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

合集下载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关键词:中环线浦东段、功能、规模1 前言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是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系统网络建设的重要项目,是连接浦东、浦西的快速交通,可以为浦东国际机场提供快速通行的客运连接通道,也是浦东新区路网中重要的交通走廊,可以分担A20、A1交通流量,还是联系三林、张江、川沙等功能区的交通纽带,是新的城市发展带。

工程项目于2006年9月立项,预计2009年底通车。

图1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地理位置图2 工程建设方案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起点与上中路越江隧道终点相接。

工程终点至申江路,包括申江路立交。

在申江路立交范围内,中环线浦东段由南段的东西走向折向东段的东西走向,北端接中环线东段,东端接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

在城市总体规划快速路网中,中环线是城市快速路网“三环十射”中的一环,位于城市外环线和内环线之间,是一条集散市区交通的全封闭环行快速路,具有分流内环线、引流部分外环线交通流量,减轻中心城区路网的交通压力,均衡路网流量的重要功能。

用以解决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交通,起到中心城交通的保护壳作用。

中环线主线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客运交通为主,兼有轻型货运交通;地面道路客、货运交通均可通行。

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规模。

标准横断面不知为“整幅式高架断面+地面道路”。

工程范围内全线共设置全互通立交4个,均为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济阳路、杨高路、罗山路和申江路立交)。

此外,全线还设置菱形立交4组,分别为上南路、锦绣路、沪南公路和金科路。

道路等级:主线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辅道、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Ⅰ级。

计算行车速度:中环线主线为80km/h;辅道、地面道路为50km/h;平行式主线匝道为V=40km/h;立交匝道为V=35~50km/h。

道路净空:中环线主线≥4.5m;立交匝道≥4.5m;地面道路≥5.7m;非机动车、人行道≥2.5m。

桥梁优化设计

桥梁优化设计
• 3、具有足够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储备, 以确保在强震作用于下不会出现失稳 现象。
• 4、水平刚度受垂直压缩荷载的影响 较小。
• 5、设计及施工方便。
优化设计——铅芯橡胶支座
• 效益 • 1、抗震效果:引入桥梁设计
后midas计算地震作用对上部 结构影响峰值降低约20% • 2、经济效益:可节省上部结 构构造措施及土建费用约5%
100年
基础构件(桩基、承台等) 按Ⅰ类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B设计。 其它构件(梁、板、柱、墙等) 按Ⅰ类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C设计。
SA级
地面桥梁最大出土高度一般不大于2.5m,条件困难时,加强桥后 路基处理,以保证与桥台相邻处工后沉降≤0.10m的要求。
结构设计说明
• 上部结构—小箱梁
上部结构预制简支小箱梁,标准跨径采用25m、30m两种。小箱梁采 用4跨一联,结构简支,桥面连续。桥梁宽度为46.6m,由14片小箱梁 构成,分二幅设计,梁中距为3.4m。
复杂工况下桥梁优化设计 ——中环线浦东段地面桥梁—
锦绣东路马家浜桥
汇报人: 部门:第八设计院
工程背景 节点概况 解决方案 设计标准 抗震设计 优化设计全长约70km。浦西段约 38.2km, 2006年建成。浦东段南段,2009年底建成。 申江路高架,2010年8月底建 成。上中路越江隧道 2009年底建成。军工路越江隧道 2011年初建成。
解决方案
• 地面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等高预制小箱梁,结构简 支桥面连续的构造形式;下部结构为门式框架, 采用预应力盖梁。纵向共1联,跨径布置形式: 26+31+26+26=109m。
二、主要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 马家浜航道、河道标准 结构设计安全等级 设计荷载标准 抗震设防标准

某桥梁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LAST

某桥梁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LAST

某桥梁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LAST中环线浦东段12标段有粘结预应力桥梁预应力专项工程施工方案上海新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依据1.工程合同编号:2.施工设计图纸:图号:3.规范文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城市桥梁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7-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上海新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大纲》编制:审核:审定:日期:日期:日期:施工组织设计一.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l.l 工程名称和地址工程名称: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12标立交桥梁工程工程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华夏路1.2 工程内容简介本项目上海中环线浦东段12标罗山路立交桥梁工程,桥面为双幅,每幅桥面标准宽17m,采用预制板梁与现浇连续梁结构,预制板梁跨径22m,梁高0.9m,现浇连续梁采用弧形底单箱四室箱梁,梁高2.4m。

