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环境监测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或面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
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
体水位流平置稳须,水能面宽反阔、映无所急流在、无区浅滩域处。环境的污染特征;
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
尽水可量监能测以的结最合。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
4、水体污染物的来源?
7
一、水体、水体污染、水质
➢ 水质和水质指标
1、水质:由水和水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性指标 2、水质指标:描述水体质量的参数
✓ 物理性指标:水温、色度、浊度、透明度、残渣及悬浮物、电 导率等
✓ 化学性指标:有机物(有机污染综合指标)、无机指标(重金 属、无机阴离子)
35
※ 地表水采样时间和频次
➢ 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 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 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 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36
➢ 时间及频率引自《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控制端面:了解水体受本区域污染情况,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出境断面: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情况,设置在最 后一个排污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尽可能靠近水系的出境 处
✓消减断面:设置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
的河段上,目的是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自净情况
29
✓ 生物性指标:类大肠菌群
8
二、水质监测对象和目的
➢ 对象
1、水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现状监测):对与我们息 息相关的地表水(江、河流、湖泊、海洋等)及地下水 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环境监测 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题目

环境监测 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题目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练习与辅导一、选择题1、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解_____而设置的。

1)受污染水体的现状和变化2)受污染水体的混合程度3)受污染水体污染减缓程度答案:1)2、具有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参比和对照作用或提供本底的断面是_____断面。

1)控制2)消减3)对照答案:3)3、测定水中溶解或乳化油的含量时,要在水面下_____cm处采集水样。

1)5~10 2)10~15 3)15~20答案:1)4、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_____作为保存剂。

1)H2SO42) HNO33) HgCl24) MnSO4和碱性KI—NaN3答案:4)5、测定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的水样可加入H2SO4作为保存剂。

1)油类2)COD 3) 胺类4)铜、铅、锌、镉答案:1)2)3)6、测定_____项目的水样可加入HNO3作为保存剂。

1)铜、铅、锌、镉2)氨氮3) 色度答案:1)7、测定_____、______项目的水样可加入HgCl2作为保存剂。

1)金属2)COD 3) BOD 4) 氰化物5)总氮6)总磷答案:2)、6)8、河流采样断面垂线布设是:河宽≤50m的河流,可在设条垂线;河宽>100m的河流,在设条垂线;河宽50-100m的河流,可在设条垂线。

(1)中泓,一;(2)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两。

(3)左、中、右,三;答:(1)(3)(2)。

9、用船只采样时,采样船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①上游②逆流③下游④顺流答:③②。

10、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

对行政区域可设(对水系源头)或(对过境河流)或、(若干)和入海口断面或出境断面。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还应设削减断面。

①对照断面②背景断面③控制断面④入境断面答:②④①③。

11、按《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92-2002),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允许偏差,应视水样中测定项目的含量范围及水样实际情况确定,一般要求在()以内精密度合格,但痕量有机污染物项目及油类的精密度可放宽至()。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第二章___水和废水监测课后答案[1]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第二章___水和废水监测课后答案[1]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监测项目:指影响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

原则: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受各国重视的优先监测污染物;经济条件等。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

水样的保存方法有:(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那些内容?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8、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一例。

《环境监测》课件2 水和废水监测

《环境监测》课件2 水和废水监测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 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13
三、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 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测 污染物加以监测。
优先监测污染物: 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 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 出现频率高,有可靠检测方法。
8
2. 赤潮
2002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赤潮发生面积 累计超过1万km2 ;
部分海域及养殖区多次检测出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和裸甲藻(Gymnodrium)等有毒
赤潮藻类,并在小范围内监测到有毒赤潮,在某 些贝类中检测出赤潮毒素; 11月福建连江海域发生的裸甲藻赤潮对当地的水 产养殖业造成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3)控制断面: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 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 匀处。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 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 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7
对 面照

控 面制
(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25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 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 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9
3. 溢油
➢ 2002年我国无重大海上溢油事件发生。 ➢ 1976—1997年,我国海域共发生2300起溢油事故;

环境监测第2章水与废水监测(5)

环境监测第2章水与废水监测(5)

