朗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老师的指导、示范,重视学习朗读的过程。学生 在对文本有了初步感知的前提下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了解词句,并积累词语。从阅读5的表述来看,在低年级阅读 故事和诗歌,主要不是培养阅读能力,而重在阅读过程的展示,关注的是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活动,从 课文的语言中直接感知事件、任务或情景,这是展开性和表现性目标。低年级进行写话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 话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运用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 、感叹号。

13 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3 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3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寒号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号、堵,缝"等17个生字,正确、美观知识目标地书写"脚,面,阵"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体会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 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体会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体会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这两种动物是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板书课题,指导"号háo"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认读生字。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多音字"当". dàna,dāng4.指导读句子.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思考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讨论。

要求说得简洁,完整,交流指名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注意脚字的书写它是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月字旁加一个却,总共11画。

你学过哪些关于月字旁的字呢?比如肚子的肚朋友的朋,还有肝脏这两个字。

2.面。

面子是独体字,它有九画写成,面可以组词为面条,注意在书写面字时要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最后再封口。

3.阵,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组词为一阵风,你还见过哪些关于左耳旁的字,比如医院的院,队伍的队。

4.朗字是左右结构,因此按从左到右的书写规则,先写左边部分,左边从良,后写右边的月。

左边的良先写点、横折。

之后先写里面横,再写下面的横。

最后竖提封口,之后写点。

右边的月按先外边后里面的书写规则,先写撇、横折钩,把用字框先写出来。

之后写里面的两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寒号鸟》人教(部编版)
13寒号鸟
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人教部编版)
13寒号鸟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

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

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二年级学生对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

学生能通过自主朗读了解文章内容,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意思。

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中,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引导学生抓住时间点,初步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的寓意。

教师: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课文录音。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3.了解喜鹊和寒号鸟的生活环境。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

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一阵阵哭叫的声音:哆啰啰,哆啰
啰。

所以人们就给这个动物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

(板书课题)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

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标注出不理解的词语。

(2)用“——”画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出示填空题:这个民间故事中有()和(),寒号鸟最后(),而喜鹊安然无恙。

2.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

(听后自评并纠正)
(2)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夜”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阵、枯、将、纷”都是
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
(3)指名读一读不理解的词语。

(借助工具书,互相交流)
(4)检查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的情况,适时提醒写字姿势。

(5)全班交流,完成填空题,然后齐读课文。

3.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1)指名读读用“——”画出的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按顺序出示学生读出的句子。

(3)思考: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学生说出的跟
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学生交流)
4.理清文章脉络。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了”的事;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到了”的事;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是最主要的。

2.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3.寒号鸟住在哪里?喜鹊住在哪里?它们的窝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互评) 4.学生自由说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寒号鸟






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