其中预制板梁计23跨:东半幅0号墩~4号墩(22+22+22+22),东半幅4号墩~8号墩(22+22+22+22),东半幅12号墩~15号墩(22+22+22),东半幅15号墩~18号墩(22+22+22),东半幅18号墩~21号墩(22+22+22),西半幅0号墩~3号墩(22+22+22),西半幅16号墩~19号墩(22+22+22);箱梁共计五联:东半幅8号墩~12号墩(27.645+32+32+30),西半幅3号墩~7号墩(30+30+30+30),西半幅7号墩~11号墩(27.645+32+32+30),西半幅11号墩~13号墩(26.983+26.983),西半幅13号墩~16号墩(27+27+27)。

1.3 有关单位1.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2.设计单位: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监理单位:上海华申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上海浦东北蔡市政建筑有限公司1.4 施工条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应力施工要求有如下的施工条件:电源:380V电源,总功率约15KW。

桥梁关键工序划分表

桥梁关键工序划分表
施工标段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关 单位工程 子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中环线浦东段
(上中路越江
隧道-申江路)
N
新建工程×标
××桥梁工程
X标
中环线浦东段
(上中路越江
隧道-申江路)
/
新建工程×标
××排水工程
上部结构 桥面系与附属
工程 雨水管工程
污水管工程
沉井
顶管
中环线浦东段 (上中路越江
盖梁钢筋 盖梁混凝土 系梁钢筋 系梁混凝土
工程
防撞墙混凝土
基础
雨水管工程
安管
回填土
基础
污水管工程
安管 闭水
回填土
基坑开挖
钢筋
/
沉井
现浇砼结构
沉井下沉
/
顶管
顶管顶进
土路基
/
基层
面层
钢筋(底、侧、顶
/
箱涵
板) 混凝土(底、侧、
顶板)
基坑 钻孔灌注桩
墩台
基础 下部结构
钻孔灌注桩 钢筋
承(桥)台钢筋 承(桥)台混凝土
墩身(柱)钢筋 墩身(柱)混凝土
按《规定》1.1 执行
隧道-申江路)
/
新建工程×标
××道路工程
箱涵
X标
X标
中环线浦标
××桥梁工程
地基与基础 下部结构
-申江路)新建工程关键工序划分表
子分部工程 关键部位
关键工序
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 梁桥
上部结构
混凝土 预应力张拉 钢结构涂装
梁板安装
桥面系与附属 防撞墙钢筋

上海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总体及立交设计

上海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总体及立交设计

速度 =5 m h 0k / 。平行 式 主线 匝道 / 4 m h 立交 3 0k / ; =
工程的工程范围内全线共设置全互通立交 4座 , 均为 枢纽型全互通立交 ( 阳路 、 济 杨高路 、 山路和申江路 罗 立交 ) 见 图 1 。此外 , ( ) 全线还设置菱形立交 4组 , 分 别为上南路 、 锦绣路、 沪南公路和金科路。
2 第 期 0 年 5 1 1
高架快速路 , 随后 主线一 直 以高架形 式行 进至工 程
终点。
济 阳路 节 点转 至外 环 线 后 出城 , 因此 本 节 点 东 一 南 、
北一南方向需强化 ; 徐家汇地区的拥堵 , 也促使 了大 量二次过江的中距离交通的产生 , 因此本节点西一北
线 之 间 , 1条 集 散 市 区交 通 的 全 封 闭 环 线 快 速 路 。 是 它 具 有 分 流 内环线 、 流 部 分 外 环 线 交 通 流量 , 轻 引 减 中心城 区路 网 的交 通 压 力 , 衡 路 网 流 量 的 重 要 功 均
能 。它是用 以解 决城 市 副 中心之 间的 快 速交 通 , 到 起
图 1 中环线浦东段 ( 中路越江隧道一 申江路 ) 上 新 建 工 程 地 理 位 置 图
中心城交通的保护壳作用 。 中环线 浦 东 段 ( 中路 越 江 隧 道一 申江 路 ) 建 上 新 工程起点与上中路越江隧道终点相接 ; 工程终点至 申
江路 , 包括 申江 路 立 交 。在 申江 路 立 交 范 围 内 , 环 中 线浦 东段 由南 段 的东西 走 向折 向东 段 的南 北走 向 , 北 端接 中环 线东 段 , 端接 浦东 国际机场 北通 道 。 东 中环 线浦 东 段 ( 中路 越 江 隧 道一 申江 路 ) 建 上 新

高速公司会议纪要5篇

高速公司会议纪要5篇

高速公司会议纪要5篇高速公司会议纪要5篇公司会议纪要成为决策审核和验收的依据。

它可以用于核对决策和行动计划的合理性和实施情况,确保各项决策得以执行。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公司会议纪要,希望大家喜欢。