2.5 物理性质的测定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水温 颜色 臭 残渣(水中固体) 电导率K 浊度 透明度 矿化度 氧化还原电位
2.5.1 水温
➢地下水(比较稳定)—— 常为8~12℃ ➢地上水变化较大—— 0~30 ℃ ➢测定方法: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第 2 章 水与废水监测(4)
第2章 目 录
2.1 概 述 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2.3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2.4 水样的预处理 2.5 物理性质的检验 2.6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2.7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2.8 有机化合、电导率的测定意义
(1)定义: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间接推测离子成分的总浓度
(2)K的有关因素:离子性质、浓度、温度、粘 度等
2.5.5 电导率K
➢ 二、测定方法 ➢ 1.测定原理
电阻R=ρl/A,电导率1/K=ρ,对于l、A固定的电导池,电 导池常数Q=l/A,R=1/K·l/A=Q/K ,则Q=RK
∴K=Q/R,已知电导池常数,求出R后→K值
➢ 2.仪器:电导率仪 ➢ 3.测量程序:
1.T调节; 2.R、T已知→Q; 3.测Rx(水样) 4.计算Kx=Q/ Rx (KCl溶液)Q=1413RKCl ∴25℃时,Kx=1413RKCl/ Rx
2.5.6 浊度
➢一、测定意义
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的散射现象,以浊度 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1浊度=1mgSiO2/1L蒸馏水的浊度
2.5.3 臭
➢水中的臭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污染

环境监测-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书上P142-143页习题2. 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答:地表水监测方案制定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调查,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以河流为例,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如饮用水源地及与其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风景游览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答: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将污染物分为一类污染物和二类污染物,监测一类污染物时,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二类污染物时,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分别监测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和废水排放量,二者乘积即为该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目的是什么?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答:(1) 冷藏或冷冻法冷藏或冷冻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环境监测技术—水和废水监测

环境监测技术—水和废水监测
,









授课时间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周星期
周星期
周星期
周星期
班级节次
教学课题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第二节、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教学目的
了解地表水的采集、了解水体监测的方法、布点方法
课堂类型
单一型
教学重点
水体布点方法
教学难点
水体布点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具准备

参考书
《环境监测》梁红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背景值监测点的设置
背景值采样点应设在污染区的外围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对于新开发区,应在引入污染源之前设立背景值监测点。
(2)监测井(点)的布设
对于工业区和重点污染源所在地的监测井(点)布设,主要根据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确定。例如,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易造成条带状污染;污灌区、污养区及缺乏卫生设施的居民的污水渗透到地下易造成块状污染,此时监测井(点)应设在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方向上,以监测污染物在两个方向上的扩散程度。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小的地区易造成点状污染,其监测井(点)应设在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沿河、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因渗漏可能造成带状污染,此时宜用网状布点法设置监测井。
(2)物理性污染:悬浮物(影响水质外观、妨碍植物光合作用等)、热污染(提高水温、降低溶解氧)、放射性物质。
(3)生物性污染:由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工业废水带入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各种病毒、寄生虫。
水质监测就是对这些污染物质进行监测,这些污染物种类繁多,达数百、上千种,组成极其复杂,浓度差异大。因此,在监测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将全部污染物监测,只能根据优先监测原则,监测那些危害大、出现频度高、最迫切的项目。

环境监测第2章(3)——水和废水监测

环境监测第2章(3)——水和废水监测
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不溶解性物质含量的指标。
七、矿化度 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
总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一般只用于天然水。
测定方法:重量法、电导法、阴、阳离子加和法、离 子交换法、比重计法等。
八、电导率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即电导率是指相距1cm的两平行 金属板电极间充以1cm3电解质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测定时注意对干扰物(Be2+、Cr6+、Sn4+、氰化物、硫化物、有 机物) 进行掩蔽。 (2)阳极溶出伏安法 (3)示波极谱法 (4)ICP-AES法
6、铬
铬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铬的毒性与其存在价态 有关,六价铬具有强毒性,为致癌物质,并易被人体吸收而在体 内蓄积。
急性铬中毒主要是六价铬引起的以刺激和腐蚀呼吸、消化道 粘膜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口服铬盐中毒及皮肤灼伤合并中 毒。
测定方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新亚铜灵萃取分光光度法) 用新亚铜灵测定铜,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地
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原理:将水样中的二价铜离子用盐酸羟胺还原为亚铜离子,在中
性或微酸性介质中,亚铜离子与新亚铜灵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用 三氯甲烷-甲醛混合溶剂萃取,于457nm处测吸光度。如用10mm比色 皿,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6mg/L,测定上限为3mg/L。
4、氰化物
氰化物包括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简单氰
化物易溶于水、毒性大;络合氰化物在水体中受pH值、水温和 光照等影响离解为毒性强的简单氰化物。
氰化物可与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其失去传递氧的功
能,造成组织缺氧窒息。 测定之前,通常先将水样在酸性介质中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排污总量监测
❖ 排污总量是指某一时段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 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 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即 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 。
❖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方案的 制定、采样点位的设置、采样方法、监测频次、 水流量测量、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和 总量核定等要求 。
水和废水监测
三、水质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一)监测项目
1. 确定水质监测项目的基本原则
水质监测中推行“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1)选择国家和地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监测项目; (2)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
染物; (3)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 (4)所选监测项目有“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监测分析
的监测 第十节 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第十一节 底质监测 第十二节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水和废水监测
本章知识要点
水质监测目的、对象、项目、分析方法 ;排污 总量监测和流域污染物通量监测
水质监测基本程序和监测技术路线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水样的类型、采集、运输、保存、预处理 水质指标监测 (物理、金属污染物、无机阴离子、
方法” (5)根据地区污染源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酌情增加项目; (6)对突发性事故或特殊污染,重点监测进入水体的污染物。
水和废水监测
2. 监测项目 (1)地表水监测项目 (2)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3)底质监测项目 (4)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
地表水和底质监测项目 见教材表2-1(引自“地表 水必和测污项水目监:测技术规 水水氯六锌工处河潮化范砷价、业理渠物汐”、铬硫废设或,河)汞、化水施水饮流。、铅物及污域用必烷、和相泥的水测基镉有应、淤保项汞、机的纳泥护目、铜质污污监区增铬、。或加、 测饮选项用测目水项见源目教的:材江表河2除-2监。测常 执规和测农烷芳《行项“。监有药基烃地G执目三机、汞和表B行外致氯除、邻8水G9, ”农草苯苯7环B8必有药剂系二-3境18须毒9、、物甲3质98注化6有、酸P-量及2意学C0机多酯标B有0剧品2s磷环类准、毒的》。。
水和废水监测
(一)排污总量监测项目
❖ 根据我国水环境现状特征,现阶段纳入水污 染总量控制指标主要有COD、石油类、氨氮、氰 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
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
质谱法
表2-3 仪器分析监测项目及检出限
检出限
常规测定项目
10-7~10-8 mol·L-1
F-、I-、CN-、S2-、Cl-、Br-等
10-9 g 10-8~10-11 mol·L-1
COD、BOD、NOx、O3、SO2、H2S等 Cu、Pb、Zn、Cd、Cr、Mn、As等
(三)水质和水质指标
水质:由水和水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 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描述水质质量的参数(物理的、化 学的和生物的三大类)
水和废水监测
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一)监测的对象
1.水环境现状监测 对象包括江河、湖库、渠道、海洋等地表水
和地下水 2. 水污染源监测 对象包括生活污水源、医院污水和各种工业
营养盐、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底质监测与活性污泥测定
水和废水监测
一、水第体、一水节体污概染述和水质
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三、水质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四、排污总量监测 五、流域污染物通量监测 六、水质监测基本程序
水和废水监测
一、水体、水体污染和水质
(一)水和水体 (二)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化学型、物理型、生物型污染 水体污染物:自然污染、人为污染
10-4~10-6g 10-6~10-9g 10-8~10-13g
50多种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 70多种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 As、Se、Fe、Zn、Mg、Pb、Bi、Hg、Sb等
10-3~10-5 mol·L-1
无机物、有机物( SO2 、氮氧化物、砷化物、甲醛、丙 烯醛、酚类、苯胺、吡啶、苯并芘、农药等)
(1)标准分析方法
常规测定中,或待测
(2)统一方法
项目测定次数频繁时,尽
(3)等效方法
可能选择稳定、简便、易 普及、试剂无毒或毒性小
的方法。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附
表1中列出了水和污水102个监测项目及配套的标准分析方法。
水和废水监测
方法 电位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极谱法 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荧光法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第地路二表线水章和水水污和染废源监水测监技术测
第 第三 三节节 水水环环境境监 监测 测方 方案 案 第四节 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第五节 水样的预处理 第六节 水的物理指标检测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第七节 金属污染物的监测 第八节 无机阴离子污染物的测定 第九节 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综合指标
废水,有时还包括农业退水、初期雨水和酸性矿 山排水等。
水和废水监测
(二)监测的目的
(1)地表(下)水常规监测,掌握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2)废水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为判断原因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环境纠纷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和公正执法提供依据; (5)为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6)为水环境质量评价、水资源论证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7)为研究水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10-9 g 10-14 g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苯胺 类、甲醛、苯、二甲苯等
多环芳烃、苯胺类、酞酸酯类、除草剂、杀虫剂等
10-14 g 10-9~10-14g
Cl-、F-、PO43-、NO3-、SO42-、CO32-、Na+、K+、NH4+ 醇类、卤化物、同位素、有机物
水和废水监测
(5)污染源监测项目 关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和废水监测
(二)监测分析方法
尽可能采用标准分析
1. 水质监测分析基本方法及方国特法家点,标仲准裁分分析析方必法须。选用
水质监测分析中采用的仪器分尚析无“监标测准项”目和及“检统出
限见表2-3。
一”
分析方法时,采用其他等
2.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效方法应经过验证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