高速公司会议纪要(篇1)时间:__.__.__.地点:供销部业务室参加人员:分公司各班组长以上的领导和综合办的全体人员一、分公司副经理__宣读集团公司的人事任免文件:1、__字(__)__号文件,签发人:__。

关于集团新增机构的通知:成立__管理总公司(管理下属__各站、__分公司、__中心、车队),成立门窗加工分公司,资金管理中心。

2、关于人事任免,任命__为__管理总公司经理,免去其项目经理职务。

__为混凝土管理总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其它略)。

二、 x总经理讲话:1、由于__病了,他的工作暂时由我代理,__分公司的工作还是我主持,所以我是两面上班,对分公司的事我就管的少了,希望大家要全力配合,把今年x 季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2、分公司的工作安排:分公司的日常工作和生产由任为信副经理暂代,不论哪个部门的事都和任经理请示处理,他解决不了的可以和我协商处理。

磅房由x经理分管,__还是主管。

__是综合办的副主任,也是基建部长,他现在病了,他的工作由__代理,基建方面由__代理。

__回家养病,由于__的工作精神很好,以单位为家,每天住这里,很辛苦的。

所以在你病假期间给你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对你的奖励。

3、x季生产计划:天气一天一天转冷,生产工作要提前进入冬季生产的作业规程,保暖、保温要提前进行,以防设备被冻造成损失和影响生产,需要的保温材料就做计划购买,做备用。

从明天开始生产按一班进行。

生产部下去就安排。

停产了,必须留值班人员。

4、今天的参会人员都是公司的骨干力量,工作的成与败、好与坏全靠大家,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工作要认真对待,多操心,多跑,多看,分公司的工作就是体现在一个勤字上。

在工作中,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口头汇报,也可以书面汇报。

越江隧道盾构段施工技术综述

越江隧道盾构段施工技术综述

1 工程概 况
军工路越江工程隶属于上海市 中环线越江工 程, 工程全长 30 0m, 5 由江中圆隧道段、 浦东和浦 西岸上结构段 、 浦西管理中心组成 。工程连接浦西 的军 工路 和浦东的金桥路 。隧道段穿越复兴 岛运 河、 复兴岛和黄浦江 , 其平面布置见图 1 。
工程范围内的地质资料从上至下依次为 :① , 人工 填土、 江底淤泥 、 ① ②灰色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 粘土 、②, 灰黄色粉质粘土 、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
mu ii a o k . n cp l r s w
K y wo d c s i grv r u n l s p rd a t r S B TB ; o sr cin tc n lg e r s: r sn - e n e ;u e i me e ; P - M c n t t h oo o i t u o e y
面。进泥水密度控制在 1 8 1 5 排泥水密度控制 . —. , O 2 在 1 5 1 0 . —. 。 2 4
较大等突发事件 。因此 , 推进过程 中严格控制 出土 量。推进过程中, 做到了防漏泥浆 、 防泥水后窜 、 防 正面土体坍塌 。
() 1开挖面平衡的控制 对于泥水平衡盾构 。 泥膜的形成是关键。 施工过 程中, 采用拥有 自主知识主产权 的 H 系列泥浆 , S 同
在推 进过 程 中 ,应加 强 隧道 纵 向 变形 的 监测 ,
压 注等 。
3 . 穿越地面建筑物推进 .4 2 军工路隧道盾构所穿越的地面建筑大都为棚 户区 。 房屋结构较差。盾构推进过程中通过适 当提 高气泡仓压力和泥水 比重 的方法 ,减小地面沉 降。
并根据监测 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注浆纠正 。 如调整 注浆部位 、 注浆量 以及浆液配 比。当发现隧道上浮 量较大 ,应立即采取对 已建隧道进行补压浆措施 , 割断泥水流失路径 。使隧道纵 向形成止水隔离带 。

上海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总体方案

上海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总体方案

上海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总体
方案
李树逊
【期刊名称】《中国市政工程》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上海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工程范围内设置2座枢纽型全互通立交(金桥立交、龙东大道立交),地面快速路1个出入口,高架快速路上下匝道5对.从功能定位、服务对象、主要技术标准、路线走向、标准横断面布置及立交和出入口匝道布置等几个方面,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简析.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李树逊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5
【相关文献】
1.上海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总体及立交设计 [J], 蒋应红;胡佳萍
2.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设计5标总体设计[J], 刘鑫
3.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变高度连续组合箱梁桥设计 [J], 朱世峰
4.第三方现场安全检查机制在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J], 耿路
5.第三方现场安全检查机制在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新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J], 耿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关键词:中环线浦东段、功能、规模
1 前言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是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系统网络建设的重要项目,是连接浦东、浦西的快速交通,可以为浦东国际机场提供快速通行的客运连接通道,也是浦东新区路网中重要的交通走廊,可以分担A20、A1交通流量,还是联系三林、张江、川沙等功能区的交通纽带,是新的城市发展带。

工程项目于2006年9月立项,预计2009年底通车。

图1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地理位置图
2 工程建设方案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起点与上中路越江隧道终点相接。

工程终点至申江路,包括申江路立交。

在申江路立交范围内,中环线浦东段由南段的东西走向折向东段的东西走向,北端接中环线东段,东端接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

在城市总体规划快速路网中,中环线是城市快速路网“三环十射”中的一环,位于城市外环线和内环线之间,是一条集散市区交通的全封闭环行快速路,具有分流内环线、引流部分外环线交通流量,减轻中心城区路网的交通压力,均衡路网流量的重要功能。

用以解决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交通,起到中心城交通的保护壳作用。

中环线主线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客运交通为主,兼有轻型货运交通;地面道路客、货运交通均可通行。

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规模。

标准横断面不知为“整幅式高架断面+地面道路”。

工程范围内全线共设置全互通立交4个,均为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济阳路、杨高路、罗山路和申江路立交)。

此外,全线还设置菱形立交4组,分别为上南路、锦绣路、沪南公路和金科路。

道路等级:主线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辅道、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Ⅰ级。

计算行车速度:中环线主线为80km/h;辅道、地面道路为50km/h;平行式主线匝道为
V=40km/h;立交匝道为V=35~50km/h。

道路净空:中环线主线≥4.5m;立交匝道≥4.5m;地面道路≥5.7m;非机动车、人行道≥2.5m。

主线自起点处以地面快速路形式与上中路隧道衔接,在公园大道以西300m处,以4%的纵坡抬升至高架快速路,随后主线一直以高架形式行进至工程终点。

主线与横向道路相交时,根据横向道路的等级设置不同形式的立交:与主干路以上等级道路相交时,设置全互通立交,满足中环线与横向主干路的沟通;与其他等级道路的沟通,通过主线的上下匝道沟通。

全线设置4座全互通立交,立交平均间距
3.1km;全线共设高架快速路上下匝道8对,一对匝道出入口平均间距约1.6km。

图2 高架起坡段~终点标准高架段标准横断面(无匝道)
图3 高架起坡段~终点标准高架段标准横断面(有匝道)
图4 推荐方案总体布置图
(1)立交设计
1)济阳路立交
立交功能:济阳路向北接卢浦大桥-南北高架,向南接浦星公路一级路,优越的地理条件,决定其必需承担起中长距离快速交通的功能。

为减少对申字形高架系统及中心区路网的冲击,济阳路目前西半幅为快速路标准(主要节点设跨线桥)、东半幅为主干路标准(主要节点平交),中环线建成以后,将继续维持这种“快出慢进”的交通格局,有意在卢浦大桥~外环线范围制造“间断流”。

虽然如此,济阳路承担的(实际承担的)仍然是快速的、中长距离的交通,交通总量仍然很大,这就要求与中环线相交的节点是全互通的,并有足够的容量。

立交定位:中环线与济阳路的转换节点,直接衔接南北高架路。

是中心城与浦东国际机场联系的主要连接点,也是浦东地区与徐浦大桥联系的主要节点。

图5 济阳路立交总体布置图
2)杨高路/南北通道立交
立交功能:规划南北通道的主要功能是分流南北高架交通、服务沿线小陆家嘴、世博后滩等核心区对外长距离交通。

南北通道在成山路节点主线一分为二,分别接东西新通道与杨高路高架;杨高路因线路直捷、交通需求大,目前龙阳路以北已拓宽至8快2慢,龙阳路~外环线段改建需求日益强烈。

因此远期杨高路(成山路~中环线)将是南北通道快速交通和杨高路主干路交通2个功能的叠加。

立交定位:中环线与南北通道的转换节点。

考虑到南北通道建设期较远,因此杨高路立交功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南北通道建成前,此节点主要为杨高路主干交通
服务;在南北通道建成后,此节点同时要满足南北通道快速交通的转换和地区主干交通的沟通。

本节点应考虑远近结合布置。

图6 杨高路立交总体布置图
3)罗山路立交
立交功能:罗山路向北接内环线东段,向南接规划A3高速公路,是“3环10射”快速路中的1射。

罗山路的直达性较好,作为内环线的南北切向线,罗山路直接联系了内、中、外环,因此罗山路的长距离服务功能明显,交通特征为“长距离、大容量”,与济阳路、杨高路不同的是,罗山路不存在对中心区路网冲击的担忧,因此本节点是2条快速路相交的互通立交。

立交定位:中环线与罗山路的转换节点。

罗山路作为内环线的南北切向线,罗山路直接联系了内、中、外环,因此罗山路的长距离服务功能明显,本节点是2条快速路相交的互通立交。

图7 罗山路立交总体布置图
4)申江路立交
立交功能:本节点是中环线的转角点、为了满足中环线的功能,则立交中西←→北的环线功能是必需保证的。

其次,中环线向西接漕宝路高架、向东延伸段为机场北通道,虹桥枢纽、上海南站、浦东机场3大大型客运枢纽的联系,使东西向切线功能十分明显。

而对于南汇地区的发展、规划来看,申江路将向南延伸作为进出中心城的主要通道。

立交定位:中环线东南转角立交,是具备重要转换功能的大型枢纽立交,是中环线、浦东机场交通连接的关键点。

图8 申江路立交总体布置图
(2)匝道设计
全线共设高架快速路上下匝道8对,一对匝道出入口平均间距约1.6km。

序号位置
环内匝道间距(km)环外匝道间距(km)
连接路网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1 上南路西侧
4.0 3.93 通过上南路,沟通中环、外环线和杨思地区的交通联系
2 上南路东侧
通过上南路,沟通中环、外环线
和杨思地区的交通联系
4.0 3.94
3 锦绣路西侧
通过锦绣路,沟通中环和
北蔡地区的交通联系1.7 1.77
(3)路基强度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

路基顶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应不小于25Mpa。

当路基强度不能满足时,路基作掺灰处理,使土基设计回弹模量满足要求。

(4)路面结构
地面机动车道新建路面结构
4cm SMA-13沥青混凝土(SBS改性)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super-19) (SBS改性)
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super-25)
0.6cm 稀浆封层
透层油
38cm 水泥稳定碎石
15cm 二灰土
上、中、下面层间设粘层油。

主线高架桥梁路面结构采用:
4cm OGFC-13
0.5cm 稀浆封层
5cm super-19
0.5cm 同步碎石封层
地面桥梁桥面铺装同地面道路上、中面层结构。

(5)主线高架标准跨结构设计
主线桥梁结构方案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贯彻工程性能良好、经济安全合理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注重桥梁结构建筑的美观。

推荐桥梁上部结构推荐方案采用飞燕弧行箱梁断面,配以端圆弧断面的分叉带系梁立柱。

相比浦西中环线的断面,该方案景观效果更为轻盈、舒展,满足了浦东中环在总体造型上延续浦西中环的圆弧理念,又独具浦东个性特色的要求。

图9 主线高架标准断面推荐方案:飞燕弧形梁断面
图10 主线高架桥标准桥墩推荐方案
(6)地面跨河桥
地面跨河桥和护管桥上部结构均采用空心板简支梁桥面连续体系,下部结构当中跨小于13m时,采用排架式墩台;当中跨大于等于13m时,则采用桩柱式桥墩,轻型埋置式桥台。

(7)附属工程
中央分隔带绿化种植主要选用海桐、八角金盘、桃叶珊瑚、常春藤等耐荫植物为主。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1.5m宽的绿化带的绿化主要采用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红花继木、紫叶小檗等整形灌木,绿化带的上方每间隔6m种植常绿的香樟作为行道树。

道路两侧绿化带为6m,在设计中结合考虑红线外15m绿化带作为大背景,运用高大乔木营造体量感与林荫感。

在高架主线两侧防撞墙上布置杆灯照明,灯具距路面10m,灯杆以35m间距均匀布置,光源采用400W高压钠灯。

在匝道单侧防撞墙上布置杆灯照明,灯具距路面8m,灯杆间距为22m,采用140W的新一代高显色性光源。

立交照明主要采用高杆灯,每座立交设4~12套高杆灯,光源采用1000W高压钠灯,照明半径90-100m,对于立交四边的匝道,则采用杆灯辅助照明。

(8)交通监控
通过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和诱导信息的发布,可以诱导交通流避开拥挤的道路,选择一条相对通畅的路径到达目的地,从而实现对中环线浦东段和周边主要快速路以及地面道路间的道路资源整合,有效的平衡浦东新区内路网交通流量。

本工程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也为交通信息接入浦东新区公安子平台、接受子平台对全路网的统一管理铺平道路。

本工程中采用了“主线诱导、匝道控制”的交通监控策略。

设计推荐采用视频检测,每个检测断面布置两台摄像机。

由于匝道控制的特殊需求,在匝道附近及匝道上仍采用环形线圈检测法,同时可以作为对视频检测的补充。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